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南卓in Taiwan12年弘法回顧 嘎桑仁波切5月雲林菩提塔尊勝塔開光大典 賈拉瓦仁波切大般若經十萬頌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毗钵舍那 35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1:06:57
學習次第 : 无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1:06:03   编辑部 报导

毗钵舍那 2003-35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三十五)313-3

首先我们是看到第440页的第一行,最下面这个地方。「是故诸识观待通常之名言觉是倒非倒悉无差别」,这个地方就是他宗有谈到,「诸识」就是包括了「缘色法」的心识,以及「缘着影像它为真实面孔」的心识,以自宗的角度而言是认为,这些心识它在观待一般的名言识,是能够安立所谓的颠倒以及非颠倒的。但是他宗就有讲到,其实这两者,纵使你观待一般的名言识,也是难以去区分哪一者是颠倒?哪一者是不颠倒?这个地方它就讲了两个譬喻,如同在你的内心能够显现面孔的影像,但是实际上所显现出来的影像,它并非真实的面孔一般。心在缘着境界的同时,虽然也能够现起有自相的这一面,但是实际上这一面也并非真实的境界,这是第一点,就是当心在缘着境的同时,它们有相同的作用。不仅仅是如此,就如同「自相所空的色法」是存在的一般,「真实的面孔所空的影像」也是存在的,所以从这两点而言,他宗会认为从这两点而言,根本就没有办法透由一般的名言识,来区分所谓的颠倒以及非颠倒。

接下来自宗他就做了回答,若尔反问,如果你提出了这样的理论,那我反问你一句话,自相之体与现似本质之义,於名言中二者同无,色等像等於名言中二者同有。之前他宗他觉得在心之上,透由一般的名言识,是没有办法分辨颠倒以及非颠倒的。接下来自宗就谈到,如果你觉得在心之上,透由一般的名言识,没有办法分辨所谓的颠倒以及非颠倒的话,接下来自宗它是在境界之上,要来安立颠倒以及非颠倒的差别,所以自宗就谈到,「自相之体」有自相这一类的法,「与现似本质之义」就是你看到影像的同时,你会有一种「那是真实面孔」的心,这种心它们的所缘境,「於名言中二者同无」其实这两点你从境界的角度而言,它都是不存在的。「色等像等於名言中二者同有」相反的,色法等一切的诸法以及影像,这两者法在名言中都是存在的,所以自宗就是用境的角度,来解释所谓的颠倒以及非颠倒。

并且在接下来引了《入中论》的一段释云,则入中论释云:「缘起影像及谷响等略为虚妄,具无明者亦可现见,这当中就谈到,依着缘起所生成的影像,或者是山谷的回音,「略为虚妄」它是粗分的虚妄。虚妄可以分为细分以及粗分的,缘起以及山谷的回音,他们是属於粗分的虚妄。「具无明者亦可现见」,具无明者就是一般的世间人。因此一般的世间人,他能够了知到,不管是镜中的影像,或者是山谷的回音,实际上它的本质是虚妄的,所以具无明者亦可现见。然青等色及心受等略现谛实,其真自性具无明者一切不现,虽然之前它是虚妄的这一点,一般的世间人可以了知,然而青等色法以及心受,「心」就是心识,「受」就是感受,不管是色法,或者是心识,或者是种种的苦乐感受,「略现谛实」它虽然也是虚妄,但是它是细分的虚妄。因为它是细分虚妄的缘故,一般的世间人没有办法了解到,它是虚妄的本质,而现起了谛实的影像,所以「略现谛实」。这当中就是谈到,色法以及影像这两者虽然都是虚妄之法,但是影像它是粗分的虚妄,而色法它是细分的虚妄。所以一般的世间人在面对粗分的虚妄法,也就是影像的当下,能够了解到它是不真实的;但是在对面色法等细分虚妄的同时,则会略现谛实,就会认为它是真实的,而会现起谛实的这一面。「其真自性」而它最究竟的本性,色法以及心识、感受它最究竟的本性,是「具无明者一切不现」一般的世间人是没有办法了解它最究竟的本质的。是故此性与於世俗现虚妄者非世俗谛。」「此性」这两个字,它所要诠释的内涵是什麽内涵?我自己并不是很清楚,如果「此性」与之前,就是在前一句当中讲述到的「青等色及心受」这几个字来诠释它的话,到後面「非世俗谛」这一句话就没有办法解释了。所以「此性」这几个字该如何的作解释呢?我自己并不是很清楚。至於後面的那一句话就是讲述到,「与於世俗现虚妄者非世俗谛」这句话可能就是再考虑一下,它这句话所要表达的内涵是什麽的内涵?以上的这一段文,是《入中论释论》的原文。

