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續3/21法會緊急通知 詫巴霞純仁千巴究仁波切文殊菩薩灌頂 廣論上士道及論奢摩他課程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3 10:40:22
學習次第 : 进阶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1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三

CD(上)道前基础 12-12   达赖喇嘛尊者传授/蒋扬仁钦中译

丙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

  第二、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二

       丁一、於道总建立发决定解(分二)

戊一、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

戊二、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

丁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戊一、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

佛从发心之後,行广大行累积资粮,最後现证一切圆满正觉果位,完全都是为利益有情,所说的教法也是唯有为利有情而说的。成办有情的利益大致上可以分两者,我们说利他、利他,他人的利益来讲,可以分两者:暂时的利益以及究竟的利益。暂时的利益来讲,就是增上生,也就是後世的人天善趣,当然在增上生里面最好的就是暇满;究竟就是决定胜,就这两者,增上生和决定胜。如果是为了成办增上生,所说的一切法义,都可以摄入为下士或共下士等,这种的法类。所以「殊胜下士者,是於现世不以为重,希求後世善趣圆满」这叫做殊胜下士者。也就是追求暂时安乐的人,一般我们把它归类为,智慧比较低劣的人,这称为下士夫。所谓下士夫的意思就是只看暂时利益,只追求暂时利益的人,叫做下士夫。可是为什麽我们要说殊胜下士者呢?因为他虽然是求暂时的利益,可是这个暂时利益,不只是今生,他还想到後世了,所以比起另外一种的下士者,它更为殊胜,更有智慧的缘故,所以说了殊胜下士者。

决定胜可以分两者,只有自己解脱的别解脱,以及一切遍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有分两者。如果讲到前者,只为求自己解脱,像是声闻乘或独觉乘,他们所说的这种别解脱的解脱之道,这些种种的法义,都可以摄入为中士道,或者是共中士的所有法类。中士夫的意思是什麽呢?他不寻求暂时的利益了,他寻求是永久的、永恒的安乐,他深知一切痛苦最主要都是来自於无明,他厌患烦恼和烦恼的根本无明所造作的一切,为了能够从无明当中获得脱度,於是去寻求解脱之方便,而去学三学的,这是中士夫的意思。我们现在讲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如同觉窝,就是阿底峡尊者有说到,成办一切种智的方法有两者:密咒大乘,以及波罗密多乘,也就是显教和密教。这两乘的法义,都属於上士的内涵。所以上士夫是什麽意思呢?就是随大悲而转。也就是说我们被心给控制,心不是被烦恼给控制,心被大悲心,随着大悲自在的控制,随着大悲心而转。为利一切有情,能够脱离痛苦,所以我必须成就无上菩提,於是学习菩萨的六度万行,以及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两者的,这种人我们称为胜士夫,也就是所谓的上士夫。

至於菩提方面以及密乘的这种内涵,下当广说。至於六度的修持,在《广论》里面我们在下面可以看到。至於金刚乘部分的内涵,在《密宗道次第广论》可以看到的缘故,所以说到,下当广说。现在我们看到本文:(66页)佛初发心,中集资粮,最後现证圆满正觉,一切皆是为利有情,故所说法一切亦唯为利有情。如是所成有情利义略有二种:谓现前增上生及毕竟决定胜。其中依於成办现前增上生事,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法类。殊胜下士者,是於现世不以为重,希求後世善趣圆满,以集能往善趣因故。《道炬论》云:「若以诸方便,唯於生死乐,希求自利义,知彼为下士。」决定胜中,略有二种:谓证解脱仅出生死及一切种智位。其中若依诸声闻乘及独觉乘,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类。中士夫者,谓发厌患一切诸有(三有、三界),为求自利,欲得度出三有解脱,以趣解脱方便之道三种学故(戒定慧三学)。《道炬论》云:「背弃诸有乐,遮恶业为性,若惟求自静,说名中士夫」。如觉窝(阿底峡尊者)所造《摄行炬论》云:「尊长佛说依,密咒度彼岸,能办菩提故,此当书彼义。」谓修种智方便有二:谓密咒大乘及波罗密多大乘。此二摄入上士法类。上士夫者,谓由大悲自在而转,为尽有情一切苦故,希得成佛学习六度及二次第等故。《道炬论》云:「由达自身苦,若欲正尽除他一切苦者,是为胜士夫。」此士所修菩提方便,谓波罗蜜多及咒,下当广说。

