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藏密薩迦弘法協會4-5月份法會 確戒仁波切《寶性論》教授.藥師佛法會 台南市藏密佛學會八月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3 10:58:38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3 10:57:58   编辑部 报导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17-1讲)

CD(上)共下士道 8-2    达赖喇嘛尊者传授/蒋扬仁钦中译

现在说到死无定期的三种理由:(82页)此中分三。一、思赡部洲寿无定者。总之俱卢寿量决定,也就是在四洲里面,我们现在的地球属於南赡部洲,在北俱卢洲它的寿命是决定的,除此以外其他的三洲的寿命都没有决定,所以在此说到:诸余处者,各各於自能住寿量虽无决定,然亦多数能得定限。赡部洲寿极无定准,在其他三洲里面虽然没有决定,可是除了南赡部洲以外,其他二洲,至少都差不多可以知道,只有在南赡部洲里面非常不稳,很难确认他的寿命大概活到几岁,劫初寿数经无量年,今後须以满十岁为寿长际,即於现在老幼中年,於何时死,皆无定故。如是亦如俱舍论云:「此中寿无定,末十初无量」集法句云:「上日见多人,下日有不见,下日多见者,上日有不见。」又云:「若众多男女,强壮亦殁亡,何能保此人,尚幼能定活?一类胎中死,如是有产地,又有始能爬,亦有能行走。有老有幼稚,亦有中年人,渐次当趣没,犹如堕熟果。」

任何人都有不定期死亡的可能性,所以应当作意所见所闻;若诸尊重或友伴等,寿未究竟,忽由内外死缘未满心愿而死,念我亦定是如是法,应数思惟,应令发生必死之心。

确实是如此,如果我们不把这一生的时间好好规划,最少、最少也要把百分之五十的时间,花在後世的筹备上,要修学善法。剩余的百分之五十,当然我们也是要吃、要穿,还是要过生活,所以百分之五十的时间用来筹备今生。可是另余的百分之五十是一定来准备後世,最少要作到,否则的话真的我们的时间,就会随着世间的琐事浪费掉了。真的如同「广达仁波切」所说的:「今生繁多事,如水无间流,一世复一世,作时更深思,止尽其不善。」确实是如此,如果我们要等,所有的事情都能结束再来修法,那已经太晚了。而且我们世间的琐事是越做越多,真的是这样。

在此《俱舍论》有说到,过了无量劫之後,人的寿命最长、最长是到十岁。至於人的形成是怎麽形成的?如果按照《释量论》所说的,一开始是由天人慢慢的演变成人的模样,刚开始这些的天人,是以禅定,所以他们不需要食用任何的食物,由禅定维持生命,维持寿命。慢慢由於人的贪心作祟,所以变成要吃果食,於是就慢慢转为人道,人现在的模样。

但是按照现在科学家的说法,是由猴子慢慢演变成人的形状的,我觉得这两种都有可能。因为我们西藏人在传统的名间说法,我们有说人是从那里来的呢?是由猴父菩萨、母罗刹女两者而形成,所以在此我们平常就是传统的说法有说猴父菩萨,以及母罗刹女,当我们讲到猴父菩萨的时候,就是由猴子慢慢演变,这跟科学家非常的吻合。

至於母罗刹女,就是说到类似天人,又类似非人的,罗刹女之前有禅定来维持性命,但是後来由贪心造作,所以与猴父菩萨两者结合而形成了人类。我觉得我们西藏的传统说法,确实还不错,虽然是不是真的今天的科学家的结论,但是我们平常有这种说法,我觉得这是满巧合的。我觉得西藏人的民间说法确实还不错,我也觉得这两者的说法可以配合起来说。

之前说到第一个因缘,第一个因相,也就是南赡部洲的寿命,更是无有定期。第二个因相,就是思惟死缘极多活缘少者。

二、思惟死缘极多活缘少者,谓於此命有多违害。谓诸有心及诸无心,若诸魔属、人、非人等众多违害,及旁生类损此身命亦有多种;彼等如何违害之理;如是内中所有诸病,及外大种违损之理,皆应详思。现在就说到死无定期的第二个理由,也就是说死缘极多,活缘极少。以外缘来讲,有各种各样的外缘,都是有足够的能力促成死的因缘,这是外缘的部分。现在讲内缘的部分。

