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祖寺法王台中中心】開光大典 楞嚴經講座 文武百尊超薦消災大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4 01:20:14
學習次第 : 进阶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43-2讲)

卯三、由修成办奢摩他量(分三)

辰一、显示奢摩他成与未成之界限(分二)

巳一、显示正义

巳二、有作意相及断疑

辰二、显示依奢摩他趣总道轨

辰三、显示别趣世间道轨

巳一、显示正义

381页)若善了知如前所说修定之轨而正修习,则九住心如次得生。第九心时,能尽远离微细沈掉。长时修习,此又不待策励功用,相续依止正念正知,而三摩地能任运转,是否已得奢摩他耶?在此就问到说,在第九住心的时候,是不是叫奢摩他呢?於是宗大师在此解释到,兹当解释,得此定者,有得、未得轻安二类。得了第九住心的时候,有一类的第九住心获得了身心轻安,这样的话这时候的禅定就是奢摩他。有一类的第九住心,没有获得身心轻安,这时候的禅定就不是奢摩他。若未得轻安,是奢摩他随顺,非真奢摩他,很相似但并非是真实奢摩他,只是名奢摩他随顺作意而已。

如解深密经云:「世尊!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於此中间所有作意当名何等?慈氏!非奢摩他,是名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庄严经论云:「由习无作行,次获得圆满,身心妙轻安,名为有作意。」此说作意即奢摩他,声闻地文至下当说。修次中篇云:「如是修习奢摩他者,若时生起身心轻安,如其所欲,心於所缘获得自在,应知尔时生奢摩他。」此说须具二事,宗大师引用上述的经文之後,说到了奢摩他必须具足两种功德,那两者呢?第一谓於所缘得自在住及第二发轻安。故修次初篇说:「若时於所缘境不用加行,乃至如欲心任运转,尔时应知是奢摩他圆满。」意在已得轻安,修次中显了说故。又辨中边论说八断行中之舍与此第九心同一宗要,但此非足,彼论亦说须轻安故。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云:「如是菩萨独处空闲,如所思义作意思惟,舍离意言,於心所现多数思惟,乃至未生身心轻安,是奢摩他随顺作意,若时生起,尔时即是正奢摩他。」此说极显,此等一切皆是决择深密经义。

所以,很多人会把第九住心,因为第九住心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的要自己缘善所缘多久,就可以远离沈掉长时安住,而且又不带功用作意。所以很多人会认为,这第九住心就是奢摩他,其实并不是的。所以宗大师引用许多经文证明了,奢摩他必须获得身心轻安之後才会获得。

382页)若尔未生轻安以前,此三摩地何地摄耶?可是如果没有得到身心轻安,没得到奢摩他的话,但是这种的禅定非常殊胜,这第九住心的时候,是如此的殊胜禅定,这种的成就禅定一定是到很高境界了,所以这三摩地是被三界九地里面哪一地所摄呢?宗大师在此回答说,答:此三摩地欲界地摄,三界九地里面最下层欲界所摄的,三界九地随一所摄,而非第一静虑近分以上定故。

他连色界的初禅前行,所谓第一静虑近分,也就是初禅的前行以上的这种禅定都不算。为什麽呢?因为要获得初禅前行,初禅近分,第一静虑近分的话,是要一定有奢摩他,才叫做初禅的前行,初禅的近分。又得近分,决定已得奢摩他故,於欲地中虽有如此胜三摩地,然仍说非等引地,而不立为等引地者,等引地就是色界和无色界的禅定所摄的这种三摩地,叫做等引地。获得了第九住心,还没有获得身心轻安之前的这个第九住心,它只是欲界里面的最细微的心,但是仍然被欲界所摄,连初禅的前行都还没有到达,更何况是初禅的正行,以非无悔欢喜妙乐轻安所引故,因为他没有被这种妙乐轻安所产生。

所以如本地分云:「何故唯於此等名等引地,非於欲界心一境性?谓此等定,是由无悔欢喜轻安妙乐所引,欲界不尔,非欲界中於法全无审正观察。」由是因缘未得轻安,虽三摩地不须一类依止正念,能无分别心任运转,复能合糅行住坐卧一切威仪,然是欲界心一境性,应当了知不能立为真奢摩他。

