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僧伽免費健康檢查暨中西醫診療活動 傳統冬季喜金剛金剛舞法會法會 更新: 不丹法王雅旺顛津「蓮師三尊」灌頂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9:10:41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9:09:27   编辑部 报导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116-1202005年达赖喇嘛传授)

116  209页(广论346页)讲到「止观个别学法,分三:一、学止法,二、学观法,三、止观双运法。学止法分三,一、修止资粮,二、依彼修止,三、修已成止。修止资粮分六:一、住随顺处,二、少欲,三、知足,四、离诸杂务,五、尸罗清净,六、远离贪欲等寻伺。

为了成办奢摩他的缘故,所以它的资粮,如果是在无着菩萨的《声闻地论》里说到十三种资粮;现在是依据莲花戒大师,说了最主要六种资粮。那六种资粮呢?第一、住随顺处,为什麽要说到住随顺处?因为以初学者来讲,外在的因缘影响是最有力的;因为内在的,对法的信心,对法的坚固力量,并不是很够的缘故,所以容易随外境而转。外境的影响非常强大的缘故,以初学者而言,必须依赖随顺处,能随顺成办三摩地的地方,安静的地方来修学三摩地,这样比较容易成办。当内心的坚固力量已经稳定,纵使外在最大的逆缘,也不容易会改变内心,那时候就好一点,可是现在是对初学者说的。

在此说到随顺处有五种功德,1、易得,容易获得衣食等。2、善处,没有猛兽等或凶恶的众生,或怨敌来干扰。3、善地,没有旱灾或疾病的地方。4、善友,与自己见解上、行为上相同的法友。5、善相,在没有喧哗的地方,或夜间并没有很大的风声或水声的地方。

二、少欲,三、知足,四、离诸杂务,杂务就是作生意、攀缘等等。五、尸罗清净,自己的别解脱戒也好,菩萨戒也好,要好好的去遵守。六、远离贪欲等寻伺,贪着五欲的贪欲,远离这些逆缘等。以上这六者,讲到成办奢摩他的资粮,还有顺缘。

210页(广论347页)「依彼修止,分二:一、加行,二、正行。」先讲加行的部份,「如前所说六加行法及菩提心,当久修习。」在此为什麽说菩提心呢?一般成就奢摩他不需要菩提心的;可是在此的奢摩他,是为了能够成办大乘的因缘,能够成办成佛的因缘,所以必须有菩提心摄持。所以所修的法,如果是相应於大乘之法,在菩提心摄持之下而来修学奢摩他,所修的奢摩他,才有办法成就一切遍智的资粮和因缘,所以首先要认真的学习菩提心。菩提心成为奢摩他的加行,这是因为相应大乘法的缘故。

接下来讲「正行分二:一、身以何威仪而修,二、正释修行次第。」首先先讲到身相,如果我们坐姿好,因为身体抬头挺胸等,身体的坐姿正确,因此容易带来体内气流的运转,会变得比较调柔;因为气流的运转适当的缘故,使得内心对安住来讲会比较有帮助。所以在此说到了,应该身如同大日如来的坐姿般的,具有七法,或者八法的功德。

「足全跏趺或半跏趺」金刚跏趺坐姿,全盘也好、半盘也好,这都可以的。「眼注鼻端,不应太开太闭」不要把眼睛睁太开,也不要太闭;不要去管眼睛是开或闭,让他自然的去看待。因为根识不是重要的,在观修三摩地修襌的时候,最主要是由意识去修,意识去缘;意识以正知的力量去缘所缘境的时候,根识的力量慢慢会衰灭、会衰退的,所以那时候根识不要太在意。眼注鼻端,一定要看鼻端吗?如果鼻子比较大一点,看鼻端就比较简单;但是我们中国人很多没有鼻子,没有窿鼻就比较麻烦了,眼睛瞪变成斗鸡眼,眼睛越看会越难过的。

「身不可太俯太仰,应端身内含。」「肩要平衡」抬头挺胸的意思。「头应从鼻至脐正直而住,不可过於低昂,及偏一方。」抬头挺胸坐的时候,在鼻尖放一条线,线刚好直接到脐的部份,这叫做鼻至脐正直而住的意思。头要正直不要偏一方。

