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28菩提三乘林八關齋戒 神變月聖地--恭誦般若經•供燈•粉刷佛塔 夏巴曲傑仁波切清明節大威德金剛火供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3 21:17:19
學習次第 : 无

喇嘛网 日期:2010/06/03 21:15:13   编辑部 报导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28讲)

CD(中)共中士道 5-5    达赖喇嘛尊者传授/蒋扬仁钦中译

壬四、此等摄义

186页)第四、此等摄义者。如前所说,由业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蕴生死道理,及特由其十二有支转三有轮。於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习者,能坏一切衰损根本极重愚闇,除遣妄执内外诸行从无因生,及邪因生一切邪见,增盛佛语宝藏珍财,如实了知生死体相,便能发起猛利厌离,於解脱道策发其意。是能醒觉诸先修者,能得圣位微妙习气最胜方便。如是亦如妙臂请问经云:「於愚痴者,以缘起道。」,稻秆经说:「善见缘起,则能遮除缘前後际,及缘现在一切恶见。」龙猛菩萨云:「此缘起甚深,是佛语藏宝」。毘奈耶教中说第一双(即舍利弗与目犍连)所有现行,谓时时中游观五趣,游观之後还赡部洲,为诸四众宣说彼等所有众苦。诸有共住、近住弟子,不乐梵行,即便引彼付第一双,请为教诲。二人受已教诲彼等,得教授已,爱乐梵行便能证得殊胜上德。大师见此问阿难陀,启白其事,佛曰:一切时处,不能遍有如第一双,应於门房画生死轮,分为五分,周围当画十二缘起流转还灭,其次乃兴画生死轮。又为仙道大王寄佛像时,於下绘写十二缘起流转还灭而为寄之。大王受已,至天晓时,结跏趺坐,端正其身,住对面念,善观缘起二种道理而证圣果。

己二、彼生起之量

187页)第二、生此意乐之量者。如是由於苦集二谛及其十二缘起支门,详细了知生死体相,欲舍生死,欲彼寂灭及欲证得。虽才生此,亦是出离意乐,然唯尔许犹非止足,如六十正理论释云:「处於无常炽然大火三地之中,如入火宅决欲超出。」又云:「如囚欲脱狱」等。如前所引,谓如误入炽然火宅及堕牢狱,不乐彼处,能生几许欲脱之心,即当发生如彼心量,次後更须令渐增长。

在此说到了,何为生起了中士道及共中士道之意乐,也就是随时随地,自然而然会发起,看到三界轮回任何的享受,都不再贪着,而且会想要厌离、恶吐。就像是如果我们现有的房子,我们在里面,这房子被火燃烧,发生火灾的话,我们会想尽办法脱离这个房子,而不会再去贪恋这房子里面的装潢或装饰等等,会想尽办法的离开。同样的道理,对三界的轮回,要产生这种的出离心,如果能够这样自然而然发起的话,那才是真正生起出离心之量,在此之前必须努力精进的去发起。

又此意乐如霞惹瓦说,若仅口面漂浮少许,如酸酒上所掷粉面,就像是一点点的面粉,洒在酒上面,这样它只是在酒上漂浮而已,不像是一大袋的面粉完全倒在酒里面,那就变成溶在一起了。可是不是,我们现在的出离心,就像是在酸酒上面,漂浮着一点点的面粉一样。如果我们的出离心只有这样的话,则於集谛生死之因,见不可欲亦仅尔许。所以我们的出离心也是如此,若如是者,则於灭除苦集之灭,求解脱心亦复同尔,我们追求解脱的这种发心,也是表面上的,所以故欲正修解脱道心,亦唯虚言。就是说要求解脱的这种修法之心,也是表面的。见他有情漂流生死,所受众苦不忍之悲,亦无从起,亦不能生有大势力策发心意无上真菩提心,故云大乘,亦唯随言知名而已。所以我们说生起了大乘心,生起了菩萨心,也是如此而已,只是表面上而已,故当取此中士法类,以为教授之中心而善修习。

己三、除遣於此邪执分别

在此有人说,对於生死生起厌离、厌患,这是声闻和独觉才会去做的,这是小乘人要去发起的,可是菩萨们不应该生起对於生死的厌离,为什麽呢?因为他们引用着《不可思议秘密经》里面说的,「诸菩萨者为欲成熟摄受有情,於生死中见大胜利,非於涅盘见如是利」,後来又引用其他的经文等,而说到了诸菩萨会住在生死,所以不厌离生死,於是产生这种的问题。宗大师在此就回答说,这是对於经义不了解,完全颠倒执着而产生的大错误。菩萨们对於生死,不会厌离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看到烦恼和业的过患,而产生的不厌离,不是的。菩萨们因有大智慧的缘故,所以能够比声闻、独觉,还要更深刻的去体会到烦恼的恐怖,烦恼的过患,比声闻、独觉看得还要深,看得还要明白。所以对於烦恼还有业等的这种厌离心,是声闻、独觉都不能及的;可是菩萨不会因为自利,自己个人的利益,想要脱离生死。为什麽呢?因为由利他的悲心的缘故,所以菩萨纵使看到如此厌离的烦恼,还有生死轮转,可是为了利益有情,宁可在生死苦海当中,为利有情而发大精进,而说到了生死中不厌离等的道理,而并不是没有看到烦恼的过患,这个是我们必须去了解的。在此宗大师在本文有说到:

