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噶仁波切美國大圓滿2009佛道中文閉關 5/14(六)--密嚴宮殿--綠度母法會 念誦金剛經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4 01:32:17
學習次第 : 进阶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45-2讲)

辰二、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那我们要了解到龙树菩萨所诠释的空性内涵的话,我们要如何去了解呢?所以为了能够了解龙树菩萨所解释的空性,我们也可以参考佛护论师、清辨论师、月称菩萨,还有静命论师(寂护论师)等大中观师,所着作的这些论典。因为这些的论典,都是以提婆菩萨,也就是龙树菩萨的大心子,也称为圣天菩萨为依据,而去着作这些种种论典的。所以龙树父子,也就是龙树和圣天,或者龙树和提婆,是一切中观师的见解的根本来源。所以我们在此可以从宗大师的本文里面看到:(404页)第二、如何解释龙猛意趣。般若经等宣说诸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其能无倒解释经者厥为龙猛(龙树)。解彼意趣有何次第?答:佛护、清辨、月称、静命等大中观师,皆依圣天为量,等同龙猛。故彼父子是余中观师所依根源,故诸先觉称彼二师名根本中观师,称诸余者名随持中观师。

那中观师又可以分哪一些不同的见解呢?有一派袓师,或者是善知识,曾经有作这样的说明,就以中观师的名言上而言,可以分两大类。第一种的分类是说,认为有外境,在名言上说到有外境,这个叫做经部行中观师;另一派的中观论师,在名言上不许有外境,这个叫做瑜伽行中观师,这是一种的分法,那就是以名言上,有否外境而来说到了经部行和瑜伽行。瑜伽行就是说,如同唯识派的中观师了,因为唯识派不许有外境,可是经部、有部,他们认为有外境,所以叫做经部行中观师,以及瑜伽行中观师,这是就名言而言。

以胜义的角度来讲的话,说到了胜义谛,是「现空双聚,名理成如幻」。现空双聚的意思,就是在了解空性的时候,不只可以了解空性以外,也能够了解它的缘起,所以变成空性是属於非遮法的状态,这是第一种分法,就是胜义谛现空双聚。第二种是「胜义谛唯於现境断绝戏论,名极无所住」。也就是没有任何的意识,可以去了解胜义谛的,因为胜义谛它是一种境界,它不可被意识所知道,它并非是识的境,没有能知的意识可以了解到这种甚深的空性。所以在进入空性当中,是没有意识的,这是第二种的说法。

宗大师在本文里面说到:又有一类先觉知识作如是言:「就立名言而立名者,略於二类大中观师,谓於名言许外境者,名经部行中观师,及於名言不许外境者,名瑜伽行中观师,这是以名言而立名者。那以胜义而立名,又可以分两者,就立胜义亦立二名,谓许胜义谛现空双聚,名理成如幻,及许胜义谛唯於现境断绝戏论,名极无所住。」所以「理成如幻」就是讲到了空性属於非遮法,意思是在遮空的同时也可以看到缘起。那第二者「极无所住」就是,空性并非意识所可知道的、意识可了解的。二中初者,就是许外境为经部行中观师的这个论师像是谁呢?许是静命论师及莲华戒等。其如幻及极无所住之名,印度论师亦有许者。这个现空双聚的这个论师,在印度里面也是有的。至於不许外境,像是瑜伽行中观师,像是清辨论师,就是认为诸法无有真实,所以是中观师;可是却说了无有外境,所以是瑜伽行中观师的。总其印藏自许为中观之论师,虽亦略有如是许者,然仅决择龙猛菩萨弟子之中大中观师,有何宗派若诸细流谁能尽说。讲得很详细的几乎是没有,很详细的一种差别是少之又少。

