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藏密佛學會八月法會訊息 貝諾法王圓寂49日供養法會 給薩財神迎新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07:15:14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07:14:35   编辑部 报导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讲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十七)201057台北

首先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自己的动机,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众生,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以这样的菩提心作为听法的动机,来听闻今天的这一堂课。今天在这个地方所要为各位介绍的,是宗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请翻到第164页。在之前我们介绍到的是思惟八苦,而八苦当中的生老病死,前四苦已经简单的为各位介绍过了。今天我们在这个地方,先看到八苦当中的第五苦。

丑五、思惟怨憎会苦(164页)

思惟怨憎会苦,分五:譬如仅遇怨敌,即生忧苦、畏其治罚、畏惧恶名、畏苦恼死、违正法故,畏惧死後恐堕恶趣。应思此等。比方说,如果我们遇到了我们不想要遇到的怨敌,我们的仇人。在遇到的当下,我们的内心就会感到忧苦、不愉快。甚至我们会害怕,受到怨敌的处罚,甚至我们也讨厌听到从他口中说出不好听的话语。如果我被怨敌所影响的话,这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是违反正法的,因而提到了「违正法故」。由於违反了正法的缘故,在临终时,我们的心里面会因此而感到苦恼,「畏苦恼死」畏惧死後恐堕恶趣。由於被怨敌所影响的缘故,我们会害怕在死後,有可能会因此而堕入恶趣当中受苦,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思惟怨憎会苦。

丑六、思惟爱别离苦

分五:倘若远离最爱之亲友等,如果在临终的时候,我们必须不得不远离我们所相爱的亲友,或者是上师等等,由此一心生悲痛、二语发怨叹、三伤害自身、四念彼境之功德,由贪恋故,令意忧恼、五缺乏彼之资财。应思此等。这时候我们的内心,会因此而感到悲痛,「语发怨叹」甚至由於我们的内心感到忧苦,我们会进一步的伤害我们自己的身体。「念彼境之功德,由贪恋故,令意忧恼」,这时候我们想到,我们所贪爱的对象,由於我们内心当中贪爱对方,在内心里现起种种悦意相,或者是贪爱它的功德时,内心会因此而感到忧恼。「缺乏彼之资财」而当我们最要好的朋友,离开我们的时候,这时候对方所拥有的资财也会离我们而去。「应思此等」。

丑七、思惟所欲求不得苦

分五,如爱别离。这个部分的思惟方式,就如同前面的爱别离苦的思惟方式是相同的。如果我们想要求得一个东西,没有办法求得的当下,也会生起心生悲痛等种种的痛苦。所欲求不得者,务农秋实不成、经商未获利等,於其所欲虽勤追求,然未得故,灰心忧苦

丑八、总之,思惟宣说五种取蕴为苦之义(165页)

  在八苦当中,我们最主要要思惟的苦,就是第八个,也就是透由业以及烦恼的束缚下,我们不得不投生在取蕴的这个状态当中,获得了取蕴之後,我们必须要承受各式各样的痛苦。这个部分是我们在思惟苦的当中,最主要要思惟的内涵。而这个部分当中的内容分二:第一个简略说明,第二个部分详细说明。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分五一、将成众苦之器二、成已,众苦所依之器三、苦苦之器四、坏苦之器五、成行苦之自性。应数思惟此等诸苦。这个部分是简略的说明,接下来第二个部分,详细的说明。

此中初者:第一个部分我们提到的是,将成众苦之器。受此取蕴,依此能引来生众苦。当我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获得了我们现今所获得的取蕴,这时候在此同时,由於我们没有办法断除烦恼的缘故,获得取蕴之後,我们在内心中,还是会生起各式各样的烦恼。透由烦恼的力量造作轮回的业,也就是在业以及烦恼的束缚之下,在来生我们还是必须要承受各式各样的痛苦。所以第一个部分,所提到的是将成众苦之器。也就是透由现我们现今所获得的蕴,它会造作各式各样的业,让我们在将来获得各式各样的痛苦,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成已众苦所依之器。蕴体成已,为老、病等之所依处。而当我们的蕴体形成之後,在这一生我们也必须承受生老病死种种的痛苦,因此它是老病等苦的所依之处。这是第二个部分。

第三、第四:提到是苦苦之器以及坏苦之器。与彼二苦之粗重相随故,能生彼二。当我们获得了由业以及烦恼所形成的取蕴之後,伴随而来的是二苦的粗重。这时候我们在获得了取蕴之後,我们必须要承受苦苦以及坏苦的逼迫。苦苦以及坏苦是什麽样的一种状态呢?所谓的苦苦,就是我们一般人都能够感受的苦受。所谓的坏苦,是我们一般人所认知的乐受。而苦苦、坏苦,最主要的根源是来自於行苦。由行苦作为基础,在此之上会生起各式各样的苦苦以及坏苦。

