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法阿彌陀佛 安陽仁波切主法 甘丹文殊--3/8神變月放生,增益火供 法光佛研所2009秋季佛學課程簡介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六十颂如理论(5-2)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5 08:44:31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5 08:43:33   编辑部 报导

六十颂如理论(第5-2讲)达赖喇嘛尊者传授

33、说诸业果有,有情无谬说,若了遍体性,亦显示无生。

这是讲到了四谛的道理了。因为佛为了让这些的弟子们,能够了解空性的缘故,所以先跟他们说四谛的道理,第一句话是讲到了苦谛和集谛。「业」就说到了集谛,由业和烦恼所生的果,也就是苦谛了,所以「说诸业果有」。

「有情无谬说」以及,就是在痛苦、享受者的这个有情凡夫来讲的话,他们随着污染谛的污染的集谛,和污染的苦谛而轮转的,无谬说。「若了遍体性」也就是说到了,因为我们的自心的一个究竟性质来讲的话,它是无有自性的。因为无有自性的缘故,可以随着因缘而转变,可以随着因缘变好、变善、或者变恶的。因为它无有自性的缘故,依赖着因缘的缘故,所以我们的心可成为道谛的。因为因是随着因缘而转变的,所以在此「遍体性」就讲到了道谛的意思。

「亦显示无生」因为有了道谛的缘故,所以遵随着道谛的修持,我们将可以获得了无生亦无死的灭谛的功德,所以这句话就讲到了四谛的内容。

34、依此殊胜理,佛说我我所、蕴处界等法,皆随众生器。

也就是说佛陀先跟他们讲四圣谛的道理之後,再跟他们说有我和我所、蕴处界等这些世间的万法,都是随着众生的根器而说的道理。那也就是说,以世俗谛,以名言有的这种角度去讲的话,有世间的万法存在;可是以胜义谛来讲的话,一切万法的究竟性质都是同一味的,没有差别的,无自性的。所以如果你能够认识甚深缘起道理的话,那你现有看到的万法,和实际上究竟性质的无自性,并没有任何的相违,因此你可以很容易的使缘起现性空、性空现缘起。

35、宣说大种事,皆是识所摄,彼离智所见,岂非皆颠倒。

前面这两句话有不同的解释,可能针对这个解释来讲的话,是有一点困难。有一些的宗义论师,他们曾经引用龙树菩萨的这句话,说了龙树菩萨其实也主张唯识派的论典,因为龙树菩萨说了「皆是识所摄」,也就是所谓的唯识派的三界唯心造的意思。一切的万法都是属於意识的本性,所以因为有这样一句话,所以有一些的论师认为,龙树菩萨不主张外境,而且主张了万法皆心造,万法皆是心的本性的意思。

可是如果我们直接的从经文的辞句去作解释的话,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偏差,经文所要表达的内容,没有办法捉得刚刚好。就像好比什麽呢?自续派是绝对不讲无有自性的,可是在《中观庄严论》也就是自续派的论典里面,曾经有说了这样一句话,「无有自性,如同幻化」的这样一句话。但是在这个辞面上说「无有自性」非常的清楚,可是实际上他并不是要表达无有自性的内涵,他只是要表达说无有真实的自性,是要讲这句话的意思。所以我们有时候在阅读经典的时候,你不能直接针对一个字而去解释这部经的内容,而是你必须要看这部经,再配合它的解释,整个阅读过之後,才去解释每个字的意思才是啊!

所以龙树菩萨的解释里面,有时候我们为了要了解更深奥的内容,应该配合像《入中论》或者是其他的论典,再来阅读龙树菩萨的着作的话,我们才有办法更清楚的去了解。在龙树菩萨的大弟子月称菩萨的《入中论》里面曾经有说到了,如果所知的法它是无有自性的话,能知的意识也应该无有自性才对,你怎麽能够说所知的法无自性,而能知的意识有自性或者是真实呢?这是没有道理的。那月称菩萨曾经有这样说过的缘故,所以我们自然就可以了解说到,龙树菩萨的最究竟意趣,他认为诸法皆无有自性,所以他不会分说无外境,但是意识却是真实,不会有这样的说法。既然是如此的话,就跟唯识派所说的是正相违了,因为唯识派他们认为说无有外境,可是意识却是真实。

