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身法灌頂 仁認大仁波切離台前灌頂暨皈依法會(台中) 南印度色拉傑福慧之旅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08:09:56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08:09:18   编辑部 报导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讲述:甘丹赤巴法王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三十四)2010523

首先在还未闻法之前,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自己的动机,为了利益如虚空般的一切有情,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以这样的一颗心作为闻法的动机,来听闻今天的大乘法。今天在这个地方所要为各位介绍的,是宗喀巴大师所作的《提道次第略论》,请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中册,第27页。

酉二、破除有过之宗

我们看到第二个科判「破除有过之宗」。昨天的第一个科判,安立无过之宗当中,最主要的内容是提到了,无过的三摩地必须要具备有两种的特点:第一点是必须要具有具力的明分,第二点是提到必须要具有住分。而除此之外,澄净跟安乐都不能够算是这个地方,无过三摩地的特点。因此澄净当中,不管是「境」的澄净,或者是「有境」的澄净,其实这两点都包含在明分里,所以并不需要特别的来作介绍。而安乐并不是所有的三摩地都与安乐相应的缘故,所以安乐也并不能够算是三摩地的特点。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科判,破除有过之宗,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八:第一点,认识所要破除的错误观念。正文当中:

    有此邪执,是所应破,念云:「如前所说令心高昂,紧摄其心令无分别,虽无沉没,然掉举增强故,见其住分不能持续;就如同前面所提到的,我们要想办法提起我们的心力,让我们的心能够紧摄,也就是完全的紧绷,并且在此同时,对於其他的境,不作刻意的分别,这时候虽然不会生起沉没,但是由於我们的心紧摄的缘故,「掉举增强」由於掉举增强,「见其住分不能持续」由於我们的心生起了掉举,所以在此同时,心没有办法安住在所缘境上。若心放缓,则见住分速能生起,这时候如果我们将心放缓,反而能够生起住分的缘故,是妙方便。」虽多次说「善缓即是善修」,所以有很多的人会提出这样的一种观念,也就是让我们的心放缓来修学三摩地的话,住分是比较容易生起的,他认为这样的一种修学方式,是比较好的修学方式,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第二个部分,破除此见。然此是未分辨生沉与善修二者故;会提出这样的一种论点,是因为他并没有办法仔细的分辨,在内心中生起细分的沉没,以及善巧的修学三摩地这两者的差别。什麽叫做细分的沉没?也就是当我们的心在对境的同时,虽然能够呈现出明分,但是这样的一种明分,它是不具力的,就表示我们的内心中,已经生起了细分的沉没。但是这样的一种状态,跟无过的三摩地这两者之间,是很难作区分的。所以很多的人,因为没有办法区分这一点,就认为让心放缓,缘於所缘境上的这种修学方式,是比较好的修学方式。因此在正文当中会有提到,「然此是未分辨生沉与善修二者故」;无过之三摩地,须具前说二种特点,并非令心无有分别、仅有住分便为满足。所以之前有提到无过的三摩地必须要具备两种的特点,其中一者就必须要具备有具力的明分。更进一步的,对方又提到以下的这种错误的观念,若作是念:「若心於境昏昧不清,虽是沉没,然於此中无有昏昧,心具澄净明分,故三摩地无有过失。」此乃未能分辨昏沉与沉没也,於後将说。如果我们的心在面对境的同时,它呈现的是昏昧不清的话,其实这不能够称为是沉没,应该称之为是昏沈,所以昏沉与沉没这两者它的内涵是不同的,这一点在下文当中会作详细的介绍。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具有特点的无过三摩地,难以生起的理由。正文当中,是故,若心太过紧摄,虽具明分,然掉举增强故,难生住分;如果我们的心过於紧摄,虽然在面对境的同时,能够清楚的呈现所缘境的形相,但是也就是因为我们的心过於紧摄的缘故,会很容易的生起掉举,在生起掉举的当下,是很难让我们的心安住在境界之上。这时我们的心就有如同是一个好动的孩子,你要叫他安静下来,这是很困难的。相反的,倘若过於松缓而修,虽有住分,如果这时候我们过於的、过度的放松我们的心,而让我们的心,以非常松缓的方式来修学三摩地的话,这时我们的心就有如同是一个不好动的孩子,他作什麽事情,都好像提不到心力。但是这个时候虽有住分,我们的心比较容易安住在境上,然沉没增强故,也就是因为过於的松缓,这时候内心很容易生起沉没,无有具力明分。其松紧适中之界限亦难分辨,故难引生远离沉掉之三摩地。所以要恰如其分的,不会太松,又不会太紧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学无过的三摩地,并且能够在修的当下,远离沉没跟掉举,这个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由思此义,大德月论师云,这一点不仅,对我们初学者来说,是相当的困难,就连对於印度的袓师们来说,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这个地方有特别的提到大德月论师,他跟月称论师是同一个时期的一位论师,这位论师他能够亲见观世音菩萨,并且在观音的座前,听闻正法,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大德。但是在他的论着里面,他却提到了:「若勤修便生掉举,若舍彼则起退没,其平等转难获得,扰乱我心如何修?」所以他发现,如果他过於精勤,想要让他的心在面对境的当下,清楚的呈现对境的话,这时候很容易生起掉举。但是放弃了这一点,心又很容易生起退没,也就是沉没,所以要找到的一个适中的分界点,实在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因而提到「扰乱我心如何修?」

