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色仁波切離台訊息&菩提伽耶行程 尊貴的孔瑪仁波切 六中有外加行實修閉關 直貢噶舉竹節佛學會全球資訊網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中观四百论(1)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噶举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9:19:57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9:19:07   编辑部 报导

中观四百论(第1讲)达赖喇嘛尊者传授

2007723上午

1)亲爱的法友的兄弟姊妹们,从今天起大约在五天内,我们将要讨

论,或者是解释有关非常重要的经典,这个经典的确并非容易了解。虽然我个人而言,我也不是很容易的去认知里面的内涵,以及在这个经典里面,在这个讲义里面有一些的偈颂文,我也没有办法去解释;如果没有办法解释,我就念过去。

但是无论如何从听者,或者讲者而言,我们这两方面,都具有非常难得的机缘,能够来学习这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尤其是在这21世纪的时候。这部讲义大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这部讲义,仍然有它的作用。

我每天自己的修行而言,也是从这部讲义得到许多有益的帮助、有益的教授的。因此无论我到何处去教授的时候,尤其是对群众解说佛法的时候,这些群众是来自於不同佛教国家,我在开始的时候,我先会准备一些唱诵。刚开始第一个的唱诵,是由巴利文来念诵经文,大部都是从斯里兰卡,或者是泰国的这些比丘众,会来唱诵经典的。为什麽呢?以佛法的历史的语言来讲,巴利文是最早期,也就是佛在世的时候使用的语言。
 
接下来我们就会邀请懂梵文的这些修行者来唱诵,或者是梵文语言建立的这个经典。以梵文语言建立的经典,历史最悠久的这个传承来讲的话,就是汉传佛法了,所以我们会请懂汉文的人来唱诵。之後我们会请像日本,或者跟汉传佛法有联系的这些佛教国家来唱诵。

之後就是我们西藏人,在佛法历史上来讲,我们都具有巴利语言所建立的这个佛法教理,以及梵文语言所建立的这个教理,我们两者的传承都具有。但是在佛法的历史上来讲的话,我们算是非常幼小的,所以我们安排在最後。那没关系,你们在此有筹备什麽样的唱诵,就按照这样的次序你们来唱诵吧!我一般有这样做,如果有的话可以,没有的话也无所谓,如果今天已经有的话,那我们就请越南的比丘,当然我也认识您个人已经有多年之久了,现在请您来唱诵。

现在解释有关佛法的教义,佛法的教义当然是一个,属於比较传统的宗教信仰,也就是比较古老的宗教信仰的其中之一者,在亚洲里面是如此的。但是在今天,我虽然是讲到佛法的教义,但是在此的群众有来自很多的地方,所以现在在西方,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於佛法的教理感到兴趣。因此有越来越多的这种佛教中心,在不同的国家一直在发展当中,但这些的国家,不一定都是佛教的国家。就像这里德国以及汉堡里面,就像之前所说的,在德国的佛法历史有一百年之久,所以在此机缘来为大众介绍,或者是讲授佛法的教理,依据这个非常重要的讲义来为大教授。

在这同时,无论我在何时对群众,尤其是西方人士介绍佛法教理的时候,我都会明确的表示,也就是一般而言,我们最好保持原有的传统信仰,最好不要随意的去改变自己原有的信仰,因为这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

举个例子而言,有一些我的朋友,当我1956年的时候,来到了印度。有一些西方的,尤其是欧洲的人士,他们表现出对佛法深感兴趣的这种表态,於是他们就改变了信仰,他们认为自己是佛教徒。但是当他们面临往生或者是死亡的时候,於是他们的想法当中,原本就是对造物主非常深刻的印象呈现出来,那这就是代表说他们已经有矛盾的现象存在了。

有一位西藏女士,大概在1959年的时候,她跟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也是西藏的官员,她跟她的丈夫往生,但是她的孩子还仍然存在。在那个时候,西藏的流亡政府,正在遭遇很多的折挫和困难。所以那时候有许多的年轻的小孩,以及从藏地里面非常少数的小孩,因为他们没有受到父母的照顾,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必须去工作,要去修舖道路等,所以他们把自己的小孩放在自己的旁边,就是修道路、修舖马路旁边,所以使得很多小孩没有办法受到照顾而去世。