因而提到了第五个部分,成行苦之自性。当我们的取蕴在形成的当下,它的本质就是行苦的本质,这个部分也是我们最主要要思惟的内涵。所以在第五当中提到了,第五:仅成取蕴,即生为行苦之自性。为什麽在取蕴形成的当下,它的本质就是行苦的本质呢?随往昔惑、业力而转之一切行,皆是行苦故。透由往昔所生起的烦恼,以及烦恼所造的业力,而感得的一切行,也就是感得的这一切的果报,都可以称之为是行苦。由於我们透由业以及烦恼,获得了蕴体之後,这时候会在轮回当中,以不自主的状态,不停的流转。并且不管你是投生为贫、富、贵、贱,甚至六道的任何一道当中,你都必须要受到行苦的逼迫。行苦的另外一个名称,又称之为叫做遍行苦。所谓的「遍」也就是遍於三界,上至有顶下至无间地狱,一切的有情,都必须要遭遇这样的一种痛苦,所以它称之为是「遍」。而当中的「行」指的就是,我们不仅要受行苦的逼迫,在以行苦作为基础的情况下,在此之上,会生起苦苦以及坏苦。也就是透由行苦的力量,它会引发出苦苦以及坏苦,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称之为是「行」。所谓「行」就是以它作为基础,引生出苦苦跟坏苦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是行。所以这样的一种苦,我们统称叫做遍行苦。而遍行苦是三种苦当中,我们最主要思惟的部分。

平常所谓的「苦苦」,也就是我们平常都能够感受到的苦受,其实这样的苦受,任何的人,其实不管是有没有宗教信仰,有没有学佛的人,都不想要遇到这样的一种痛苦,这一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了解的。所以如果我们着重在思惟苦苦上的话,当我们所遭遇的苦苦暂时消除之後,这时候就没有办法生起想要学正法的这种心。而想要远离苦苦的这样的一颗心,也不能够称之为是清净的出离心。清净的出离心,它最主要的对境,它所必须要思惟的苦,最主要是以坏苦,尤其是以行苦为主,所以它必须要透由思惟坏苦以及行苦所带来得过患,透由不断的思惟之後,对於轮回生起强烈的出离,才有办法生起清净的出离心。所以这当中的行苦,最主要提到的就是只要在业以及烦恼束缚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得不在轮回当中流转,流转的同时,你就必须要获得一种蕴体,而这样的一种蕴体,会在你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下,生起各式各样的痛苦。

而平常我们提到了「苦谛」的这个名相,苦谛的这个名相它的定义为何?就是透由『自因,』在业以及烦恼的束缚之下,所行成的一种轮回所摄的法,我们就称之为是苦谛。简单的来说,也就是它是被业以及烦恼之力所使,而形成为轮回的一部分,我们就称之为是苦谛。这当中包括了我们所居住的地点,甚至居住在这当中的有情,都可以称之为是苦谛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第五个部分,教诫要重视此修持心要之理。若於取蕴之自性──轮回,谈到轮回的时候,它最主的内涵,就是提到了取蕴的自性。所谓的取蕴,或者是近取蕴的这个名词,我们可从「因」跟「果」两种不同的角度来作思惟。如果是从「因」的角度来作思惟的话,它之所以会称之为是近取蕴,就是因为它透由近取的因,所形成的蕴,我们称之为叫做近取蕴。这时候,它藉由什麽样的近取因呢?它是藉由业以及烦恼这样的一种近取因,而感得的蕴体,我们称之为叫做近取蕴,或简称为取蕴,这是从「因」的角度来作解释。如果从「果」的角度来作介绍的话,为什麽它称之为叫做近取蕴?因为在获得了这样的一种蕴体之後,它会不断的延伸近取的一种果。也就是透由获得了蕴,它会生起各式各样的烦恼,并且在烦恼生起的当下,会造作各种流转轮回的业,所以这是从果的角度来作取名的。

就比方说,我们称一颗树叫做芒果树,之所以它叫做芒果树,是因为这颗树在结果的时候,它会结出芒果的果实,所以这是从「果」的角度来为因的法作取名的。所以相同的道理,在获得了蕴之後,由於它会生起业以及烦恼的近取果,所以以这样的角度,将这样的蕴体,取名为叫做近取蕴。所以近取蕴的这个名词,是从因以及果的两种不同的角度来作解释的。所以不管是从因的角度,或者是从果的角度来作思惟,我们都知道,如果获得了近取蕴,它会带来无穷的过患,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思惟轮回的过患。

所以这当中有特别的强调,若於近取之自性,也就是轮回,未能生起真实厌离,这个地方有特别的强调「真实厌离」这四个字。在轮回当中,不管你有没有宗教信仰,所有的人他都不想要获得多余的痛苦。有一些人,是因为不想要受苦,所以学习宗教;有一些人他是不想要获得痛苦,所以他不想要学习宗教。因为他觉得学习宗教,会让他带来多余的痛苦,所以他觉得学宗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所以有一群的人他是因为想要去除内心的痛苦,而来学习宗教;有一类的人则是相反的,他是因为怕学习宗教之後,带来多余的痛苦,所以这时候他不想要学习这些宗教信仰。但不管怎麽说,身为人,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不想要获得这些多余的痛苦。

