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哲蚌寺住持 洛桑丹巴仁波切來台弘法 菩提道次第論開課 三寶總攝閉關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08:17:53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08:17:12   编辑部 报导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讲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三十七)2010528 台北 晚上

首先在还未闻法之前,我们在场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自己闻法的动机,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以这样的动机来听闻今天的大乘法。今天在这个地方所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宗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请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册,第50页,今天我们看到的是第50页的倒数第五行。在之前我们介绍了身心的两种轻安。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三个部分,此之根据。对於身心轻安的这两个部分,如安慧论师云:「身堪能者,由此能令身所作事轻快;心堪能者,则是正作意时,能令其心舒适、轻松之因,为心所法,所谓的心轻安,它是属於心法,并且它是心法当中的心所法,胜出余者。这当中的「胜出余者」指的是,我们这个地方所介绍的轻安,尤其是心的轻安,它是透由修之後,所生起的一种轻安,它跟一般所谓善心周围的心轻安是不相同的,它是比较殊胜的。所以相较之下,我们这个地方所提到的轻安,是胜出一般的善心四周围,所拥有的轻安,所以提到「胜出余者」。若能具此,心於所缘无障碍转,故名心堪能也。」如果我们能够生起心的轻安,我们的心在面对所缘境的当下,就能够随心所欲的安住,所以这也称之为是心的堪能。

总之,若得轻安,欲起功用断除烦恼,此时能灭如行难行所生身心畏怯、难转之不堪能,身、心则成极调柔性。如果我们能够获得轻安,这时更进一步的,想要去断除烦恼的话,「此时能灭如行难行所生身心畏怯」就比方说,我们在做一件事对我们来说是很困难的工作时,我们的身心难免都会生起畏怯,或者是感觉到这件事情,并不是这麽容易就能够成办的这种心态。如果生起了身心的轻安,就能够灭除,不管是生理,或者是心理上的种种障碍。因此提到「此时能灭如行难行所生身心畏怯、难转之不堪能,身、心则成极调柔性」。

《声闻地》说如是身、心圆满堪能,乃从初得定时即获少分,在《声闻地》当中有提到,身的堪能以及心的堪能,「乃从初得定时即获少分」当我们的心在一开始,能够安住在所缘境的同时,由於这样的一颗心,它是属於善心,所以它的四周围自然就能够生起轻安的这种心所。但是它的力量是非常轻微的,是我们不容易去察觉的,渐次增盛,而透由不断的修学之後,这种轻安的感受会不断的增强,最终则成轻安与一心专注之奢摩他;此又於初极细微故,难以察觉,後乃易知。这是第三个部分。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四个部分,二种轻安中最初生起心轻安。心的轻安跟身的轻安,这两种轻安当中,它必须要 先生起的是心的轻安。正文当中,将生众相圆满、易了知之轻安,其前兆者:如果我们即将在内心当中,生起各方面的条件都毕竟圆满的具备,而且我们能够马上的察觉的这种轻安的话,它会有什麽样的前兆呢?勤修三摩地之补特伽罗,於其顶上略觉沉重,然非不安乐之重相。这时候勤於修学三摩地的这位补特伽罗,他会感觉,他的头顶有一点沉重的感觉,而这样的一种感觉就比方说,我们在剃头的时候,剃完头之後,你将你的手掌放到头顶上,你会感受到一种沉重,但是又很温暖的感觉。所以提到「然非不安乐之重相」这种感觉是很舒服的,虽然它很沉重,但是它很舒服。生此随即远离能障乐断烦恼之心粗重,而先生起彼之对治──心轻安。所以在这种感受之後,我们随即就能够生起心的轻安来对治心的粗重,这一点在《声闻地》当中有提到,《声闻地》云:「不久将生渐为明显、易察之一心专注及身、心轻安之前兆,於其顶上略觉沉重,然非损恼之相。生此即灭能障乐断烦恼──烦恼品所摄之心粗重,亦能生起彼之对治──心堪能及心轻安。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五个部分,由此生起身轻安。在之前我们所介绍的是「心」的轻安,透由心的轻安,更进一步的生起「身」的轻安。正文当中,次依心堪能之轻安生起之力,能令气行於身,在之前透由生起了身轻安的力量,更进一步的能够让柔顺的气,能够遍满我们的全身,此是引发身轻安之因也。藉由气遍於全身,而引发身的轻安。在论典当中一再的会提到,气跟心,或者是风跟心,这两者它是一体的。也就是因为气跟心是一体的缘故,当我们的气非常的粗,这时候我们的心,也会呈现粗分的这种样貌。相反的,如果我们内心当中的风,是很细致的风,在这之上的心,也会变得格外的细致。

