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嘎桑仁波切天法大悲紅觀音灌頂法會 法鼓佛教學院‧碩士/學士-學分班 敬邀【六加行共修】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3 10:02:44
學習次第 : 进阶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7-2讲)

又说到了一个比喻,就像是如果我们进入到一个非常黑暗的房间里面,虽然这个房间里面,色彩缤纷的装饰,可是我们虽然用眼睛,但不一定能够看见。同样的道理,我们生为人道,具有人身,虽然我们具有智慧,但没有听闻的缘故,所以不知道何谓所取,何谓所舍;就像有眼睛,但是却看不到黑暗房子里面,色彩缤纷的装饰品一样。所以听闻可以让我们的眼睛,就像具有灯光一样的眼睛,能够看到诸色法,能够看到这些装饰品等。所以由听闻我们能够知道何谓所取,何谓所舍,何谓是非善恶的。

《本生论》里面又有说到:因为听闻的缘故,所以我们才有办法知道三宝身语意的功德,才有办法真正发起对三宝的信心。依由听闻律藏的缘故,所以我们才能够欢喜的来行善法、断恶业,才有办法作出令人欢喜的善行,而且让别人尊重我们,成妙欢喜。依由听闻禅定的功德,依由听闻经藏的内涵,禅定三摩地的殊胜功德,所以我们才会依由九住心,去修学专注一境的这种禅定,让我们的心获得坚住。依由听论藏的内涵,所以我们启发智慧,才有办法消除一切的愚痴,具有智慧的殊胜功德。所以听闻会给我们带来戒、定、慧,三者的功德。所以纵使要以自己的手足去换取闻法的殊胜功德,也是值得的。

於是又说到了,听闻的这些种种功德。例如什麽呢?去除无明,尤其是愚痴的最主要明灯,最主要就是来自於听闻正法。所以说到「闻除痴暗为明灯」,因为唯有听闻才有办法让我们启开智慧;启开智慧之後,才有办法对於实际状况的不了解,或者颠倒的这种执着,才有办法去断除的。

而且听闻之後,所获得的这个知识,是所有财产里面最殊胜的财产,最好的财产。为什麽呢?因为一般的财产,都有可能会被盗走,或者很难拿走,会有这些种种的问题;可是由听闻所得到的智慧,这是没有人可以盗取的,也没有所谓拿不动的这种问题,你也不须为了守护它,又去买个保险柜等等。像是我们在印度,就有很多的蚂蚁,会把我们所留下来的这些像食品等等,把它吃光;如果你有依由闻法所生的智慧,它本身又没有所谓会被蚂蚁吃掉的危险性。所以盗等难携最胜财,确实是如此。

智慧是摧毁愚痴的最好工具,所以是摧愚怨器开示方便教授最胜友。同样的这个智慧由闻法而产生的智慧,是自己最好最好的一个朋友,也就是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来教导我们如何解决问题,违缘转为道用。也是自己最好的助手,因为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由听闻所得到的智慧功德,可以让我们化解现有的危机,转为成佛的顺缘。

而且自己变得再怎麽样的贫穷,可是由听闻正法所生起的智慧,它不会放弃我们的,所以它是我们唯一的对我们最好的亲人,所以虽贫不变是爱亲。我平常有说到像有些人,有权又有钱的时候,他的周遭就会多了很多的朋友,这种的朋友我们就得要小心了,有可能会成为酒肉的朋友。因为当有一天,你真的没有权,又没有钱的时候,这些人连看都不会看你一眼的,所以这种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所以有时候遇到困难,我们才可以真正看到友情和友谊在那里,谁才是我们真正的朋友,确实是如此。

总言之,由闻法所生的智慧,不会因为我们的贫穷,或者没有权力而放弃我们,是绝对不会的。他会随时让我们的内心保持自信,无论在怎样艰难的情况下,所以他永远不会放弃我们。如果我们生病,服用药物,有时候服用这个药,可能会产生副作用,所以虽然这个药对某一个病况的化解虽然有帮助,但是可能又会产生另外一种病情;可是由闻法所产生的智慧,是去除一切病情的最佳药物,而且没有任何的副作用,所以无所损害愁病药。