宗大师对於这一段原文做了以下的解释,安立青等为世俗谛,不立像等为世俗谛,如此差别不应道理。当有何答?宗大师就谈到,在《入中论释论》当中,安立了「青等色法」为世俗谛,但是它却不安立「影像等」这一类的法为世俗谛,「如此差别不应道理」这样子来作区分是不合理的吗?「当有何答?」实际上在《入中论》的字面意思,它是有谈到,青等色法它是世俗谛,影像以及谷响,也就是山谷的回音,并不是世俗谛,这样子来作区分的话,是不合理的事情吗?如果我引了这段文来问你,你应该要如何回答呢?你对於这一段文你有什麽看法?这个时候他宗就谈到,若谓此二,於名言识虽同显现,然影像等由世间识能达为妄,故不立为世间俗谛,「若谓此二」也就是色法以及影像这两者,「於名言识虽同显现」虽然色法以及影像这两者,都能够在名言识当中显现出来,「然影像等由世间识能达为妄」但是这两者,以影像而言,这是透由「世间识」也就是一般人内心的心识,就能够了解到它是虚妄的,「故不立为世间俗谛」从这个角度而言,是没有办法安立它是世间的世俗谛。青等虽妄,然其为妄由世间识不能证知,故安立为世间俗谛。相反的,青色等一切的色法,虽然它的本质是虚妄的,「然其为妄由世间识不能证知」但是它是虚妄的这一点,透由一般世间人内心的心识,是没有办法了知它是虚妄的,不仅没有办法了知它是虚妄,并且还会在它之上,生起它是真实的执着,所以「故安立为世间俗谛」所以以这个角度而言,它是世间的世俗谛,前者的影像就是讲到了它并非世间的世俗谛。所以他宗就对於《入中论释论》的这一段文,做了以下的解释。实际上它的解释跟原文的意思是很类似的,因为不管是「影像」,或者是「色法」,它既然是存在的,又非空性的话,它是必须要归类在世俗谛当中。今天《入中论释论》有讲到,「是故此性与於世俗现虚妄者非世俗谛」,所以这一句话虽然字面的意思,讲述到它并非世俗谛,但是实际上我们应该要做的解释就是,它并非世间的世俗谛。为什麽它并非世间的世俗谛呢?因为它透由世间一般人的心识,就能够了知它是虚妄的,所以以世间的角度而言,它不能够称之为世俗谛。

之前我们看到,当他宗在分别色法以及影像,这两者的差别的时候有谈到,「於名言识虽同显现,然影像等由世间识能达为妄,」也就是色法以及影像这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影像它是虚妄的这一点,透由世间一般人的心识,就可以了解到它的本质是虚妄的,现在我们在字面上是以这种方式来作解释。但是实际上一般人,也就是世间一般人的心识,能不能够了知影像它是虚妄的这一点,是有待考虑的。为什麽会这样说呢?也就是如果你想要了解影像它的本质是虚妄的话,就表示你能够了知它并非谛实。你既然了解它是虚妄的,就了解到影像它的本质并非谛实;如果你能够了解影像它的本质并非谛实的话,在这个当下应该是能够通达影像之上的无自性,也就是影像之上所含有的空性。但是实际上影像之上的空性,并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了知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会变得没有办法解释这一句话。所以平时我们在解释这一句的时候,都会把它解释成「影像它是真实面孔」的这一点,是虚妄的,并且这一点是一般的世间人能够了知的。而并不是「影像它的本质」是虚妄的这一点,一般的人能够了解,要加上说「影像它是真实面孔,并且是虚妄的」这一点是一般人能够了解的。但是在《毗钵舍那》的这一段文,以字面的意思,它很清楚的讲述到,「影像它是虚妄」的这一点,是一般世间人的心识能够了知,能够通达的。不仅仅在《菩提道次第广论》毗钵舍那这个部分有讲述到,在《菩提道次第略论》毗钵舍那的部分,更是清楚的讲到,一般世间人的心识,是完全能够通达、了解影像它是虚妄的。

