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除障迎新法會 倫珠企美噶察林分寺例行課程暫停 ◆台灣直貢噶舉總會-西藏佛教史開課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六十颂如理论(5-1)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5 08:42:19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5 08:40:58   编辑部 报导

六十颂如理论(第5-1讲)达赖喇嘛尊者传授

5)接下来就是讲到了,观修空性之後,以他们的经验所证得一种看法的不同。现在我们看第26句了:

26、事法善巧者,无常欺诳性,苦空及无我,是见寂灭相。

「事法善巧者」在说到这个不同的时候,大致可以分两个最主要的不同内涵,第一个也就是说善巧者的一个看法,和龙树菩萨的看法。至於善巧者的看法是什麽呢?证得了果位的这些圣者们,就像好比已经断除真实执着的阿罗汉,或者是八地以上等这些菩萨们,他们就是属於在此的「事法善巧者」。他们对於事物,对於有为法,对於事法,因为对究竟性质看得非常透彻了,所以他们精通事法,所以「事法善巧者」。

「无常欺诳性」就是没有常、没有欺诳的性质,也看得非常的透彻和清楚。那在此的常,不一定是指常法而已。在《四百论》里面有说到,常和无常的这种名辞可以用在有无真实上,所以这两者都可以应用的。所以对事法的没有常、没有欺诳的性质看得非常透彻。「苦空及无我」而且对苦、空和无我,也看得非常透彻,这个就是寂静、寂灭相。所以在此说到了「事法善巧者,无常欺诳性,苦空及无我,是见寂灭相。」

之前我们也说到了,在八地菩萨以上的菩萨们,他们因为没有断除所知障的缘故,所以他们的根本定和後得道是间断的,它不是并行而去作观修,而是先有根本定、後有後得道,以这种间断的方式来作修持的。可是在佛地的时候,并不是如此,在佛地的时候他能够在现证空性的当下,却又能够现证世俗的一种幻相,这种的看法我们就非常难体会了。

像前方的花朵来讲,如果以八地菩萨去看的候,他唯有在出定、後得道的时候才看得到,那时候有真实的相去看到花朵,所以并没有困难,是能够去推理的。可是佛陀看同样花朵的时候,他如何摒除真实相而去看花朵呢?这个就是我们要好好去思考的一个问题了。

在解释佛陀看世俗相的时候,有说到他相和自相等的这种说法。甚至又说到了,世俗相里面有分两种,一者是有无明污染的,一者是没有无明污染的。为什麽呢?因为以意识来讲,了解世俗的意识,这个名言识有两者:一者是有无明污染的,一者是没有的。

总言之,佛陀去看世俗的这种名言的时候,是在现证空性的当下去看的,所以他的根本定和後得道是互相并行,他并没有前後的间断次第的,是没有这回事的。可是还没有证得佛果位之前的八地、九地、十地的这些菩萨们,他们虽然断除了真实执着,可是他们在後得道的时候,没有办法现证空性。

27、无住无所缘,无根亦无处,皆由无明生,断除为中道。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无住无所缘」这句偈颂文,这是龙树菩萨现证空性之後,对现证空性之後的感受,所作的解释。这个科判的一个分法是在解释里面,这本解释是宗大师的心子贾曹杰,他所着作的一本解释。在他之前的笔记里面,也曾经说到同样的科判。所以接下来「无住无所缘」就说到龙树菩萨他本身现证空性之後的一个感受了。

「无住无所缘」的意思也是说,在现证空性的当下,因他完全遮挡自性而已,所以不会有任何戏论的所缘,不会有任何实执的所缘,也不会有任何名言世俗的所缘。因此因为没有世俗实执所缘的缘故,所以就不会有实执安住,也没有名言识安住了「无住无所缘」。也没有事法真实的根本和基础,所以称「无根」,也没有攀缘处所以称「无处」。