所以「宣说大种事,皆是识所摄」的这一句话,如果我们假设不是按照唯识派的意思去作解释的话,那我们应该如何作这个解释呢?「宣说大种事,皆是识所摄」的这句话,应该怎麽说呢?一切轮回和涅盘都是唯有意识安立而有的,因此由意识所摄的,这里面所摄的意思,并不是说是属於意识的性质,而是说是由意识安立而有的,或是从意识而生的。为什麽轮回由意识而生呢?因为轮回由无明而生,无明是一种意识。我们现在讲大种的话,大种是成办四大的种子,成办四大的能力,所以大种来讲的话,它是一个非常细微的微尘,它是属於能力的一种状态,这叫做大种。大种本身它仔细的去寻找假义的时候,也是寻找不到的,寻找假义找不到可是却又存在,那存在的方式是什麽呢?唯有意识安立而有的。因此一切的法,都是唯意识安立而有的缘故,所以皆是识所摄。所以在此的所摄,并不是像唯识派所说的三界唯心造的意思,而应该说是由意识安立而有的意思。

「彼离智所见」如果远离了这种空正见的所见,「岂非皆颠倒」难道这些不是颠倒了吗?因为以实际来讲的话,这些都是无自性的,如果你所认知的,和无自性的智慧所认知是不同的,那就成为颠倒了,难道这不是颠倒吗?以反问的一个用辞来作决定,也就是说这一切法皆无有自性。

刚刚法王为什麽在笑的原因,是因为法王在说「岂非皆颠倒」,没有一个非字,所以法王说他有一点混淆了,到底是颠倒?还是不是颠倒的意思?所以刚刚法王开玩笑的说,我是站在法座上对你们说法的人,身为说法者的责任是让你们更清楚才对,好像我应该让你们更清楚的去了解的,可是我本身已经混淆了,所以我可能不但没有办法让你们更清楚,反而可能会让你们更混淆。

或者是我们可以做另外一种解释,也就是说一切的大种,或一切的万法,皆是由意识,「宣说大种事,皆是识所摄」也可以说这些的万法,它是由意识安立而有的,因为意识去寻找假义本身是找不到的,而且它是无有自性的缘故,所以所安立的大种或者是万法皆无有自性。因为无有自性「彼离智所见」,可是我们却随着以前无明的习气看成了有自性了,所以我们的看法已经远离了智者们的看法了,因为智者们他们看的时候,是看成是无自性,可是我们却远离智者的这种无自性的看法,看成了有自性了,「岂非皆颠倒」呢?所以这是一个解释了。

第二个「宣说大种事,皆是识所摄」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一切的轮回和涅盘都是由意识所生的,所以不清净的、或者污垢的这些法,都是由无明所现的。所以远离了智者所现,由无明所现的这些法,难道不是颠倒的吗?以这种的方式去做解释的话也是可以的。由无明所现的法都是颠倒的,为什麽呢?因为在《密集金刚》的经典里面,尤其在生起次第的时候,曾经有说到了,在密乘的修行里面,有说到要观修空性。可是这种的空性不是苖、小苖、青苖、瓶子、柱子上面的空性,这种空性是空性没有错,是要观修的没有错,可是不是重点。因为在密乘里面要观修的空性,这是属於法身的空性。

那这个法身的空性,是在佛果位的时候存在的,如果我们观修的空性,是属於一种污染的,有法上的空性,污染的有法不可能在佛地上成办,因此他的空性在佛地的时候就不会存在,所以不可能成为法身的空性了。所以在密乘的时候所要观修的空性,必须要清净法上的空性才可以,因为唯有清净法才能到佛地。如果清净法没有办法到佛地的话,那清净法上的空性到佛地就不存在了,所以在密乘的时候,所要观修的空性,必须要在佛位的时候有的空性才可以。