所以以佛教的角度来说,气跟心这两者是一体的。以科学的角度,现今有很多的科学家,或者是医生,他们都会认为是,所谓人之所以会疼痛、会有感觉,这是因为神经有某一种的传导功用所造成的。而对於所谓的风,或者是所谓的气,其实一般的人,他并不了解这当中的内涵为何?甚至有很多的医生,他虽然是医生,但是他也不见得了解气跟心之间的关联性。甚至就连气本身,如果将气分成是:粗跟细这两种的话,甚至有一些医生它连粗的这种气,都没有办法完全的了解。

所以有一些人,他明明身体是不舒服的,但是他去检查的时候,由於医生本身对於这块领域,他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他都会告诉病人说,你并没有生病。但实际上病人他的确就是感到不舒服,怎麽会说是没有生病呢?只是说,他所生的病是有关气这方面时,并不是每一个医生他都能够了解的。所以以佛教的角度来说,气跟心这两者的关系,就有如同是马夫以及他所骑的马,我们的心它是安住在气之上的。所以这时候如果他所安住的气本身,非常的细致,而且是堪能的话,在这之上的心,也会显得非常的细致,而且这样的心是能够被我们所控制的。所以这个地方有特别的提到,如果我们能够透由修的力量,让内心当中生起心的轻安,这时由於心跟气这两者是一体的,所以它所安住的气本身也会变得比较细致。「此是引发身轻安之因也」。

此气遍行全身,而这样的一种气,它是遍满全身的,而这个部分在密教当中,他所介绍的方式是更为的细致,能令远离身之粗重,由於堪能的气,遍满全身的缘故,在这个时间点,修学三摩地的这位补特伽罗,他能够远离身的粗重,生身轻安,对治身之粗重。又此遍布全身,由其堪能之气力故,见似盈满。由於这样的一种气,它是遍满全身的,透由这样的一种气,遍满全身的力量,这时候修学三摩地的这位补特伽罗,他会感觉这种气,遍满了他的全身。「见似盈满」对於这一点,无着菩萨所造的《声闻地》当中有提到,《声闻地》云:「由生彼故,这当中的「彼」指的就是之前我们所介绍的心轻安,能生相顺之身轻安,诸气大种行於身中,彼等行於身时,令身远离能障乐断烦恼──烦恼品所摄之身粗重;彼之对治──身轻安者,遍布全身,见似盈满。」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六个部分,二种轻安的差别。正文当中,此身轻安,是身体中极悦意触,而非心所,身轻安以及心轻安这两者当中,身轻安它是属於身体当中「极悦意触」,这当中的「触」是色法当中,色声香味触当中的「触」,但是这个地方所强调的触,并不是我们所谓的透由,比方我们的手,去触摸别的东西,所生起来的这种感受,也不是指这样的一种对境。这样的对境我们称之为是外触,但实际上身的轻安,它是属於内触。所以身轻安,它是属於色法,并且它是属於色法当中的触。因而提到「此身轻安,是身体中极悦意触,而非心所」,它并不是属於心法,既然不是心所,就不可能是心所。

安慧论师云:「应知欢喜所摄身之妙触,是身轻安。所以在内心中,透由欢喜所摄的一种内在身体当中,一种非常美妙的触,是我们这个地方所谓的身轻安。经说若意欢喜,则其身轻安故。」在经中当中有提到,如果我们内心感到欢喜,藉由此为因缘的话,我们的身体也会呈现出乐受,在此同时就能够生起身的轻安。但是身的轻安,它并不是属於乐受,因为乐受它是属於心所,所以这个地方身的轻安,并不是指乐受,而是指在乐受生起的同时,内心有一种非常美妙的触会生起,而这样的触我们称之为是身的轻安。