又云:「若励力修便生掉,若松缓则起退没,此之中道亦难得,扰乱我心如何修?」其实前面的偈颂,跟後面的偈颂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它的内容是相同的。此说若勤紧摄其心,便生掉举;见此若舍精勤,放缓励力趣入之心,则心住内复起沉没,故离沉、掉二边之中道者──安住等分之心,平等而转实属难得。所以在修的当下,要远离沉没以及掉举,而修学无过的三摩地,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是故若缓为善,则无难处;所以如果就如同之前的,有一些人所提出来的观点,认为将我们的心放松、放缓的这样一种修学方式,只要能够让心安住在境上就可以的话,其实这并没有什麽困难。并说缓生沉没,不仅如此,在论着里面也有特别的提到,如果我们过於的放松我们的心,这时候很容易会生起沉没。故以此理修三摩地不合道理。所以之前有一类人提出来的这种观念,也就是把心放缓而让内心当中容易生起住分的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不正确的方式。

接下来下一段,第四个部分,松紧适中之界限。正文当中,又松紧适中之界限,应当观自内心,若觉令心仅此高昂即生掉举,则过此处便应放缓;若觉置心於此易生沉没,则过此处亦应令心高昂。在之前我们有提到过松、过紧,其实在修三摩地的过程中,都会产生阻碍。既然是如此,我们应该用什麽样的方式来修学?什麽样的状态是过松?什麽样的情况称之为是过紧呢?其实这是没有办法言喻的。也就是透由他人的指点,我们并没有办法知道,什麽样的情况对我们来说是过松?什麽样的情况对我们来说又是太紧?所以这唯有透由我们自己本身,实际上去练习之後,在当下我们观察自己的内心,发现如果我的心达到了这样的一种状态,他会很容易生起掉举,所以当你发现,你快要到这样的一种状态的时候,你就应当让心放缓。放缓之後,如果你发现你缓到某一种程度,容易生起沉没的话,在此之前,你就应该让心再次的提起来。所以这一点是必须透由我们自己,修行人本身,实际上去练习之後,观察自心才能够发现的。这就比方说,甚深空性的道理也是如此。虽然有人可以解释空性的道理给我们知道,但是实际上,空性是一种什麽样的状态,是必须我们自己如实的去思惟,透由我们内心当中的感受,我们才能够知道,所谓的空性是呈现出什麽样的一种面貌?

所以在介绍空性的法门时,有很多的上师都会举一个例子,就比方说一个从来没有吃过甘蔗糖的人,他看到别人吃甘蔗糖的时候,他会想要问别人说,你现在吃的甘蔗糖是什麽味道?但是别人会跟他说,我吃的甘蔗糖是甜的。如果问问题的这个人,更进一步的问他说,这个甜味到底是有多甜的话,其实对方他是不知道该怎麽回答了,他到时候只能回答你说,你要嘛就自己吃一口,不然这种甜味我真的是没有办法形容的。相同的道理,空性的法门也好,在这个地方所谓的过松、过紧的这样一种状态,都是相同的,也就是我们必须透由自己本身的经验,来去作辨别。

而在之前我们有提到大德月论师,这位成就者,在过去他曾经跟月称论师之间,有发生过一个公案。在当时大德月论师是一位在家居士,但是他有听说月称论师的声名,他知道月称论师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德。所以有一天他就想说,我今天到月称论师的座前去听法好了,看看到所讲的法是什麽样的法?所以他有一天,就找了一个时间,来到了月称论师的座前听法。由於月称论师从来没有见过他,所以月称论师就问他说:你今天怎麽会突然想要到我的面前来听法,那你到底懂不懂所谓的佛法?这时候大德月论师就回答他说,其实我懂得内容并不多,但是我了解《般若经》当中的摄颂,而且我也懂声明,甚至我也懂密法当中的《文殊真实名经》,除此之外,其他的经论我都不清楚。

而这个时候,月称论师听到了这个回答,他相当的讶异,他跟他说既然你懂得《般若经》当中的摄颂,表示你对显教当中的内涵相当的通达;既然你了解《文殊真实名经》,就表示你对密续的内容也相当的了解,所以你是显密两方面都相当精通的一位成就者。这时候大德月论师非常的谦虚,回答月称菩萨说:其实我懂得真的并不多。但是月称论师当时非常的坚持说,既然你是这麽有成就的一个人,这时候应该是我们去请你来到现场听法才对。但是大德月论师他就回答说:但是你是比丘,我是在家居士,让一位比丘来请在家居士听法,其实这是不如法的,所以他就坚持不让月称论师作迎请的动作。但是月称论师就说:如果你这麽坚持的话,好!我就在你住的地方放一函《般若八千颂》,这时候我到你的座前去请你来听法。这时候你就想说:我们是来迎请《般若八千颂》,你就跟着走在《般若八千颂》後面好了,如果你这麽坚持的话,这个是他们刚开始认识的一个过程。

之後有一次,他们有机会面对面辩论。月称论师,他本身的脑筋相当的好,而且他所提出来的正理,是符合经论当中的内涵,所以针针见血。但是他每次问到一些很困难的问题时,大德月论师他都要想很久,他没有办法马上回答,虽然他没有办法马上回答,但是他在思惟过後,他都能够回答出标准的答案。一次、两次,月称论师就开始怀疑,我问的问题,以他的程度应该是回答不出来的。为什麽我每次问他,他都要想这麽久?想之後,他居然还能够回答得出来,月称论师就怀疑是有人在偷偷的教他。他会觉得,以脑筋来说,我的脑筋要比他好得多了,我的反应也比他的反应更灵敏,但是为什麽我每次都问不倒他?