实际上这是相当困难的部分,以福称大师而言,这位大师认为,一般世间人的心识,是没有办法了解影像它是虚妄的这一点。因为就如同我们之前讲述到的,如果你你想要了解影像之上它是虚妄,就是你想要了知到,影像它的本质是虚妄的话,在这个当下你必须要了解它并不是谛实,既然它非谛实,就表示它是谛实的空。如果你能够了解影像它是「谛实空」的话,相同的你也能够了解它是「自性空」,因此你必须要能够了解到,影像之上空性的内涵。福称大师就是透由这种推论的方式,然後断言说,「影像它是虚妄」的这一点,是一般的世间人所没有办法了解的,但是实际上有一些人会认为,世间人是能够了解影像它是虚妄的,有一些人会认为世间人是没有办法了解到这种层次。

之前我们有谈到,世间一般人的心识,它是否能够了解影像它是虚妄的这一点,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如果你认为世间人它是有办法了解影像,它是虚妄的这一点的话,你就必须要间接的去证成,他也能够了解影像是没有谛实的。因此既然它是虚妄的,就表示它并不真实,它没有谛实。所以如果你认为世间人他能够了解影像「是虚妄」的话,你也必须要承许世间人,他是能够了解影像「是非谛实」的。如果今天你用这种方式来承许,会有什麽困难呢?我们之前有讲述到,会在一法之上,透由某一种正因来证成这一法它并没有自性,并非谛实。在透由正因来证成这一法并没有谛实的当下,我们所做的譬喻最简单的就是引了「影像」来作为譬喻。为什麽这一法它并没有谛实,因为某一个正因,比如以影像而言。如果你认为一般世间人,他是能够了解影像它是非谛实的话,这个时候你还是必须在这个之前,透由另外一个正因,来证成影像它是非谛实,因为某某某正因。在举这种正因的公式,你又要再举另外一个譬喻,但是实际上在此同时,你要找到一个比影像更简单的譬喻,似乎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如彼二境待名言识谛妄应理,如是二心待名言识,是倒非倒亦应正理。如果之前你是透由这种方式来解释《入中论释论》的这一段话,就表示在名言识,还是有办法安立所谓的真实世俗,以及所谓的颠倒世俗。所以自宗就谈到了,「如彼二境待名言识谛妄应理」色法以及影像这两者在名言识之下,要是能够区分出真实和虚妄的话,这当中的「谛」就是讲到了真实,「妄」就是虚妄。如果之前你在境界,也就是色法以及影像之上,透由「名言识」你能够安立一者是真实的,一者是虚妄的话,实际上就如同境,它能够分为真实以及虚妄一般,「有境」也就是心,它也是能够分辨所谓的颠倒以及非颠倒,所以「如是二心待名言识,是倒非倒亦应正理」,如果境它在观待名言识的同时,能够分辨出真实以及虚妄的话,相同的缘着境界的这两颗心,在观待名言识的同时,也是能够安立颠倒以及非倒,这两种是相同的道理,所以自宗最後就做了结论,「如是二心待名言识,是倒非倒亦应正理」,也就是之前自宗有提出的论点,这两种心它在观待名言识的时候,是能够安立所谓的颠倒以及非倒的。为什麽?因为它的境界是能够安立真实以及虚妄,它的境界能够安立真实以及虚妄的这一点,在《入中论释论》有讲得很清楚。既然在文中有清楚的表达,「境」能够分为真实以及虚妄的话,间接的就代表缘着境的这两颗「心」,也能够分为颠倒以及非颠倒。