宗大师在此说到了,什麽叫胜义谛?什麽叫胜义谛的支分呢?如同又其觉慧大译师云:「就胜义门所立二宗,是令愚者觉其希有。」此说极善,以彼所说,就觉慧大译师所说的,唯就理智比量所量之义为胜义谛。也就是了解,或者是通达空性比量所认证的内涵,这叫做胜义谛。所以胜义谛不一定要被现证空性的证量来了解,不一定的,胜义谛也可以被比量所知道的。「比量」也就是通达空性比量。「所量之义」为什麽可以叫胜义谛呢?因为这个跟理智所量,非常的相顺,所以称为胜义谛。

「理智」的意思就是说,观察诸法究竟性的这个智慧,叫做理智。因为被这种观察究竟性的智慧,所看到了、所知道的缘故,所以这个内涵就是最殊胜、最究竟的。通达空性的比量,它也就是观察究竟生存性质的一个理智,所以比量所知道的内涵,跟理智所知道的内涵是一样的,是相顺的。所以通达空性的比量,所量之义,称为胜义谛,假名胜义。

假名胜义的意思,是说胜义谛和胜义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讲到胜义的话,那就是被智者所看到的缘故,而说了胜义。在此的「胜」,第一个胜义的胜字是指凡夫看不到,唯有智者所看到的。唯有智者能够看到的内涵是什麽呢?就是现证空性的智慧,所了解的性空内涵,这个才叫做胜义谛。比量所了解的内涵,它是胜义谛没有错,但并非是智者所了解的内涵。但是它的内涵,以它实质的内容来讲的话,是相同的,所以把它取名为胜义。

理智所量顺胜义谛故,假名胜义,中观庄严论及光明论俱宣说故。又诸余大中观师,亦不许唯以正理断除戏论便为胜义谛,故非善说。同样的,不只是觉慧大译师有说到,《中观庄严论》,还有《光明论》都这麽解释的。所以有一些自称为大中观师,但是却不主张,或者却不承认,通达空性的比量能够了解空性,或者是通达空性的比量所知道的内涵,并非是胜义谛,这并不是善说,因为通达空性比量,所量之义,是胜义谛的。

405页)智军论师云:「圣父子所造中观论中,未明外境有无之理,其後清辨论师破唯识宗,於名言中建立许有外境之宗。次静命论师依瑜伽行教,於名言中说无外境,於胜义中说心无性,别立中观之理。

智军论师有说到,在龙树父子所着作的中观论典里面,虽然并没有明显的说到,有没有外境的道理,可是之後被清辨论师,破除唯识宗的时候,在名言上建立了有外境,因为清辨论师是中观师。之後寂护论师,依由瑜伽行教,也就是唯识派无外境的道理,而说了无有外境。胜义中说到了心无性,虽然说到了无有外境,但是却又同时说到了,心无有真实,所以不是完全跟唯识派所说的是一样的。因为唯识派,他们说到了意识,或者是我们的识、我们的心,是有真实性的。可是寂护论师却不这样认为,他只是截取唯识派里面无外境的内涵,但并不是所有唯识派所说的他都承认,像是心无真实性的这部分,心无真实性的内涵,寂护论师虽然承许了,可是这并非是唯识所说的,所以别立中观之理。

故出二种中观论师,前者名为经部行中观师,後者名为瑜伽行中观师。」次第实尔。以佛法,尤其是针对於中观见解演变的历史来讲,的确是按照智军论师所说的,有这样的改变。可是中观论师把它分为两者,经部行和瑜伽行并不是妥当的。为什麽呢?因为像是月称论师来讲,月称论师认为外境是存在的,在名言上是有外境,可是月称论师并不是经部行中观师。月称论师因为说到了有外境,所以有一些人说,不只是经部行以外,又说到有部行的中观师,这种的说法是太荒谬了。

