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藍毗尼市佛學會共修『蓮師薈供』 釋迦牟尼佛供養法會 5月 尊貴噶拉仁波切 敦珠意伏藏全集灌頂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广论(2)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3 09:42:27
學習次第 : 无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2讲)

CD(上)说法前行 3-2    达赖喇嘛尊者传授/蒋扬仁钦中译

现在要怎麽开始呢?我们先从时间来解说好了。时间的流逝,其实是法性的一个轨则。无论再巨大的物品,甚至於三千大千世界,以科学家来讲,就在这宇宙里面的任何一种星球,其实都在改变当中。以我们这个地球而言,人类是从什麽时候开始形成的呢?40亿年前,才有所谓的生物,由生物慢慢地演变成人类。太阳形成到现在,大概有50亿年,所以50亿年前有了太阳,之後再十亿年才有生物,最後演变成我们今有的人类。如果按照这个理由去推论,说不定所有的生物,会在十亿年後消失,甚至太阳在50亿年之後,也会完全坏灭。所以一切都是在改变当中,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失、慢慢地坏灭。

因此这山河大地,或者是三千世界,都一直在改变当中,在这种种的变化里面,我们人类的形成,人类的坏灭,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面,被拥有着、被存在着。可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不同地方是什麽呢?那就是人类具有超越其他生物的智慧。也就是因为人类的这种长远的眼光,或超越其他生物的这种智慧,使得我们会因由过去的回忆,以及未来的计划,而产生不需要的、更多的寄望,还有疑虑。由这些种种的寄望和疑虑,使得我们人类的社会里面,产生许多复杂的问题。

而且这些种种复杂的问题,是其他动物没有的问题,唯有人类才有。也因此,随着人类的这种超越的智慧,所以为了消灭敌人,会组成军队引发战争。所以「战争」这两个字,只有在人类的世界里面才会有的。一般动物群里面,虽然有群体的斗争,可是却没有所谓的战争。战争的作用,唯有人类的世界才有的。

尤其是以人类形成的历史过程来讲,我们刚开始,早期是石器时代。在石器时代的时候,人类会以石器来研发所谓的武器。之後到了铜器,甚至於铁器的时候,会用更好的质料,来创造更新的武器,於是产生互相杀戮之间的斗争、战争,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於是演变到了今天。

在过去的时候,人类会因为战争而感到骄傲,会因为在战场上杀戮敌军,所以会觉得自己获得了永恒的胜利。可是这一种的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经改变了,我们不会认为「打击了对方,自己会获得永远的胜利。」相反的,在这世界的各处,我们都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呼吁和平的声音,所以可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渴望着和平,不希望战争的,这种的演变,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为什麽会有这种的变化,因为这些都是符合实际的状况,而来改变的。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於佛法,尤其是藏传佛法,也就是藏传佛学教理的部分,哲学思想的部分相当感兴趣。我们可以知道,以人类的历史来讲,像许多的传统宗教信仰,以犹太教来讲,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之後兴盛的基督教,甚至於回教等。可是以英文来讲,所谓的Religion,这种宗教信仰,是偏向於信仰的部分,这个跟我们藏文「却」,梵文-kama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所谓的Religion,它们偏向的是信仰,而不是观察,或者是反覆的去研究探索,或者是追求者。像现代科学的精神,就是透过反覆的实验,反覆的观察学习,来追求真理的。所以这也是为什麽,从第十八世纪,第十九世纪,科学兴盛之後,慢慢的越来越多人,就放弃了原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以前有位来自英国BBC电台的记者,他曾经跟我做了专访。他在那一次说到,上帝是非常神秘的,不可思义的,祂的神通广大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他跟我讲的理由是什麽呢?他说,上帝创造了人类的同时,也一定创造了人类不可能,或者是无法了解上帝的庐山真面目。上帝的本性、上帝的一切是人类无法可了解的,这是被上帝所创造的,他直接跟我这样说过,这种不可思议的理由。

这也是为什麽,一般的宗教传统信仰,所谓英文的Religion,它是属於偏信仰的部分,他没有办法让自己智慧的能力发挥到最大,或者是运用智慧,透过反覆的学习、思考,他凭的是一种信仰的力量来支撑。但是相反的现代科学,最主要是透过反覆的思考,反覆的逻辑,或是反覆的测验、实验之後,来对真理上的另一个、更深层的认知,这两者一直无法并行。虽然传统信仰里面有很多的劝人行善的教授,这是非常好的,可是很遗憾的一点,一直没有办法被科学家给接受。因为他们两个偏向的内容,是不同的,一者偏信仰,一者是偏求真理。