「齿与唇部随其自然而住,舌抵上齿。」齿与嘴应该随其自然而住,舌尖应该抵上齿。上齿就是门牙後面有一块肉,舌尖应该抵上去。如此会有什麽好处呢?如果有能力修襌修久一点,口水就不会流出来,因为舌尖往上抵的缘故,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不会粗猛的呼吸,对粗猛呼吸的减少会有帮助。

「息之出入莫令有声粗滑,必使徐徐出入无所感觉,无功用转。」有声就是喘气的感觉,粗滑就是吹气时那种温暖的感觉;不要有声,也不要粗滑,应该自然的作呼吸和吐气。「如是先令身具足八法,尤应善为调息也。」八法最主要的是调息,呼吸这部份要特别的注意,让他自然的去运作。

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二姆指端尖触碰,中间成三角形的样子,三角形的尖端应该放在脐部的四指头以下的地方。

左手和右手不要太靠近我们的身体,应该放宽一点。坐垫後面要高於前面,这样就不容易太累。

117  在此说到数息,如果能配合数息的方式,它并不是一种特别的观修,也不是观修气脉明点,而是在还没有正修襌定之前。因为随着贪瞋会让内心产生极大的起伏,所以先要把贪瞋平息下来,再去学襌定,才有办法学得更好;为了使让内心产生极大起伏的贪瞋熄灭的缘故,而说了数息的方式。

首先先从右边的鼻孔吸,左边的鼻孔吐,这样三下;之後再从左边的鼻孔吸,右边的鼻孔吐这样三下;之後左右的两边的鼻孔一起吸、一起吐气三下,这叫做九次的数息观修。这时候我们内心所要想的,就是吐气、吸气,吐气、吸气,只是想这个过程而已,什麽都不要去想,这样对於贪瞋的减少绝对有帮助。因为之前一直想贪境、瞋境,现在内心完全去缘自己的数息,吐气以及吸气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去想贪心的境以及瞋心的境了。内心平静之後,再去学襌定,好比一颗活生生的、或者很新鲜的一颗心,再去缘襌定的感觉了。

这比喻就好比我们的衣服要去染色,衣服的颜色很浓的时候,去染色很困难,因为他的颜色是深的;所以把深的颜色拿掉,变成素的颜色、白色的时候,再去染色就比较容易染色了,这个感觉是一样的。这是一种九种数息的方式。

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是,两个鼻孔一起的吸吐,这为一圈;从一圈数到十圈,吸吐为一次,一次数到十次;在第十次时再到十次、九次、八、七最後到一次;这样绕一圈的方式也可以的。还有一种,就是把吐为一次,吸为一次,这样去数也是很好的。这样去持续,对妄念的增长,是绝有摒除的作用。因为数息的观修,会让内心有收摄的作用,它是个很好的方便;它并不是前面摆一个所缘境,去作观想,不是这回事的。而是我们平常就会在吐气和吸气之间作数息,那时候让内心所有的观想力,都专注在吐气和吸气上面,无论是一圈也好,或者单次也好,这样去数到二十遍、三十遍,对内心收摄是有极大的帮助的。这是无着菩萨在《声闻地论》里面有说到。

212页(广论349页)「此中分二,午一、无过三摩地修法,午二、引生住心之次第。初中分三:未一、心住所缘前应如何行,二、心住所缘时应如何行,三、心住所缘後应如何行」。首先心住所缘前应如何行这部份,说到了「若不能灭除不乐修定乐定障品之懈怠,初即不趣向修定,纵修一次亦不能继续,旋即退失,故灭除懈怠为首要。」

如果没有去除懈怠,就不会去修定,如果修了也不能持续,或退失的缘故,所以灭除懈怠为首要。在此说到修定的五种过失,以及这种对治力的八种作意,五过失八作意在此说到了。

五过失:第一个懈怠,第二个忘念口诀,也就是忘记了所缘境。第三个沈掉,昏沈和掉举为一者。第四、沈掉产生时没有蓄意的去对治,沈掉产生时要蓄意对治,如果没有会产生过失。第五、沈掉未产生时还蓄意的去对治,因为沈掉没有产生,就不用刻意再去想我有没有沈掉了,这样蓄意刻意去想又会产生了三摩地动摇的障碍,这是五种过失。