所以中观师应该分为应成派和自续派,这种的分法才是最正确的,这并非是宗大师一个人所杜撰,而是依据《明显句论》里面所说的。至於在名言上有没有外境,这并不是中观论师最究竟的内涵实质上的差别。实质上的差别,是在无有真实的同时,有没有自性、有没有自相,这才是最关键要去了解的实质性的内涵,所以要从这个来分化中观论师之间的不同,而不是说在表面上有没有安立外境而来作区别的。因为所有的中观论师都说到无有真实,可是一派却认为有自性、有自相,有一派却认为无自性、无自相,这才是关键性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个关键实质上的问题,来分应成派和自续派才对。所以在此宗大师在本文里面有说到:然月称论师虽於名言许外境有,然不随顺余宗门径,故不可名经部行者。如是有说同婆沙师,亦极非理。雪山聚中後宏教时,有诸智者於中观师安立二名,曰:应成师及自续师。此顺明显句论,非出杜撰。故就名言许不许外境定为二类 。若就自心引发定解,胜义空性之正见而立名,亦定为应成自续之二。

於此有这麽多的殊胜的大中观论师,那我们应该要参考谁的着作,而来了解到龙树还有提婆的究竟意趣呢?所以阿底峡尊者,最主要是以月称论师所着作为主,所以在此宗大师也是以月称菩萨所着作的《中论》解释为依据,而来解释龙树菩萨的空性究竟意趣。月称菩萨的着作,最主要是以佛护论师为主。因为月称菩萨还未着作之前,参考了众多龙树菩萨的大弟子,所着作的中观论典。可是在众多的中观论典里面,月称菩萨视为《佛护论典》乃为最胜,所以就依由佛护论师所着作的《佛护论典》来作中观注释的。虽然在这个当中,有采取清辨论师许多的善说,可是清辨论师的着作里面,有少数非理的部分,也作了破斥,以这种的方式来诠释龙树、还有提婆的密意的。所以月称和佛护这两个论师,所着作的解释是除了龙树菩萨、还有提婆菩萨以外的,众多的中观注解里面最殊胜的解释,而来解说圣者父子的论典。圣者父子就是龙树、还有提婆。今当随行佛护论师,还有月称论师所着作的论典,来决择圣者所有密意。

在此从宗大师的本文里面可以看到:若尔於此诸大论师应随谁行,而求圣者父子意趣?大依怙尊,宗於月称论师派。又此教授,随行尊者之诸大先觉,亦於此派为所宗尚。月称论师於中观论诸解释中,唯见佛护论师,圆满解释圣者意趣,以彼为本,更多采取清辨论师所有善说,略有非理亦为破除,而正解释圣者密意。彼二论师所有释论,解说圣者父子之论最为殊胜,故今当随行佛护论师、月称论师,决择圣者所有密意。

辰三、决择空性正见之法(分二)

巳一、悟入真实义之次第

巳二、正决择真实义

巳一、悟入真实义之次第

我们要如何现证空性,而达到涅盘?从何门而悟入呢?宗大师回答到说,内外的这些种种法,看似很真,从它那边而产生,可是实际上并非是如此。我们会看到每一个法的作用,它的性质,是由它自己本身所去形成、所产生,可是实际上并非是如此的。所以把这一种的执着「自性有」,「从它本身而有」的这种执着,还有这种执着所留下来的习气,完全断除的话,就能够获得法身的功德。但是要如何的去了解到这种的实际状况呢?如何了解到无有自性、无有自力所形成的这种性质,并非是从它那边而有的呢?

所以首先先思惟生死过患,令内心厌离轮回,想要从生死当中获得脱离,生出离心。那为了能够解脱,所以我必须要去寻求,生死的因缘来自於哪里?否则的话,我永远不能获得脱离,所以要去寻求生死的根本。当我们去寻求生死的根本的时候,可以发现到,生死来自於业,业来自於烦恼,烦恼最主要是来自於把一切要缘取的东西看成太真实了,看成是从它本身就具有这种好坏的实性作用,由此而去产生种种的烦恼的。所以一切烦恼的根本,最主要是来自於萨迦耶见,或者是无明,这就是生死的根本。所以我们要从内心,当然透过这些大论典的依据,反覆的思考,透过闻思修的力量,使内心发起了定解,相信实际上的状况并非有如此的自性,并非有如此的真实,才能够破除萨迦耶见,或者是无明。这种的破除,必须要透过空性的认知。空性认知之後,再以奢摩他、毗钵舍那来缘取空性,证得了通达空性的奢摩他、毗钵舍那,才能够断除烦恼的根本。那再加上菩提心摄持的话,才有办法断除烦恼所留下来的习气──所知障,而去获得法身的。所以空性的认知,是求解脱者,不可缺少的唯一解脱之门。