所以在这一种的因缘下,科学家是不会从宗教信仰这方面,去摄取他们想要的内涵。这意思是什麽呢?也就是说,当然个别的科学家而言,他毕竟是人类,所以都会有烦恼的存在,有所谓的贪,有所谓的瞋等。为了要减少内心的烦恼,为了寻求内心的依赖,或者是依靠,而去相信宗教信仰,这是另当别论。可是在科学的这个学系里面,是没有需要从圣经,或者可兰经来摄取他们要学习的内涵。因为这是完全南辕北辙的内容,它是完全毫不相干的。所以他们不需要从宗教信仰这方面的经典,去得到科学学系这部分的资讯,或者是知识。

佛法,众所皆知,流传到许多不同的国家,融化不同的国家文化,像是中国、泰国、缅甸、越南、日本、韩国等地。而且在这些的国家里面,是早期就跟西方的文化,很有密切的关系,有些国家也曾经成为过英国或法国的殖民地。但是在过去的几百年,与西方文化有联系的这个历史当中,我们却看不到这些西方的科学家,他们从这些佛教思想里面,想要去得到他们所需要的资讯,或者知识。

爱因斯坦,这位非常伟大的、有名誉的一位科学家,他曾经因为研究了佛理,他自己也预言过。他说:如果将来有一种宗教,可以跟科学并行的话,那就是佛教。很遗憾的,早期我们并没有看到有任何的科学家,或者历史上也没有这种的迹象,也就是科学家他们确实从佛法里面,得到他们想要的资讯,或者知识,或是对佛理产生这种真正的兴趣。可是在从过去的20年当中,在藏传佛法的个别内容里,慢慢的,科学家越来越深感兴趣。不只是研究脑部的科学家,研究心理的科学家,他们对藏传佛法的学系有兴趣以外,就连物理,甚至於最主要就是量子力学,这方面有兴趣的科学家,他们对藏传佛法的内容深感兴趣。

尤其是以量子力学的理论来讲,现在科学家已经证明了,没有任何一个色法,可以解剖到最细微、最细微的时候。因为再怎麽细微的物质,它都可以再继续解剖下去,所以他们已经得到了答案。以佛理来讲,就是有寻有找、找不到,每一个东西,都没有最究竟、最真实的存在,因为再怎麽解剖,都可以被继续分解下去。他们现在遇到了困难,这些研究量子力学的科学家们,他们会觉得,这东西都不是存在的了,因为寻找之後找不到。他们现在的矛盾点在那里呢?他们无法安立,「这些万物的存在,这些色法的存在」,他们不知道怎麽去安立它,要如何去诠释这些色法是存在的,因为这些色法都非常的虚假,都找不到了。这时候,透过藏传佛法的思想和理念,就可以帮助科学家所缺乏的内涵,那就是虽然有寻有找、找不到,但是仍然可以用唯名、或是唯识安立而有,来证明它的存在,来证明一切作用的存在。所以我相信透过我们这里,绝对是可以提供科学家他们想要获得的资讯的。

同样的,对於脑部有研究的这些科学家们,当他们深入的去诠释有关意识的作用,或是它的性质、定义的时候,就会遇到问题了。因为光是透过脑细胞,或是脑神经的运作,所传达的反应,而去产生所谓的,以英文来讲,consciences或者是mind的话,当然在表面上,或是以粗略的内容上,他们是可以作解释。可是要进入更深层的,或者是再深层的内容去作诠释,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去解释,这是为什麽他们需要从佛理,甚至於藏传的佛理、哲学思想的心类学里面,去获得他们的答案,甚至於解决他们内心的问号。我觉得这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以文化的历史而言,当我们讲到Religion,也就是宗教信仰里面,到目前为止,没有科学家他们为了要解除有关科学学系,问题或是问号,而从任何的宗教信仰,想去获得这方面的资讯,或是寻求解答的内涵。唯有佛教,以及佛教里面的藏传佛教,真正做到了,我们可以提供科学家他们想要的答案,或者帮助、或者厘清他们内心的难题,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