所以身轻安跟心轻安,这两者最大的差别是在於,心轻安是属於心法,并且是心法当中的心所;而身轻安是属於色法,是色法当中的触,所以这两点它的内涵并不相同。但是对於身轻安为什麽是触的这一点,确实是有很多的诤议,这不管是在显教,或者是在密教当中,对於身轻安它的本质,到底是心法,还是色法的这一点,实际上是有很多的诤议,是有待厘清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七个部分,身心轻安二种乐受当中,先生身轻安乐受之理。以身跟心的两种轻安来说,是先生起心的轻安,而之後生起身的轻安;而以乐受来作区分的话,是先生起身的乐受,再生起心的乐受,所以刚好是颠倒过来的。正文当中,此身轻安最初生时,由气力故,身中引发极大安乐,所以透由心轻安,而生起身的轻安,而身的轻安在一开始呈现的时候,透由气所产生的一种力量,「身中引发极大安乐」这时候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一种非常大的乐受,依此其心亦生胜妙喜乐。而藉由这样的一种乐,更进一步的让我们的心感到喜乐。所以这个地方有特别的提到「安乐」跟「喜乐」。

如果我们将受,分成是三种的话,分别是:乐受、苦受以及舍受这三种。但是如果更仔细的来作区分的话,这当中的乐受,是可以分为安乐以及喜乐这两种的。喜乐跟安乐有什麽样的差别呢?所谓的喜乐是在「意知」的周围所形成的乐受,我们称之为是喜乐;而在「身知」的周围所生的乐受,我们称之为是安乐。就比方说你的内心如果喜欢一件事情,你这时候你会说:我喜欢这个人,或者我喜欢这个境。但是你不会说:我对这个境产生了安乐,你并不会这样来解释。所以这就表示,如果我们的心里面,产生了一种乐受的话,在意知的周围所形成的乐受,我们称为是喜乐。所以这样的一种喜乐,它跟意知是有直接的关联性的。但是如果我们觉得身体很快乐,这时候我们会说:我们的身体很舒服,我们并不是说我们的身体很喜欢某个对境,我们并不会用这样方式来介绍。所以所谓的安乐,它所指的就是「身知」,身的这种认知,它周围的一种乐受,我们称之为安乐。所以透由身的轻安,而引生了身知周围的乐受,而藉由这样的一种乐受,而生起心周围的喜乐。

接下来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二个部分,正说得圆满轻安已,成办奢摩他之理。这个部分当中的内容分二:一、正文。在《略论》的正文当中,其後,最初所生轻安之力渐趋微弱,透由心的轻安,而生起身的轻安;透由身的轻安,而生起身的一种大乐,而这样的一种大乐,会渐趋微弱,所以提到「最初所生轻安之力渐趋微弱」,它会变得没有这麽的明显,此又并非轻安已尽,乃因初时明显,令心动摇;这并不是说,在当下我们生的轻安完全的消失,而是当我们的身体里,身的轻安生起时所产生的大乐,它非常的明显,这时候我们的心反而没有办法完全的专注在所缘境上,因而提到「乃因初时明显,令心动摇」。

彼渐退已,有妙轻安,而当这样的一种乐受,慢慢的降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生起一种非常微妙的轻安,无有动摇,如影随形,这样的乐受,它不会让我们的心在对境时,产生动摇的这种情况,并且「如影随形」,也就是它是跟随着我们,但是它的情况、它的力量,又会过度的明显,生起相顺之三摩地。心中欢喜亦渐减退,心於所缘坚固安住,远离由大欢喜所生之不寂静,所以在这个的一个时间点,由於内心当中的安乐,它已经渐次的变弱的缘故,所以我们的心,能够再一次的安住在所缘境上,并且远离由之前的大欢喜所生的一种不稳固的感觉,所以提到远离由大欢喜所生之不寂静,即是获得奢摩他也。而在这样的一种状态当中,表示我们已经获得了真实的奢摩他。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其依据。对於以上我们所介绍的这个部分,在《声闻地》当中有提到,《声闻地》云:「彼初起时,令心欢喜、令心极其愉悦、令心具有殊胜欢喜,其所缘境与心欢喜亦於心中现起。其後,最初所生轻安之力渐趋微弱,身具轻安,如影随形;这时内心当中的乐受,虽然是存在的,但是它并没有像之前这麽的强烈,这麽的清楚。心中欢喜亦退,由奢摩他令心坚固,心於所缘相寂静转。」若能生此,则能获得作意及第一静虑近分所摄之奢摩他,故得等引地中最下作意,如果我们能够生起真实的奢摩他,表示我们能够获得作意,以及第一静虑近分所摄的奢摩他。而这样的一种奢摩他,它是在等引地当中,最初的,也就是一开始所生起的奢摩他,也可以称之为是最下作意,此为《声闻地》中所说。 