188页)第三、除遣此中邪分别者。若作是云:若於生死修习厌患,令心出离,则如声闻堕寂灭边,於生死中不乐安住,故修厌患,於小乘中可名为妙,然诸菩萨不应修此。不可思议秘密经云:「诸菩萨者,为欲成熟摄受有情,於生死中见大胜利,非於涅盘见如是利。」又云:「若诸菩萨,於生死行境生怖畏者,堕非行境。」又云:「薄伽梵!声闻怖畏生死行境,菩萨返应周遍摄受无量生死。」说完之後,宗大师在此回答:此是倒执经义成大错谬。经说不应厌离生死,此义非显由於惑业增上力故,漂流三有生老病死,是等诸苦不应厌离。是显菩萨为利众生,乃至生死最後边际,擐披誓甲学菩萨行,虽总众生一切大苦,一一刹那降自身心,然不由此厌离怖畏,於广大行勤发精进,於生死中不应厌离。如是月称论师亦云:「众生众苦无余尽至,尽生死边,刹那刹那种种异相损害身心,然不因此而起恐怖。众生众苦一时顿至,尽生死际发大勇进,刹那刹那悉能生起,一切众生一切种智无量无边珍宝资粮,知此因已,应当更受百千诸有。」为证此故,引彼诸经。

189页)又於三有见为胜利之理者,即彼经说菩萨精勤义利有情,如於此事所发精进,如是其心而获安乐。故不厌患三有之义,是於生死,义利有情不应厌患,当於此事而发欢喜。若由烦恼及业增上漂流生死,众苦逼迫尚不能办自己义利,况云利他?此乃一切衰损之门,如果不厌离的内涵,搞不清楚,反而被业和烦恼增长而漂流生死,自己的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更何况是利益一切有情呢?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自己的出离心都还没有生起,还说要帮助他人的,跟小乘修行者比起来,那是百倍、千倍、万倍,还要来得糟糕,所以较小乘人极应厌患、极应灭除。若由大悲愿等增上,如果是生起了出离心,由自己身上如实的体会轮回的过患,而出生厌离。但是从他人身上,去体会到厌离的时候,而产生了悲愍心,由这种的大悲愿的增上,於三有中摄取生者,则应欢喜。此二不同。若未如是分别,如前宣说,则此说者,若有菩萨律仪,菩萨地说犯一恶作,是染违犯,恐繁不录。故见三有一切过失,虽极厌离,然由大悲牵引意故,不断三有者,是为希有。

所以菩萨真正的稀有是,明明看到三有一切的过失了,而且他们看得比声闻、独觉的这些修行者,还要来得更深、更仔细,完全的厌离烦恼。我们从声闻、独觉修行者的体证上,可以知道说他们对於烦恼的厌离是多麽的深刻,可是菩萨会比声闻、独觉对烦恼的厌离还要来得深刻;可是在这个同时,菩萨却由大悲心,愿意让自己住在生死轮回当中,为了什麽呢?为了利益有情,这才是真正的稀有。若见三有盛事,如妙天宫,爱未减少,借利他名而云我等不舍生死,智者岂能将以为喜?宗大师说的真的是非常好,非常的强而有力。中观心论亦云:「见过故非有,悲不住涅盘,利他具禁行,而安住三有。」

又菩萨地说百一十苦,是於一切有情,发大悲之因。由见如是无边众苦,心生恒常猛利不忍,而云於生死不稍厌患,极为相违。若於生死心善出离,次见有情皆自亲属,为利他故入三有海,此道次第亦是菩萨观行四百论之意趣。月称论师於彼释中亦详明之,如云:「由其宣说生死过患,令意怖畏求解脱者,为令决定趣大乘故,世尊告曰:诸苾刍,有情类中不易可得少数有情,经於长夜流转生死,不为汝等若父若母儿女亲族,随一处所。」了知世尊如斯言教,菩萨为以大乘道筏,度脱无始流转生死,为父母等诸亲眷属、无依无怙诸众生故,安忍跃入。无上密咒亦须此理,如圣天摄行炬论云:「以此次第,应当趣入极无戏论行。其次第者,谓修行者最初当念,无始生死所有大苦求涅盘乐,遍舍一切猥杂,下至王位自在,亦当修苦想。」所以要进入金刚乘的话,也要有这种非常强烈的出离心,才有生起金刚乘的基础,因为金刚乘的基础,菩提心要生起的时候,必须要有这个出离心。

己四、决择能趣解脱道性

190页)第四、决择能趣解脱道性者。如室利胜逝友云:「沈溺三有流,苦海无边底,喜掉无厌畏,何物在我心?贫难求护坏,离及病老衰,入恒炽然火,觉乐宁非狂。」又云:「噫!世具眼盲,虽现前常见,後仍不略思,汝心岂金刚?」当自策励,修习生死所有过患。如七童女因缘论云:「见住世动摇,如水中月影,观欲如瞋蛇,盘身举头影。见此诸众生,苦火遍烧然,大王我等乐,出离往尸林。」依正世间,刹那不住灭坏无常,犹如水月为风所动。诸欲尘者利小害大,等同毒蛇身所现影。又见五趣,炽然三苦大火烧恼,由见是故厌舍三有,生如北方孩童之心,欣乐欲得出离解脱。北方孩童者,传说北方炒面稀贵,於日日中唯食蔓菁,孩童饥饿欲食炒面,向母索之,母无炒面给以生蔓菁。(这小孩就说到)云:我不要此,次给以乾蔓菁亦云不要,次给以新煮者(新煮的蔓菁)又云不要,更给以熟冷者亦云此亦不要,心不喜曰:此都是蔓菁云。

