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20神變日-觀音心咒唸誦法會 中華大覺道次第佛學會五月份法訊 台南市藏密佛學會 十一月法會訊息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因果论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三)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06 01:22:10
學習次第 : 无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卷三)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轻蔑天民。

扰乱国政。

赏及非义。

刑及无辜。

杀人取财。

倾人取位。

诛降戮服。

贬正排贤。

凌孤逼寡。

弃法受赂。

以直为曲,以曲为直。

入轻为重。

见杀加怒。

知过不改。

见善不为。

自罪引他。

壅塞方术。

讪谤圣贤。

侵凌道德。

射飞逐走。

发蛰惊栖。

填穴覆巢。

伤胎破卵。

愿人有失。

毁人成功。

危人自安。

减人自益。

以恶易好。

以私废公。

窃人之能。

蔽人之善。

形人之丑。

讦人之私。

耗人货财。

离人骨肉。

侵人所爱。

助人为非。

逞志作威。

辱人求胜。

败人苗稼。

破人婚姻。

苟富而骄。

苟免无耻。

认恩推过。

嫁祸卖恶。

沽买虚誉。

包贮险心。

挫人所长。

护己所短。

乘威迫胁。

纵暴杀伤。

无故剪裁。

非礼烹宰。

散弃五谷。

劳扰众生。

破人之家,取其财宝。

决水放火,以害民居。

紊乱规模,以败人功。

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

见他富有,愿他破散。

见他色美,起心私之。

负他货财,愿他身死。

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

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埋蛊厌人。

用药杀树。

恚怒师傅。

抵触父兄。

 

太上感应篇注讲证案汇编白话节本卷三

 

轻蔑天民。

 

【解释】

 

恶人做了官,不但不会爱国爱民;而且竟然还敢任意的轻视欺侮天下的人民。

 

【分析】

 

唐太宗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的道德若是积得厚,则永远令人怀念感佩;而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生活,则国家自然就巩固安全了。」所以做君王的,若是有仁厚的道德;则人民归向他,就像归向父母一样啊!我们观察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圣王,都是仁民爱物,视民如伤;爱护百姓就如同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况且是替代君王治理州县的官吏,就更应该要体会这个道理啊!

 

故事一:

 

宋朝的郑清臣,生性非常的刻薄寡恩。他当槐里县的县令,虐待县民;等到他任满离开的时候,槐里县的百姓把道路都挤满遮断了,并且向郑清臣吐口水咒骂他;郑清臣就以辖内属民侮辱长官的罪名奏报朝廷,宋真宗就说:「为政最重要的是在得民心,民心对你的施政,既然是如此的唾弃反弹,那麽你在槐里县的施政和所作所为,不用问也就可以知道了!你竟然还敢抱怨,把民众当街侮辱你的事情奏报朝廷,真是太胆大妄为了啊!」郑清臣因此而被朝廷定罪贬官。

 

故事二:

 

唐朝大历二年,因为秋天的霜害,严重的损害了农作物;皇上关心灾情,就下令各州县调查辖内农作物受损的情形,并向朝廷回报;而陕西渭南县的县令刘澡,却向朝廷回报说:「本县的农作物,没有遭受到任何的损害!」因为各地都传来损害的灾情,而渭南县却报称没有灾情,皇上因此感到十分的怀疑,就派人前往查看;结果渭南县的农作物,受损面积达三千多顷。皇上听到了调查报告,就叹气的说道:「县令乃是百姓的父母官,就算所管辖的县内没有遭到天灾的损害,也应该说有遭受到损害,县令刘澡竟然是如此的不仁!」因此皇上就将刘澡定罪,流放到很远的地方。

 

扰乱国政。

 

【解释】

 

恶人做了官,不但不能爱国爱民,却扰乱了国家的政务,破坏了社会的秩序!

 

【分析】

 

一个国家必须要培养和平的福报,不可以任意的变更法令制度;即使是有所建设和变革,也必须要十分的详细谨慎啊;若只是一个人的私意,想要有所变更,就轻率的提出改革的建议;那麽这样就有了一番的施行,也就会有了一番的扰乱损害;况且祖宗所制定完成的法令规矩,各级官吏的奉行,时间已经相当的长久;而且百姓也已经习惯了,感到很方便,何必一定要频频的变更旧有的规定,徒然的扰乱国家的政务呢?