首先针对第一个懈怠,而讲到四种对治作意。这四种对治作意是那四种呢?一、轻安。所以在此说到「若得身心喜乐之轻安,则能昼夜勤修善行,无所厌倦,懈怠已灭,然引生轻安必常精修三摩地。」如果获得身心轻安,虽然现在没有获得,可是将来获得,就能如心所欲的,想学善法的时候不会疲倦,愿意欢喜去学任何善法。这就是远离了身心粗重为性的缘故,那时候让身心获得了堪能,想要缘什麽样的善法,都能够如心所欲的去学习,这是身心轻安的作用。

在这身心轻安生起之前,必须昼夜勤修;昼夜勤修之前,必须对三摩地有猛烈之欲,这猛欲要生起之前,必须看到三摩地的功德,发起坚固的信念。所以由信念产生猛欲,由猛欲让我们勤修,由勤修让我们获得轻安的缘故,这四者就是断除三摩地的障碍,第一个懈怠最主要的作意,所以讲到四种作意。

之前是说,心还没有安住所缘境之前,要如何修;现在是说心安住於所缘境的时候,应如何修,在此可分两者。

213页(广论350页)心住所缘时应如何行,分二:一、明心住之所缘,二、心如何住。初者分二:一、总建立所缘,二、明此处之所缘。初者分二:一、正明所缘,二、明何人应缘何境。首先讲到正明所缘。

「世尊说有四种瑜伽所缘」四种瑜伽,是那四种瑜伽的所缘境呢?「初、周遍所缘有四,谓不分别与分别之二种所缘。」首先讲周遍所缘,四周所缘分四,如何分四呢?以他执取的方式来讲,透过了观察以及没有观察的方式来缘,所以说了两种所缘,不分别的所缘与分别的所缘;就是透过观察的方式,和没有观察的方式而来缘的缘故,所以分别与不分别是两者。第三、以所缘境来讲「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立事边际性」事边际性就是说,如所有性和尽所性两者其一者,这是以境而言。「由前二修法,缘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而修,得转依时,立所作成办」。以果位而言,「立所作成办性」如果获得了襌定以後,可获得什麽样的殊胜功德,以这个为所缘境之後,而来作观修的,这是属於第四种。所以第一种「不分别所缘」,第二种「分别所缘」,第三种所缘境本身的「事边际性」,第四修所成果的「立所作成办」。

118  213页(广论351页)「二、净行所缘分五」净行所缘就是指,过去世我们对那一种烦恼的串习比较强大,在修学三摩地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摒除比较强大力量,或具有强大深厚串习的这种烦恼,去作破斥的缘故,所以在此说了个别所缘境的观修。净行的所缘有五种,「谓由前生中多行贪欲、瞋恚、愚痴、我慢、寻思(容易散乱,马上就会想东想西),其对治法,如其次第为修不净、慈悲、缘起、界别、出入息所缘。」而说了这种对治法门,叫净行所缘。

首先先讲「贪欲」,如果在前世,贪心非常强大,这种串习力量使得今世的贪欲也强大,那怎麽办呢?观修三摩地的时候,可以观不净观。不净观可以观,外不净和内不净等。他的意思是,如同《声闻地论》说到,我们人的身体,从顶部到足底,慢慢去分析解剖的时候,先有皮、肉、骨、髓,所以从那一个角度去看待,没有一个真正值得我们去贪恋的对象,没有贪恋的内容存在着。像眼珠,如果把一颗眼珠拿下来,直接看眼睛会觉得眼睛好漂亮、好美,可是眼珠一挖下来,感觉又完全不一样了。你可以知道一颗眼珠子整体,一个珠子在你前面那种感觉,解剖的时候你看眼珠到底美在那里。

像泰国以前我去的时候,我看他们在寺院的前面,排设许多人死後的照片;刚死的照片,过了 一两 天之後的照片,过了多日之後的照片。从整个照片的顺序,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的时候身体的变化,过了几天身体是如何腐朽的变化,最後这个肉如何乾枯的变化,之後变成只有骨头的,只有一个白色的骷髅头;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亲眼从照片上去体证,这真的非常殊胜,感触非常深刻的。所以透过这种的方式,去观想内外的不净。

「瞋恚」如果瞋心强烈,它的对治力说了慈心。也就是希望离苦得乐的有情,这个怨敌虽然他想要快乐,但是他却无法快乐,因此愿他能够获得快乐,以这种方式来对治瞋心,如同之前所说的。