他内心就开始怀疑,所以他就派了一个弟子,跟大德月论师回他的住处。这个时候,他的弟子看到了一幕,看到的是观音菩萨在跟大德月论师互相的对话。这时候观世音菩萨就告诉大德月论师说,明天月称菩萨会问你这个问题,他在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来回答,所以把答案全都告诉他。甚至如果当下他忘记了这个答案,他只要将心静下来,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就能够再一次的,把他想要的答案直接告诉大德月论师,所以月称菩萨他怎麽问,就是问不倒大德月论师。

所以从这个公案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大德月论师他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成就者。甚至他在临终的时候,他跟外道辩论。外道认为是没前後世的,但是大德月论师他认为是有前後世的,并且他告诉外道说:我不仅透由正理能够来正成有前後世,我也可以实际的告诉你说,确实是有前後际存在。他就告诉对方说,如果你将一个棺材当中的屍体做上什麽样的记号,你在他的脸上,他的嘴上做上什麽的记号,我死後我可以投生在这具屍体当中,让这具屍体活过来。所以他透由这些公案里面,透由这件事情当中,降伏了很多的外道。所以从这些公案当中,我们都可以知道,大德月论师这位在家居士,他的功德是相当殊胜的。

接下来第五个部分,陈述其依据。圣者无着亦云:「於内住、正住中,有励力运转作意。」无着菩萨曾经提到在九住心当中,内住以及正住的这个部分「有励力运转作意」,所以在此时必须要提起我们的心力,让我们的心专注在所缘上。此於初二心时作如是说;《修次初篇》亦云:「为除沉没,应当紧持所缘。」在《修次初篇》当中,也有特别的强调,为了要去除沉没,这时候必须要紧持所缘,也就是让我们的心能够提起心力,而缘在所缘上。

第六,不知修正念法过失。倘若不知如前所说修正念法而作修习,修时愈久,忘念愈重,善择诸法之慧渐趋迟钝,将生此等众过。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按照之前所说的,修正念法的方式来修学无过的三摩地,这个时候我们修的时间越久,其实内心当中的忘念就会越重。不仅忘念越重,此时我们心续当中原有的智慧,也就是能够善加分辨诸法的这种智慧,「渐趋迟钝」也就是之前你所懂的,你所了解的内涵,你可能都会忘记,从利根变成是钝根,因为你的心在修的当下并没有思惟,你是处於一种生起细分沉没的状态,来修学三摩地的缘故,所以你的心是属於沉的这种状态「将生此等众过」。

在之前的这一段当中,也就是一开始,到第五个部分之前,这些内涵跟我们之前在说奢摩他的时候,有一些内涵其实是互相有关联性的。所以如果你们了解了後面的这些部分,更进一步的再将之前我们所介绍过的内容,阅读过的话,就会对於前面我们所说的一些道理会更加的清楚。

接下来第七个部分,以正念住所缘时,须以正知观察。若尔,以念令心住所缘时,可否令心生起分别,观察自心是否善执所缘境耶?也就是我们的心透由正念,安住在所缘境上後,这时候能不能够让我们的心生起所谓的正知,来观察我们的心是否有安住在所缘境上呢?《修次中篇》说须观察。在《修次中篇》当中有提到,必须要透由正知来作观察。又此非舍三摩地已而作如是观察;虽然必须要透由正知来观察心是否安住在所缘境上,但是观察的方式,并不是舍弃之前所修的三摩地而作如是观察。是住三摩地时,观察其心是否如前住於根本所缘。而是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的当下,也就是透由正念的力量,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的当下,透由心的一分,来观察我们的心是否能够如同之前一般,安住在最基本,最开始的所缘境之上。

这个部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比方说如果我们出门,跟我们的一个朋友一起走在路上,这时候我们的眼睛注视的是前方,也就是注视我们所走的一条路,但是我们会用眼睛的余光来看我们的朋友,他是否有跟上我们的脚步,或者是他现在在做什麽事情?相同的道理,透由正念让心安住在所缘境的同时,我们必须要藉由心的一分力量,在此同时,藉由这样的一颗心来观察我们的心,是否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之上。所以光是做到这一点,就是不容易的一件事,一方面你的心要能够安住在所缘境,另一方面你必须要藉由心的一分,来观察我们的心,是否能够非常圆满的执着在这样的一个境界上。

