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仁波切-瑪哈嘎拉主眷八尊.十忿怒尊灌頂 靈魂出竅 神經科學有解 佛心普照‧福慧圓滿活動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4 10:17:25
學習次第 : 进阶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56-1讲)

CD(下)毗钵舍那 14-12    达赖喇嘛尊者传授/蒋扬仁钦中译

在未得到中观最难了解的这个中观正见之前,很有可能堕落於断见,或者是常见。当破除自性的时候,变成作用也一起破除,或者是作用存在的时候,变成自性作用也跟着存在,所以很难入中道。如三摩地王经云:「尔时无罪具十力,胜者说此胜等持,三有众生犹如梦,此中无生亦无死。有情人命不可得,诸法如沫及芭蕉,犹如幻事若空电,等同水月如阳焰。全无人从此世殁,而更往去余世间,然所造业终无失,生死亦熟黑白果。既非常住亦非断,无实造业亦无住,然既造已非不触,亦无他造自受果。」谓以正理虽不能得若生若死补特伽罗,然诸法如幻生黑白果。故造业已定触其果,非不领受。又无他人所造诸业,其余补特伽罗不造而遇领受其果,如此所说当获定解。(517页)求定解法如前所说,令义现起正理所破。次善思惟,自心无明,如何增益自性之理,当善认识。次当思惟若有此性,决定不出一异道理及於双方妨难之理,分别思察。引生观见妨难定解,後当坚固定解补特伽罗全无自性,於此空品应多修习。

所以我们要修学空性。修学空性的意思,并不是说破除了自性之後,我要去认知这个空性,我要专注在这个空性上,那这个的话,叫做以具距离般的观修空性,这不是真正的观空。纵使是比量,并非是现量,现量当然更不用说了。纵使是比量,所谓观空的意思是什麽?破除自性的那个当下,心就缘取在那一个破除自性的那个当下,好像有一种融入於境的感觉,这个才叫做真正的缘空性,专注空性,或者是观修空性。当然,在通达的情况下,破除自性的那个时候,心好像融入於境的这种感觉,这个才是真正的观空。而不是说空性好像是瓶子或柱子一样,在那一边,後来我再去观想空性,不是这个意思,这不是真正的观空。观空是破除了自性之後,心就缘取,心就定住在那个境上,好像心融入於境的这个感觉,这个才是真正的观空。可是那时候只是通达空性比量的状态而已,这并非是现量了。应该要有入空的感觉,而不是缘空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缘空,这才是真正的观空。

其次补特伽罗名言不可遮止,令於心现,即安立此为造业者及受果者,作意思惟诸缘起品,於无自性缘起得成,於成立理当获定解。若觉彼二现相违时,当善摄取影像等喻,思不违理,谓如形质所现影像,虽所现为眼耳等事皆悉是空,然依镜质缘合则生,若此众缘有缺则灭,如彼二法同於一事不可遮止。如是补特伽罗虽无自性若微尘许,然造业者及受果者,又依宿业烦恼而生,皆无相违,当净修习。如是道理,於一切处皆当知之。

现在又有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如果透过影像的这个譬喻,来了解空性的话,那在同品遍和异品遍的时候,也就是依由缘起所以无有自性的这个同品遍、异品遍,要在何处上建立?如果在影像上建立的话,变成影像有法,应成无有自性,因缘起故,这时候又要依赖另外一种影像了。否则的话,敌者就必须要通达影像无有自性,这样的话根本就不需要为了通达空性而来作出正因了,所以於是作此反驳。在此宗大师回答到,我们先看本文:若尔,了知彼影像等随所显现决定是空,即是通达彼无性者,则诸异性现证无性,皆成圣者。若非通达,彼等何能为无性喻?若彼诸喻无自性义,更须依因而通达者,随别安立彼之喻等观察推求,当成无穷。

