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喜身心靈中心金剛薩埵升起次第修法與教學 第九項修練系列探討-奇幻小說《哈利波特》省思 台灣佛法顯密洲佛學會5月法訊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六十颂如理论(1)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5 08:13:32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5 08:12:32   编辑部 报导

 

六十颂如理论(第1讲)达赖喇嘛尊者传授

1)首先先问候这些法友们,并且祝福大家,说声吉祥如意!今天很荣幸的,再一次有这样一个殊胜的机缘,能够跟大家聚在一起分享教法的讨论。从上次见面到今天已经有一段时间,相信在这段时候里面,可能有些人已经往逝,可是今天在场的这一切,我们却还仍然存在。最主要的是在我们生存的这一段时间,有没有确实作到有意义的事情,或者说我们有没有浪费这一段的时间,这是我们要好好的去观察的。

今天在此三天里面,我们要讨论的内容,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作或成为有意义的人生,以这样的目标作为讨论的。以佛法的内容来说,如果要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最主要是靠或者是依赖着我们意乐上,或者动机上的不同,而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或者无意义的人生的。所以要如何使我们动机上正确,如何保持一个清净的意乐,这是由依靠什麽样的因缘,或者由什麽样的因缘而来的,这是我们要讨论的内容。所以在将来这三天,也就是在进行这样的讨论过程当中,要好好利用我们的脑筋来好好思考这方面的内容。

今天因为是第一天的关系,所以我们就念诵说法前的课诵文。在说法前的课诵文里面,也就是思惟导师释迦牟尼佛的恩德之後,要作的礼赞,之後就是诵经。所要诵的这个经文的内容,也就是为了断除一切的罪障,以及累积一切功德的缘故,所以必须调伏内心。调伏内心的方法,於是说到无我以及无常的道理。之後就说到了回向,也就是不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已,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必须成就无上菩提。这是以礼赞、诵经、回向的方式,来念诵说法前的课诵。

我们一切身语意三种的这种作为,会成为善,或者会成为恶,最主要是由我们的动机来决定的。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现在在讲佛法,那在嘴巴或者在口业上有这样一种的动作,可是这个动机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或者是随着世间八法,或者是想要伤害、或者欺骗别人,以这样一种不好的动机。虽然嘴巴所说的法,这是一个很善良的、或者是很美好的用辞,而且它的内容是非常的好,可是因为你的动机它的本身受到污染的缘故,所以我们所作的一切将成为了恶业,将成为了恶法。

可是内心如果是保持一种完全利益别人的一种心态,以这样一颗非常善良的心,虽然嘴巴所用的辞句并不是那样的好听,可能会觉得有点粗鲁。虽然外相上它是粗鲁的,可是因为内在的这种动机是完全利益他人而说的缘故,所以我们所作的事情也是善业的,它并不是恶业的。所以今天我们无论是讲者也好,讲者在说佛法的时候,或者是学者在听闻佛法的时候,我们要把所听或所讲的法,要让它相应於法。

那什麽叫做法相应於法呢?因为今天所要说的内容是佛法,所以佛法必须要有皈依的一种意乐来摄持的缘故,所以以皈依的这种心态来听闻佛法的话,那所听闻的佛法才能够相应於正法、佛法的。但是在佛法里面,因为今天所要讲学的内容是大乘教法,那大乘的教法必须要有菩提心去摄持的缘故。那平常我们对於皈依或发心这部份,如果有修持的话,那今天好好的回忆它,让它生起。无论是讲者也好,或者学者也好,生起了皈依以及发心之後,再来听,或者再来讲佛法的话,那我们所说的佛法才能够真正相应於佛法,并且相应於大乘教法。因此我想以藏文来念诵「诸佛正法众中尊」这个皈依以及发心的偈颂文。

平常我在讲经之前,都会念诵一句礼赞导师释迦牟尼佛的一句偈颂文,今天我想要引用《中论》的礼敬导师释迦牟尼佛的这句偈颂文。

 

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就是龙树菩萨、龙树尊者,他所着作的无论是中观理聚六论(中观、六十如理论、宝鬘论、七十空性论、精研论、回诤论)也好,或者是五论也好,那里面的其中一部论典,就是《六十颂如理论》。我们如果讲到中观理聚五论的话,那就是把《宝鬘论》另外作解释。因为《宝鬘论》里面也说到一些我们要如何行善的方式,所以它并不是最主要讲到了空性的道理,因此有一些的学者们认为《宝鬘论》不应该把它列为中观理聚论里面,所以有一派把《宝鬘论》视为是理聚论以外的论典,所以就说中观理聚五论了。