正文当中,若未安住,即观察心为沉掉何者所转。如果这时候我们发现,心并没有办法安住在所缘境之上,这时候就应该更进一步的观察,此时的心是被沉没所影响的,还是被掉举所影响的?并非住於定已,或时太短,或时太久而作观察,而观察的时间点,并不是我们的心安住在境界之上,之後,也就是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之後,马上作观察;也并不是说安住了很久之後,才作观察的。所以提到「并非住於定已,或时太短,或时太久而作观察」,乃是时而作观察也。这当中的「时而」并不是说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我们要一直来作观察,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在适当的时间点,并不是在一开始,也不是在过久之後才作观察,而是在适当的时间点来观察我们的心。

若前心力尚未竭尽,即作此观察者,能生具力彼心,这当中的「若前心力」也就是透由正念的力量,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的同时,这样的一颗心,它所留下来的力量,在还没有完全消失之前,我们就要让我们的心的另外一分来作观察。「能生具力彼心」在不失正念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透由正知来作观察的话,这时候我们的心就能够呈现出它的力量,长时住此,亦有迅速了知沉掉之作用也。所以在不失正念的情况下,透由正知的力量来观察我们的内心,我们就能够马上的知道,我们的心是否有生起沉没,或者是掉举,这是第七个部分。

第八个部分,要时时用正念,令心不忘所缘而修。正文当中,如是时而忆念昔之所缘而修,亦是具力正念恒常运转之因中所须故,在修学三摩地的同时,时常的忆念之前的所缘境,也就是把持着正念,让我们的心,时时的安住在所缘境上的这种修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修法,「亦是具力正念恒常运转之因中所须故」这是我们的内心中,生起具力的正念必备的条件。《声闻地》中说此修念之法。所以在《声闻地》当中有特别的强调,要如何的让我们的内心中生起具力的正念呢?这是必须让我们的心,时时的、时常的安住在所缘境,并且安住的同时,透由正知来作观察,这时候就能够生起具力的正念。

不仅如此,《辨中边论释》云:「言『正念者,不忘所缘』,「正念者,不忘所缘」这几个字,是《辨中边论》的原文,而在《辨中边论》的释论当中有提到,所谓《辨中边论》里的「正念者,不忘所缘」是什麽意思呢?谓心所安住之 教授,由意言说。」这当中的教授,指的就是所缘境的意思,所以我们的心所安住的这个所缘境,「由意言说」。修念是为遮止从所缘散而忘所缘,修正念最主要的目的,是要遮止我们的心从所缘散乱,而忘失了所缘。故不忘失所缘,说「由意言说所缘」,即是数数作意所缘,《辨中边论》的释论当中所提到的,「由意言说」是什麽意思呢?「即是数数作意所缘」这时候必须透由正念的力量,让我们的心,不断的作意相同的所缘境。就比方说,如恐忘失已知少义,比方我们在阅读经论之後,我们怕会忘记我们所阅读过的内涵,数数忆念则难忘失。这时候如果我们不断的去忆念之前我们所学习的内容,这时候就会比较不容易忘记。相同的道理,在修三摩地的同时,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时时的安住在所缘境,忆念所缘境的话,这时候内心当中会比较容易生起正念,也不会生起忘失的这种心态。

酉三、显示座上之量 

接下来第三个科判「显示座上之量」,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最主要提到的是,对於初学者而言,一开始在修三摩地的时候,他的时间是应该怎麽来拿揑?有一些人他一开始,他修学的时间非常得久,而且他觉得这样的一种修法效果相当好。但是持续下去之後,他会发现之後不管再怎麽认真的修,他都没有办法现起,之前所现起的所缘境。这表示说他一开始修三摩地的时间过长,所以身心俱疲,所以之後纵使他用相同的方式来修学三摩地,也没有办法呈现出相同的效果,所以对於初学者来说,一开始我们修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缩短。并且如果你发现,你的身体,或者是你的内心感到疲倦,就应该马上的休息;休息完之後,再进一步的来作修学。所以一开始如果时间过长,其实对於初学者来说,它并不会有实质上的帮助。所以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成三个部分来作讨论。