有一些人把科学家与佛教徒之间的文化交流,把它取名为Dialog between modern Science and Buddhism。我觉得这一种的诠释方式,不是很正确的。翻成中文,就是现代科学与佛教之间的谈话,我觉得这一种的取名,并不是非常的正确。因为我们讲到佛教的时候,它的范围非常的广大,我们跟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是不需要谈到有没有前後世的问题,有没有解脱,有没有办法成佛的问题,但是这些都算是佛教的领域里面。

今天我们跟科学家为什麽会产生这种交流,为什麽会产生这种沟通,最主要原因是来自於那里?是因为现代物质非常的发达,可是发达的物质,丰裕的物质,并没有办法解决内心完全的问题,内心仍是有烦恼,仍是有痛苦。所以为了要解决这种痛苦,为了给人类的社会带来更多内心的和平,和真正的利益,因此慢慢的,科学家们越来越对内心的世界产生了兴趣。为了要获得这方面更多的资讯,他们想要从历史悠久,针对这方面已经有长久经验而学习的佛理当中,去得到他们想要的答案,因此而产生了之间的一个交流。

所以我平常说,我们在诠释佛理时,可以以三种的层次,或三种的阶段来作解释的。第一个,以英文来讲,叫BuddiScience,那就是佛法科学。第二个层次,叫做BuddiPhilisophy,也就是所谓的佛法哲学。第三个就是,不论我们把它称Buddi region,或BuddiPracticist,或者是佛法的修行,最主要就是偏向於,我们要如何把这些所学的内涵,让它去实现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这种修行。其实这三种的方法,或者这三种解释的层面,这并不是我自创的。

以金刚乘来讲,有说到基道果。「基」是基础的基,也就是「基」於实际的状况;「道」所修之道;「果」所成正果。以显教波罗密乘来讲,曾经有说到「基」世俗谛、胜义谛二谛,「道」智慧、方便二资粮,「果」法身、色身二身,所以说到了基道果这三种不同的层次,来诠释整个完整的佛理。也就是说,我们所要修行的内容,如果要真的获得安乐或是圆满的果实,那就是要符合实际的状况,而不是偏离,或者是捏造出另外一套的谬论,再来相信,而去作修行,不是的!所以我们现在所行的一切,为了将来能够获得圆满的果位,我们都要符合实际状况的来作实践,来作修行,这也是为什麽有基道果的原因存在。

什麽叫实际的状况?就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一切色法,有形色的这一些万法,它都是刹那之间,瞬间都在改变着,这就是它的本性。我所谓的本性,并不是空性的意思,而是说「它会改变的性质」是真实存在的,这些都是实际的状况,我们必须要去了解。也就是因为有这个实际的状况,因为它会再改变的,所以在这个改变的基础下,我们把它取名为时间。其实时间它寻找之後、找不到的,但是藉由这种改变的施设处,来安立时间的存在而已。

基道果的这个基,就是只要是被存在的,唯名识安立而有的,具有作用者,我们把它称为存在。存在可以分两者,一者是会改变的,这一者我们把它取名为无常,因为它的本质,它的本性、性质,一直会变化,随着因缘变化当中。还有另外一种的存在,它的性质,无论过了多久,它的性质是不变的,性质是仍然相同的,这一类的法,我们把它取名为常法。所以实际上的状况,存在可以分无常和常两大者,可以分两大支分。

以无常来讲,无常又可以分三者,哪三者呢?一个是有形色的,我们把这一类的无常,这一类改变的法,取名为色法。另一类会改变的法是什麽?就像我们本来就具有一种能够了解事物的能力,这种唯明唯知,具有这种觉性的意识,或者是识的性质,我们把它取名为心法,或把它取名为识法。那还有另外一种会改变的法,它既非是色法,也非是识法,但是它却仍然改变了,这一类我们把它称为不相应行。所以无常可以分三者,色法、识法以及不相应行等,而说到了这种实际的状况。那为什麽要去了解这些实际的状况,了解这些对我们有什麽好处呢?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想要离苦得乐,这是实际的状况。如果我们真正的想要脱离一切的痛苦,想要真正获得安乐,那就要符合实际的状况,来寻求什麽是促成痛苦的因缘?进而把它消灭。什麽是快乐的因缘?来促成这一方面的因缘,汇聚乐因,来真正获得安乐。所以如果真的想要离苦得乐,就要让自己变得非常的理智,看透实际的状况,再来作取舍,这样才有办法真正让自己离苦得乐。