那如果是说中观理聚五论的话,那到底有那五部论典呢?在所有的中观理聚论典里面,最主要的根本也就是龙树菩萨所着作的《中论》。《中论》最主要的内容,也就是说到了对於执着实有的这一派的这个学论,作直接的一种破斥,於是而说了《中论》。在《中论》的根据或者是补充的这一部份的内容来说的话,有分了《平息解脱》,至於《空性七十论》以及《回诤论》来讲的话,这个是属於《中论》的一个隐义,也就是属於补充的这一部份的内容。

至於《六十颂如理论》来讲的话,它就说到了,不只要破斥这种实有以外,在无我的内容,对於一个希求解脱者来讲,它是必须要有的。因为有一派的人,他们认为空性的内容,只是对成佛有帮助,对解脱来讲并不是需要的。为了破斥这部份的主张,所以就说了空性内容不只是成佛必要以外,那对於希求解脱者来讲的话,也是必要的一个法门。

因此在中观理聚五论里面,《中论》还有《六十颂如理论》,它是属於比较独立性的一部论典。因此在《中论》还有《六十颂如理论》里面来讲的话,都有它的礼赞文。至於其他的论典来讲的话,是属於《中论》补充的一些论典。

至於我的教授传承来讲的话,我的中观理聚六论的教授传承,是从隋奉钦仁波切那里所获得的,隋奉钦仁波切是从炯那仁波切那里所获得的。以我个人来讲的话,我对这些的内容并不是很懂。

於是现在看《六十颂如理论》,也就是给大家发的讲义的第13页。

首先先讲梵文的这一部份:YU_KA_DRIS_TA_KA_NA_MA。中文就是「敬礼妙音童子!」。首先第一句话:

1、为应以何法,能断诸生灭,敬礼释迦尊,宣说缘起义。

我们先从这部论名来作解释的话,《六十颂如理论》这部论典,因为有六十颂的缘故,所以称为六十颂。如理的理,为什麽要说到这个「理」字的原因呢?教理以及推理,这是在佛学的一个总相来讲的话,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大乘佛法更为重要。那在整个佛法的历史来讲的话,那烂陀寺是对整个佛法承传,非常有贡献的一所佛教学院。在那烂陀寺的这样一个传承里面,无误的、清净的一个传承里面,他们非常的重视教理上的一种观察,或者是学习的。

为什麽呢?因为佛法的教义,是针对实际上的状况,而去说了这种行舍的内容。因为实际上的状况,一切的万法都是依赖着他缘而变化、而改变的。因为有这样一个因缘法的存在,所以在这个基本变化的一个万法当中,我们刻意的去寻求,什麽样的因缘带来快乐?什麽样的因缘给予痛苦?於是而作这样的一个行舍。

所以在佛法里面,我们时常用这三个字,叫做基、道、果。也就是因为基础上有这些变化的万法,因为有这种变化的基础,所以我们刻意的,为了快乐所以让自己去累积,这种能够给予我们便於快乐的这样的一个因缘,所以这个称为「道」法。因为有这样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去累积这样的因缘,所以称为道,基和道。由这一种的刻意、蓄意的方法,当我们获得这种安乐的时候,则称为「果」位了。

所以基道果都是由实际上,因为有可以变化的这些万法而来建立的。所以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所要追求的这个目标,光是靠发愿,或者光是靠希求心,这是绝对不可能获得了成办。如果实际上这些的因缘法,是不能够改变的话,那纵使我们再蓄意、刻意的去累积众多的因缘,我们也没有办法获得我们所需要得到的这样一个目标。因为实际上可以获得改变了,所以我们今天对目标的这种追求心或者希求心,它是有了希望了。因为我们只要努力的去精进,让它获得改变的话,我们将可以获得自己要达到的这样一个目标。