第一个部分,修次论中的说法。正文当中,若尔,由念令心安住所缘,应住几久、有无定量?如果如同之前所说的,透由正念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这时候应该在安住多久?它有没有一定的量呢?虽未曾见《声闻地》等大论当中明白宣说座上之量,然於《修次下篇》中云:「应以如是次第,於一刻时,或半座时,或一座时,直至堪能而安住之。」虽然在《声闻地》等诸多的大论当中,并没有清楚的说明,「一座」它的时间应该是有多长,但是在《修次下篇》当中有提到,应该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於一刻时」,这当中的「一刻时」是将一天二十四小时,分成六十等分,所以「一刻时」的时间是二十四分钟,「或半座时」或让它的时间再长一点点,「或一座时」或者是再将它的时间再拉长,「直至堪能而安住之」最後到你的能力范围之内,让你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之上。此虽是於成就止已修习观时所说座上之量,然於初修止时亦同。虽然在《修次下篇》的这段文,它所提到的,是提到在成办了止之後,修习观的同时所说的座上之量,但是这对於一开始修学止的人而言,修学的方式也是相同的。所以简单的来说,一开始我们在练习的时候,时间不要过长,如果你觉得疲倦,你就应该马上的休息,休息完之後,再次的来作观想。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初学者如果时间过长,则难断除沉掉。正文当中,复次若能如前所说,以修正念、正知之法,时而忆念所缘、时而观察,纵时略长亦无过失。如果能够按照之前的方式,透由正念、正知的力量,时而忆念所缘,时而作观察的话,这时候时间稍长也不会有过失。但是对於初学者来说,就不是如此了。然初学者,若时长久,多生忘念、散乱,尔时其心任起沉掉,唯经长时方能了知,无法迅速明辨;对於初学者来说,如果一开始修学的时间过长,很容易生起忘念以及散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心不管是生起沉没,或者是掉举,「唯经长时方能了知」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才能够知道,我的心里已经生起了沉没或者是掉举,「无法迅速明辨」。或纵不忘正念,然亦易随沉掉而转,之前是提到了,时间过长容易生起忘念,第二种情况,纵使不生起忘念,但是很容易被沉没以及掉举所影响。沉掉生时不能迅速明辨。并且相同的,在内心中生起沉没或者是掉举时,也没有办法马上的去察觉。

此二者中,前者障碍能生具力正念;後者障碍能生具力正知,故难断除沉掉。「此二者」指的是第一者「多生忘念、散乱」的这一点;第二者,「或纵不忘正念,然亦易随沉掉而转」这是第二者。前面的这一点「障碍能生具力正念」如果你已经生起了忘念,就表示你没有办法生起具力的正念;「後者」纵使你不忘正念,但是如果你被沉掉所影响,又没有办法马上察觉的话,真实这是「障碍能生具力正知,故难断除沉掉」。尤以忘失所缘,於散乱时生起沉掉而不自知,其过较於未忘所缘然起沉掉不能迅速明辨为甚,在之前我们有提到两种的情况,第一种是忘失所缘,第二种是不忘失所缘,但是没有办法马上的察觉内心是否有生起沉掉。这两者相较之下,忘失所缘在内心当中生起散乱的这种情况,这样一种情况是比较糟糕的,所以提到「尤以忘失所缘,於散乱时生起沉掉而不自知」,这一点相较於「未忘所缘然起沉掉不能迅速明辨为甚」所以前者,也就是完全的忘失了所缘,我们的心已经完全的散乱的这一点,是比较糟糕的。故心散已退失正念之对治者,如前所说修念之法最为重要。所以如果我们的心已经产生了散乱,在此时没有正念的话,这时候就必须要透由之前我们所介绍的修学正念的方法来作对治。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应配合自心的能力而修。正文当中,若易散乱、忘念炽盛、正知力弱,不能迅速明辨沉掉,则其修时须短;如果我们的内心容易产生散乱,或者是忘念非常的强烈,或者是正知的力量非常的微弱,没有办法马上的察觉沉掉,这个时候我们修的时间应该缩短,若少忘念并能迅速了知沉掉,则时略长亦无过失。由思此义而云「於一刻时」等,说时无有定量。所以在《修次下篇》当中,才会特别的强调,「於一刻时」或「半座时」或「一座时」,表示我们修的时间,它并没有绝对的一个数量,也就是看自己的情况来作调整。总之应随自心能力,故曰:「直至堪能而安住之」。所以是以我们自己的能力来作调整的。又若身心无有突发伤害,即应安住;如果在修三摩地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生病,这时候应该想办法让我们的心,马上的安住在所缘境上。若有,不应勉强而修,如果我们因为生病而感到不舒服,这时候不应该勉强自己来作这样的一种修学。应先去除身之障碍再修,此是诸智者之主张,故应了知如是行者亦是座量之支分也。所以以上我们所说的这个内涵,是过去的袓师大德们,他们所承许的一种主张,「故应了知如是行者」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按照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学的话,这个部分「亦是座量之支分也」,也是在座上我们必须了解的一个内涵。

我们先上到这个地方,休息十五分钟。(校稿中) 

在之前我们有提到心住所缘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内心产生了忘念,而流散於其他的所缘境,这时候必须透由正念的力量来作对治,所以之前心住所缘的同时,所提到的五种过失当中的第二种过失,是提到了「忘失教授」,而它的正对治是提到了「正念」。而这个部分,「住所缘後」也就是心安住在所缘之後,「应如何行」当中,又分成「生沉掉时应如何行」,也就是点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之後,如果生起了沉没或者是掉举,我们该以什麽样的方式来作对治。「离沉掉时」如果没有生起沉没跟掉举的话,我们应该要用什麽样的方式来修三摩地?