如是我等,见、闻、忆念世间安乐,一切皆应作是念云:此是世间,此亦世间,此皆是苦,非可治疗,发呕吐心。如是思惟,昔从无始漂流生死,厌患出离及思今後仍当漂流,令实发生畏惧之心,非唯空言。这才是真正的生起出离心之量,如果能够自然而然,不用蓄意、刻意的思惟而去产生的话,这才是真正的发起出离心之量。如亲友书云:「生死如是故当知,生於天人及地狱,鬼旁生处皆非妙,生是非一苦害器。」生生死中乃是一切损害根本,故当断除。此复要待灭除二因,谓烦恼、业。此二之中,若无烦恼,纵有多业亦不受生。若有烦恼,纵无宿业率尔能集。能够瞬间当中累积很多的新业。故应摧坏烦恼,坏烦恼者,赖修圆满无谬之道。

此中分二

庚一、以何等身灭除生死

庚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

庚一、以何等身灭除生死

以何等身灭除生死的时候,宗大师在此说到,由在家身修学正法,有许多种种的障碍,和许多的过失。可是出家的话,能够断除这些种种的违缘,而且成办许多修学正法累积资粮的顺缘。所以断生死的工具,身体来讲,出家是最为殊胜的。如果是智者,应当欢喜出家。如是的思惟在家的过患,和出家的功德,使得我们对出家的意念坚定。而且又说到了在家的时候,因为多钱有多钱的痛苦,钱不够有钱不够的痛苦,所以我们会为了外在的物质而去烦恼,没有办法真正的去行善法,所以在这种的情况比较下,出家的功德确实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宗大师在此本文有说到:

191页)如亲友书云:「执邪倒见,及旁生、饿鬼、地狱、无佛教,及生边地蔑戾车、性为騃哑、长寿天。随於一中受生已,名为八无暇过失,离此诸过得闲暇,故当励力断生死。」是须於现得暇满时断除生死,生无暇中无断时故,如前已说。大瑜伽师云:「现是从畜分出之时。」博朵瓦云:「昔流尔久未能自还,今亦不能自然还灭,故须断除。断除时者,亦是现得暇满之时。」好不容易今天获得了暇满人身了,现在不修何时修?

此复居家於修正法,有多留难及有众多罪恶过失,出家违此,断生死身出家为胜,是故智者应欣出家。若数思惟,在家过患、出家功德,先已出家令意坚固,未出家者安立醒觉妙善习气。此中道理当略宣说,於是宗大师要针对这部分,引经据论的来作解释,其居家者,富则守护劬劳为苦,贫则追求众苦艰辛,於无安乐愚执为乐,应当了知是恶业果。本生论云:「於同牢狱家,永莫思为乐,或富或贫乏,居家为大病。一因守烦恼,二追求艰辛,或富或贫乏,悉皆无安乐,於此愚欢喜,即恶果成熟。」是故执持众多资具,求无喜足非出家事,若不尔者居家无别。於是宗大师又对出家众说,如果我们出了家了,可是对外在的资具,还是像在家一样,如此的欢喜追求,那有没有出家又有什麽差别呢?若不尔者居家无别,又居家者与法相违,故居家中难修正法。可是在家的话,虽然自己本身想要修法,可是随着自己的亲朋好友,自己的家眷等,这些种种的大大小小世间琐事又不能脱离,一定要一起生活,所以虽然自己想要修学正法,事实上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难,所以难修正法。

即前论云:「若作居家业,不能不妄语,有时候为了配合自己的家人眷属,不想要妄语的情况下,也必须得妄语等,於他作罪者,不能不治罚。自己吃素,可是为了自己的儿女而杀生的这种实例到处都是,又杀鱼、又杀虾。行法失家业,顾家法岂成?法业极寂静,家事猛暴成,故有违法过,自爱谁住家?」又云:「憍慢痴蛇窟,坏寂静喜乐,家多猛苦依,如窟谁能住?」应数思惟如是等类在家过患,发愿出家。

192页)复应愿以粗劣衣钵乞活知足,於远离处净自烦恼,为他供处,如七童女因缘论云:「愿剃除发已,守持粪扫衣,乐住阿兰若,何时能如是?目视轭木许,手执瓦钵器,何时无讥毁,於家家行乞?何时能不贪,利养及恭敬,净烦恼刺泥,为村供施处?」又应希愿,用草为座,卧无覆处,霜露湿衣,以粗饮食而能知足,及於树下柔软草上,以法喜乐存活寝卧。「何时从草起,着衣霜湿重,以粗恶饮食,於身无贪着?何时我能卧,树下柔软草,如诸鹦鹉绿,受现法喜乐?」房上降雪,博朵瓦云:「昨晚似於七童女因缘所说,心很欢喜,除欲如是修学而无所余。」又应希愿,住药草地流水边岸,思惟水浪起灭无常,与自身命二者相同,以妙观慧灭除我执,三有根本能生一切恶见之因。背弃三有所有欢乐,数数思惟依正世间如幻化等。