这以上是对方的一个问题,如果以现量知道影像无有自性的话,那就变成圣者了。如果是以比量来了解影像无有自性的话,那就又必须要另外一个正因,这个譬喻又要再去一个譬喻,这样的话就无穷止尽了。所以在此先有他人回答到:先有答云:「虽已现证诸影像等无自性义,然非圣者,唯达少分有法空故,圣须现证一切诸法皆无自性。」然不应理。也就是他人说到,异生(也就是凡夫)可以用现量,来现证影像无有自性,但是并非圣者。宗大师在此说到,这种的说法是不符合道理的。为什麽呢?宗大师引用四百论云:「说见一法者,即见一切者,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518页)此说通达一法无性空性,即能通达诸法空故。所以在此就说到了,如果我们通达一法的空性的话,虽然在通达此法空性的比量当中,并不是通达诸法的空性,但是他因为通达一法的空性,所以只要转移了这个空依有法,只要回忆同品遍、异品遍的话,就能马上通达空性。所以我们只要对一法通达空性的话,很容易的就能够了解其他法的空性的内涵,所以在此说到了,即能的这个「能」字。所以如果对方,不要说以现量来现证影像的空性,就连比量来通达影像空性的话,那就不需要为了通达空性,而再作正因的这种破斥了。所以上述他人的回覆,这是不应道理的。

故达影像本质虽空,不执实质,然於影像执为实有,有何相违?又诸童稚不善言说,见质影像於彼戏等,彼等是执实有本质。若诸高迈已善言说,虽知彼等实无本质,本质所空,然即执彼现似本质影像有性,是谛实执。此於自心现有,领觉能成,虽其如是,然亦堪为无性喻者,谓随所现即彼性空,故所显现实无彼性现量可成。虽然我们世人可以知道说,影像所现的,和影像所存在的是不同的。但是光是了解这一点,不一定了解到说影像的无有自性。如果是小孩子的话,说不定可能会执着说,影像所现的就是实际上所存在的,因为影像所现的是自己的脸,他觉得自己的脸好像就在境子上面。但是如果有经验的人,或者是已经成熟的大人,他知道说自己的脸不可能从镜子而反射,反射的是影像,反射的不是脸。所以看到影像的时候,可以知道说,如同所见般的,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成熟的大人都可以了知。可是光是了解这一点,不一定就通达了影像的无有自性。

所以为什麽影像能够成为通达空性正因的一个譬喻呢?因为影像上的所现和所在的不同,在影像上纵使了解,可是不一定了解影像的自性空。但是在瓶上,瓶子或者是柱子上,如果了解到所现和所在不同的话,就一定会了解瓶柱的空性。因此影像可以作为譬喻,所以由所现和所在不同的这个影像之譬喻,而去进而了解到瓶柱上的所现和所在的不同。所以在此说到,故所显现实无彼性现量可成,这是可以用现量来了解到,影像的所现和所在不同的。即彼为喻。若随所现即彼性空,於芽等上以量成者,即是通达苗芽无性,故与影像理非全同。可是所现和所在的不同,如果在苗芽上了解的话,变成就要通达苗芽的无有自性,可是影像却不一样,因此没有所谓无穷之患。

以此当知,「如此瓶等真无性,而於世间共许有,」对实事师安立瓶等,为无性喻,亦如影等取少分空,非取瓶等无自性空,以如前说车等譬喻尚多成彼无自性故。如是如幻,有观看者,於象马等执为谛实,幻师了知象马虚妄,亦少分空。又梦所见依正等事,醒时执彼如所现事空而虚妄,及於梦时能如是执,然此皆是执其梦中所现男女,为余真实男女所空,非是通达梦无自性,如同了解影像无质。

就像是幻化师,把这个石头变成了象马的话,入场观看的人,会觉得这是真的象马。可是幻化师会知道,这并非象马,所以会知道象马如幻化。同样的在作梦的时候,在作梦的当下会看到男女,会觉得这是真实的男女,可是醒来之後,会知道这是梦中的男女。所以我们醒来的时候也好,或者是这个幻化师也好,他可以知道所幻化的象马,如同所现般的是不存在的。同样的这个梦醒来的人,他可以知道说,如同梦中所梦般的是不存在的。可是这并非了解幻像的象马无有自性,或者是梦无有自性。同样的道理,影像也是如此。要了解影像无有自性的话,如果真的了解影像无有自性的话,那就能够通达瓶柱无有自性。因为诸法的最究竟性,无有自性的内涵,在任何法上没有任何粗细的差别,所以只要通达一法的话,自然就可以通达其他的无有自性的内涵。又如前引,「於幻阳焰等假立,此就世间亦非有。」谓於阳焰幻梦执水象马及男女等,俗名言量皆能违害,了知无彼所执义者,非是通达法无性见。