因此我们现在在凡夫地的时候,虽然不一定我们有清净的法,可是我们会以自己的观想,刻意的去创造一个清净法,所以我们生起了空正见。以生起的空正见,刻意的使凡夫的相消灭,把它转为本尊的相、清净的相。虽然我们没有办法真正的转为本尊相,可是在我们的观修当中,把它现为清净的法相之後,再来观想它的空性,这样的话,将来才有办法成办法身的空性。所以同样的道理,以污染的执着所现的话,就是污染的有法了。之後就说:

36、若诸佛宣说,唯涅盘谛实,尔时诸智者,谁言余非倒。

什麽叫做涅盘呢?涅盘是当我们的内心,断除了一切障碍之後,所有的心的究竟性质的空性,这个叫做涅盘。也就是说在心的空性当下,所依的心没有任何障碍的这种心空性,我们称为叫做涅盘的。所以当智者能够现证涅盘,看到涅盘的时候,他等於看到了空性。所以在看到空性的当下,他不会有任何错误的乱相,所以以智者的知见去看涅盘的时候,所见和所在是相同的,所以是真实的。「若诸佛宣说,唯涅盘谛实」因为他所见和所在是相同、吻合的,不是违背的。

可是我们看身心的这种蕴体的时候,他所见和所在是不同的,所以他是颠倒的、是错误的。所以既然我们可以了解到涅盘是谛实的话,「尔时诸智者」尔时这些的智者,谁能够证明说身心等不是颠倒呢?因为身心等是颠倒啊!所以说「谁言余非倒」。

37、若心有散乱,为诸魔作使,若如是於此,无患何不许。

「若心有散乱,为诸魔作使」如果我们的内心,随着真实相而产生的执着,因此随着真实执着而散乱、动摇的话,那变成了说真实执着控制了我们的内心,於是自然就会产生非理作意,於是就会产生烦恼,我们就会被烦恼魔给作使的话。「若如是於此,无患何不许」也就是说这样的话,我们为什麽不能够承认说,既然空性已经能够断除真实执着的话,那被空性所转的智者,为什麽他还会被烦恼魔给唤使呢?这是不会的。为什麽我们不能承认呢?因为空正见它与真实执着的所执是正相违的。既然我们随着真实执着,会被烦恼魔给唤使的话,那随着空正见给控制的,随着空正见给转的智者们,他们怎麽可能会被烦恼魔给使唤呢?这是没有的。所以「若如是於此,无患何不许」。接下来则是说到了:

38、正等觉宣说,无明缘世间,说世是分别,云何不应理。

於是佛说了,我们世间人因为有无明的关系,所以於世间轮转的。所以如果佛说世间是由世间无明的分别心而促成的话,为什麽没道理呢?这是有道理的。

39、若无明灭故,何者即当灭,是无明遍计,云何不显明。

如果无明消灭的话,那无明所产生的这种十二因缘则会一起消灭。既然十二因缘都是由无明所产生的话,为什麽我们没有办法能够,很清楚的了解到说,一切的痛苦来源是从无明而促成的呢?因为十二因缘是由无明所产生的。为什麽呢?因为无明消灭的话,其他的十二支就会被消灭。

40、何者具因生,无缘即无住,离缘故即灭,此有亦何得?

既然我们了解到说,一切都是由因缘而生的,没有依赖因缘的法就不存在了,就是随着因缘而生,随着因缘而灭,无有因缘则无生,无有因缘则无灭,这个道理了解的话,你又有什麽自性可得呢?「此有亦何得?」

41、诸说实有者,执为胜事住,彼住此道故,无少分希有。

「诸说实有者」在此是正针对外道而说的。外道他们认为不只有自性以外,他们也认为说我是独立实体的,而且我是常一自主的。「诸说」的意思就是说,他说了,或者外道主张的诸法皆有自性,所以诸法皆有自性的说者,就是外道的实有者,他们执着有常一自主的我,所以叫做胜事住。这里的「胜事」就是指常一自主的意思。「彼住此道故」因为他们的主张里面,安立了有常一自主的缘故,所以「无少分希有」,也就是说因为他们已经主张了常一自主的我了,所以纵使他们说有自性的话,也没有什麽好稀奇了,因为他们已经认为常一自主的我存在了,所以他们说有自性的话,我不觉得这是稀奇。可是稀奇的是什麽呢?让我觉得惊讶的是内道。