 

故事一:

 

宋朝的李沆当宰相的时候,马亮就对李沆说:「外面一般人对您的施政批评,多认为您没有什麽作为啊!」李沆回答说:「我对处理国家的政事,没有什麽特殊的才能;但是中外所陈述的利害意见,凡是所讲的变革建议,喜欢激昂躁进的,我就不采纳;我之所以如此,就是想要补一补国家的元气啊!今天国家的法令规章,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如果我依照他们的建议,一一的照作,那麽就会对国家百姓造成很多的伤害啊!」那些存心不厚道的官员,想要利用机会力图表现邀功,怎麽会肯去想到,如此的作为,恐怕会扰乱到百姓啊!

 

故事二:

 

唐朝的宰相李林甫,推广骑之法;而朝廷的大臣,对於李林甫的这个主张议论纷纷,多持反对的态度;但是李林甫却是极力的坚持自己的意见,而唐朝的国防力量,因为骑之法推行而一蹶不振了。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创行新法,而且还一意孤行急切的推行新法;结果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导致宋朝国家的元气,因为新法的推行而大受伤害,国力从此而极速的衰落,这些都是扰乱国政的流弊害处啊!

 

赏及非义。

 

【解释】

 

不能够赏善罚恶,以彰显劝善惩恶的功能,竟然却奖赏到不义的恶人。

 

【分析】

 

赏之为道,目的就是为了要崇尚道德报酬功劳,所以「赏」是国家朝廷激励劝导人心重要的法令制度;不应该赏而赏的,就叫做非义。所以违背了是非,废弛了法纪,助长了恶行;偏心自私,进用了坏人而换掉了好人,这些的措施作为,最是干犯天怒啊!所以负责爵赏的人,能够不小心谨慎吗?

 

故事:

 

周朝的时候晋文公,有曾经跟随他流亡共患难的贴身臣子向他说:「大王您所推行的三种赏赐,没有一项是赏及微臣的啊!这一定是微臣有罪过才会如此啊!所以微臣在此向您请罪!」晋文公说:「以仁义来引导我,用德惠来劝导我,这种人接受我上等的赏赐;辅助我帮忙我成功的推行仁政,这种人则接受我中等的赏赐;与我共患难,为了保护我的安全而流血流汗受伤的,这种人则接受我第三等的赏赐。若只是以劳力来服事我,对我缺失的改进,并没有什麽帮助的这种人,是在三种赏赐赏完之後,才轮到他的赏赐;所以今天你就会接受到这种的赏赐啊!」晋国的人民,听到了晋文公对赏赐这种的说法和做为,都感到非常的欢喜。

 

【再析】

 

晋文公的赏赐,可以说是赏合乎义了,这也是晋文公能够称霸诸侯的重要因素;如果做到了赏合乎了义,那麽国家的一官一爵、一丝布、一粒米,怎麽可能会有稍微疏忽的弊端发生呢?这样自然而然,钻营拍马逢迎送礼的人,就无法得逞了;而奉公守法、尽忠职守认真做事的人,都会互相的劝勉鼓励,为国家社会立功了。

 

刑及无辜。

 

【解释】

 

刑罚到无辜的好人,使他们含冤受屈。

 

【分析】

 

刑罚的目的,是用来惩罚警惕恶人的,圣人不得已才制定了刑罚;所以刑罚本来就不是吉祥,也不是善事;而刑罚额度的裁量,和犯人所犯的罪,若是相当相称的,尚且还要哀愍可怜他们,因为不明白道理而误蹈了法网;不可以因为破了案立了功而感到欢喜,这样恐怕会弄错了案情啊!所以古人对於刑罚的斟酌裁量,非常的谨慎,详细的审理明查;若是刑罚不当,使得无辜的人受害,这样不只是在审查案件上不公平有缺失,而且也违背了上天好生之德的美意啊!况且杀人者死,法律有明文规定,今天却因为自己的疏失错误而刑罚到无辜的人,所杀的不止一个人而已,而将来受到报应的只有我一个人,那麽杀人抵命的道理,不知道应当要如何才能够公平啊!唉!这种的罪业,就算是平时为官公正廉明,尚且不免於在案情胶着疑云重重,或是证据相似的时候,偏差的坚持自己的意见来认定罪刑,而不去虚心详细的明察,因此而导致了後来终身的饮恨後悔;而且无辜被杀的人,一定会怨怨相报紧追不舍啊!何况是那些审查案件漫不经心的官员,那他的果报就更严重了啊!想到这里能不怕吗?