为什麽呢?因为「皆由无明生」断除的缘故。什麽叫皆由无明生断除的缘故呢?也就是说到了,每一切法都是没有自性的,这是没有错,可是在无有自性法当中,又可以分清净法和污染法两者。污染法的意思,就是被无明给污染的意思。无明污染的意思有两者:一者是由无明而生,因此而受到的污染,这是第一。一者是具有真实相,而受到了污染,这是第二。但是具有真实相而受到污染的原因,也是因为由无明所生的缘故,所以当我们断除了无明的时候,由无明所生的一切污染相就被破除了。这种的意思就像好比,如果我们断除了轮回的话,我们就可以获得解脱。但是并是不代表说,三界的轮回都会因为个人的轮回断除的缘故而受到了破坏,自己获得了解脱了,可是轮回仍然存在的。我们断除轮回的意思是说,自己将要受的轮回被断除,而不是说一般的轮回断除的意思。

所以同样的道理,以空正见去对治无明的时候,由自己无明所现的一切幻像,都会被断除的时候,就没住、没有所缘、没有根、无处了,而入中道。「无住无所缘,无根亦无处,皆由无明生,断除为中道。」

28、如芭蕉无实,如乾挞婆城,痴闇永无尽,见此如幻现。

29、梵等与世间,所见极真实,大圣说彼妄,除彼岂有余。

接下来就是说到了「梵等与世间」,就是梵天来讲的话,在世间神里面是属於最高地位的神了,梵天、大梵天王。而且他具有非常强大的权利和威力,还有神通,是属於世间人非常羡慕的,或者是想要祟拜的,或想要皈依的世间最高的天神。纵使是世间最高的天神,或者如同像大梵天王,同样的具有大神通力等,这些世间的天神来讲的话。虽然他们有这麽高的地位,可是他们所看到的却是非常的真实,他们还是仍然存有着,或者是仍然没有办法断除真实的执着,因此他们所看到的,还是保持这种错误的真实的幻像。

「大圣说彼妄」获得圣者果位的这些初地菩萨,或者二地菩萨以上的这些菩萨们,他们说梵等的这些世间神,他们所看到的是错误、是妄相,它并不是一种正确的看法。「除彼岂有余」既然像大梵天王等,他们都会看错的话,更何况是我们其余的这些平凡的普通的众生呢?我们也会看错的。

所以圣者们,他们首先先以智慧来思考空性的道理,之後再配合自己的经验,去反覆的去听闻和思惟,慢慢的有一些经验去体会到空性了。之後再去看这种世俗相的时候,会觉得这些好像是幻相,之後再反覆串习的时候,就会现证空性。在现证空性之後出定的话,那看一切的时候,真正的体验到这些都是幻相。所以「大圣说彼妄」他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以经验的去体会到说,大梵天王他们所看到的一切是错误的。那既然梵天,我们世间最高的天神都会看错的话,更何况是没有学空性的这些普通凡夫众生呢?所以叫做「除彼岂有余」。

30、世间痴闇覆,随有续流转,圣者离诸爱,善士何能等?

那接下来就是说到了「世间痴闇覆」,世间也就是讲到,未证空性的这些世间凡夫,因为他不了解空性,而且没有会意的缘故,所以完全受到真实执着无明的一种控制和闇覆。因为被无明完全控制的情况下,所以随着无明,很容易的就会被无明所产生的贪瞋给控制了,因此会恒常的随着这种有爱、有瞋、有痴的续流给流转着。

虽然圣者也是需要像凡夫一般的要行住坐卧等,或者是作一般的日常作息。可是在同样的日常作息当中,因为圣者远离了……。这里面的爱是指真实执着的意思,「圣者离诸爱」因为远离了无明的根本,就是真实执着的缘故,那法王是说应该讲「善士何能等」,这一种的善士,这种的圣者与凡夫,怎麽可能会相等呢?这是不可能会相等的。

虽然他们同样的都要作日常作息的这种杂事,可是在作这些种种杂事的时候,凡夫他因为没有断除真实执着,所以他不会觉得说贪瞋、无明是错误的,因此贪瞋是永无间断的会一直产生,而且非常自然的、简单的产生,非常快速而且强烈的产生。可是圣者在作这些杂事的时候,因为已经了解空性的缘故,虽然并没有断除了真实执着,至少他们不会刻意的去生起这个无明,而且无明力量会减弱,烦恼不是那麽容易会产生。「善士何能等?」有没有问题?