未三、住所缘後应如何行(分二)

       申一、生沉掉时应如何行(分二)

         酉一、修不知沉掉之对治(分二)

  戌一、抉择沉掉之相

戌二、於正修时令生了知沉掉之正知法

酉二、知已为断彼故,修不勤断之对治 

申二、离沉掉时应如何行 

戌一、抉择沉掉之相(32页)

首先看到「抉择沉掉之相」,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一、抉择掉举之相。既然提到了「沉掉」就表示它包含了沉没跟掉举,所以我们先探讨掉举的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提到了抉择掉举之相。也就是什麽样的心称之为掉举?这当中又分三:第一个部分陈述依据。正文当中,掉举,如《集论》云:「何为掉举?随可爱相而转,贪分所摄,心不平静,障止为业。」这是在《集论》当中所提到的掉举。第二个部分,掉举的所缘、形相及作用三者的差别。此中有三:一、所缘,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所缘,掉举的所缘境是什麽样的对境呢?可爱、悦意之境。所以第一句话「随可爱相而转」,表示掉举的这一颗心它所缘的这个境,是可爱的悦意之相。

第二个部分行相,、行相,在面对这个境之後,内心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心不平静,向外流散,是贪分故,於境生贪爱相而转。当掉举生起的同时,我们的内心会感到无法平静,「向外流散」也就是我们的心,会对於其他的境界生起散乱,「是贪分故」掉举它是含摄在贪分当中的,也就是它是属於贪的一部分,「於境生贪爱相而转」所以在正文当中有提到,「贪分所摄,心不平静」。掉举跟贪最大的差别,除了他们是不同的心所之外,所谓的掉举,是在什麽样的情况会生起呢?比方说之前,我们看到的某一种色法,或者是我们参与了某一种的活动,或者是我们看过一部电影,在当下我们作这个事的时候,对於境生起了贪念,而让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一种影像,留下了一种感觉。而之後更进一步的,透由之前贪的力量,而让我们再一次的,对於这些境产生了一种回想,也就是我们再一次的让我们的心,放在之前我们所贪的这些悦意境之上,这样的一种心,我们就称之为是掉举。所以它是属於贪的一分,也就是被贪所含摄的。但是由於与心所之间的关系而言,他们并不是同一个心所的缘故,所以并不能说它是贪心,只能说它是被贪所含摄。

第三个部分,三、作用,能障碍心安住所缘。所谓的作用也就是指着它的功用。掉举生起的时候,它会障碍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没有办法安住在所缘境之上,这是第二个部分。第三个部分,掉举障碍心安住所缘的方式。心住内所缘时,由贪色、声等之掉举,令心无有自主,当我们的心安住在所谓的「内所缘」,也就是之前我们想要观想的所缘境的同时,「由贪色声等之掉举」这时候,对於之前我们所曾经感受过的,不管是色法或者是声音等等的悦意境,在内心当中透由贪的力量而生起了掉举,「令心无有自主」,於彼等境牵引其心,透由掉举的力量,让我们在当下没有办法自主我们的内心,而牵着我们的心,往悦意境的方向去前进,使其散乱。所以这时我们的内心是呈现出散乱的状态。如《忏赞》云:「如缘奢摩他,令心住於彼,惑索令离彼,为贪境绳牵。」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部分,抉择沈没之相。这个部分分五:一、有人把沈没和昏沈混为一谈,此与经典相违。正文当中,沉没,诸译文中亦译「退没」。梵文当中沉没的这个字翻译成藏文的时候,有人翻译成「沉没」,也有人翻译成是「退没」,相同的翻译成中文时,它也有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它的内涵是相同的。因而提到,沉没,诸译文中亦译「退没」。於此,有一类许「安住於境,不散余处,心不明澄之昏沉为沉没。」不合道理。对於沉没的这一颗心,有一些人他们认为心安住在境上,这时候心只要「不散余处,心不明澄之昏沉为沉没」,心只要能够安住於境上,纵使它没有办法清楚的呈现对境的影像,但是也没有什麽关系,所以「心不明澄之昏沉」这样的一种昏沉,他认为是属於沉没,「不合道理」实际上昏沉跟沉没这两者是不同的状态。

《修次中篇》与《解深密经》说从昏沉生沉没故。为什麽不合理道呢?因为在《修次中篇》以及《解深密经》当中有提到,透由昏沉作为因,而生起沉没为果,所以从这当中就可以知道,昏沉跟沉没并不是同一种的心法。不仅如此,《集论》虽於说随烦恼之散乱时论及沉没,在《集论》当中有提到二十一种的随烦恼,并且在提到随烦恼当中的散乱时,有提到沉没,有一些论典当中会把沉没认定为是内在的散乱,所以提到「《集论》虽於说随烦恼之散乱时论及沉没」,然於彼处所说之散乱亦有善性故,但是在《集论》当中提到散乱的这个部分,这当中所说的散乱也包含了善法,非定为烦恼之相也。所以既然有善法的缘故,就表示这当中的散乱,不见得一定都是烦恼的形相。所以从这句话里面,它最主要阐释的内容,是提到「沉没」它是包含了善以及无记,而之前的「昏沉」它是只有无记跟不善,所以如果「沉没」跟「昏沉」这两者是同一种心法的话,那以善、不善、无记的角度来探讨,他们这两者的法性,应该也是相同的,但实际上「沉没」当中是包含了善法在里面,所以「昏沉」当中并没有包含善法。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介绍昏沉与沉没的不同,并与依据。正文当中,昏沉,《集论》及《俱舍论释》云:是愚痴分,所谓的昏沉它是属於愚痴的一分,它有什麽样的特性呢?身心沉重,无堪能性;如果生起了昏沉,这时候会让我们的身心都感到非常的沉重,这时候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就没有办法随心所欲的作我们想作的事情,因而提到「无堪能性」。沉没,心执所缘,执持力缓,而沉没又是什麽样的一颗心呢?当我们的心在执着所缘境的同时,「执持力缓」我们的心没有办法提起心力,不能明见、紧执所缘,有可能它没有办法清楚的呈现所缘境,或者是纵使能够清楚的呈现所缘境,但是它没有办法呈现出具力的明分,因而提到「不能明见、紧执所缘」。