那在这一段的过程当中,有两种的因缘是必须要去断除的。那两种因缘是需要断除的呢?就是不能堕入於添增的这一边,或者也不能堕入於诽谤的这一边,也就是增和灭的这两边都必须要断除。什麽叫增灭两边呢?如果我们所追求的,或者我们所做的,或者所学习的这个内容,与实际上不符合了,或者是过多的话,这是属於增边了。那原本实际上是有的,可是我们误认为是没有的,这叫做灭边了,所以增灭这两边都要断除。这样的话以吻合实际的一种改变来作行持,或者来作学习的话,才是刚刚好入到了中道,也就是吻合实际的方式来作学习。

那我们要如何了解到,这是不是实际的?或者有没有吻合实际的这种变化呢?这光是靠佛经的道理,我们没有办法了解,所以必须要靠足够的理由,或者是足够的观察力,或者是智慧,我们才有办法去了解的。

至於实际上存在的内容来讲的话,它可以分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或者是无法以肉眼看到的。所以我们称为叫做,法可以分为三种:现前分、粗分隐蔽分以及细微隐蔽分,有三者。像细微隐蔽分来讲的话,就是要透过推理的方式,我们才有办法去了解,因为它是没有办法以肉眼看到的缘故。

所以在以一般的佛学的教理里面,尤其是那烂陀寺的整个清净传承里面来讲的话,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种学习是要透过理由来证明实相。因此这个道理是非常重要的缘故,所以在此说到了《六十颂如理论》的这个论名。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六十颂如理论》的梵文这部一份,为什麽要说到梵文这两个字呢?在许多的西藏论典,在还没有着作之前,会先引用梵文、或者印度的巴利文来作为根据的。我们一般在西藏的俗语里面,有说这样一句话,「这一个水的这个河流是不是清净,是要看这个水源是不是清净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要接受这个清净的传承的话,我们必须要了解到这个传承的根本,或者它的根源是否清净?有没有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这样一个传承。因此西藏的许多的论典,多数是从印度文翻译过来的缘故,所以我们在论典的首部,在前面的这一部份,我们都会多加了一句话,「梵文曰」或者是「印度文曰」等的这样一个内容。在西藏的论典的根据语言里面,最主要的是梵语以及巴利文这两种语言,当然在少数的论典里面有尼泊尔语等,但最主要的就是这两者。

以一般的历史来讲的话,佛陀是在两千五百年前来到这世间,於是成为了整个佛法的一个教主。因此在普遍的历史专家的说法来讲的话,佛陀最主要是以巴利的语言来说法的。在巴利语言的方言来说的话,它有许多不同的语言。多数的历史专家,他们认为佛陀在众多的不同巴利语言里面,所用的巴利语言,称为GARDO(嘎度)的这样的一种语言。以这样一种巴利的语言,而来说了三藏的这个经典。

之後龙树以及无着这些大乘的教典,最主要是由梵语来流传下来的。所以在佛陀的整个教法里面,当时在印度所用的语言最主要是两种:第一种就是原始的语言,也就是巴利的语言所流传下来的佛法,佛亲自所说的三藏经典,这是一者。第二者就是由龙树父子,或者是无着兄弟等,他们以梵语来作诠释的这样一个大乘的经典。所以有巴利语言所安立的经典,以及梵语所安立的经典,有这两者。

在那烂陀寺所用的语言来讲的话,针对於律学,也就是戒论,在那烂陀寺当时候,他们最主要所依据的这个律学,或者是律论,或者是戒论等,他们是以巴利语言所用的这样一个经典为主。但是至於讲到了经藏,或者是论藏来讲的话,他们最主要是以梵语来作这样的解释。也就是对於经藏或者是论藏,以梵文来作解释的。

当时在那烂陀寺的那个时候,梵语是属於印度当时候,唯有专家才能够去使用的一种语言。他们认为梵语,不是一般的平民能够去用的,必须要有知识份子,或者当时候的学者才使用的一种语言。当时候的那烂陀寺,不只是一所非常重要的佛教大学以外,他也是当时印度一切的、最主要的知识份子来源的一所大学。所以龙树以及他的弟子提婆,甚至於之後的无着兄弟,或者是陈那,或者是法称等,他们去写自己的着作或者解释的时候,最主要是以梵语来作这样的解释。他们所说的内容,当然非常的圆满以外,他们所用的辞也是非常的美妙。