如是前说彼诸幻义,亦当讽咏甚深经偈而正思惟,此如三摩地王经所说而思。如云:「犹如阳焰寻香城,及如幻事并如梦,串习行相自性空,当知一切法如是。(519页)犹如净空所现月,影像照显澄海中,非有月轮入水内,当知诸法相皆尔。如人住於林山内,歌说嬉笑及号哭,虽闻谷响而无见,当知一切法如是。歌唱妓乐如是哭,依此虽有谷响现,彼音於响终非有,当知一切法如是。犹如梦中受欲行,士夫醒後不可见,愚夫希乐而贪着,当知一切法如是。如诸幻师化诸色,象马车乘种种事,如所显现悉皆无,当知一切法如是。犹如幼女於梦中,自见子生寻即死,生时欢喜死不乐,当知一切法如是。犹如夜分水中月,显现无浊澄水中,水月空伪不可取,当知一切法如是。犹如春季日午时,行走士夫为渴逼,於诸阳焰见水聚,当知一切法如是。如於阳焰全无水,有情愚蒙欲饮彼,终不能饮无实水,当知一切法如是。如於鲜湿芭蕉树,若人剥彼欲求实,内外一切无心实,当知一切法如是。」

戍二、合由名差别成就义

第二合由名差别成就义。如依轮等假名为车,其诸支分名为所取车为取者,如是依於五蕴六界及以六处假名为我,彼为所取我为取者。又如安立车与车支为作者及业,如是我取蕴等有作用故,名为作者,蕴等是我所取业,故名为所作。入中论云:「如是以世许,依蕴界六处。许我为取者,取业此作者。」此亦如车观真实义,我於七相皆不可得无少自性,然未观察许世俗有。

申二、显由此成我所无性

 接下来因为破除了我的自性,并不破除我的一个名言。同样的道理,因为「我」无有自性的缘故,所以「我所」也无有自性,所以在此说到:(520页)第二、显示由此亦破我所。如是若以寻求有无自性之理寻求我时,於彼七相俱不可得,破我自性,尔时云何能以正理得此即是我之眼等,由是我所亦无自性。修观行者,若全不见我我所性,能脱生死,此下当说。十八品云:「若我且非有,岂能有我所?」入中论云:「由无作者则无业,无我故亦无我所,故由见我我所空,彼瑜伽师当解脱。」由已通达我无性力,亦能通达我所无性,并其断疑,如前已说,应当了知。

申三、此诸正理於余例明

第三此诸正理於余例明。如观我蕴等同观车,如是瓶衣等事亦当了知,谓以寻有无自性之理,观瓶衣等与自色等,为一异等七相寻求,於七相中双就二谛,俱不可得,然就名言,无观察识安立为有。所以如同观察我和蕴,以七相观察,无能够获得我与蕴的这个自性。同样的道理,去观察任何一法的时候,都是如此。如果是行色法的话,我们观察每一个行色法都是有方分的,因为再怎麽解剖,都有可以解剖的时候。如果觉得有一个无方分的一个微尘,一个色体的话,这无方分的微尘,它一定有东西南北四面,如果没有东西南北四面的话,变成接触东面的部分,就等於接触西面的话,那就等於融合在一起了,这样的话就等於它没有了,只有没有的东西才会说接触东面等於接触西面。如果它有一个形色的话,一定有一个接触东面、西面、南面、北面的这四面的一个范围。如果它有东西南北四面的话,又可以再解剖了,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形色体,是无方分的,都是有方分的。