193页)「何时住水岸,药草满地中,数观浪起灭,同诸命世间。破萨迦耶见,一切恶见母,何时我不乐,三有诸受用?何时我通达,动不动世间,等同梦阳焰,幻云寻香城?」此等一切皆是希愿:作出家身、作此诸事。伽喀巴云:「若能以大仙行,住苦行山间,始为文父真养子。」霞惹瓦亦云:「於诸在家事忙匆时,应披妙衣往赴其所,令彼念云出家安乐,则种未来出家习气。」勇猛长者请问经亦云:「我於何时能得出离苦处家庭?如是而行,何时能得,作僧羯摩,长净羯摩,解制羯摩,住和敬业?彼当如是爱出家心。」此说在家菩萨应如是愿。此之主要为慕近圆,就是比丘戒,应该发愿将来能够获得具足戒,具足的缘故就是圆满戒。庄严经论云:「当知出家品,具无量功德,由是胜勤戒,在家之菩萨。」如是非但修行解脱,脱离生死叹出家身,即由波罗蜜多及密咒乘修学种智,亦叹出家身最第一。出家律仪,即三律仪中别解脱律仪,故当敬重,因为别解脱戒是圣教根本别解脱戒,也就是别解脱戒。

庚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

在此就说到欲修何道而灭除生死呢?也就是透过了戒定慧三学,来灭除生死的。戒定慧三学里面,以戒学为主,因为有了戒之後,才会有定、才会有慧等这些种种的功德。宗大师在此有详细的解说了戒学的功德。我们可以看宗大师在本文里面有说到:

第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如亲友书云:「或头或衣忽然火,尚应弃舍灭火行,而当励求无後有,因无余事胜於此。应以戒慧静虑证,寂调无垢涅盘位,不老不死无穷尽,离地水火风日月。」应学宝贵三学之道。其中三学数定有三:初,观待调心次第数决定者,谓散乱心者令不散乱,是须戒学;心未定者为令得定,谓三摩地或名心学;心未解脱为令解脱,是谓慧学。由此三学,诸瑜伽师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194页)观待得果数决定者,谓不毁戒果,是为欲界二种善趣。毁犯之果是诸恶趣;心学之果,谓得上界二种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上述就说到了三学的性质,三学的果位。戒学最主要是不被烦恼所侵害,也是一种防护的作用,因为我们会随着烦恼的散乱,而去做出种种的恶行。就像我们在跟敌人打战,还没有打击对方之前,至少先要防护自己,不让对方打倒我们,所以要扞卫自已。这是由戒学的部分来扞卫自己,保护现有的能力,令自己不只是巩固扞卫自己以外,也可以使得自己的善业功德增长。因为没有戒学的大地,就长不出道谛功德的果实、树木了,所以一定要有戒学。

定学的意思就是,因为我们真正要去消灭烦恼仇敌的话,必须要有强烈的武器,要非常尖锐的武器才有办法。如果没有专注於善所缘的定学,那我们的心很容易随着散乱而走,这样就没有办法专注了。就像如果有兵器,可是不尖锐也没有用,所以必须要有定学,来专注於自己所要修学的善所缘。再用慧学,就是不可缺少的慧学,才有办法去对治我执,因为一切烦恼最主要根本自性执着,它执取是有自性的,所以唯有透过无自性的认知,才有办法去对治有自性的执着,所以一定要有慧学才能正对治烦恼。所以戒定慧这三学是不可分离的。这以上说到戒定慧三学的学性,它的性质。现在讲到果的部分,如果我们戒学没有好好遵守,将会堕入於恶趣;戒学好好遵守,我们将会投生於善趣。

定学之果,为得上界二种善趣,由定学的缘故,可以投生到色界和无色界,两种的善趣。之前戒学是人、还有天,天是欲界天的善趣而已,并非是色界和无色界。色界和无色界是由定学。慧学之果,即是解脱。

总其所生,谓增上生及决定胜,初有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种,此二即是本地分说。又诸先觉,待所断惑亦许三种。又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说戒学谓破坏烦恼,定学为伏其现行,慧学为尽断种子,故有三学。次第决定者,本地分中引梵问经显此义云:「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後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此中尸罗是为根本,余二学处从此生故,次依尸罗能得第二心乐静定。尸罗就是戒学、戒体,透过戒律才有办法生起定。心得定者见如实故,能得第三成就圣见,远离恶见。三学自性者,如梵问经云:「应圆满六支,四乐住成就;所以在此又说到了,戒学的圆满六支,定学的四乐住成就,以及慧学的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净。」

此中戒学,圆满六支,一具净尸罗,二守护别解脱律仪,此二显示解脱出离尸罗清净。三、四轨则、所行俱圆满者(三、轨则圆满,四、所行圆满),此二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净。五於诸小罪见大怖畏者,显无穿缺尸罗清净。六受学学处者,显无颠倒尸罗清净。

这以上是说到了戒学的圆满六支,接下来说定学的四乐住成就的部分。四心住者,谓四静虑,也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此於现法安乐住故,名乐成就,是为心学。接下来就讲到慧学的部分,也就是之前在《梵问经》里面所说的,於四各四行,於四是那四个呢?谓四谛。各四行,就是每一谛都有它四种的行相,所以称为四谛十六种行相,所以在此说到了於四各四行。宗大师的本文说到:四谓四谛,各四行者,谓苦中无常、苦、空、无我,苦谛的四种行相,就是无常、苦、空、无我。为什麽要说四谛十六种行相的原因,是因为要破除十六种颠倒执着,而说到了四谛十六种行相。像是苦谛上就有四种的执着,无常执为常,苦执为乐,空执为境,无我执为有我等,而产生这四种颠倒执,於是说到破除颠倒行相的四种正行相。