相同的外道的修行者也是如此,外道的修行者,透由修学襌定,能够暂时的断除现前的贪欲以及瞋恚种种的烦恼。但他们能不能更进一步的,断除「遍行苦」所带来的过患?这是没有办法的。所以纵使他们能够对於苦苦以及坏苦生起厌离,但是这样的一种厌离,并没有办法称之为是真实的厌离。真实的厌离它的对境,最主要是要对遍行苦生起厌离,唯有透由思惟遍行苦所带来的过患,才有办法在心中生起真实的厌离。因此这个地方就强调了,如果对於轮回未能生起真实厌离,则不能生真实求解脱心;并於流转轮回之诸有情,亦无发大悲之方便。如果对於自身的苦,没有办法生起真实的厌离,对於他人所受的苦,也没有办法生起真实的大悲。是故任趣大、小何乘,此种意乐极为重要。所以出离心,尤其是真实的出离心,不管你是修学大乘法,或者是小乘法的行者,其实这样的一种心态,这样的一种意乐,都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没有办法在内心当中生起一颗真实的出离心,这时候纵使你所修的法「是正法」,但是你所造的业,还是流转轮回的业。

子二、思惟六苦

以上介绍的是思惟八苦的部分,接下来看到思惟六苦。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三:第一个部分,简略说明六苦。《亲友书》中说有六种一、无有决定,二、不知餍足,三、数数舍身四、数数结生,五、数数高下六、无伴之过患。这当中先看到「无有决定」,在我们周遭不管是敌人,或者是亲人,其实他们的角色都是不固定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对这一点,更进一步的加以认识的话,我们在内心中就会觉得不管是敌人或者是亲人,这些都是固定的状况。如果是固定的状态的话,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办法,想要去消灭敌人而保护亲人,并且在消灭敌人保护亲人的情况下,就会生起各种的贪、瞋。但实际上亲友、敌人的状况却不是如此,它是不固定的,因而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无有决定」。

第二个部分「不知餍足」,在轮回当中的一切有情,都不知道在享乐的当下,应该要满足。如果我们不知道满足的话,其实这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宗大师曾经在论典当中有提到,「受用无餍一切众苦门」,如果我们在受用乐受的当下,我们的内心没有办法因此而感到满足的话,这样不满足的感觉,就是痛苦的根源。就犹如同是一个口渴的人,他如果口渴,但是他所喝的水,如果是海水,或者是咸水的话,不管他怎麽喝,他会越喝越渴。相同的,当我们在受用种种的乐受时,如果在受用的当下,不知道满足,这时候我们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去寻求其他的快乐,因此我们会忙於世间的这些事情;在忙於世间事的当下,会造作种种的烦恼;而透由烦恼,会生起种种的痛苦,这是不知餍足所带来的过患。

第三以及第四提到的是「数数舍身」以及「数数结生」。投生在轮回之後,我们所获得的身,它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纵使你是生在一个非常高贵的种姓,或者是你是生在有钱人家,但是到最後都必须要面临死亡,这时候你是必须要舍弃你当下所拥有的善妙之身,并且在舍弃之後,你必须要再结生相续。

「数数高下」,纵使在轮回投生的同时,我们是身为转轮圣王,或者是梵天王,或者是帝释天王,当他的福报用尽的时候,这时候他还是会堕入三恶趣,甚至堕入地狱当中受苦,因而提到了数数高下。

第六「无伴之过患」。纵使现今在我们的四周围有许多的同伴,但是在临终前,我们知道在死後谁都带不走,内心就会生起一种非常悲痛的感受,而这就是没有同伴所造成的过患,这是第六个部分「无伴之过患」。

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二个部分,提到的是将此总摄於三点中而作说明,也就是将前面的六点,总摄在三点当中来作说明。六者总摄为三一、於轮回中,无有可信之处。在轮回当中,不管投生在善趣,或者是恶趣,其实它的状况都是不稳定的,因而「於轮回中,无有可信之处」。二、於其安乐,任凭如何受用,终无餍足。这个部分我们在之前已经稍微的介绍过。三、从无始而流转。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身是没有开端的,也就是从无始以来,我们就在轮回当中不停的流转,我们所流轮的次数是无数的。由於我们所流转的次数是无数的缘故,轮回当中的任何一种安乐,我们都曾经享受过;相同的道理,轮回当中的任何一种苦受,我们都曾经遭遇过。虽然轮回当中的乐受,我们都已经享受过了,但是在享受之後,我们从未因此而感到满足;虽然轮回当中的种种痛苦,我们都曾经遭遇过,但是我们也不曾因此而生起厌离。所以这就是轮回带来的过患,不管我们所承受的是乐或者是苦,我们都没有办法因此而满足,或者是对於苦生起厌离,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造作轮回的业,而在轮回当中流转,所以这个部分所提到的是,「从无始而流转」。