复次自身由四大种成,彼等亦复互相违害──诸大种界若不平等,有所增减,能发诸病而夺命根──此诸违害是与自体俱生而有,故於身命无可安保。这是更麻烦的,我们的身体他是一个四大和合的体性,四大它本身就是互相伤害的作用,它互不相融,所以当体内的四大力量均匀、平衡的时候,它是互相抵制作用形成的时候,这叫做身体健康。如果四大的力量没有平衡了,一者强过於另一者,那就叫做生病,身体就是不健康。所以我们的健不健康是在於一个四个敌人互相的力量是否均衡而已,所以我们的身体确实是多麽的不稳定,我们的寿命并不像我们平常所认为的是如此的坚固、定稳,绝非是如此。

更何况是我们身体,它形成的时候,它就形成在这种已经造成损害的因缘当下,它的本性就是如此,那还能怎麽办呢?如果它的本性并非是造成这种损害的因缘,它并没有具有损害性,损害的因缘最主要是来自於外在的话,那还有办法。如果有人来侵害我们,我们至少可以躲在深山里,或者是渡海到彼岸去等等,我们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去躲藏。但是问题是它的损害是从体内它本身就已经形成了,我们一生出来就是这种的身体,它的体质本身就是如此,那还能怎麽办呢?

如是亦如大涅盘经云:「言死想者,谓此命根恒有众多怨敌围绕,刹那刹那渐令衰退,全无一事能使增长。」(83页)宝鬘论亦云:「安住死缘中,如灯处风内。」亲友书亦云:「若其寿命多损害,较风激泡尤无常,出息入息能从睡,有暇醒觉最希奇。」四百论亦云:「无能诸大种,生起说名身,於诸违云乐,一切非应理。」

《四百论》里面用辞非常简而有力,确实是如此,「无能诸大种,生起说名身」也就是说在势均力敌,没有办法造成互相伤害的情况下,这种由四大所和合的,这个作用,我们称为身体健康。但实际上它是互相损害的,只是因为没有办法造成互相伤害的作用,所以我们叫做快乐,这不是很愚蠢吗?「於诸违云乐,一切非应理。」

现是五浊极浓厚时,修集能感长寿久住大势妙业,极其稀寡。饮食等药势力微劣,故皆少有能治病力。诸所受用,安然消後,能长身中诸大种分,势用亏减,故难消化,纵能消己亦无大益。资粮寡集,恶行尤重,念诵等事势力微劣,故延寿等极属难事。又诸活缘亦无不能为死缘者,为不死故求诸饮食、房舍、伴等,此复由其受用饮食,太多太少及不相宜、房舍倒塌、亲友欺侮,是等门中而成死缘,故实不见有诸活缘非死缘者。

所以在这世间上,能够找到一个真正的活缘吗?也就是说当我们正在享受这个因缘的时候,当我们具有这个因缘的时候,我们绝对不会死吗?没有,找不到这种因缘。为了维持自己的寿命,我们所吃的饭,尤其是现在来讲,很多的农作物都是靠农药,而这个农药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很大的副作用,所以活缘又变死缘了。吃太多又容易变胖,变胖又有所谓的高血压,呼吸的问题,心脏的问题,所以胖又有胖的苦。太瘦又有太瘦的苦,没有力气,好像是一个骷髅头外面盖了一张人皮样的感觉。年轻的时候又希望早一天长大,变成大人,早一点成熟,可是当你真正变老的时候,你又觉得好像大家都不理我,无论如何都是痛苦。我们一直想要快乐,可是真的每一个人的背後都有一部难念的经,不只他背後有一部难念的经,在每一个时段,每一个当下,都有一个难念的经,都有一种烦恼的因缘。

所以这代表什麽?我们随着业和烦恼所生,因为他生的那个当下,被业和烦恼所生,所以之後都没有好事情,无论作什麽都有一个违缘在,都有一个障碍,都有一个困难在,这就是法性。因为我们被业和烦恼所生,业和烦恼本身就是痛苦的因缘,所以被这个痛苦因缘所生,我们还能逃到那里?没办法。所以这也是为什麽死缘极多、活缘极少的原因。纵使我们今天去看了医生,医生跟我们说,你现在身体健康,你现在身体的状况非常的良好,不会有问题。我们可能预估百分之九十九可能性,明天不会死,可是我们能够保证百分之百绝对不会死?没办法。因为会不会死,光是身体健不健康没有办法在百分之一百的因缘。会不会死的因缘很多种,死法又很多种,既然我们没有办法百分之一百决定明天不会死的话,死无定期了,做如是的思惟。