这位西藏女士的小孩,後来被一位牧师给照顾,给予他教育,让他进入基督的学校。所以她在最困难的时候,她的小孩却被基督教的牧师给照顾。所以大约在六十年的时候,她来看我,她跟我讲她个人所遭遇的这一切;但她说在这一世她是基督教徒,可是她的下一世想成为佛教徒,这也是一种矛盾的现象。所以我觉得最好保持自己原有的信仰。因为我们经过了好几代,具有这种文化背景和习惯,所以我们已经受到自己原有的宗教信仰的影响。所以同样的在西方国家,像德国这里来讲的话,大部份都是属於基督教的文化背景。所以我建议你们,最好保持自己的信仰,不要轻意的改变。

当然有一些人,尤其是个人,当然像西藏人来讲的话,也有少数的回教徒,少数藏族的回教信仰,有了四百年之久了,就是四世纪之久;当然也有少数的回教,还有基督教。同样的像印度来讲,在印度里面的一些西藏人,他们是基督教徒的,这也是有的。当然在百万人里面,有些人确实的确的,对其他的宗教信仰深感兴趣,因为他对自己原有的信仰,觉得无法相信,那这是个人的自由问题。如果您真的觉得佛法的教育,或者是佛法的思想,对您比较适合的话,或者是更有影响的话,那我觉得这是可以的,那您可以修行佛法的教义。

但是以这个个案而言,我时常会呼吁你们,当你们转变了自己的信仰,放弃了原有的信仰。因为原有的信仰,没有办法真正的帮助到你,这并不代表说,这个社会或者您所居住的社会,或者是人类的社会,不需要这个宗教信仰,并非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要真诚的尊敬,这个原有的信仰。纵使你的信仰改变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尊敬,这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须要从内心深处,去尊重原有的你放弃的信仰,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当我们改变宗教信仰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去批评原有的信仰。

以及给予另一则的意见,就是说现在我们的世界,已经慢慢在缩小当中,以及完全密切的互相在依赖当中,互相观待当中。我们现在非常时刻,就是处於现在的状态当中,所以这是非常有益的。如果我们能够去认知其他的宗教信仰,这样的话我们才有办法,真正使得宗教之间和睦相处。因为有许多不同的人,来自不同的宗教信仰,当你了解到其他宗教信仰的时候,你才有办法真正重新发露起,你对其他宗教信仰的尊重,所以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帮助的。当我们去了解到其他宗教信仰的修行,或者其他宗教信仰的价值,或者他的系统,这也是一个主要的理由。我觉得解释佛教教义,在西方国家就是针对这种非佛教国家的地方,我觉得可以解释佛教的教义,我觉得这是可以的。

所以在过去我有这样去作,我有一些基督教的朋友,他们跟我说透过您对佛教的解释之後,从中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对上帝的信仰更加的强大。

有一次在英国的时候,有一个基督的团体,来自加拿大的一位弟子,他们就是邀请我来为他们教授他们的经典。我觉得这是非常困难的挑战,因为我是佛教徒,我根本对造物主和上帝是没有概念的。但是我现在要按照他们的教义,以他们的讲义来对他们教授,但是我尽我全力尽力而为了。大约花了三、四天的时候,为他们教授,他们非常的高兴,我对上帝的解释。

所以尊重其他的宗教信仰,并去认知其他的信仰,这是非常的重要的,而且有益的。我们要知道说,有很多的人他必须要透过不同的信仰获得利益,当你了解到这点的时候,你自然会对他们产生尊重。所以有许多这种主要的信仰,如同基督教、犹太教、回教,虽然在见解上来讲的话,我们有很严重的不同;但是在修行的内涵来讲的话,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所以在过去几世纪当中,这一些的宗教信仰,确实给予人类社会带来无比的贡献,以及无限的利益。同样的今天,有上百万的人,因由这些主要的信仰,而获得了心灵的依靠,我相信将来也是如此。在将来的几世纪当中,这些主要的信仰,还是仍然会扛起这个重要的责任来帮助更多的人,所以我们可以用这种的角度来尊重其他的信仰。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内涵,我必须要先明确的表达;否则在讲义里面,有非常严肃的内涵在此,所以我觉得我需要先明确的表达我的立场。