问:如何使我们观修空性之後,能够成为现证空性。需要多少的时间?

答:这是一大阿僧只劫的时间,才能够使我们从观修空性之後成为了现证空性。从现证空性之後,到完全断除烦恼的这段期间,还需要第二大阿僧只劫的时间。之後从八地菩萨以上,到成佛果位之前,为了断除所知障,要发一大阿僧只劫的时候,所以总共要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

从金刚乘、咒乘或者是密乘的角度来解释,不只我们的意识要去了解空性以外,它会以一种特别的修行方式,使我们的气流,也就是粗分的气流,刻意的以修行的力量让它遮止,所以气流就不会再次的运转。当粗分气流不再运转的时候,变成了细微的气流就会现起,於是细微的气流就会运转了。

因为心和气本身是互相依赖的关系,所以细微的气流,会带动细微的意识现起,细微的意识现起之後,再以细微的意识去了解空性的话,那对断除二相,或者是实执相,会有很大的帮助,於是会比较迅速成佛。

问:请法王开示死相的内容,以及我们要怎麽准备死亡的来临?

答:我们讲到死的时候,什麽叫做死亡呢?死相是什麽呢?多数的人都是随着业力,使我们的意识慢慢的,变得越来越细微,经过显、增、得这三相消灭了,也被收摄了,最後收摄於光明的时候,这时候我们称为叫做细微的死亡,这就是死亡了。与这种死亡光明相同的,像睡眠光明,这是非常相似的。也就是说我们在睡眠的时候,意识变得越来越细微,於是会现起睡眠的光明,可是这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去了解,或者去捉摸到这时候的光明。从很细微的睡眠光明当中,慢慢的如果现成了粗分的意识的话,那时候我们就会有梦境产生,也就是我们俗人所谓的梦吧!如同我们在睡眠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过程。

同样的在死亡光明现起的当下,我们没有办法去察觉,直到从死亡光明当中现起了中阴身,当然有一些是不需要经过中阴身的,可是有一些是需要中阴身,中阴身那时候的意识就是比较粗分的了。如同我们会从梦中醒过来一样,在醒来的时候,这时候的意识就非常的粗,我们就很容易去认识或了解。同样的从中阴身去投生的时候,那在结生的那个时候的意识,就会更加的粗分了。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仔细的去观察我们意识的一个变化的话,它有很细微的起伏变化。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的这种气流,还有我们的意识会非常的强烈,而且很明显的能够去认识或者捉到。随着我们的睡眠,那意识慢慢、慢慢的就会衰退,或者是减弱,或者会变得更细微。於是醒来之後,於是意识又慢慢的,变得更容易、更明显的去了解。同样的有时候我们在生病的时候,我想我们的意识和气流,也会变得更细微的。

所以我们的意识一直随着因缘,一直在变化当中,它有不同的起伏的变化,有时候变高、有时候变低。那在死亡的时候,意识就是沈淀在最细微的、最细微的一个性质当中了。在这个究竟的一个最细微的意识的时候,我们称为叫死亡。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密经》里面曾经有说到,其实死亡只是意识变成最细微的一个时刻而已。有时候我们好像会觉得死亡的时候,听到死亡这两个字的时候,好像会觉得没有希望了,或者它是一个止尽。其实会觉得说,这只是身心分开时候,而实际上死亡,就是意识起伏的过程当中的一个阶段而已。上述所说的都是跟咒乘,或者是密乘有关的。

所以龙树菩萨在《密集金刚》的咒经里面曾经有说到,因为我们在果位的时候有三身,那三身呢?就是法身、报身、化身。所以与这个相应的,与这个相似的,就是这本的解释,曾经就是龙树菩萨的大弟子提婆菩萨,他针对龙树菩萨所着作的这本《密集金刚》的续经,也有再一次的多作补充和解释。

其内容也说到了,我们在果位的时候有三身,与这个果实三身相应的这个三身,是在我们凡夫地的时候就有了,这我们称为叫做基位的三身,一个是果位的三身。基位的三身又可以分两者:也就是说,我们在死亡过程当中的时候,死亡光明所现的化身,中阴身所现的报身,以及我们在投生的时候所现的法身。同样的在睡眠的时候,也就是在熟睡的时候,在睡眠光明现起的时候的法身,以及作梦时候的报身,醒来时候的化身。