42、然依诸佛道,说一切无常,执取诸实有,安住此最奇。

「然依诸佛道」也就是说依由佛陀的四法印,而安立了空和无我的下部论师,你们说了一切法皆是无常相,你们原本就有自性的这种我执存在了,可是你们却可以用佛陀所说的无常缘起的道理,来建立有自性的话,「执取诸实有,安住此最劣」这有两种的翻译了,劣的这个字在此也可以翻译为奇,最奇或者最为劣,这两种的说法都可以。你明明说了无常的道理,或者缘起的道理了,可是你却可以用无常和缘起的道理,把他转为是有自性的理由的话,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差劲的说法,而且你的这样说法,会让我觉得很惊讶、很奇有,「安住此最劣」或「安住此最奇」有两种的翻译了。

43、顾此又顾彼,观後若无缘,诤此或彼实,圣者何能说。

也就是观察了任何的假义之後,既然都找不到的话,我们有什麽能够诤论的呢?因为观察任何一切的假义之後,什麽都没有办法获得啊!在43句里面的「观後若无缘」,就是讲到了我们没有共相有法来做诤论的,因为自续派他们在诤论有没有自性有的时候,他们是以自性的有法做诤论的。可是中观派他们不觉得有一个自性有法,因此他们没有一个共同安立的一个有法存在,我想这是讲到这方面的内涵。

44、谁不许缘起,着我或世间,彼遭常无常,恶见等所劫。

外道者他们不认为有缘起的存在,於是就执着常一自主的「我」,但是这一些的外道者,他们将会有内违主张的这种损坏,也就是说他们对无常法执着为常法了,因此在他们的见解上,会有邪见来损害他们的。之後是讲到内道者:

45、若许缘起法,又许法有性,彼等由因患,云何能不违。

又说了法是有自性的话,「若许缘起法,又许法有性,彼等由因患」那这些人会由他们这种违背的,或者矛盾的邪因的过患,因此使他们的主张产生了内违,所以「云何能不违」。

46、若法依缘生,犹如水中月,非实亦非倒,彼不被见夺。

如果你能够了解到,诸法是由因缘而生,缘起而生、缘起而灭的这种水中月幻相的道理的话,那并非真实而有,因此就不会被邪见给颠倒了,所以就不会被邪见给夺走我们的法身慧命。

47、若许有实事,决定生贪瞋,执怖暴恶见,从彼兴诤论。

如果认为有自性,或真实存在的话,那由这种执着,决定会产生贪瞋的,因此我们就会随着邪见,而制造不需要的诤论了。

48、彼因起诸见,无彼惑不生,若此正了知,见烦恼俱尽。

如果你能够了解到因缘而生的道理的话,那不会有上述无意义的诤论和邪见或疑惑了。如果能够了解到空性道理的话,一切的烦恼也因为对空性的了知而尽除。

49、由谁了知彼,从缘生而现,缘生即无生,圣说最胜慧。

谁能够断除这一切的烦恼呢?那就是谁能够了解到缘生而起的道理。缘生而起的缘故,所以就不是自己而生、自性而生了,缘生即无生。因为它是依赖着他力而生,所以不是自力而生,既然不是自力而生的话,就不是自性而生了。这种无生的智慧,「圣」也就是佛陀说这是最殊胜的智慧。

50、为除邪妄执,无实执为实,遍执及兴论,次第由贪生。

「为除邪妄执」为了能够断除这个真实执着的缘故,我们应当了解到说,这些的烦恼是从那里来的呢?是从「无实执为实,遍执及兴论,次第由贪生。」这些都是因为,由真实执着而产生的。为了能够断除真实执着的缘故,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一切痛苦的根本是从那里来的呢?就是我们把没有真实的自性执取有真实,因此而产生了这些的兴论,因此而产生了贪瞋等。

51、诸大德本性,无宗无所诤,彼尚无自宗,岂更有他宗。

「诸大德本性,无宗无所诤,」大德是指中观的论师,因为他们没有主张自性的缘故,所以没有自性执着所产生的诤论了,「彼尚无自宗,岂更有他宗。」所谓的中观论师无有自宗的意思,并不是说中观论师不主张任何的东西,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中观论师不主张缘起性空的话,那中观论师就没有任何中观的主张了。