初中有四:第一个部分它包含了四点。()於所得身不可信任,即是数数舍身 ()於他人所作损害、利益不可信任,即是父转为子、母转为妻、敌转为亲等,无有决定()於所获圆满不可信任,即从高处堕於低处。这个部分,其实在之前,人有福报的时候,有所谓的转轮圣王。但由於现今众人的福报慢慢的消失了,所以转轮圣王我们没有办法亲眼看见。但是纵使我们有机会投生於转轮圣王,我们能够掌控四大洲,但实际上当我们的福德慢慢的消失,甚至用尽的那一天,我们也会从转轮圣王的王位,堕入三恶趣当中受苦。所以这边有特别的提到,「於所获圆满不可信任,即从高处堕於低处。()於共住不可信任,将无伴而走。生下来的时候,我们是一个人生下来,死的时候我们也是一个人离开这个人世间。所以不管是投生在这个世间上,或者是离开这个世间,我们都是一个人,没有人可以伴随而来,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带引我们往另外一个方向前进,所以「於共住不可信任,将无伴而走」。

第三者即数数结生,相继受生不见边际。虽然我们在轮回当中不断的流转,不断的结生,但是我们所要受的身,以我们目前的状况来看的话,是不会有任何的边际,也就是我们必须一而再、再而三的投生。应当如是数数思惟,我们要以这样的方式,不断的来思惟轮回当中所带来的众多痛苦。

接下来我们看到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三个部分,有漏的感受中没有自性之乐,这个部分的内容相当的重要,所以我们平时应该要多花一些时间来作思惟。复次,能增贪之现前乐受,多是於苦渐息而起乐觉,无不观待除苦之自性乐。能够让我们生起贪欲的现前乐受,也就是我们之前所介绍的坏苦,「多是於苦渐息而起乐觉」这样的一种乐受,是在什麽样的情况下,我们会觉得快乐呢?就是在於前苦慢慢消失时,我们会觉得这样的一个阶段性,是一种快乐的状况。「无不观待除苦之自性乐」在轮回当中没有一种乐,是不需要观待除苦就有办法独自安立出来的,这是绝对没有办法的;轮回当中的乐,都是必须要观待去除前苦的情况下,才有办法安立。

举一个例子,譬如走久生苦由坐而起乐觉,比方有一个人,他走了很长的一段路,这时候他走久了,他的脚会酸,所以他想要坐下来休息。「由坐而起乐觉」在坐下来的那一瞬间,他会觉得非常的舒服,他会觉得这是一种乐受。此乃前苦由大渐息灭时,遂觉为乐渐次生起,然此非自性乐。但是我们所认为的快乐,它其实是什麽样的一种现状呢?「此乃前苦由大渐息灭时」之前在走路的当下,他会觉得越走脚就越酸,心里面就会觉得埋怨、不舒服,所以在坐下来的那一瞬间,身心的苦,从最顶端慢慢的减弱时,他会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快乐的感受。但实际上在坐的那一瞬间,後面的苦却是由小渐渐的增多。所以在前苦由大变小,後苦由小变大的这段期间,我们一般的世间人,就会将这段时间当中的感受,认知为是一种快乐的感受。「遂觉为乐渐次生起,然此非自性乐」,但实际上它不是真正的快乐。为什麽它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你在坐久了之後,你还是会有另外一种的苦受生起。所以若坐过久,仍复如前生众苦故。所以它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如果它是真正的快乐的话,照道理来说,你应该是在不管坐多久之後,都还是感觉非常的快乐,但实际上并不是。相同的道理,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我们会想要吹电风扇,或者是想要开冷气,但是实际上电风扇吹久了,或者是冷气吹久了之後,你心里面还是会觉得不舒服、不愉快,你会觉得太冷,而这时候可能又想要到有阳光的地方去走走。

相同的,当你肚子饿,或者是口渴的时候,你想要吃东西,你想要喝水。在吃东西、喝水的当下,会有一种满足感,你会觉得这种感觉非常的快乐。但实际上当你吃的东西份量越来越多,或者是你所喝的水,越来越多的时候,这时候你就会有另外一种的痛苦生起。所以我们世间人所安立的乐,或者是我们所认为的乐,只不过是前面一种苦,它从大慢慢的变小,而後面的一种苦从小慢慢的变大,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我们会认为我们所遭遇到的感受是一种乐受,但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的乐。所以这地方有提到,并非自性乐。若是自性乐之因者,如果我们所认知的快乐,它的因、它的来源,是造成自性的因的话,它应该会呈现出什麽的现状呢?应如苦因任凭如何依附,其苦渐增;就如同苦因,如果我们不断的去接近,不断的去串习苦因的话,照道理来说,我们所承受的苦应该会越来越剧烈;相同的,如果我们所认为的乐因,它如果是自性乐的因,照道理来说,我们不断的去串习它,不断的去接近它的话,乐受也应该不断的增长,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所以这个地方就提到了,「若是自性乐之因者,应如苦因,任凭如何依附,其苦渐增」。

如是依附行住坐卧、饮食、日光、阴影等,亦应任凭依附几久,便有尔许安乐渐起,然见过久唯生痛苦。所以从这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所认知的乐,它并不是自性乐,它的本质,还是痛苦的本质。从什麽地方我们可以知道这一点呢?如果我们所认知的乐,它是自性乐的话,形成它的因,我们在接近它,在串习它的情况下,应该我们所认知的乐,它应该要不断的增长,但实际的状况却不是如此。由此我们就知道,我们所认知的乐因,它并不是自性乐的乐因,我们所认知的乐,它也不是自性乐的本质。此等亦如《入胎经》及《四百论本释》中所说。这个内涵在佛陀所说的《入胎经》,以及《四百论本释》都有清楚的介绍到。