为什麽呢?因为在我的一个认识的朋友,他是印度人,也精通梵语。他说了龙树,还有提婆,以及无着、世亲等,他们所用的这个梵语的用辞,当然他们所说的内容是外道他们没有办法承认的,可是他们的用辞,因为非常的美,所以连外道他们也非常的钦佩,龙树及提婆或者是无着兄弟等,他们的这种梵语的这种用辞。所以可见当时候的梵语,是那烂陀寺的最主要的一个语言。

之後像因明的论典来讲的话,首先先由内道的陈那菩萨,他写了因明的论典。之後外道为了作破斥,所以他们又写了外道的因明论典。那外道所主张的这个内容作反驳的缘故,所以内道的法称菩萨,他又再次的写了一部因明的论典。之後外道他们又写了一部因明的论典。那在最後的因明论典,是由寂护论师所着作的一本叫做《具量者》的这样一部因明的论典,这是属於内道那烂陀寺的最後的一本因明的论典。

那针对《具量者》的因明的论典,寂护论师的弟子嘎玛巴西拉,也就是莲花戒大师他也有作了解释,这个解释又可以分两本。我自己曾经有去阅读这一部《具量者》的寂护论师所着作的一部因明论典,以藏文来说的话叫做「确坚」。可是因为那本非常的厚、非常的多,我们并不是很难懂,可是因为页数太多的缘故,所以必须要花很长的时间慢慢的去阅读的。以论典来讲的话确实是不可思议。

所以我觉得说当时候,印度为什麽佛法是能够如此的兴盛,而且这些的学者们,对学术这一方面的精神,为什麽会那麽的专注?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与外道互相比较,因为他们有互相讨论、互相的诤论、辩论的缘故,所以使得佛法的这种教义非常的精准,於是而对教理的这一方面的内容,而获得了进展。

总言之,因为佛法的教义,当时在印度最主要是以两种的语言,来支持弘扬正法的缘故。第一种就是梵语,第二就是巴利语,这是原始的这种语言。在此我们这部《六十颂如理论》,它是由梵语的这个经典所翻译过来的缘故,所以在此说到了「梵文」的这样一句话。

至於由巴利的语文所翻译的经典来讲的话,多数都是流传到像斯里兰卡,他们所用的一种语言叫做「的哈蜜」的这样一种语言。还有缅甸以及泰国等地,这是由巴利语言所安立的这样的一个经典,所流传的一个地方。以梵语来翻译的这一种经典,首先是翻译成汉文、汉语,之後由汉语去翻译这个梵文的这些经典之後,慢慢再流传到缅甸、韩国、日本等地。

西藏翻译的这些经典,是直接从梵语的这些经典直接翻译过来的,多数都是由梵语的经典直接翻译成西藏文的。这个以时间来讲是佛法流入中国的三百年之後,西藏人以藏语直接翻译经藏的。

现今的一些专家,对於翻译上研究的这些专家,他们认为西藏人,他们翻译的这些经典,他们翻译的这种方法,非常的仔细,所以这个经典非常的精准。那如同之前所说的,外道和内道因为互相的辩论,和互相的讨论和诤论,因此使得双方都获得了利益,对於教理上能够获得了进展。

所以同样的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佛法的教理能够与科学家互相的讨论,能够有这一方面的辩论,或者是双方之间有这样的交流,我相信是绝对能够获得双方的利益。

虽然在佛学的教理里面,有说到物理方面的一种学说,就像《俱舍论》里面,有说到了物理方面的内容。可是与科学家所说的物理这方面的内容比较之下来讲的话,科学家他们所说的物理方面的一个内涵,确实是更为深奥、更为渊涵。所以我相信,对於物理这方面的学说来讲的话,我们是绝对可以获得很大的利益,所以因此这是我们可以学习的一个内容。

而对於心理这方面的学问来讲的话,我相信佛法是绝对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或者是使他们获得更多的一些资讯。所以如果科学家和佛法的教理,现在有慢慢的,已经有一个交流了,如果能够继续的持续下去的话,我相信双方是绝对能够获得利益的。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敬礼妙音童子」的这样一句话。就是这些翻译师,他们在进行翻译的这个工程的时候,为了能够去除翻译上一切的障碍,能够顺利翻译的缘故,所以对於自己的圣本尊,作这样的一个礼敬。其实在之前西藏的法王,他们曾经有了这样的一种制度,也就是如果要翻译的这部经典,它是属於论藏的话,那就是礼敬妙音童子。如果是属於经藏的话,那就是礼敬诸佛菩萨。如果是属於律藏的话,那这部经典应该是礼敬一切遍智,有这样的一种系统。所以这部论典是礼敬妙音童子,所以就代表了这部论典是属於论藏了。

