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 電話詐騙8大手法 資訊共享 兩岸聯手防詐騙 經續法林1月弘法訊息 2011仁認大仁波切灌頂法會及八關齋戒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07:11:34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07:10:43   编辑部 报导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讲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十六)201055台北

首先在还未听闻之前,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自己听法的动机,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我希望能早日获得圆满佛果,以这样的一颗心,来听闻今天的大乘法。今天我们在这个地方所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宗喀巴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请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论》的第152页。今天我们上的是第152页的倒数第六行,中间这个地方。

首先作一个补充,也就是昨天下课之上,我们有讲到一个比丘,因为没有净化他所造的恶业,而感生地狱受苦的这个公案。这个公案回去之後,有请示过仁波切,仁波切他有说,这个公案最主要他是在指说,在152页的第二行,「诸能感生恶趣中之极大苦因,令其转为感微苦因」,也就是这位比丘,他虽然投生在炎热地狱当中,但是他所受的苦,跟一般投生在炎热地狱当中的有情,相较之下是比较轻微的。这个公案他所要阐释的内容,是《略论》当中的这个部分,在这个地方先作一个补充。

接下来我们看到原文,在加注的科判里面有提到,由於净罪者力量微弱,虽无法完全净化,但能破坏感生异熟之能力,所以不生异熟果。在正文当中,如是以忏悔及防护等,能坏感生异熟之功能,虽遇余缘,亦将不能感生异熟。如是由邪见及瞋恚摧坏善根,亦是相同,此为《分别炽然论》中所说。这个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透由忏悔以及防护等四力,作忏除之後,它能够破坏恶业感生异熟的这种能力。当破坏了这种能力之後,纵使遇到了其他的因缘,也不会感生异熟的恶果。

第六个部分,从一开始就要努力不被罪过所染。又由忏、护虽能无余净化,然从最初无罪染之清净,及忏已而清净二者,有大差别。虽然透由忏悔以及防护,能够让我们过去所造的恶业完全的净化,连根的净除,甚至不感生异熟的恶果。但是从一开始,如果能够防护,不要造作这样的一种恶业的话,其实对我们自己而言是比较有帮助的。所以这个地方有特别的提到,「然从最初无罪染之清净,及忏已而清净二者,有大差别」。譬如《菩萨地》云:犯根本堕,虽可重受菩萨律仪而能还净,然於此生,则定不能获得初地《遍摄一切研磨经》中亦云:若犯经中所说一种谤法之罪,於七年中,日日三时忏悔,恶虽能净,然而欲得忍位,任其如何疾速,须经十劫。在《遍摄一切研磨经》当中有提到,如果犯了经中所说的一种谤法之罪,在七年之中,每一天花三时来作殷勤的忏悔,所造的恶业虽然能够净化,但是如果想要获得加行道的忍位,不管在怎麽快,都需要经过十劫的时间,才有办法获得。是故,无余净化之义,意指无余净化「能感非悦意果」;所以之前我们透由忏悔,能够净化恶业的意思,指的就是无余净化「能感非悦意果」。然於起道证等,极为遥远,故应励力,令初无犯。是故说诸圣者,於微小罪,虽为命故,亦不知而故行;若由忏悔净化与初无犯二无差别,则无须如是作矣。如果说透由忏悔将恶业净化,跟一开始就没有染犯,这两者没有任何差别的话,圣者们他们就不需要在这方面如此的努力防犯了。譬如世间伤手足等,虽可治疗,然终不如初未损伤

己二、生此意乐之量(153页)

透由修学下士道的法类,我们在内心应该要生起什麽样的意乐呢?在这当中有提到,往昔希求现世,心不虚假,我们在还未修学下士道的法类前,对於世间以及法这两者相较之下,我们希求现世的心是任运而起,所以这地方提到了,心不虚假。於求後世,仅随言辞而成理解;而对於後世,或者是我们所想要修学的正法来说,我们都只是嘴巴上面说说罢了,很难打从内心底,对於法或者对於来生,生起强大的希求。但是透由修学下士道的法类之後,若换其位,而以希求後世为主、现世为副,此则生起。如果藉由修学下士道的法类,能够将希求现世的心,转变为是希求後世。这时候以希求後世为主,现世为副的话,我们这个地方所要强调的下士夫的意乐,就有办法生起。然须令其坚固,故虽生已,仍须励力而修

己三、遣除此中邪执

这个科判当中最主要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说明他宗的想法。有一类人,以佛经云:「应当背弃轮回一切圆满。」作为错误根据,而作是念:「身体、资财等圆满之增上生为轮回故,於彼不应生起希求。」在之前我们有提到,透由修学下士道的法类,我们要对於来生生起强大的希求。对於这一点,有一些人他提出了一个看法,他提出说在佛经里面有提到,我们应该要背弃轮回当中的一切圆满,以此作为根据,而提出了下面的这个观点,他认为说「身体、资财等圆满之增上生为轮回故」,所以我们对於轮回的法,我们不应该生起希求,这是第一个部分,说明他宗的想法。

