4/25(六) 密續的發展和變革by溫柏 日本新流感擴散迅速 2010年淨韻三千祈福演唱會 免費索票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06:46:52
學習次第 : 进阶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讲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十)2010430 台北

首先在还未听法前,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的动机,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以这样的心,作为听法的动机,来听闻今天的这一堂课。今天在这个地方,我们所要为各位介绍的,是宗喀巴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我们所介绍的部分是介绍到念死无常。之前我们介绍了念死无常当中「未修念死的过患」、「修行的胜利」以及「应生何种念死之心」,今天我们所要介绍的是「修习念死之理」。首先我们先翻到第75页:

壬四、修习念死之理(75页)

应由三种根本、九种原因、三种决定门中而作修习。这个部分的「 念死之理」,是宗大师不共的殊胜教授,在介绍念死的方式时,他介绍的是三种的根本,每一种根本当中有三种的原因。并且在讲述了三种原因之後,会各别希望弟子们,能够在此生起一种强烈的定解,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习念死。

此中分三:

癸一、思惟定死(分三)

这个部分当中最主要的内容分二,一、主要的原因,二、决定必须修学正法。而主要的原因当中分三:

子一、思惟死主定来,此复无缘能令退却

「死主」迟早都会来到我们的前面,不管你用什麽样的方式,都没有办法避免死主的到来。

子二、思惟寿无可添,无间减少

我们的寿命是由於过去我们所造的业,而感得的一种果报,而这样的一种果报,是没有办法继续的添加,并且它每一天都会不断的减少。

子三、思惟生时亦无闲暇修学正法而死

纵使我们在活着的当下,也不见得有时间修学正法,就在这样的一种状态当中而死。

癸二、思惟死无定期

癸三、思惟死时除正法外,余皆无益

子一、思惟死主定来,此复无缘能令退却

任受何身,不管你是身在天中,身在人道当中,任住何境,在任何的环境里,任何时中,每一个时间点下,终为死摧,最後一定都会被死主所摧灭。此是《无常集》中所说。如是来时,当死亡来临时,亦复无能迅速逃脱,或以力量、财富、物质、咒语及药物令其退却,当死亡来临时,不管你用什麽样的方式,纵使你有再强大的军队,你有再坚强的力量,各种的财富,各种的物质,都没有办法让你避免死亡的到来。这一点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有引了《教授国王经》的原文,而详细的告诉我们,因此,此是《教授国王经》中所说。噶玛巴云:「现须畏死,临终则须无所恐惧;正常的来说,我们应该在还没有死之前,面对死亡到来的这件事情,应该要感到害怕。由於感到害怕,我们就会进一步的想要去修学正法的内涵,藉由这样的一种方式,在临终时,我们内心就不会感到恐惧。但是现今的人,却与此相反,我等与此相反,现在无畏,至临终时用指抓胸。」而我们现今大部分的人,在活着的时候,都好像已经跳脱了轮回,获得了解脱般的快乐,所以对於死亡的到来,不会生起任何的恐惧感。反而是在临终的时候,由於知道自己并没有努力的修学正法,而将来有可能会堕入恶趣,而因此感到後悔。

子二、思惟寿无可添,无间减少(76页)

如《入胎经》云:寿量能百年者,极为稀少;现今我们所处在的时间点,称之为是人寿百年,或者是人寿百岁。也就是绝大部分的人,最多可能就只能活到一百岁左右,但实际上能够活到一百岁的人,也非常的稀少。纵能至彼,然於其中,年为月、月为日、日为昼夜而尽,此等复为上午等时而渐销尽。纵使我们能够活到一百岁,但是从生下来,到面临死亡,这当中的时间,「年为月、月为日、日为昼夜而尽」,也就是一天天都在慢慢的消逝。三十等於一个月,十二个月等於一年,所以每过一天,就表示我们离死亡的这个关卡又更进了一步。故其寿命总量多已先尽,所余亦无可添,无间减少 甚至我们活到现今的这个年纪,其实我们大部分的寿命,可能都已经用尽了,所剩余的部分,又没有办法再添加的缘故,所以我们离死亡的这道关卡越来越近。

《入行论》云:「昼夜无有住,此寿恒损减,亦无余可添,我岂能不死?」此复应从众多喻门而作思惟:当我们在思惟死亡的这件事情时,我们可以透由外在,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种种现状,来作思惟。譬如织者织布 比方一个织布的人,他在织布的时候,他每织完一个部分,就离完工又更接近了一步。所杀之牲步步近於杀场,如果有一头羊,或者一头牛,即将被宰杀,这时候牵着牠的人,会一步步的把带到杀场,也就是屠宰场。而这一头羊,或者是这头牛,每走一步,牠就离死亡又更接近了一步。相同的道理,牧童驱赶畜类,令无自主而赴其所。

《大游戏经》亦以多喻而云:「三有无常似秋云,众生生死同观戏,众生寿逝如空电,如崖瀑布速疾行。」又如云:「若有略能向内思者,一切外物,无不显示无常。」对於无常的这一点,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的思惟这个部分,其实你并不用阅读经论,你就可以知道一切的现象,都是无常的现象。比方当你看到天空当中的闪电,或者是瀑布的流水,透由外在的这些境界不断的变化,我们就可以观察到,其实我们周遭的这一切事物,它都是一分一秒不断的在改变。但是我们绝大部分的人,在看到这些境界时,不会作这样的思惟。纵使有些人会作这样的思惟,但是那也只是某些时间点罢了,等过了那个情境之後,他就忘了这样的现象。所以这个地方特别强调,「若有略能向内思者」也就是你仔细的去观察这些境界,「一切外物,无不显示无常」。是故若由多门多次思惟,即能生起定解;如果我们能够对於外在的这些境界,不断的去作串习,去作思惟的话,我们自然能够对无常的这种法类,生起强烈的定解。若略思惟,则不能生,相反的,如果我们只是轻轻的带过,甚至不加思索的话,你想要对於无常的法类生起强烈的定解,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不思惟的话,故无利益。这个法类对我们来说,就没有任何的帮助。