同样的集中有四,因、集、生、缘,同样的灭中有四,灭、静、妙、离。道中又有四,道、如、行、出,达此十六有十六相,是为慧学。若导寻常中士道者,此应广释於三学中引导之理,如果在此是讲到中士道,而并非是共中士道的话,那就针对三学作很广泛的解释了。但是在此最主要是为了引导上士道而说,所以至於有关下述所说的,尤其是定学的部分,还有慧学的部分,接下来在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时候会广说,所以在此宗大师就不多作解释了。然非如是,因为这里并非是只有讲中士道而已,故修止观心慧二学,於上士时兹当广释,今不繁述。

195页)当略宣说学戒之理。此中最初当数思惟尸罗胜利,令其至心增长欢喜,如大涅盘经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犹如地是树等根本。戒是一切善法前导,如大商主是为一切商人前导。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释幢。戒毕竟断一切罪恶及恶趣道。戒如药树治疗一切罪恶病故。戒是险恶三有道粮。戒是甲剑能摧烦恼诸怨敌故。戒是明咒能除烦恼诸毒蛇故,戒是桥梁度罪河故。」龙猛菩萨亦云:「戒是一切德依处,如动不动依於地」动就是讲到有情,不动就是讲到花草树木等,皆是由地慢慢地成长、增上的,所以一切的功德都是由戒学而来增长广大的。

妙臂请问经云:「一切稼穑依於地,无诸灾患而生长,如是依戒胜白法,悲水灌浇而生长。」应如思惟。若受不护,过患极重,如果戒体,如是的去遵守戒学的话,将会获得许多广大的功德。可是如果受了戒体,但是没有守护的话,那这种的过患,是非常严重的。如苾刍珍爱经云:「或有戒为乐」有一些人因为戒体而得到安乐,但是有一些人因为戒学而痛苦,为什麽呢?因为「具戒则安乐,毁戒则成苦。」所以在此说到,或有戒为乐,或有戒为苦,具戒则安乐,毁戒则成苦。」

此说受学通於胜利过患二品,是故亦应善思过患,敬重学处。宗大师又再次的说到,我们要如何的去对治烦恼,烦恼为什麽能够增长广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缺乏了四种对治力,那四者呢?无明对治者,就是对法义的不了解。放逸对治者,就是随着妄念,也就是没有正知和正念的缘故,再加上无惭、无愧而产生的这种烦恼增长广大。第三不敬对治者,对於三宝的不敬等,而产生的这种烦恼的增上。第四烦恼炽盛对治者,也就是自己三毒烦恼里面那一者比较强,就对针对那一者而去作对治,所以在此讲到这四种的修学之理。现在可以看到宗大师在本文说到:

如何修学之理者。四犯因中,无知对治者,谓当听闻,了知学处。放逸对治者,谓於取舍所缘行相,不忘忆念,及以正知率尔率尔观察三门,了知转趣若善若恶,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耻作恶是为知惭,恐他讥毁羞耻为愧,及由怖畏恶行异熟,怀恐惧等,当如是学。不敬对治者,谓於大师,师所制立,同梵行所,应修恭敬。烦恼炽盛对治者,应观自心,何烦恼盛,那一种烦恼强烈,而去励修对治。若不如是策励修学,思违越此,许其罪轻微,於诸佛制放纵而转,当获纯苦。若不如此思惟,放纵自己的话,那所得的果报,绝对是只有痛苦而已。所以在此说到了纯苦,唯有痛苦而已。如分别阿笈摩云:「若於大师大悲教,起轻微心少违犯,由是而获苦增上,折篱失坏庵没林。现或有於王重禁,违越而未受治罚,非理若违能仁教,如医钵龙堕旁生。」故应励力,莫为罪染。如果犯罪的话,要马上忏悔来洗涤我们的罪障。如果戒律没有好好的持守,为脱离生死,想要到达解脱的王城,如果没有戒的双足,而有坏戒的双足,不但不能到达解脱的王城,反而会堕落生死。宗大师在本文说到:

196页)假设已染,莫不思虑而便弃舍,当如佛说还出罪犯,励力悔除。梵问经云:「於彼学寻求,及勤修彼行,终不应弃舍,命难亦无亏,常住正行中,随毘奈耶转。」成就真实尸罗经云:「诸苾刍宁可离命而死,非可毁坏尸罗。何以故?离命而死,唯令此生寿量穷尽。毁坏尸罗,乃至百俱胝生,常离种姓,永失安乐,当受堕落。」此具因说,故当舍命而善守护。若不能尔,则应审思:我剃须发披坏色衣,空无所义。这样的话,剃了头发,披了袈裟,没有意义。

如三摩地王经云:「於佛圣教出家已,仍极现行诸恶业,於财谷起坚实想,贪诸乘具及象车。诸不殷重持学处,此等何故而薙头?」若欲逃出有为生死,趣解脱城,坏戒足者,非仅不能实行,反当流转生死,众苦逼恼并及譬喻如三摩地王经云:「若人为诸盗贼逼,欲活命故而逃避,如其人足不能行,仍为贼执而摧坏。如是愚人毁净戒,而欲脱离诸有为,由戒坏故不能逃,为老病死所摧坏。」故此经又云:「为着居家服,我所说学处,尔时诸苾刍,亦无此学处。」为近事说五种学处圆满守护,苾刍亦无。若於此时精修学处,其果犹大故应励策。於是宗大师有补充,因为现在五浊恶世的时候,已经慢慢的有衰败的现象,也就是连比丘都没有办法守在家居士五戒,的这种五浊恶世的时候,如果我们能精进学习戒学的话,其果的殊胜是不可思议的。即此经云:「若经俱胝恒沙劫,净心以诸妙饮食,伞盖幢幡及灯鬘,承事百亿俱胝佛。若於正法极失坏,善逝圣教将灭时,昼夜能行一学处,其福胜前俱胝倍。」

