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傑康楚仁波切法會◆祖古烏金仁波切請法 ~新春納福‧牛轉錢坤~ 卍殊勝即身解脫的遍空自解供修通知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07:28:34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07:27:42   编辑部 报导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讲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二十一)201059台北晚上

接下来请看到第198页,的第三行。在之前这个科判当中分两个部分,一、正说後重要,二、教授应以菩提心作为教授的核心。我们所介绍的是第二个部分,「教授应以菩提心作为教授的核心」。这个部分当中的内容又分二,一、须作为修持的心要。故如响那穹敦巴云:「於尊者前虽请教授,终唯教云:『舍弃世间,修菩提心。』」格西敦巴笑曰:「此是掘出尊者教授核心。」之前有一位尊者,他名叫做响那穹敦巴,他每次在阿底峡尊者的面前,祈请教授的时候,阿底峡尊者始终告诉他说,应该要「弃舍世间,修菩提心」。这时候他就开始发唠骚,而对格巴敦巴说:每一次我请教授,阿底峡尊者都对我说同样的内容。而这时候格巴敦巴就笑他说:「此是掘出尊者教授核心」,其实你已经挖掘出,阿底峡尊者所有教授当中的核心。为什麽这两句话这麽的重要?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弃舍世间」,我们心心念念所求、所缘都是以今生作为出发点,我们当下所做的任何行为,都没有办法称之为是清净的正法。而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想让所行的善行,它不仅能够成为正法,而且更进一步的,成为大乘法的话,这时候能否生起菩提心,就是最主要的关键,因此这两句话它是非常重要的。「弃舍世间,修菩提心。」此是了知正法之要义也。这就表示种敦巴尊者,他能够了解正法的核心要义。

第二个部分,唯此最难获得定解,如果想对於菩提心生起坚固的定解,实际上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故须数数集资、净罪,研阅《华严经》等经论,寻求坚固定解,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宝即是,这当中的「尊心宝」指的就是诸佛您的心续当中所拥有的菩提心,正等菩提种,这样的一颗菩提心,他是正等菩提的种子,唯尊知心要,对於这一点,只有您的一切遍智才有办法了解,余凡莫能晓。」而其余的凡夫,对於这一点,是没有办法了解,也没有办法生起定解的。以上所为各位介绍的部分,是之前我们所谈到的,「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的这个部分。

接下来第二个科判,「诸余因果为其因、果之理」。在之前第一个科判当中「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这个科判里面,最主要告诉我们的内涵,是七因果教授当中最主要的核心,也可以称之为是大乘的根本即是大悲。在认识了这一点之後,我们更进一步的去了解,七因果的教授当中,哪一些法是生起大悲的因?哪一些法是透由大悲所生的果?所以判断因果的基础,应该是从大悲来作判断。透由什麽样的方式,才能够生起大悲?而藉由大悲,必须要用什麽样的方式,才能够成办菩提心?要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了解七因果的教授。

虽然七因果教授本身,前前是後後的因,後後是前前的果,这一点是没有错的。但是光透由这一点,想要了解七因果的教授,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的。因此过去,我一开始在学习道次第的这一位老师,也就是当时的甘丹赤巴,他在教我的时候,他就有如此的告诉我:既然宗大师在科判的时候,明确的讲出这一点,也就是「大悲是根本,从这当中我们去探讨它因果的道理」,所以我们在思惟的时候,也必须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思惟。

       癸二、诸余因果为其因、果之理(分二)

子一、从知母至慈心为因之理

子二、增上意乐及发心为果之理

子一、从知母至慈心为因之理(199页)

接下来从这个科前当中,分二,一「从知母至慈心为因之理」,二「增上意乐及发心为果之理」。在之前七因果教授当中,最主要的根本是大悲。要透由什麽样的方式,才能够生起大悲呢?在第一个科判当中,介绍到从知母至慈心,这当中包含了知母、念恩、报恩。这当中的慈心,指的是悦意慈心。所以在还没有生起大悲之前,所必须要准备的前行,包括了知母、念恩、报恩以及悦意慈,这四点。