现在我将使用我原有的语文—藏文,对我来讲比较方便。一般我在介绍佛法的时候,首先我会先介绍佛法的一个纲要,简略的介绍之後,再讲到讲义的部分。首先我们先简略的介绍佛法的内涵。我们讲到所谓的佛法,所谓佛法的意思,所以首先要认知什麽叫做佛?所谓的佛以梵文来讲的话,有两种不同的意思,所谓的「布达」的意思是什麽?第一个就是净除所有的过患和过失,所以有「净」,净除的意思。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觉悟的意思,如同像莲花开放般,就是有增长的意思,在此的增长就是觉悟的意思。

所以我们翻成藏文的时候,以前西藏的这些大译师,他们翻译的时候,藏文「布达」的意思,有两个不同的解释方式,就是净悟。所以翻成藏文的时候就是「桑给」,桑就是净的意思,给就是增长净悟的意思。所以藏文的「桑」就是净治,净除;「给」就是增长,如同像莲花开放般的,增长的意思,代表觉悟的意思。中文直接翻译叫做净悟,有一点类似觉者,或者觉悟的意思。

在此我们先讲「桑」字,就是净治的意思。那也就是说在唯明唯知的体性当中,具有这个唯明唯知的体性的意识当中,我们去认知事物,或认知境的时候,因为有某种障碍去阻碍的缘故,所以我们意识去认知事物的时候,他没有办法淋漓尽致的发挥它所有的能力,有这一个障碍,这一个障碍尽除的缘故,而说了净字。也就是说我们唯明唯知的这个意识,它本身具有了解事物的能力,但是被某一种的障碍给阻挡了、遮挡了,把这种障碍拿掉、净除掉,而说了净字。这个唯明唯知的体性的这个意识,它的能力发挥到最极限,淋漓尽致的时候,它就能够完全觉悟一切的事物,一切遍知,而说了悟字。所以藏文的翻译,翻得非常美妙,他先翻净,後翻悟;没有先翻悟,後翻净。

当然我们也可以先说悟,後说净,为什麽不能呢?其实他有他的用意的。为什麽呢?因为了解事物的能力,我们不需要刻意的去成办他,他是自然拥有的。也就是一个唯明唯知的这个体性的意识,是我们俱生所拥有的。我们本身具有了解事物的能力,可是这个能力他没有办法发挥到最大。为什麽呢?是因为是有一个障碍存在的缘故,所以有先拿掉这个障碍,我们才有办法把这个能力发挥到最大,才能够了解到一切的事物,所以先说净、後说悟的。

因此所有的一切法,能够认知,这种认知的智慧,增长的能力,我们俱生是有的。可是被某种的障碍给阻挡的缘故,所以我们先要拿掉这种的障碍,先要净除这种的障碍。净治这种的障碍,必须要从意识上来去寻求净治的方法。那首先必须要去针对这所谓的障碍的内涵,必须要去认知。他障碍了什麽?他障碍的对象有什麽呢?有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也就是说有众多的法相,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众多的法相,这是在一个无寻无找的当中,而来去名言安立存在的,这个我们称为叫做尽所有性。也就是说很多的不同的五花八门、千百亿万种的法相的意思。

还另外一种的存在,并非是我们看到般的来去存在,这个内容就非常的困难了,在此讲义,最主要讲到这部分的内涵。也就是说如同我们看到般的,并非是从他方面而有的,因此而形成了所谓的所看和所在的不同。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因由自己的看法而感到满足,而是说他的真正存在,实际上的存在是什麽呢?那又会产生另外一种的法性内涵,这个我们称为如所有性。为什麽呢?因为这个看法和实际上所存在的,是吻合的话,那他的看法不应该有错误,可是并非是如此。因为如同看法般的,他的实际上状况并非是如此的存在。他的存在方式是另外一种,就是远离了我们看法以外的另外一种存在的方式了,那就是诸法的最究竟的存在的法性。也就是他的究竟性质是什麽?这个我们称为真如本性,他原本的一个本性、究竟本性,也可以称为叫做如所有性。