在此的「愚痴」,最主要说到了,对业果并不了解的愚痴,或者执取无因而生的愚痴,或者认为常因而生的愚痴等;这可以透过缘起见,来破斥这种的愚痴。因为由缘起的缘故,所以自然就会认为「有因」而生,「无因」的见解自然就会被伤害了;同样的因为「无常因」而生、「同类因」而生的缘故,所以「常因」而生的概念就会拿掉了。所以可以透过十二缘起的方式,从无明到生老死的这部分,作整个观修;自然会想到原来享受痛苦的,和享受快乐的,这个享受者的我,仔细找也找不到了。透过十二缘起,或一般缘起的观修,来断除这种愚痴。

之後讲到「我慢」,我慢的对治力叫界别的认知,界别就是蕴、界、处等等。如果学问了解越多,自然我慢心就没有办法产生。为什麽呢?像科学本身可以分好多不同的科学,物理的科学、心理的科学、生理的科学等等。如果你只对某一个内容精通,但是你要了解的内容太多太多了,会觉得没有能够完全了解的一天,那时候我慢自然不会产生,因为你会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虽然你在某个课程很精通,但是因为有太多的课程、太多的内容要学习,所以会觉得没有办法完全学完,自然我慢就会消灭了。就是要把要学的内容看得越多的时候,界别认识越多的时候,就有办法降伏我们的我慢了。

之後「寻思」就是如前所说的,容易散乱。容易散乱的时候,就讲到了安那般那念,数息,透过之前所谓的数息方式,让内心获得内摄安住的。

「三、善巧所缘亦有五」善巧所缘的意思是,反覆的去思惟自然就越来越精通,越来越善巧的缘故,而说了善巧所缘的。这有五种「谓善巧蕴、界、处、十二缘起、处非处所缘。」

    「四、净惑所缘有二」断除烦恼的所缘,有两种断除的方式,观想上地为静,下地为粗的「谓上下地之粗静相」来暂时的压伏烦恼。好比获得了非想非非想天之後,自然无所有处天的烦恼会暂时的被压伏,这是因为观想上地为静,地下为粗的粗静相的缘故,这属於暂时的压制,这是一种净惑所缘。第二种净除烦恼的方式「与无常等四谛十六行相也」,在此是以《声闻地论》里面为主而去解说的缘故。《声闻地论》说到无常等四谛十六行相,补特伽罗独立实体空的人无我的见解;《声闻地论》并没有讲法无我,最主要是说人无我的见解,而来断除一切的烦恼,这也是净惑所缘。这个是永远断除烦恼的种子,前一个是暂时压伏烦恼而已。

    214页(354页)「明何人应缘何境。若是贪欲增上乃至寻思增上之人,则如《颉隶伐多问经》所说,如其次第当修不净乃至出入息所缘,个别决定」如果贪欲强观不净观,瞋欲强观慈心观,愚痴强观缘起,我慢强观界别,寻思强观数息,所以依照个人烦恼的强烈,来决定我们要去缘什麽样的所缘境,所以「个别决定」。

「若是等分行及薄尘行人,则於上所说诸所缘中,随何种即可於彼摄心,无须决定。」若是等分行,如果是同样的强烈,没有所谓的特别强烈;或者是薄尘行人就是烦恼比较少的。在上述的所缘境当中,我们可以随缘取一个来作修学,没有决定要观这一个或那一个了,就没有所谓的决定了。

215页(广论356页)「明此处之所缘」既然是这样,这是一般的所缘境,在此我们要观想什麽呢?观想什麽来成办这个奢摩他呢?这是个问题。回答说:如同之前所说般的,随着个人的烦恼强烈来作决定,这个是可以的。如果你觉得烦恼一样强大,或觉得烦恼过小,你也可以自己决定要作怎麽样的观修的。

但是《修次中下二篇》与《现住三摩地经》里面说到,如果你没有决定那个所缘境是最好,建议我们弟子可以观想佛像。因为观想佛像有很多的功德的,第一个可以时常忆念佛的身功德,所以反覆的忆念,对佛的距离会慢慢的拉近,所以在行住坐卧的时候,都会觉得好像有佛在我们身旁的感觉。纵使是有疾病,或临终的时候,自然就会忆念起佛,在忆念佛的安详当中死去,确实有这种的力量可以帮助的。所以说到缘佛像的内涵。