这里面所说的无自宗的意思是什麽呢?就像刚刚所说的共相有法,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共同可诤论的基础了。因为中观论师认为,没有一法是有自性的,所以你今天在跟我辩论的时候,你是以自性的有法跟我辩论的话,那我们没有一个共同辩论的基础,是以这种的角度去做解释的。

52、获得法器已,散乱如毒蛇,自心速捉持,念失惑毒侵。

「获得法器已」了解了这个无自性的道理之後,以空正见的法器去消灭如同「散乱如毒蛇,自心速捉持,念失惑毒侵。」

53、诸心有所住,惑毒岂不生,若时处於中,亦被惑蛇咬。

54、如愚真实想,见影然生贪,如是世间痴,障覆难知境。

55、诸法如影像,慧者知其义;眼虽见污泥,不为污泥染。

56、凡夫贪着色,中者离贪着,遍知色性相,具慧得解脱。

「凡夫贪着色,中者离贪着」在三界里面的烦恼去做一个分析的话,那也就是说,欲界的烦恼是非常重,比起色界和无色界的烦恼来讲的话,欲界的烦恼是非常粗糙的,所以「凡夫贪着色」也就是欲界的烦恼,是针对於色声香味触五欲产生的这种贪着。「中者」也就是说烦恼不是那麽强烈的,轮回的这种凡夫,中者也就是色界和无色界的这些修行者们,他们了解到欲界的烦恼过患之後,会去远离欲界的贪着。所以第一个凡夫是指欲界的凡夫,欲界的凡夫贪着五欲;可是中者的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他们会远离这些的贪着。那超越了三界,了解空性的这个修行者,因为遍知五欲的究竟性质、空性的缘故,所以具有这种智慧而获得了解脱的。

57、执净起贪着,不执则离贪,已见如幻士,寂灭证涅盘。

「执净起贪着」欲界的凡夫为什麽会贪着欲界的五欲呢?因为他们把不净东西执取为净,因此而起贪着的。色界和无色界的这一些修行者,或者是天人们,为什麽会远离这种欲界的烦恼呢?因为他们不会如此的执取,而远离了这种的贪着了。了解空性的这些修行者们,因为看一切的万法如同幻化般,因此他们不会生起任何细微的烦恼,於是而证得了涅盘。

58、邪见现诸苦,一切烦恼源,有无为等观,达义即不起。

「邪见现诸苦,一切烦恼源」由邪见会现起了一切的痛苦,因此邪见的真实执着,则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有无为等观,达义即不起」如果你能够了解到,有为法和无为法的究竟性质是平等的话,依由这种的观慧,你通达了诸法的究竟性质的缘故,所以你不会对任何一法,而产生这种烦恼的,所以「达义即不起」。

59、有处即有贪,亦有离贪故,无处之大士,无贪无离贪。

「有处」如果有真实执着的所缘的话,叫做有处了。则会有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的形成。有处即有贪,这里的「有贪」是指欲界的意思,也就是五欲的贪着。「亦有离贪故」,离贪是指色界和无色界,之前的有贪是指欲界。所以有真实执着的所缘处叫做有处,有真实执着的所缘处的话,则会有欲界,所以叫做「有处即有贪」。也会有离贪的色界和无色界的缘故,远离了真实执着所缘处的这个大士,也就是圣者们,则没有欲界,也没有色界和无色界投生的因缘了,所以「无处之大士,无贪无离贪。」

60、若见自性离,心能无动乱,能脱惑蛇搅,无尽大苦海。

「若见自性离,心能无动乱」在资粮道的时候,听闻了空性的道理,并且学习。在加行道的时候,对於空性而产生了修所生慧,并且继续保持这种对空性的观修,一直到世第一法。这时候虽然有异共相来观修空性,可是慢慢的因为透过长时间的观修,二相慢慢净除之後,现证空性的那个时候,心就能够无动摇的安住於空性当中,这时候现证空性的见道将会获得。