那要了解这两种法性的时候,有某一种的障碍,这个我们叫做所知障。所以所知障可以分两者,阻碍尽所有性的障碍,这个我们称为所知障,但是阻碍如所性的认知的障碍,我们把他叫做烦恼障。所以这两者的障碍,就是让我们阻碍认知一切的法相。

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去了解一切的法相,最主要是因为有愚痴的缘故,这个障碍,本身再仔细的去分析的话,又可以分愚痴和非愚痴这两者。愚痴可以分两者,也就是所谓的无明可以分两者,一个叫做不了解的一个无明,这个不会有很大的伤害。但是另外一者是一个完全颠倒执着的认知,这个就是有危险。

还有一种的愚痴无明,就是所谓的疑惑,也就是对事物的一个不认知,而产生的这种疑惑。所以这些种种的愚痴,都会阻碍着我们去认知一切的事物。所以我们心识本身具有认知所谓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的能力,可是从心识上就某一种的障碍,去阻碍我们了解如所有性、了解尽所有性,所以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障碍。因为我们要认知的法相,认知的内涵有两者。如果心的这个障碍,是没有办法透过外缘,或者透过其他的因缘来消灭的话,那我们抱怨痛苦是没有意义的,可是实际上却非如此。

为什麽呢?因为《宝性论》里面说到,「烦恼乃暂时性」。也就是说,我们意识本身,他的一个体性当中,并没有具有烦恼的性质。为什麽呢?因为意识存在的时候,不代表都一定有烦恼,所以代表烦恼是属於暂时性的,他不是在意识的性质当中融入的。而且烦恼都是来自於所谓的,对於实际状况的不认知,或者是颠倒的执着,而产生的。但是实际的状况,所谓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只是我们迟早的问题,终究有一天我们都会了解到实际的状况是如何的。

我并不是说空性的意思,而是说每一法都有他的一个真理,都有他的一个真谛,都有他实际的一个状况。当我们了解的时候,因为真理是不灭的,真谛是不灭的。所以当我们了解到真理、真谛实际状况的时候,那对於实际状况的不认知,甚至於颠倒错误的认知,自然就能够去除了。

所以烦恼的对治力是永远存在的。为什麽呢?因为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实际状况是永远存在的。当我们了解实际状况的时候,那自然对於实际状况的不认知,甚至於颠倒或错误的认知的这种烦恼,自然就能够消灭。为什麽呢?因为他们的所执是相违的。所以当我们对实际状况,仔细的或者深入的去学习的时候,当我们对实际状况,认知的越深的时候,对於实际状况的不认知,或者颠倒的一种执着,他们的力量就能够慢慢的消弱,甚至於减少,或者完全的消失了,这是理由一。为什麽烦恼属於暂时性的理由一。

再加上之前所说的,烦恼并非属於意识的一个体性的缘故,所以我们是有办法消灭烦恼的,而产生了净。所谓的净悟,佛陀这个辞义的解释,也就是说当我们净除了一切障碍的时候。当然所谓净除的意思,并非是说净除了前刹那或後刹那,或净除了他的前因、净除了後果,也不是这回事。而是说透过某一种对治力的生起,使得对克的这个内涵,没有办法继续的存在,这个叫做净除,这个叫做净治。也就是说所要遮止的、断除的内涵,透过某种的对治力,完全彻底的消灭、净治的话,由此而获得了断功德,也就是所谓灭谛的意思。这样的话,才有办法使了解事物的能力发挥到最大,那才有办法真正觉悟一切法相,而获得一切遍智。

因此所谓的佛,是必须要透过努力净治这些种种的障碍,才有办法获得了觉悟,并不是一开始就觉悟的意思。透过「佛」的这个字的解释来讲,我们也可以认知。所以没有一个一开始就成佛的圣者,这是不可能的。三世诸佛,都是透过有学道来去努力苦行,修学之後,才有办法净治一切的障碍,而获得一切的这种果位的。绝非是一开始就成佛的,或是圆满功德的。