复次存活即是趣向於死没故。活缘虽多,然无可凭。宝鬘论云:「死缘极众多,活缘唯少许,此等亦成死,故当常修法。」

三、思惟其身极微弱,故死无定期者。这是第三个因相,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微弱的,所以只要被受死缘给侵略,因缘聚合的话,很容易身体就会禁不起死缘的打击,身如水沫至极微劣,无须大损,即如名曰芒刺所伤,且能坏命,故由一切死缘违害是极易事。亲友书云:「七日燃烧诸有身,大地须弥及大海,尚无灰尘得余留,况诸至极微弱人!」如是思後,不见死主何时决定坏其身命,莫谓有暇,应多立誓,决从现在而修正法。这就是死无定期必做的决定门,所以不只是要决定修法以外,从现在起我就要好好的修学正法。

如迦尼迦书云:「死主悉无亲,忽尔而降临,莫想明後行,应速修正法。此明後作此,是说非贤人,汝当何日无,其明日定有。」瑜伽自在吉祥胜逝友庆喜亦云:「国主所借身,无病衰乐住,尔时取坚实,病死衰无畏,病老衰等时,虽念有何益?」在三种念死无常的根本当中,死无定期的这种思惟最为重要,所以应当励力去修学。在此大师有说到:三根本中极重要者,厥由思惟死无定期,能变其心故应励修。

癸三、思惟死时除法而外余皆无益

84页)第三、思惟死时除法而外,余皆无益之三者。也就是在死的时候,除了自己所造作的善法以外,没有其他的因缘能够真正帮助我们。所以在第三个根本的时候,又说到三种因相,那三者呢?我们死的时候,一切的亲友,都必须得放弃,亲友放弃我们,我们也必须放弃亲友,这是第一者。第二,一切累积的财物我们都得放弃,不只财物放弃我们,我们也得放弃财物。第三者,我们一直爱着的坚持执着的这种血肉之躯,也会放弃我们,我们也得放弃。是故现法一切圆满皆弃舍我,我亦决定弃舍彼等而赴他世。所以宗大师在本文里面有说到:如是若见须往他世,尔时亲友极大怜爱而相围绕,然无一人是可随去;

所以我平常有说,像我在世的时候,因为达赖喇嘛的一个名称,所以我相信在我在世的时候,一定有人会为我而牺牲,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这是绝对会有的。可是当我死去的那一天,有再多的弟子我也是没有办法带走的,那时候只有靠自己平常努力所累积的善业,来救自己而已,那时候有再多的弟子也没有办法。所以死的时候,唯一的依怙也是我,唯一的救护也是我,唯一的归依境也是我,真正能帮自己的就是自己了,所以再多的弟子也是带不走的,确实是如此。

而且在这世界上,纵使最有钱的人,他有办法能够满足一切世间人的所需,他有办法解决世间所有的疾苦,他具有如此的财富,可是他死的时候有办法带走一毛钱吗?也没有办法。不要说身外之物,不要说是亲友眷属,就连自己的身体,跟自己一起生下来的这个血肉之躯,都没有办法带走,更何况是其他?所以透过这种的思惟,我们就可以知道死的时候,真的现世一切的圆满都无法带走,我们都得舍弃,我们都得完全弃舍现世所有的利益,而到後世去。唯一跟着我们的是什麽呢?就是我们心念上由我们的意识,或者意乐去造作的这种业,这个业的力量,会跟随着我们的意识续流而带到後世,唯有这个能够真正的影响到我们的心,我们的意识续流,影响到後世去。

所以宗大师又说到了,尽其所有悦意宝聚,然无尘许可得持往;俱生骨肉尚须弃舍,况诸余法?是故现法一切圆满皆弃舍我,我亦决定弃舍彼等而赴他世。复应思惟,「今日或死。」又应思惟:「尔时唯法是依是怙,是示究竟所有道理。」因此我们必须决定,唯有法义才有办法真正的帮助我们。

迦尼迦书云:「能生诸异熟,先业弃汝已,与新业相系,死主引去时,当知除善恶,余众生皆返,无一随汝去,故应修妙行。」吉祥胜逝友亦云:「天王任何富,死赴他世时,如敌劫於野,独无子无妃、无衣无知友、无国无王位,虽有无量军,无见无所闻,下至无一人,顾恋而随往,总尔时尚无,名讳况余事。」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观想死相的话,也会有很大殊胜的利益的。也就是当我们罹患了一种疾病,而且这种疾病没有办法透过医药去治疗,做再多的法会也没有办法痊癒的时候,其实这种病我们已经知道没有办法痊癒了。尤其是当我们送到安宁病房的时候,差不多我们也可以知道自己是决定要离开这人世间。在这之前,其实医生也是为了安慰我们,在表面上怕我们担心,所以会跟我们讲没事情,绝对可以好转;但是对我们的亲属,却私底下说你们要有心理准备。亲属每次看到我们的时候,也强颜欢笑的,虽然看到我们的时候是微笑的,可是内心却是非常悲痛的。在这种的情况下,自己慢慢认知了实际的状况,认清了事实,自己必须接受离开人世间的这个非常残酷的现实。所以自己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来说服自己,自己要接受死亡了。