而且由闻法所产生的智慧,可以让我们消灭许多的罪业,因为我们知道了,何谓是善,何谓是恶,所以我们会尽量的预防,这种所有恶行的造作。所以不只是今世,可以让我们的恶业减少到最低以外,将来堕落於三恶道了,或是将来对增上生有帮助的这些善法,我们都去修学,所以是摧大罪军最胜军。

而且闻法所产生的智慧,是我们一切美誉的来源,也是一切功德的来源,怎麽说呢?就像一般的世间法来讲,有了知识,我们才有好的工作,我们才有薪水高的工作,这是因为有了知识的缘故。因为有了知识了,所以我们才有自信,所以做什麽事情才会顺利,所以这些都是因为有知识的缘故。因为有了知识,所以我们无论是透过演讲的方式,或者是受到别人的尊重等,才有办法具有所谓的美德,因此才有办法变得有名气,人气才会旺,我们的名誉、美誉是如此产生的,最主要是有知识的关系。所以亦是誉德最胜藏。

所以闻法所生的智慧,确实是最好的保障,因为他不会让我们贫穷,而且只要这个知识存在,我们永远都会获得功德,所以它是最好的如意宝。而且有了这个闻法所生的智慧的话,我们可以在知识份子当中,我们并不会因为处於知识份子当中,而感到沮丧,或者是退怯,不会!我们因为有了智慧,所以我们可以跟他们同起同坐,而且可以跟他们谈有智慧的内涵。所以对一个善士来讲,它是最好的礼物。否则的话,没有知识,没有智慧,这些无论是说上流社会的知识份子也好,或者是具有智慧的这些善士也好,当他们要问你问题的时候,你脑筋里面空白,没有办法回答,会有这种危险。但是由闻法所生的智慧,因为我们具有的缘故,所以纵使在这种知识份子里面,我们也不会觉得退怯的,反而会有自信的,与他们互相的交流,而且感觉非常的自然,所以遇诸善士为胜礼。

於大众中智者爱,具有智慧的人,他才能真正获得智者的喜爱、的喜欢,因为他能够非常如法的知道,何谓该作?何谓不该作?所以在他的思想上,或者在他的行为上,都是非常符合道德伦理的,确实是如此。

所以宗大师在说完闻法的胜利、殊胜之後,作了一个总结,我们现在在听闻的,并不是一般的像是听历史一样,或者像世间的学校一样,只是学一般的知识而已,不是的!我们现在所要听闻的是什麽?就是「什麽因缘能够让我们快乐,什麽样的因缘会造成痛苦」,於是来作取舍的内涵,这是我们要去听闻的。所以我们必须把所听闻的内涵,转为实际上生活的一种行为,这样我们才有办法远离生死城。为什麽我们把生死轮回比喻为生死城呢?

因为如果城门,或者城墙很高,城门锁紧的话,我们不容易脱离这个生死城,所以为什麽有时候我们在经典里面,时常看到轮回把它比喻成生死城,是因为城墙很高,或城门也锁住,我们不容易脱离。但是如果我们有了听闻,而且如是的来修行的话,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来脱离生死城。所以我们现在看本文。

《听闻轨理》

甲三、如何说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

如何讲听二种殊胜相应法中分三

乙一、听闻轨理(分三)

丙一、思惟闻法所有胜利

丙二、於法法师发起承事

丙三、正听轨理

乙二、讲说轨理

乙三、於完结时共作轨理

丙一、思惟闻法所有胜利

15页)首先讲丙一、思惟闻法所有胜利。宗大师说到,听闻集云:「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盘。」又云:「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内,纵然有众色,具眼亦莫见。如是於此中,生人虽具慧,然未听闻时,不知善恶法。如具眼有灯,则能见诸色,如是由听闻,能知善恶法。」本生论亦云:「若由闻法发信意、成妙欢喜获坚住、启发智慧无愚痴,用自肉买亦应理。闻除痴暗为明灯,盗等难携最胜财,是摧愚怨器开示方便教授最胜友。虽贫不变是爱亲,无所损害愁病药,摧大罪军最胜军,亦是誉德最胜藏。遇诸善士为胜礼,於大众中智者爱。」又云:「听闻随转修心要,少力即脱生死城」於其所说诸闻胜利,应当决心发起胜解。

或是可以依由《菩萨地论》里面所说的,以五种想来思惟闻法的殊胜。首先第一叫做「珍宝想」,就是佛出世是非常稀罕难遇的,同样的佛所说的教法也是如此,因为稀贵故,所以作珍宝想。