至於三藏的内容,最主要是依由三学而来作决定的。所以经藏的内容,最主要是讲到了定学,论藏的内容最主要是讲到了慧学,律藏最主要内容是讲到了戒学。

我们先看礼赞文「为应以何法,能断诸生灭」的这样一句话。这个礼赞文,礼赞的对象是导师释迦牟尼佛。所礼赞的对象,具足怎麽样的一个特徵呢?也就是导师释迦牟尼佛,值得礼赞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他能够自在的宣说缘起的道理,因此而作礼赞的。所以这句话的内容,最主要是讲到甚深缘起的内容。

在讲甚深缘起的时候,他是怎麽样作解释的呢?他是以见相来作解释的。我们所看到的,以见相的角度来讲的话,有许多的因缘法这种万法。所以在这种互相观待和互相依赖的因缘法里面,这种缘起的道理,可以分两者:第一种就是由因缘而生的缘起,这是第一者;第二者是由自己的支分所安立的缘起,可以分两者的内容。

如果我们先讲第一种的缘起的话,是讲到因缘法。至於这个因缘法来讲的话,像经部、有部,他们也共同承认这种因缘法是存在的。至於第二者因缘的内容,是说到了如何由支分,或者是如何由它的聚支,而来安立聚支者的这样一个道理。所以他不只能够以这种缘起的内容,布遍於有为法以外,像无为法来讲的话,无为法它不是由因缘而生,无为法它不会改变的,可是无为法聚有它的支体,所以这种缘起的道理,能够布遍於一切万法。这种细微的第二种缘起的道理,这是属於中观的一个不共的说法。

无论是由因缘而生的缘起也好,或者由自己的支体所安立的这样的缘起的内容也好,因为是缘起的缘故,所以以见相上它是存在的。因为依赖着他缘而存在了,或者是依赖着因缘而形成而存在的。因为它是依赖着因缘,因为是依赖着它的支体而安立取有的缘故,所以不观待了,或者不依赖因缘的这种取有,它是不存在的。因为依赖着支体而安立的缘故,所以不依赖支体的这种法,是不存在的。

所以当说到缘起的时候,以见相上它是存在的,可是实际上它却暗示了什麽呢?不观待的,或者是不依赖的这种自主,它是没有的。所以在见相上是存在的同时,却又暗示了这种无自主的内容,那也就是说自主的这种,没有。所以缘起它本身暗示了,远离了自主的常边,也并且断除了完全没有的这个断边,於是入了中道。

所以当我们说到了,一切法是完全依赖他缘而有,依赖着他的支分安立而有的时候,所以叫做「为应以何法」。某一法,它因为依赖着他缘而有的缘故,所以不依赖他缘而生,或者不依赖他缘而灭的这种法是不存在的,是断除的,所以「为应以何法,能断诸生灭」。这种甚深缘起的道理,能够无误的、自在的宣说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因为你能够自在宣说缘起的缘故,所以在此我敬礼。为什麽呢?因为你能够宣说缘起的道理。

龙树菩萨在《中论》里面有说到了,佛所说的一切教法,是以二谛为基础而说的一切教法的。所以像之前我们所说的,缘起的内容来说的话,以见相上而说到了世俗谛,以空相上而说到了胜义谛的内容。

例如佛陀在第一次初转法轮的时候,而说了四圣谛的内容。在说四圣谛的时候,也就是说到了「痛苦需知,但不可得知」有说到了这样一句话。在这样四谛法轮的这样一句话的时候,中观论师他们说到了,痛苦来讲的话,以世俗的角度而言,我们是可以了解的,因为它是名言上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可是不要以真实执着,应该以空性的智慧而去了解,不应以真实的执着去了解,因为痛苦本身不是实有的,所以实有的痛苦不可得知,有说到这样的一种解释。