巳二、有作意之相及断疑(分二)

            午一、有作意之相

午二、断疑

午一、有作意之相(53页)

    这当中的「有作意之相」,它的「作意」指的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奢摩他。如果能够在心中生起奢摩他的话,它能够呈现出什麽样的象徵?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八:一、《声闻地》中的说法。正文当中,能令自、他了知已得作意之相状者,能够让自己以及他人都能够了解,内心当中已经生起真实奢摩他的这种相状,在《声闻地》当中有提到,《声闻地》云:由获如是作意,能得最下色地所摄之心、身心轻安及心一境性四者;如果能够获得之前所介绍的真实奢摩他,就能够获得「色地所摄之心」,这当中的「色」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当中的「色界」。它能够获得色界所摄之心,但是这样的一颗心,由於它是最初开始生起的缘故,所以我们称之为是「最下色地所摄之心」。以及最初的身轻安,以及最初的心轻安,及心一境性四者;

具有以粗静相道或谛相道净除烦恼之能力;透由奢摩他的力量,能够观察出下界是粗分的,而上界是细分的,所以提到了「具有以粗静相道」,或者是更进一步的观察四谛十六行相,藉由这两种的修学方式,它以够净除种种的粗分以及细分的烦恼;倘若内住其心,则能速速生起身、心轻安;贪欲及睡眠等五盖多不现行;由於生起了奢摩他,我们内心当中的贪念,它是不常生起,纵使生起它的力量也是非常的轻微。睡眠的情况,也不像是在还未获得奢摩他前,也就是不需要睡得这麽久,也不需要睡得这麽熟。所以提到「贪欲及睡眠等五盖多不现行」;从定起时,如果从定中出定的时候,亦能具有少分身、心轻安。这时我们的身体会感到非常的轻快,而内心也会感到格外的舒服。

    在之前我们有提到「贪欲及睡眠等五盖多不现行」,有关於「五盖」的这个部分,我们之前在下士道的时候,已经有为各位稍微的介绍过。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第二个部分,得此作意之後,亦得清净奢摩他。正文当中,由得具足此等相状之作意已,奢摩他道极易清净,如果获得了之前所介绍的,具有种种相状的这种作意的话,之後如果我们想要再次的修学奢摩他「奢摩他道极易清净」,住於一心专注之奢摩他,其後速能引生身、心轻安,如果我们再次的修学奢摩他,透由这样的一种修学方式,就能够快速的生起身心轻安,是故能令轻安增长;并且透由奢摩他的力量所生的轻安,相较於之前所生的轻安,它的力量是更加强大,所以提到「是故能令轻安增长」。

如能增长几许轻安,亦能增长尔许奢摩他故,这时候如果「轻安」它的力量不断的增强,透由轻安增强之後,所产生的奢摩他,它的力量也会呈现出倍增,二者彼此相互令增,如果奢摩他的力量增长,透由奢摩他所生的轻安,它的力量也会倍增,所以这两者是有互补的作用。「二者彼此相互令增」,此为《声闻地》中所说。总之,若心堪能,其气亦成堪能,尔时能生殊胜之身轻安,此若生起,则於心生殊胜之三摩地;由此亦能成办殊胜堪能之气,故能引生身、心轻安。所以透由我们在成办了奢摩他,在奢摩他还未退失之前,都会现起以上我们所介绍的种种的相状。但实际上有很多的人,在现今会觉得,内心只要能够生起奢摩他,好像就跟跳脱轮回的罗汉是同等的地位,但实际上并不是。能够生起奢摩他,它并不是非常稀有的一种现状,所以纵使透由观察外在的种种相状,了知到自己的内心中,已经生起了奢摩他,但是我们不应该以此为满足。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三个部分,《声闻地》中说由此也会生起其他功德。下面的这一段文,跟之前的文最大的差异,是在於下面的这一段文,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并没有以下的这一段文。所以宗大师在这个地方,除了引《声闻地》的原文之外,由於《声闻地》这个部分它的原文,字句非常的艰深,所以宗大师对於这段文,又作了特别的解释。正文当中,又《声闻地》云:「为令其心不趣诸相、不散乱故,於初专注其心,令其无念、无有作意。」对於《声闻地》的这段文,宗大师作了以下的解释,此说於初一心专注之时,这当中的「於初一心专注」是指在第九住心的时候,由於不需要特别的透由正知以及正念,来安住以及观察的缘故,所以在之前我们有提到,这个阶段称之为是不作行,或者是无功用。所以只要心在一开始想办法安住在所缘境上的话,就能够随心所欲的安住於境,所以提到「此说於初一心专注之时」,全无余念及余作意。所以一开始它不会生起其他的杂念,也不会对於其他的境,在内心当中特别的去作意。