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个意识都是有时分的。因为所谓的意识都是靠「续流前与後段联合起来」才产生意识的。所以在任何续流的情况下,都有它的一个前端和後端,才有办法产生续流。如果没有前端、後端,可以被解剖的话,变成接触前端的部分,等於接触後端,那就等於没有意识了。所以仔细去观察任何有形色的,或者无形色的意识而言,都是有方分和有时分的,所以这一个的聚支者和它的一个支分,两者去作观察的时候,还是无能获得,所以一切法都无有自性。

如三律仪经云:「世与我诤,然我不与世间诤论,世间与我诤论的缘故是因为,我说无有自性,所以世间诤论。可是我不与世间诤论的原因,是因为我所立的一切,虽然无有自性,可是我不损害世间名言共许,以於世间许有许无,我亦许尔。」自许正理不破世间,共许事故。如入中论云:「若瓶及衣帐,军林并鬘树,宅舍与车乘,客店等诸法。众生由何门,说有知彼有,何故以能仁,不与世诤故。又诸支德贪,能相及薪等,有支有德贪,所相火等义。彼如观察车,七相皆非有,其余如世间,共许而为有。」谓此世间众生,由何门故宣说彼等,亦莫观察唯当知有,此复云何,谓彼支分及有支等。以瓶为喻,瓶是有支有德所相,瓦等是支,大腹张口及长颈等是为能相,衣等亦尔。

521页)贪是坚执,其有贪者是彼所依,释论说为有贪补特伽罗。火是能烧,薪是所烧,在此的薪,并不是一般的薪是所烧,而是说正在烧的这个薪,是所烧的意思。由依支故,假名有支,及依有支假名为支,乃至待火假名为薪,及以待薪假名为火。十八品云:「依业名作者,依作者名业,除此缘起外,未见有余因。」又云:「由业及作者,余法尽当知。」谓当了知能生所生,行走行者,能见所见,能相所相,能量所量,此等一切皆无自性,唯是互相观待而立。由是因缘,如於一我云何观察,能知性空及无自性作用皆成,安立二谛。次以彼理观一切法,易能通达一切无性,故於前说法喻二事,当获定解。三摩地王经云:「如汝知我想,如是观诸法,一切法自性,清净如虚空。由一知一切,一能见一切,故尽说多法,於说不生慢。」这以上结束了人无我。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二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三

未二、决择法无我

522页)第二、决择法无我。补特伽罗假施设事,谓五蕴地等六界、眼等六处,是名为法,彼自性空名法无我。决择此理虽有多种,入中论中以破四生决择诸法皆无自性,释论说彼为法无我,故於此中当略宣说。之前破除了人无我後,那人所安立的这个施设处,也就是五蕴、六界、六处等,在此就是人法里面的法,了解了这种的无有自性,破除这种的自性的话,叫做法无我。法无我的解释虽然很多种,但是《中论》最主要就是以四生的破除,而来解说法无我的。所以宗大师在此作简略的宣说,在《中论》的初品云,如初品云:「非自非从他,非共非无因,诸法任於何,其生终非有。」谓内外诸法,任於何所其从自生终非所有,於余三宗亦如是立。所以在此说到,一切内外依因缘所生之法,并非是自生有,所以同样的其他三宗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并非是他生有,并非自他二生而有,并非无因而生。

如是以应成式破自生者,谓如是立已,於此未说能立因喻,是於违逆彼诸宗者,显示妨难。所以在此是以应成的方式去破除他人,所以并不是以正因的方式破除,最主要是以应成的方式破除。所谓应成的方式就是说,如果这是这个的话,应成这个啊!应该成为这个啊!而不是说某某故,不应如此。而说如果这是如此的话,应成这个啊!这样的话就有如此的相违,而不是以故的这种因缘,以故的这种理由,或者以故的这种正因,而来破除他方的邪见,最主要是以应成的方式而去寻找他人的矛盾,所以不需要譬喻的。