这一点如噶玛巴云:「说思已未生,汝何时思?昼日散乱,夜则昏睡,莫说妄语。」有一个人告诉噶玛巴说:我已经思惟过无常的道理,但是我还是没有办法对这个法类生起定解。这时候噶玛巴就告诉他说,你什麽时候想过了这样的法?你在白天的时候,都是处在散乱的状态下,晚上的时候,都是在睡觉,那你怎麽会有时间,来思惟无常的法类呢?你不要说妄语了。非但於命终为死主所摧而往他世,即於中间,亦无不减寿命之时。故从入胎,即无刹那而能安住,唯是趣向後世。故於中间命存之际,亦为老病使者所牵,唯为死故导令前行,故不应於命存之际,妄执安住於此不趣後世,而生欢喜。譬如谓从高峰堕时,未至地前空坠之际,不应欢喜。我们在活着的当下,纵使没有病痛,甚至我们的内心感到非常的欢喜时,这时候我们也必须要告诉自己,其实虽然我现在的状况,我自己觉得非常的快乐,非常的愉快,但实际上我的寿命还是在不断的减少。所以实际上,不管我们是快乐也好,痛苦也好,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状态下,我们的寿命是一天一天的减少。所以我们不应该觉得,我当下还不会死,或者是我当下并不需要决定,我来生该投生在哪里的这件事情时,而感到欢喜。

此亦如《四百论释》引经说云:「人中勇士於初夜,这当中的「人中勇士」指的就是国王。佛陀对於国王说:你在初夜的时候,结生相续,并且安住世间母胎中,彼从此後日日中,无暂息趣死主前。」从你结生相续在母胎之後,从这个时间点开始,你的寿命就是不断的在减少,并且它是没有间断的,「无暂息趣死主前」你是一步一步进向死主的面前。

子三、思惟生时亦无闲暇修学正法而死(77页)

纵能至彼,然亦不应执为有暇。纵使我们能够活得非常的久,但是也不应该觉得,我们能够活得久,就代表我们有时间修学正法。如《入胎经》云:初孩童时,十年不生修正法之意乐;我们在小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想到要修学正法。後衰老时,二十年中无力修学正法;等老的时候,你想要修学正法了,但是你发现你的脑筋也不灵光了,甚至你的行动会有障碍了,这时候想要修学正法,是力不从心的。中间复为睡眠虚度其半,甚至在中间的这个时间点,也就是去除了孩童的时期,跟老的这两段时间点,在这个当中,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睡觉,除此之外,我们的心是散乱的,甚至我们时常会讲一些没有意义的话,以这样的方式来度过我们的人生。病等亦耗多时,甚至有一些人身体,时常容易生病,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处在一种病痛的状况下,所以根本就没时间来修学正法,能修正法时日不过不许

接下来下一段的内涵,决定必须修学正法。如是现世一切圆满,於临终时唯成念境,如梦醒後,念一梦中所享安乐。如果我们对於现今,所遭遇的一切圆满盛事,我们在临终的时候,其实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只能成为回忆的部分。「如梦醒之後」就犹如同我们在梦中,虽然作了一个好梦, 但是在梦醒来之後,「念一梦中所享安乐」这时候在醒来之後,其实我们在梦里所作的梦境,也只不过能够拿来回忆罢了,其实这一切都已经是过去世了。

作如是念:「倘若死敌定将到来,何故贪爱现世欺诳之事?」如是思已,多起誓愿,决定必须修学正法。如果,「死主」有一天一定会来到我们的面前的话,那我们为什麽要对现境所遭遇到的这一切,生起强烈的执着呢?其实世间我们所面对的事物,绝大部分都是在欺骗我们的。「如是思已」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思惟,我们在内心当中,应该生起强烈的感受,而在此同时决定必须修学正法。

《本生论》云:「嗟乎世间惑,非坚不可喜,此姑姆达会,亦将成念境。」这当中的「嗟乎」是一个感叹词,「世间惑」指的并不是世间当中的烦恼,而是被烦恼所控制的众生。这时候被烦恼所控制的众生们,导师释迦世尊对他们说到「非坚不可喜」,你们所遇到的这一切,你们认为圆满的人、事、物,其实这一切的现象,它都是不坚固的,所以你不要因为遇到了这件事情,而感到过度的欢喜。「此姑姆达会」就如同我们一年一度所举行的这个盛会,「亦将成念境」到明天的时候,这一切都只能够成为往事,成为回忆的一部分。

癸二、思惟死无定期(78页)