所以在此宗大师在本文里面有说到:(406页)何者名为所应现证实性涅盘及能证得涅盘之方便?其悟入真实又从何门而悟入耶?答:若内若外种种诸法,实非真实,现似真实,即此一切并诸习气永寂灭故,於一切种悉皆灭尽我、我所执,是为此中所应证得实性法身。如何悟入真实之次第者,谓先当思惟生死过患令意厌离,於彼生死生弃舍欲。次见若未永灭其因,则终不能得还灭果,便念何事为生死本。由求其本,便於萨迦耶见或曰无明,为受生死根本之理。须由至心引生定解,发生真实断彼欲乐。次见若灭萨迦耶见,必赖发生智慧,通达无彼所执之我,故见必须破除其我。次依教理观察其我,有则有害,能成其无而获定解,是求解脱者,不容或少之方便。

於是宗大师就引用了《显句论》的论文来说到了,唯有透过无有自性的认知,才能获得法身之理。所以在此说到:如是於我、我所无少自性获定见已,由修此义而得法身。对於我和我所,了解到无有自性,获得了定解的话。「无少自性」这四个字的解释是什麽呢?以藏文来讲的话,一点点的自性都没有,所以是没有一切的自性。无少自性并不是说,大多有自性,只有一个少部分没有自性,不是这样解释的。而是说连一点点的自性都不能容许,都不存在,所以一切的法都无有自性的意思。如明显句论云:「若诸烦恼业身作者及诸果报,此等一切皆非真实,然如寻香城等惑诸愚夫,实非真实现真实相。又於此中何为真实,於真实义云何悟入耶?兹当宣说。由内外法不可得故,则於内外永尽一切种我、我所执,是为此中真实性义。悟入真实者,慧见无余烦恼过,皆从萨迦耶见生,通达我为此缘境,故瑜伽师当灭我,此等应从入中论求。」

407页)又云:「修观行者,若於真实起悟入欲,而欲无余永断烦恼及诸过失,应如是观何者为此生死之本;彼若如是正观察已,则见生死以萨迦耶见而为其本。又见我是萨迦耶见所缘境界,由我不可得故,则能断除萨迦耶见;由断彼故,永断烦恼及诸过失。故於最初唯应於我谛审观察,何为我执所缘之境?何等名我?」

又於无量各别之法,佛说无量破除自性之理,然修观行者悟入之时,应略决择修习我及我所悉无自性。此是中论第十八品之义,月称论师依佛护论师所说而建立。入中论说补特伽罗无我,亦即广释第十八品之义。 若谓此中,岂非宣说悟入大乘真实之法,故唯灭尽我、我所执,非是所得真实性义。又唯决择我及我所悉无自性,亦未决择诸法无我,故名悟入真实之道不应正理。