此谓若由自性生者,待不待因两关决断。如果是自性而生的话,就两条道路了,一个是有因而生,一个是无因而生,「生」就这两者了。有因而生的话,又可以分两者,同性因而生,异性因而生,而分两者了。同性因而生的话,叫做自生;异性因的话,叫做他生,这是一种分法。另外一种分法,就是有因而生的话,就可以分成自他个别而生,或者自他两者共同而生,是故分有四生。因为如果是生的话,要嘛就是有因而生,无因而生,所以无因而生则为一边。有因而生的话,又可以分自他个别而生,所以各有两边,所以总共三边了。或者自他共同而生,就是第四边。所以在此破除四生的自性,而来说破除生的自性。其待因中,因果二性一异两关,亦能决断。其中因果一性生者是为自生,异性生者是从他生。其中复有自他各别,自他共生二关决定。各别即是自生他生,唯破四生即遣余边,道理即尔。

若诸苗芽从芽体生,生应无义,苗芽应该是由种子与其他因缘聚合而产生,所以如果苗芽是自生的话,就是自己能够生自己的话,那就不需要依赖因缘而生了,所以依赖因缘而有的这个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生应无义的意思就是说,苗芽它会自己让它产生的话,那为什麽还要去种种子,种种子是为了生苗芽,这个就没有意义了,因为苗芽自己生自己,所以这是一个过患。

生是为得所生体故,苗芽自体已得讫故,譬如已显苗芽。其生又当无穷,已生种子若更生者,即彼种子当数数生。如果苗芽可以自己生苗芽的话,不只有无义的这个过患以外,还有一个无穷的过患。所谓无穷的过患是什麽呢?苗芽可以生苗芽的话,已生的苗芽又可以再生苗芽,这样苗芽一直在自己生,这样的话生无穷尽,就没有止尽的时候了。这样的话变成种子也可以自生种子,已生的种子又会再生种子,那种子永远不可能变成苗芽。不只生无有意义以外,而且生无穷尽,会有这种的过失。所以在此说到了,自生的两种过患,生应无义以及生无穷尽。

若尔唯有种子续生,其苗芽等不得生位,故成过失。如果种子一直生种子的话,那种子何时会变苗芽,亦有这种的过失,所以二十品云:「若因果是一,能所生当一。」入中论云:「彼从彼生全无德,生已更生不应理,若计生已更当生,故此不得生芽等。」又云:「故此妄计法自生,真实世间俱非理。」

523页)若谓经说从他四缘而生果故从他生者,若从异性因生果者,当从火焰亦生黑暗,以是他故。又从一切是因非因,当生一切是非之果,同是他故。义谓若许种芽有性,则诸稻芽与非自因火焰等事,由自性门性异之理,及与自因稻种子性性异之理,二种性异一切相同。由是因缘,如与非因见异性时,觉诸异性互无仗托,与自稻种见异性时,相异之分亦觉如是。又此现为殊异之理,若是彼等自体之性,则其不从火等出生,从稻种生所有差别,於一切种不能分别。若谓可判能不能生所有差别,则其性异殊异之理,亦当分别,此显相违。

也就是说,芽从稻种而生,但是芽不从火焰而生,这个的差别要说出来。因为如果芽从自性的稻种而生的话,那如同刚刚所说的,芽和这种稻种,因为是自性分开的缘故,自性分开的话,就是完全个人独立的生起了。如果个人独立的话,那就不应该互相依赖,在不需要互相依赖的情况下,芽可以从稻种而生的话,那岂不等於芽从火焰而生,这两者就没有丝毫的差别,因为完全不需要互相依赖。所以如果你坚持说,芽是从稻种而生,这个跟芽从火焰而生是不同的话,那你就要去寻找「芽从自性而生」,或者是「芽不从自性而生」的差别,你也应该了解。如果不了解这种「从自性的稻种而生」,或者「不从自性的稻种而生」的这个差别,而去说出了「芽从稻种而生,不从火焰而生」的话,那是自相矛盾的。

如入中论释云:「如能生稻种,与自果稻芽是为异性。如是诸非能生火炭麦种彼等亦异。又如从他稻种而生稻芽,如是亦当从火炭麦种等生。又如他稻芽从稻种生,如是瓶衣等亦当从生,然未见是事故彼非有。」此说显然,故许唯以一类因力成其决定相非论师意。其中过难,如破灶上不成有烟定有火时,已广说讫。