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要在每天生起念死之心。今日以後,百年以内,死定到来,从今天开始算起,一百年之内,死主一定会来到我们的面前,然於此中,何日到来无有定期。但是虽然我们知道,在一百年之内,我们一定会死,但是在这个时间点里面,我什麽时候会死?这却是我们没有办法掌握的。故如今日,死与不死虽不能定,然心应执将死方面,就比方以今天而言,我们会不会死,这并不是我们能够确定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的心里面,应该要想到,我有可能在今天就会死掉。须令生起今日将死之心;若念今日不死,其心则执不死方面,如果我们在今天,我们心里面没有想到死的这件事情,我们的心里就会执着「我今天是不会死的。便仅筹备久住现世,我们当下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今生而来作准备,而不筹备後世之事,我们就会忽略掉,我们就会忘掉,我们来生所应该准备的一些事情。故於此中为死主执,则须心怀悲痛而死。如果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死主要是忽然来到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走的话,我们的内心会感到非常的後悔,在这样的一种状态而死去。

若日日中为死筹备,则能成办後世众多义利,如果我们能够天天都想到死的这件事情,我们每一天就会为来生多作一些准备。是故纵然不死,造作此事亦为善哉;所以纵使我们在今天没有死,但是由於我们心中有念死的这个念头生起,所以我们会造作许多的善业。这对於我们而言是有帮助的。若即死者,则此尤其是所必须。如果是即将要死的人,念死的这个法门,对他而言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这个部分它最主要提到的内容是,我们必须有每天花一点时间告诉自己说,我在今天有可能会死,虽然这样的一个念头,不保证你今天一定会死,但是由於有这样的念头生起,它会策发你,它会策励你,进一步的让你想要修学正法。由於你想到了死,你就会觉得说,由於来生我不想要堕入恶趣,所以我应该将往昔所造的诸多恶业,好好的来作忏悔。由於我想要投生在比较好的地方,所以我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来行一些善业。但是相反的,如果我们没有念死的念头,这个时候,我们心里就会觉得,反正我今天也不会死,所以我放逸也没有什麽关系,这样的念头对我们自己而言,反而会造成一种损失。接下来我们看到这个科判的第二个部分,主要原因。

此中分三:

子一、思惟瞻部洲者寿无定量,故死无定

子二、思惟死缘极多,活缘微少

子三、思惟身极脆弱,故死无定

子一、思惟瞻部洲者寿无定量,故死无定(79页)

总说,俱卢洲者寿量已定;以总相而言,北俱卢洲的有情,他们的寿量是可以确定的。诸余处者,这当中的「诸余处者」包括了东胜身洲以及西牛货洲,各自能住寿量虽无定准,虽然他们能够活多久,没有一定的标准,然多有其定量。但是大部分,我们都可以掌握它数量、它的寿量。瞻部洲者则无定量,但是对於南瞻部洲的有情,也就是我们而言,我们的寿量是没有办法决定的。初劫亦有无量岁者,之後则以十岁为寿长际;在初劫的时候,南瞻部洲有情的寿量,尤其是人的寿命,它是无量岁的。但是在最後末劫的时候,人的寿量最多就只会活到十岁。纵於现在老、幼、中年,於何时死,见无定数。纵使我们现今周遭所遇到的这些人,不管是老的,小的,或者是中年人,其实这些人他们什麽时间死?我们也都不知道。对於这一点,如是《俱舍论》中亦云:「此中寿无定,末十初无量。」这当中的「此中」指的就是南瞻部洲。南瞻部洲的数量,是没有办法决定的。「末十」在末劫的时候,它的寿量就只要十岁这麽久,在初劫的时候,它的寿量却是无量的。应当作意:「上师或友伴等,寿未穷尽,忽由内、外死缘致死。」不管是我们的上师,或者是周遭的同伴们,他们的寿量不见得已经完全用完了,但是由於内外众多死缘逼迫的缘故,他们可能会忽然离我们而去。念我亦定为如是法,数数思惟。所以看到我们周遭的有情众生,比方他昨天还是活着的,但是今天就忽然死了。这时候我们也应该反观自己,其实我的现状,我的本质,跟他是没有任何的差别。所以我们在每一天当中,都要告诉自己:「我即将会死,而且我的寿量,我的寿命是没有决定的」。

子二、思惟死缘极多,活缘微少(80页)

於此生命,有心及无心之危害众多:对於我们的生命,不管是有心的有情众生,或者是无心的事物,都有可能对我们的生命造成伤害。比方说,为人、非人、魔类所伤,我们被其他的人,或是被其他的非人、魔类所伤害。及畜生类於此身体、寿命多种危害之理;如是内诸疾病、外诸大种危害之理,皆应详思。不管是我们所生的疾病,或者是外在所发生的天灾、人祸,都有可能会造成我们生命的一种损失,对这些内涵我们都应该要仔细的思惟。

复次,自身须由四大种成,我们的身体,是以地水火风四大所形成的。彼等亦是互相危害,地水火风之间,他们的本质是相违的,并且会互相的抗衡。诸大种界若不平等,有所增减,能生诸病夺取生命。如果地水火风彼此之间,他们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均匀,甚至他们没有办法安住在一种平衡的状况下的话,「有所增减」其中的一者如果变多,或者某一者忽然变少的话,这都有可能让我们生病,甚至夺去我们的性命。彼等与己俱生而有,故见身体、寿命虽似稳固,然无可信。《大涅盘经》云:「言死想者,应知於此生命,恒有众多怨敌围绕,一一刹那渐令衰退,全无一事能令增长。」《宝鬘论》中亦云:「住於死缘中,犹如风中烛。