第二个科判当中,「增上意乐及发心为果之理」。去除了悲心,在悲心之後,所必须要生起的则是增上意乐,以及发起菩提心,因此这两者,都是悲心的果。首先我们看第一个科判,从知母至慈心为因之理。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五:一、生起强烈欲令有情离苦之心。正文当中,总说仅欲令他离苦之心,倘若数数思彼有情之苦虽能生起,我们一般的人,看到别人受苦的时候,如果你去想他人当下所受的这种苦受,你内心或多或少都会生起,希望他人能够离苦的这种感受。然若欲令此心易生、猛厉及坚固者,则须先於彼有情现悦意、珍爱之相。但是如果进一步的,我们想要让内心当中,希望他人离苦的这颗心,很容易的就生起来,或者希望它生起的当下,它是很强烈的,并且是很坚固的话,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先对於「彼有情」,也就是受苦的这一位有情,现起悦意、珍爱之相。

所谓的「悦意、珍爱之相」就有如同是一位慈母,在面对自己的独子的时候,所现起的形相。为什麽我们必须要先生起这样的一种形相,先生起这样的一种影像呢?它的原因为何?譬如亲友有苦不能安忍;怨敌有苦心生欢喜;非亲敌者有苦多生弃舍。就比方说,如果我们最要好的朋友,或者是我们的家人,他面临痛苦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在内心生起不忍的感受。而我们的敌人,他在遭遇痛苦的折磨时,我们却心生欢喜。为什麽我们在面对敌人跟面对亲人的当下,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感受?这完全是因为,我们对於亲人能够现起悦意珍爱之相,但是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办法现起这样的一种感觉。相同的道理,「非亲敌者」对於一般的陌生人来说,「有苦多生弃舍」纵使这些陌生人他遇到了一些痛苦,但是我们心里面不会把它当成是一回事。所以从这个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在面对一个受苦的有情,内心是否能够生起强烈、而且坚固的悲心,最主要的关键就是在於我们是否能够在对方身上,现起悦意珍爱之相。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於亲敌而非亲敌,生不生悦意的差别。也就是在面对亲人、敌人,以及陌生人的时候,在内心中是否能够生起悦意的差别为何?正文当中,此中初者,因现可爱相故,这当中的「初者」指的就是亲人。我们对於亲人在受苦的当下,心中会很自然的生起不忍的感受,是因为我们在面对亲人的时候,能够现起可爱之相。因现可爱相故,於彼能有几许珍爱,则於彼苦生起尔许不忍。所以我们对於这个亲人,有多一分的珍爱心,这时候对於他所受的苦,就能够生起多一分的不忍,所以在下面有提到,中、下珍爱,生小不忍;若极珍爱,虽於微苦亦能生起大不忍故。如果我们对於这个亲人,所生起来的这一种珍爱的感受,以大、中、小三者来作区分的话,中跟下的这种珍爱心,它能够生起小小的不忍。但是如果我们对於对方所现起来的感受是极为珍爱的,我们非常的爱护对方的话,这时候就有如同是一位慈母,他非常爱护他自己的独子,这时候纵使这个孩子他只是受了轻微的一点小伤,「虽於微苦亦能生起大忍故」,这是对於亲友。若见怨敌有苦,非但不生欲令离苦之心,反愿更甚并愿不离彼苦,但是在面对我们的敌人的时候,当我们的敌人遭遇到了痛苦,这时我们在内心不仅没有办法生起希望他能离苦的这颗心,反而还希望他再遭遇更多的痛苦,「并愿不离彼苦」,全是不悦意相所致;此又以其不悦意之大小,而於所受之苦心生大小欢喜。甚至如果这个敌人我们真的是非常的厌恶、非常的讨厌他的话,这时候当他受苦时,我们的内心那种欢喜的感受是会倍增的。於非亲非敌者之苦,既无不忍,亦无欢喜,此是无有悦、不悦意相所致。但是对於一般的陌生来人说,纵使今天他遭遇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某种的痛苦,这时我们面对他,内心也不会生起不忍,但是也不会生起欢喜,这是因为我们对这个陌生人并没有所谓的悦意相,或者是不悦意相而导致的。   