但是以一般,也就是说显教的四部宗义共同的解释的一个内容,来解释四圣谛的时候,他是怎麽作解释的呢?佛陀在说四圣谛的时候,有以三种的方式,去说了苦集灭道这四法的。首先先说了这是痛苦,这是苦谛、这是集谛、这是灭谛、这是道谛。在说了这是苦谛的时候,而是说到了,我们之前所说的基道果的基的这一部分,而去作了苦谛的这个解释。这时候佛陀为了让弟子们能够了解,何法是苦谛?於是说了这是苦谛。所以这是属於基道果,基的这部份。

我们认识苦谛的时候,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离苦得乐的想法,所以光是认识苦谛,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去行持。所以在基道果,也就是在道的部份的时候,佛陀就说了我们必须认识苦谛,断除集谛,证得灭谛,修持道谛,於是对於苦集灭道的四圣谛,而说到了我们必须要去行舍的一个方法,首先认识苦谛,之後断除了集谛等。所以这是在基道果的道的这一部份,佛陀对这方面作了解释,也就是道谛必须要修持之後,我们才会证得灭谛的。

那在果的这一部份,佛陀说到了,虽然要知道苦谛,可是不可得知。这是什麽意思呢?也就是证得阿罗汉果位的这种解脱者的话,因为他本身已经断除了一切痛苦了,所以从他的经验上,不可能再得知自己所遭遇的痛苦了,所以痛苦虽可得知,苦谛虽知但不可得知。集谛虽灭但不可得灭,因为这时候,阿罗汉他已经断除了这个集谛,所以他没有再一次的,没有多余的集谛,让他可以灭除,所以集谛虽灭但不可得灭。这是以四部共同解释的方式来解释这个四圣谛的,那是以基道果的方式去作解释。

所以在果的这一部份的解释的时候,有两种的解释方式:一种就是刚刚所说的,阿罗汉已经断除了一切集谛,所以他不可再断除了,所以阿罗汉已经断除一切痛苦了,所以没有多余的痛苦能够以他的经验去得知,这是一种解释的方式。第二种解释的方式是什麽呢?也就是以中观论师所说的,痛苦表面上,我们在无寻无找的当下是可以看到的,可是有寻有找当下,却不可得知,那是以胜义谛的一种方式来作解释的。

在此二谛的内容,也就是胜义谛和世俗谛,它并不是有善贤的区别;或者说一者是所舍,一者是所取的这样的区别,而来作解释的。而是说什麽呢?我们去认识法的时候,有两种的方式去认识法:第一种就是在无寻无找,你没有去观察,当下去认识的这一切法,这个我们称为叫做世俗谛;也就是说你没有在寻找这些法的究竟性质当下,你所看到的这一切,这是属於世俗谛。

可是我所看到这些法本身,你好好的去追求,或者你好好的去寻求它的本性在那里的时候,你会觉得一切都没有办法获得。就像苦谛和集谛来讲的话,我们没有去观察的当下,可以了解到说,苦谛是什麽,集谛是什麽。可是再去观察它的本性的时候,痛苦是不是由它痛苦的本性而有的呢?这样去作观察的时候,将没有办法获得。你会觉得说它的本性没有自主,在寻求当下所获得的内容,这个就是属於胜义谛了。

所以你会觉得说,在寻求之後所获得的内容,和在没有寻求之前所看到的这个内容,是完全不吻合的,於是而去说了世俗谛和胜义谛的这两种的一个说法。因为我们去看任何一法的时候,会有这两种不同的看法,於是而说了这两种不同的法,也就是说到二谛的内容。

一般来讲的话,世俗这样一个辞意来讲的话,也可以称为叫做虚假,也有这种的说法。或者是说衰败,或者是下劣,有这种的说法。可是在此的世俗谛和胜义谛的这种说法,并不是说世俗谛比较差,胜义谛比较好,以这种的方式来作区别,绝对不是的。而是说我们在对法的认识,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就是观察之後的认识,另一种就是没有观察当下的一种认识。因为有这两种不同的认识的方法,於是说了二谛的内容。

所以每一法都有这两种不同的性质,也就是未观察当下我们所认识的一个性质,对这一法观察之後所认识的一个性质,两种的性质都是存在的,所以每一法都有二谛的性质。最主要是以认识法的这个心识,它去认识这个法的时候,它是以什麽样的方式去认识的,因此而形成了二谛的内容。

至於为什麽二谛和四圣谛有这样一种关连呢?因为之前说到了苦谛和集谛,之後又说了灭谛。也就是说灭谛,它灭除了,它完全断除了苦谛和集谛。那为什麽苦谛和集谛可以获得了断除,或者是消灭?我们要如何证明有灭谛的存在呢?苦谛为什麽能够断除呢?当我们去观察这方面的内容的时候,要去了解到说,痛苦的因缘、痛苦的根本是可以断除的。这个我们要靠什麽去了解?