癸二、思惟轮回别苦(分四)

子一、三恶趣苦

子二、人苦

子三、非天苦

子四、天苦

子一、三恶趣苦(167页)

前已说讫。

子二、人苦

饥渴、寒热之不悦意触,追求与疲劳之苦,在人世间也必须要面对饥饿、口渴、寒冷、炎热等,众多的不悦意的感受。「追求」人想要获得的快乐,或者是人想要获得的安乐,并没法办法任运生起,所以必须要透由辛勤的追求,努力的付出之後,才有办法获得他想要获得,想要追求的快乐。所以在追求快乐的过程当中,就必须要承受各式各样不同的痛苦。所以这个地方,有特别的强调「追求与疲劳之苦」。复有如前所说生、老、病、死等七,应当了知。又如《资粮论》云:「一切恶趣苦,人中亦可见,虽然在人道当中,并没有办法清楚的看见,所谓的地狱,或者是饿鬼的象徵。但实际上在人世间本身,它就具备有类似三恶趣的痛苦。苦逼等地狱,有一些人,他被痛苦所迫,心身俱疲的状态下,他就会犹如同是投生在地狱当中受苦。贫如阎魔城,有一些人他相当的贫穷,就犹如同是身处在饿鬼的阎魔城当中。此中畜生苦,强者於弱者,压迫及伤害,如同大瀑流。」在人世间势力强大的人,他会打压,甚至伤害势力微弱的人,而以上我们所介绍人世间当中的苦,如同大瀑流,它是延延不断的产生,没有任何的间断。

接下来, 《四百论》中亦云:「上流为意苦,庸者从身生,二苦日日中,能坏此世间。」上流社会的人,或者是生活富裕的人,甚至一些高官大臣们,甚至一些相当有名的上师,他们最主要承受的苦,是心里面的痛苦。「庸者从身生」而一般普通的人,最主要承受的苦,是身体的苦。上流社会,或者是生活富裕的这些人,他们有得吃,有得穿,但是他们会在彼此之间不断的去作比较,甚至对於生活比他更富裕的人,他会心生嫉妒,甚至内心会感到不满。所以他在内心当中,会生起许多负面的情绪,而让他的心里面感到不愉快。而一般的人,为了吃、为了穿要忙於工作,而这时候他所必须要承受的,大部分是身体上面的苦。但实际上身苦跟意苦,这两者相较之下,其实意苦的过患,甚至它的痛苦的程度,是远超过身体的苦。身体的苦,可以藉由休息而将它减缓;但内心当中的苦,如果没有办法藉由正确的思惟方式,它有可能让他吃不好,也睡不好,甚至会有许多的过患产生。

有一些人会觉得,有钱人的生活,是过得相当的富裕、相当的自在、相当的快乐,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身为有钱人,他也有身为有钱人的痛苦,甚至他们所遭遇的苦,是我们一般的人所没有办法感受,也不知道的苦。所以在人世间,不管是上流社会的人,或者是一般的普通人,都必须要承受内心,或者是身体上的种种痛苦。「二苦日日中,能坏此世间」,所以在轮回当中流转的人们,就是被心理以及生理上的痛苦所伤害。应如所说而作思惟。(校稿中)

子三、非天苦(168页)

  诸非天众,难忍天人富饶而生嫉妒,天人跟非天人相较之下,天人的福报是远超过非天人的。也就是因为福报比较大的缘故,他所拥有的资具,或者是他的生活,相较之下也比较富饶。也就是因此非天人,当他看到天人富裕的生活时,他的内心会觉得相当的嫉妒,令意苦恼。由此因缘与天人战,由於他嫉妒天人生活的富裕,因此会跟天人产生彼此的斗诤,甚至引发战争。遭受截身、撕裂等众苦。此等虽具智慧,虽然非天道的有情,他们是具有异於常人的智慧,然有异熟障故,这当中的异熟障,指的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他与生俱来会去嫉妒天人的这种负面的心态。由於他的内心当中,嫉妒心非常的强烈,所以他想要藉由非天身,生起之前所未生的功德是很困难的。然有异熟障故,说於彼身不堪见谛。所以在获得非天身的时候,想要藉此而证得见地,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接下来天苦分二:一、欲天之苦,二、上二界天之苦。所谓的天苦,就是分为欲界天、色界天以及无色界天。而这三者当中,第一个部分所介绍的是欲天所遭遇的苦。第二个科判当中,所提到的是色界以及无色界所必须要面临的痛苦。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欲天之苦。所谓的「欲天」简单的分,可以分为欲界的六个天。这当中所必须要承受的苦,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三类。

子四、天苦(分二)

丑一、欲天之苦(分三)

寅一、死殁及堕落之苦(分二)