在之前我们有稍微的介绍到,如果想要在内心当中,生起坚固而且强烈的悲心,这时候必须要对於受苦的有情众生,现起悦意珍爱之相。而更进一步的,在下一段当中提到,要以什麽样的方式,才能够对於这些受苦的有情,生起悦意之相呢?所以在附加的科判当中,三、以知母、念恩、报恩三相成办悦意之相,於此而生大慈大悲。正文当中,如是修诸有情皆为亲友,是为生起悦意之相。在七因果的教授当中,之所以要观修一切的有情皆是我们的亲友,甚至他们都是我的母亲,之所以要作这样的一种观修,是为了要生起悦意之相。亲之究竟为母,故修知母、忆念母恩、报恩三者,而在所有的亲人当中,跟我们的关系最蜜切的,不外乎就是我们的母亲,因此在七因果的教授里面,有特别的提到「知母」,「忆念母恩」也就是念恩,「报恩」这三者,则能成办悦意、珍爱之心。於诸有情爱如独子之慈,为彼三者之果,所以这当中的「慈」指的就是七因果教授当中的悦意慈。当我们能够生起悦意的慈心,这时候面对其余的一切有情,就有如同是慈母看待独子一般,会生起悦意的感受。因此这样的一种悦意慈心,是之前知母、念恩、报恩这三者的果,由此能令生起悲心

接下来第四个部分,慈悲二者,因果无定。平时我们在介绍慈心的时候,所谓的「慈心」指的就是,希望他人与乐相遇的一种心,我们称之为是慈心。而所谓的「悲心」是希望他人离苦的一颗心,我们称之为是悲心。一般来说,希望他人与乐相遇的慈心,以及希望他人远离痛苦的悲心,这两者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果的关系。所以在正文当中提到了,欲与乐遇之慈与悲二者因果无定。为什麽在这个地方,要特别的强调这句话呢?因为之前我们所介绍的悦意慈,也就是七因果教授当中的慈心,指的是悦意慈心。悦意慈心跟悲心这两者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如果要生起强烈的悲心,在此之前必须要先生起悦意的慈心。而这当中所谓的悦意慈心,并不是指希望他人与乐相遇的一种慈心,而是面对一切有情时,生起悦意珍爱之相的一颗心。所以悦意的慈心,跟慈心这两者的内涵是不相同的。所以一般来说,所谓的慈心跟悲心,这两者并没有因果的关系。但是七因果教授当中的悦意慈心跟悲心,却是因果的关系。

 虽然在这个地方宗大师有明确的告诉我们,慈、悲这两者并没有因果的关系,但是在其他道次第的论着,比方说妙音教授里面,却没有清楚的分辨慈心跟悦意慈心这两者的差别。所以在有些地方会提到,「透由慈心而生起悲心」的这种词句会产生出来。但是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种观点,其实也是有它的原因在的。为什麽呢?因为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谈到慈心跟悲心的时候,以修习的次第来说,他先介绍了慈心的内涵,也就是慈心它的所缘为何?它的形相为何?之後在探讨了慈心之後,更进一步的提到了,应该藉由什麽样的方式来修学悲心?所以既然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有这样明确的提到修习的次第,是先提到慈心,再提到悲心,所以有很多的袓师们,他们也认为慈心为因,悲心为果。但实际上,这两者以这个地方宗大师的解释来说,他们并没有所谓的因果关系。虽然在讲说的时候,先讲了修习慈心的内涵,而更进一步的提到了修学悲心的内容,但是他们在内心生起的时候,并不会有所谓的因果关系。比方说我们在面对同样的一个友情,我们希望他离苦的当下,这时候我们的心,会很自然的也希望他人能够获得快乐。或者是我们希望他人获得快乐的同时,我们也会希望他人离苦,所以这两颗心并没有一定说,哪一者要先生起,哪一者要後生起,所以慈心跟悲心这两者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而我们这个地方所介绍的悦意慈,它也并不需要另外的来作观修,也就是透由之前的知母、念恩、报恩这三者,它自然能够在内心中生起悦意的慈心,所以悦意的慈心是不需要另外作观修的。这是第四个部分。

接下来第五个部分,此口诀是谁的主张?修诸有情皆是亲友,此为发心之因,是月称论师、大德月论师及莲花戒论师所说。总说这样的一个教授,也就是七因果的教授,是从弥勒菩萨传给无着菩萨的。而之後透由月称论师、大德月论师以及莲花戒论师等,将这样的一种殊胜的教授传至现今。

子二、增上意乐及发心为果之理(200页)

    接下来第二个科判「增上意乐及发心为果之理」,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一、疑问,二、回答。在之前简单的介绍了,从知母直到悲心的这个部分,有一些人对於这个部分,会产生了疑惑。若作是念:「如是渐次修心,若起悲心,便能发起为利有情而欲成佛之心,仅此即可,何故於此中加入增上意乐耶?」在生起了悲心之後,以自宗的角度来说,七因果的教授里,加入了增上意乐的这一颗心,透由增上意乐的力量,而发起菩提心。但是有很多的人,他会对於这一点产生怀疑,他觉得既然我能够面对一切的有情,生起希望他们离苦的这颗悲心的话,自然而然的想要解决众生的苦,就必须要成佛。因此在悲心之後,直接生起菩提心,也是可以的,不见得要生起增上意乐,所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一种疑问。而对於这样的疑问,自宗作了以下的回答。