一般来讲的话,我们说死亡的时候,就是身体和心分开的时候,我们称为叫做死亡的。如果你认为说,有前後世存在的话,其实死亡只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换个新的身体而已。如果你认为没有前後世存在的话,那死亡就是一切都没有的那一天。

我想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说到了,有一对师生,师生他们在工作,他们的工作一直没有办法结束,一直不知道如何结束是好。於是有一次他们在路上,看到了一具屍体,那时候那个弟子就跟老师说,啊!工作结束了。老师不知道为什麽,什麽叫工作结束。於是他就收拾了那具屍体说:老师你看那具屍体!於是老师才知道,什麽叫做完全结束的意思了。

无论我们说死亡是身心分开的时候也好,或者是什麽也好,但是在死亡的当下,所有的感觉和所有所看的都会消失,因此我们会感到畏惧。所以我们要如何准备後世的一个安排呢?首先我们要有足够的计划来作这个准备,第一个步骤就是说,要如何让你驱除对於死亡的恐惧,这是第一步骤。第二步骤就是说,你要活在这世间的时候,要准备後世能够得到更好的人身的这样一种安排,这是第二。那第三则是说,如何能够让你在死亡光明现起的当下,把死亡光明转为道用,这是更细微的第三步骤了。

如果我们针对第一个步骤来作解释的话,我觉得死亡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他是生命的一个过程。如果我们首先能够接受这个事实的话,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回忆说,原来他只是生命的一个过程而已,就是如此单纯而已,何需要畏惧呢?那最主要的就是说,如果我们活在这世间的时候,能够好好的每天不浪费时间,作一个有意义的人生,那我相信在临终的时候,我们不会有任何遗憾的。

在第二个步骤的准备,我们也就是在临终的时候,快死亡的时候,只要我们还有正念存在的时候,要尽量的提起心力,把今世所累积的善业,回向给後世的增上生,後世的好的人身,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应该尽量的去思惟,并作这方面的回向。尽量使我们在临终的时候的意识,转为善心。我所说的死亡意识,是说粗分的死亡意识,尽量让它成为善心,让它持续不要间断。

在第三个步骤的时候,为了要准备,所以我们要了解到死亡的次第是什麽。这种详细的内容,就是要靠密经我们才能够了解。在密经、咒经里面曾经有说到了,死亡的八种过程,也就是地融入於水,水融入於火,火融入於风,风融入於意识,意识融入於虚空。在讲虚空的时候,就讲四大空,四空的一种阶段了。最主要是在每一个死亡过程当中,都要保持空正见,这是不可遗失的;而且在空正见的当下,必须要有菩提心作助伴。

因此我们有说到了金刚不坏身,也就是说死亡之後,他以医学的证明来说的话,他已经是完全的死亡,可是他的意识仍然存在。当然如果只是讲一个短暂的保存三天的话,说不定是随着业力,让他能够保持现有的意识。可是如果凭着修行的力量,让自己的意识存在自己的身体里面的话,这个必须要有相当的功夫才有办法作到的。我们也把这种修行,称为叫做现起多种的光明,有这种的说法。还有什麽问题?

问:是不是一切的东西,都是与业缘有关的?如地心引力的东西。

答:像无为虚空来讲的话,这个可能跟业没有关系,因为它不是由业力所现的,因为它是个无为虚空。如果讲到四大变化的话,四大变他可能会随着业力而转变。可是地是地大、水是水大的这种关系,地成为地,水成为水的话,这个跟业力应该没有什麽关系吧!但是对详细的状况我也不是很清楚。

如果我们讲到很细微的微尘来讲的话,以微尘本身的性质,这个应该跟业也没有什麽关系。可是微尘之间互相的触碰之後,所产生的变化,为什麽会有这种的变化呢?这个我想跟业力是有绝对的关系的,而使它产生互相触碰之後的变化。就像好比我们的意识,它是属於唯明唯知的体性,这个不是由业力让它变成的,它是一个自然的一种法则、本性。再问一个问题。