    「此复有新观想者,与於原有令重光显之二法。後法易生信心,且顺共乘,故当如彼修。先求持心之所缘,谓当觅一若画若铸工最精妙之大师像,数数瞻视,善取其相,令心中现,或由师长晓喻,思所闻义,令意中现,以此为所缘境。然不应作绘铸等像想,当令现为真实佛像。」如果是刚开始观想者,最好用一个工巧的师傅,他所作的非常精妙的佛像,来反覆的去看他,记住那个形状来缘取。或者透过上师的介绍,让我们去想像这个形状而来作缘取。 

「有说将佛像置於面前,用目注视而修者,智军论师善为破斥,极其应理。」有些人认为奢摩他的正所缘,是外面的佛像,所以用眼睛一直去看,外面眼睛看的这个佛像,叫做奢摩他的所缘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此智军论师有作破斥,有时候我们这样去看,因为眼睛一直瞪着佛像,虽然因为眼识的关系,让我们觉得不会散心;可是真的奢摩他是要由意识去成办,而不是用根识去成办的。如果是用意识去成办,那变成眼睛看之後会产生影像,叫义共相,也叫总义相,也就是这里所谓的影像;其实是意识去缘眼睛看到之後的影像,这才是真正奢摩他的所缘境。

216页 宗大师所说的「要於彼境摄持心故」如果真正要去修学奢摩他,主要是用意识去缘境的,这个意识所缘的所缘境是什麽呢?「及说是缘前述真境之形像或总义故」一个影像或它的总义,总义就是义共相;就是眼睛闭上之後,看到的那个影像,才是真正的奢摩他的所缘境。如果我们观想佛像,那要怎麽去观想呢?大概观想在眉间的部份,距离,如果我们大礼拜,大约在手间的距离。

佛像本身的大小是一寸的大小。他本身具有什麽特徵呢?非常的光明,以及非常有重量。因为光明的缘故,可以让我们去除昏「沈」,因为非常有重量的缘故,让我们去除「掉」,具有这种的功德。所以要重重的,可是却有光明,内外透澈的感觉。

119  在此说到,可以透过空性的见解来学习奢摩他,就是变成了无我、遮挡自性的自性空,来作为奢摩他的所缘境,之後来修学奢摩他的。首先先反覆观察空性的道理,最主要透过缘起的道理,来让自己完全相信,这是唯名安立而有的,唯意识安立而有的;决定之後,因为见解决定的力量,成为奢摩他的所缘境,安住在无我、自性空的当中,而来学习。所以以空性为所缘境,在没有证得奢摩他之前,先有空正见,所以由「见力」得「修力」,这是很殊胜的。还有另外一种状况,由「修力」得「见力」,先让自己成办奢摩他之後,再让自己了解空性的道理,这也是有。所以说到这两种,由见力得修力,或者由修力得见力的。

还有一种我们可以把心,唯明、唯知的体性的这颗心,当所缘境来作观修的;和襌宗所说的观修方式,几乎非常相似了。

我们平常每个人都会说心、心、心,真正的那颗心它的定义,我们也会用嘴巴讲,唯明、唯知的体性这叫做心。可是真正的那种感觉,要如何的去了解呢?所以我们要观想心的时候,首先先让自己去除根识的感受,先让根识不要产生;也就是根识去接触五欲的时候,不要太在意,这样根识就不会影响到意识了。意识会想起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刻意的不要让自己去想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以及未来我们要做这个、要做那个的,会有这个、会有那个的疑虑也好,或希望也好,所产生的种种计划,未来的想法也刻意的去遮挡。这时候会突然有一种空朗朗的感觉。

为什麽?因为我们平常,都是随着自己的根识所看到的,或者意识所缘取的,无有间缺的一直在这种感受当中;如果这完全遮挡,就会有空朗朗的感觉。没关系,再继续持续这种空朗朗的感觉,慢慢的,慢慢的,会有一种唯明、唯知的体性出现,这个叫做心,这就是体会心。马上把这个心的感觉抓住之後,以这个作为有法,再来观察这个心的自性在那里,这就是观察心的空性。这个心是从那里来的?这个心於何处而住?这个心将会去那里?