二、回答。回答的方式分为两种:一、虽有悲无量,但没有能承担的增上意乐。愿有情遇乐、离苦之慈、悲无量,声闻、独觉亦有,然能担负一切有情引乐、除苦之重担者,除大乘之人外无有他者,故须发起心力强大之增上意乐。这个时候自宗就回答:希望有情们,能够遇乐的慈无量,以及希望他们能够远离痛苦的悲无量,也就是慈、悲无量的这两颗心,小乘的行者声闻、独觉亦有。但是为什麽小乘的行者,他没有办法藉此而生起菩提心?大乘的行者却能够藉此而生起菩提心?最主要的关键,最主要的差别是在哪呢?「然能担负一切有情引乐、除苦之重担者,除大乘之人外无有他者」,大乘的行者,除了能够生起悲心之外,他能够更进一步的生起,我不仅希望众生能够离苦,而且众生要离苦的这个责任,是应该由我来承担的,所以他能够一肩扛起众生的苦乐问题。而这样的一种信念,除了修学大乘法的人之外,其他的人是没办法生起的。因此在生起了悲心,还未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须要先生起增上意乐。也就是生起一颗,我不仅希望他人能够离苦得乐,我希望他人离苦得乐的这件事情,是由我来承担的这种强大的心力,因而提到「故须发起心力强大之增上意乐」。此者应从《相续本母论释》中所引《海慧请问经》而作了知

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原文当中,虽然没有引出《海慧请问经》的原文,但是这段文,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有将它引出来。而这一段经文当中,最主要提到的内容是,有一对父母,他有一个孩子,当这个孩子到外面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掉到了泥沼里。这时候父母亲同时看见自己的爱子,掉入了泥沼当中时,内心都会感到不忍。但是父亲他会更进一步的跳进泥沼当中,希望将自己的爱子能够早一点救出来。但是母亲虽然她的心中对於孩子还是会心生不忍,但是在她还没有跳进之前,她会稍微作怀疑,她会疑怀:我真的能够把他救出来吗?所以虽然他们内心,看到自己的爱子遭遇痛苦的时候,都希望他能离苦,但是父亲他会毫不犹豫的跳入泥沼当中,希望解决他孩子的痛苦,这就是父亲跟母亲的差别点。相同的,声闻以及独觉的「悲」,就有如同是母亲的悲心,虽然她也希望众生能够离苦,但是更进一步的,她没有办法担负起希望一切众生都离苦的重担。但是大乘的菩萨,他不仅希望众生能够离苦,而且他愿意来担负起这样的一种重担,这就是他们的差别所在。

  在之前的这段文当中,我们有稍微的提到,在生起悲心之後,之所以要生起增上意乐的原因。这个地方,以自宗的角度他提到了,之所以要生起增上意乐,是因为声闻、独觉,他也能够生起慈悲无量。但之所以没有办法生起菩提心,是因为他没有办法生起增上意乐。其实对於这一段文,在藏传的佛教界里面,各派对於这一段文的解释方式是不同的。有一些人认为,透由这一段文中的文义,可以来证明声闻以及独觉行者的心续中,是有办法生起大悲心的。从字面上的角度来看,确实也是如此。如果透由这一段文,没办法证明声闻、独觉的心续中,有办法生起大悲心的话,其实他的回答,跟问题本身就会产生矛盾。之前对方所提出来的问题,是七因果教授当中的悲心,指的就是大悲心。在生起了大悲心之後,为什麽要加上增上意乐,才能够生起菩提心?而不是生起大悲心,就直接跳到菩提心呢?这时候自宗的回答是,因为声闻跟独觉也能够生起慈悲无量,但是没办法生起增上意乐的缘故,所以他没有办法生起菩提心。从这样的回答当中,确实字面上它虽然用了慈悲无量的这个字眼,来代替大悲心或者是大慈心,但是既然对方是问到说,在生起大悲心之後,为什麽要加上增上意乐,才能够生起菩提心?这时候这样的回答,确实就代表声闻跟独觉的心续中是有大悲心,但是由於进一步没有办法生起增上意乐的缘故,所以没有办法生起菩提心。因此对於「昆谦蒋扬谢巴」的这位大成就者,在他的论着里面,就引了宗大师所造的这段文,而来证成说,声闻跟独觉的心续中,是可以生起大悲心的。