痛苦和快乐的改变,并不是不经由因缘,它自己去改变,或者它自己随时想要来就来,不是这一回事。因为实际上的状况,一切会改变的,无常法,或是有为法,这些的改变,不是自己去改变,而是透过因缘去改变,这是一个实际的状况。同样的,我们内在的痛苦和快乐,也是如此。所以这也是为什麽,当我们对实际状况认知得越多,我们就能够把实际状况的认知运用在生活上,把它转为一种修行。所谓修行,就是累积快乐的资粮,去除痛苦的违缘。

所以当我们与科学家交流的时候,是配合着「佛法的科学」这一部分内涵,跟科学家作交流的。而不是谈到有关佛法的修行,或者是佛法的成果等,不是的。最主要是在佛理,科学,也就是属於实际状况这一部分的内涵,与科学家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或是互相的切磋的。当然,尤其是在物理的这方面的领域,科学家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我们可以从科学家那边所获得的结论,来获得很大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麽世亲菩萨所着作这部《释量论》,是非常的好,是非常的殊胜没有错。可是当我们在看到第三品,讲到世间的这种器世间,怎麽形成的时候,尤其讲到须弥山等这些的内涵。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初世亲菩萨没有写这一品,多好呀!曾经有这种的想法产生。

有位印度的大师,他曾经有写跟《俱舍论》非常相似的内涵,但是这里面没有所谓的器世间品这部分的内容。为什麽要说到这里呢?因为按照《俱舍论》的解释来讲,我们现在正在享受着须弥所带来的阴影,但是我们却看不到须弥山的存在,那不是很矛盾吗?因为以《释量论》来讲,我们在讲无缘正因的时候,有一种无缘正因是说,如果这一法是存在的,就应该被看到,但却因为看不到,所以就可以否定它的存在。它的先决条件是,如果这一法是存在的话,就应该被肉眼所看到,可是因为肉眼看不到的缘故,而否定了它的存在。如果这个须弥山它是存在的话,就应该被我们的肉眼看到,为什麽?因为它的阴影我们都说看得到,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阴影,可是造成这种阴影的须弥山本身我们看不到,可是它的阴影我们看到了,这不是很矛盾吗?所以如果须弥山是存在的话,那应该会被肉眼看到,可是肉眼看不到呀!因此我们可以去否定它,我觉得这没有什麽大碍。

因为导师释迦牟尼佛也授权给予我们,佛曾经说过,「比丘与智者,当善观我语,如念羯磨经,信受非为敬。」也就是叫我们不要马上去相信佛所说的一切教法,要透过思惟,反覆的观察,再来相信。而不是一开始,就有一种爱慕的心,就完全去崇拜,或完全接受,这是错误的。同样的,宗喀巴大师他自己也曾经说过,如果明明看到与正理违背的情况下,还去主张这种的内容,这就不是具量士夫。所以我时常在强调,如果我们真正具有那澜陀寺的传承,那我们就必须要去学习,那澜陀寺传承所带来的精神,那就是无论我们去相信任何一个道理,想去接受的话,就必须要在正理无违的情况下去接受。如果在正理上没办法去成立的话,我们就不应该去接受,更何况是与正理有违的情况下再去接受,这是更不能合理的。

而且它不只是与正理违害,而是与现量也违害了。因为须弥是存在的话,应该被肉眼看到,但是看不到呀!所以透过这些的种种道理的思惟,我们要知道,其实学佛是非常理智的,而且是要把实际的状况,看得非常的透彻和清楚的。为了能够看透实际的状况,所以我们必须要脑力去运用,发挥智慧的最大极限,让智慧的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才可以,去了解更透彻实际的状况,这样才有办法坚定我们的修行。所以我相信,在物理,尤其是色法这方面的内涵,我们绝对可以从科学家他们所研究的报告,或者他们所研究出的内涵,而去获得更多这方面的利益和帮助。我也相信,从我们这一边也可以提供他们想要了解的,有关心理部分的资讯和内涵,进而去解决他们内心的疑惑,或者是问题。我相信双方之间,可以互相弥补,或者是互相的帮助,是会绝对带来这方面的利益的。