第二十品云:「若因果性异,因非因应同。」入中论云:「依他若有他法生,从焰亦当生重闇,当从一切生一切,诸非能生他性同。」又於此能破,谓是一相续摄不摄等,亦不能答,以异性他是一相续,非是极成,与前等故。所以从此也可以破除了,自性异是没有同一相续的。因为自性异的缘故,是从他们两个之间就完全独立了,如果是完全独立的话,如何说到前後衔接的这种相续。所以前後衔接的相续,也可以透过自性异的方式而来破除。所以一旦是有相续的话,那就绝对不是自性异;或者是有自性异的话,就绝对没有相续了。又谓现见其生不生有决定者,亦不能答。其异非由名言心立,现是观察境上自性,云见决定如何应理?

所以在此不能决定的意思就是说,观察胜义谛的理智,决定了苗不从稻生,或者是苗决定从稻生,是怎麽样决定的呢?如果是以观察胜义谛的理智来讲的话,是无法决定的。理智的决定只是苗绝对不从稻种自性而生而已,他不会决定说,是否从稻种而生,或者是不生。因为生与不生,这是属於世俗谛的内涵,这没有办法以胜义谛的一个理智来决定的。所以在此宗大师回答到:非由名言心立,而是什麽呢?观察境上有没有自性,而来去作决定的话,那是没有办法作决定的,因为苗从稻种而生,或者苗非从稻种而生,这都不能决定。苗非从稻种而生这不能决定,因为苗确实从稻种而生,所以没有任何的正量可以证明苗非从稻种而生。那苗如果从稻种而生的话,这个可以被理智所证明吗?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是世俗谛的内涵了,这不需要透过胜义谛的一个理智来成立的。

接下来讲由自他二因而生者,(524页)计俱生者作是说云,所以觉得自他二者而生的理由是什麽呢?例如瓶由泥成是从自生,由陶师等是从他生。或者是又如,内如天授由前余生有命根故,而受今生,天授与命二是一故,是从自生。又从父母及黑白业生,是从他生。唯自不生唯他亦不生,二俱乃生。以前正理即能破彼,谓自生分以破自生正理而破,从他生分以破他生正理而破。入中论云:「俱生亦非正理性,俱有已说诸过故,世间真实皆无此,从各各生未成故。」

所以在此破到了,由自他二因而生的说法不应道理,因为它不是由自生生,也不是由他生而生,既然两者个别都不是的话,两者的和合体更不用说了,所以不是由自他两者而生。因为上述已经破到,如果是由自生生的话,就应该生无有义,或者生无穷尽,所以由二种的过失而说到了不从自生。如果从他生的话,变成一切因应感一切果,这样的话又是很荒谬,所以不从他生。所以以个别的理由来破除的缘故,所以自他二俱而生就不应道理了。

接下来是破无因而生,也就是主张无因而生的人,说到了,自然生者作是说云,莲藕粗硬,莲瓣柔软,未见有人功用而作。如是孔雀等类,未见有人捉而彩布形色显色,故诸法生唯自然生。所以一切都是无因而生的,都是突然间而产生的,自然而有的。此不应理。若无因生,则於一时一处有者,一切时处皆当为有或全非有。於此时处生不生理,不可说是因有无故。乌鸦应有孔雀色等,总之一生一切当生或全不生。又诸世人为得果故,勤作其因皆应无义。入中论云:「若见唯是无因生,一切恒从一切生,世人不应为果故,多方摄集种子等。」

如果是无因而生的话,就变成它的生灭不需要观待因缘了。如果它的生灭不需要观待因缘的话,变成因缘没有办法改变了它的生灭。如果因缘没有办法改变它的生灭的话,变成只要有的话,就永远有,只要没有的话,就永远没有了。因为它一旦没有的话,要靠什麽让它成为有?没有办法啊!因为观待因缘让它有,可是它的有不需要观待因缘就可以有的话,那变成它的灭,不需要观待因缘,如果没有任何的因缘可以让它坏灭的话,那变成它是永恒的有才对,不应该消灭了。因为没有任何的因缘可以改变它,或者是消灭它了。或者是一开始没有的话,就永远的没有了。因为没有任何的因缘可以生起它。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世人为了得到果实,种种子就没有道理了。 