卯一、死殁之苦

卯二、堕落下处之苦

寅二、怯弱之苦

寅三、截断、撕裂、杀害及驱摈之苦   

丑二、上二界天之苦  

卯一、死殁之苦(169页) 

  第一个部分,相较往昔享用天欲所生之乐,临命终时见五死相,所起痛苦极为重大。有一些人,他在临终前会现起所谓的「死相」,也就是临死前的一种徵兆。但是人道当中的死相,并不是这麽的清楚,也不是每一个都会现起死相。但是在天界当中的天人们,他在临终的前七天,一定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死相。由於他平常的生活,非常的富裕,所以当死相现起时,相较之下,他的痛苦比其他的有情更为严重。所以这当中有特别的提到,「临命终时见五死相,所起痛苦极为重大」。五死相者:身色丑陋、不安於座、花鬘枯萎、衣服染垢、身出昔所未出之汗。并且天人他能够看到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状况,所以当他发现在死後,必须要堕入恶趣当中受苦的话,这时候他内心又会有多一层的心里面的这种痛苦。

 

卯二、堕落下处之苦

如《亲友书》云:「从天世间死殁已,倘若全无少余善,彼无自主住畜生,饿鬼地狱任一处。」天人他们的生活非常的富裕,由於生活富裕,而且过得非常快乐的缘故,这时候他们并不会想要进一步的去行善。所以当他们过去所累积的福德用尽之後,这时候由於福已经用尽了,他们想要再一次的投生在善趣,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当福用尽之後,他们投生的地方,就只要三恶道。

寅二、怯弱之苦

具有极大福聚诸天,享有最极殊胜妙欲,福薄天子见已则生怯弱,由此承受极大忧苦

寅三、截断、撕裂、杀害及驱摈之苦 

天人与非天作战时,遭受截断肢体支分、撕裂其身及杀害苦。若断其头,彼即死殁;截断、撕裂其余肢体支分,续还如故。驱摈,具足大力诸天若起愤恚,则将力弱天子逐出住所

丑二、上二界天之苦

  这当中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上二界之天人虽无苦苦,然具烦恼及诸障碍,於死、於住无有自主,上二界的天人们,他们虽然不需要承受苦苦,但是由於他们的本质,他们的体性是透由业以及烦恼所形成的缘故,所以并没有办法自主决定他们的生死。纵使上二界的天人们,他们都非常的长寿,他们长寿的时间,是以劫来作计算的。但是终究会有一天,他们还是必须要面临死亡的到来。并且在死之前,他们也没有办法自主,决定死後所要投生之处。故为粗重所苦。

第二个部分,有再次堕入恶趣的痛苦。复次,《资粮论》云:「色与无色天,超出於苦苦,以定乐为性,在色界以及无色界的天人们,他们虽然超出了三苦当中的苦苦,并且在上二界天是以修学三摩地的这样的一种状态,来过他们的生活。住劫而不动,并且他们安住在三摩地的时间,是非常长久的。然非终解脱,但实际上这样的一种状态,也没有办法称之为是真正的解脱。仍将从彼堕,因此在他们的福德用尽之後,他们还是必须要从上二界,堕入恶趣当中。似已得超出,恶趣苦漩涡,他们会以为,看似已经超脱恶趣痛苦的漩涡当中,虽励然暂住,他们也很努力的,看是否能够跳脱轮回,但实际上他们的状况,只不过是暂时的处在安乐的状况当中。犹如鸟飞空,如童力射箭,就犹如同是一只鸟牠飞得再高,牠总是会有没有办法飞,或者是飞不动的情况。「如童力射箭」就像一个孩子,他如果想要射箭,这时候他必须要使出全身的力量,将这个弓箭拉出来,并且将箭射出去。这时候,纵使他花了这麽大的心力,把箭射出去,最终必堕落,这个箭它最後还是会掉落到地上。相同的,上二界的天人,也是如此。如灯烛久燃,刹那刹那坏,说为行转变,诸苦所损害。」所以他们的时候,虽然非常的漫长,但是就犹如同是燃烧当中的灯烛,它是一分、一秒都在改变的。相同的,上二界的天人也是如此,他们一分一秒,都在被遍行苦所逼迫着,所以他们还是没有办法跳脱轮回。

辛二、思惟集谛趣入轮回之次第(分三)

壬一、生起烦恼之理

壬二、由彼集业之理

壬三、死殁及结生之理  

壬一、生起烦恼之理(171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科判,思惟集谛趣入轮回之次第,分三。在这之前我们最主要探讨的是思惟苦谛的这个部分,为什麽要先思惟苦谛?除了导师释迦世尊一开始在宣说四谛法轮的时候,提到了「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的这样的一种次第之外,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对於苦,透由思惟它所带来的过患,这时候我们对於解脱,就没有办法生起强烈的需求。所以在苦谛以及集谛这两者当中,我们必须先思惟苦谛,以上的部分是介绍苦的内涵。如果我们想要避免苦,这时候就必须要去探求苦的根源为何?所以这个地方所提到的是苦的因,也就是「集谛」。对於这一点宗大师曾经在论着里面有提到,如果我们没有办法精勤的思惟,苦谛所带来的过患,就没办法对於解脱轮回生起强烈的需求。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思惟集谛流转轮回的次第,我们就不知道该如何断除轮回的根本。所以这个部分,我们必须要思惟的是「集谛趣入轮回之次第」。也就是我们是以什麽样的因,而造了必须在轮回当中流转?其实轮回或者是流转轮回最主要的因,提到的是业跟烦恼,而这两者当中,又以烦恼为主。