第二个部分,破除此种论点。而这个部分当中的内容,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应透由圆满身依次增上。所希求义,可分希求现前及究竟义二种。我们所要希求的法,或者是所要希求的果位,可以从现前,以及究竟这两种角度来作探讨。求解脱者於现前中,亦须希求轮回当中身等圆满。纵使是求得究竟的解脱的人,在短时间之内,由於他没有办法马上获得解脱的缘故,所以他也必须要先求得增上生的人天果位。经由彼身依次渐进,终能获得决定胜故。这就犹如同是,如果我们要搭一艘船到对岸的话,这时候我们是必须要藉由船,我们才能够到达对岸。相同的道理,如果我们要度脱轮回的苦海,这时候就必须要藉由人身的这艘船,依次的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才能够度脱轮回的苦海。而到了彼岸之後,这时候我们就不需要这艘船了。相同的道理,在寻求解脱的果位前,我们必须要藉由暇满的人身,或者增上生的人天果位,依次的增上,最後才能够获得究竟的解脱。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以究竟增上生的角度而作破除。所有身体、资财、眷属圆满之增上生,并非皆是轮回所摄。之前他人提出的看法是,他认为不管是身体、资财、眷属圆满这些都是属於轮回的一部分,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身等圆满究竟即佛色身,身等圆满,他到达究竟的状况,他就是佛的色身。其圆满之刹土,这个所谓「其圆满之刹土」指的就是资财圆满的话,他就能够成为是佛的刹土。其眷属故,眷属圆满究竟的话,他就能够成为是佛的眷属。由思此义,《经庄严论》中云:由前四度成办身体、资财、眷属圆满之增上生。又多教典,说由此等成办色身。於共下士道次修心说讫。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共中士道的部分,在这个部分的一开始,附加的科判当中提到了,於共中士道次修心分二,第一个部分,连接前後文。也就是在之前,我们介绍了下士道的法类,而在修学下士道的法类之後,更进一步,我们要如何的修学共中士道的法类呢?如是随念将死,及思死後堕恶趣理,能令其心厌弃现世,於後善趣生起希求。透由修学下士道的诸多法类,我们能够对於後世,生起强烈的希求。次由共同皈依、决定黑白业果门中,励力断恶、修善,虽能获得善趣果位,然於此中不可执持仅此为足,虽然透由下士道的诸多法类,我们勤於断恶修善之後,虽然能够获得善趣身,但是对於一位想要成就圆满佛果的人来说,这是不足够的。而应生起共下士及共中士之意乐,厌弃轮回一切事已,依此而发大菩提心,导入上士,故须修习中士意乐。因此在正文当中有特别的提到,应生起共下士及共中士之意乐,也就是在还未修学上士道的法类之前,应该以共下士,以及共中士的意乐作为前行。在生起了共下以及共中士的意乐之後,对於轮回生起强烈的厌恶之心。依此而发大菩提心,以此作因缘,而对於佛果生起强烈的希求,生起菩提心,导入上士。因此在还未进入上士之前,必须要修学中士道的法类,「故须修习中士意乐」。而它的原因是什麽呢?如是虽得人、天果位,然尚未能超出行苦,纵使透由修学下士道的法类,能够获得增上生的人天果位,但实际上人天果位,它也是属於轮回的一部分,它的本质,是痛苦的本质,於此执为自性乐者,实为颠倒。但是虽然它的本质是痛苦的本质,如果我们对於这样一个法,这样的一个境界,我们认为它是自性乐的话,这样的执着是颠倒的。故於真实全无安乐,这当中的「於真实全无安乐」指的是在独立不观待灭除前苦的状态下,没有自性之乐。我们现今所认为的乐,都是在观待灭除前苦的状态下,我们用心去安立出来,这是一种乐,但实际上它的本质是苦的本质。因此在独立、不观待灭除前苦的状态下,是没有自性之乐的。 故於真实全无安乐,其後仍定堕於恶趣,并且在之後,透由某一些的恶缘,还是有可能堕於恶趣当中,终究恶故。所以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好的结果。所以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以生起下士道的意乐为满足,而更进一步的应该修学中士道的法类,而趣入上士。

接下来我们所介绍的是正文,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分四)

己一、正修意乐(分二)

庚一、明辨希求解脱之心

庚二、生起此之方便

己二、生此之量

己三、遣除於此邪执分别

己四、抉择能趣解脱道性

庚一、明辨希求解脱之心(156页)

  我们必须要认识,什麽样的心,能够称之为是希求解脱之心,这个科判当中最主要的内容分二,一、认识何谓解脱?既然我们想要认识何谓希求解脱之心的话,我们必须要先认识,何谓解脱。第二个部分,希求解脱之心。我们平常有很多的人,时常都是谈到轮回跟解脱这两个名相。但似乎有很多的人,对这两者名相的真实内涵,其实是不了解的。这一点在我们拉达克当地,就有很多的在家居士,他们是不了解何谓轮回?何谓解脱?甚至有很多的在家居士,他认为,我是轮回,因为我是一个在家居士,所以我是在轮回的状态;而那些出家的法师们,他们是获得解脱的人,他们会有这样的一种观念。所以也就是因此在过去曾经发生过一个公案,有一位在家居士,他在一位上师的面前出家,而这时候当他换上了袈裟的时候,他就告诉周边的人说:我刚从轮回当中跳脱出来,但是我所懂的法并不多。这时候旁边的法师就问到说:既然你能够从轮回当中跳脱出来,得到解脱,表示你已经对於法,有很深厚的体会才对啊!这时候他说:其实我懂得并不多,因为我才刚刚从轮回当中跳脱出来而已。所以表示,他并不了解何谓轮回?何谓解脱?