慢慢的身体越来越衰败,於是会觉得手和脚好像不是自己的,变得非常的僵硬,吃饭也很难吞下去。纵使我们在旁边放着甘露丸,或者是长寿丸,而且浸泡在水里面,想要给他获得一些加持甘露,让他服用,可是这个加持过的大悲水,却从嘴角旁边慢慢流出来,这就是我们喝的最後一杯水;我们吃的最後一餐,没有办法吞下去,也是从嘴角旁边慢慢流出来,这是我们吃的最後一餐。

我们还没有离开人世间说的最後一句话,这个叫做遗言,而且这遗言短短几个字,却又没有办法发音发得非常正确,因为那时候要说话非常困难,而且气喘得非常厉害,所以咬字也不是很清楚,尤其再加上我们的舌头,非常的乾,所以无论触碰到任何的地方,都好像觉得被刺到的感觉,非常的困难。我们的亲属要听也不是听得很清楚,内心又担心他们听不清楚,随着这种在痛苦煎熬当中,最後我们呼了一大口气,吐出来的时候,人就走了。这就是我们离开人世间最後的一个画面。

这时候围绕在你旁边的亲属,他们不是欢喜的送我们离去,每一个人都是哭泣的。这时候慢慢可以看到自己的身体,这也是自己的屍体,这是我们人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屍体,就躺在这里,因为那时候身体没有办法受到控制,但是我们的意识却是非常的清楚,可是这时候要後悔也都来不及了,因为业风已经吹起,业相已经现前,我们只能随着业而走。这时候知道有後世,之前若没有做准备,真的要後悔都来不及了。我们如是的去思惟,对於死亡死相的一个观修, 反覆的去思惟,让自己去经历一次死亡的经历,这样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是思惟有暇义大而实难得,及虽难得然极易坏,念其死亡。若不勤修後世以往毕竟安乐,仅於命存引乐除苦者,则诸旁生有大势力,尤过於人,有些畜生若只是要去寻求食物,寻觅食物有些畜生天生的能力,确实比人类还要强烈。像狗的嗅觉就超过我们人类,有一些禽兽,有些动物牠们天生的器官的能力非常的敏锐,所以要去寻觅食物的时候,在某一个角度下确实比人还更加的敏捷,还更能够去寻找食物。所以我们人如果只是为了满足暂时的所需,填饱肚子而已,以这种的理念来维持性命的话,那真的太可惜了,那跟畜生几乎没有两样,所以在此说到,故须超胜彼等之行;若不尔者,虽得善趣,仍同未得。

85页)如入行论云:「畜亦不难办,为是小利故,业逼者坏此,难得妙暇满。」以是此心纵觉难生,然是道基,故应励力。博朵瓦云:「除我光荣者,即是修习无常。由已了知定当除去亲属、资具等现世一切光荣,独自无伴而往他世,除法而外皆无所为,不住现法始得生起,乃至心中未能生此,是乃遮阻一切法道。」铎巴亦云:「若能兼修积集资粮、净治罪障,启祷本尊及诸尊长,并发刻勤殷重思惟,虽觉百年亦不能生,然诸无常不安住故,略觉艰难即得生起。」所以在集资净障的同时,我们要多多的作上师与本尊无二的祈祷观想,众多的因缘内外聚合,再加上法义的思惟,反覆的去念死无常,直到我们念死无常的概念,和这种的感受自然而然的生起为止。