若尔云何能得轻安?什麽叫身心轻安呢?得轻安已云何而能成奢摩他?答:所以宗大师在此回覆到,应知轻安如集论云:「云何轻安?谓:止息身心粗重身心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碍为业。」也就是灭除了身心粗重为性,使身心堪能的这种妙触,它是一种触,接触的触,也是色声香味触里面的这个触,这个叫身心轻安,详细的部分在此会说到。身心粗重者,什麽叫身心粗重呢?谓其身心,於修善行,无有堪能随所欲转,能对治此身心轻安者,由离身心二种粗重,则其身心於善事转极有堪能。

有时候我们在身体行善的时候,会觉得容易疲倦,或者心去行善的话,会觉得怎麽那麽累,可是相应恶的时候,就觉得很简单;或者身体像是去放逸的话,我们会觉得很简单,可是要让它去行善,却很困难,这都是身中粗重为性在破坏、在作祟了。所以透过身心轻安,来除遣这种的身心粗重,令身与心在行善法的时候具有堪能性,能够很容易的来行善法。又能障碍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身粗重。若勤功用断烦恼时,其身重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获轻利,名身堪能。如是能障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心粗重,若勤功用断烦恼时,爱乐运转攀缘善境,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心於所缘运转无滞,名心堪能。

383页)如安慧论师云:「身堪能者,谓於身所作事轻利生起。心堪能者,谓趣正思惟,令心适悦轻利之因心所有法,由此相应於所缘境无滞运转,是故名为心堪能性。」总略应知,若得轻安,於断烦恼起功用欲,如行难行,恒常畏怯身心难转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心最极调柔随转。如是身心圆满堪能,是从初得三摩地时,便有微劣少分现起,次渐增长,至於最後而成轻安,

其实在修学三摩地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内心往内收摄,所以心往内收摄的时候,由此气流会变得更加的调伏。所以这时候,我们无论是身也好或者是心也好,比起时常散乱的人,会有很明显的寂静安乐的一种作用,这是一开始就会有的。可是随着心往内摄的这种力量越加的坚定,所以我们的安乐就会慢慢的生起,一直到最後成为了叫作轻安。心一境性妙奢摩他。又初微时难可觉了,後乃易知,如声闻地云:「先发如是正加行时,若心轻安,若身轻安,身心调柔微细而转,难可觉了。」又云:「即前所有心一境性,身心轻安渐更增长,由此因果辗转道理,而能引发强盛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轻安。」将发如是众相圆满易了轻安,所有前相,谓勤修定补特伽罗,於其顶上似重而起。

既然我们在一开始就有这种的身心安乐的感受的话,我们要如何知道说,这种的身心安乐的感受,叫做身心轻安呢?所以在此就说到了,不只除遣身心粗重为性,具有身心堪能性以外。还有获得身心轻安的时候,会有这种的感受。也就是在我们的顶部上,头顶突然间好像有一种重量,会有这种的感觉,可是这种重量不会带来身体的不舒服。於是之後就会马上就会远离一切心的粗重为性,也就是「欢喜行烦恼、不欢喜行善法」的这种心的粗重为性,马上能够断除,由此而获得了心轻安。之後因为这种内心非常的调柔的轻安生起的缘故,所以而引发了身轻安,为什麽呢?因为由心往内收摄的缘故,引发了非常调柔的气流,体内的风,所以这种风,在风中流转的时候,会遍布於全身,由此遣除一切身的粗重性,使身体去行善法的时候,具有堪能性,这个叫做身轻安。

在此宗大师会说到:谓勤修定补特伽罗,於其顶上似重而起,然其重相非不安乐。此生无间,即能远离障碍乐断诸烦恼品心粗重性,即先生起能对治彼心轻安性。如声闻地云:「若於尔时不久当起强盛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轻安,所有前相,於其顶上似重而起非损恼相,此起无间能障乐断诸烦恼品心粗重性皆得除灭,能对治彼心调柔性心轻安性皆得生起。」依次内心调柔轻安生起力故,有能引发身轻安因风入身中,由此风大遍全身分,身粗重性皆得远离,诸能对治身粗重性,身轻安性即能生起。此亦由其调柔风力,遍一切身状似满溢。好像充满全身的这种感觉,这种的风,非常的调柔的风。

384页)如声闻地云:「由此生故有能随顺起身轻安,诸风大种来入身中,由此大种於身转时,能障乐断诸烦恼品身粗重性,皆得遣除。能对治彼身轻安性,遍满身中状如满溢。」此身轻安,谓极悦意内身触尘,非心所法。它是一种身体的触,如果讲到身轻安的话,是身体的一种触,并非是心法。心轻安是一种心所了,身轻安是一种触,色声香味触里面的触,心轻安是心所的其中之一者,令心具有堪能性。