今天科学家可以透过仪器,来证实佛家所说的细微无常的存在和理论,像近代着名的科学家达尔文,他在进化论的时候也有说到,所以这个跟佛家所说的一切有为法都是瞬间刹那转变的性质,因此说了诸行无常,真是配合得刚刚好。为什麽会有这种,每一瞬间刹那的这种转变呢?我们可以从肉眼所看到的粗分无常来推理,自然就可以知道。

像我个人一开始流亡到印度的时候,我是24岁,可是今天我已经成为了7273岁的老人了。一开始我是非常年轻的一个少年人、青年人,可是现在变成了老人,这中间的转变绝非是突然间、瞬间的,并不是说我24岁到40岁的时候,完全都没有变,40岁时突然的转变,绝非这一回事。而是在这个中间,每一刹那、每一刹那都在改变当中。

为什麽会有一年的改变呢?就是因为有每个月的改变。为什麽会有每个月的改变呢?就是因为有每个礼拜的改变。为什麽会有每个礼拜的改变呢?就是因为有每一天的改变。为什麽会有每一天的改变呢?就是因为有每一时辰的改变。为什麽会有每一时辰的改变呢?就是因为有每一分钟的改变。而每一分钟的改变,是来自於每一秒的改变,每一秒的改变是来自於每一刹那的转变。透过这种的道理,我们可以去推理,一切由因缘所生之法,都是瞬间的在转变当中,这也是佛在四法印说到的「诸行无常」,一切都在瞬间的转变当中。也是因为实际状况是如此,所以佛家配合着实际状况,而说了不可抹灭的事实,那就是因果论。

因果论来自三大实际上的条件:第一个叫做不动缘,什麽叫不动缘?我们不认为一切会改变的万物,是由造物主的意识动摇,祂的意识、或是祂的想法改变之後,而创造出来的,所以叫做不动缘。因为如果有个造物主,祂创造我们这些会改变的万物,祂是否先要有想要改变的想法,或是想要创造的想法,由这种想法动摇之後才会改变的呢?我们不认为是如此。因为我们认为,一切会转变的万物,都是由不动缘而产生,也就是说不是由造物主创造出来而有的。

因为以逻辑上去推理,如果一切万物是由造物主所创造的话,那造物主祂是常法?还是无常法?如果造物主的性质本身,并非常法,是无常法的话,那它就是会改变的。如果造物主也会改变的话,那是不是代表,一定有一个因缘推动着造物主的性质正在改变,如果有这样因缘的话,那变成造物主之前又有其他的因,那造物主就不是真正的造物主了,因为祂还是要依赖着之前的因缘而改变的。如果造物主本身完全不会改变的话,那就是常性了,祂的性质是不可能改变的,不可能改变的性质,怎麽可能会创造出会改变的性质,这没有道理呀!所以我们不认为,一切的有为法,是来自於造物主而有,或是常因而有。

所以我们认为一切会改变的法,都是来自於会改变的因缘而产生,所以叫做无常缘也就是说,每一个正在改变的万法,它在当下的时候,就具有转变的、会坏灭的因缘,会坏灭的性质。这种会坏灭的性质是从哪里来的?并不是经由外缘,而是因为促成此法的这个因本身,具有坏灭的性质,由此而生的果,必定要有会坏灭的性质。所以正在转变的这些万法,它们正在转变的性质,不是藉由外缘的力量,而是这种性质,它本身就是由之前的前因,具有相同性质,而由之前的前因而产生的缘故,所以这些正在刹那转变的万法,它们具有瞬间转变的性质,或刹那转变的性质。所以一切正在转变的因缘,都是由无常缘而产生。

可是在这个因果演变的过程当中,异类因是没有办法感得同类果的。所以每一个果,都必须要有它的同类因缘来去形成。当然这个同类因缘是以主因的部分而作解说,而不是以俱生缘的角度来作解说。就像一个苗的产生,它的主因是那颗种子,它们必须要有相同类型的性质,才办法产生这一种果实的苗,当然这属於主因的部分。但是如果讲到俱生缘,像是阳光、水份、肥料、土地等,这就不一定要同类的性质了。可是当我们讲到主因和主果之间的关系,以佛家的专有名词,我们称为近取因和近取果,观待这种关系的时候,那就必须要同类性质,同种属性的情况下才有办法产生。所以一切瞬间转变的万物,都是由能力缘而产生。 所以只要是无常性,必须从不动缘而有,必须要从无常缘而有,必须要从能力缘而有。也是因为实际状况是如此,所以因果论是从此而形成的。所以近代着名的科学家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也就是evolution,曾经说到,一切的万物都是透过进化演变而形成。这个与佛教所说的,一切转变的万物,绝非由造物主而创造出来的,是由它自己同属性的因缘,慢慢演变进化而形成,内涵是刚刚好完全相同的。