於是宗大师又非常仔细的说到,我们凡夫的起心动念,我们可能会想说,既然已犯的罪可以忏悔的话,那就无所谓了,再犯也无所谓,我们还可以反覆的忏,以这种的心态来受持的话,如食毒药,这是引用许多的经文说到,在此可以看到本文说到:

197页)又若念云:毁犯可悔,无後不犯防护之心,放逸转者,说可还出,如食毒药。如弥勒狮子吼经云:「慈氏!末世末劫後五百岁,有诸在家出家菩萨,出现於世。彼作是云:悔除恶业能无余尽,造作众罪造已当悔,增上毁犯而不防护,我说彼等是作死业。云何为死?谓如人食毒,此亦同彼,命终之後,颠倒堕落。」又云:「慈氏!於此圣法毘奈耶说为毒者,谓诸违越所制学处,故说汝等莫自食毒。」若具别解脱律仪,应以如是道理守护,密咒亦然。

如妙臂请问经云:「佛我所说别解脱,净戒调伏尽无余,在家咒师除形相,轨则诸余尽当学。」此说虽诸在家咒师,除出家相,羯摩轨则少分遮罪,尚如调伏所出而行,在此的调伏就讲到如同戒经里面,如同戒律里面所说的,应该要去行。也就是如果是修学金刚乘的密咒的修行者来讲,除了一些少许的羯摩,也就是出家人所作的仪轨;以及少许的一些遮罪,出家人应守的,像是必须穿三衣等等的,这种的遮罪,不应行以外;其余大多数的最主要的戒学,都应该像在家人,尤其像比丘一样的去持守,而且非常严谨的持守。所以要如同调伏所处而行,调伏就是戒经里面所说的,而来行持。为什麽戒律我们称为调伏呢?因为调伏身语二业的缘故,所以在此的调伏是指戒的意思。

况出家咒师,又能成就密咒根本亦是尸罗。能够成就金刚乘的成就,最主要根本是来自於戒的缘故。妙臂请问经云:「咒本初为戒,次精进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无懈怠。如王具七宝,无厌调众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调罪。」曼殊室利根本续云:「念诵若毁戒,此无胜成就,中悉地亦无,又无下成就。能仁未曾说,毁戒咒能成,非趣涅盘城,境域及方所。於此愚恶人,何有咒能成?此毁戒有情,何能生善趣?且不得天趣,又无胜安乐,何况佛所说,诸咒岂能成?」

198页)康陇巴亦云:「若年饥荒,一切事情皆至粮麦,如是一切皆绕於戒,当勤学此。又戒清净,不思业果必不得成,故思业果是真教授。」霞惹瓦亦云:「总有祸福皆依於法,其中若依毘奈耶说,无须改易内心清净,堪忍观察,心意安泰,边际善妙。」善知识敦巴云:「有一类人依律毁咒,依咒轻律,除我尊长教授,无余能使调伏为咒助伴,及令密咒为调伏伴。」觉窝亦云:「我印度中,凡有大事或忽然事,集诸受持三藏法师,问三藏中不曾遮耶?既决择已,於此安住。我毘迦玛拉希拉诸师,则於其上,更须问云:菩萨行中不曾遮耶?不违彼耶?安欲根本随持律转。」所以宗大师解释了我们必须遵守持戒之後,他又说到了,不只持戒必须严谨遵守戒学以外,为了使戒能够增上,为了使戒能够更为清净,我们应该如是行,所以在此有说到:

如是戒净,又如内邬苏巴云:「现在於内与烦恼斗,唯此为要,不斗烦恼戒不能净。若尔不生伏断烦恼,定学慧学,当须毕竟漂流生死。」又如前说认识烦恼,思彼过患离彼胜利,以念正知而为防慎。烦恼稍出,即应用矛数数击刺。在此的矛是以正念正知的矛,数数击刺,此复自心随何烦恼生已无间,视如怨敌与之斗战。若不尔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我们一开始烦恼产生的时候,不会很强烈的,那时候非理作意的力量没有很强烈,可是那时候是非常紧要的时刻,如果我们放纵烦恼的话;当然如果没有学过烦恼这个学问的人,不了解烦恼的人,不会察觉到这种的念头是烦恼;可是我们现在知道烦恼的过患,烦恼的行相的话,应该是烦恼快要生起的时候,想说:我是不是要这样作呢?会有这种的念头产生,要马上的消灭它。如果不消灭的话,放纵它的话,或者是自愿承许它,或者承受它的话,那非理作意就慢慢增长;非理作意增长之後,产生强烈贪瞋的时候,想说:无所谓,反正就给它做下去,会有这种好像豁出去的心态,那时候就太晚了。

所以在此说到:若不尔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在此的藏文「唐读拉玛」的意思就是自愿接受。不刻意的去对治它,反而有一点类似明知故犯,自愿接受这种非理作意,令其资养成无可敌,这样就变成随它去了,有一种豁出去的感觉,那时候已经太晚了,唯随彼行。如是励力纵未能遮,亦当速断莫令相续。所以一开始我们念头快要产生的时候,那时候好像小火一样的这种烦恼念头,要当下截断,这是非常重要的。应如画水莫如画石,对於烦恼来讲,要像水上画画一样,马上的消失。可是对於善法的修行,要如同画在石头一样,要刻得非常深刻。