 

故事一:

 

马炳担任嘉鱼县县长的时候,有位江洋大盗带领着喽罗,竟然敢冲进官府,放火抢劫官银之後扬长而去;而这位为首的大盗,脸上的胡须很长,嘉鱼县的衙门在被洗劫之後,刚巧传来消息说:团风镇有条船上载了一二十个人,行迹相当可疑,其中还有一位留有长胡子,可能就是盗匪的首领,而事实上并不是;马炳竟然就下令逮捕这个人,并且还发布了破案的新闻。这位不幸被误认为江洋大盗的人,被逮捕下狱之後,竟然冤死在狱中。而马炳後来升官,当到了御史,这时候真正的强盗才被其他的县衙逮捕;而这个衙门的长官,刚好跟马炳曾经是好同事,就不追究这件冤案。後来马炳又升迁,当上了都御史。有一次,他坐的船刚巧经过团风镇,当晚就停泊在团风镇过夜,没想到晚上就被强盗洗劫,而且马炳全家的人,都被强盗杀死了。

 

故事二:

 

从前有位姓阎的官员,在他担任南京巡抚的时候,有人诬告镇江人周志廉是强盗的首领,周志廉因此就被传讯到南京衙门,接受审问调查;周志廉家境富有,生活安逸,心中十分的畏惧衙门会对他用刑逼供,就想办法贿赂有权有势的人替他关说;因此阎巡抚对周志廉就更加的怀疑,竟然用杖刑把周志廉活活的给打死了。而阎巡抚後来竟然被周志廉的冤魂索命而死。

 

【再析】

 

阎巡抚怀疑周志廉贿赂而将他杀死,这件事情看起来似乎是满公正的;然而杀死一个不是犯了死罪的人,尚且能够变成厉鬼来报仇索命;从这个公案可以知道,做官的不可以自以为是公正无私,就可以任意的妄加决断判人死罪啊!

 

故事三:

 

李龟正担任法官,断狱判案的时间相当的长。有一天,他有事出门,经过三井桥的时候,亲眼看到十几个人披头散发,大喊「冤枉啊!我是被冤死的啊!」渐渐的走过来逼近他,李龟正这时候感到十分的害怕,立即就折返家中。回到家之後,就教诫他的儿子说:「你们读书做官,千万别担任审判案件论人罪刑的职务啊!我担任法官,因为清廉谨慎畏惧,所以常常因循依照往例来判决,以至冤枉杀死了那麽多人,我今天就是後悔,也已经来不及了啊!」没多久,李龟正就死了。

 

【再析】

 

像李龟正这样清廉谨慎畏惧的法官,都会误判而杀错了人;那麽那些不清廉、不谨慎、不畏惧的法官,看到李龟正的下场,不知道会不会有警惕之心啊!

 

杀人取财。

 

【解释】

 

故意把人杀害,以夺取他的钱财。

 

【分析】

 

把人杀死以夺取死者的钱财,这种的恶行,不一定全都是强盗才会做的;例如贪官污吏,为了贪取非分之财,就用刑罚的手段,将嫌犯杀死在监狱中;豪门巨富贪财无厌,欠他们钱的人,纵然是到了颠沛流离的困境,这些豪门巨富,仍然是昧着良心,逼迫他们限期还钱,而且还加重利息;心狠手辣的人,为了贪取钱财,竟然乘人之危夺取钱财,根本就不理会别人的死活;庸医为了贪财,枉顾病人的性命,乘人病情危急的时候,搾取病患的医疗费用;这些人都是因为贪财而起了杀人的动机,做出了杀人的行为啊!然而这些杀人取财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被厉鬼索命而死的;而他们所夺取来的钱财,到最後也都化为乌有了啊!

 

故事一:

 

长江沿岸有一个船户名叫龚僎,乘着江上起大风的时候,把一位富商推下水淹死;然後再夺取富商遗留在船上的钱财,龚僎因此摇身一变成为富翁,在维扬定居下来;不久之後,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长大以後,也不知道什麽原因,视父亲为仇人,龚僎因此感到非常的忿怒,就到庙里叩问乩仙,乩仙说:「庚子八月西风恶,扬子江中波浪作;二十年前一念差,贵君试把心头摸!」龚僎听了大吃一惊,知道二十年前,那位被自己在扬子江上推挤下水淹死的富商,已经投生做了他的儿子,来向他报仇了啊!於是龚僎吓得弃家而去,最後落得不得好死。

 

【再析】

 

由此可知,凡是谋得而来的钱财,自己决定不能够安心的享用,仍然会被所谋害的怨家占有;而自己所得到的下场,则是落得二十年来,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最後也不得善终。而且阴间的判官,尚且还没有向自己算这笔帐;若是到了阴间算帐的时候,那种的痛苦就更加不堪闻问了啊!