复次,存活即是趣向死亡之义,我们平常讲的「存活」,或者是「活缘」,活缘本身就是另外一种的死缘。比方我们所吃的药,药是为了要医治我们的疾病,所以我们必须要吃药,但是如果我们吃错药,或者是药量不对的话,这反而会造成是另外一种的死缘。甚至我们所住的房子,我们所开的车子等等,这些我们平常都是为了要生活,所以才需要住在房子里面,或者是才需要开车出门等等的,但是这有可能会是造成我们死亡的另外一个因缘。是故活缘虽多,然无可信。《宝鬘论》云:「死因缘众多,活缘唯少许,此亦成死缘,故应常修法。」

子三、思惟身极脆弱,故死无定(81页)

身如水泡,至极脆弱,是故无须重大损害,犹如说为芒刺所伤,一一皆能坏其生命,故由一切死缘危害,是极易事。我们的身体就犹如同是水泡,它非常的脆弱,所以它并不需要非常重大的损害。就比方有一些人,他被芒刺所刺伤之後,可能藉由这样的因缘就至他於死地。如果这麽小的一个因缘,都能够至人於死地的话,那更何况是其他更大的因缘。因而说到了:「犹如说为芒刺所伤,一一皆能坏其生命,故由一切死缘危害,是极易事。」

《亲友书》云:「七日燃烧诸有形,大地须弥及大海,尚无灰烬得余留,况诸至极脆弱人?」我们都会觉得在这个地球上,不管是高山,或者是大地,甚至经论当中所提到的须弥山,或者是大海,这些有形的事物,我们都会觉得它非常的坚固,难以摧坏。但实际上这些再坚固的东西,透由了七日的燃烧。这当中的「七日」就是七颗的太阳。在末法到来的时候,天空当中会出现七个太阳而燃烧大地。而这些我们看似坚固的物体,「尚无灰烬得余留」尚且都没有办法留下任何的灰烬的话,更何况是我们非常脆弱的人类。这是第三个部分,思惟身极脆弱,故死无定。透由这三个思惟,我们在这个地方,要生起什麽样的决定呢?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三个部分,决定从现在起修学正法。

如是思已,不能确定死主何时坏其身命,是故莫觉有暇,应多立誓,决定即从现在修学正法。如吉祥胜逝友云:「国主所借身,无病衰住乐,尔时取心要,无畏病死衰,病老衰等时,纵念有何益?」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会觉得我现在的身体状况非常的好,我非常的健康,我也没有任何的病痛,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反而会忽略掉,应该要修学正法的这一点。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把握这样的时间点,趁我们还健康的时候修学正法的话,等我们老了,或者等我们生病的时候,想再来修学正法,你起这样的一种心,其实对於实际的行动而言,并不会有任何的帮助。三根本中最重要者,即是思惟死无定期,故应励力。三种的根本当中,最主要、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思惟什麽时候死的这一点,并不是我们能够确定的,所以在思惟这一点上,我们应该要努力的来作思惟。

癸三、思惟死时除正法外,余皆无益

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正文,第二个部分生起决定。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正文」,正文当中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亲友无益。如是若见须往他世,尔时亲友虽极怜爱,围绕四周,然无一人可随前往;如果我们知道,有一天我们必须离开这个人世间,而在此时此刻,纵使你有再多的亲朋好友,围绕在你的四周,这个时候你却没有办法带走任何的一个人,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金钱财富也是无益的。尽其所有悦意宝聚,虽仅尘许亦不能携;纵使你在生前有再多的金钱,或者是再多的财富,这个时候在你临终的那一刻,你没有办法带走这当中任何的一点点。「虽仅尘许」纵使如同微尘这麽少的东西,也都没有办法带走。

第三个部分,连我们的身体也是没有用处的。俱生骨肉尚须弃舍,况诸余法?我们从母胎生下来的时候,我们是跟我们的身体、我们是跟我们的骨肉,一起从母胎当中生下来。甚至在这一生,我们会花很多的心力来照顾我们自己的身体,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想要珍惜我们自己的身体。但是当我们临终的时刻,这时我们所爱护的身体,对於我们不死而言,是不会有任何的帮助。甚至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称之为叫做屍体。如果从母胎当中我们一起带来的骨肉,也就是我们的身体,都对於死没有任何的帮助的话,那更何况是其他的诸法?

第二个部分,生起决定。这个部分我们所要生起的决定,是什麽的决定呢?决定只修正法。这个部分分三,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正文。是故现世一切圆满皆弃舍我,我亦定将弃舍彼等而赴他世。复应思惟:「今日将死。」不为亲属、身体、资财等缘所转,应多决定修学正法。如果我们如理的去思惟,在临终的时候,除了法之外,其余的万法对於我们而言,都不会有任何帮助的这点,这个时候我们在内心中,就必须要生起,日常生活我只要修学正法的这样的定解。

第二个部分,此是道的基础,所以必须要勤修。是故此心纵难生起,然是道之根基,故应励力。虽然每一个人,都知道我们终究会死,我们也知道死无定期。甚至更进一步的我们也了解,在临终的时候除了正法之外,其余的东西,对於我们都不会产生帮助。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些内涵,但是我们要对於念死无常的法类,生起强而有力的定解,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之所以会难以生起,是因为我们过去生,留下了一种恶的习气,让我们的心续中,不自觉的就会生起常执。由於常执的生起,我们对於周遭的人事物,我们就会觉的这一切都是永恒不变的,而忽略掉它无常的本性。所以我们想要对於无常的这一点,生起强烈的定解,确实是不容易的。但是如果没有办法对於这一点,生起强烈的定解。之後我们想要修学其余的法类,其实也很难生起证量。所以念死无常的法类,是之後种种殊胜道的根基,所以对於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勤於修学。