因此释迦牟尼佛,以他走过来的经验,跟我们说到了。也就是我们所获得的证量,并没有办法像礼物般的给予我们。众生的痛苦,没有办法用佛陀的手帮我们拿掉。也就是痛苦的因,这些的恶业,是没有办法透过大悲水,或者加持过的水来洗涤的。佛陀把所拥有的这些证量功德,像赐予礼物般的可以给予我们吗?是没有办法的。

那佛陀怎麽救护众生呢?也就是佛陀他个人,是透过努力精进的这种苦行,而来净除一切的罪障,而来获得诸法的觉悟。那以他个人的经验,还有他走过来的这条道路,以如何的方法来净除一切的罪障,以他个人的这个经验,对众生而宣说,使众生了解到这个解决烦恼之道。要知道这种方法,唯有透过众生自己努力精进,而去行这种方法,才有办法真正获得证量的。

刚刚这句偈颂文说到「唯四法谛得解脱」的时候,也就是佛陀在初转法轮的时候,说到了四圣谛的内涵,就是在此「唯四法谛得解脱」里法谛的意思。佛陀在宣说四圣谛的时候,以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解说。以四谛性质的方式,以四谛作用的方式,以四谛果实的方式,而来解说四圣谛的。

这个四谛的内涵,不只是佛法的基础以外,佛陀以这三种不同的解释的方式来解说的时候,是非常善巧的。讲到四谛性质的时候,就讲到一般的实际状况是如何。讲到四谛作用的时候,是说配合这实际的状况,我们要如何去取舍,也就说我们因为想要离苦得乐,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取舍,这叫做四谛的作用。以四谛果实的方式,去诠释四圣谛的时候,就说我们配合实际的状况,当我们因由离苦得乐去如实取舍的时候,我们会获得如何的果实呢?所以这三种不同的解释方式,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讲到第一个四谛性质的时候,说到了污染谛的因果,以及清净谛的因果。也就是我们不想要的痛苦、污染谛,它是由什麽样的因而产生,它的果实是什麽。我们想要的快乐可以分两者,快乐是从何处而有?由这个方法而得到什麽样的快乐。所以首先讲污染谛的因果,所以佛陀先讲到了苦谛。

苦谛就是说,我们不想要痛苦并非是无因而有,或是常因而有,它是有因而有。这个因缘是什麽呢?於是说到了集谛。之後佛陀又说到了,我们想要追求的快乐,所谓的快乐是真正完全的自在,这种的自在是怎麽样去获得,这种永恒的快乐是如何去获得?是完全透过去除苦因之後来获得的。这个究竟快乐是否可得到呢?是可以得到的,它是有因缘的。因此而说到了,不只说了断谛以外,为了获得断谛而说了道谛的。所谓断谛就是灭谛。灭除所有的痛苦,和痛苦之因才是永恒的快乐,这个是有方法来获得的。这个方法是什麽呢?就是道谛的。所以佛陀说了四圣谛的内涵。

也就是说如果实际的状况是如此的话,那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看到这个灭谛,还有道谛,虽然我们现在是无法看到的,但仔细去思考的话,所谓灭谛的性质是什麽呢?最主要是讲到心的空性。为什麽呢?因为我们心的这些烦恼和污染、障碍等,最主要是由对心的空性不认知,或错误的认知而去产生的。所以当我们去净除这些障碍的时候,是在心的空性当中而去净治的、净除的,所以在心的空性的不认知当中,而产生这些种种的障碍。当我们净除这些障碍的时候,是认知心的空性当中、在心的空性下,而来净除这一切的障碍的。

所以心的空性是一直都有的,无论佛有没有来到这世间,心的空性是永远存在的,所以我们在心的空性当中,净除了这些种种的障碍,也是透过心的空性的认知,才有办法净除障碍的缘故,而说到了灭谛的内涵,以及如何获得灭谛的方法,也就是道谛。而说了清净谛的因果。