所以这个地方一开始有提到,言「解脱」者,谓从束缚当中跳脱。所谓的解脱,指的就是在某一种束缚的状态下跳脱出来,我们称之为是解脱。而这个地方,所谓的「束缚」,是被什麽样的东西,束缚起来呢?此复业及烦恼二者,於轮回中是能缚者。这当中的「束缚」指的是业以及烦恼。由此二力所使,在业以及烦恼的束缚之下,若依「界」分,有欲界等三界;如果我们以界来分的话,可以分为欲界、色界以及无色界。以「趣」区分,有天趣等五或六趣;如果是以「趣」,也就是我们所的六道,或者是五道来区分的话,天道以及非天道合而为一来计算的话是五道,如果分开来算的话是六道。由「生处」门,有胎生等四生。由投生的方式来区分的话,有胎生等四生,这当中包含了胎生、卵生、湿生以及化生。凡於此中结蕴相续是束缚之体性。如果在业以及烦恼的束缚之下,「结蕴相续」呈现出一种没有办法自主的状态的话,我们就称之为是这里的束缚。是故从此跳脱,名为「解脱」;所以能够从业以及烦恼束缚的状态下,跳脱出来的话,就表示我们已经解除了被束缚的状态,而从之前的状态完全的跳脱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是解脱。这是第一个部分。第二个部分,欲获得此,即是「希求解脱之心」。如果我们的内心当中,对於这样的状态,生起强烈的希求的话,就表示这样的一颗心是希求解脱之心。

庚二、生起此之方便(156页)

  这个科判当中的附加科判分二,一、连接前後文,二、正文。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连接前後文。譬如欲解口渴之苦,有赖见渴所逼生不欲乐;如是欲得息灭取蕴苦之解脱,亦观待见取蕴具苦性之过患。故若未修三有之过患,於彼生起欲舍之心,则於灭苦不起欲得。《四百论》云:「谁於此无厌,彼岂敬寂灭?」在这个科判当中,一开始就提到了一个譬喻,就比方说,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现在是很口渴的,这时候你就会想要去找水喝。但是如果你没有发现,你现在的状况是口渴的状况的话,自然的,你不会想要去找水喝。相同的道理,如果我们在修学的道路上,没有看到轮回的过患,不了解轮回它的本质是痛苦的本质的话,自然我们就不会想要跳脱轮回。纵使我们在修学的同时,心里面或者是嘴巴上,我们会说我们想要跳脱轮回。但实际上打从内心底,我们是没有办法生起这样的一种感受的。这一点在《四百论》当中有提到,「谁於此无厌,彼岂敬寂灭?」这当中的「此」,指的就是轮回。如果有一个人,他对於轮回没有办法生起厌离的话,「彼岂敬寂灭」这时候他怎麽可能,对於灭除轮回的解脱果位,生起一种恭敬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就像我们,我们对於我们所安住的地方,也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内心都会生起强烈的欲望跟执着。对於我们的身体也好,对於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我们很难看到它带来什麽样的过患,由於没有办法看到轮回当中这一切的过患,所以自然的想要从这当中跳脱出来,这是很困难的。虽然我们也会发愿,我们也会祈求,希望能够早日的跳脱轮回,但实际上我们的心,并没有办法百分之百的往这个方向去前进。

就比方说,我们知道有一些地方,它的生活非常的贫苦,甚至有一些地方没有水喝,没有食物可以吃,甚至有些偏远的地方,时常会发生战乱等等。我们光想到这样的一种情境,我们都会觉得,为什麽会有人,想要住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但确实虽然这个地方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水喝,但是确实还是有很多的人,还是愿意生活在当地。因为他虽然看到了这当地有种种的条件是不具备的,但是他会在内心里面生起一种执着,会觉得这是我生长的地方,所以我应该要继续的留下来。所以我们在轮回当中也是如此,虽然我们在轮回当中,必须要承受各种痛苦的逼迫,但是在受苦逼的当下,我们对於轮回,又自然会生起一种贪着。所以当我们看到苦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想要脱逃的感觉,但是当我们在面对轮回当中的安乐时,我们又会对它生起,多一分的执着。所以在想要跳脱,以及对轮回生起执着的这两状态下面,我们不断的在排回。但是我们无始以来,不断的串习轮回当中的种种安乐,所以我们很自然的,对於轮回当中的安乐,会生起强烈的贪着。也就是这样的一颗心,让我们没有办法往解脱的方向前进。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部分,正文:是故此中分二:

辛一、思惟苦谛轮回之过患(分二)

壬一、显示四谛中先说苦谛之意趣

壬二、正修苦谛

辛二、思惟集谛趣入轮回之次第

壬一、显示四谛中先说苦谛之意趣(157页)

接下来这个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苦、集、灭、道的这四谛。佛在初转法轮的时候,为众生宣说了四谛的法轮。而在四谛当中,苦谛以及集谛这两谛,又称之为是染污谛,灭谛跟道谛称之为是清净谛。而以流转轮回以及跳脱轮回的角度,我们来作分析的话,苦谛以及集谛这两谛,最主要是让我们流转在轮回中受苦的因;而想要跳脱轮回,这时候就必须要藉助灭谛和道谛的内涵。为什麽苦谛以及集谛这两者,会让众生在轮回当中流转呢?这两者当中以集谛为因,透由集谛而生起苦谛,让众生在轮回当中流转。如果想要从轮回当中跳脱,这时候就必须要修学道的内涵。透由修学道的内涵,以此作为基础,作为因,才能够获得跳脱轮回的解脱,也就是灭谛的功德。所以在这个地方,有特别的提到,苦集灭道这四谛。

所以我们刚刚所介绍的是生起的次第。以流转的角度而言,集谛是因,苦谛是果;以跳脱轮回的角度来说,道谛是因,灭谛是果。所以在苦还未生起之前,必须要先生起集谛;在灭谛还未获得之前,必须要先修学道谛。但是导师释迦世尊,在宣说四谛的法则时,颠倒了因果的关系,而先说了苦谛,再说集谛;并且先说了灭谛,再说了道谛,因此而形成了苦集灭道。为什麽导师释迦世尊,是将它们的次第颠倒过来,而告诉了我们四谛的内涵,这是有它的原因在的。如果一开始我们不认识苦,对於苦我们没有办法看到它的过患,自然而然我们就不会想要去苦。如果我们不会想要去苦,我们就不会去寻求苦因。所以一开始对於一个修行人来说,我们在修学的一开始,我们必须要先认识苦。认识了苦,以及苦所带来的过患之後,我们才会进一步的去寻求,这样的苦果是由什麽样的因所造成的。当你了解了苦是某一种因而形成的,这时候你就会想办法去断除苦因。要藉由什麽样的方式才能够断除苦因呢?唯有透由修学道的内涵,才有办法断除苦因。透由修学「道」,而让我们心续当中,道的功德究竟圆满,就能够获得灭谛。所以佛之所以要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为众生宣说四谛的法门,是有他的原因在的,因此我们看到第一个科判。

在第一个科判当中最主要的内容分二:一、陈述疑点。二、回答。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陈述疑点。集谛是因,苦谛是彼之果,故集是先,苦则是後。何故世尊不顺彼之次第,而说「诸比丘,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耶?所以为什麽导师释迦世尊,在宣说四谛的时候,要先说苦圣谛,再说集圣谛呢?

第二个部分,回答。回答分二,一、简略说明,二、详细说明。第一个部分,简略的说明。大师於此颠倒因果次第而作宣说,是有极大修持之关键故,无有过失。导师释迦世尊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这对於一个修行人来说,他有非常大的修持的关键的缘故,所以颠倒因果的次第,为众生宣说四谛的法则,是没有任何过失的。

第二个部分,详细说明。详细说明的内容当中又分三,第一、必须依照经典,依次显示苦集灭道。此复为何?诸所化机,若己於初未生欲从轮回解脱之无颠倒心,则根本已断故,如果所化机,在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办法生起无颠倒心。这当中的「无颠倒心」最主要指的就是从轮回当中跳脱的,这种希求解脱的无颠倒心。如果没有办法生起这样的一颗心,则「根本已断」,所谓的根本已断,指的是将来能够获得解脱的根本,是不具足的,所以提到了获得解脱的根本已断。如何引导彼趣解脱?如果他没有这样的一个基础的话,怎麽能够引导他进入解脱的大门呢?诸所化机始为无明暗覆,於本是苦性之轮回盛事,倒执为乐,为彼所欺。所化机无始以来,被无明所暗覆的缘故,对於原来是苦性的轮回盛事,倒执为安乐,并且被这些轮回的盛事所欺诳。如《四百论》云:「此大苦海中,无有诸边际,愚汝沉此中,岂能不生畏?」有说:「此於真实是苦,非是安乐。」轮回当中的圆满盛事,它的本质,实际上是痛苦的本质。但是由我们被无明所蒙蔽的缘故,我们没有办法看到最究竟痛苦的本质,反而将它执为快乐。此说多种苦之行相,令起厌恶,是故於初先说苦谛。由於我们对於「境」有错误的执着,为了要破除这样的一种执着,我们必须要先认识何谓苦?因此在经论当中,以各种的方式告诉我们苦的内涵,希望我们对於轮回生起强烈的厌恶之因。因此在四谛当中,一开始是先说苦谛。