525页)如是由见四生违害,即能成立四边无生,於此能立皆无性生,如前遮止余边时说。故於诸法皆无自性,亦由依此而生定解。此是依止应成作用引生比量,非有论式亲成所立。入中论云:「诸法非从自他共,无因而生故离性。」所以在此这以上的一个论式,最主要是以应成的论式,而不是以正因亲自承许,而来破除他人的邪见,而引用正因的方式的这种论式来破除的。

总说违害四生义者,是显安立应成果中依止正因,云何引生比量之理,非从最初便对敌者,安立如是依他许比量。所以在此最主要是由他许的一个论式,去寻找他人承许之中的一个矛盾,而来作破斥的。如是若依破自性生,能解有事无自性者,次於无事亦易获得无性定解,故易获得达一切法性空中观。如第七品云:「若法是缘起,其自性寂灭。」入中论云:「若法依缘生,分别不能观,故此缘起理,断诸恶见网。」依缘起因,若能定解芽等性空,断诸歧途於心最显,故略宣说。

在众多破除自性的众多的因当中,最好的理由就是缘起。因为「缘」的缘故,所以观待着他者,所以不观待的这种常边,不观待的自性,就会被消灭,依由「缘」字。依由「起」字让我们了解到,并非是完全的没有,因为它是有的,依由「起」字所以可以预防断边。所以缘起这二字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趣入中道,而且不会堕落於二边。因此在此宗大师又顾虑的宣说缘起之义。

如立他比量云:「芽无自性,依自因缘所生起故,譬如影像。」就像是芽有法,应无自性,因缘所生故,比如影像的这一个论式来讲的话。譬如本质所现影像,诸儿童等於彼所现眼耳等事,不谓於心如是显现,非如所现实有斯义,反执眼等自性实有。诸有情类於自所受,所见诸法,不谓由心如是显现增上安立,妄执此义如所显现,於彼境上自性实有,即是增益有自性理。彼境自性即是自体自性自在之义。若有彼性,依他因缘则成相违。若不相违许已成瓶,依诸因缘不须更生不应道理。

也就是凡夫看任何一法的时候,都会觉得说从境上显现自性,让我们去看到。因为凡夫未学过空性道理的缘故,所以会去诤议自性,或去执取自性,会觉得说自己所看到的是对的。可是如果是真的有自性、有自体的话,那这个跟缘起是相违的。 

四百论云:「若法缘起有,即应无自在,此皆无自在,故我终非有。」其释说云:「若法是有自性自体自在,不依他性,则由自有应非缘起,然一切有为皆是缘起。如是若法是缘起有,即非自在,依仗因缘始得生故。此一切法皆无自在,故皆无我,皆无自性。」

所以宗大师在此又再次的说到,所遮自性。(526页)言自在者,义谓现似有自性时,所现实有,觉非依仗诸识而现。我们看任何东西的时候,会觉得说,这个跟唯识安立的毫无相关,好像从境上不需观待的情况下,独立产生。然以不依因缘为自在义,则破彼义对自部师不须更成。又破彼义不能立为得中观见,故於境上,所以如果在此的「不依仗」的意思是讲到缘因缘的话,那自部宗师也可以破。因为自部宗师认为,一切有为法都是依赖着因缘而有,所以不依因缘的部分可以被破除。所以不依他的,或者不依仗的内涵,不是说不依因缘而已。因为自部论师,尤其是说实派的论师,他们也可以远离这一种的不依见,所以这不能立为中观正见。所以在此宗大师殷重的说到:故於境上,若由自性能自立性,是自在义。从境上让他自己存在,从他本身让他自己所拥有,让他自己所存在,故性空义,即是离彼自在之性,非谓全无作用之事。故缘起因能破自性,即前释云:「是故此中是缘起故,离自在性,离自在义即是空义,非谓一切皆是无事。」故见全无作用事者,是谤如幻染净缘起,是颠倒见。又若见有自性之事,亦是颠倒,以此自性无所有故。即前释论无间又云:「故谤此中缘起如幻染净因者是倒无见,又无性故,见有实事亦是颠倒。故说诸法有自性者,无有缘起成常断见而为过失。」故欲远离常断二见,应当受许无性如幻染净缘起。

