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澤法王財源寶瓶修法加持及財源佛母灌頂 甘丹寺北學院勘仁波切索南曲培弘法行程 霍普金斯教授演講-主題:憤怒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3 21:09:25
學習次第 : 进阶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26-2

175页)由是因缘,若未由多异门,观察修习生死过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贪爱,获得对治。又未如理以正观慧观无我义,又离修习二菩提心。余诸善行,都没有办法成为真正的解脱之因,更不要说是成佛之因。唯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是什麽?唯除少数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摄,转生死轮。 唯有依靠福德田的力量,之前有说到福田力的内涵,由殊胜的这种资粮田的力量,能够把我们所行的善业,转换为解脱之因,或成佛之因以外,平常我们所做的善行,几乎都是由自性执着所摄的情况下而去做的,最後都是变成生死轮转的因缘,所以我们要特别小心。尤其是我们在念诵经文,或每天做早晚课的时候,要尽量以空性的思惟,或者以强烈的出离心,强烈的菩提心,要不然没有这三因的话,我们所做的善业,几乎都会变成了生死轮转的集谛,流转生死因。所以在此说到「庸常集摄,转生死轮。」

又增长业分为二类:一、为乐受义故增长,有分二:1、为受用色声等欲尘,所生诸乐。有二。(1)正缘未死以前现法乐故,造非福业。以这种意乐来造业的话,几乎都是非福业,也就是为了今世的安乐所造的业,就是非福业。(2)正缘来世诸欲乐故,增长福业。缘後世的安乐而去造作的话,就是福业了。2、於外乐,厌舍贪着,为定生乐受,而增长业。如果是为了生起,由定所生起的安乐而来造业的话,就是从初禅到三禅的这种业,所以在此说到:正缘定生乐受者,谓集能生第三静虑,下至初禅诸不动业。

二、为舍受义故增长。如果是由定,想要去舍离一切的苦受、乐受,还有一切的贪着,让自己安住在舍受的话,那就是从四禅一直到顶天,也就是非想非非想天的这种不动业,所以在此有说到:若於诸欲舍离贪着,复由乐受令意厌患,为舍受故而作业者,谓集能生第四静虑,乃至有顶诸不动业。此是世亲论师意趣。由此正理,若普厌弃一切诸有,为解脱故三门行善,则能渐远生死,渐近涅盘。

所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造作不同的业,所以意乐非常的重要,如果为了解脱而去行业的话,才有办法成为解脱之因。否则的话都是在生死轮转当中,所作的一切善业,变成轮转的因缘。之前讲完了集谛门,思惟流转生死次第的前二部分,也就是烦恼发生之理,以及由烦恼集业之理。现在讲到第三者,死殁及结生之理的部分。

癸三、死殁及结生之理(分五)

子一、死缘

子二、死心

子三、从何摄煖

子四、死後成办中有之理

子五、次於生有受生道理

子一、死缘

一、寿尽死者,由之前业所引发的寿命,刚刚好结束的话,我们称为时死,也就是刚好他寿命结束。所以在此说到:谓如宿业所引寿量,一切罄尽而死,是为时死。就是那个时间刚好结束而死亡。二、福尽死者,也就是自己的福报完全用尽,所以没有资具而死亡,所以谓如无资具死。三、未舍不平等死者,谓如经说,寿未穷尽,有九死因缘,谓:食无度量、食所不宜、不消复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不近医药、不知於己若损若益、非时非量、行非梵行。

子二、死心

第二死心部分的认知是很重要的。因为以一个人来讲,他平常所行的是恶行的话,他後世能够转生於善趣的唯一机会,就是他要死亡时候的意乐了,所以在死亡之前的这个善心的生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他那时候能够生起非常强烈的善心的话,那说不定真的还有希望。所以平常如果我们有亲朋好友死去的话,尽可能在他的前面,摆他平常相信的上师,或者他信奉的佛像,让他的眼睛能够看到,在舒适的角度情况下,能够看着佛像,或者看着上师的尊相死去,这样对他来讲是绝对有帮助的。纵使是非佛教徒,也要尽可能让你们的朋友死去的时候,以一种安宁的情况下死去,而不要产生强烈的,很大的起伏的情绪下而死去,那这样的话,对死者、往生者来讲,是非常不好的。我们可以看宗大师在本文里面有说到:

176页)第二、死心分三: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如果平常有自己串习的话,就由自己忆念的力量,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也要绝对的尽量去帮忙这位快要往生的朋友,帮助他,所以由他力来忆念,乃至粗想现行以来,信等善法现行於心。又行善不善补特伽罗将命终时,或自忆念,或他令忆,昔於何法多所串习彼便力强,由此令心於彼流注,余皆忘失。所以一旦快死的时候的这个死心,缘无论善法也好,或者是不善也好,一旦缘住的话,其他的慢慢的,他就不会再去缘其他的内涵了。就针对这个善所缘,或者是恶所缘而走了,所以这时候的心是非常重要的,若於二事平等串习,如果这个人平常行善或行恶,都是相同的,没有任何差别的话,怎麽办呢?这时候死心会缘取何处呢?先忆何法便不退舍,不起余心。又作善者如从闇处趣向光明,临命终时,犹如梦中,见有种种可意之色,非不可爱,安祥而逝。临死其身无重苦受。造妙业者,解肢节苦,亦极轻微。

不善心死者。也就是由恶心而死亡的,无论是自己发起恶心死亡也好,或者是由他人而令我们发起恶心死亡,总言之,在临终的时候,会随着之前的恶业,现起种种的幻相,而产生畏惧,又如同光明而趣黑暗而去死亡的。所以我们有些认识的朋友,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死去的时候,听他们说,他们的亲朋好友,因为病得非常的严重,所以快临终的时候,看到一些很奇怪的幻相,这绝对会有的,随着业力,看到无法解释的,非常异常的这种像是梦境般的幻相,这是绝对会有的,因为由业力所现。在此宗大师在本文说到:

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念贪等现行不善,临死其身受重苦受。造不善业当死之时,现受先造不善业果,所有前相,谓如梦中多怪色相,於彼显现,如从光明趣向闇处。诸造上品不善业者,如果是犯了极大恶行的话,会由业力看到什麽样的模样呢?由见彼等不可爱相,身毛恐竖、手足纷乱,遂失便秽,扪摸虚空,翻睛咀沫,此等相现。这是由强烈恶心死亡的时候的一种行相,也就是说他会有这些种种的状态。由中等恶心死亡的话,在此有说到若造中品不善,彼诸相中有现不现,上述所说的现象,有些会现起,有些不一定,设有不俱。作恶业者,解肢节苦,最极尤重。又解肢节,除天、那落迦,所余生处,一切皆有。又一切人临命终时,乃至未到昏昧想位,长夜所习我爱现行,复由我爱增上力故,谓我当无,便爱自身,此即能成中有之因。因为快临终的时候,会想说我会消失,由这种强烈的我执增上的缘故,由此而去成办了中阴身,中有之身。

此中预流及一来者,虽其我爱亦复现行,然慧观察制而不着,虽然在初果和二果的时候,也是有我爱,可是因为由现证空性的智慧,所以虽有我爱,但是力不强,譬如强力制伏羸劣,诸不还者我爱不行。如果到第三果不还果的话,就没有我爱了,也就是快临终的时候,不会有我爱现起,我爱不只是我执之外,最主要是贪着我的一种贪心,在此所谓的我爱,在不还果的时候,是不会有的,可是在预流果和一果的时候,一来果的时候还会有的。

接下来是讲到无记心死者。也就是并非由自忆念,或者由他令忆念而生起善心,或者生起恶心,要一种既非善也非恶的一种心态而去死亡。所以在临终的时候,也没有所谓苦和乐的感受。在此说到: 177页)无记心死者。谓行善、不善者或未行者,自未能念此二种事,无他令忆。此临终时俱离苦乐。善心死者,是於有粗想时,若细想行时,善心即舍,在此最主要以《俱舍论》来说的缘故,所以以显教的角度来讲,我们的心在细微的时候,只有无记的状态,没有办法转为善行,尤其是在死亡的时候,那个心是非常细微的状态。所以虽然之前死的时候,可能是由善心所死,可是到最细微的时候,都会转为无记。

同样的由恶心死亡的话,一开始虽然由恶心死亡,可是在转为最细微的死亡忆念的一种状态死亡,也是转为无记的。所以在此有说到:善心死者,是於有粗想时,若细想行时,善心即舍,住无记心。彼於尔时,於曾习善亦不能忆,他亦不能令其忆念,在这种细微的状态的时候,就无记的状态,自己也无法生起善心,他人也没有办法令我们忆念起善心,不善亦尔,同样的恶心也是如此。故细想行时,一切死心,皆是无记。在最细微死心的时候,都是无记的状态,这是显教的部分。如果以密来讲,可以透过瑜伽的力量,将这种很细微的死亡光明,转为道用,这是有办法的。因为让它去缘空性的缘故。俱舍释说:「善、不善心行相明了,不能随顺当断死心。」这以上是讲死心的部分,就是由何种善心、恶心、无记心而死去。