67页)三士之名,摄决择曰,在此就说到了三士夫、三士道的这个名称,不是没有根据的,是有印度大论典的根据。如同《摄决择》里面有说到:「复有三士,谓有成就正受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净戒律仪,先讲到第一个下士夫的成就。下士夫的成就是什麽呢?下士夫的成就就是这一段话,「正受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净戒律仪」,第一个正受非律仪的意思是什麽呢?并非是由厌离轮回出离心,所生起的别解脱律仪,而说了非律仪。因为下士夫的时候,并不强调出离心,厌患轮回的这种欲求解脱的出离心所受的律仪是没有说到。它有正受律仪没有错,但是他所正受的这个律仪,并非是出离心所生的律仪。

非非律仪的意思就是,他不是否定断除十恶业的律仪,他不是否定,所以代表负负得正,也就是「他是」断除十恶业的律仪就对了,所以叫做非非律仪。因为在下士夫所修的法义里面,最主要断除的就是十恶业,行十善道,所以他不是不断除十恶业的律仪,他是断除十恶业的律仪。由这种的方式,来获得清净戒律仪的,这是第一士夫。

於是又说到第二,中士夫的成就,亦有成就正受声闻相应净戒律仪,第二个成就,就是说到了如同声闻乘、独觉乘等,与此相同的净戒律仪,那就是以别解脱的出离心,所得的净戒律仪,这是中士。

上士就说到了,亦有成就正受菩萨净戒律仪。如果有某个补特伽罗,成就并正受菩萨的净戒律仪者,称为上士。

其中初者为下,第二为中,第三为胜。」所以宗大师就引用三士道名称的这个根据。在此说到与此义同,复说多种上中下士建立道理。如道矩所说,世亲阿闍黎於俱舍释中,亦说三士之相。下士夫中,虽有二类,所谓下士夫的意思就是,只看暂时利益的人叫做下士夫。但是只看暂时利益又可以分两者,殊胜下士夫和一般的凡庸下士夫。凡庸下士夫只有看今世、现在的利益了。如果讲殊胜下士夫,他虽然是看暂时利益,但是这个暂时,不是局限在今世而已,也含盖了後世,这是属於殊胜下士。所以在此有说到,下士夫中虽有两类,谓乐现法及乐後世。只有考虑到今世,以及也考虑到後世这两者。此是第二,这此所谓的三士道,下士夫所谓下士道的意思,是指後者,殊胜下士道的意思。复须趣入增上生无谬方便。这才是我们在此要讲的下士夫,下士的意思。

士夫的梵文叫「布鲁嗄」,就是具有能力的意思。也就是依由每个人不同的能力,能够成办暂时利益的,这种的能力者,把它设为下士夫。具有能力能够成办究竟利益的人,又可以分两者,只有成办自己的利益,这称为中士夫;不只成办自己的利益以外,也可以成办他人的利益,圆满一切自他二利,这称为上士夫。因为佛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众生,众生的利益不外乎暂时的利益和究竟的利益,所以这也是为什麽,三士道的内涵,三士道的次第,完完全全含盖了所有三藏十二部经典的内容。其原因是因为,三士夫所追求的利益,一定属於暂时利益和究竟利益其中之一者,这也是佛陀为了利益众生而说法的主要原因。这也是为什麽,一开始的时候说到了,三士道总摄一切至言的道理。现在要解释的是:

戊二、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

  第二、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分二

己一、显示何为由三士道引导之义

己二、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

己一、显示何为由三士道引导之义 

马鸣阿闍黎在《修世俗菩提心论》里面已经说了,上士道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内容。换句话说下士道和中士道的法义,或者是修行,其实属於上士道的支分。所以在此《菩提道次第广论》,并非是引导下士道者所要希求的目标,或者中士道所要希求的目标,这不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宣说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原因。而是什麽呢?为了能够到上士道的缘故,之前必须学习或成办与下士道者,共同要成办的前行,与中士道者共同要成办的前行,故说下士道和中士道的。

在此就有人反问,如果《广论》是以上士道为主,那直接从上士道引导就好了,既然你也说下士道和中士道是属於上士道的支分,乾脆你就讲上士道就可以了!根本就不用分所谓的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直接讲上士道就可以了,为什麽不这麽说呢?於是宗大师回覆说,这个道理,我在後者会作解释。现在我们可以看本文。

如是虽说三士,然於上士道第中亦能摄纳余二士道无所缺少,故彼二种是大乘道或分或支。马呜阿闍黎所造,修《世俗菩提心论》云:「无害与谛实,与取及梵行,舍一切所执,此是善趣行。遍观生死苦,断故修谛道,断除二种罪,此是寂静行。亦应取此等,是出离道支。由达诸法空,生悲众生流,无边巧便行,是胜出离行。」

是故此中非导令趣,唯以三有之乐,为所欲得下士夫道,及为自利唯脱生死为所欲得中士夫道,所以在此并非是引导弟子众,像是下士夫道所求的,或者中士夫道所求的,自己别解脱而已。这不是《广论》讲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的目的。而是什麽呢?是将少许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导前行,为修上士道之支分。因为在进入上士道之前,在上士道的前行,有一些的法义,是要以下士道者共同修学的,中士道者共同修学的,为了能够引导上士道,而说的缘故,所以在此说到了共下士和共中士。所以《广论》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弟子进入大乘而说,为什麽呢?在此可以看到:

68页)是故若发如前所说取心要欲,取心要之法,如《中观心论》云,什麽才是最有意义的呢?最有意义的人身就是,如同《中观心论》云:「谁不将无坚,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缘,修须弥坚实。上士具悲故,将刹那老死,病根本之身,为他安乐本。具正法炬时,断八无暇暇,应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谓应念云:我身无实,如蕉如沫,众病巢穴,老等众苦所出生处,应以上士所有现行度诸昼夜,令其不空而趣大乘。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人身,这是《广论》希望弟子众,能够引导的是大乘,因为这是最有利益的。

若尔理应先从上士引导,云何令修共下中耶?在此有一个人提出疑惑,既然你是以上士道为主,更何况你之前又说了下士道、中士道是属於上士道的支分,那只要讲上士道就可以了,为什麽要讲下士道、中士道呢?谓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发起前行,此中道理後当宣说。为什麽要说共下和共中的原因,是因为上士道发起之前,必须有这个前行,至於详细的部分,後当宣说。

己二、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分二)

庚一、正明因相 

庚二、所为义

庚一、正明因相

转趣大乘能入之门者,谓即发心於胜菩提,若於相续中生起此心,就是菩萨,就是进入了大乘门,也就是佛子。什麽叫做大乘门呢?对於无上菩提,产生自然任运的希求心,也就是所谓的菩提心,如果在自己的心续上,生起了这颗殊胜心的话,那就是佛子了。如同《入行论》里面有说到,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也就是无论是谁,纵使他在轮回里面,或者是三恶道里面,只要发起了这颗菩提心,无论在六道里面的哪一道轮回当中,我们都应该尊敬他为佛子,尊敬他为菩萨。所以在此就说到了:

谓即获得佛子之名或菩萨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数。有了菩提心,就称为佛子,也称为菩萨,这时候就已经列入为大乘修行者的这个列位了。若退此心,亦从大乘还退出故。如果没有这颗心,就变成退转大乘,或者从大乘退还,那就不是大乘人了。是故诸欲入大乘者,须以众多方便励力令发,然发此心须先修习发心胜利,令於胜利由於至心勇悍增广,及须归依七支愿行,是能开示菩萨道次最胜教典,集学处论及入行论中所说。

可是要了解菩提心的殊胜功德,才有办法发起菩提心,不了解菩提心的殊胜功德,怎麽能够发起菩提心呢?这种勇悍的菩提心是无法增广的。所以为了能够生起菩提心,在此说到菩提心的殊胜有两者。那两者呢?我们可以看到宗大师在本文说到:(69页)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谓诸现前及毕竟胜利。也就是暂时的利益,和究竟的利益。初中复二,谓不堕恶趣及生善趣。暂时的利益就是不堕恶趣,以及後世继续投生善趣,若发此心能净宿造众多恶趣之因,如果我们发了菩提心,依由这种菩提心广大善业的力量,善心的力量,所以过去许多堕落三恶道的因缘,会由这种的善心把它净除。以及依由菩提心的缘故,也能够截断将来,陆陆续续所造的这种恶业因缘。在此说到,能断当来相续积集。对於善趣的因缘,之前已作的善趣因缘,由此而增长广大,以及未来将要作的这个善趣的因缘,依由菩提心的缘故,所以就无穷无尽。在此可看到,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摄故增长广大;诸新作者,将来要作的这些新的善业,亦由此心为等起故,无穷尽际。这是属於暂时利益的部分。

究竟利益的部分,毕竟利义者,谓诸解脱及一切种智,亦依此心易於成办,也是由这个菩提心来成办。若於现时毕竟胜利,先无真实欲得乐故,如果我们对於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没有真正的从心生起,发起真实的欲求心,追求心的话,虽然我们嘴巴再怎麽说菩提心的利益,再怎麽样去劝别人说要发起菩提心,可是只是嘴巴说说而已。我们看自己的心就知道,问自己就知道,所以在此就说到了,「若於现时毕竟胜利」都没有真实的想要追求的心,「先无真实欲得乐故」虽作是言,虽然这样说,此诸胜利从发心生,故应励力发起此心,亦唯空言,怎麽说呢?观自相续极明易了,你问自己就知道了。

若於增上生及决定胜,二种胜利发欲得者,故须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乐。如果要对於现时的利益增上生,以及毕竟的利益决定胜,发起真实的追求的话,那就要去学习共中和共下士的意乐了。

如是若於二种胜利发欲得已,趣修具有胜利之心者,则须发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如果我们真的对於菩提心的殊胜有所了解了,而且想要发起这颗殊胜的菩提心的话,就要去学习菩提心的根本,那也就是大悲心;大悲心之前,必须成办大慈心。所以为了能够成办大悲心的缘故,要如此的思惟。此复若思,自於生死安乐匮乏,众苦逼恼,流转道理,身毛全无,若动若转,当自己思惟自己的生死轮转,或者是轮回过患的时候,我们的毛发竖立的,都不会有任何类似这种感受,或者内心没有丝毫感触的时候,则於其他有情流转生死之时,乐乏苦逼,定无不忍。就没有办法看到他人遭受痛苦的,或遭受烦恼压迫的时候,而产生这种不忍的悲愍心,这是绝对办不到的。