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说到了缘起见,缘起见最基本就是因果论。佛所说的这种因果论的思想,的确非常的不可思议,实在令人由衷地去敬佩佛陀当时的智慧。也就是因为一切都是由因果,而去形成种种的转变的,所以由因果论,由缘起见,我们可以否定了,「我」是常法,是一者,是独立的,所以「常、一、自主」的我是不存在的。「我」的形成,只能透过身心安立而有,而取有而已,这才是「我」的唯一存在的方式。除此以外,远离了身心之外的「我」,远离了身心以外的常性的「我」,单一性的「我」,自主性的「我」,是存在的吗?透过缘起见,因果论,我们否定了常、一、自主的「我」的存在。我们认为「我」的唯一能够存在的方式,只有透过身心来安立,来取有而已。

透过缘起见,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我」,它并非是一种常性,因为它是随顺因缘,正在转变当中。可以透过这一点,让我们了解到,常、一、自主的「我」是不存在的,可是在这个同时,却有另外的问题。「我」是怎麽存在的?如同刚才所说的,「我」是由身心而去取有的。

什麽叫由身心而去取有呢?这是什麽意思呢?就像你们现在看到正在讲法者的「我」达赖喇嘛的时候,你们是先看到我的身体的某一部分,无论是我的长相,或者是听到我的声音,而去间接的知道我是达赖喇嘛,说话者是达赖喇嘛。不可能不需要经由达赖喇嘛的身,或达赖喇嘛的语,直接的去认知现在的说法者是达赖喇嘛吧!同样的,如果你们要去认知自己的时候,如果自己的名字叫扎西的话,一定是由透过扎西的身,或者扎西的心来认知到我是扎西的。把身心完全抛弃,而去找出一个扎西的话,是完全找不到的。所以这是为什麽当扎西的身体变老的时候,因为身体变老的关系,再去看扎西的话,我们会认为扎西是老人。但是因为扎西的身体,现在非常的年轻,所以我们由他的身体去取有扎西的时候,会把扎西认知为是一个年轻人。同样的,像今天扎西听到某一个人的赞美,他非常的高兴,是因为扎西的心非常的快乐,他的欢喜心让他非常的喜悦,所以我们会去「取有」,扎西是一个快乐的人。如果扎西和扎西的身心是完全分离的,扎西像是一个主控者,控制着身心,身心被扎西所控制,是分离的话,那为什麽身体老的时候,要说扎西也老,这是没有道理的。为什麽扎西的心快乐的时候,要说扎西是快乐的呢?这也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们两个是分开的。但是不可否认的,从实际上的状况,我们也知道,扎西的身体老的时候,扎西跟随着变老了。当扎西的想法改变,或是扎西的心喜悦的时候,我们说扎西快乐呀!高兴呀!这是不可抹灭的事实。

所以从上述种种的逻辑,我们可以知道,扎西的存在,是由他的身心,经由这身心,或者所依的身心,去「取有」的性质,这是扎西唯一存在之道。但是「取有」和「唯取有」又不同了。如果我们认为扎西是被身心取有的话,这可以,但是是唯取有吗?他的存在是只有被身心所取有的吗?还是在身心的里面呢?大部分的人,尤其是现今大部分的人,应该都会认为「我」是在脑部。当我们讲到「我」的时候,不会往外指,一定会往内指,我们的手指头、会往内指,好像在身心里面的某一个部分。受到科学的影响,我们可能会认为,所谓的「我」,正在我们的脑部里面。其实在早期,佛教的内部思想里,虽然认为「我」是由身心而安立的一种取有,可是「我」却在身心里面,必须去找到的,有这种的思想、想法存在。这也是为什麽有许多种种的名词,或者是名相产生,像阿赖耶识,或像自续派所谓的识相意识等,他们认为所谓的「我」,是一种第六识意识,属於我的,第六识意识我们把它称做识相的这种意识的。他们不认为「我」是由身心安立之後的一种唯取有,唯有,取有而已,他认为我在身心里面,还是要找到才对,必须要找到才对,曾经有这样一种想法。