刚刚有位格西问法王问题,但是法王说这是属於密经的问题,但是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受灌顶或者是学密,所以我没有办法作回答。但是法王就跟他说,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来自於,要对於上师的信心,如果你对上师的信心足够的话,那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31、於求实性者,初说诸法有,知义离断贪,後寂静灭相。

甚深空性它是一个特徵,这个特徵必须要有一个依处,才会说到这样的一个特徵的。也就是说,我们说这是某一个东西的特徵时,必须要有那个东西,要有那个有法,那个基础,我们才会说这个东西的特徵。如果没有这个东西的话,就没有这个东西的特徵了。所以空性本身是一种性质,它是一个特徵,它必须要依赖一种有法,它必须要有一个所依,才会有这样一个性质的关系,所以这个所依是必须要有的。

那如果我们不说空性,它只是一种找不到的性质而已,寻找假义找不到这不叫做空性。空性是完全依赖着他缘观待之後而有的缘故,所以性空的。因为是完全依赖着他缘而形成的,而现起的,所以它不是由自力所现的,或自力所起的,它是由他力所起的。依他缘所起的所以叫做缘起。因为缘起所以不是由自力,或者独立自在或自主而生的。所以因为缘起而性空,所以空性本身是依赖着缘起,我们才有办法认知的。所以空性不是说寻找假义之後找不到叫做空性,很多人误认为说,我们找啊!找啊!寻找它的假义,找不到啊!所以这个叫做空性,於是就感到满足,这种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就像《宝鬘论》里面,龙树菩萨非常清楚的说到,「士夫非地水火风空,也并非意识」作这样的解剖之後,如果空性的内容,空性的究竟意趣,它只是局限於在一种找不到的话,那时候龙树菩萨在解剖士夫非地水火风空之後,他应该说这个就是空性才对!可是龙树菩萨没有这样说。「士夫非地水火风空」作这个解剖之後,龙树菩萨说,士夫因为六界所摄的缘故,所以士夫非有真实。所以可见空性无真实的道理,是在六界所摄之後而说的,并没有在士夫非地水火风空之後马上说到,这一点的解释已经很明显的跟我们说出了,空性并非只是在寻找假义之後找不到而已,而是应该由缘起的道理,让我们去认知性空的道理。

那同样的,《中论》里面也有说到,因为缘起而性空、因为性空而入中道,刚刚好跟《宝鬘论》里面所说的那句话是非常吻合的。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有法,要有一个所依之後,针对这个所依来作它的特徵,才有办法找到,或者认识空性。如果这个所依不存在的话,我们要如何能够了解呢?这个寻找的方式是什麽呢?首先我们了解到说,这个法是存在的。好!既然是存在的话,它的存在方式是怎麽存在的?如果是从他方面而有,从境上而有,是自性而有,它是自力存在的话,那找、应该找得到才对,因为它是真实有的。真实有的东西应该越找越清楚,可是为什麽越找越馍糊,甚至於越找的时候,会发现到找不到了呢!

首先先以找不到的理由来说不真实,没有理由来安立真实的存在,所以寻找之後找不到。寻找、找不到,可是它又存在,它存在方式是什麽?唯有依靠他力而有了,这是第二个原因。唯有依靠他力而有的存在的缘故,因此唯名安立而有,因此无有自性,是以这种方式来推类的。

同样的《入中论》里面有如此说到,同样的龙树菩萨在他的着作里面也有说到了,不依赖名言有的,要去安立胜义谛是不可能的。同样的《集论》里面也有说到,佛陀在没有说空性之前,先说了广大的世俗相,之後才说我上述所说的一切万法皆无有真实,因为这些都是唯名而安立的缘故。如果佛陀之前没有说到任何世俗名言的这种万法的话,直接跟我们说空性的道理,要怎麽说啊!而且我们没有办法会意啊!