接下来他宗就谈到,若谓待名言识既不颠倒,於名言中错乱相违。他宗所提出来的论点,我们可以翻到第439页,倒数第六行的下面这个地方。「故此论师虽於名言亦许诸识皆是错乱」,所以之前有谈到,应成的宗论师,在名言上「亦许诸识皆是错乱」,他们在名言之上,安立了诸识皆是错乱的心识。在下两行,就是倒数第四行的下面,「故待名言量,非为错乱」,接下来又讲到了,它在观待名言量的时候,并非错乱。所以他宗就认为,你之前的这一句话,跟之後的这一句话是有相违的。所以他就谈到了,「若谓待名言识既不颠倒,於名言中错乱相违」,就是他将之前自宗所谈到的这两种理论都引摄了出来,他觉得实际上你在诠释中观正见的当下,这一点是有相违的。接下来自宗就做了回答,若於名言说为错乱,错乱之名言与待何识立不颠倒名言之识,二者是一,则犯相违,然彼二种名言各别,有何相违?接下来自宗就谈到,「若於名言说为错乱」也就是在名言当中,我安立诸识它为错乱的这一点,这当中的「名言」跟「观待了名言识它是不错乱的名言」,这两者名言要是指的是同一个东西的话,我所讲的话是有相违的。但是实际上,在「名言识既不颠倒当中的这个名言」,跟「於名言中错乱相违的名言」,并不是指着同样的一件事情,「然彼二种名言各别」也就是这两种名言,它虽然在字面上都是讲到了名言,但是实际上它所代表的内涵是不相同的。既然它所代表的内涵是不相同的,你怎麽可以说这两种说法,前後是有相违的?「有何相违」?

接下来自宗就做了解释,谓以正理破除色等有自性体时,非就胜义,须就名言,於此名言识,则诸根识皆是错乱,除此所余,於诸通常名言识则非错乱,故不相违。这当中就谈到,「谓以正理破除色等有自性体时,非就胜义,须就名言,於此名言识」,这当中的「名言识」最主要就是谈到,你在观察色法它是有无自性,观察的心,因为它没有办法证得空性的缘故,所以在观察有无自性的心,它也是名言识。所以「谓以正理破除色等有自性体时」,当你透由正理要破除色法是有自性的这一点时,必须要先去观察到,色法它是有自性,还是没有自性的?而观察色法它有无自性的心,因为在观察的当下,它并没有办法证得色法是无自性的,所以它本身是名言识。「非就胜义,须就名言,於此名言识,则诸根识皆是错乱」,所以你观待,就是今天根识它如果是观待着这种名言识,就是观待着色法它到底是有无自性的这种名言识,其实「诸根识皆是错乱」的,那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是可以安立诸根识它是错乱的心识,因为它所显现的跟境所存在的方式并不相同。「除此所余,於诸通常名言识则非错乱」,除此之外的名言识,也就是我们一般世间人的心识,「於诸通常名言识」我们一般世间人的心识,「则非错乱」你要是观待着一般的名言识来作诠释的话,根识它并不能够称之为错乱识,它是错乱识的这一点,是要观待着之前,观察色法,或者是观察诸法是有无自性的这种名言识之下,来安立它是错乱的。那你换一个角度,如果是观待着一般人内心的名言识,它并不能够安立为错乱,要安立为正量,「故不相违」。