第二是作「眼目想」,因为由听闻我们会生起智慧,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何谓是所舍,何谓是所取,并且如实的去取舍,所以作眼目想。

第三作「光明想」,因为我们有智慧的眼目,所以能够透过闻法,看到所有的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不会让自己像处於黑暗当中的眼睛一样,我们会具有光明,用眼睛去看到所有的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所以作光明想。

第四作「大胜利想」,什麽叫大胜利想?就是依由闻法所生的智慧,我们不只可以获得暂时,更能获得究竟利益。所以由闻法的这个智慧,可以让我们圆满究竟利益的缘故,获得大胜利。作大胜利想。

依由闻法所生的智慧,所以涅盘还有大菩提的主要因缘,奢摩他还有毗钵舍那,止观两者我们会发起;因为由闻法所生的智慧,可以让我们知道止观的殊胜功德。所以当我们发起止观之後,能够生起止观的这种不共安乐;但是在这个安乐当中,却又不会造作任何的恶业,而且没有所谓的散乱,以及沈没等这种的罪行,所以故作「无罪想」。由这五想,来思惟听闻的功德和胜利。所以我们现有看本文。

16页)复次,应如菩萨地说,须以五想听闻正法,谓──佛出世极罕难遇,其法亦然,由稀贵故作珍宝想;时时增长俱生慧故,作眼目想;由其所授智慧眼目,能见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故,作光明想;於究竟时能与涅盘菩提果故,作大胜利想;现在亦能得彼二之因,止观乐故作无罪想──作是思惟即是思惟听闻胜利。

丙二、於法法师发起承事

因为导师释迦牟尼佛,在说法的时候,因为导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法,是非常殊胜庄严,所以导师释迦牟尼佛自己,作了自己讲法的法座,於是安住在法座上面,而宣说正法的。同样的道理,虽然说法者,不一定具有很高的道谛成就,可是因为说法者,如法的去传授导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义,如法的传述给予我们。所以我们应该把他视为是一个佛语的传达者,传达佛亲自所说的法门,所以让我们听到,所以以这种心态,要尊重说法者,要视说法者为佛一样,如是的去恭敬承事才是。而且再加上四不一里面,有说到「依法不依人」,因为这个说法者,他所说的这个教法,是具有传承,具有根据,而且是如法所说的缘故,所以光是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去尊重。

如同《地藏经》里面说到,对於法以及说法者,不应该诽谤。若是如法的一个说法者,我们不应该对他所说的法,和说法者本身而作诽谤;反而应该视为佛,以狮座等恭敬利养而为供事,不应该断除尊敬心,应该要断除不尊敬心才是。所以在《菩萨地》里面,有说到在正听闻的时候,应该远离杂染,以及不应作意法师,传法者的五种过失。

宗大师在解释《地藏地论》的时候,有说到应该「远离傲慢」来听法。什麽叫做远离傲慢的意思呢?就是应时听闻,发起恭敬,发起起承事,不应忿恚,以及随顺正行,不求过失等,以这六事而作听闻。

什麽叫做「远离杂染」,就是要尊敬法以及传法者,不应对法以及法师产生轻蔑之意。

不应作意法师的五种过失,那五种呢?我们说传法者他的戒衰败了,或者他是种性是下劣的,或者他长得好丑,或者他用的语言或文辞不美,或者他讲的声音很难听等,如果有这种的想法都不应该的,都应该要去舍弃。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宗大师着作的本文里面说到:

丙二、於法法师发起承事

於法、法师发起承事者。如《地藏经》云:「专信恭敬听闻法,不应於彼起诽谤,於说法师供养者,谓於师起如佛想。」应视如佛,以狮座等恭敬利养而为供事,断不尊敬。应如菩萨地中所说而正听闻,谓应无杂染,不应作意法师五处。离高举者,应时听闻,发起恭敬,发起承事,不应忿恚,随顺正行,不求过失──由此六事而听闻之。离轻蔑杂染者,谓极敬重法及法师、及於彼二不生轻蔑。不应作意五处所者,谓戒穿缺(戒体有毁败过,或戒不清净者)、种性下劣、形貌丑陋、文辞鄙恶、所发语句粗不悦耳,便作是念──不从此闻──而弃舍之。如本生中亦云:「处极低劣座,发起调伏德,以具笑目视,如饮甘露雨。起敬专至诚,善净无垢意,如病听医言,起承事闻法。」