唯名而知、唯名而取、唯识而立的这种道理,如果不针对一个「所依有法」去作解释的话,根本没有办法作这个解释的。所以这也是为什麽在经上有说到了,「於求实性者」如果要了解空性的话,首先要对这个初学者先说,诸法是存在的,如果你不这样说,就有可能堕入於断边。也就是说当他破除自性有之後,他会认为,原来诸法是不存在的,於是你否定的话,那会有危险堕入於断边。

因为佛陀知道有这样一个危险的缘故,所以我们之前说,佛陀就是害怕有一些根器不够的众生们,听到了无自性的道理之後,会堕入於断边的缘故,所以佛陀跟他们多做了解释。对三法性而说了三无性的内涵,就像《解深密经》来讲的话就是如此。

同样的《楞伽经》所说空性的道理,说二取空的道理,它不是无自性的道理,这是针对下根器的这个众生,佛陀多作这个解释。是为了什麽呢?因为怕他们堕入於断边的缘故,所以「知义离断贪,後寂静灭相。」先让他们确认了,诸法是存在的,避免这种否定的危险之後,再让他们去了解到究竟的意趣,叫「知义」。远离了这种常边和断边的贪着之後,远离这种危险之後,再跟他们说空性寂静的灭相。所以「知义离断贪,後寂静灭相。」

了解了轮回的过患,真的想要从行苦当中获得了救护或者解脱,於是他就会去寻求痛苦的根本,原来就是真实执着。於是在这种因缘具足的有根器的弟子,在当他想要去寻找痛苦根源的时候,这是最好的机缘与他示现空性的道理,於是对他说寂静的灭相。

 接下来就是说到,为什麽要看时机,对有根机的弟子宣说空性呢?因为:

32、不知离相义,随闻即有着,此非集福业,凡愚令消损。

也就是说到了,有一些人会认为说,空性我不需要了解,我为什麽要了解空性,我为什麽要学习空性?你跟那些人宣说空性的话,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根本就不想要学习,所以何需要对他们说呢?因为他们现在时机还没有成熟,在时机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你对他说没有任何的利益啊!因此这是不需要说的。所以「不知离相义」,第一个是「不知」。

 

第二个是「离相义」。离相义也就是说,他对空性有希求心,可是他对空性的认知完全错误了,颠倒了,远离空性真正的意趣了。第一个是不想知道,第二个是虽然想知道,可是他却误导了,或者会错了空性的这种意趣。就像好比我们说到,诸法皆空性,所以你不要执着,好像什麽都是空朗朗的那种感觉,好像什麽都不需要作了,这种对空性的认知就是错误了。

 

是的,没有错!我们必须要使真实执着减少,可是如果你在真实执着减少的当下,对於轮回的出离心也减少了,爱他心也减少了,这就不对了,这代表说我们对空性的认知是错误了,我们对空性的认知其实就是否定一切了。那当我们在修学爱他心的时候,我们知道说爱他心的重要,而且我们必须要去增长,在这个同时我们必须要去修学空性,才能够了解到原来我们要去珍惜的他,那个有情他也是无有自性。如果你在修学空性的当下,对空性认知越深的同时,你的爱他心能够增长的话,代表我们没有学错。可是你在修学空性之後,觉得他本身也是自性空,因此我不需要去珍惜,爱他心减弱的话,那又不行了,这代表说我们没有足够的福报资粮来认知空性,所以叫做离相义者。

 

「不知离相义,随闻即有着」当这些的人去听闻空性或学习空性的话,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这时候我们应该好好的观察这个时机,来跟他宣说,或者教导,作这方面的指导。为什麽呢?「此非集福业」因为这些人了解空性的话,对他们来讲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有坏处,为什麽呢?「凡愚令消损」。

 










相關文章:
六十颂如理论(1)
六十颂如理论(2)
六十颂如理论(3)
六十颂如理论(4)
六十颂如理论(5-2)
六十颂如理论颂 龙树菩萨

上一篇(六十颂如理论(4)) 回目錄 下一篇(六十颂如理论(5-2))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一世钦哲旺波七教传全集(钦哲嘎巴)灌顶
花朵观天下- 半尺长剑一页书- udn部落格
◎《华严经.十地品》地位.以澄观疏解为主.不动地菩萨无功用行之研究
尊贵的安阳仁波切即将抵达台湾弘法- yam天空部落
台湾世界展望会

赞助网站
佛教世界
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
慈濟大學圖書館網路資源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生命電視-佛學網站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