就是有人问到,《入中论》说了人无我,以及解释了《中论》的第十八品,可是这个当中,并没有讲到趣入大乘的真实法门「法无我」空性的内涵。它只有说到人无我,并没有说到法无我,而产生这种的问题。於是宗大师在此回答说,宗大师在回答的时候,针对他所提出的两个观点,而来个别分析。第一个观点就是说到了「故唯灭尽我、我所执,非是所得真实性义」,也就是对方的想法是说,光是断除我执,还有我所执,并不是大乘者真正想要去追求的目标。所以针对这一点,宗大师在此回答:所谓灭尽我、我所执有两种的灭法,如果你只是讲到只有灭尽我和我所执的根本的话,那这个跟小乘是共同的,这大小乘共同。可是如果你是说,灭尽我和我所执所有的习气,那也就是一切内外相诸法的这种戏论之相。所谓戏论之相,看诸法的时候会有真实有、自性有的看法,如果连这种的看法都要去完全遮止的话,那必须要把烦恼习气也一并的消灭,这样的话,唯有法身才可以。所以您之前提出的问题里面的第一部分,灭尽我、我所执,它有两个不同的意思,所以是针对什麽而说。如果只是针对灭尽我、我所执的根本,而来作《中论》第十八品,或者《入中论》的解释的话,那这个我不认许。如果你是说灭尽我、我所执的意思,是指灭尽我、我所执的随眠,还有它所有的习气的话,这个我是认许的。但是这个就是为了追求法身,因为唯有法身才能够断除,我和我所执留下来的所有习气,还有这一切的内外诸法的这种自性相,这种戏论之相才有办法断除。那既然是为了法身,而来说的,怎麽能够说非是所得真实性义呢?这样不成道理,这是针对第一句,它的问题里面的第一部分而作的解释了。

问题的第二部分又说到了,在此只有说到了人无我,也就是无我、还有无我所,可是并没有说到法无我。所以宗大师在此回答到说,如果通达了人无我的话,我们也自然能够去破除诸法的自性,也等於是通达法无我了。就像我们车子被烧的话,那其他的轮胎、支分等都会被烧。同样的道理,又像是如果说到了,没兔子角的话,我们就不会怀疑说,没有兔子角的颜色,或者是没有大的兔子角,没有长的兔子角,因为我们一旦了解没有兔子角的话,兔子角长、大、颜色等自然就可以破除。就如同知道了没有石女儿,如果知道没有石女儿的话,就不会怀疑说石女儿有没有眼睛,有没有嘴巴,同样的道理。在此我们可以看宗大师的本文里面有说到:答曰:无过。於一切种永灭我、我所执略有二种:一若以烦恼更不生理而永断者,虽於小乘亦容共有,然由永断内外诸法戏论之相,皆无可得,即是法身。这是针对第一部分,如果你是针对根本而说,灭除根本而说,并不是灭除我、我所执的习气而说的话,这部分我认为《中论》第十八品,并非是只有断除根本而说的,也是为了断除我所执所留下来的习气,而说的空性的道理。如果是为了断除这种我、我所执,所留下来的习气的话,可以得到法身,所以是为了所得真实义性而说的。

针对他的第二个问题,「又唯决择我及我所悉无自性,亦未决择诸法无我」的这个部分,也就是说,对方认为这只有讲到人无我,并没有说到法无我,所以宗大师在此回答到:又若通达我无自性,於彼支分诸蕴亦能灭除有自性执,譬如烧车则亦烧毁轮等支分。如明显句论云:「依缘假立,诸具无明颠倒执者着为我事,即是能取五蕴为性,然所执我为有蕴相耶?为无蕴相耶?求解脱者当善观察。若一切种善观察已,求解脱者见无所得。故於彼云『我性且非有,岂能有我所?』由我不可得故,则其我所我施设处亦极不可得,犹如烧车,其车支分亦为烧毁,全无所得。如是诸观行师,若时通达无我,尔时亦能通达蕴事我所皆无有我。」此说於我达无性时,亦能通达我所诸蕴无我、无性。入中论释云:「由缘色等自性成颠倒故,亦不能达补特伽罗无我,以於诸蕴施设我事而缘执故。如云:乃至有蕴执,尔时有我执。」此说未达蕴无自性,不能通达补特伽罗无我性故。