但是另外一派的人,比方以福称大师而言,在福称大师所造的论着里面,他强调小乘的行者是没有办法生起大悲心的。那他有什麽样的根据呢?其实这个根据,在我们之前介绍大悲心的时候,就已经有介绍到。在介绍大悲心的初、中、後三者重要的这个部分,在後重要197页,「诸佛获得果位之时,亦不如同小乘住於寂灭,而於尽虚空前,利益众生,亦是大悲之力。若无此者同声闻故」。如果没有大悲心的话,这样的一尊佛,他就犹如同是声闻一样,他会沉浸在定的这样的一种乐受里面。从这段文当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来,小乘的行者,不管是声闻或者是独觉,他是没有办法生起大悲心的。所以其实各宗各派,在探讨小乘的行者,是否能够生起大悲心的时候,都是有他的根据,都是有他的依寻之处。

福称大师他是如何的来辨别何谓大悲心?何谓悲无量呢?他认为说,所谓的大悲心,它的所缘应该缘着一切的有情。而悲无量,它的所缘只要缘着很多,也就是多数的有情这样就可以了,它不见得要缘着一切的有情。所以以心量来说的话,大悲心它的心量是比悲无量的心量,还要来得更广一些。但是不管怎麽说,如果将悲无量跟大悲心,这两者来作区分的话,这个地方,也就是我们之前所提到的这个问题,跟他的回答,这本身是兜不起来的,所以这个地方是有待考虑的一点。也就是小乘的行者,他是否能够生起大悲的这一点,是有待考虑的。但不管怎麽说,如果我们能够探讨这些内涵,更进一步的去了解七因果教授当中的大悲心为何?纵使短时间之内,我们的心续不见得能够生起大悲心,但是他至少可以留下一个相当好的习气。我们可以透由了解悲心所带来的胜利,以及生起悲心的方式,不断的去思惟、串习,在我们的心续中,自然能够留下一个习气,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学习到同样的法门时,这时候你的心续中,就能够很自然的,或者是比较容易的生起大悲心。

接下来第二段当中,二、由增上意乐引发菩提心之理。如是若生度脱有情之心,应念:「我今如此,纵於一有情之义利,尚且无法圆满成办;如果我们对於有情生起了悲心,并且更进一步的,生起了我想要让他离苦得乐的这种增上意乐。这时候更进一步的思惟到,以现今的我而言,不要说是一切的有情,纵使是一位有情的义利,我也没有办法圆满的成办。非仅如此,纵得二种罗汉果位,亦仅能利少数有情,不要说是我了,纵使是获得两种罗汉的果位,也就是声闻的罗汉,或者是独觉的罗汉,「亦仅能利少数有情」他们也没有办法利益一切的有情。其利亦唯能成解脱,纵使他要利益有情,也只能够让他们获得一己的解脱,不能置於一切智中。没有办法将他们安置在一切智的佛果当中。故有谁能圆满无量有情之现前、究竟一切义利?」如果连小乘的罗汉,都没有办法利益一切的有情,那这个世间上,到底有谁具备了这样的一种圆满的能力,能够利益一切的有情,现前究竟所有的义利呢?如是思惟,则知唯佛方有此能,思惟之後我们才了解到,这个世间上除了佛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人具备有这样的一种能力,遂起为利有情而欲成佛之心。当我们看到了这一点之後,这时我们对於佛果就会生起强烈的希求,而生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

         壬二、依次正修(分三)

癸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分二)

               子一、修习生起此心所依(分二)

     丑一、於诸有情修平等心

丑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

子二、正发此心

癸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癸三、明辨发心为所修果

丑一、於诸有情修平等心(201页)

接下来看到第二段「依次正修」分三,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三「明辨发心为所修果」。这个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正修菩提心」。对於菩提心的定义,在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当中有提到,「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这两句话里面有提到菩提心的定义。第一句当中提到的是「发心为利他」,为了利益他人而发心。这个部分最主要谈到的发心,是谈到了希求利他之心,以希求利他之心为因,而生起希求菩提之心的果。所以希求利他之心,跟希求菩提之心,这两者的关系,是因果的关系。所以在第一句话里面,「发心为利他」指的就是希求利他之心;第二句话「欲正等菩提」,为了要利益他人而发心,而更进一步的想要求得无上的正等菩提,所以在第二句话里面,他最主要强调的是希求菩提之心。所以我们必须先了解,如果想要生起菩提心,而且是一颗具量的菩提心的话,他必须要以希求利他之心为因,而生起希求菩提之心为果,具备有这样的两种希求之心,才有办法称之为是具量的菩提心。