是故虽有澄分,若执所缘不甚明晰,即是沉没。这当中最主要强调的是细分的沉没。粗分的沉没跟细分的沉没,有什麽差别呢?所谓粗分的沉没,是我们的心在面所缘的同时,它虽然有「住分」,但是没有「明分」的话,我们称之为是粗分的沉没。而细分的沉没是我们的心在面对所缘的当下,它不仅有「住分」,而且也有「明分」,但是它虽然有明分,但是这样的明分是不具力的明分,我们就称之为细分的沉没。所以这段文当中有特别的强调,「不能明见、紧执所缘」也就是它并没有办法呈现出具力的明分。「是故虽有澄分」所以它虽然能够现起明分,「若执所缘不甚明晰」但是你执持的方式,它并不是非常的清楚,也就是不具力的话,「即是沉没」这一点我们也称之为是沉没。

《修次中篇》云:「若时如盲,或如有人入暗室中,或如闭目,其心不能明见所缘,尔时应知已生沉没。」在《修次中篇》当中最主要强调的沉没,是粗分的沉没,也就是心虽然能够安住,但是它并没有办法清楚的呈现对境,也就是有住分,但是没有明分。就如同盲者,或者有人进入了没有灯光的暗室当中,或者是将我们的眼睛完全的闭上,让我们的心没有办法清楚的呈现出所缘的形相,这时候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的内心已经生起了沉没。未见余大论中明说沉没之相。并且宗大师在这个地方作了补充,除了以上我们所引的《集论》,以及《俱舍论释》,以及《修次中篇》之外,在其他的论着里面,并没有办法清楚的看到所谓沉没的定义,是什麽样的一种状态。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不仅如此,沉没也有善法,所以与昏沉不同。正文当中,沉没有善与无记二种;以体性来说,沉没有包含了善以及无记这两种的沉没,昏沉则是不善或有覆无记任一,唯是痴分。而昏沉它的体性,有不善或者是有覆无记这两种。所谓的「有覆」这当中的「覆」是指的障碍。而「有覆无记」它的意思,是指我们在修道上,所呈现出来的一种阻碍,但是这一种阻碍,并不会让我们感生苦果,所以我们称之为是有覆的无记法。所以昏沉它的体性,要不就是不善,要不就是有覆的无记。所以它跟昏沉的体性是不相同的,并且昏沉「唯是痴分」,它是属於愚痴的一分。所以这是第三个部分,从这个当中,我们可以知道,昏沉跟沉没这两者,它的体性并不相同。

第四个部分,灭除沉没要有明晰与紧执二分。诸大论说去除沉没,须修佛像等所喜境及光明相,令心高昂。在论中有提到,如果要去除心中的沉没,必须要透由观想佛像,也就是我们所欢喜的对境,或者是光明相,让我们的心能够提昇起来。故心不明其境,如现昏暗、其心执持力弱,皆应灭除,如果我们的心,没有办法清楚的呈现所缘境,「如现昏暗」就有如同是我们的面前呈现出昏暗的,暗蒙蒙的这种影像,「其心执持力弱」或者我们的心在执境的时候,这样的一种执持的力非常的微弱,这两点都是必须要灭除的。而具所缘明晰与紧执二分。所以这时候,心在对境,不仅要能够清楚的呈现,而且心要能够「紧执境」,也就是呈现出具力的明分,这是第四个部分。

第五个部分,对於沉没易生误解,所以要按照修次论来认识。掉举易知;沉掉这两者当中,掉举是我们比较容易了解的,而沉没相,诸大可信经论皆未明说,故难了解,但是对於沉没的定义,很多的经论当中都没有清楚的介绍,所以对於沉没我们一般的人,不容易了解,

然极重要,但实际上了解沉没是相当重要的。於此极易误解为无过之三摩地故。有很多的人,没有办法分清楚,细分的沉没,跟无过的三摩地这两者的差别。是故,应如《修次论》中所说,於体验上详细观察而求明辨。所以除了透由之前《修次中篇》当中的这段文之外,更进一步的,我们在正式观想的当下,也就是修学三摩地的同时,必须透由自己的经验,来作如实的观察,而来分辨所谓细分的沉没,跟无过的三摩地这两者的差别。

戌二、於正修时令生了知沉掉之正知法

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五:一、要生起正知,了知是否生起沉掉。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最主要是提到了,五过失当中的第三种过失,也就是沉没跟掉举。如果想要对治这种过失,我们必须要修学八行当中的第六行,也就是「正知」,藉由正知的力量来作对治。正文当中,仅是了知沉掉尚为不足,在之前虽然我们介绍了沉没以及掉举的定义,但是光是知道沉没以及掉举的定义是不足够的。须於修时令生正知,如实了知是否生起沉掉。必须在正修的时候,在内心当中生起正知,透由正知如实的了知,我们内心中是否已经生起了沉掉。