那宗大师又换一个角度而说了,如果没有了解法无我的话,也不能通达人无我的,所以通达人无我的话,其实也是等於通达法无我了。为什麽未通达法无我的时候,就不能通达人无我呢?因为只要有「法我执」存在的话,那「人我执」就不能破除了,因为只要有法我执的话,人我执就会存在。如同《中论》里面有说到:「乃至有蕴执,尔时有我执」。於是也有人问到,如果了解人无我的智慧,它能够通达法无我的话,变成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变成一种智慧了,因为通达人无我的智慧,它了解法无我,那岂不等於人无我和法无我就会变成一个。如果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是个别分开的话,那通达人无我的智慧,它会不会知道法无我呢?如果是分开的话,它不应该知道,就像了解瓶子无常的这个智慧,它没有办法了解柱子的无常。所以同样的,了解瓶子空性的智慧,没有办法了解柱子的空性,既然是这样的话,了解人空性的这个智慧,它也不能了解法的空性,因为是分开的,於是又作了这个反问。

於是宗大师在此回答到:如果通达了人无我,具有了通达人无我的智慧的话,在这个智慧当中,虽然没有了解法无我,不是以这个智慧去了解法无我的,可是是等於通达了法无我。虽然这个智慧没有直接了解法无我,可是等於通达了法无我。为什麽呢?因为你了解人无我的话,我们只要用同样的概念,同样的理由,缘在法上的话,自然可以不需透过其他的,多余添增的理由,就能够马上知道说,原来诸法都无有自性。所以有了人无我的智慧之後,再去看其他法的时候,不需要透过其他的因缘,就自然能够了解。所以人无我的智慧,就是等於通达了法无我,而不是代表说人无我的智慧,本身就已经知道了法无我,这个是有差别的。

就像知道没有石女儿,以及知道没有石女儿的耳朵,这是不同的智慧。可是如果我们知道没有石女儿的话,在这种知道没有石女儿的智慧当中,虽然没有了解没有石女儿的眼睛,没有石女儿的耳朵,没有石女儿的衣服,虽然不会这样去了解,可是它也是等於通达了解了没有石女儿的衣服,没有石女儿的眼睛、耳朵等的这种智慧。为什麽呢?因为你了解了没有石女儿的话,你不需要透过其他的因缘,你自然,如果有人问说,有没有石女儿的耳朵呢?你自然能够马上果断的决定没有。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了解了人无我的话,虽然在了解人无我的那个比量当中,它并不了解法无我。可是通达人无我的这个空正见,可以不需透过其他理由,当他缘法的时候,自然就能够了解到法无我了。所以通达人无我,也是等於通达了法无我,宗大师在此是作如此的回答。

现在我们看本文里面说到:(408页)若即通达补特伽罗无自性慧,而是通达蕴无性慧,则有通达二种无我、二种觉慧成一之过。法与补特伽罗二各别故,能达彼二无性二慧,亦应各别;如达瓶柱无常之慧。若即通达补特伽罗无自性慧,不能通达蕴无自性,则正通达补特伽罗无我之时,如何安立亦能通达蕴无自性耶?那这是问题啊!

宗大师回答,初问非许,这两个智慧并非是同一个的,当释後问。谓正通达补特伽罗无自性慧,虽不即执蕴无自性,虽然了解人无我的智慧它本身不会去执着,或者不会去通达法无我,可是然即由此慧不待余缘能引定智,决定诸蕴皆无自性,能断蕴上增益自性、诸增益执。故说通达补特伽罗无自性时,亦能通达蕴无自性。如佛护论云:「属我所有名曰我所,若我且无,由无我故何能更云此是我之所有?」譬如定知无石女儿,虽不即由此慧执云无彼耳等,然能断除计有耳等增益妄执。故若定知无真实我,则能灭除执彼眼等真实有故。