第一部分「修习希求利他之心」分二:一「修习生起此心所依」,二「正发此心」。这当中的「修习生起此心所依」指的是,如果想要生起希求利他之心的话,它的基础为何?第二个部分「正发此心」,所谓的正发此心,指的就是发起希求利他之心。在七因果的教授当中,悲心以及增上意乐,这两者是最主要的希求利他之心,而附带的提到的,是希望他人能够遇乐的慈心,他也能够称之为是希求利他之心。所以希望他人遇乐的慈心;以及离苦的悲心;以及他人离苦得乐的重担,应该由我来承担的增上意乐,这三者就是我们之前所介绍的希求利他之心。

而第一个部分,「修习生起此心所依」分二,如果想要生起希求利他之心,它的基础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於诸有情修平等心」,这是在还未修学七因果教授之前的基础。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就包含了七因果教授当中的知母、念恩,以及报恩,以及最後的悦意慈。

首先我们先看到第一个科判「於诸有情修平等心」,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一、前行的次第,二、修平等舍之理。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前行的次第。如前下、中士时所说前行等诸次第,於此亦应取而修习。在还未正修平等舍之前,我们必须把之前在下士道以及中士道所说的这些内涵先作观修。比方在中士道的时候,有提到轮回的总苦跟轮回的别苦。在众多的苦当中,修学平等舍的这个部分,我们最主要要修习的是「亲敌无定的过患」这一点,也就是亲人跟敌人他所呈现出来的现状,是没有绝对的。

我们一般的人之所以会去分亲人跟敌人,这完全是我们内心当中对於某一个人会生起过度的贪爱,你会觉得有一些人他曾经利益过我、帮助过我,所以自然而然的你会对他心生好感,久而久之你在面对这个境界的同时,也会容易生起贪爱之心。相反的,有一些人曾经伤害过你,这时你在面对他的当下,你的内心就会心生不悦,久而久之你看到他,你的内心就会生起瞋念。而在修学平等心之前,我们必须要先遮止面对亲友所生的贪,以及面对敌人所生的瞋,唯有遮止贪瞋我们才有办法修学平等舍,而更进一步的修学知母、念恩、报恩的内涵。 

如果我们没有办法遮止这一点的话,这时我们对於有情就没办法一视同仁,而在此同时,我们想要修学慈心、悲心,这都是不可能的。纵使你能够生起些许的感受,但这也都只是片面的,面对某一些特定的有情时,你会生起慈心跟悲心,但是面对一切的有情的时候,你却没有办法一视同仁。我们所要遮止的,是遮止面对亲友的贪,以及面对敌人的瞋,并不是遮止掉亲人跟敌人的这一点。对方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对方他是我们的敌人,他就是我们的敌人,所以这一点是没有办法否认的,我们所要遮止的并不是这一点,而是遮止掉面对亲人时所生的贪,以及面对敌人时所生的瞋。这是我们在修学平等舍的时候,需要灭除的地方。

提到了亲人跟敌人,我们在之前有提到无定的过患,也就是他们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并不是绝对的。有一些有情在今生,虽然是我们的敌人,但是他曾经在过去生也曾经做过我们的亲人。相同的,在今生我们四周围,我们所要好的朋友,或者是亲人,他在过去生也曾经多次的做过我的敌人。所以从这样的的一种角度来作分析,不管是我们今生所遭遇到的敌人,或者是我们所面对的亲人,其实他人在做我们的亲人以及敌人的数量,可以说都是相等的。所以在面对这些有情的当下,我们要告诉自己,不需要刻意的生起贪念,或者是瞋念。甚至以今生而言,我们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总是觉得光听到「敌人」的这个词,你心里面就会有一种不高兴的感觉会生起。