如安慧论师云:「欢喜摄持身内妙触,应当了知是身轻安。契经中说,意欢喜时身轻安故。」此身轻安最初生时,由风力故身中现起最极安乐,由此因缘心中喜乐转更胜妙。所以当我们生起了这种身轻安之後,身体会感得非常的安乐,由这种身的安乐,再次的帮助我们心的安乐,所以这时候心的欢喜,会比还没有获得身轻安之前的心的欢喜,还再来得更加的强烈。轻安初势渐趣微细,後来慢慢的这种很强盛的一个欢喜的感受,会慢慢有减缓的一个作用,然非轻安一切永尽,并不是说完全没有轻安,也是有,但是没有像一开始获得的那时候,这麽样的强烈。是初强盛太动其心,彼渐退已,所以慢慢、慢慢的这种非常强烈欢喜的作用减少的时候,如影随形,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马上的很容易的就会产生,有妙轻安无诸散动与三摩地随顺而起。这种轻安非常强烈的一种欢喜感受,减缓的同时,内心的那种止住分,又慢慢的往上爬起来的样子。

後来内心会突然间觉得说,有个未曾有过的安稳,那时候的止住力非常的强烈,这时候这一种的妙三摩地,叫做奢摩他了。心踊跃性亦渐退减,心於所缘坚固而住,远离喜动不寂静性,乃为获得正奢摩他。声闻地云:「彼初起时,令心踊跃令心悦豫,欢喜俱行令心喜乐,所缘境界於心中现。从此已後,彼初所起轻安势力渐渐舒缓,有妙轻安随身而转,心踊跃性渐次退减,由奢摩他所摄持故,心於所缘相寂静转。」如是生已,或名得奢摩他,或名有作意,始得堕在有作意数。以得第一静虑近分所摄正奢摩他,所以这时候也叫做第一静虑近分所摄正奢摩他,也是第一静虑的一个近分,一开始的一个禅定。乃得定地最下作意故,那也是色界、无色界的所有禅定当中,虽然不是正行,但是被色界和无色界所摄的禅定当中,是第一者,也就是最下者。那就是初禅的前行,初禅近分。虽然获得了奢摩他之後,比起欲界的心是非常的殊胜,所以我们一开始获得奢摩他的时候,会觉得如此未曾有过的妙乐安受,会有这种的感觉。可是实际上如果是以三界九地的整个轮回的一个角度来看待的话,其实它是色界的四种禅定,无色界的四种禅定,连正行的部分都没有到,它只是初禅前行的第一个禅定而已,所以他是被初禅所摄,不是被欲界所摄,是初禅所摄的第一个禅定而已,如果我们知道的话,就不会因此而产生慢心了。如声闻地云:「从是已後,其初发业修瑜伽师名有作意,始得堕在有作意数。何以故?由此最初获得色界定地所摄少作意故,由此因缘,名有作意。」言定地者,是上二界地之异名。在此有说到定地者,也就是之前的等引地,所谓的等引地或者定地者,也就是被色界或者无色界的禅定所摄的,这种的三摩地,都叫做等引地,或者叫定地者。

巳二、有作意相及断疑

385页)第二分二。初有作意相,具何相状,能令自他了知是为已得作意?谓由获得如是作意,则得色地所摄少分定心,身心轻安心一境性,有力能修粗静相道,或谛相道净治烦恼,内暂持心身心轻安疾疾生起。欲等五盖多不现行,从定起时亦有少分身心轻安随顺而转。如声闻地云:「得此作意初修业者,有是相状,谓已得色界少分定心,已得少分身心轻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净惑所缘加行,其心相续滋润而转,为奢摩他之所摄护。」又云:「於内正住暂持其心,身心轻安疾疾生起,不极为诸身粗重性之所逼恼,不极数起诸盖现行。」