因为四圣谛的存在,所以在佛法的教理里面,非常重要的去诠释了缘起和因果的这个道理。那也就是说这些的快乐和痛苦,绝非是无因而有,也非是常因而有,也非是造物主内心晃摇、或者是动摇而产生的。所以无着菩萨很明确的解释了这个道理,而说到了三因缘。不动缘、无常缘以及能立缘,而说到了三缘。

在《缘起经》有说到,「有此故有此,生此故生此」也就是说有无明自然有行,没有人明明知道痛苦的情况下,而来造作痛苦之因的。但是为什麽我们不想要痛苦的情况当中,却仍然会遭遇痛苦呢?是因为无明的缘故,不知道的缘故,所以而说到了「能立缘」。

「生此故生此」说到了每一个果实,都有它的一个前因才有办法产生,这个前因必须要有它之前的前因而产生,因此我们没有办法说,没有一个因不是果的,因为每个因它的之前,又有其他的一个因,所以比起自己的前因来讲自己是果,但是比起自己的後果而言自己是因,所以每个因即是果,每个果也是因,而说到了「无常缘」。所以在《缘起经》说到了,「生此故生此」也就说一切的果实,必须要透过无常因而生,无常缘而生,没有办法透过常因而生。因为果既然是改变性的话,那它的因必须要改变性质的因才有办法。

所谓的不动缘是什麽意思呢?也就是说,并非是造物主去创造出来的,造物主的想法而去变化出来的,而说到了「不动缘」。

    这三缘所要意味的内涵是什麽呢?也就是一切的有为法,都是透过这个三缘而来形成的。我们一切的快乐和痛苦,也就是唯有透过自己的同类因,和因缘聚合之後而产生的,所以这是佛法的教义里面所谓的缘起,缘起的最主要的内涵就是如此。这个缘起基本的概念,是一切佛教的内部宗义都共同主张的。再讲更详细一点的话,就是说到了十二缘起。所以我们说到十二缘起的时候,把它取名为缘起二字。也就是说这十二支生死的流转,都是由它自己的因缘而产生。那每一个被因缘聚合而生的果,它又有影响後者的能力,而说到了缘起。

刚刚法王念诵的这个偈颂文,引经据论使用的佛经的偈颂文就是「佛说水莫洗涤罪,佛亦无能取众苦,佛证无能转他人,唯是法谛得解脱。」这是来自於佛经。还有另一个《缘起经》里面说到,「有此故有此,生此故生此,无明故成行。」

缘起也就是说到了因缘而有的、而生起的意思。如果我们针对这个缘起的内涵去思考的话,这个果实必须要依赖着因缘聚合而有,才有办法生起。所以果依赖着因,这是很明显的我们可以知道的,肉眼看得到的。但是仔细的这样去想的话,我们说这个因,是某一个果的因,那是不是代表着因也依赖着果而安立成因呢?因为我们说到因的时候,是某一个果的因。所以代表说,因依赖着果而安立为因的缘故,所以因依赖着果了。

但是又很矛盾的就是,因先有,果才後有,那因要怎麽去依赖果呢?但是因,我们又必须要把它安立成因,那说因的时候,是不是代表有个後果我们才说他为因呢?如同之前所说的,没有一个不生果的因,没有後果的话,这是不可能成为因的,所以一切的因都有它的後果。所以因果之间的关系,仔细的去思考的话,其实因也是依赖着後果而安立的、而存在的。

我们说到因的时候,是说到能异者,或者能立者,或者能生者。如果没有所生的果,如何说是能生的因呢?这是没有办法的。没有一个被立的果,我们如何说能立的因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因要成为因,也是依赖着果,而说了因。但是在因的时候是没有果的,果的时候也是没有因的。但是在因的时候,要形成为因,虽然在因的时候,并没有那个果实,如果仔细去寻找它的存在的话,是找不到的。在将来果位的时候也是没有因的,因位的时候是没有果的。但是在因时,因为将来会生果的缘故,所以依赖着这个缘起,而说了它是因的。