此後见己堕於苦海,之後当我们在思惟苦谛的内涵时,我们发现我们自己是堕於轮回的苦海当中,并见欲从彼中解脱须灭彼苦。并且更进一步的,我们发现如果我们想要从轮回的苦海当中解脱出来,我们必须要灭苦。此复了知若未遮止其因,苦终不灭,如果想要灭苦,我们就必须要灭除苦因。如果苦因末灭的话,它的果是没有办法灭除的。便作是念:「其因为何?」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进一步的去探索,苦的因缘为何?由此了知集谛,故於苦後宣说集谛

次知轮回众苦皆由有漏业生,当我们去寻求苦因之後,我们发现轮回当中的众苦,都是由有漏的业而产生的。而有漏的业,又是什麽样的心所造作的呢?彼业复由烦恼所生,烦恼根本则是我执,最终的根本,是来自於我们心中的无明我执,便知集谛。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了解集谛的内涵。若见我执亦能灭除,誓愿现证断苦之灭,如果我们发现,我执或者是无明,它是一颗颠倒的心。透由正确的思惟方式,能够将它连根断除的话,这时候,我们就会在内心当中立起誓愿,希望我能够现证断苦的灭谛功德。故於集後宣说灭谛,因此在集谛之後,宣说了灭谛。而更进一步的,如果想要获得灭谛的功德,就必须要如实的修道。所以在灭谛之後,宣说了道谛。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第二个部分,破除对於显示如此次第所产生的问题。之前,简单的介绍了苦集灭道的次第。这时候会有人提出以下的疑问,或曰:「若尔,开示苦谛,即於解脱生起希求,故於苦谛之後应说灭谛。」无过。在一开始,如果提到了苦的内涵,这时候当我们听到了苦,我们自然心中会生起一种想要跳脱苦的心,所以即於解脱生起希求。也就是因此在苦谛之後,应该先说灭谛,也就是能够灭除苦的这种解脱功德,而不是在苦之後先说集谛。对於这个部分,其实我们应该要作仔细的思惟,如果以比较详细的方式来作介绍的话,我们一般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钝根者,一类是利根者。所谓的「钝根者」,他是随「信」的,也就是别人怎麽说,他就怎麽听;所以对於一个佛弟子,如果他是一个钝根者的话,他会完全的相信佛所说的内涵。而对於一个利根者来说,他是随「理」的,也就是纵使佛是这样说,但是他会更进一步的去思惟,佛所说的内涵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他会进一步的去分析,去思惟。所以对钝根者而言,由於他没有着重在思惟上, 所以对於他说苦的内涵之後,很自然的在内心当中会现起一种,想要跳脱苦的这种感受,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於利根者,由於他对於事情,必须要作更进一步的分析以及观察的缘故。当有人跟他说,苦的内涵之後,由於他要去观察,他就会更进一步的去了解,这样的苦是来自於哪里的?所以对於利根者而言,在苦之後是必须要先宣说集谛的内涵。所以由於佛在说四谛法则的同时,他所对的所化机,是利根者,所以在说苦之後,必须要先说集谛。也就是他在告诉利根的所化机,苦的本质之後,由於利根的所化机,会更进一步的想去探索,苦的来源为何?他是否能够灭除的缘故,所以佛在宣说法的苦谛之後,更进一步的讲了集谛的这个内涵。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如果大水来了,一般的人在不加思索的情况下,他心里面的第一个想法,一定是我要逃。但是对於利根者来说,他不仅想要逃,在逃的当下,或者是在之後的时间当中,他会思索,为什麽大水会在这个时间点来到我所住的这个地方。如果他能够进一步的去探索问题的根源,而解除问题的根源的话,之後他就不会再遭遇到同样的问题。但是相反的,如果当我们遇到问题之後,我们的内心只要想要逃的这个念头,这时候你不去探索问题的根源,你自然的你就不会想要去解决问题的根源,到时候你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遇到同样的问题。所以对於苦的内涵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思惟苦之後,只是一谓的想要从苦的状态跳脱,但是不知道苦因为何?也不知道藉由什麽样的方式来去除苦因的话,纵使你有想要脱离苦的这颗心,但是你完全不知道,应该用什麽样的方式来去除苦。但是对於利根者来说,他除了想要跳脱苦,他会更进一步的去思惟苦因为何?要用什麽样的方式才能够去除苦因,这时候他会修学道的内涵。

所以在这个地方有特别的强调,尔时虽有欲解脱心欲得息除众苦之灭,然犹未明众苦之因,未见其因定能遮止,虽然在介绍了苦的内涵之後,听者在内心会生起想要离苦的这颗心,「欲得息除众苦之灭,然犹未明众苦之因」,但是由於他没有办法清楚的分办苦的根源,「未见其因定能遮止」他也没办法看到苦的根源,是有办法断除的。因此他的内心当中,不会生起「应现证灭」的这个念头。是故不念:「应现证灭。」不执解脱为所求故。所以这时候,他不会以解脱作为他最终的目标。如是若执:「应当证灭,现证解脱。」如果我们以利根者的方式来作思惟的话,这时候他自然而然的,到最後会生起「应当证灭,现证解脱」的这颗心。便念何为趣解脱道,趣入道谛,是故道谛最後宣说