就如同博朵瓦云:「除我光荣者,即是修习无常。此能去除亲属、资具等现世一切荣耀,了知独自无伴而往他世,次念:『除正法外,无有一事可做。』方能生起不贪现世之心。此者於心未生之前,一切法道悉皆停滞。」朵巴亦云:「若能兼修集资净罪、祈请本尊上师、精勤殷重思惟,虽觉百年亦不能生,然有为法不住原状,故似艰难犹能生起。」这个地方就有特别强调,如果我们在修道时,能够不断的集资净罪,更进一步的祈请本尊上师的加持,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殷勤的来修学我们所要修学的法类。纵使我们一开始会觉得,这样的法很难生起定解,很难生起证量,甚至我修一百年,都不见得能够生起的法类。但实际上这样的法,由於它是有为法的缘故,有为法的特质,就是它会随着因缘而改变。因而提到了,「然有为法不住原状」。由於有为法它会随着因缘而改变,所以它并不会住於於现状。由於不会住於现状,只要众多的因缘聚合之後,这样的法纵使一开始,我们觉得难以趣入,但是实际上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够在我们的心中,生起我们所想要的证量,「故似艰难犹能生起」。

於噶玛巴请求更换所缘境时,重述前法;噶玛巴这位善知识,平常时常为弟子们宣说无常的法类。有一天,有一个弟子就告诉他说,你可以不可以讲其他的法?但是当他提出了这个请求之後,噶玛巴这位上师,还是告诉他无常的法类。并且告诉他说,虽然我告诉你无常的法类,但是你并没有去作思惟,在没有思惟的情况下,我纵使再告诉你其余深奥的法,对你也没有任何的帮助。请求余法之时则云全无余者。这时候有弟子,又更进一步的说,可不可以讲其余的法?我想要听一听其余的法类。「请求余法之时,则云全无余者」,这时候上师就告诉他说,你连前面的法都没有具备,哪来剩余的法?你要有剩余的法,你必须要有一个你所具备的法,才会有所谓的剩余,才会有其余。但是如果你连一开始的无常法,你都没有具备的话,哪来其余的法?

第三个部分,将一切佛经带入修持当中。如是若於经论当中,何处有说依止善知识、暇满、无常之诸法类,皆应了知是彼彼时之行持,而作修习,由此易得胜者密意。余处亦应如是了知。如果我们在阅读其他的经论时,有发现依止善知识,或者是暇满,或者是无常等等的法类时,我们都应该将这当中的内容,回归到我们现今所学的道次第当中的这些法类里面,将我们所阅读到的内容,添加在我们平常所修的道次第的法类当中,而以道次第的这种修学方式,更进一步的来作修学。以这样的方式,我们就会比较容易了解,佛或者是袓师大德们,他们当初在宣说这些法,最主要的密意为何?

辛二、思惟後世将生何趣、二趣苦乐(82页)

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一、思惟如何投生後世之理。正文当中,如是确定速将死故,於现世中无暇久住,然於死後并非无有,仍须受生。如果我们真的能够知道,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死去,就表示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并没有办法长久住的安在这一生当中。如果我们在死掉之後,我们的生命就因此完全的结束的话,那也就罢了,我们在今生就不需要修学正法。但偏偏我们在死後,我们的生命并不会因此而结束,「仍须受生」我们还是要继续的投生。

此复唯除二趣之外无余生处,并且我们所投生的地方,除了善趣以及恶趣之外,就没有第三个地方可以去了。故生善趣或生恶趣。此复非能自主,随业而转,并且来生,我们是要投生在善趣或者是善趣,这并不是我们自己可以作决定的,我们是被我们所造的业牵着走的,一切都是在它的控制之下。如果恶业的力量强大,这时候我们就会不得已,在不自主的情况下投生恶趣。相反的,如果善业的力量强大,这时候我们就能够如我们所愿的投生在善趣当中。因而提到了,此复非能自主,随业而转,故如黑、白业所牵引而生。所以我们在投生的时候,就如同我们在今生所造的黑业(也就是恶业),以及白业(善业),所牵引而投生。

提到了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更进一步的思惟「前後世」的这样的法类。如果我们真的承认佛法,我们就必须要承许有前後世。我们要用什麽样的方式,来证明有前後世呢?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一生是从母胎当中生下来的,从母胎当中生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具备了意识。我们要如何的了解,我们现今所拥有的这种意识,或者是我们的心续当中,所拥有的这颗心,它会更进一步的在死後投生到未来呢?如果我们对於前後世的这一点,没有办法生起定解,说要修学清净的正法,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心或者是意识的本质。所谓的心或者是意识,它指的就是唯名唯知的一种本性,它能够显现境,它也能够了解境。我们都知道,心跟我们的肉身,其实是绝然不同的。就像我们的手,我们的脚,跟我们的心,其实它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本质。手跟脚它没有办法显现境,它也没有办法了解境,但是我们心中,不管是我们的意识,或者是其他的认知,他就是有这样唯名唯知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是不是透由物质而产生的?并不是。它是透由过去相同的一种本质的心,而来到了今生,而这样的一颗心,既然是从过去而来的话,就表示这样的一颗心,并不会因为我们今生遇到了死亡的这件事情,而就完全的止住,他仍然会不断的延续下来,而来到所谓的来生。既然是如此,我们就知道,这样的一颗心,它是透由相续的因,也就是前一颗心而来。所以既然它是透由前一颗心而来,就表示我们现今所拥有的这一颗心,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来到来生。所以对於这一点,也就是前後世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生起定解。