实际上来讲的话,也就是说没有孩子的时候,不可能成为父母,有孩子的时候我们才说是父母的。但是我们平常有说,孩子是从父母而生,但是没有孩子的时候,不能说是父母,有孩子的时候才有父母,那是在无寻无找的当下而去说的。我们要说父母先有,孩子後有,可是实际上仔细的去寻找之後,变成好像类似父母和孩子同时产生,并非是如此的。这是因为後来会生的缘故,所以我们把他取名为父母先有。

又像作者、作事、作处来讲,是互相依赖安立而有的,没有作事我们没有办法安立作者和作处,没有作者我们又无法安立作处和作事,所以是互相依赖观待而有的。所以必须要有作事,才会形成作者以及作处,所以作者、作事、作处这三者都是互相依赖着而有的。如果没有作者的话,也没有作处和作事了。

所以佛说了「何故缘生而无生,於此无能有深信,何者因缘故说空,何者知空不放逸。」也就是说因为依赖着因缘而生的缘故,完全依赖着因缘,所以并非是自力,自己让自己而产生的。所以这是依赖他缘而有的缘故,并非是不依赖,依靠自力而让自己产生的。因为完全依靠他力的缘故,不是以自力而产生,所以又说了无生。所谓无生的意思,不是以自力而生的意思,「於此无能有深信」因为完全依赖他力的缘故,所以自力而有的生性是不可能的。「何者依空故说空」所以所谓的空性就是说,完全他的存在,和他的性质是完全依赖着他有,并不是自己的力量而让自己产生的。所以所谓的空性,并不是否定了他的存在,而是更加确定了他的存在,可是这个存在的方式,与我们所看法是不吻合的。因为我们看任何一法,是会觉得独立自己让自己产生的,并非是如此的。

所以透过缘起的道理,而来远离二边,而去入中道的。并非是自己而有的实边,也并非是完全没有的空边,而来入中道的。所以所谓的缘起,所谓的空性,绝对是依赖着他缘而有。但在这个同时,却又能够破除是自己而有的,自性而有的这种常执。每一法都有他的支分,或者他的一个方分,就像纵使是无为虚空,也有分东边的无为虚空、西边的无为虚空,都有他的一个支分,都有他的方分而有,依赖着他的方分而取名为有的。所以我们讲到了无为虚空的时候,都有他东西南北四面的方分。

所以依赖着方分而说到了和合体,依赖着和合体而说到了方分,都是互相依赖着而有的。所谓的和合体,其实也是众多的方分聚合而有的,这个方分我们要把他取名为方分的时候,是某一个聚合体的方分,我们才有办法说这是某一个东西,或某一个和合体的方分,所以这一切的法上都是互相依赖而有,而形成了这些种种的作用的。没有一个独立的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形成,或自己的呈现,没有自己的一个性质的。这是中观派论师所主张的中观论点。

如果再深入的去认知的话,「色非空性而空,色乃性空故。」色并非由空性而空,因为色法本身是空故,曾经有说到这句话。佛在讲三解脱门的时候,曾经说到了,也就是说我们要空性的这个所依有法这个色法来讲的话,色法并非由空性而空。因为色法本身是性空故,这是什麽意思呢?无论是色法,或者总之我们会看到的一切法相,这些的法相,我们会认为说,所看的这个存在的方式,是没有错误的。我们会觉得说,好像从他那边呈现让我们看到。我们会觉得说从他那边呈现让我们看到,这个是没有任何错误的,这个是他最基本的「有」的定义。把这个设定为「有」的定义的话,再来说其他的空性,就不是真正最细微的空性了。所以说了色并非空性而说空。

因为你已经把色法认定为是从他那边而有了,如果你认为说色法是从他那边而有,这是为色法最基本的一个存在定义的话,再去说其他的空性,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所说的空性,并没有办法真正的伤害到这个色法的自性的。因为实际上没有任何一法是从他那边而有的,所以说色法是空性故。

现在量子力学家,他们也说到了,针对物质去观察研究之後,他们找不到最细微的物质体,难道这些都没有了吗?因为物质再去解剖之後,完全都找不到的时候,代表说这物质是不存在吗?难道我们要去否定他的作用,否定他的存在吗?这是不行的。因为我们在自己的觉受上,或者我们的感受上可以体会到他的作用,体会到他的存在。他是怎麽存在的呢?所以佛说,诸法是唯名识安立而有,也就是说从境上是找不到他的存在,从境上我们是没有办法用手指出他的一个存在,但是又不能否定了他的存在。他存在的方式就是名识安立而有了。