这个时候再配合中观的见解,就像破除四边的见解,破除有无的见解,以及破除离一离异的见解,来了解无自性的道理。所以了解心的空性,和一般了解有法的空性比较之下,了解心的空性会非常殊胜,因为这并不是那麽简单的。

217页(广论359页)「心如何住分三:一、立无过轨,二、破有过轨,三、明所修量。立无过轨。此中所修之三摩地,要具二种殊胜」所谓奢摩他有两种功德,那二种呢?「谓心具极明显分之力」光是清楚的看到是不行的,而是心本身要很有精神的样子,不是那种懒懒的感觉;有时看得很清楚,有时又懒懒的感觉,没有什麽力量,不是那回事,而是要非常有精神的感觉。不只是看清楚以外,还要非常的有精神,这叫做「具极明显分之力」的意思。

第二个是「具专注所缘之无分别住分」不散乱的意思。在此所要求的奢摩他,必须具这两种功德。有一些人在这上面,还要多加「安乐」,还有一些人在这上面多加「澄净」,所以有些人说具三种功德、或四种功德的。

首先先破除具有「澄净」的说法。澄净不需要的,为什麽呢?因为当内心具有极明显分之力,他一定是去除了昏沈、沈没。如果去除沈没,澄净的最大障碍就是沈没,沈没去除自然就会澄净,澄净自然就能产生;所以具有第一个功德,就等於具有第四个功德,所以不需要多加的意思。宗大师在这一大段第四行说到,「故离初分不需要别说」远离第一个功德,再多加一个澄净是不需要说的。

至於「安乐」也不需要加,为什麽呢?因为这种的安乐、喜乐的感受,是三摩地的果,不是正修三摩地时所需要的功德。三摩地最主要的功德,就是这两者的缘故,这两者最大的障碍第一个就是沈没,第二个就是掉举。

    以三摩地去缘境的时候,要完全抓住。因为之前在讲五种过失的第二个,忘记了口诀,就是忘掉了所缘境。为了能够让心不会忘掉,或者遗失所缘境的缘故,所以以正念来持有着;但是正念是不是刚好持有我们之前所要的所缘境,这是以正知去作观察的。以「正念」去取得所缘境的时候,有没有刚刚好取得,这是由「正知」去作观察的。所以在此说到了,

218页(广论360页)「此中之三摩地,谓心专注所缘之住分,复是相续住於所缘,此须令心专注所缘不散乱之方便,及散未散乱如实了知之二事。」由正念让内心去专住於所缘,而产生不散乱;但内心有没有被散乱所转,或者我们的「正念」有没有刚好抓住所缘,这是由「正知」去了解的,所以「初即正念,次即正知。」

    「若失正念,忘失所缘,於此无间便失所缘,故不忘所缘之念为根本。」如果没有正念,就很容易遗失我们之前的所缘境,在瞬间就会遗失的缘故,所以应该修学不忘所缘境的正念,这是修学襌定的根本。为什麽呢?「由此念故,令心安住所缘之理,谓如前说观慧所缘,若能现起,最低限度即应令心用力摄持,使心策举,不新观察。」由此念故,可以使心安住於所缘境上。因此在最低的限度,最下限来讲,应该用心、用力的去摄持这颗正念,有精神的去安住於所缘境上。

什麽叫做念呢?「如《集论》云:云何为念」正念的境的差别是什麽呢?「於串习事心不忘为相,不散为业。此说念具三种差别」於之前的串习事,就好比观佛像,反覆的去作观修,或者去忆念,这是「境之差别」。「行相差别」就是使不忘於所缘境。不忘之理,并不是只是忆念师长的教授而已,而是要让内心一直的去缘这个所缘境上,这叫不忘之理。它的「作用差别」,是於所缘境上令心不散。

120  之後219页「即不缘佛像等其他所缘,唯修不分别心」所谓不分别的观修,就是远离了散乱,於自己专注的所缘境上,毫无观想的,就像毫无作意的那种观修。其实像大手印和大圆满的时候,有说此的观修,摒除一切的杂念,安住在无分别的当下,以这个为趣入大手印、大圆满的大门之後,再来说的观修之法。同样的这此又说到,「唯修不分别心,亦必念云:心当於境全不分别,次即令心不流不散。令心不散,与不忘所缘之正念义同,故仍未出修念之法。如是修者,亦是修有定解力之念也。」