    对於之前我们所为各位介绍的四谛内涵,如果你仔细的去思惟,纵使在短时间之内,你没有办法如实的去实践,你也会觉得,这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藉由他的智慧所说的一种妙法。先说苦,它的原因是什麽?在苦之後为什麽要说集谛?在集谛之後为什麽要依次的宣说灭谛以及道谛的内涵?光思惟四谛的次第,其实我们在内心当中,就能够对於宣说四谛的人,就是佛陀,生起强烈的信心。你会觉得,他的智慧是无比的殊胜,才能够宣说如此精美的妙法。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下一个段落。第三个部分,以正理来成立必须依此四谛。如是四谛,大、小乘中多次宣说。我们之前所介绍的四谛法则,是大小二乘,包括密乘,这当中最主要的精华,都总摄在四谛的法门里面,此为善逝总摄趣入轮回、从彼跳脱之诸要义,在四谛当中,佛陀总摄了众多趣入轮回以及跳脱轮回的重点。故於修解脱时极为重要,并是行持要义之大总集,是故须以如是次第引导弟子。所以一位上师,在引导弟子的时候,也应该以相同的方式来作引导。之所以要这样引导的原因是什麽呢?若未由思苦谛门中,於轮回起真实厌弃,如果没有透由思惟苦谛,而对於轮回生起强烈的出离,则求解脱唯成虚言,这时候我们说要解脱,其实这只不过是嘴巴上面说说罢了,任其所作悉皆成集;但是我们当下,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所造的业,都还是流转轮回的业。若由思集门中,不善了知轮回根本──诸惑、业者,如果藉由思惟集谛的内涵,我们没有办法了解轮回的根本,也就是业跟烦恼的话,犹如射箭未见靶心,就犹如同是一个想要射箭的人,但是他完全不知道靶心在何处,随便乱射。如果我们想要去射箭,我们就必须要先知道,我们射箭的方向为何?就像是如果你想要抓到小偷,你必须要先知道谁是小偷。相同的道理,如果你想要去除内心当中的烦恼,你必须要先认识烦恼。所以这时候认识烦恼,对於一个修学道,尤其是想要获得解脱的行者来说,是重要关键。道之关键已断,相反的,如果我们不了解烦恼为何?这时候想要去除内心的烦恼获得解脱,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能够生起道的关键,已经完全的不存在了。

於非解脱三有之道妄执为是,由於没办法认识烦恼,就不知道该用什麽样的对治,来去除烦恼。这就犹如同是外道徒,他们认为要获得解脱,就是在自己的身上点火,或者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吃、不喝,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就能够获得解脱。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解脱的本质为何?为什麽不知道解脱的本质为何?因为他们不知道烦恼为何?如果不知道烦恼为何,他们就会以为让身体受苦,就能够减轻内心当中的烦恼,所以自然的他会以各种的方式,让自己的身体受苦,看是否能够完全的净化内心当中的烦恼,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於非解脱三有之道妄执为是,其後必定劳而无果;如果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就以为能够获得解脱的话,实际上是白忙一场。若未能知所断苦、集,则亦不明息灭彼之解脱,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了解,我们所要断除的苦谛,以及集谛的内涵,「则亦不明息灭彼之解脱」就不能够了解,解脱它到底是要断除什麽样的所断。故虽欲求解脱,亦唯增上慢矣。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虽然我们想要追求解脱的果位,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自以为是罢了。

壬二、正修苦谛(分二)

癸一、思惟轮回总苦(分二)

子一、思惟八苦

子二、思惟六苦  

癸二、思惟轮回别苦

子一、思惟八苦

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五,一、依根器之次第而作修习。修共中士一切所缘法类,凡下士时所说共法,此亦应取。在修共中士的这一切的所缘法类时,如果在之前下士道时,已经说过的内容,在这个部分虽然不需要另外再说,但是在思惟的时候,必须要再重头开始思惟,因而提到了「此亦应取」。诸不共之所修法类,若有慧力,如下所写而修;而对於这个部分,也就是我们之後所要探讨的共中士道当中,不共的诸多法类,如果你的慧力,也就是你智慧,你的能力,具足的话,应该如同下面所写的,不管是所引的经教,或者是所举的正理,这时候应该要依照经教的内涵,以及诸多的正理,如理的来作思惟。倘若慧力微劣,可暂舍置所引教文,唯修当下所示法义之体性也。如果你的能力、时间、智慧,各方面的条件不足够的话,「可暂舍置所引教文」这时候你可以先将这当中所引的一些经教的内容,暂时的放在旁边,而最主要的你必须要修学的是,「唯修当下所示法义之体性也」,也就是这个法类当中最主要的内涵,你必须要能够掌握,而更进一步的来作思惟。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必须远离沈没掉举。此等虽是观修,然除应修诸所缘外,於其余善、不善、无记之法,皆不应散,心於所缘遮掉举等;接下来我们所探讨的内容,虽然说最主要,它是要用观察修的方式来作修持,但是所谓的观修,并不是胡思乱想的意思,而是对於我们所要修的法类,或者是我们所要对的这个境,更进一步的,在心安住的情况下来作观察,也就是心里面并不是胡思乱想。「观察修」是必须要配合止住修,也就是止观双运的情况下,才来作练习的。因而提到了「此等虽是观修,然除应修诸所缘外」,对於我们当下所要修学的所缘,也就是我们所要思惟的这个法类之外,对於其他的不管是善法、不善法、无记之法,「皆不应散」我们的心都不应该散乱,「心於所缘遮掉举等」;莫为昏睡、沈没之力所转,令心极为明晰,於澄净中渐次修习