什麽叫自然任运呢?就是不需要经过理由的思惟,只要因缘触碰到的时候,马上就能够产生。就像是我们遇到贪的因缘的时候,贪心自然产生,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这种叫做自然任运。所以同样的,只要接触到因缘,触碰到因缘的时候,念死无常的概念,油然的生起,不需经由道理的思惟,这个叫做自然任运。那蓄意、刻意是说纵使遇到因缘了,还是得透过法义的思惟,才有办法产生感受,这是蓄意、刻意的一种念死无常的证量。可是自然任运的证量是说,只要遇到因缘,随时都有办法不需经由思考就能产生这种感受的话,这叫做念死无常的证量已经自然任运。所以我们要生起这种自然任运的念死无常之证量。所以为了能够发起这种的证量,不只多多的思惟法义以外,还要集资净障并且还要祈祷本尊与上师无二的,做这种上师瑜伽的观修。於迦玛巴请求另易所缘境时,重述前法。请其後者,则云後者全未能至。

如是自心若能堪任,应如前说而正修习。若不堪者,则随其所称,取三本根、九种因相,观现法中所有诸事,犹如临杀饰以庄严,应当乃至意未厌离,数数修习。如同我们要被判死刑,这个刑官把我们拉到刑场的时候,我们身上带着庄严,带着这些装饰品,可是我们不会去贪着身上所带的装饰品。同样的道理,虽然我们在人世间会有所谓的喜怒哀乐,或种种世间的一切安乐享受,可是因为有更重要的、有意义的事,必须要我们去成办,所以我们不会把重心放在今世的安乐享受上。就像这个被判死刑的犯罪者,他不会贪着自己身上的装饰,因为他已经要面临死亡般。

若经论中何处有说,亲近知识、暇满、无常诸法品类,皆应了知是彼彼时所有行持,取而修习,乃能速得诸佛密意,余处亦当如是了知。

《三恶趣苦》

辛二、思惟後世当生何趣二趣苦乐

第二思惟後世当生何处;二趣苦乐者。也就是因为我们生命有限,所以死亡是绝对会来临,而且会很快速的来临,因为人的寿命非常的短暂。死了之後又不是完全的没有,必须再次的受生,所以再次受生的时候,就会两个地方可以去,善趣和恶趣;如果没有获得解脱的话,除此以外没有地方可以去。所以在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宗大师在本文里面说到:

如是决定速死没故,於现法中无暇久居,然死而後亦非断无,仍须受生;此复唯除二趣之外无余生处,谓生善趣或是恶趣,於彼中生非自自在,投生善趣、恶趣,并不是自己可以自在选择的,而是随着业力所转,由黑白之业所牵引的。所以如果我们随着自己所造的业力,引导到恶趣的话,那会怎麽办?我们应当如是思惟。以是诸业他自在故,随着业力而随转的缘故,如黑白业牵引而生。如是我若生恶趣者,当为何等?故应思惟诸恶趣苦。

86页)如龙猛依怙云,如同龙树菩萨所说:「日日恒应念,极寒热地狱,亦应念饥渴、憔悴诸饿鬼,应观念极多愚苦诸旁生。断彼因行善;赡部洲人身,难得今得时,励断恶趣因。」此中所修生死总苦、恶趣别苦至极切要。谓若自思堕苦海理,意生厌离,能息傲慢。

而且反覆思惟痛苦,对於摧伏我慢也是有极大帮助的,由见苦是不善果故,於诸恶罪极生羞耻,不乐众苦故,而乐安乐。由见安乐是善果故,於修善法深生欢喜。由量自心而悲愍他。由厌生死希求解脱,由畏众苦发起猛利真归依等,故是能摄众多修要大嗢柁南。

思惟痛苦有很多的好处和利益,像是不只能够摧伏我慢以外,由思惟痛苦所以我们了解到说,我们不想要痛苦的缘故,所以对於苦因的不善业,我们就应该要去预防、并且遮止。同样的,因为不想要痛苦的缘故,所以快乐的主要因缘,像善业等、善法等,我们就要精进去学习。由思惟痛苦的缘故,所以我们才可以真正发起出离心等,所以痛苦的思惟能够含摄许多修行的大精髓、大要义的。

如是亦如入行论云:「无苦无出离,故心汝坚忍。」又云:「复次苦功德,厌离除憍傲,悲愍生死者,羞恶乐善行。」又云:「我由畏怖故,将自奉普贤。」此诸苦德,入行论中虽依自身已有之苦增上而说,然其当受众苦亦尔。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桑耶精舍~向贾杰康楚仁波切求法合影
SHE爱的面包 助学传爱行动-台湾世界展望会
文英阿姨,请再给我一次拥抱- Brighton & 可可糖- udn部落格
普贤上师言教
天法忿怒莲师金刚盔甲

赞助网站
慈濟大學圖書館網路資源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Phowa.com.香港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慧炬機構
本機構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為宣揚中國佛教文化。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