如亲友书云:「当了知自心,如画水土石,烦恼初为上,乐法应如後。」若於法品,与上相违。入行论亦云:「我应记恨此,与此共战争,如是相烦恼,除能坏烦恼。我宁被烧杀,或被断我头,然於烦恼敌,终不应屈敬。」

199页)善知识朴穷瓦亦云:「我虽忽被烦恼压伏,後我从下而为切齿。」博朵瓦闻之曰:「若能如是,当下即退。」世间的敌人,如果一次被消灭的话,再怎麽样他还是有办法慢慢的从其他的地方,养精蓄锐的再来打倒我们,再次的反击我们。可是烦恼敌却不是,烦恼敌只要它的根本断除,就不会再次产生,因为烦恼没有其他地方可跑。从自性上生起了、看到了诸法实相的智慧,只要实相存在,这个智慧永远存在,烦恼根本没有办法再来。烦恼只要它的根本一旦去除,就可以永远被断除,为什麽我们现在不策励自己,好好的断除烦恼呢?在此宗大师说到:

世庸怨敌,一次摈逐遂居他方,待得力时仍来报怨,烦恼不同。烦恼於身,若能一次拔出根本,无往他方亦无报复。然由我等,不能精勤破坏烦恼之所致耳。入行论云:「摈庸敌出国,摄受住他方,养力仍返报,烦恼敌不尔。

在此的烦恼以梵文来讲,是一种虚弱、微弱的意思,翻成藏文并非是微弱,而是我们现在所谓的三毒烦恼的意思。於是我就问昆伦喇嘛仁波切说:为什麽烦恼在梵文里面叫做微弱,或者是力小的意思,烦恼其实它的威力很大。当我问昆伦喇嘛仁波切的时候,仁波切笑着回答说:要消灭烦恼不需要原子弹。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确实是如此,如果是外在的敌人要去消灭的话,你好言相劝也不行,你跟他讲道理也不行,最後真的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最後只能投下一颗原子弹来消灭外敌了,否则怎麽办?可是烦恼不是,要消灭烦恼,你只要讲道理,看清楚实际的状况,烦恼自然就被消灭了;所以消灭烦恼,从这个角度来讲,确实是比较简单。烦恼它只是看起来很有力量,实际上仔细的去解剖它,它很容易就被分解的;烦恼它的基础非常不稳,它只是靠一种强大的串习力量,来势凶凶而已,可是仔细的去看这个烦恼,它到底是长什麽模样的时候,烦恼就慢慢的消失了,烦恼是非常微弱的。所以在此「烦恼敌不尔」,有梵文的意思,也有藏文的意思。梵文的意思就是微弱者,以藏文翻译就是我们所谓的三毒烦恼,烦恼者。

烦恼为惑慧眼断,第一个、烦恼就是微弱的意思,微弱者就是烦恼,这个烦恼由什麽而断呢?智慧的眼而断。但是以藏文来讲,烦恼虽是烦恼,可是能够被慧眼所断,是两种不同的解释方式。遣离我意能何往?岂能住余返报我?唯我志弱无精进。」女绒巴云:「烦恼起时不应懈怠,当下应以对治遮除。若不能遮,应即起立设曼陀罗及诸供具,供养祈祷尊长本尊,次缘烦恼,忿怒念诵,即能折伏。」朗日塘巴亦云:「彼又云移动住处,劲举项颈,亦能折伏,可见彼与烦恼斗争。」此复应如阿兰若师云:「昼夜唯应观察自心,岂有余事?」依此而行乃能生起。又传说大觉窝一日随见几次,尔时定问:「生善心否?」有人去见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就会问说:生善心否?曾经有这种的传闻。所以上述说到了,为了使我们的戒,不只是好好的遵守以外,能够使戒又能增上获得净戒,所以我们必须对治烦恼。烦恼要如何断呢?在此宗大师说到:

此诸烦恼如何断者,谓痴罪重极难远离,为余一切烦恼所依。彼之对治,多修缘起,善巧生死流转还灭。为了断除痴心,所以我们多多思惟缘起,若能修此,则五见等一切恶见悉不得生。这是断痴的部分,现在讲到瞋的部分,瞋与现後二世大苦,断诸善根是大怨敌,身心不只能够感得现世以及後世的这些种种痛苦以外,也能够断除过去所造的善根,所以它才是真正的大怨敌。如入行论云:「无罪能如瞋。」故一切种莫令生起,尤其是修学大乘菩提心法门的这些修行者,更不应该生起瞋恚心,所以要由多门力来遮止瞋心。励修忍辱,若不生瞋,则於现法,亦极安乐。

200页)如入行云:「若能励摧瞋,此现後安乐。」贪爱能令先造一切善不善业,渐增势力能生生死。又欲界者,从受用境,触缘生受,味着生爱,应多修习内外不净及贪欲尘所有过患,而正遮除。於是讲到贪心的对治了,多修不净观来对治,否则的话,由贪心会使我们不断的流转在生死当中。世亲大阿闍黎云:「鹿象蛾鱼蝇,五类被五害,一害况恒常,近五何不害?」又易生难离,谓爱四事,利誉称乐及於此等四相违品,意不欢喜。当修对治。此复总修生死过患,特修念死,所以上述说到,要对治贪瞋痴等的三毒烦恼之後,宗大师在此说到,为了能够观待生死过患,所以念死无常是非常重要的。即能退除。慢於现法最能障碍当生之道,及是当来奴贱等因,故应断除。断除道理,如亲友书云:「当数思惟老病死,亲爱别离及诸业,终不能越自受果,由对治门莫憍慢。」若於四谛、三宝、业果获得定解,则不复生疑惑随眠。