所以在介绍的时候,这个部分分为三个科判,一、生起烦恼之理,二、由彼集业之理,三、死殁及结生之理。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生起烦恼之理。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为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以烦恼为主的理由。形成轮回之因,虽须惑、业二者,然以烦恼为主。形成轮回的众多因当中,最主要的因,提到是烦恼以及业这两点。而这两点当中,又以烦恼为主。为什麽业跟烦恼这两者当中,是以烦恼为主呢?下面有提到它的原因。若无烦恼,虽有无量昔所集业,然如种子无有水分及土壤等,不能发芽;如果没有烦恼,纵使这位补特伽罗他的心续中,有无量过去生所累积的众多业,也就是流转轮回的业。但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就犹如同是种子,在没有水份以及土壤等外缘的情况下,它是没有办法独自发芽的。相同的道理,如果只有业,而没有烦恼来配合的话,这时候也没有办法形成轮回。但是相同的道理,如是诸业无有俱生缘故,不能生出苦芽。如果业在没有其他的俱生缘,也就是烦恼的配合的话,这时候也没有办法生起轮回的苦芽。若有烦恼,纵无昔所集业,然即新造,而取後蕴故。但是相反的,如果有烦恼,但是完全没有过去所造的业,这时候透由生起烦恼的当下,他就会造一个新的业,而在烦恼以及业互相配合的情况下,他还是必须要投生轮回当中,「而取後蕴故」。因此在业跟烦恼这两者当中,是以烦恼为主。

对於这一点,如是亦如《释量论》云:「超出三有爱,对於跳脱三有,断除一切烦恼的罗汉来说,余业不能引,他们的相续当中,虽然有过去生所留下来的业力,但是俱生尽灭故。」由於俱生缘的烦恼,外缘完全消失,完全断除的缘故,纵使有过去所留下来的业,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再次的投生轮回,流转於轮回。又云:「若有爱,仍将生起故。」相反的,如果在内心当中,有爱、取等种种烦恼的话,这时候就会再次的生起能够引生取蕴之业。这是第一个部分。第二个部分,需要认识烦恼。故修烦恼之对治极为重要。此复有赖了知烦恼,如果我们想要修习烦恼的对治,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先认识烦恼为何?是故应当善察烦恼

此中分三:

癸一、明辨烦恼

癸二、如何生起之次第

癸三、烦恼之过患

癸一、明辨烦恼(172页)

谈到了「烦恼」,佛在佛经当中有告诉我们,众生具有八万四千种烦恼。甚至提到了「见所断」以及「修所断」的种种烦恼。而世亲菩萨在《俱舍论》的根本颂里面,有提到「三有根本六烦恼」,所以让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根本烦恼,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六种的烦恼。而这六种的烦恼,如果将它广泛的作来介绍的话,可以分为我们这个地方所介绍的十种烦恼。

而根本的六种烦恼分别是:贪、瞋、慢、无明、疑以及见。而「见」当中如果将它广泛的来作区分,来作分类的话,又可以分为是:坏聚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以及邪见。前五者,也就是贪、瞋、慢、无明、疑,又称之为叫做「五非见」;而後面的这五见,就称之为是「五见」。所以六种的根本烦恼当中,前面五者,它并非是见,所以称之为是五非见,而後面这五者称之为是五见。而这个地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介绍十种的烦恼。

正文当中有提到十种的烦恼。有十烦恼、贪,什麽样的烦恼,它能够称之为贪呢?首先介绍的是贪的对境:缘内或外可爱、悦意之境,这当中的「内」指的就是自身所摄的法,比方我们的身体,或者是我们所拥有的功德,也就是我们自身所摄的法,称之为是内法。自身所不摄的法,称之为是外法。缘着内外可爱、悦意的境,随起贪爱,如布沾油难以洗净,这时候当我们生起贪的当下,我们的心就犹如同是一块布,沾上了油,当布沾上了油之後,想要将它完全的洗净,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相同的,当我们的心在面对一个境,并且对境生起贪爱的话,这时候我们的心,就犹如同是陷入了境界当中,这时候想要再一次的从境界当中,把我们的心抽离出来,这是很困难的。此亦於自所缘增长耽着,并且当贪念生起的时候,对於自己所贪爱的对境会不断的增长,我们内心当中的执着,与彼所缘难以分离。其实这样的一种烦恼,在我们的内心每天都会生起,只不过在生起的当下,我们有没有办法去认识它罢了。所以既然在这个地方,有介绍烦恼的定义,或者是它的本质,这时候我们就要试着去观察我们的内心当中,在什麽样的情况下,会生起什麽样的烦恼?所以第一个部分我们提到的是贪。