经典上有说到了十二因缘的内容,於是而说到了第一支无明,这是一切痛苦的来源。无明可以分很多种,对於实相的不了解,或者对於因果上的不认知的这种无明,所以有可以分:因果的无明,或者对实相而不了解的无明等。那在十二因缘里面,一切痛苦的根本,是来自於对於真实本性、对於实相上不了解的这个无明,而去造成十二支的缘起。所以一切的痛苦来自於对於空性不了解,或者对於实相颠倒执着的这个无明而产生的。

如果我们要去了解到说,一切痛苦的根本是因为对空性不了解,因为真实执着而产生的话,那这种的无明,我们要了解到说,它是一个颠倒执着的时候,必须要了解说,实际上是不是有真实?如果你不认识实际上是否有真实的话,你如何能够了解到说,执取真实的这种无明它是颠倒的呢?你很难了解了。如果你能够了解到说,以真实的状况来讲,以实际的状况来讲,诸法皆没有真实、都没有自性。如果你了解到无自性道理的时候,你才能够了解到说,原来执取自性的这种执着是颠倒的,因为实际的状况来讲,是没有自性的。

所以你如果不了解到无自性的道理,你将没有办法了解到,执取自性的执着是颠倒的。如果不了解到说,执取自性的执着是颠倒的话,你就不会想要去断除了。如果你不去断除这种执着的话,那这种颠倒执着会一直制造痛苦,於是你就没有办法断灭痛苦了。

所以痛苦是不是可以能够断除,我们要如何观察呢?是观察痛苦的因缘来自於那里。那这种执着,它执取的内容,是不是与实际上吻合?这个就是我们要观察的内容。所以这也是为什麽,四圣谛和二谛非常有密切关系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要了解到说,痛苦的因缘是不是可以断除。

如果你了解到无自性的道理的话,你才能够了解到说,原来自性的执着和无自性的认知,它是正相违的,原来它是可以互相抵克的。那无自性的智慧,它有足够的证据,来让我们去认知。那自性的这种执着,它只是凭着这种固执的心态,去执取自性而已,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的自性,於是才能透过串习而去对治。

所以因此佛陀说到了四圣谛的时候,说了二圣谛的内容,最主要是因为让我们更深一步的去认知,并且去相信痛苦是可以断除。因为以实相上来讲的话,诸法皆无有自性,可是我们却因为执取了自性,依由这种颠倒执着而产生了一切的痛苦。所以变成了就像我们刚刚之前所说的,在增灭二边的时候,我们说到了,如果超越实际状况以外的这种执着,我们称为叫做增执。增多的增,执取的执。

所以像现在,法王刚刚就作了解释,也就是说了解无自性的智慧,它是刚刚好吻合了实际的状况而去作认知的。因为实际状况没有自性,如果你执取是有自性的话,就变成了一种添增的实际状况,所以变成不吻合实际的状况了,因为它已经超越了,所以这是属於一个增执了。今天早上的部份到此为止。





中观理聚六论(中观、六十如理论、宝鬘论、七十空性论、精研论、回诤论)

平息解脱

基、道、果

GARDO(嘎度)

寂护论师所着作的一本叫做《具量者》

物理方面的一种学说,就像《俱舍论》

显教的四部宗义







相關文章:
六十颂如理论(2)
六十颂如理论(3)
六十颂如理论(4)
六十颂如理论(5-1)
六十颂如理论(5-2)
六十颂如理论颂 龙树菩萨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回目錄 下一篇(六十颂如理论(2))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宁玛白玉菩提昌盛寺
定解宝灯
大手印传承祈请文-桑杰年巴仁波切讲授.台中市创古度母佛学会- Yahoo!奇摩部落格
诚莲曲佩仁波切- Yahoo!奇摩部落格
戒行及金刚乘十四根本堕 -朗钦加布仁波切

赞助网站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藏傳佛教寧瑪白玉派札瑪寺全球資訊網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美國菩提學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