又须渐次生起具力正知故,未生沉掉而将生者,尚须生起察觉彼之正知,况於生沉掉已,须能随即令生明辨彼之正知?由於具力的正知,是必须要依次生起的缘故,「未生沉掉而将生者,尚须生起察觉彼之正知」也就是我们的内心中,还没有生起沉掉,但是准备要生起沉掉之前,这个时候如果都需要透由正知的力量来察觉的话,那更何况是「况於生沉掉已,须能随即令生明辨彼之正知?」如果沉掉在还没有生起前,准备要生起的时候,都必须要透由正知的力量来察觉「我内心中的沉掉准备要生起」的话,那更何况是我们的心中已经生起了沉掉,这时候当然需要透由正知来察觉内心当中的状态。所以这个地方有特别的提到两种的正知,最有力的正知,是在沉掉还未生起,即将生起之前,透由正知的力量,就能够马上的察觉我的内心中,可能不久之後就会生起沉掉了,这样的一种正知,是最具力的,也是最好的一种正知。如果没有办法生起这种正知,至少要在沉掉生起之後,马上的察觉和想办法来作对治。

《修次论》後二篇中云:「见心沉没,或恐沉没。」所以在《修次论》的後二篇当中有提到,察觉我们的心已经生起了沉没,「或恐沉没」或是还未生起沉没,但是即将要生起沉没,而提到正知的两种不同的察觉方式。又云:「见心掉举,或恐掉举。」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如果不依正知,则所修皆落入沉掉。正文当中,直至未生如是正知,纵己断言:「从彼至此,全无沉掉,所修无过。」然非实尔。如果我们的内心中,没有办法生起如同之前所说的具力正知,纵使我们自己觉得,从某个时间、到某个时间点,我在修学的当下,并没有生起任何的沉掉,所以我所修的三摩地是没有过失的,但实际上却非如此。为什麽呢?纵生沉掉亦不能了知故;因为在此时,你的内心中纵使生起了沉掉,你也没有办法察觉,为什麽没有办法察觉呢?具力正知未生起故。因为在你的内心中,并没有办法生起具力的正知,所以纵使有沉掉生起,也没有办法察觉。如《辨中边论》云:「了知沉与掉。」此说了知沉掉须有正知。如是若未能生凡起沉掉定能察觉之正知者,纵经长时修习,然生沉掉亦不能察,遂以细分沉掉虚度时日。如果我们的内心中没有办法生起,「只要沉掉生起的当下,能够马上察觉」的这种正知,纵使花再长的时间来修习三摩地,但是实际上沉掉生起的当下,我们并没有办法察觉的缘故,所以我们所修的三摩地,它是掺杂着细分的沉没,因而提到「遂以细分沉掉虚度时日」。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修正念法是生起正知的重要因素。正文当中,若尔,如何能生正知?前说修念之法,即生正知最要之因。在之前所提到的,修学正念的这种方法,是生起正知最主要的因素。若能恒常生起正念,便能遮止忘所缘已所生之散乱故,如果在内心中能够长时的生起正念,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遮止忘失所缘,以及忘所缘之後所产生的散乱。简而言之,如果我们能够生起正念,这时候就不会忘失所缘境,而在内心生起散乱。能遮沉掉生已而久不察,如果我们能够生起正念,让我们的心专注在所缘境之上,透由这样的一种方式,我们就能够遮止沉掉生起之後,久久没有办法察觉的这种过失。由此则易了知沉掉。藉由这种方式,我们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察觉心中是否生起沉掉。

正念退与未退之时察觉沉掉,二时长短,观察自心极为明显。在正念退失,以及正念未退失的情况下,察觉沉没以及掉举,所需要花的时间的长短,这一点我们观察自己的内心,是非常清楚的,但是这当中所谓的「观察自心极为明显」,是以宗大师他的角度来作探讨,如果以我们的角度的话,我们平常根本就没有作这样的练习,所以也观察不出来。所以这当中有提到,「正念退与未退之时察觉沉掉」,当我们不具有正念的时候,内心当中想要察觉沉掉,它必须花的时间是非常的长久的;如果正念在没有退失的情况下,我们想要察觉沉掉,它所花的时间是很短暂的,这一点「观察自心极为明显」。由思此义,《入行论》中亦云:「若时为护意,安住於正念,尔时生正知。」所以为了要保护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能够完全的安住,这时候就有提到,「安住於正念,尔时生正知」,透由正念作为基础,才有办法生起正知。就比方说一个生意人,他如果要去买卖,他必须要有基本的资金。相同的,如果我们想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透由正知来察觉心中是否生起沉掉,我们必须要有正念作为基础。《辨中边论释》中亦说正念为正知之因。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33))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35)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止观禅修
辩经过程
佛顶尊胜佛母
中区全国供佛斋僧大会
活佛转世到西方 _宇色仁波切

赞助网站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法鼓佛修研習院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