《入行论》云:「虽长时修习,念诵苦行等,若心散余处,佛说无义利。」此说意散余处之一切善行,其果微小;《大乘修信经》中亦云:「善男子,由此异门,说诸菩萨信於大乘、由大乘生,任随何种,应知一切皆由不散乱心正思法义而生。」大乘菩萨的功德,都是藉由心在不散乱的情况下,以正确的方式去思惟法义而产生的。此中「不散乱心」者,於善所缘,其心不散余处;「法」及「义」者,即文与义;这当中的「文」指的就是文字,「义」指的就是内容。「正思惟」者,以观察慧观察而思。这当中的「以观察慧观察而思」是在配合止修的情况下来作观修。由此显示成办一切功德之法,皆须此二。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成办一切殊胜的功德,都必须要藉由止修以及观修这两个部分,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修持,才有办法生起殊胜的功德。

第三个部分,三乘一切功德都是如此修习而成。故说成办三乘一切功德,皆须二事:一、一心专注善所缘境,不散余处之真实奢摩他或其随顺。这当中所谓的「随顺」,也就是它虽然还没有到达具量的奢摩他,但是它是与奢摩他相似的一颗心,所以我们称之为是随顺。二、於善所缘分别观察,辨别如所有、尽所有之真实毗婆舍那或其随顺。相同的,毗婆舍那也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具量的,一种是不具量,但是它相似。如是亦如《解深密经》中云:「慈氏,或诸声闻,或诸菩萨,或诸如来,所有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奢摩他及毗婆舍那之果。此中止观若无真实及随顺二种,则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真实止观之果。在《解深密经》当中的原文有特别的提到,「所有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奢摩他及毗婆舍那之果。」如果这当中的奢摩他,没有分成真实的奢摩他,以及随顺的奢摩他这两种的话,其实世、出世间的一切善法,它没有办法完全安立为奢摩他的果。所以从这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里面所谓的「应皆是奢摩他以及毗婆舍那之果」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是包含了真实的奢摩他以及随顺的奢摩他,相同的毗婆舍那也是如此。因此在最後一句话就有提到,「此中止观若无真实及随顺二种」,如果这当中的止观,没有将它分成真实以及随顺的这两种的话,「则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真实止观之果」。所以这个科判当中,最主要的内容最主要是提到了,以下我们所介绍的法类,最主要它是以观修的方式来作思惟。虽然是以观修的方式来作思惟,但不并代表我们对於这些法类,内心当中是可以随便去思惟的,而是心在安住某一种的所缘境上,以正确的方式来作如理的思惟,所以提到的内容,最主要是提到了止观双修的部分。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第四个部分,第四个部分当中的内容。此中分八:

丑一、思惟生苦

思惟生苦的部分,分五:一、生为众苦所随,故为苦性地狱之有情众、一类唯苦饿鬼、胎生、卵生四类,於初生时,便有多种猛厉苦受随之而生。也就是在生的当下,会有众多非常强大的苦受,伴随而来。所以第一个是提到了,「生为众苦所随,故为苦性」。也就是在生的当下,它就会带来许多我们没有办法忍受的痛苦。

第二个部分,二、生为粗重所随,故为苦性。与烦恼生、住、增长之种子相随,在获得了蕴之後,我们是与让烦恼能够增长安住,或者是生起烦恼的种子伴随而来的缘故,故无堪能安住於善,由於我们的心续当中,附着着能够生起烦恼的种子,所以这时候我们的心并没有办法随心所欲的安住在善法之上。亦不如欲自主而转,所以这时候,我们是处在一种不自主的状态。其实不要说修学善法,就连平常我们在作工作的时候,我们也很难自主,我们心里面所想的,跟我们实际上所作到的,总是有一段很大的差距,更何况是我们所不熟悉的善法,我们在行善的时候,通常是没有办法随心所欲的。之所以没有办法随心所欲的缘故,是因为我们的心续当中,伴随着生起烦恼的种子,这是第二个部分。

第三个部分,三、生为众苦所依,故为苦性。生的当下,不仅会伴随许多我们没有办法忍受的痛苦,在生之後,以我们的身作为所依处,也会生起众多的痛苦。因而提到了,生为众苦所依,故为苦性。於三界受生已,由此因缘,便能增长老、病、死等诸苦