现今很多的科学家,他们都会认为,心是没有办法用肉眼,没有办法用五官来作观察的。虽然在母胎中,他能够看到婴儿的肉体,但是由於他没有办法透由仪器准确的测量,这个肉体的心,在何时生起的缘故,所以很多的科学家,他们会抱持着一种观念,会觉得婴儿之所以会有意识,会有感觉,这种的一种感觉是忽然而生的,是突然产生的。但其实以佛教的角度并不是以这样的方式来作解释,这一点在印度的大成就者,法称论师、陈那论师所造的论典当中,都有详细的介绍前後世的这个部分。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对於前後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上士道想要生起知母、念恩的这种强烈的感受,其实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对於这一点,我们有时间的话,应该要多加的认识。其他的宗教,比如以基督教而言,他们不见得跟佛法有一致的观念,但是有一些的基督教徒,他们也会认为,人死了之後 他的意识并不会完全的终止。虽然他们并不承许有一个无始的心,他们所承许的心是有始的,也就是它是有开端的,但是他们也承认说,人在死了之後,这颗心还是会不断的延续下去,他不会因为人死了就完全的打住。不管他承不承许心是无始的,其实这一点并不是如此的重要,只要他们承认心并不会在死後就打住,还是会继续的延续下去的话,其实这样的就足够了。如果我们能够承认,我们的心会不断的延续下去,这个时候就会进一步的告诉自己,我要在当下藉由所获得的人身,好好的来修学正法,透由修学正法我们就可以累积一些能够带到来生去的东西,这样对我们自己才会产生帮助。     

之前我们谈到了前後世的这个问题,有一些人他从小就学佛,甚至他内心很自然的,就会对佛所说的法生起信心。他会觉得这是佛说的,当然是正确的,所以他对於有前後世的这一点,他不曾怀疑。他在内心自然就会觉得,前後世本来就是存在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对於前後世的这一点,这一类的人他不需要更进一的来思惟这个话题,因为他内心当中,自然对於佛所说的法,有一种强烈的信心,他觉得有前後世的这一点,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另外一种人,他对於佛所说的法,没有办法生起强烈的信心,这个时候就必须要透由思惟,必须要透由观察,而让自己更进一步的了解,原来前後世的法是存在的。

但是由於现今大部的人,都不会去注意到佛法的内涵,它的核心价值是什麽?甚至在我们的周遭有很多不承许有法的话,他们会告诉我们一些是是而非的观点。就比方说现今有很多的科学家,他们会主张「心法」是不存在的,这个世间上,只要所谓的色法,而且这种色法是只有透由五根,尤其是透由眼根来作观察的一种色法。这种色法的本质,它是粗分的本质。所以透由眼根,透由眼支来作观察之後,能够了解色法它的形状为何?它的颜色为何?它的大小为何?

所以对於母胎当中的婴儿,科学家他们会知道,他的肉身一开始是藉由父精母血集聚之後,慢慢的变大,而形成的这个婴儿的肉体。为什麽他们能够了解这一点?因为不管是婴儿的肉体也好,或者是父精母血也好,这都是属於粗分的色法。它透由肉眼去观察之後,他就知道这是怎麽形成的。但是对於心法,也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感受,由於它跟色法是完全不同的法类,这透由我们的五根,是没有办法直接亲眼看到的缘故。有很多的人,他就会认为说,这样的法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有可能会被其他人的言论所影响,而更进一步的会觉得,好像人就只要今生,而没有所谓的来生,或者是过去生等等。这个时候,你就心里面可能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杂念。

但实际上如果不承许有前後世,其实会产生很多的过失。就比方说,现今有很多的人,不管他是不是身为佛教徒,有些人生下来之後,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回忆起,过去生所发生的事情。所以只要世界上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我们就可以证明,他是有过去生。其实每个人不见得在生下来之後,都能够回忆起,过去生所发生的这一切。但是只要我们的周遭,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就表示前後世是存在的。因为有人确实能够回忆起,他之前所住的地方,他所遇到的人,等等的这一切的人事物。所以我们可以透由周遭的事例来发现,原来前後世是存在的。如果你周遭并没有这种人的话,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更进一步的去阅读佛经,或者是一些论典。在佛经当中,袓师大德们,或者是佛,他是怎麽样告诉我们前後世的这个观念,我们就必须要去了解。不能够认为说,这是我们看不得到的,我们没有办法观察到的,我们没有办法触摸到的,我们就认为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其实不管是任何的一颗心,不管是贪瞋痴,或者是我们内心当中所生起的任何一种善念,只要它是心的本质。就表示他是必须要藉由一个相顺的因缘,它才有办法产生。这颗心不管是善心,或者是恶心,只要它的本质是唯名唯知的,他就必须要藉由相顺的因缘,也就是前一颗心,才有办法产生後一颗心。所以心的产生,并不是观待外境,而是观待内心当中,之前所生起的另一种感受。透由之前的另一种感受,渐次的它才会引生之後的这种唯名唯知的这种认知。