又云:「虽从定起出外经行,而有少分轻安余势随身心转。如是等类,当知是名有作意者清净相状。」由得具足如是相状作意力故,奢摩他道极易清净,所以具有上述的这种象徵的话,我们要知道这已经获得了奢摩他,谓由奢摩他心一境性住定之後,速能引起身心轻安。获得了身心轻安会证得奢摩他,证得了奢摩他之後,它和身心轻安不是完全脱离关系的,不是!之後又会因为奢摩他的一种定力,所以又会再次的引发身心轻安,帮助身心轻安,所以使得身心轻安转增,会一直增上。由这种的身心轻安增长的缘故,所以又会帮助我们缘境的止住力,轻安转增,如彼轻安增长之量,便增尔许心一境性妙奢摩他,互相辗转能增长故。如声闻地云:「如如增长身心轻安,如是如是於所缘境心一境性,转得增长。如如增长心一境性,如是如是转复增长身心轻安。心一境性及以轻安,如是二法辗转相依,辗转相属。」总之若心得堪能者,风心同转,也就是心和心所依的这个气流,是一起运转的缘故,故风亦堪能,所以心获得堪能的话,心的所依,风也就能够获得堪能。尔时其身,便起微妙殊胜轻安。此若生起,心上便生胜三摩地,就是奢摩他了,复由此故,其风成办殊胜堪能,故能引发身心轻安,仍如前说。

386页)第二断疑者。如是前说第九心时,不须策励勤加功用,心任运转趣三摩地无诸分别,又尽灭除微细沈没,具明显力。又如前身轻安时说,由其风大堪能力故,能与身心胜妙安乐。此三摩地又如前於相状时说,贪欲等盖诸随烦恼多不现行,虽从定起不离轻安。若生具此功德之定,如此的这种功德,这种的胜三摩地,这麽的不可思议,又没有烦恼等的这种现行,又具有这种的身心轻安,请问这麽高的成就的禅定,是五道十地的那一道呢?於五道中立为何道?

宗大师就回答说,答:若生如是妙三摩地,昔及现在总有多人立为入大乘道,尤其是身心轻安生起,身体里面充满了安乐,所以身心获得了大调适,尤其行善的话,又非常堪能。尤由随顺生轻安风,一切身中安乐充满,依此身心起大调适。此又具足无诸分别最极明显二种殊胜,而且只要我们这个心,一缘这个善所缘的时候,就不需用蓄意、刻意的去想说,有正念正知来对治沈掉等,也不需要去这样想。你完全可以说是不需要去作什麽,只要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你就让它随顺着,自然的流转,自然的运转就可以了。所以看似无分别,具有这些种种殊胜的功德,所以很多人把它认为是无上瑜伽里面的,具有诸德相圆满次第的一个微妙瑜伽,故许为无上瑜伽中备诸德相圆满次第微妙瑜伽。

可是宗大师在此到说:然依慈尊无着等诸大教典及中观修次等,明显开示修定次第,定量诸论而观察之,这一种的三摩地,就连小乘资粮道都还没有,更何况是大乘?此三摩地尚未能入小乘之道,何况大乘?声闻地说:即修根本第一静虑观粗静相诸世间道,皆依此定而引发故。外道诸仙由世间道,於无所有以下诸地能离欲者,皆须依此而趣上地。是故此定是内外道二所共同。

它不只小乘的资粮道都还没有,还是大小乘共同的要去修学的一个初禅的前行而已。所以像是外道修禅定的这些外道婆罗门,或者是外道教徒,他们要生起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甚至於无色界的这些遍虚空天、遍意识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的这种禅定的时候,都需要透过这个奢摩他而去修持的,所以这个奢摩他,具有这麽如此善妙殊胜功德的奢摩他,其实是内外共同的禅定基础而已。如果远离了无颠倒的一个无我正见,或者是远离了出离心摄持,或者是菩提心摄持的话,那是再怎麽的修学这种的妙三摩地,都没有办法成为大小乘的功德,所以在此说到,若无颠倒达无我见及善觉了三有过失,厌离生死希求解脱,由出离心所摄持者,是解脱道。

所以这种的奢摩他,被出离心所摄,那就是解脱道,或者被空正见所摄,那就是解脱道。如果没有菩提心所摄的话,纵使有空正见、出离心也没有办法成为大乘道,所以由菩提心所摄持的话,才有办法成为大乘之道。若菩提心之所摄持,亦能转成大乘之道。如与畜生一抟之食,所行布施及护一戒,若由彼二意乐摄持,如其次第,便成解脱及一切智道之资粮。