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到,「士夫非地水,非火风及空,非识非一切,何者是士夫」。同样的在《心经》里面有说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等。所以上述的经论,都可以证明了,所谓的「我」,去寻找之後,也是无能获得的;无论从身,或从心去寻找,是不可能被获得的,不可能被找到的。而且透过《心经》的这句话,照见五蕴皆空,以藏文所译的《心经》版本,有多加一个「亦」字,照见五蕴亦皆空。这个亦字是什麽意思呢?不只「我」找不到以外,被「我」所依的身心五蕴,也是无能找到的,所以有多加一个亦字。这什麽意思呢?

一般我们会认为,五蕴比较容易找到,像身蕴来讲,用手去指身体的任何部分,都是我们的身蕴,所以会觉得身蕴比较容易找到,好像比较实相的感觉。可是「我」却相反的,它比较抽象,为什麽呢?因为用手指头、指身体的任何部分的时候,虽然这是身蕴,但并不是「我」,所以「我」好像找不到,因为手去指任何一个地方,这都不是我,这个我们比较容易了解。可是身体你这样去指,用手指头所指的任何地方,都是属於身蕴,也就是说身蕴比较容易被找到,「我」比较不容易被找到。

所以要去了解到,「我」是寻找之後找不到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身蕴就比较困难,所以为了破斥这一个概念,《心经》里面多加了一个亦字。我们虽然能够了解到「我」不容易被找到,可是不只「我」找不到以外,我所依的身蕴,心蕴等,就是五蕴也是找不到的,而说照见五蕴亦皆空。这才是佛陀以及龙树父子等,最究竟的意趣。也是因此而说到,所谓的无我。无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去寻找之後、找不到而已,不是这麽的单纯。而是说我的唯一存在方式,是透过身心安立之後的唯取有,唯有、取有的方式而存在的。除了取有以外,有另外的存在方式吗?没有的,而说了唯取有。这才是真正最深奥的空性内涵,这是我们必须去认知,这种深奥无误的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的确非常重要的。

「我」并非由我的身蕴而生,「我」也并非由我的心蕴而生,但是「我」却可以从我的身蕴和心蕴而形成。所谓形成的意思,就是取有而产生了作用的意思。身蕴和心蕴不是「我」的因,不是形成「我」的一个因,因为因一定是前因,「我」不是身蕴和心蕴的後果,所以「我」并非由身蕴和心蕴而生。但是却因为「我」可依赖着身蕴和心蕴取名为有,而产生作用,所以「我」是由我的身蕴和心蕴而形成。

就像是果由因生,因不是由果生,可是此因,要把它「取有」为此因的时候,是依赖着後者将要形成的果,而去说某一种果的因。这不代表这一个因,是由它的果而生,但是这一个因能够成为这个因的作用,能够具有这个因的性质,是依赖着将来要生果而去取有,而去形成的。

就像札西来讲,札西的父母,还未生札西之前,只是一对男女而已,我们不把他称为一对父母,也没有所谓父母的作用和父母的性质,父母的定义,在未生札西之前是不存在的。可是札西的父母不是由札西所生呀!但是札西父母的一切作用,一切的性质,都是由札西形成的当下「取有」,而产生的作用。所以取有不是一个假名的概念而已,而是父母的这个作用本身,也是由札西形成的缘故而形成,这才是真正取有的内涵。所以在因果论的缘起的时候,它只是很单纯的,果依赖着因而生,是透过果由因生的内容,而说到了缘起的,这是属粗分的缘起。

可是我们仔细的去思惟,深入去思惟的时候,原来这一朵花的因,为什麽会形成这一朵花的因呢?是因为将来会生花的缘故,所以我们才说,这一个种子是花的因。这一个种子要去形成,要去具有花因的作用的时候,花因的性质的时候,是依赖着将来要生的花而去取有的,而去形成的。所以透过因果的缘起,我们可以再进入,另外一步更深层的缘起内涵,我们把它称为「取有的缘起」。