如果说心它是透由色法而产生的,这时候会产生许多的问题。以本质而言,色法的本质,与心法的本质,是完全不同,而且完全相违的两种法类。不相顺的因,是没有办法形成果的。所以心的本质,既然是能够了解境,能够认识境的这种本质的法类,就表示他是藉由相顺的另外一颗心,才有办法形成之後的一颗心。所以以这种的方式,我们来类推,我们就知道,在母胎当中的婴儿,他之所以会有认知,会有感受,这是因为前一颗心所产生的一种结果。以这样的方式我们去作推论的话,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孩子他是有过去生的,由於有过去生的,这颗心才能够延伸为今生,母胎当中的这个孩子的意识。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作思惟,其实这一点,对於我们修学佛法而言,他会有绝对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想要深入的了解,这一部分的内涵,我们可以阅读印度的成就者,法称菩萨所造的《释量论》当中第二品的内容。在第二品当中,法称菩萨将当时的外道,所举的各种的原因,各种的理由,都一一的加以破斥。那个时候外道,他们虽然没有各种的仪器,但是当时他们所提出来的原因、理由,就犹如同现今科学家们,他们所提出来的观点,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法称论师,他会将这当中所提出来的错误的观点,一一的加以破斥,而来证成,心是能够延续到来生的。所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是有办法证明前後世是存在的。所以身为一个佛教徒,或者是你想要学佛的话,如果你不承许有前後世的这一点,说真的想要深入的了解佛法,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接下来看到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二个部分,恶趣的苦乐,二者中思惟苦者,分三,第一个部分必须思惟痛苦。在正文当中提到了,如是念云:「若我生於恶趣,我将如何?」而思恶趣之苦,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反观自己,而思惟到,如果来生我真的不小心,堕入了恶趣当中该怎麽办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思惟堕入恶趣之後,所必须要承受的痛苦。这一点如龙树论师云:「日日恒忆念,极寒热地狱;亦应念饥渴,憔悴诸饿鬼;应观及忆念,愚苦诸畜生。断彼因行善,瞻部洲人身,难得今得时,励断恶趣因。」这个偈颂里面,最主要提到的就是,我们必须要思惟三恶趣,也就是地狱、饿鬼、畜生的苦。以地狱的苦而言,地狱最主要承受的,就是炎热以及寒冷的痛苦。饿鬼道的有情,最主要承受的是,饥饿、口渴的痛苦。而畜生道的有情,最主要必须要承受的,就是互相伤害以及愚痴的痛苦。如果在思惟三恶趣的苦之後,你的心中觉得你没有办法承受,或者是你不想要承受这样的痛苦,你就必须要断除苦因。苦的来源是来自於造恶,如果你不想要获得苦,这时候你就必要断除恶行,更进一步的去行善。所以这地方最主要提到的,就是要「行善断恶」。

第二个部分提到的是,思惟痛苦必要之理。思惟痛苦对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此中总修轮回之苦,特修恶趣之苦,极为切要。以总相来说,思惟轮回当中的总苦,尤其是思惟三恶趣苦这一点对我们而言,是有必要作的一件事。为什麽我们要思惟痛苦呢? 若思自身堕於苦海之理,心生厌离,能息傲慢;如果我们能够去思惟,有一天我们会堕入恶趣当中受苦的道理,我们的内心就会对於三恶趣,甚至对於轮回生起厌恶的感受,这时候我们能够灭除自以为是的骄慢心态。由见苦是不善之果,於诸罪恶深生羞耻;更进一步的,我们看见了,我们所不想要承受的苦,是不善的果报。所以我们对於造恶,我们内心当中就会生起羞耻之心。不欲苦故,而欲安乐,又见安乐是善之果,於修善法心生欢喜;由自感受推及他人,心生悲愍;如果我们自己不想要承受痛苦的逼迫,反观他人,没有一个人想要遭遇痛苦,所以我们对於他人所遭遇的苦,内心当中就会生起不忍的悲。更进一步的厌离轮回,希求解脱;由畏众苦,生起猛厉之皈依等,由於我们害怕苦,我们就会对於三宝生起强烈的皈依,对於他人会生起强大的悲心。

是能总摄众多修持要义之大总集。苦之功德,《入行论》中虽以自身已生之苦为主而说,然其将受之苦亦尔。平常,苦它的本质,对我们而言,我们会觉得它是在伤害我们,我们都不想要承受多余的痛苦。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认识苦,更进一步的去思惟苦所带来的过患,而让我们对於修道,或者是修学正法,能够生起策励的这种因缘,能够让我们更进一步的想要去修学正法的话,其实这也能够称之为是苦的功德。对於苦的功德,在《入行论》当中,最主要提到的是,「自生已生之苦」也就是我们已经承受的痛苦,来思惟苦的功德。但实际上我们现今所受苦的,或者是将来我们必须面临的苦,我们也可以作相同的思惟。

如是思惟恶趣之苦分三:

壬一、思惟地狱之苦(分四)

癸一、大有情地狱

癸二、近边地狱

癸三、寒冷地狱

癸四、独一地狱

壬二、思惟畜生之苦

壬三、思惟饿鬼之苦

癸一、大有情地狱(84页) 

然後翻到84页。第三个部分,分二,一、正思苦理,二、感受未生起前须作修学之理。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正思苦理。如是思惟恶趣之苦分三,一、思惟地狱之苦,二、思惟畜生之苦,三、思惟饿鬼之苦。思惟地狱之苦这当中,科判里面的内容提到了,分二,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正文,第二个部分,以及众多投生彼处之因,思已应生畏惧。首先看到第一个部分的正文,正文分四:大有情地狱、近边地狱、寒冷地狱、独一地狱。