再反覆的去串习的话,就是进入了修道。这时候由烦恼惑所产生的这个大蛇,就没有办法动摇你了,我们就能够随着这种修道而获得了解脱,因此能够脱除这种无尽大苦海的轮回了。所以在此已经说明了说,唯有空性才能够让我们获得了解脱。所以有一些的论师,他们认为获得解脱不一定要了解空性,这种的说法是不符合於龙树菩萨所说的最究竟意趣。

因此声闻和独觉的阿罗汉,因为已经获得了解脱的缘故,所以他们必须要了解空性,因此他们的见解是属於中观应成派的见解。这时候我们必须要了解到说,声闻乘和声闻宗义是不一样的。声闻的宗义不一定是声闻乘,声闻乘也不一定是具有声闻的宗义。因为声闻阿罗汉他是属於声闻乘的修行者,因为他是属於声闻阿罗汉,可是他的宗义是属於中观应成派大乘的宗义,不是声闻的宗义了,这点差别我们必须要了解。

所以我们要了解到说,大小乘宗义和大小乘的修行者,和大小乘是不同的。大乘者不一定要具有大乘的宗义。为什麽呢?就像好比因为有菩提心的缘故,他就自然进入了大乘门,他就是大乘的修行者,可是他的宗义,有时候可能会成为了经部,或者是一切有部的这种宗义,这是有可能的。因为像经部和一切有部的这些修行者,他们听了菩提心的教授,觉得菩提心很殊胜,於是生起菩提心,这是大乘修行者,可是他们的宗义是有部和经部的宗义。所以以行为来讲的话,他是大乘的修行者,大乘者;可是以他的宗义来讲,就是小乘的宗义。

同样的道理,大乘宗义者因为他的宗义来讲,是属於中观的宗义,可是以他个人的行为来讲,他没有办法生起菩提心,以出离心进入小乘的缘故,所以他的修行上是小乘,可是以他的宗义来讲却是大乘。接下来就是做回向了。也就是说:

61、此善愿众生,集修福智粮;获得由福智,所出二殊胜。

愿此,就是着造这本论典的功德,能够使一切有情众生,能够累积福德和智慧两者资粮;由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所出生的二身功德,皆能够获得。龙树菩萨做此回向。

这以上是三天的法会已经结束了,这个经典并不是说,像看故事书一样,看完一遍就好了,而是要反覆的阅读,从每一个字上都要去体会到它的辞义。首先要了解,以听闻的方式来认识每一个辞义,了解这个内容,以了解的内容再反覆的去思惟,以思惟来生起智慧,这样的话再去串习。  

对於思所生慧所体悟的内容,要反覆的去串习,一次再一次的这样去训练的话,我们真正的就能够生起证量了,这就是所谓的修所生慧。如果你们觉得说,在短时间内就能生起证量的话,那你的这种期望是错误的,不应该抱有这种的期望。

以我个人来讲的话,应该是思惟空性的时候,大约有五十三、五十四年之久了,透过反覆的思惟,有这个决定的定解,少数的这种会义,大约有四十多年了,所以不是那麽简单能够了解的。

但是这不是说,只是透过思惟而已去了解内容,而是说要反覆的去训练、训练,真的我们可以应用在生活当中,确实会有一种感受,它会带来感受,而不只是一个知识而已。菩提心的这种思惟,我们能够直接的获得利益。就像好比我们沮丧的时候,菩提心的思惟会马上给我们带来心力,可是空正见没有办法像菩提心一样,那麽直接的给我们利益,好像没有这样一种感觉。虽然我没有证得空正见,所以我没有办法很明确的说出,可是透过反覆的思惟,对於我们事相的了解,我相信会有绝对的帮助。圆满结束。吉祥如意。










相關文章:
六十颂如理论(1)
六十颂如理论(2)
六十颂如理论(3)
六十颂如理论(4)
六十颂如理论(5-1)
六十颂如理论颂 龙树菩萨

上一篇(六十颂如理论(5-1)) 回目錄 下一篇(菩萨戒品释(1))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六度波罗密修持摄要
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
佛说八大菩萨经 日期2008/9/28 21.38
净土的声闻圣者必定回向大乘菩萨道:净土探究----大寂法师着
2006年全球供佛斋僧大会

赞助网站
大同大學教育網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利他無我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資料來源 : 喇嘛網
藏傳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