当我们讲到「因果」的缘起的时候,它只能局限在无常,或者是有为法的范围里面而已。但是当我们讲到所谓的「观待」的缘起,甚至更深的「取有」的缘起的时候,不只果依赖着因而有以外,因也同样的依赖着果,而形成了因的作用。如果我们了解这样互相观待的缘起,这个观待的缘起,它不只能够布遍於所有的无常法,也能够布遍於一切的常法,因为常法的形成,也是依赖着无常法而有的。所以当我们具有这种「因果缘起见」,以及「观待缘起见」,具有这个全面性的缘起的概念和智慧的话,那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看法,就能够具有多元化,甚至於全面性,就全面性的宏观,是透过缘起见而形成的。

这样的话,无论我们遇到任何的挫折,或任何难处的时候,就不会以自己的死脑筋,小心眼的去看待单件发生的事情而已。透过缘起见,这种全面性的宏观,我们可以知道,今天发生这麽糟糕的这件事情,其实它是跟昨天的,甚至於跟前天的,或者是再之前的因缘,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互相观待依赖着而有。当我们具有这种全面性的宏观,无论做什麽事情,才会看得更透彻、更远,才有办法做出更深一层的预防,而不会因为当下的挫折,而马上被打败呀!

所以我也时常呼吁,无论是政治家,或是生意人也好,无论做任何的行业,如果能够具有缘起观,那我们看任何的事情,或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能够非常全面性的来处理。这样的话,对我们有一个好处,我们不会因为一件好事的发生,而高兴得让自己兴奋过度,我们不会的。也不会因为坏事情的发生,让自己好像想要去自杀,或有轻生的念头,不会产生如此极端的起伏。

我觉得这一方面来讲,西方人就比较明显。怎麽说呢?西方人他们一旦高兴的话,就非常的高兴,可以算是过度兴奋;如果他们一旦遇到挫折,好像动不动就拿自杀,这两个字挂在嘴巴里,後来就真的就要跑去自杀,於是又是沮丧过度。所以这种过度的兴奋和沮丧,其实对自己,无论是心理而言,或是生理而言,都不是好的事情。

我们西藏人,可能是受到佛法的薰陶,所以我们比较不会过度的兴奋,或者过度的失望。一旦听到好消息,当下虽然会高兴,但是马上就觉得,喔!就是如此而已,不会说真正过度的兴奋。或是遇到挫折,也不会说沮丧失望的想要跑去自杀,我们不会像西方人那麽的糟糕,我觉得这是因为,有受到佛法的影响吧!所以一般西藏人的想法上来讲,是比较宽广的,他不会是因为只看那一个点,如果我们的内心,它没有具有全面性的一个宏观,它看任何事情的时候,只看那一个点的话,那可能就有这种过度兴奋和过度沮丧的危险。

所以有一些西藏的修行人,他们在中共的监牢里面,待上了二十多年,後来被释放,来到了印度之後。有一次我在跟科学家他们作交流讨论的时候,我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内容,於是他们就非常好奇的想要去采访这位修行者,之後,他们真的跟这位修行者碰面,还去作实验,还去作他脑部的测验等。事後他们跟我讲说,真是非常非常的不可思议,因为这位西藏的修行人,他在过去坐牢的二十年当中,有好几次被杀的可能性。如果是一般的人,他内心焦虑的程度,已经无法让他成为一个正常的心理状态,因为他所受到的压力是无法想像的。可是他现在心灵上的层次,却没有任何的异常,这一点使我们感到非常的惊讶,他们有这样的反应。

可见缘起见,不只能够让我们,更适当的去处理每一件事情以外,其实对我们心灵上的平衡的保持,是有绝对的帮助的。所以具有全面性宏观的智慧,缘起见,再加上慈悲、菩提心的这种慈爱,那我们的人生真的是没有遗憾!是可以活得非常有意义,活得非常快乐的!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1))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3))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创办人- 确戒仁波切- 尼泊尔噶玛列些林高级佛学院- Yahoo!奇摩部落格
宁玛白玉菩提昌盛寺
诺那祖师亲授莲师赞偈-七金刚句祈请颂
莲师心咒一亿遍〈尊贵贝诺法王〉
殊胜观音?地藏菩萨 -- 慈悲?愿满

赞助网站
台北生技網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雪域明珠-西藏: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與其滿意度之研究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