如同入行论云:「於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在观有情悲愍之前,必须从自身先体会到烦恼的痛苦,这样我们从自身真正的厌离烦恼痛苦的时候,才有办法由自身的经历,转移到他人的身上,这时候才会产生悲愍心,梦中尚未梦,何能生利他?」在梦里面,你都不厌离三有轮回,怎麽可能会缘他人,想要去帮助他人远离三有轮回痛苦呢?这是没有办法的,这是不可能的,只是嘴巴说说的而已。故於下士之时,思惟自於诸恶趣中受苦道理,及於中士之时思惟善趣,无寂静乐唯苦道理。次於亲属诸有情所,比度自心,由自己的经验去体会,而善修习,即是发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从此发生。故修共同中下心者,也就是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导令趣余途。并不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後世的增上生而已,或者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别解脱而已,不是的;共中士道和共下士道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成办大乘,为了能够生起菩提心而说的。

70页)如是又於彼二时中,思惟归依及业果等多门,励力集福净罪,如其所应,即菩提心之前行。而且生起菩提心的时候,要透过长时间的积资净障,广大的福报资粮,以及净除障碍才有办法。修治相续之方便,七支行愿及归依等;故应了知此等即是发心方便。而且透过七支供养,还有归依等,生起菩提心的时候,要具有很多的因缘,这些我们都要了知。

此中下中法类,即是发无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所以这以上就是说到,为什麽要说三士道的主要原因,最主要是为了生起菩提心。宗大师在此就呼吁,传授道次第的这些法师们,或者是师长们,为弟子传授《广论》的时候,要对上述所说的这个内容要产生决定,要产生定解。所以在此说到,尊重(上师)亦当善为晓喻,弟子於此应获定解。每次修时当念此义,修菩提心发生支分极应爱重,也就是上师或者是传法者,为弟子传授《广论》内涵的时候,一定要让弟子们知道,现在修学共下士道或共中士道的法门,是为了发起菩提心而生起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切,都能够跟菩提心结上因缘,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极应爱重」。若不尔者,则此诸道与上士道别别无关,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变成了下士道,而不叫做共下士道了;这样就会变成中士道,而不是共中士道了,因为这个跟上士道没有关系。

乃至未至实上士道,於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发生障碍,如果弟子们只有到上士道的时候,才会去思惟菩提心的利益,那就错了,这种引导方式是完全错误的。其实在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的时候,就要对菩提心发起信心,知道菩提心的殊胜利益。而不是只有在上士道的时候,才会对菩提心产生殊胜欢喜,这样在引导上会产生错误。或於此间失大利义,故於此事应殷重修,所以要特别的注意。

如是修习中下之道及善修习,如上士时所说道已,於相续中随力令生真菩提心。次为此心极坚固故,应以不共归依为先而受愿轨,为了能够让使我们的心续中,生起真实的菩提心,为了使这个菩提心非常的坚固,所以先以大乘不共的归依来受愿心仪轨,由愿仪轨正受持已,於诸学处应励力学。次应多修欲学之心,谓欲学习六度四摄菩萨行等。若由至心起欲学已,定受行心清净律仪。受了愿心仪轨之後,如果真正的想要学习六度万行,这种想学菩萨学处的,这种非常坚定的希求心生起,那时候就应该行菩萨行,受菩萨戒了。

次应舍命莫令根本罪犯染着,余中下缠及诸恶作,亦应励力莫令有染,设若有犯,亦应由於如所宣说,出犯门中善为净治。如果受了菩萨戒之後,要好好的遵守,尤其是根本罪,不应犯根本罪,或者违根本罪。至於像其他恶作,或者是下缠等,这些种种的学处,也特别的小心去遵守。如果有犯恶作等菩萨学处,要马上去忏悔。次应总学六到彼岸,特为令心於善所缘,堪能随欲而安住故,应善学习止体静虑。道炬论说,为发通故修奢摩他者仅是一例,觉窝於余处亦说为发毗钵舍那,故为生观亦应修止。

之後我们就要好好的去修止观了,虽然在《道炬论》里面说,为发神通而说了修学奢摩他,但这只是理由的其中之一。最主要的如同觉窝,也就是阿底峡尊者,在其他的论典里面有说到,为了发毗钵舍那而修止,所以受了菩萨戒之後,我们要好好的来修学止观。