所以同样一个布施,或是同样一个持戒的行为,由空正见和出离心摄持的话,那就是小乘道;或者空正见和出离心其中一者摄持,也是成为小乘道。可是纵使有这二心,没有菩提心摄持的话,也没有办法成为大乘道;唯有菩提心,纵使没有之前所说的空正见所摄持,但是由菩提心摄持的话,一定是大乘道。菩提心摄持的话,菩提心在成办的因缘当中,就绝对有出离心了,所以纵使没有空正见,但是由菩提心摄持的话,也可以成为大乘道。所以能不能成为大乘资粮,最主要是看有没有菩提心为主。

然今非观察,由余道摄持趣与不趣能证解脱及一切种智道,是就此定自性观察为趣何道。可是现在的人,他们并不了解这种的意趣,所以远离了正确的成佛和解脱之道,来从余道当中来作追求。又中观师与唯识师决择毗钵舍那所观境时,虽有不同,然总明止观及於相续生彼证德全无不合,故无着菩萨,於菩萨地及摄决择分、集论、声闻地中别分止观二中,若修止者说由九心次第引发。此复於声闻地决择最广,然不许彼定即是修毗钵舍那法。故诸论中离九住心,别说修毗钵舍那法,声闻地亦别说修观法故。如是中观修次及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等,亦以九心为奢摩他道,别说毗钵舍那道。

所以宗大师就是再次的引用了许多大论典,说到了在奢摩他的修法上都是一样,最主要都说到了九住心,而去成办奢摩他的一个方法。可是在说到毗钵舍那的时候,因为修学毗钵舍那的时候,最主要是跟毗钵舍那所缘境──空性有关。因为在这些大论典,在讲授毗钵舍那的时候,不只是讲世间和出世间共同的毗钵舍那而已,最主要是讲到不共的毗钵舍那,出世间的一种修法。因为讲到出世间的毗钵舍那,所以要说到它的一个所缘境──空性的一个认知。在空性的解说上,因为产生了不同的解说,所以宗大师在此说到了,这些大论典的内涵,在毗钵舍那解说的时候,因为跟它的所缘境──空性的解说上有关系,所以会有不同的解释。可是在奢摩他,尤其是九住心等的这种修行的教授来讲的话,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慈氏五论所说诸义,除无着菩萨所解之外更无所余。故於此事,一切大辙同一意趣。所以在奢摩他的一种修法上来讲的话,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387页)若谓声闻地所说者,虽有安乐明显,然无甚深无分别相,唯是寂止;若有无分别,即空三摩地。所以有人说在声闻地里面有说到,虽有安乐明显,可是没有甚深的无分别相,只是一个寂止的奢摩他而已。如果这个奢摩他有一个无分别的话,那就是了解空性的这个三摩地了,有人作这样的一个解释,所以宗大师在此,针对他的解释而去作更深入的分析了。

所言甚深无分别者,你所谓的「甚深」二字是什麽意思?深义云何?为由观慧正见决定,次於其上无分别住耶?抑不思择无分别住耶?如果你所谓的甚深的意思,是透过观察的智慧,而来决定无有自性,在这个无有自性的一个内涵上,远离沈掉,而来无分别的安住,这个叫做甚深无分别呢?还是一开始就没有思惟、就没有观察,只是远离作意,这个叫做无分别呢?如果是前者,初者吾等亦许如此即是空三摩地。如果是前者的话,我也认为这是空三摩地,若汝许此,则应分别有无实性见解二类,若有彼见补特伽罗,次住见上修无分别,是修甚深空三摩地。

所以宗大师在此就说到了,如果你也跟我一样,认为由观察慧正决定,在这个所决定的内涵上而无分别住,这叫做空三摩地的话,你也这样认为的话,那你应该要去区分到,有没有实性见解的两类众生。也就是先去看到无有真实,之後在这个无有真实、无有自性上来修学无分别,这才是真正的修学甚深(空)三摩地。若无彼见补特伽罗,可是如果之前没有看到无有自性、诸法空性的道理,唯不分别而修,只是很单纯的不去想的话,则非修习甚深空性,他只是不去作意而已,那不叫修学空性。理应如是分别宣说,不应宣说凡无思惟一切痴修皆是无缘,不应宣说什麽都没有想的这种愚痴的观修,皆是无缘,或於无相或於空性修静虑师。若谓无论有无了悟空性正见,但若心无分别,全不思择,一切止修皆是空定,则前所引声闻地说奢摩他品诸三摩地,虽非所欲亦应许为空三摩地。