但是你换一种角度来作思惟的话,甚至是以佛法的角度,尤其是以大乘法的角度来作思惟,到底敌人对於我们修学大乘法比较用帮助,还是我们的亲人对於我们修学大乘法比较有帮助?这个时候,你可能要仔细的思考这个问题。说实在的,对於一个修学大乘法的行者来说,敌人对於他所做出的这些考验,反而是他修学大乘法的另外一种动力。甚至各位也都多次的听过,如果没有敌人,我们就没有修学忍辱的对象,而事实也是如此。而亲人能够在我们修学大乘法的时候,产生什麽样的帮助呢?这个时候我们仔细的思考这个问题,你会觉得可能敌人他比亲人,对於我修学大乘法来说,他的帮助是更大的。这是有可能的一件事。

而在这个地方,为什麽我们要特别的提到平等舍的这一颗心。就有如同是一个农夫,他要种某一种的农作物,在播种之前他必须要先整地;在整地之後,要洒水;洒水之後他再将种子播下去。这时候在整过地的这块田地上面,如果能够洒水,并且播种的话,这个种子它发芽,甚至开花结果的机率就会比较大。相同的道理,平等心它就有如同是一块大地,如果我们能够在如同大地的平等心之上,洒下慈心的水,并且播下悲心的种,藉由外在的因缘配合的情况下,我们就能够开出菩提心的这种果实。

接下来我们看到正文,第二个部分是提到了修平等舍之理。要以什麽样的方式,来修学平等舍,或者修学平等的这颗心呢?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五:一遮止贪瞋令心平等。此中最初若不遮止分类,而於一类有情生贪,一类起瞋,不修平等之心,则所生之慈悲皆有类别,如果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不遮止我们内心对於有情所作的分类,而对於一类的有情生起强烈的贪,对於另外一类的有情生起强烈的瞋,不修平等之心。「则所生之慈悲皆有类别」,这时候我们心中所生起来的慈悲,绝大部分都是对於亲人所生起的慈悲,对於敌人我们是没有办法生起等量的慈悲心。缘不分类则不能生,由於我们心中的慈悲都是有分类的,因此在缘着不分类的,也就是不分亲敌的一切有情的当下,就没办法生起慈悲心。是故应修平等舍心。所以为了要能够一视同仁,在面对一切的有情,都能够生起等量的慈悲,所以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修学平等舍心,这是第一个部分,遮止贪瞋令心平等。

第二个部分,修何种平等舍?如果我们在遮止了贪瞋之後,要准备修习平等舍,我们要修学哪一种的平等舍?此复说有二种一、修诸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以我们所观修的有情,也就是我们所面对的这些有情,他们彼此之间是没有贪瞋的,这是以我们观修的境来作探讨,而提到了「修诸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我们周遭的这些有情,他们彼此之间,在面对彼此的当下,是不会生起贪瞋的,这是第一种的修习方式。二、自身於有情众远离贪、瞋,令心平等。此是後者。第二种的平等舍,是当我们自己在面对其他有情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遮止对亲友所生的贪,以及对敌人所生起的瞋,让我们的心处在一种平静、平等的状况下。「此是後者」,我们在这个地方所要修学的平等心,是後面的这一点。

其实对於这一点,在经论当中,提到慈悲喜舍四种的无量的时候,他的排列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慈、悲、喜、舍。第二种,它先将「舍」调到前面,而之後提到了慈、悲、喜,这三种的无量。之所以会有这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最主要就是跟我们这边的内容是有关联性的。第一种提到慈悲喜舍,为什麽它将舍放在最後面呢?因为在前面有提到,慈心、悲心以及喜的这三种的无量心。这三种的无量心,他是希望能够在内心,在面对有情的当下,希望有情能够遇到快乐,能够与乐相遇,并且远离痛苦。而更进一步的探讨到,为什麽有情他没有办法获得快乐,没有办法远离痛苦,是因为有情的心中,有贪念、有瞋念的缘故。所以为了让有情能够离苦得乐,我们更进一步的,来观修我们当下所面对的这些有情,我希望他的心续当中,都能够远离贪瞋。所以提到了,「修诸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介绍慈悲喜舍。另外一种将「舍」调到最前面,就是我们这个地方所要为各位介绍的,先修平等舍,而更进一步的对於有情生起等量的慈心、悲心以及喜心。所以这个地方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作介绍。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修习之次第。修习此之次第:为易於生起故,先以一未作利害之非亲敌者为所缘境,如果我们想要快速的生起平等舍心,一开始我们所要缘的众生,是以缘着非亲、非敌的陌生人,作为我们的所缘境。其後去除贪、瞋,修平等心,纵使对方他是陌生人,但实际上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里面,我们会发现,纵使对方我们不认识他,也不了解他,甚至从来没有看过他。但有一些有情,我们乍看之下,我们的内心就会觉得很舒服,甚至觉得很顺眼;有一些有情,我们看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个人看起来怪怪的,或者是觉得这个人怎麽看都是不顺眼的。明明就是不认识对方,但是为什麽在乍看之下,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生起?这是因为我们过去所累积的业力,而感得的一种果报。当下你也说不出一个原因,讲不出一个理由,但是你的内心对於不认识的有情,你就会有你的分别,有一些有情你就是会喜欢他,有一些你就是会厌恶他。