倘若如是串习,《声闻地》中又云:「汝应依次令心专一安住并专注於内奢摩他,以此令心相续及心续流无有诸相、无有分别、寂静而转,如是安住其心。对於前面的这一段文,宗大师在第五54页的倒数第四行,中间的部分作了以下的解释,所以我们就前面第三个部分,跟第四个部分,解释文义,这两个部分配合着来作说明。所以在第54页的倒数第四行,中间有看到,此中「安住其心」以上之文,也就是从一开始,「汝应依次令心专一安住并专注於内奢摩他,以此令心相续及心续流无有诸相、无有分别、寂静而转,如是安住其心」这段文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什麽意思呢?此中「安住其心」以上之文,说由如前修习,无相等三依次生起之理;如果藉由之前的方式,我们来作练习的话,会依次的呈现出「无有诸相」、「无有分别」以及「寂静而转」这三种的特色。

其後「无有作意」以上之文,所以我们再跳回《声闻地》当中,又若汝心虽获得止,由忘念及未串习之过故,显现诸相、分别、诸随烦恼所现余境,彼等皆生,作意所缘而起彼等分别,此为往昔见其过患之力所使,令心无念、无有作意。所以这个部分,它所解释的内涵,是什麽内涵呢?其後「无有作意」以上之文,是说虽得奢摩他已,然於此未多串习等,如果我们获得了奢摩他,但是如果没有一再的串习的话,心中仍有相等现起,这时候我们的内心当中,还是会有五欲等诸多的行相会现起,而在个「等」字当中,也包涵了比方说,我们对於境所产生的执着,或者是分别。不管这种执着,不管这样的分别,它的对境是存在与否?纵使是存在的,有可能我们在修学的当下,会想起,比方我们自己的家,或者是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方等等。这样的一种分别也好,或者是实际上不存在的境界,也就是胡思乱想也好,「心中仍有相等现起」这时候由於我们没有办法,一再串习奢摩他的缘故,心中或多或少还是会现起一些杂念。

此时应念心随彼转之诸过患,如果你的内心中有呈现出这样的一种现象,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去忆念,如果我的心跟随着这些念头而转的话,会产生什麽样的过患?对我自己来说会造成什麽样的损失?所以这个部分,我们就应该更进一步的去作思惟。令心不随顺彼,不作任何思惟而安住也;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如实的去思惟,心随着这些杂念而转的诸多过患,我们的心就自然的,不会跟随着这些杂念而跑。「不作任何思惟」而更进一步的,我们在内心当中,不需要对於其他的境作过多的思惟,而将原来的心安立在原有的境界上。

 

接下来我们再看到《声闻地》的原文,54页的倒数第六行上面,由修无念、无有作意,故若能坏彼所缘境、除其行相,则能住於无所显现。而这段文宗大师在54页的最後一行,作了以下的解释,其後「无所显现」以上之文,是说由作如是串习,此中任起相等三者,以串习无所思之力,不待刻意安住其心,彼三即能自然息灭,其後不复现起,心能安住於此,不为彼等所夺。由於之前在九住心的时候,已经一再的练习过「无念」以及「无有作意」的内涵,所以纵使此时在我们的内心当中,会现起相等三种的杂念,不管是起任何一种,由於我们之前不断的串习「无所思」所形成的一种力量,在这个时间点,我们不需要很刻意的将我们的心,再一次的拉回所缘境上,我们只是稍稍的提醒自己,我们内心当下所生起来的杂念,它就能够自然的息灭。「其後不复现起」并且在之後并不会再一次的显现。「心能安住於此,不为彼等所夺」,所以我们的心还是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上,并不会被这些杂念所影响。

《声闻地》的原文,贤容,彼所缘境极其微细、难以通达,为求通达,汝应发起猛厉欲乐及精进心。」此说生起妙三摩地之理。对於这段文的解释,余文显示此奢摩他甚为微细,彼之解说亦难通达。最後一段文当中,它所要阐释的内容是提到了,这个地方所介绍的奢摩他,它的本质是相当的微细,也就是我们一般的人是没有办法察觉的。不只是它的本质相当的微细,「彼之解说」纵使我们在介绍这一种的奢摩他时,其实要藉由文字来作介绍也是不容易的,「彼之解说亦难通达」所以一般的人,在阅读有关《声闻地》,或者是其他论着有关奢摩他的这个部分的文章时,其实是很难了解的。而这个地方宗大师,特别引了《声闻地》的原文,并且在一次的以非常简洁的方式,作了很详细的介绍。