接下来是我个人作的补充,其实之前达赖喇嘛也说到,我们快死的时候的这个意乐是非常重要的,纵使我们这一世,平常都是行恶行,可是死亡的时候,尤其在快临终,我们还有念头的那个当下的意乐,如果能够产生强烈的善心,让他在这个善的状态当中死亡,那後世是决定到善趣的。因为由这个善心会去滋润以前的善业,所以这是此生唯一最後的希望,确实是如此。同样的在临终的时候,如果以恶心的状态而死亡,那也非常危险,因为後世是绝对堕落到恶趣的。所以纵使今世我们行了许多的善业,可是也是非常危险,因为临终时候的那个意乐,再去滋润我们过去所造的业,於是去决定投生到那里去。如果是以无记的状态死亡,我们将会投生到那里去呢?我们就看之前有说到的,就看我们今世串习的力量,对善的串习力量大呢?或是对恶的串习力量大?由对今世的串习力量,而去作决定的。如果串习力量也是等同的话,那是由什麽去决定的呢?那就是看我们在善业里面,有没有大势力的业,还是在恶业里面具有大势力的业,就是具有非常强大力量的业,来作决定。如果两者都没有,或者两者都有的话,那是由什麽去决定呢?就看那一者先遭,就先感得那一个的果报,这以上的部分是我个人多作的补充。

子三、从何摄煖

我们在死的时候,身体会慢慢变得冰冷,煖会慢慢地收摄,这是怎麽收摄的呢?虽然在经典里面没有说,最後收摄到心,没有说得这麽清楚,它只说从上收,从下收,但是因为结生的时候,在父母的精血和我们前世的意识融合的这个地方,就会变成我们的心脏;我们体内的心脏,就是由父母精血和我们前世意识结生的地方。所以宗大师说,从这一点也可以知道,煖最後是收摄到心脏,因为意识是从那里离开我们的身体呢?就是由一开始结合精血的地方,将来意识离开的时候,也是从同样的地方离开。所以煖收摄的时候,同样的也是最後收摄到心脏,而不是收摄到其他的地方,虽然经典里面并没有明说是收摄到心,但是我们也可以知道了。所以宗大师在最後有说到:次虽未说,从下或上,亦摄至心,没有那麽明白说收摄到心,但是我们也可以知道,然当类知。

现在看第三、从何摄煖者。造不善者,如果是行恶业的人,他以恶心而死亡,後世会到恶趣的话,他的煖是从上往下,从顶部慢慢的变成越来越冷,於是最後到心。如果是由善心死亡,後世决定到善趣的话,那从下往上而去摄煖的,有这两者的不同。如果由无记心死亡的话,虽然由无记心而死,可是最後还是得决定是去善趣,或者是去恶趣。如果是到恶趣的话,也是同样的从上收摄到下;如果是到善趣的话,是从下收摄到上。所以在此可以看到,造不善者,识於所依从上分舍,从上分舍就是从上面慢慢的冷却,远离了煖的意思。从上分舍弃了煖,上分先冷乃至心处。造善业者,如果後世是要到善趣的话,自下分舍,下分先冷,二者俱从心处识舍。最後从心离开我们今世的意识,所以我们的识,就是从心的这个地方而离开的。为什麽呢?

识最初托精血之中,即为肉心,因为前世的意识,跟今世的精血融摄在一起的地方,这个形成了我们的心脏,最後舍处即最初托。如是先从上身摄煖至心,或从下分收煖至心。次虽未说,从下或上,亦摄至心,然当类知。

接下来是讲到中有的部分,什麽叫中有呢?一般我们在轮回的时候,有四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就是父母精血和我们的意识,一开始结合第一刹那的时候,叫做生有。从第二刹那起,一直到死亡意识现起之前,都属於本有。在死亡刹那的时候,称为死有。死亡刹那之後,还在生有之前,有个叫做中有,那就是属於所谓的中阴身。因为死了之後,如果没有遇到衔接後世的因缘,生有的因缘还没有遇到的话,他没有办法生,这中间要有衔接的时段,故称为中有,也就是中阴身。

中阴身的模样是什麽呢?他并非是依照前世的模样,最主要是依照後世,投生到那一个道,或那一个趣,而来决定中有的模样,中阴身的模样。若後世投生到人道,那就是人的模样;後世投生到天道,那就是天人的模样。不是以临终者的模样为主,最主要是以後世投生的模样为主。