若作是念,作用缘起破自在性,离自在义即缘起义,汝何破我?我许缘起有作用故。故汝与我全无差别。所以实事师就反驳说,你如何透过缘起的正因,来破除我的自性?因为缘起道理我也认许,所以你如何透过缘起的这个正因来破除我呢?因为如同你承认缘起般,我也承认。所以宗大师在此回答到:汝虽亦许缘起因果,然如愚儿见质影像执为实质,即於缘起增益自性,说为诸法实有自性,故於缘起非如实知,非如实说。虽然你在嘴巴有说到缘起,或者你也了解因果缘起了,可是你了解的部分是非常表面的,并非是真正深入缘起的内涵。为什麽呢?因为你说诸法有自性,所以并不是真正的通达缘起。我许无性故说缘起彼即差别,即前释论无间又云:「若作是思,无自在义即缘起义,若尔汝难何损於我?汝我何别?答曰:汝未如实了知宣说缘起之义,此即差别。(527页)如诸愚童不善言说,於诸影像增益实有,反破如实住性空性执有自性,不知是影。汝亦如是虽许缘起,然未了解等同影像缘起性空如实住性,於无自性而不执为无自性故。於非有性反增益为有自性故,亦不善说。不能宣说无自性故,反说诸法有自性故。」

虽同受许因果缘起,然许无性与有性故,说於缘起如实证知与不实知,如实善说与不善说,所有差别。虽然你说到了缘起,或者是因果缘起,可是你所认知的缘起和我所认知的缘起这差很多。由此若说,许作用事与实事师许彼实有诤有无谛实,唯诤於名,如是若谓许名言中有作用事与自续师,诤名言中有无自相。唯诤於名,以自续师说名言中有自相故,此诸妄执显然亦破。

因为你们虽然说到了缘起,可是你们所说的缘起,是在诸法从他的境上产生作用之後才说的缘起,那就不是真正的缘起了。因为一切的作用,并非是从境上所真实产生,因为真正的一切作用,并非从境上,而是完全由意识安立的情况下,而去形成的。所以最细微的缘起,就是依赖着名言识安立而有,就是如此而已,这才是最细微的缘起。可是你们却不这麽说,反而说到了,从境上而产生的一种作用,把它视为这是最基本的一个存在之後,再去诠释另外一种的缘起,这样的话变成太粗浅了,而且名言上也会有种种的问题。所以可以被理智所破的。

如是说者,犹如说云:「诸数论师,说耳识境所闻义常,故若许此耳识境义,然破声常唯瞋於名。」诸余有情许因缘生,依此反执实有自性,故成系缚。余诸智者依彼因缘破有自性,於无自性引生定解,断边见缚。故缘起因成立无性,是最希有善权方便。世尊由见此义,故云:「若从缘生即无生,其中非有生自性,若法依缘即说空,若知空性不放逸。」初、二句说从缘生者,皆无性生;第三句说依仗因缘缘起之义即性空义;第四句显通达空性所有胜利。如是又云:「聪叡通达缘起法,毕竟不依诸边见。」说达缘起能断边执。若有自性,佛及弟子当能观见,然未曾见。又彼自性非缘能改,则执有实相诸戏论网,应不可断故无解脱。而且更何况是,如果真有自性的话,应该被诸佛还有诸佛的弟子的这些罗汉等众看到才对,可是却又看不到。如象力经云:「设若诸法有自性,佛及弟子当见知,常法不能般涅盘,聪叡终无离戏论。」而且中论的三、四、五品,破处蕴界自性之理,决择法无我虽亦甚善,然恐文繁故不广说。

「客隆洛桑嘉措」也就是克主杰的主要心子,也是第二?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55-2)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真实意与普巴金刚合修
自愿捐助西藏蓝皮书
萨迦?哦巴Sakya Ngorpa - Yahoo!奇摩部落格
◆究给仁波切◆舍利塔基金募款
慈悲教孝月冥阳两利法会

赞助网站
台北生技網
大同大學教育網
我們的仁波切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相關網站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