由彼定时除念正知势力微时,略起观察,如果认为无论有没有了解空性,在还没有正修空性之前,无论有没有了解空性,观察空性,只要在正修的时候,心没有分别,而不去思择这一切的止修,都是空三摩地的话,那变成一切的奢摩他,以上的三摩地都叫做缘空三摩地了。为什麽呢?因为奢摩他生起之後,也不需要以正念和正知,来观察说我们有没有被沈掉所转?所以完全不需要去对治作意。以无功用的能力,以无功用的运转作意,来长时间的於所缘境上安住着。所以在这个安住的过程当中,都不会起分别,也不会想说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不会有这种的想法。余时全不略起分别,谓此是此非,故诸能引正奢摩他妙三摩地。

所以变成了「只要奢摩他以上的禅定,都变成了缘空、或者是观空的一个妙三摩地」,这样又很荒谬了。变成在三界轮转里面,就不叫做生死转回了,因为在色界以上的话,叫做解脱生死了。因为要到色界的话,必须要获得色界的至少是初禅,由初禅所摄之心,才有办法生到初禅。所以获得了,不要说初禅的正行,如果是获得初禅前行的奢摩他,都叫做缘空性的妙三摩地的话,那更何况是初禅正行,那更是更高的空正见解了,所以这一种说法是非常荒谬的。

解深密经说:缘无分别影像,声闻地亦云:「彼於尔时成无分别影像所缘,即於如是所缘影像,一向一趣安住正念,不复观察,不复思择,不极思择,不遍寻思,不遍伺察。」止观二中於奢摩他,作是说故。声闻地又云:「又若汝心虽得寂止,由失念故及由串习诸相寻思,随烦恼等诸过失故,如镜中面所缘影像数现在前,随所生起,即更当修不念作意,谓先所见诸过患相增上力故,即於如是所缘境像,由所修习不念作意,除遣散灭,当令毕竟不现在前。」此亦是於修止时说。诸定量论皆说修奢摩他时,不观察修,唯安住修,故许一切不分别修,皆是修空,实为智者所应笑处。所以宗大师之前,就引用了大论典的一个论文为依据,而说了许多的这些定量的经论,都说到了修学奢摩他的时候,以不观察而安住而修,所以又称为叫做不分别修,如果说是空性的一种观修的话,那就是一种很荒谬的谬论。尤其说修不念作意皆是修空,声闻地文善为破除。

又修次初篇云:「奢摩他自性者,唯是心一境性,故此即是一切奢摩他总相。」慧度教授论云:「应当远离缘虑种种心相意言,修奢摩他。」意言者,谓分别此是此等。又宝云经说:奢摩他是心一境性,已引如是众多经论,曾经多次说奢摩他全无分别。故无分别略有二种,谓修空无分别及空性全未悟解诸无分别,故不应执凡有一切安乐明显无分别者,皆是修空。「了解空性的一无分别」,和「什麽都不了解,只是什麽都不要想的一种无分别」,如果说後者就是修空的话,那是完全不应道理的。此等乃是略示方隅,应善策励了知慈尊及无着等所解,修止观法。若不尔者,尚未得止,便於少分无分别定,误为能断三有根本毗钵舍那。於此起慢,谓修无缘,空度时日,定欺自他。如果把这种没有分别作意的禅定,视为是断除一切烦恼根本的毗钵舍那的话,不只是自己会受到欺骗以外,而且他人也会被受到欺骗,因为自己会为他人而讲说,这才是最殊胜的一个解脱之道了。所以这样的话,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教法来讲,都没有好处。定量智者所造论中,说於新修奢摩他时,唯应止修无分别住,初修观时,以观察慧思择而修。若执一切分别,皆是实执,舍此一切,即违一切定量经论。未得无谬无我正见,凡无分别,皆说是修甚深空义毗钵舍那,纯粹支那堪布修法,细观三篇修次第中自当了知。对空性毫无观察,一开始就否定了一切,而说了不要作意的话,这种是完全错误的一种观修空性的一个方法。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43-1)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44)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教主 觉巴吉天颂恭简传.菩萨清凉月 游於毕竟空 众生心水净 菩提影现中
天马旗
吉祥天母
汉藏佛学同异答问─圣严法师、丹增喇嘛 答问-lenyantw
创古仁波切新书介绍

赞助网站
西藏敏竹梅芭藏香
佛教导航-佛教123-佛教
佛教導航網 .... 佛學智慧網 • 解脫之路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FPMT護持大乘法派聯合會
維基百科-藏傳佛教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