中阴身它有神通,有天眼通等等,这是由业力所感的缘故。中阴身形成的因缘有两者,也就是贪着「我」的「我爱」,由「我爱」去执着身体,这是第一个因缘。第二个是由善业,或者由恶业的熏习,由这两种的因缘,而去形成中阴身。至於中阴身会不会转道,也就是说假设我们後世,是投生到狗道,中阴身的模样就变狗的样子了。如果是以《俱舍论》来讲,狗的中阴身,一定是会投生到狗,牠不可能投生到其他的道,所以有说到不可转趣余生,这是《俱舍论》的说法。可是在《集论》的时候,说可以转变,有说到容有转改,有这两种的不同说法。

宗大师又引经据论的解释到中阴身的寿命。一般是以七天为一次的寿命,这个七天的算法来讲,有两种不同的算法,巩塔仁波切是说以後世转生的这个趣,或者这个道为主,也就是後世转生於天人的话,以天人的时间来算七天,这是巩塔仁波切所说的。但是由宗大师的一位大弟子,在他的注解钞录里面曾经有说到,这是以人的时间为主,而说了七日。总言之,这个七日的算法有两者,七天之内如果没有遇到投生的因缘,那还会再次的具有七日的寿命,最长、最长是四十九天,所以称七七四十九天,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一定会遇到再次投生的因缘,所以在四十九天之内,是绝对可以投生的。

有一些人会有错误的解释,也就是说像中阴身的寿命为七日,所以有一些人解释成为,前三天半是前世的形状,後三天半是後世的形状,这个是没有依据的,就是自己说而已,是没有依据的。

还有一些人说到,因为引用了《瑜伽师地论》所说的,「识不住故,於前世生不起意乐。」有些人因为看到瑜伽师的这段话,就说了在中阴身的时候,会看到前世的身体,而产生忧恼,这种的解说的方式也是错误,亦属诤议。於是宗大师又说到了,如果是由恶心死亡,那後世决定投生到恶趣的话,在中阴身的时候,大部分所看到的是黑暗。如果是由善心死亡,後世决定到善趣的话,会有白衣光,或者是晴明月等,於是引用《入胎经》里面所说的。如果是投生地狱的话,会感觉好像自己在已烧的木林旁边,所以《入胎经》里面说,「地狱中有如烧杌木,旁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色相如水,天人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其色鲜白。」说到这些种种不同的差别。

唯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是,从色界到无色界,或欲色到无色界,是不需要中阴身的。因为无色界它没有一个决定的地方,一个形色的地方去投生,这叫无色界。他不需要依靠色法,所以只要色界和欲界的众生,一往生,後世绝对要到无色界的话,他是瞬间立即投生,马上形成无色界的心蕴,蕴体。可是从无色界返回到色界,或者返回到欲界的话,那就有中阴身,这是有不同的差别。接下来我们就看到宗大师在本文里面有说到,有关中阴身的内涵。我就用念的方式念下去了。

子四、死後成办中有之理

第四、死後成办中有之理者。如前所说识从何舍,即於彼处,无间而成,死与中有,如秤低昂。依二种因,一谓我爱已生故,无始乐着戏论已熏习故,二善、不善业已熏习故。又此中有,眼等诸根悉皆完具,当生何趣即彼身形,乃至未受生有以来,眼无障碍,犹如天眼。身无障碍,如具神通。俱舍亦云:「为当本有形,此谓死以前,生刹那以後,同类净眼见,具业神通力,根全无障碍,不转为寻香。」

178页)此说中有是同类见,及修所得离过天眼能见。成办何趣中有,次定不可转趣余生,这是俱舍论所说的,可是集论中说容有转改。本有者,俱舍论中总说四有,死已未生是为中有;当正受生初一刹那是为生有;从此第二刹那乃至死有最後刹那以前,是为本有;临终最後刹那是为死有。此望将来受生之死有,是其本有。有误解此说为前生身形,又有见说是後形故,说三日半为前生形,次三日半为後生形。此说全无清净依据,唯增益执,又有人引用

瑜伽论说识不住故,於前世身不起欲乐。故有说云,见前世身而生忧苦,亦属增益。

造不善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阴闇夜。作善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见己同类中有,及见自等所当生处。入胎经云:「地狱中有如烧杌木,旁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色相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其色鲜白。」此是显色差别。所以在中阴身的形状,随着後世投生趣道的不同,会有形色上的不一样。