当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来自於过去所造的业力,而感得的一种果报的时候,进一步的我们对於这样的一种现象,去除我们内心当中的贪瞋,修平等心。若能於此心生平等,次缘亲友修平等心;如果我们能够对於陌生人生起平等之心,接下来缘着我们的亲友,来修平等心。若於亲友心未平等,或由贪、瞋而作分类,或因贪有大小,则令其心不平。如果我们面对自己的亲友,内心没有办法平等,甚至对於亲友当中,有一些人生贪,有一些人起瞋,而更进一步的来作分类。或者是你对於亲友,都是生起贪念,但是贪这当中又有它的大小程度的差别的话,「则令其心不平」这时候你的心,也是处在一种不平等的状态。於此若心平等,次於怨敌修平等心;如果对於亲友我们的内心能够平等的话,接下来面对怨敌来修习平等心。於此若心未平,则专看不合之处而起瞋恚。如果面对敌人,我们的心没有办法平静下来的话,这时候我们就会专门去挑别人的毛病,而在内心当中生起瞋恚。於此心平等已,则於一切有情修平等心。因此这个地方修习平等心的次第,一开始是面对非亲非敌的陌生人,接下来面对自己的亲友,再来是面对敌人,接下来是面对一切的有情,修习平等之心。

接下来第四个部分 要修何法才可以遮止贪瞋?此复有二一、就有情面,念云:「一切皆欲安乐,不欲痛苦,故於一类执为亲近而作饶益;於另一类执为疏远而作伤害,或不饶益,不合道理。」以有情的角度我们来作思惟的话,一切的有情都想要离苦得乐,因此在面对一切的有情的同时,我们分为亲、敌。对於一类的有情,我们进一步的去饶益他们,而对於另外一类的有情,我们刻意的疏远,或者是伤害,或者是不饶益他们,其实这是不合理的,这是从有情的角度来作思惟。二、就自身面,以自己的角度,应思「无始以来,於轮回中,无一有情未曾百次为我亲友,是故於谁应贪?於谁当瞋?」从无始以来在轮回当中,没有一位有情他不曾经百次的做过我的亲友,所以在这当中,我并不用刻意的对谁生起贪,不用对谁生起瞋念,此是《修次中篇》所说

又於亲友起贪爱时,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砍杀,互为怨敌作杀害,汝等如何起贪心?」我在过去生,曾经杀害过你,也曾经被你所杀害过,所以我们彼此之间是怨敌,而且我们互相的伤害。所以不管是你,或者是我,我们都不应该对於对方生起过度的贪念。并如前说无定过时,思惟一切亲、敌迅速转变之理,由此遮止贪、瞋二心。这是第四个部分。

第五个部分,虽不遮亲敌之心,但遮贪瞋,这个部分我们之前有稍微的提到过。此取亲、敌为差别事而修,在这个部分我们修学平等心的时候,「此取亲、敌为差别事」指的是我们将亲人以及敌人,作为我们观修的对境,而来修学平等心,故不须遮亲、敌之心,所以在修学平等心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遮止对方是我们的亲人,或者对方是我们的敌人的这一颗心,是灭由执亲、敌为因所起贪、瞋分类之心。这个部分我们所要灭除的,所要遮止的,是执着着对方是我们的亲人为原因,而生起的贪;而对方是我们的敌人作为原因,所生起的瞋。我们所要遮止是缘着亲、敌所生的贪、瞋,而不是缘着对境的亲、敌。

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20) )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22))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火供的开示
恒河大手印开课,欢迎参加 2009/02/15~2009/04/30
略谈「色举与温萨」及「供上师法的历史」
电影密勒日巴
第一社会福利基金会

赞助网站
大同大學教育網
維基百科-藏傳佛教
維基百科-藏傳佛教
生命電視-佛學網站
台灣農特產品整合行銷推廣協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