宗大师所造的论都有这样的一种特色,不管是《广论》或者是《略论》,或者是其他相关的论着,在特别困难的地方,宗大师会讲得特别的仔细,这就是宗大师他造论的一种特色。而以道次第的论着而言,从一开始到奢摩他的部分,宗大师最主要引的经论是以无着菩萨所造的论为主;而最後一个部分,也就是毗婆舍那的部分,宗大师所引的经论,是以龙树父子所造的论为主,来作介绍的。而宗大师所造的另外一本有关中观的论着,我们称之为是《中论释》。《中论释》它所引的论,是以月称菩萨所造的《明显句论》为主,而在《中论释》的这本释论里面,将月称菩萨所造的《明显句论》的原文,附带解释,以非常清楚的方式,将《中观根本颂》的原文作了详细的介绍。而在《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当中,它最主要依据的,也是月称菩萨所造的《入中论》,所以配合《入中论》的根本颂,而在《入中论善显密义疏》里面也清楚的将《入中论》的原文,以及《入中论自释》这两部论,配合起来来作介绍。所以宗大师的论典,都有这样的一种特色,也就是他会引经据论,而且将他所引的不管是经典或者是论典的内涵,介绍得非常的清楚。

我们都知道,克主杰他是宗大师的心子,但是克主杰他曾经自己提到说,如果是以写偈颂的方式来介绍佛法的话,我跟宗大师是旗鼓相当的,也就是对於以偈颂的方式来介绍佛法,我们两个所写出来的偈颂,是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如果是以长篇大论,也就是介绍的方式来介绍,不管是经文当中的内涵,或者是介绍中观现观当中的一些道理,这一点我完全没有办法跟宗大师相抗横。我虽然花了很多的时间,想在这方面努力,但是我再怎麽努力,我都没有办法比上宗大师。所以从这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宗大师他在解释经文的时候,他所解释的方式,是一般的人所没有办法达到的一种成就。

而对於这一点,我之前的上师,第九十四任的甘丹赤巴法王,他是教导我道次第最主要的一位传承袓师。他在教我道次第的一些论着时,他有特别的提到,过去在西藏有一位成就者,他名字叫做云玛堪巴。这位成就者他所写的论着,跟宗大师所造的论着,从字面上来看的话,除了「见」这一方面他们的见解略有不同之外,其余的部分,他所写的论着陈述的方式,跟宗大师所造的论着,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知道,云玛堪巴的这位成就者,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成就者。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五个部分,心不趣向诸相之理。正文当中,其中相者,谓色等五境、三毒、男女之相,共为十种。在之前宗大师虽然对於《声闻地》的原文,有作了精譬的介绍,但是更进一步的,为了让我们更加能够了解这段文中的意涵,对於之前所解释的内容,再一次的作了更深入的分析,而提到这当中所谓的相,也就是「无有诸相」当中的「相」,所指的是哪几种相呢?「谓色等五境」也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境界。「三毒、男女之相」这十种的相,是我们一般的凡人内心当中,最容易现起的对境,所以提到「共为十种」。

无相之理,如果「相」是这十种的相,那在正文当中的「无有诸相」是什麽意思呢?於最初时,显现各种色等境相,现已随即自然息灭,最终於入定时,则不现起色、声等相,透由修学奢摩他的力量,纵使在一开始,还是会稍微的显现出这十种对境的其中一种,但是在显现之後,它马上就会自然的消失,「最终於入定时,则不现起色、声等相」,唯现内心明了、安乐之相。所以在入定的当下,我们的内心当中,并不会再一次的显现出色声等对境,而此时我们的内心「明了、安乐之相」。这当中的「明了」是心能够非常的清楚的显现出所有的境,并且在此同时能够生起安乐的感受。