从无色没,生下二界则有中有。若从下二生无色者,则无中有。於何处没,即於其处成无色蕴,堪为根据诸教典中,除此而外,未说余无中有之例,只有这种特殊的情况以外,一般都是有中有的,只有这个特殊情况是没有,也就是投生到无色界是不需要中有的。故说上下无间,皆无中有,亦不应理。

经中又说天之中有头便向上,人之中有横行而去,诸作恶业所有中有,目向下视倒掷而行,意似通说三恶趣者,俱舍论说,人鬼畜三,各如自行。寿量者,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若得生缘,则无决定。若仍未得则易其身,乃至七七以内而住,於此期内定得生缘,故於此後更无安住。堪依教典,悉未说有较彼更久,故说过此更能久住,不应道理。如天中有七日死已,或仍生为彼天中有,或转成办人等中有,谓由余业转变势用,能转中有诸种子故,余亦如是。

依据教典,宗大师未曾看过,有比四十九天更久的中有时间,所以有人说能住更久的话,这是没有依据,没有道理的。又如投生於天道的这个中有,他在七日死後,随着因缘转变,也会转为人道的中有;所以纵使没有遇到生缘,在天道内没有遇到生缘,还是会随着因缘转变的情况下,反正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绝对会投生。所以天人的中有,依由因缘的转变,变成人道的中有的情况也是有的。

接下来所说的是结生之理,也就是说,如果是胎生的话,那中阴身,首先会看到自己的同类有情,为了能够跟他们在一起,或者是戏笑等,或者是看他们,心会往自己同类有情的方向去。到那个时候,如果生缘具足,就会看到父母的精血,随着业力起颠倒想,起颠倒见。什麽颠倒见呢?虽然父母并不一定有行淫行,可是却会看见父母行淫,於是产生贪爱。如果投生於女的话,就是远离母亲,会贪着父亲,於是感得女生;如果是投生於男生的话,远离父亲,贪着母亲,於是感得男生。《瑜伽师地论》里面说,这并非是真正看到父母亲,而是於精血上产生一种由业力所看到的景象,於是而产生的贪欲。慢慢的就不见男女了,只看到男女的二根,男性生殖器和女性生殖器,由此而产生厌离之後,这时候差不多中有就会结束了,於是投生在精和血的和合体里面。在此我们由宗大师的本文里面也可以看到:

子五、次於生有受生道理

179页)第五、次於生有结生之理者。若是胎生,则彼中有於当生处,见有自己同类有情,为欲看彼及戏笑等,遂愿往趣当生之处。次於父母精血,起颠倒见。尔时父母未行邪行,犹如幻变,见行邪行,便起贪爱。此复若当为女,欲令母离,贪与父会;若当生男,便欲父离,贪与母会。瑜伽师地是说,非实见其父母,误於精血见行邪行。生此欲已,如如渐近,如是如是渐渐不见男女余分,唯见男女二根之相,於此发愤中有即没,而生其中。此复父母贪爱俱极,最後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犹如熟乳凝结之时,与此同时中有俱灭。与灭同时即由阿赖耶识力故,如果认为有阿赖耶识的话,有没有阿赖耶识有两派的说法,如果认为有阿赖耶识的话,有余微细诸根大种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尔时识住,即名结生。所以由阿赖耶识的缘故,阿赖耶识与这个非常浓厚的精血和合,所以我们的四大种,四大是由这个而产生,这个称为结生。如果认为没有阿赖耶识的话,诸有不许阿赖耶者,许为意识结生相续。是由意识来结生。若薄福者,当生下贱种,彼於死时及入胎时闻纷乱声,及自妄见入诸芦荻稠林等中。

如果福报不够的话,结生之後,就会生在比较低贱的种族,而且在入胎的时候,会有什麽样的现象呢?就会听到一些纷乱声,或者自己看到如同在芦荻稠林里面。如果是具有福报的人,往生或投胎下一世,会有什麽样的现象呢?在入胎的时候。宗大师在此有说到:造善业者,当生尊贵族,入胎的时候,闻有寂静美妙音声。会看到什麽呢?及自妄见昇於高阁宫殿等处。接着讲到住胎的时间。