第二个部分瞋。二、瞋:缘诸有情、痛苦、兵器及芒刺等生苦诸处,瞋的对象,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有情以及非有情这两类。「生苦诸处」当我们在面对有情,或者是非有情的这些境界,而这些境界是会让我们产生痛苦的对境,这时候我们面对了这些对境,内心当中就会生起瞋恨、粗暴之心。这当中的瞋恨,最主要指的就是,当我们面对这些会让我们产生痛苦,会伤害我们的对境的这些境界时,我们的内心会想要反抗他,这时候我们的心跟境的距离就是拉远,所以更进一步的,我们会想要伤害这个对境,所以生起瞋恨、粗暴之心,於彼诸境思作损害

三、慢:依坏聚见,坏聚见在之後会为各位作介绍,缘内外之高下、优劣,心生自满,现高傲相。比方说,缘着外法的财富,或者是缘着内法的功德,有一些人会觉得自己是有钱人,或者是自己是一位学法者,或者自己是一位上师,因此在缘着内外种种的功德,或者是种种自以为是的优点,在这样的一种情况,心生自满,现高傲相。

四、无明:心未明见四谛、业果、三宝之自性,这当中的自性指的就是内涵。当我们的心没有办法认识四谛、业果、三宝的内涵,对於这样的一些境,我们的内心就会生起无明。故为染污无知

五、疑:缘四谛等三法,这当中的三法,指的就是前面无明所介绍的,四谛、业果以及三宝,这三种法类。当我们缘着四谛、业果、三宝这三种法类时,念其有耶无耶、是耶非耶。这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怀疑的这种状态,会觉得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或者会觉得这样的法,到底是存在的吗?我们的内心会生起疑虑。

首先我们先介绍坏聚见,这个地方所提到的坏聚见,跟之後在毗婆舍那所提到的坏聚见,又称之为萨迦耶见的这种见解,它的内涵并不相同。在共中士道所提到的坏聚见,它是中观应成派以下,这当中包含了:有部、经部、唯识以及中观自续派,共同所承许的坏聚见。而在毗婆舍那所介绍的坏聚见,或者是萨迦耶见的这种见解,是中观应成派所不共的一种见。所以这两种的坏聚见相较之下,中观应成派所承许的坏聚见,是比较深细的;而自续以下所承许的坏聚见,是比较粗分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了解粗分的坏聚见,也就没有办法更进一步的了解细分的坏聚见。

所以在这个地方,先介绍粗分的坏聚见,而它的定义为何呢? 六、坏聚见:缘近取蕴,见我、我所之染污慧。它的所缘是缘着近取蕴,也就是我们的五蕴。在缘着五蕴之後,生起我或者是我所,也就是「我的」的这样的一种染污的智慧。就比方说,当我们在缘着五蕴会生起一种强烈的执着,会认为这是「我的」出生地,这是「我的」东西,或者这是「我的」朋友。这时候我们的内心当中,会生起一种强烈的「我执」,或者是「我所执」。如果只是执着着「我」,或者是「我所」的话,这样的见,它并没有办法称之为是颠倒见,或者是染污见。为什麽呢?因为「我」跟「我所」是存在的法。所以缘着存在的法,所生的见,我们并不会称之为是颠倒见。但是在介绍坏聚见的时候,「缘近取蕴,见我、我所之染污慧」它所指的是意思,是什麽意思呢?也就是在缘着近取蕴之後,我们的内心当中执着了,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实有我。所谓「独立自主的实有我」,是怎麽样的一种状况呢?也就是这样的一个「我」的形成,是不需要观待蕴,就有办法独立自主形成出来的一个自我。如果我们在缘着近取蕴之後,执着着「我」的这种现状,它是独立自主,不需要观待蕴体的这样的一种我的话,这样的「我执」,我们在这个地方称之为是坏聚见。

提到了「我」或者是「补特伽罗」,不管是我或者是补特伽罗,在安立这些法的当下,这些法都是在观待依赖「蕴体」的情况下,才有办法安立出来。就像补特伽罗的定义,什麽样的法它能够称之为是补特伽罗?补特伽罗它是在观待五蕴当中,任何的一种蕴体之後,所安立出来的一种士夫的法类,我们称之为是补特伽罗。所以从补特伽罗的定义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补特伽罗的形成,是必须要观待五蕴当中,其中的一种蕴体,才有办法建立,才有办法安立的一种法。所以当我们在执着补特伽罗,在执着我的当下,如果认为我或者是补特伽罗的存在,并不需要观待五蕴,就能够独立自主的呈现出来的话,这样的一种执着,我们在这个地方就称之为叫做「坏聚见」。而这样的一种见,它是颠倒的见,所以它必须要透由正理的观察之後,才有办法破除的。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16) )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18)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悲泪化现度母
圣道三要
谁说清廉的人,就治理的好? - 王尚智的双城心事- udn部落格
释迦牟尼佛纪念点灯法会
八蚌智慧林大手印教授~2009/4/1~4/22

赞助网站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初級禪訓班--法鼓山台南分院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南亞技術學院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