譬如世间言说中,说几人有及几人无,说云几者,其语虽一,然所有之几与所无之几,不立为同。接下来自宗他就做了一个譬喻,就比如在世间,在某一些场合,我们会说有一些人到了,有一些人没有到,或者是有一些人有,有一些人没有。比如以之前我们说的,在某某场合之下,有一些人已经到了,有一些人没有到,「说云几者」虽然在字面上我们都有讲到「有一些人,有一些人」,但是所到的「有一些人」,跟没有到的「有一些人」,实际上它所指的内涵是不相同的。所以「然所有之几与所无之几,不立为同」,虽然字面上它都是强调了「有一些人」,但是实际上到了现场的「有一些人」,跟没有到现场的「有一些人」,这两者它所指的那个人是不相同的。所以之前我们有讲述到,观待名言识,它能够安立诸根是不颠倒,以及在名言当中它是错乱的,实际上这当中名言所要诠释的内涵,并不相同。

又彼非错乱是待通常世识,非中观师许彼不错,如云:「唯由世为谛」等,故中观师立彼错乱。之前我们有谈到,「又彼非错乱是待通常世识,非中观师许彼不错」,之前我们有谈到,根识它是错乱的这一点,「又彼非错乱是待通常世识」就是它能够观待一般的世言量,然後来安立它是错乱的,「非中观师许彼不错」以中观师的角度而言,他也是承许之前的这些根识,它是错乱的心识,所以并非中观师许彼不错。所以以中观师的角度而言,他也是认为根识它是错乱的。如云:「唯由世为谛」等,故中观师立彼错乱。

抱歉之前的那一句话应该改成,「又彼非错乱是待通常世识」少了「非」这个字,「又彼非错乱是待通常世识」所以之前我们在安立根识它并不是错乱的这一点,是以一般人的角度来安立它的,「非中观师许彼不错」以中观师的角度而言,他们是认为,根识是错乱的意识。接下来就引了《入中论》的一句话,如云:「唯由世为谛」等。《入中论》的这一句话就是表示,以世间人的角度而言,他所看到的这一切都是谛实,都是真实的,所以并不能透由一般世间人的角度来安立境界,或者是安立有境它们是错乱的,必须要安立它为谛实。透由《入中论》的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到,「唯由世为谛」以世间人的角度而言,这一切都是谛实的,「故中观师立彼错乱」这一点以中观师他在观察有无自性的当下,他是安立这一切皆是错乱。

然以安立诸虚妄境,亦无相违,若立实境许以乱心而安立者,则成相违。接下来「然以安立诸虚妄境,亦无相违,」虽然这一颗心识,它是错乱的,但是这一颗心识,它是能够安立出虚妄的境界,所以错乱的心能够安立虚妄的境,这是不相违的事情。也就是因为它是错乱的心,它才有办法安立虚妄的境,也是因为境界它本身是虚妄的缘故,所以缘着境界的这一颗心,它是错乱的,所以这两者是互相没有相违的关系。「若立实境许以乱心而安立者,则成相违」,相反的,如果认为一切的境界它都是谛实的,你在安立境是谛实的当下,就没有办法安立心它是错乱的。因为我们在安立心是错乱的同时,最主要就是因为内心所显现的这一面,跟境界所存在的那一面是不符合的缘故,所以说这一颗心它是错乱,以这种角度而言,才安立境界它是虚妄的。所以不管是心是错乱的这一面也好,或者境它是虚妄的这一面也好,都是透由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解释的。所以错乱的心,它能够安立虚妄的境,这两者之间是互不相违。反而是如果今天你安立诸法它是谛实的话,就没有办法在这个之上安立错乱的心。又於名言,许一切法皆如幻化,故於名言皆是虚妄,然立彼等为世俗谛,亦不相违。不仅仅之前的这一点它不会相违,「又於名言,许一切法皆如幻化」在名言中,中观的宗论师,他们会认为一切的万事万法,它的本质就犹如同是幻化般。「幻化」就是它在一般人的心中所显现出来的面貌,跟它真实的本质是不相同的,所以它是犹如同幻化一般。「故於名言皆是虚妄」也就是因为它所显现的,跟它所存在的本质不相同的缘故,於名言中皆是虚妄,於名言的角度而言它是虚妄的。