又住胎者,凡经七日,有三十八,胎中圆满一切肢节。次经四日,当即降生。如入胎经云:「此经九月或过九月,是极圆满,住八月者虽亦圆满,非极圆满。若经六月,或住七月,非为圆满,或复缺肢。」此等广说,如入胎经,应当了知。如果我们不想要去投生的这个地方,中阴身就不会过去了;中阴身不过去的话,就绝对不会生。所以在此说到(180页)若於生处不欲趣赴,则必不往,若不往者定不应生。中阴身不想去投生的地方,就不会产生下一世的生有,所以故作感那洛迦业及增长已,

以前我们作了许多感得投生地狱的业,这个业力增长之後,像是屠夫,杀羊宰鸡的这些屠夫,或者是贩卖猪肉的这些屠夫等,或者是具有非律仪者。什麽叫非律仪呢?非律仪就是我下定承诺,必须做什麽什麽坏事,许下这种承诺的人,叫做非律仪者。一般我们的戒体是怎麽产生的呢?戒体的产生是我许下承诺,乃至尽形寿之前,我要做什麽什麽善事;我们一旦下此承诺,只要这个承诺还未破之前,或者承诺的时间未到之前,我们的心续上就会随着这种的承诺而产生戒体,所以这个戒体会一直跟随着我们,直到破戒或者是承许的时间截止,这是属於戒的部分,或者是一种承诺所形成戒体的部分。

相反的,如果我们所许下的承诺是我要造恶业,像是我要杀某个人,我不杀它无法报仇等,而许下这种承诺的话,这个叫做非律仪;其实也类似戒体一样,它是不善的戒体,它是恶的戒体,或者是邪戒体,恶戒体等,这叫非律仪。所以非律仪者,或者是屠夫等,随着之前堕入於地狱的这个业力增长成熟的时候,犹如在梦当中,可以看到有羊,或者有鸡,或者有猪等,因为由之前习气的关系,所以会欢喜的想要去宰羊,或者杀鸡等等,就跑过去了。

所以当我们想要过去的时候,就不想待在自己原有的地方,就瞋恚生处之色,而到我们想要去的贪着之处。依由这种贪瞋作祟的缘故,依由瞋心使我们中有消灭,依由贪心让我们续起生有,所以中有和生有是在瞬间当中,一者消灭,一者生起,而衔接到後世去的,所以在此有说到:

故作感那洛迦业及增长已,谓屠羊宰鸡,或贩猪等,诸非律仪中有,犹如梦中,於当生处见有羊等。由先所习喜乐驰趣。次由瞋恚生处之色,中有遂灭生有续起。所以同样结生的方式,其他的地狱,像是瘿鬼等的这种中有,是如何消灭的,下一生的生有是如何产生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是於余似那落迦瘿鬼等中,受生亦尔。若生旁生、饿鬼、人间、欲天、色天,便於生处,见己同类,可意有情。次由於彼起欣欲故,便往其所,瞋当生处,中有遂灭,生有续起,此乃瑜伽师地论说。同样的,如果是投生到畜生、饿鬼、人道,或者是天人,会看到跟自己相同的同类有情,现可爱相,在某个地方,於是我们心就会朝这个方向去,就会厌离之前原有的所在的地方。由这个瞋心,使得中有遂灭,由这个贪心使得生有续起,这是《瑜伽师地论》里面所说的。

如果并非是屠夫,杀羊宰鸡,或者是贩猪,以及不律仪者,并非是上述所说的这些种种的。那生地狱的话,是怎麽样生法呢?所以宗大师说,理同後说。後者就是说,可以看到自己同类的可爱有情,产生爱以及瞋,而去投生那落迦的。所以在此说到,若非宰鸡及贩猪等,不律仪者,生那洛迦,理同後说。《俱舍论》里面有说到,之前所说的是胎生的部分,如果是湿生的话是欲香,化生的话是求舍,而受生的。所以俱舍论云:「余求香宅舍。」谓湿生欲香,生化求舍,而受生也。

复如释说,若是当生热那落迦,如果是要投生於炎热地狱,是希求煖热;如果是投生於寒冷地狱,是希求清凉,而来前往。所以在此说到:希求煖热,生寒地狱,希求清凉,中有遂往。诸卵生者,俱舍论说亦同胎生,卵生的内涵和之前所说的胎生是一样,死没及结生之理,无特外者,皆如本地分说。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六终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26-1)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动物紧急救援小组
大方广佛华严经-正释经义
第七世噶玛聂多嘉措仁波切- Yahoo!奇摩
敦珠传承 - 三根本大灌顶〈海外〉
伏藏红度母最速增上资粮善权大法

赞助网站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台灣會議中心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正心寺院--網絡同修交友正心佛堂網上禮佛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