在此又说到其余的烦恼,又睡眠、昏沈、掉举、懈怠、放逸、无惭、无愧、忘念、不正知等诸随烦恼最易生起,障修善品,当知过患修习对治,率尔率尔令渐微劣。其过患者,如亲友书云:「掉悔瞋恚及昏沈,睡眠贪欲并疑惑,应知如是五种盖,劫善法财诸盗贼。」劝发增上意乐经云:「若乐睡眠与昏沈,痰廕风病及胆疾,其人身中多增长,令彼诸界极扰乱。若乐睡眠与昏沈,集饮食垢腹不清,身重容颜不和美,所发言语不清晰。」又云:「若乐睡眠与昏沈,其人愚痴失法欲,凡稚退失一切德,退失白法趣黑闇。」念住经云:「诸烦恼所依,独一谓懈怠,谁有一懈怠,彼便无诸法。」

201页)集法句云:「若行於放逸,即坏凡夫心,如商护财货,智当不放逸。」本生论云:「舍惭为天王,意违於正法,宁瓦钵蔽衣,观敌家盛事。」亲友书云:「大王应知念身住,善誓说为唯一过,故当励力勤守念,失念则坏一切法。」入行论云:「虽诸具多闻,正信乐精进,由无正知过,而令有犯染。」不能如是断诸烦恼及随烦恼,然当不顺烦恼,不执彼品,视如怨敌,是为现在必不容少,故应励力摄对治品,破除烦恼,清净自内所受尸罗。

如果我们可以从心深处看到烦恼过患,就像跟一个人相处久了,我们知道这个人真正的想要伤害我们。他不是有意的想要对我们好,而且这个人真的品行非常坏,想尽办法要伤害我们。他非常的狡猾,嘴巴一直说要帮助我们,而且他非常的虚伪,装饰得非常好,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被欺骗了。当我们看到他的庐山真面目的时候,纵使在某种因缘,必须跟他相处,可是我们会从内心深处慢慢地跟他远离。同样的道理,无始以来到目前为止,我们被烦恼的虚伪给骗了,都不知道烦恼的真实面目是如何?可是从今天起,透过法义,我们看到烦恼的真实面目,从内心深处慢慢的远离烦恼的话,自然就不会被烦恼的大势力,来欺害我们了。

所以在此大觉窝弟子吉祥阿兰若师谓内邬苏巴云:「智然,後有人问,汝弟子众以何而为教授中心?则定答为已发神通或见本尊。然实应说於业因果渐渐决定,於所受戒清净护持。」确实是如此,现代人修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发神通,为了见本尊。很少人这样讲说,业和因果慢慢的了解,使我的尸罗清净,很少人会认为这是修法的目的。故修之成就,当知亦是无明等惑,渐趣轻微。能感现後二世纯大罪苦,谓与他斗争,然於尔时一切众苦,舍命强忍,其伤疤等返自显示,谓此即彼时所伤。断烦恼发精进时,忍耐苦行,极为应理。入行论云:「无义被敌所毁伤,若尚爱为身庄严,为大义故正精进,小苦於我岂为损?」

一般世间的愚夫,他们会觉得在战场上杀敌,这才是最高的荣耀,所以在战场上被敌人割伤的刀巴,会拿来炫耀说,这是我的战绩,会感到非常的荣耀。可是这种的利益,跟我们无始以来,为了断除生生世世跟随我们的烦恼大敌,为了消灭它的这种大利益比起来,消灭外在敌人的利益,真是小之又小,非常的轻微。可是为了这麽微小的利益,我们都能够如此的荣耀的话,那为了这麽大的利益,为了消灭无始以来跟随着我们的烦恼敌,受一点点的痛苦又算什麽?相反的我们应该更欢喜的,为了断除烦恼,而去接受一切的痛苦才是。若能如是战胜烦恼,乃名勇士。所以真正的勇士,是消灭无始以来到现在,还跟随着我们的烦恼敌。

战余怨敌如割死屍,虽不杀害自亦当死。如果只是消灭外在的敌人,你不杀他,他也会死,所以如同斩屍体一样,没有什麽特别的意义。入行论云:「轻蔑一切苦,摧伏瞋等敌,胜此名勇士,余者如斩尸。」故又如论云:「住烦恼聚中,千般能安住,如野干围狮,烦恼不能侵。」道所治品,莫令侵害而当胜彼。已说共中士道次第。这以上已经圆满了共中士道的部分。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七终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社团法人云林县身心障碍者重建协会- Yahoo!奇摩部落格
创古仁波切新书介绍
明就仁波切说:德噶禅修中心,就是我的弟子们的家--Yahoo!奇摩部落格
儿童阅读计划-一粒麦子基金会
菩提行愿计画-金容光明佛寺重建

赞助网站
TOEIC多益英語測驗-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claire心靈季節- PChome 新聞台Blog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中華佛教直貢葛舉*菩曼仁波切* · 喇嘛網 · 化育資訊網 · 佛曲音樂*大寶法王篇* ·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基金會 · 大愛電視網路
生命電視-佛學網站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