因为上述有说到了,通达人无我的智慧,虽然它本身并没有了解法无我,可是也是等於通达了法无我的。既然是这样的话,於是就有人问到,像自宗的有部和经部等说实派,因为他们说到补特伽罗是假有,所以等於他们也承认了、主张了补特伽罗是没有胜义的。如果通达了补特伽罗没有胜义的话,岂不是也等於通达了法的无有胜义,所以难道有部和经部他们真的了解到了诸法无有自性的道理吗?作如此的反驳。於是宗大师在此回答到,他们主张了补特伽罗为假有,那是按照他们所解释的假有的方式而来作主张的,并非像是中观论师所说的假有的内涵而来作承许的。如果他们能够了解中观论师所说的,补特伽罗无有、假有的内涵,如同中观论师所说的假有内涵,他们了解的话,那他们会了解补特伽罗无有胜义,也能够了解到诸法无有胜义,无有自性。可是说实派,像是有部和经部的论师,他们并不是主张,或是承诺、或承许中观论师所说的这种假有义,是他们有他们自己一套的解释方式。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宗大师於是反驳说,这样有部和经部,他应该也要知道,眼睛还有苗等诸法都是假有,那变成他们要了解无有自性吗?可是有部和经部,他们并不觉得说,诸法是无有自性的,因为他们认为诸法是有自性、有真实的,因为一切的善因会生善果,恶因会感得恶果,最主要是因为善和恶都非常的真实,所以感果的能力从哪里来?从他业本身而来的,所以他是这样认为的。那难道有部和经部,他们不主张眼睛还有苗等,或者是善业和恶业等没有真实吗?因为他们认为补特伽罗无有真实,按照您所说的话。其实他们所说的假有的一个内涵,有部和经部他们虽然说到补特伽罗是假有,但是这种假有内涵,是依据他们解释的方式而去说假有的,并非是以中观派所诠释的假有方式而来主张假有的,所以这两个不能混淆在一起,虽然都有同样假有的名称。

所以在此我们可以看宗大师在本文里面有说到:(409页)若尔自部说实事宗,许补特伽罗为假有者,亦皆不许补特伽罗为胜义有,则彼诸师亦当通达眼等诸法皆无自性。若如是者,於是宗大师反驳了,眼及苗等诸粗显法,彼等亦皆许为假有,亦应通达皆无自性。若谓实尔,违汝自许,应不更成苗等无实。善恶业道亦应建立於相续上,应许相续是无自性。如显义论云:「若同梦者,无十不善及布施等,则未睡时岂非同於已睡之时?」则中观师说彼如梦无实之时应无驳难,故说实事自宗说胜义世俗成与不成,与中观宗说世俗胜义成与不成极不相顺。所以下部论师所说的二谛的内涵,和上地所说的二谛的内涵完全不相顺,你怎麽可以用下地二师所主张的假有的内涵,来说他们通达了中观师的假有,而去通达了中观师的无有胜义、无有自性呢?故彼诸师世俗所许诸法,由中观师自量断之成胜义有,彼师许为胜义有者,中观义成世俗有,全无所违,应详辨别。中观论师破除的这种真实有,但是被下部论师认为,这是最究竟的一个存在性。他们认为最殊胜的胜义有,却被中观师认为是世俗有,所以虽然具有同样的名相,但是内涵是完全不同的呀!又彼诸师所许假有补特伽罗与此论师所许假有补特伽罗,二名虽同,其义各异。以此论师说彼诸师,皆无通达补特伽罗无我见故。由未通达诸法无我,亦不能达补特伽罗无我义故。故此论师,许其乃至未舍诸蕴实有之宗,亦执补特伽罗实有,彼宗诸师未能通达补特伽罗胜义无故。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45-1)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46-1)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中华民国就业服务协会
大乘法脉联合会FPMT-传授的宗喀巴大师之格鲁派传统,西藏佛教的教授、 共修、公益服务
普巴金刚荟供
台北市视障者家长协会
殊善遍成广博林- Yahoo!奇摩部落格

赞助网站
生命電視-佛學網站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佛教导航-佛教123-佛教
佛教導航網 .... 佛學智慧網 • 解脫之路
美國菩提學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