对於地狱或者是饿鬼,三恶趣的这些内容,最主要在佛陀所宣说的《念住经》当中,有详细的告诉我们,地狱、饿鬼它的状况,它的处所,它的寿量为何?在《念住经》当中都有详细的介绍。而这个部分,无着菩萨将这些内容总摄在《本地分》中,而详细的告诉我们三恶趣的苦为何?通常我们对於佛说到三恶趣的苦,有很多的人都不会相信,他会觉得佛是在说谎的。但是实际上佛,他并没有说谎理由。为什麽佛要说谎呢?说谎对於佛来说,有什麽好处吗?其实一点好处都没有。不管佛他有说到,在末劫的时候,天空当中的月亮、星星、太阳都会坠下来,或者是南瞻部洲的海水都会枯竭,其实这些都是真实的现状。但是我们大部分的人,在看待佛所说的这个内涵的时候,都会觉得佛是在说谎,或者是他故意的在欺骗我们。

我们一般的人,为什麽会想要说谎,因为我们想要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当我们有一个目标,有一个目的,我们没有办法用正当的手段去达成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要说谎。看看是不是能够藉由谎言,让我们成办我们想要做的这件事。但是对於佛来说,他不管是自利的方面,或者是利他的方面,这两方面他都已经圆满究竟,所以他根本没有说谎的必要。甚至他对於一切的有情众生,内心都是生起大悲的。所以他为什麽要对有情众生说谎呢?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所以从这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佛他在佛经当中,为众生所宣说的三恶趣的内涵,其实这些都是真实的。

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大有情地狱。从此向下,这当中的「此」指的是南瞻部洲,佛陀所成道的金刚座这个地点。从这个地点向下,三万二千由旬之处,有「等活地狱」;从此渐隔四千、四千由旬之下,有余七者。此中分八:

子一、等活地狱

彼诸有情相互聚集,次以业力所成种种兵器互相砍杀。其後昏迷倒地,於虚空中发如是声:「愿汝诸众可还等活。」後又起身,如前砍杀,承受无量众苦。

子二、黑绳地狱

生於彼处诸有情众,为诸狱卒以黑绳画成四方等多种,在黑绳地狱当中的狱卒们,他会以炎热的炽铁,在地狱道的有情身上,画各种的记号,有四方形,有三角形,有圆形的各种记号,後於其上以刀割等,受如是苦。

子三、众合地狱

彼诸有情共聚一处,尔时狱卒驱赶令入如羊头等二铁山间,入已即为二山挤压,尔时从其一切门中血流如注。

子四、号叫地狱

彼诸有情寻求宅舍,便入大铁室中,入已即起炽火燃烧。

子五、大号叫地狱(86页)

与前相同。其中差别,此为二层铁室。

子六、烧热地狱

彼诸有情,为诸狱卒置於极热燃烧、众多由旬大铁锅中,犹如炙鱼。炽燃铁叉,从臀贯入,彻顶而出,从口及目、鼻、耳二二孔及一切毛孔,炽生火焰。又置炽燃大铁地上,或仰或覆,以极炽燃铁槌捶打,令生痛苦。

子七、极热地狱

以三尖铁叉从臀贯入,左右二锋彻左右肩,中从顶出。由是因缘,从口等门炽生火焰。又以炽燃灼热铁片遍裹其身,倒掷而入充满沸腾盐水大铁锅中,烧煮其身,上下漂转。彼时皮、肉、血脉悉皆烧烂,其後唯余骨骸之时,取出而置铁地之上。待其皮、肉、血脉复生,还掷锅中,余如烧热地狱。

子八、无间地狱(87页)

东方多百由旬之地,遍布炽燃猛火,火焰从中而来,彼诸有情皮、肉、筋、骨渐次坏已,直彻其髓,犹如酥油灯心,火焰炽燃遍布全身。所余三方悉皆如是,四方火来於彼混合,故所受苦无有间隙。这个地方特别提到,无间地狱当中的有情所承受的苦,是没有中断的。而在之前从一开始的等活地狱到第七的极热地狱当中,都有些许可以休息的时间。但是在无间地狱的时候,它并没有休息,没有喘息的空间。唯因器号叫苦之声,方知彼是有情。

又令彼等於盛满炽燃铁炭大铁箕中跳跃滚动;又逼其上下於铁地上之诸大铁山;以从口中拔出其舌,以百铁桩钉而张之,如张牛皮,令无皱褶;又置铁地令其仰卧,以大铁钳强开其口,而将炽燃铁丸置其口中;又以烊铜(沸腾的热铜水)灌入其口,烧其口、喉、肠等,从下流出。余如极热地狱

此诸痛苦须承受几时耶?如《亲友书》云:「如是诸苦极猛烈,虽受经百俱胝年,乃至不善尚未尽,尔时与命终不离。」要花多久的时间来承受,我们之前所谈到的这些痛苦呢?只要我们所造的恶业,它的力量还没有完全的消失之前,我们都必须要在地狱道当中,承受如此严重的痛苦。因此最後两句话特别提到了,「乃至不善尚未尽,尔时与命终不离。」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9) )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11)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法不孤起、依因待缘.佛教「生命伦理学」研究.中观思想讲录.析《中论》.入中论讲记 月称论师造论
劝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发现遗失的慢飞天使-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
阿弥陀佛经典结集-校刊活动
生命管理第九项修练改变您生命价值

赞助网站
生命電視-佛學網站
美國菩提學會
寧瑪巴大乘佛學會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