「然立彼等为世俗谛,亦不相违」,可能就会有人产生疑问,既然它是虚妄的,怎麽能够称之为「它是世俗谛」呢?所谓的「谛」就是真谛、真实的意思,既然它是如同梦幻泡影一般,它是虚妄的话,你怎麽能够安立它是真实?它是谛实的呢?但是实际上「然立彼等为世俗谛,亦不相违」,我们在安立它是如同梦幻泡影,它的本质是虚妄的当下,也能够安立它是世俗谛。为什麽能够安立它是世俗谛呢?因为之前於名言中许一切法如同梦幻泡影,跟世俗谛的世俗这两种解释方式,是以不同的方式来作解释的。世俗谛的世俗是讲到了无明、无知的意思,所以无明、无知的心它所缘的,就是缘到了一切的法都是谛实的。所以任何的境界,以心来观察,他都是认为它能够观察到的这一切都是谛实,都是真实的。之前我们所谈到的这个名言,并不是以无明的心,来安立它是如同梦幻泡影,所以它所解释的方式并不相同。

如云:「无明障性故世俗」於无明世俗立为谛实,所以世俗谛的「世俗」这两个字,是以无明来作为代表。也就是万事万法,以无明的心来观察时,它会认为一切的万事万法都是谛实,都是真实的缘故,所以一切的万事万法在心的观待之下,它能够称之为世俗谛。与破诸法有自性时,於彼世俗立为虚妄,二无违故。接下来「与破诸法有自性时,於彼世俗立为虚妄」,在世俗中我们要能够安立它是虚妄,或者是在名言中安立它是虚妄,这样的世俗法,跟之前世俗谛的世俗法并不相同。後者的世俗是以世间的名言识来作安立的,之前的世俗是以无明、无知的心来安立的,所以我们在名言或者在世俗之下,能够安立这一切如同幻化,又能够安立它是世俗谛,是因为之前的名言,跟之後世俗谛的世俗,它所代表的内涵不相同的缘故,所以「於彼世俗立为虚妄,二无违故」。










相關文章:
毗钵舍那1
毗钵舍那2
毗钵舍那3
毗钵舍那 4
毗钵舍那 5
毗钵舍那 6
毗钵舍那 7
毗钵舍那 8
毗钵舍那 9
毗钵舍那 10
毗钵舍那11
毗钵舍那 12
毗钵舍那13
毗钵舍那 14
毗钵舍那15
毗钵舍那16
毗钵舍那 17
毗钵舍那 18
毗钵舍那 19
毗钵舍那20
毗钵舍那21
毗钵舍那 22
毗钵舍那23
毗钵舍那24
毗钵舍那25
毗钵舍那 26
毗钵舍那 27
毗钵舍那 28
毗钵舍那 29
毗钵舍那 30
毗钵舍那 31
毗钵舍那 32
毗钵舍那 33
毗钵舍那34
毗钵舍那 36
毗钵舍那 37
毗钵舍那 38
毗钵舍那 2005-1
毗钵舍那 2005-2
毗钵舍那 2005-3
毗钵舍那 2005-4
毗钵舍那 2005-5
毗钵舍那 2005-6
毗钵舍那 2005-7
毗钵舍那 2005-8
毗钵舍那 2005-9
毗钵舍那 2005-10
毗钵舍那 2005-11
毗钵舍那 2005-12
毗钵舍那 2005-13
毗钵舍那 2005-14
毗钵舍那 2005-15
毗钵舍那 2005-16

上一篇(毗钵舍那34) 回目錄 下一篇(毗钵舍那 36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2008年萨迦法王台湾福慧之旅
实战经济学-慈悲也可以赚钱-看英业达会长叶国一- 谈天说地- udn部落格
中时部落格|灵性智商:发现生命价值的智力
声空不二音乐禅--明就仁波切
台湾哲蚌洛色林佛学会Loseling - Yahoo!奇摩部落格

赞助网站
華文佛教網絡資源
大同大學教育網
美國菩提學會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佛教藝術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