丙三、正听轨理

正听轨理分二

丁一、断器三过

丁二、依六种想

丁一、断器三过

17页)若器倒覆及纵向上,然不净洁,并虽净洁,若底穿漏,天虽於彼降以雨泽,然不入内;及虽入内,或为不净之所染污,不能成办余须用事;或虽不为不净染污,然不住内,当泻漏之。如是虽住说法之场,然不属耳,或虽属耳,然有邪执或等起心有过失等。虽无上说彼等众过,然听闻时所受文义不能坚持,由忘念等之所失坏,则其闻法全无大益,故须离彼等。

这以上本文所要表达的内涵,也就是以一个听法者来讲,必须有三种过失要断除。就像一个器皿,如果我们要使用这个器皿装乾净的水,也必须要离开三种过失,才有办法具有所谓盛净水的作用。那三种的过失呢?覆器、染器、漏器,这三者。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器皿是颠倒的,这样的话纵使我们想要装更多乾净的水,也是装不下去,因为它的器皿本身是颠倒的,所以叫「覆器」。

还有一种情况,虽然并非是覆器,它的口是向上的,可是瓶子里面很脏,或者器皿里面很脏,那纵使我们再怎麽样倒入乾净的水,因为器皿本身是肮脏的,所以水倒入进去之後,乾净的水又变成不乾净,所以这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就是「染器」的过患。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并非覆器,因为它的口向上,它里面也是乾净的,所以并非是染器;可是它的底有漏洞,就是「漏器」的问题,这样的话再怎麽倒入乾净的水,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同样的道理,我们虽然身体坐在说法的会场,可是如果我们连听都不听,那就像「覆器」一样;所以上师跟我们说再好的法,我们也听不进去,因为根本没有注意去听,所以像覆器一样,这不应有。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有听,可是内心的意乐,却是因为竞争比较之心,或者是想要炫耀的,随着这种烦恼所相应,这麽清净的法,却因为我们内心的这种污染烦恼相应的缘故,所以法变得不清净了,所听的内容随着烦恼而走了,所以又有染器的过患。

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有专心听,而且以清净的意乐去听,但是在听的时候,之前没有意乐去想说,我今天一定要把所听闻的内容给它记起来,没有这种强烈的意乐来引发,只是想:我听听。动机虽然是纯净的,但是正念正知,没有随时都保持的,也没有作笔记;像现在来讲就是所谓的录音机,很方便,但是也不作笔记,也不录音;就想说听听,为了众生而听听,只是一种看起来像软绵绵的这种动机来听闻。那当然在听的时候,可能听得懂,听完之後就完全忘记了,这样也是没有用的。所以时常要以正念和正知,来反覆的提醒自己,这样就可以避免「漏器」的过患。

有时候我们以清净意乐想要去听法,在听的时候确实有专注在听,可是有一种习惯就是好像不是很在意;虽然我们意乐是正确的,可是没有说很认真,或者说我来听听,好像是一种习惯似的,反正内心里面没有发起极大殷重的尊敬心,随着散乱的心这样去讲法的会场,这时候非常有危险。也就是上师所说的教法,从左耳进,右耳出去,会有这种的危险。所以在听法之前,一定要发起极大对法的殷重心,让自己的头脑,好像才刚醒来的情形,而不是想要睡觉时候的昏沈沈没的感觉而去听,这个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听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头脑非常的清楚,精神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去听,这样我们才能够记得比较清楚,绝对有这个差别的。一开始所谓的招引力,一开始我们的心力有没有提起,跟之後会不会记得清楚,绝对有关系的。当然我们讲这麽久的法,不一定说完全都记得住,可是我们现在可以作笔记,我们可以把它写下来,反覆的去思惟,这是很重要的。

很奇怪,同样都是智慧,可是智慧又可以分很多的不同的智慧。如同经典里面有说到,大智、明智、极智以及深智。智慧有所谓大、明(明显的明)、极(就是非常敏捷的、反应非常快速),以及深(深奥的深),深智等。虽然同样都是智慧,可是它的作用,还有它所偏向的能力,却有不同。尤其是讲到了所谓的不遗念,也就是完全不会遗失,或者忘记任何的这种正念,这个是绝对可以成办。为了让我们的记忆力提昇,有时候我们练「帝」字,也就是文殊室利菩萨的心咒,是有帮助的;我们可以念文殊室利菩萨整个心咒「嗡阿惹巴杂那帝」,或只有念诵「帝、帝、帝」,这对我们记忆力的增长有帮助。