第六个部分,一切分别等,也将自然息灭。第五个部分所介绍的,有关「无有诸相」的部分,而更进一步的「无有分别」。正文当中,其後无有分别之理:如前住於无念、无作意故,任起何种分别,如水中泡,不能长时令心流散,自然息灭;藉由之前我们一再的串习,「无念」以及「无作意」的缘故,之後我们的内心中,纵使会生起非常轻微的分别,但是这样的分别心,就有如同是水中泡,它并没有办法长时的安住在我们的心中,它会自然的消失。次仍如前修习,故前所现明了、安乐之相,此亦不须刻意遮止,现已随即自然息灭,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练习,在之前我们内心当中所显现的「明分」,或者是「乐分」,种种的形相,在此同时也不需要刻意的去遮止,它自然会消失,犹如稻谷脱壳,不堪安住。安乐、明了转更微细。而这当中的它会自然的息灭,是指说它并不像之前,来得这麽的清楚,来得这麽的粗分,它会变得比较细致。

第七个部分,出入定时的差别。尔时於入定中,全不现起自身等相,在入定的当下,由於我们的心是完全的专注在所缘境上,所以此时我们的内心中,并不会现起我们自己的身体等,种种的其他形相,其他的对境,觉其心与虚空无有差别;在此时我们会感觉,「心」它的本质跟虚空是相同的,因为在当下我们的心,并没有任何的分别,我们对於其他的境界也不会显现出任何的感受,所以它是非常的乾净,就有如同是无云的虚空。因而提到「觉其心与虚空无有差别」;於出定时,则觉身等忽似新生。而在出定的那一刹那,由於在入定时,我们的内心中并没有办法显现出我们身体的影相,并且我们的心,它的本质就有如同是无云的虚空般非常的乾净,所以在出定的这一刹那,「则觉身等忽似新生」由於我们的心,它能够再一次的显现我们身体的对境,所以我们会觉得,我们的身体好像是新生般,而且它非常的轻快,也就是它就如同是虚空当中的云,是轻飘飘的感觉。其後纵起瞋等烦恼分别,然不同前,其力微弱,不能长久持续。而在出定之後,纵使我们内心中会生起贪瞋等种种的烦恼,以及分别,但是这跟之前还未获得奢摩他时,它的力量是完全没有办法比较的,「其力微弱」而且不能长久持续。

接下来第八个部分,也会产生内心极为明晰等相。正文当中,彼时即是「寂静而转」,而在此时我们的状态,称之为是「寂静而转」,这是四字是在《声闻地》当中的原文有提到,内心极为明晰,而觉屋柱、室壁之极微尘似能细数;这时我们的心,变得非常的清楚,它能够清楚的显现对境,有一种感觉就如同是房屋的柱子,或者是墙壁这当中的极微尘,都能够清楚的将它数出来;住分深厚,不只是明分的力量非常的强烈,而且安住在境界上的这种力量,也是非常的深厚,於睡眠时亦觉与定融合,此与未得定前之睡眠不同,如果我们获得了奢摩他,以奢摩他的力量,藉由奢摩他的力量来入睡的话,这时我们的睡眠是能够与奢摩他互相融合的,「此与未得定前之睡眠不同」,复见诸多清净梦相。并且在梦中我们会见到佛果净土,以及诸佛菩萨等等的这种悦意境,所以这时我们所作的梦,也与在未获得奢摩他之前所作的梦,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午二、断疑(56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科判,断疑。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四,第一个部分疑问。正文当中,若得於前所说之三摩地,於五道中立为何道?有一些人,他自以为内心当中已经生起了奢摩他,由於生起了奢摩他,内心当中的烦恼变得非常的轻微。甚至在之前我们也有介绍到,他入睡之後能够梦见众多的净相,这时他会自认为自己的心续上,已经生起了非常高的证量。所以对於这个部分,这个地方透由问答的方式,来作以下的介绍。而提到「若得於前所说之三摩地」如果获得之前所介绍的这种真实的三摩地,也就是奢摩他的话,「於五道中」不管是从大乘的角度,或者是小乘的角度,它是在五道当中的哪一道呢?这当中的五道是包涵了: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以及无学道。它是属於这五道当中的哪一道?这是第一个部分,疑问。

第二个部分断疑。正文当中,於前所说之定,若是无倒了知无我见已,住彼见上所修之定,即可立为凡夫位时之解脱道;之前我们所介绍的定,如果是在没有颠倒,并且彻底的了解无我之後,这样的定是安住在这样的一种境界之上,也就是安住在无我的境界之上,所生的一种襌定的话,「即可立为凡夫位时之解脱道」这样的一种定,它最多也就是凡夫位的解脱之道。而这当中的解脱道,以五道来说的话,顶多是声闻或者是独觉的资粮道,它连加行道都还没有办法到达,因为它并没有生起毗婆舍那,所以它顶多就是声闻或者是独觉的资粮道。所以在这个地方有提到,「即可立为凡夫位时之解脱道」。