次为断执二我缚故,以见决定无我空义。次应将护无谬修法,成办慧体毗钵舍那。成办了止观双运之後,光是止观双运是没有办法成为出世间的止观双运,为了能够成为出世间的止观双运,必须缘空性。而且这空性的内涵,必须无谬正确。这也是为什麽,为了能够断除人我执和法我执,也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必须去决定无我空义。用之前所成办的止观,来缘取性空,这样才有办法真正的断除,人我执和法我执的根本。

如道炬释说,除修止观,学习律仪学处以下,是为戒学;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为心学;毗钵舍那,是为慧学。在此说到整个道次第的内容,其实都包含在三学里面。复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资粮依世俗谛所有之道,广大道次;起三种殊胜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资粮依胜义谛甚深道次。应於此等次第决定、数量决定智慧方便,仅以一分不成菩提,发大定解。而且道次的内容,不只是都可以被三学所摄以外,最主要是由二谛来宣说福德和智慧两者的资粮。由世俗谛说了所有的福报资粮,为什麽?因为这些的福报资粮,大部分都是缘世俗谛而来发起的。依由缘胜义谛,而去累积真正的智慧资粮,因为能够直接消除人我执和法我执的,这种通达空性的止观双运,他的所缘境最主要是胜义谛。所以道次第的内容是完全符合佛陀的圣教的精髓,也就是由二谛所说的二资粮,以及三学、三藏所说的内涵。

71页)由如是理,欲过诸佛功德大海,佛子鹅王是由双展,广大方便圆满无缺世俗谛翅,所以要越过菩萨的五道十地的功德大海,到达佛果的彼岸,必须展开两个翅膀。第一个就是广大方便圆满无缺世俗谛翅,这是第一个。第二双翅膀,就是善达两种无我真实胜义谛翅,善达二种无我真实胜义谛翅,乃能超过,如果没有这两个翅膀,非能超过,非是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鸟所能飞越。如入中论云:「真俗白广翅圆满,鹅王列众生鹅前,承善风力而超过,诸佛德海第一岸。」

「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圆满二资粮故。」如果在显教的基础,已经建立好的话,就像之前所说的,有生起菩提心,为了使菩提心坚固的缘故,而来受愿心仪轨。之後如果我们觉得可以遵守菩萨学处,可以行菩萨行,来受菩萨戒,发起行心,之後来修止观,之後再去学习空正见,再以证得的止观,再去缘性空。这种的显教基础已经成办之後,就是共道净相,都已经成办之後,就必须要去学习密咒了。因为密乘能够使我们快速的成就圆满二资粮,如果觉得自己真的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样的因缘,那就好好的把这个波罗密乘的这种基础好好把它打稳,令这种的功德增广。在此可以看到宗大师在本文说到: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圆满二资粮故。设若过此非所能堪,或由种性功能羸劣不乐趣者,则应唯将此道次第渐次增广。

若入密咒者,则依知识法,胜出前者,修学密咒上师瑜伽非常的重要,所以依止善知识的心力,要比波罗密乘的时候的依止善知识的心力,还要来得强大,所以亲近善知识要作得非常好,依咒所说应当随行,以总一切乘,特密咒中,珍重宣说故。「次以根源清净续部,所出灌顶成熟身心」也就是一切密咒的成就,都是由之前所说的亲近善知识来成办,尤其是密乘,这个在密咒里面非常认真的看待「亲近善知识」的这个法门。亲近善知识己,之後我们以清净的心续来接受灌顶,接受灌顶的目的是成熟身心,促成这样的因缘,「尔时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仪」因为接受灌顶,进入坛城会接受到金刚三昧耶的缘故,所以这个三昧耶就是等於戒体,我们要尊守密咒的戒学,所以要如同守护自己的性命般的,来护持金刚三昧耶。因为以金刚乘的戒体来讲,根本罪破了,是可以再受的,跟别解脱戒是不同的。可是已经破掉的这个根本戒,因为相续已坏,所以功德再深,非常困难。虽然这个戒还是可以再次的回来,以金刚三昧耶戒来讲,可以再次的回来,可是因为已经破了,功德很难生起的缘故,所以尽量让自己不要去违反根本戒。所以在此有说到:

次以根源清净续部,所出灌顶成熟身心。尔时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仪,应宁舍命如理护持,特若受其根本罪染虽可重受,然相续已坏,功德难生,故应励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者。又应励防诸支罪染,设受染者亦应悔除防止令净,以三昧耶及诸律仪,是道本故。

如果根本罪没有违犯,可是像是其他的这些罪行,如果犯罪的话,要马上的以忏悔心来净治,或者去除这些种种的犯罪的业障,或者是罪障。因为在密咒里面,清净三昧耶,还有清净的律仪,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成就密乘功德的根本,或者是基础。戒体清净後,如是的遵守、严谨的遵守戒学之後,我们要做什麽呢?如果是在金刚乘的事部、行部、瑜伽部就属於下三部,一开始就先学有相瑜伽;有相瑜伽坚定之後,再来学习事部、行部、瑜伽部,下三部的无相瑜伽,这是以下部的修学来讲。如果是以上部,无上瑜伽部而言,先学生起次第,之後再学圆满次第,所以在此说到:

72页)次於续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随其一种善导修学。此坚固已,若是下部无相瑜伽或是上部满次瑜伽,随於其一应善修学。如果我们一开始所接触的是事部的话,那就修学有相瑜伽;如果接触所学的密乘,是属於无上瑜伽的话,一开始就要修学生起次第,就是看你所学的是上部、还是下部来决定学有相,或者是生起。这也就是为什麽「随於其一应善修学」的意思了。如果坚固、坚定的话,以下部来讲,就是往无相瑜伽修学;以上部而言就是再次修学圆满次第。

道炬论说如是建立道之正体,故道第亦如是导,所以所谓道次的引导,是要真正的显密大小乘圆满的来引导,大觉窝师於余论中亦尝宣说,在其他论典也如是的宣说。摄修大乘道方便论云:「欲得不思议,胜无上菩提,赖修菩提故,乐修为心要。已得极难得,圆满暇满身,後极难获故,勤修令不空。」又云:「如犯从牢狱,若有能逃时,与余事非等,速从彼处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时,与余事非等,应当出有宅。」又云:「归依增上戒,及住愿根本,应受菩萨律,渐随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萨一切行。」又云:「方便慧心要,修止观瑜伽。」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着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於佛,具师教律仪,善勤於修习。瓶密诸灌顶,由尊重恩得,行者身语心,清净成就器。由圆满定支,所生资粮故,速当得成就,是住密咒规。」

庚二、所为义

第二所为义者。若中下士诸法品类,悉是上士前加行者,作为上士道次足矣,何须别立共中下士道次名耶?如果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等的法义,都是属於上士道的前行,岂不等於整个《广论》都在讲上士道了吗?如果是这样,为什麽需要多加共下士和共中士,为什麽要这样分类呢?在此宗大师就回覆,其实这个问题在之前已经有问过,宗大师那时候就说我在之後会作解说,现在就是解说的部分,宗大师回覆到:

别分三士而引导者,有二大义;一为摧伏增上我慢,谓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许我是大士。二为广益上中下心。所以为什麽要分共下士、共中士和上士呢?主要原因有两者,第一个如果没有经过,共下士、共中士就自以为是大乘者,那就是增上我慢。进入大乘者是必须经过共中和共下,可是有些人不知道这个法义,他觉得我就是大乘,而产生增上我慢,为了摧伏这种的我慢,有这种的殊胜,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为了能够,广泛的饶益一切下士夫、中士夫、上士夫,虽然《广论》最主要是为了生起菩提心,为了进入大乘,而说了共中、共下,可是如果有士夫,他真的没有办法生起菩提心,没有这种能力学上士道,至少他可以配合着共下或共中来满足自己的所需。所以虽然是为了上士道的目的而说,可是如果他真的没有能力进入、或者引导到上士道,至少可以满足他现有的心愿,也有这种的利益,所以在此说到了:

广饶益之理者,谓上二士夫,亦须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脱,故於所导上中二类补特伽罗,教令修习此二意乐,无有过失,起功能故。若是下品补特伽罗,虽令修上,既不能发上品意乐,又弃下品,俱无成故。所以透过共中士道和上士道的法义,使得中士夫和上士夫他们都能够满足自己的所需。因为共中士道确实有这样的能力,圆满一切的中士道者所需要的法义,具有这样的功能。虽然它是共中士道没有错,是为了引导上士道而说的,可是如果中士道的人,他要去学习,也可以从共中士道的法义去获得他所想要,它具有这样的能力。

同样的共下士道,虽然是为了引导上士道而说,共下士道里面所诠释的法义,足以让下士道者,来满足他现前的增上生的利益。所以下品补特伽罗,虽然为了让他修学上士道,而说了共下士道,可是他如果因缘不具足,没有办法发起上品意乐的话,至少他不需要放弃下品,因为放弃下品没有利益,所以他也可以圆满他所希求的下士意乐,这是可以发能的。

况且说了共中和共下的殊胜,不只对中下士夫有利益以外,对於上士道者也是有利益的。为什麽呢?在此说到:(73页)复次,为具上善根者,开示共道,有什麽好处呢?令其修习,此诸功德或先已生,为了能够获得上士道,必先生起这些共道的内涵。如果生起的话,生起下下可导上上,所以会有增上的功德。若先未生速当生起。如果还没有发起这些共道的话,要马上策励自己赶快生起,若生下下可导上上,故於自道非为迂缓。他不会一直停留在一个原点,不会觉得没有路可以上去,它一直有路可以学上去的,所以一直可以让自己增上的意思。须以第引导心者,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中,以黠慧宝师渐磨摩尼法喻合说,恐文太繁,故不多录。在经典里面也有说到,具有智慧者,去制造牟尼宝的时候,是如何去制作牟尼宝,这个过程有说到这样的内涵。我们可以配合着来知道,为什麽要这样三士引导。

龙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决定胜後起,以得增上生,渐得决定胜。」此说增上生道及决定胜道次第引导。圣者无着亦云:「又诸菩萨为令渐次集善品故,於诸有情先审观察,知劣慧者为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是名菩萨於诸有情次第利行。」圣天亦於摄行炬论,成立先须修习到彼岸乘意乐,次趣密咒渐次道理。摄此义云:「诸初业有情,转趣於胜义,正等觉说此,方便如梯级。」《四百论》中亦说道次极为决定,「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後断一切见,若知为善巧。」此说道有决定次第。敬母善巧阿闍黎亦云:「如净衣染色,先以施等语,善法动其心,次令修诸法。」月称大阿闍黎亦引此教为所根据,成立道之次第决定。现见於道引导次第诸修行者,极应珍贵,故於此理,应当获得坚固定解。

这以上宗大师就是引经据论的,引用了许多印度大阿闍黎、大论师他们所说的道的次第,「先有增上生,後有决定胜,先有波罗密乘,才有金刚乘」的这种道次第的决定内涵,决定法义。所以我们修行者,从凡夫地到佛地的整个地图,要去了解时候,必须知道这个道的前後次序,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我们必须去了解。这以上已经结束了道前基础的部分。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14) )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电影密勒日巴
密宗兴起的源由-牛顿出版社
慧松观音画佛画家
空行心滴事业
欢喜无忧的彼岸:Q版佛菩萨- 乐多日志

赞助网站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初級禪訓班--法鼓山台南分院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南亞技術學院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