但是最主要、最主要的还是,你对那一个内容越清净,越熟悉,你对这个内容就越不容易忘记了,这是最主要的。为什麽很容易忘记,就是因为不熟悉,你要反覆的去听闻学习,你要去相应它、接近它,这就不容易忘记了。

有一次我跟昆伦喇嘛仁波切,我们两个在谈话的时候,仁波切以前在康地所学的经典的内涵,有些是我还没有出生之前,已经有四十多年了,这中间,可是仁波切却像现在、或昨天才看完经典一样,能够这麽明显的把经文的文字,引经据论的为我解说。於是我那时候就跟仁波切说:哇!仁波切你的记忆力真好!如果是我,我今天看的今天还不一定说得出来!我甚至还跟仁波切这样讲。

仁波切那时候,跟我讲了一个偈颂文,仁波切说「依目复习勤精进」用你的眼睛反覆的去看,精进努力去学习,确实是这样子。我自己本身也没有反覆的去看这个经典;所以当我看到这个经典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懂了,觉得自己懂了之後就放弃了,没有反覆的一次再一次的去看它。看了第一次之後,没有再继续去看第二次、第三次,如果有的话,我就会记住,可是没有。

有一句俗语叫做「智慧易放逸」,我的头脑还算不错,可是因为这样而放逸懈怠了。一半是来自於确实是没有时间,一半确实是自己的不精进、放逸所致成的。总言之,对於这个经典没有反覆的去接近它,反覆的去串习它,因此容易忘记,这是绝对的。

尤其是像《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这部论典来讲,可说是内容深奥,用辞渊博。因为宗大师在解释这些深奥内容的时候,以不同的文字来形容,不同的比喻,所以他的比喻非常的广,他所用的文字非常的精美。所以平常我们有这种的说法,也就是当你读了《广论》九次之後,在每一遍都会产生对於《广论》不同的领悟,确实是如此。

它不像读故事书一样,如果像是小说或故事书等,我们读了一次之後,再读第二次,它是同样的内容,所以没有所谓不同的领悟。可是当一个着作者,他以非常精美的文字,去诠释非常深奥内容的时候,第一次读的时候好像几乎都懂了,会有这种的感觉;可是在读第二次的时候,会觉得说奇怪我明明第一次读的是同样的文字,但是为什麽在读第二次的时候,可领悟到的内涵,却是跟第一次不同,反而更深奥、更深入了,会有这种的感觉。的确是如此,因为宗大师用辞非常非常的精准,也非常的精美,再加上所诠释的内容本身,也非常的深奥。

总言之,为了能够使自己对某一种的内容的记忆力,非常的坚定,我们要反覆的去串习,让自己的心去接近它、相应它;所以纵使我们忘记了,也要反覆的去学习。一开始只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没有跟这个内容接近,所以很容易忘记;忘记了也不要说灰心,反覆一次再一次的去阅读它、看它,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记住了。

尤其在三大寺里面,以辩论的方式来观察大论典的内涵的这种习俗,确实对我们的记忆力的增长,或对於经典法义的正念的坚定,的确有很大很大的帮助。真的辩论制度对我们来讲是非常有恩惠的,因为透过辩论,我们才会反覆的去思惟到法义的内涵。如果你平常不反覆思惟法义,你在辩论场上你拿什麽跟别人辩?这是没有办法的。尤其加上辩论它本身,就会让你对法义的记忆力,有很大的稳定作用。所以辩论制度确实对我们来讲,尤其是一个对於法义的修行者,或观察者而言,学者而言,确实带来极大的利益。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7-1))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8-1))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南印度色拉杰僧伽大学
尼泊尔朝圣之旅
黑忿怒空行母
不丹圣地「斯龙甘帕」修建
定解宝灯

赞助网站
藏傳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同大學教育網
claire心靈季節- PChome 新聞台Blog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中華佛教直貢葛舉*菩曼仁波切* · 喇嘛網 · 化育資訊網 · 佛曲音樂*大寶法王篇* ·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基金會 · 大愛電視網路
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
台灣會議中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