若非如此而修,《声闻地》云:如果我们当下修定的对境,并不是无我,而是我们之前所介绍的佛像,或者是其他的对境的话,这一点在《声闻地》当中有提到:为能成办第一静虑之根本定而观粗静相之诸世间道,亦依此三摩地而修。有一些人,他是为了要成办第一静虑的根本定的缘故,而去观察粗静相。所谓的「粗静相」,也就是在三界当中,下下界它的行相是比上上界要来得粗分,而上上界的行相要比下下界要来得细致,而观察这当中的差别,而生起了世间道。这样的种世间道,也是必须要依着我们之前所介绍的三摩地,才有办法修学的。

外道仙人,以世间道令离无所有地以下之贪,外道的行者,透由粗静行相的世间道,能够让自心远离三界当中「无所有定」,也就是无色界的最顶端,无所定以下之贪。亦须依此而趣上道,是故此三摩地是内、外二道所共同也。所以不管是外道的行者,或者是内道的佛弟子,都能够修学我们这个地方所介绍的奢摩他,所以这地方所介绍的奢摩他,是共内外道的。如果修学的人,他本身内心中是有皈依的话,这样的道可以称之为是内道;如果不具皈依的话,他心中纵使生起了奢摩他,这样的道也顶多称之为是外道。所以如果能够生起奢摩他,虽然是很殊胜的,但实际上这样的道本身,它并不是能够断除一切烦恼的根本究竟之道。

因此我们这个地方所介绍的奢摩他,以它的本质来说,是共内、外二道的。如果在生起奢摩他之後,这样的奢摩他是被皈依所摄持的话,我们能够称之为是内道。更进一步的,如果是被出离心所摄持,我们能够称之为是解脱之道。而如果是被菩提心所摄持的话,我们能够称之为是大乘之道。而具备有这样的一种特色,其实并不一定需要以奢摩他的角度来作介绍。比方以布施而言,如果布施的这样的行为,它是被皈依所摄持的话,它当下所造的业,或者是以道的角度来作介绍,它可以称之为是内道;如果是被菩提心所摄持,可以称之为是解脱之道;如果是被菩提心所摄持,可以称之为是大乘之道。所以从这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以奢摩他它的本质来说,它并不能够称之为是内道,也不能够称之为是解脱之道,它只不过是内、外二道所共同的一种道。

所以第三个部分提到的是,若以三主要道任一作为摄持,则成解脱道等。正文当中,又若能为无倒通达无我之见及善观三有所有过患、厌离轮回、希求解脱之出离心所摄持者,即成解脱之道;如果奢摩他是被空正见,或者是出离心所摄持的话,这样的奢摩他能够称之为是解脱之道。若为菩提心所摄持,亦能转成大乘之道。譬如施予畜生一握之食所行布施、守护一戒,若有彼心摄持,如其次第,亦成解脱及一切智道之资粮。然此并非观察由诸余道所摄是否能成解脱及一切智道,但是对於之前我们所提出来的问题,它并不是提问说:三摩地或者是奢摩他,被其他的道所摄持的话,能够成为什麽样的一种道?而是问说:三摩地它的本质,是什麽样的一个内涵?所以这当中就提到了,「然此并非观察由诸余道所摄是否能成解脱及一切智道」,乃是观察彼三摩地由自体门能成何道。所以是以三摩地它的本质、它的自体来观察,奢摩他是属於五道当中的哪一道来作讨论的,如果以它的本质,或者是以它的体性,我们来作讨论的话,三摩地它并不能够称之为是五道当中的任何一道,它顶多是内外共道罢了。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请各位明天来上课的时候,要记得带《菩提道次第略论》下册。(校稿中)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36))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38))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黑幼龙拒绝做「分数爸爸」 - 亲子YOU&ME - 亲子成长- udn校园博览会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台湾哲蚌洛色林佛学会Loseling - Yahoo!奇摩部落格
瞻布林集桑--世界祈福日
欢迎成为『年度光明灯』会员

赞助网站
利他無我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資料來源 : 喇嘛網
初級禪訓班--法鼓山台南分院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學術資源網站。
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