但是我们看任何一法的时候,不会认为说这是一个名识概念而去安立产生,会觉得说是从他本身呈现让我们看到的。这种的没有从他那边而有的这个空性,是最深奥的、最细微的空性,所以这种的空性可以布遍於任何的有为法以及无为法。

所以所谓的缘起内涵,可以分三者。一个是因果的缘起,一个是依赖着方分而安立而有的缘起,一个就是最细微的缘起,也就是唯名识安立的缘起。如同佛护论师他曾经有说到,「若有自性,应安置已,何须缘起。」如果他本身是自主而有的话,那何需要去安立呢?何需要依赖着缘起呢?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缘起的缘故,所以他不是自己而有,不是自性而有,这是佛护论师所说的。所以在《四百论》里面,说到最细微的甚深空性的这个缘起。在这个同时也说到了方便品,空正见资粮的方便品。首先我先大致上介绍一下空性的内涵。

刚刚引用的佛经的这个经文是「色非空性而空,色乃性空故。」刚刚法王念诵《三摩地王经》的经文是,「何故缘生而无生,於此无能有深信,何者依缘故说空,何者知空不放逸。」在十六品的时候,大约在二十三句偈颂文的地方,说到「若法本性有,见空有何德」。如果诸法有他自己的性质,从他自己而产生的话,如果这是个实际状况的话,那了解空性就没有任何的功德。所以由此而代表说,在实际上的状况来讲,诸法并非有自己的,以自己的力量而产生自己的性质。

如果我们认知到实际上的状况,也就是说诸法本身没有自己的一个性质,没有自性,那为什麽要了解到这种诸法无有自性的道理呢?了解空性又有什麽样的功德呢?所以如同《入行论》里面,在此也一样的意思。「虚妄分别缚,证空见能除」。也就是在《入行论》里面有说到「妄见乃系缚」。也就是说,所谓的空性的意思,就是了解到诸法的究竟的实际状况,透过我们有很多的妄念,为了要去除这种种的妄念,我们要了解很多的法,难道这一切的法都要先了解,才有办法真正获得解脱吗?不是这个意思。

而是说究竟的这个性质,因为我们不认知的缘故,而产生这些其他的种种妄念。因此我们要了解到诸法的究竟性质的话,了解到这个空性的话,才有办法真正的从痛苦的因缘当中获得解脱。因此为了真正的能够离苦得乐,任何的生命体,一切的痛苦最主要是由烦恼而产生。这个烦恼的根本,就是因为对诸法的究竟性质不认知,错误的颠倒执着,而产生这些种种烦恼,所以「虚妄分别缚,证空见能除。」要不然我们会认为说,了解空性好像没有什麽意义,绝对不是的。透过後二句我们可以知道,空性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入行论》里面有说到,因为他是痛苦一切的根源,这个真实执着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以唯有透过空性的认知,才有办法去除一切的痛苦。今天早上部份先到此为止。










相關文章:
中观四百论(2-1)
中观四百论(2-2)
中观四百论(3)
中观四百论(4-1)
中观四百论(4-2)
中观四百论(5)
中观四百论(6-1)
中观四百论(6-2)
中观四百论(7-1)
中观四百论(7-2)
中观四百论(8-1)
中观四百论(8-2)
中观四百论(8-3)
中观四百论广释 总论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一品 明破常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二品 明破乐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三品 明破净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四品 明破我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七品 明人远离贪着欲财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回目錄 下一篇(中观四百论(2-1))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八关斋戒只戒条及果报
释迦牟尼佛纪念点灯法会
玛吉拉尊佛学会-Yahoo奇摩布落格
菩提行愿计画-金容光明佛寺重建
烟消火灭-白银帝国〈Empire of Silver 〉

赞助网站
佛教藝術
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
台北生技網
慧炬機構
本機構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為宣揚中國佛教文化。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