第四个部分,四、生为烦恼所依,故为苦性若於轮回受生,便於贪、瞋、痴境生起三毒,我们在生之後,我们必须要承受的苦有三种:一种是苦苦,第二种是坏苦,第三种是行苦。我们在面对苦苦的时候,内心最主要会生起的烦恼,是瞋念。在面对坏苦的时候,我们所生起的烦恼是贪念。在面对行苦的时候,我们所生起的烦恼是愚痴。所以对於贪、瞋、痴的三种境界,我们会生起三毒的烦恼。所谓的「烦恼」它的定义,就是让我们的心,没有办法获得寂静安乐的这样的一种心,我们称之为是烦恼。所以如果我们能够降低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我们能够试着降低我们内心当中的这种负面的情绪,自然我们的心会感觉比较快乐。相反的,如果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炽盛,我们也不知道用什麽样的方式来调伏它的话,这时候,你自然会觉得闷闷不乐,这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就可以直接的感受出来。由此能令身心极为不静,如果我们的内心充赤着烦恼,这时候会让我们的身心感到不愉快。是故唯苦,不住安乐,诸多烦恼由种种门逼恼身心

第五个部分,五、生为不随所欲而离别之法性,故为苦性一切生之最终皆不出死,生到了最後的关头,必须要面对的就是死亡,但实际上没有一个人,会想要面对死亡的到来。此亦非为所爱,这是我们所不想要对面,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情。此复能令唯受众苦。应当数数思惟彼等诸苦

丑二、思惟老苦

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一、详细说明,二、总摄要点。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详细说明。分五:一、盛色衰退。腰曲如弓、头白犹如艾花、额如砧板,遍满皱纹等,容光退失,令成非爱二、气力衰退。若坐犹如重袋断绳、若起如同拔举树根。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如果我们坐在地上,想要站起来的话,这时候我们的上半身会往前顷,以此作为支撑,然後再慢慢的站起来,这就犹如同是我们要将地上的树根拔起来,那种感觉是一样的。言语迟钝、步行迟缓等三、诸根衰退。眼等不能明见色等、多忘念等,故使念等之力衰减。这时候,由於我们的记忆力不断的衰退,所以我们会呈现出忘东、忘西的这种现象。四、受用境界之力衰退。难以消化饮食等,无法受用种种妙欲。五、寿命衰退之苦。寿多灭尽,渐趣於死。应当数数思惟彼等诸苦。这是第一个部分,详细说明。

第二个部分,总摄要点。慬哦瓦云:「死苦虽重,为时尚短,死所带来的苦,虽然是非常严重的,但是毕竟它的时间是比较短的,然此老苦极为重也。」但是老所带来的苦,它不仅是很严重的,而且他的时间是漫长的。噶玛巴云:「年老渐至,故稍可忍;老由於它是慢慢到来的缘故,所以我们一般的人不会去注意这一点,所以我们在思惟老苦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我们应该可以忍受,这是因为老所带来的这种过患,它不会顿时在我们的身上完全的产生出来所造成的。假若一时顿至,实无法可忍矣。」如果老苦,它顿时之间就在我们身上完全产生出来的话,我相信没有一个人可以忍受这一点。

丑三、思惟病苦

分五:一、体质变坏。身躯瘦弱、皮肤乾枯等二、忧苦增长,多住其中。身中水等诸界不均,多寡错乱,身受苦逼,以此令心生起忧恼而度昼夜三、不能受用悦意之境。若云:「诸悦意境有损於病。」则不能随欲享受;如是所欲之行亦不能作四、诸非悦意之境,虽非所欲,然须勉强受用。非所悦意之药品、饮食等,须勉强受用;亦须藉助火烧、刀割等猛烈疗法五、令与命离。见病无法疗癒,便生痛苦。仔细思惟彼等诸苦。这个部分介绍的是病苦。

丑四、思惟死苦

分五:舍离资财亲属朋友身体四种可爱、圆满之境死时将受猛厉忧苦。於彼诸苦,意未厌恶之前,应数思惟。前四者为苦之理者,在前面我们有提到舍离资财、亲属、朋友以及身体这四者。这四者之所以会成为苦的道理为何呢?观见将离彼等四者而生痛苦。由於在临终的时候,我们看见我们即将会远离我们所珍爱的资财以及亲属、朋友、身体的缘故,所以我们在内心当中会产生强烈的痛苦。因而提到了「观见将离彼等四者而生痛苦」。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15) )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17)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药师佛灌顶
青海塔尔寺青藏铁路12天深度之旅
改善「爱情与事业」最大效益之咕噜咕咧佛母密法
佛子行三十七颂》课程讲释日期2008/9/30 09.45
咏给明就多杰仁波切- Yahoo!奇摩部落格

赞助网站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Nissan 台灣
南亞技術學院
佛教世界
藏傳佛教寧瑪白玉派札瑪寺全球資訊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