    之後讲到「破有过患」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内心去缘善所缘的时候,知道外散、散乱的过患的时候,为了让内心不要往外散乱,所以内心收摄。可是在收摄的时候,有一种状况,要特别的谨慎必须去注意,尤其是修襌的人;明明看境看得很清楚,可是没有精神,有一种懒懒的感觉,这一种的感觉把它误认为是襌定,而长久的观修,那会变得越来越愚蠢的,这叫做观修细微的沈没。因为他把细微的沈没,视为是襌定而作观修。

我有一些认识的朋友,有这种的状况产生。这种细微的沈没,长久的观修之後,可以让我们的呼吸、数息完全断灭,可以到达这种境界。可是因为它本身是一个细微沈没的缘故,它是一种过患,具有过失的襌定,所以他的缺点就是,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没有抉择的能力;看起来很明显,也不散乱,可是误认为襌定。所以在修襌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内心的精神,让内心有一种很有精神的感觉,这是很重要的。

   222页(广论365页)「心住所缘後应如何行,分二:一、有沈掉时应如何修,二、离沈掉时应如何修。初中分二,一、明不知沈掉之对治,二、明知已不勤断之对治。初中分二,一、抉择沈掉之相,二、於修行时生觉沈掉之正知。」今讲初者。

    什麽叫掉举呢?如同无着菩萨的《集论》说到,「云何掉举?净相随转」掉举它是随可爱境而转的,它本性是贪心的一种,叫「贪分所摄」。他的作用是让心,没有办法产生寂静,叫「心不静相」。它的另外一个作用是障碍奢摩他,这是他的事业,所以叫「障止为业」。

「此中有三,一、所缘,谓可爱净境。」「二、行相」它的行相,他所看到的是什麽呢?「心不寂静,向外流散,是贪分中爱着境相」本身是属於贪心的一种。「三、作用」它的作用是什麽呢?「谓能障心安住所缘,即心安住内所缘时,由贪着色声等之掉举牵引内心,於境散乱而无自在。」障碍心安住於所缘境上,这就是掉举。

    至於沈没,沈没可以分粗分的沈没,细微的沈没,极细微的沈没,可以分三种。初分的沈没就是完全的看不清楚,这叫很粗分的沈没。细微的沈没,就是看得很清楚,可是没什麽精神的感觉,这叫做细微的沈没。极细微的沈没的意思,就是看起来好像有精神,可是又没有那麽有精神的这种情况下,叫极细微的沈没。这种极细微沈没,有散心的状态。

    还有一种就是完全看不清楚,就是有一种昏沈的感觉,这个我们叫做昏沈,昏沈是沈

没之因。2235行「昏沈,如《集论》与《俱舍》说,是痴分摄」是痴心所摄的缘故。它

的作用是「身心粗重,无堪能性」会让身体有重重的感觉,让心有安稳的感觉,其实看起

来也满舒服的,因为好像会得到很好的休息,懒懒的样子。

     刚刚没有讲的这部份,221页「明所修量」,最主要的内容是说,以一个初学者来讲,时常在修襌的时候,会随着沈掉而转的缘故。我们在修的时候,他这种尺度,要怎麽修呢?多次数、少时间;次数多一点,但是修的时间短一点,比较能够避免沈掉的产生。如果觉得沈掉不太会影响你的襌定的时候,就可以把时间拉长。

    为了能够让我们的襌定,不容易被沈没给侵扰,所以最好在高处作襌定的观修。时间来讲是清晨。

    224页「於修行时生觉沈掉之正知」这个意思是,一般察觉沈掉的方式可分两种,一种是沈掉发生之後而察觉的;另一种是,如果我们保持一个精神非常良好的状态,内心很有精神,那种警惕性非常强烈的时候,在沈掉还没有来、快来的时候,马上可以被察觉,这种境界一定要做到。

至於正知生起的因缘,主要的顺缘就是要让正念非常有精神,如果正念有精神,它会是帮助正知的助缘。可是正知本身的不共因缘是什麽呢?反覆的观察、数数的观察,有时候就应该反覆观察内心,有没有随着沈掉而转。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绿度母除障
法海点滴 道次第 中华民国阿底峡佛学会
佛说八大菩萨经 日期2008/9/28 21.38
欢喜无忧的彼岸:Q版佛菩萨- 乐多日志
功德宝藏˙喜雨---大圆满见地 日期2008/9/30 08.58

赞助网站
台北生技網
雪域明珠-西藏: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與其滿意度之研究
雪域明珠-西藏: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與其滿意度之研究
華文佛教網絡資源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