 

故事二:

 

从前有一位在衙门当差的衙役,有一天清晨,他很早就出了门;当他走过荒郊野外的时候,被一位身上带着财物的出外人看见了;这位出外人看到衙役带着兵器走过来,怕他会对自己心怀不轨,就立刻藏身在草丛里面;这时候衙役也搞不清楚,只听到草丛里面有稀稀疏疏的声音,又没看见附近有人,恐怕是老虎和豹藏在草丛里面;因此就用长枪向草丛里面乱刺,结果刺中了这位出外人,拖出草丛一看,人已经死了,衙役这时才知道自己误杀了人;在无可奈何之下,就取下了出外人身上所带的财物;并且把屍体丢弃在草丛里面,这件事没有被人发现;衙役因此而变得富有,妻子也生下了一个女儿。有一天,衙役在门口,忽然看见被他误刺而死的出外人,他立即把门关起来,躲在门後偷看,出外人竟然走进了对门邻居皮匠的家中;不久之後,皮匠就生下了一个儿子。衙役知道其中的因缘,就对皮匠非常好,并且很照顾疼爱皮匠的儿子;自己的女儿长大之後,就准备把女儿嫁给皮匠的儿子;皮匠非常的欢喜,就要求儿子要好好的孝顺衙役,就如同孝顺自己的父亲一样。有一次正逢到夏天,天气很热,衙役喝醉了酒,就睡在床上;身上的汗不断的冒出来,皮匠的儿子在旁边侍候,就用刀轻轻的把衙役身上的汗刮掉;衙役因为喝醉了,糊里糊涂,感觉有东西在他身上动来动去,就用手去拍打,於是刀一偏,就插入了衙役的肚子里面;这时候衙役还没死,於是便呼唤家人,说出了这件事情的原委,并且立即把女儿嫁给皮匠的儿子,家产也都还给了皮匠的儿子。

 

倾人取位。

 

【解释】

 

陷害别人,以夺取他人的官位。

 

【分析】

 

世间的一官一职,虽然都有定命;但是做部属的,只要肯努力断恶修善,就有机会升官,升到非常显赫的地位。平常人只要多做善事,也有机会得到官禄;若是为了自己想升官,就不择手段陷害他人,以夺取他人的官位;然而因果循环,天理昭彰,陷害他人的人,最後还是会被别人陷害的;夺取别人官位的人,最後自己的官位,也会被别人夺走;而且报应之快,几乎马上就可以看得到啊!

 

故事:

 

宋朝的大臣弥德超,看见枢密曹彬的功勳声望日益隆重;因此就向皇上诬告曹彬密谋不轨,想要造反;皇帝因而听信弥德超的谗言,於是就罢免了曹彬的官职,而起用弥德超担任枢密的重要职务。这件事情发生之後,没有多久,宰相赵普竭尽所能的为曹彬辩解洗刷冤情;皇帝终於恍然大悟,就把弥德超流窜到很远的地方,对待曹彬一如以往一样的礼遇。看到这个故事,则陷害别人就是陷害自己的道理,岂不是更加的明确吗?然而这种的害处,还算是小的呢!至於唐朝李林甫当宰相的时候,反覆的倾陷别人,以巩固自己的位子;当时边疆的元帅,都是由朝廷的名臣担任;功劳卓着的就可以入朝拜相,李林甫想要阻塞这条拜相之路,就向皇帝进言说:「文臣的胆子小,不敢抵挡外敌武力的入侵;若是起用胡人来担任元帅这个职务,胡人就一定能够拼死命的保护大唐江山了。」皇帝因误信而采纳了李林甫的建议;因而导致了以後安禄山造反而天下大乱。这就是为了要保住自己爵位自私的念头,而使得天下苍生受害的例子;最後李林甫被朝廷判了私通判逆的罪名,死了之後还被剖开棺材斩断屍首,这原非是他所犯的罪啊!然而他陷害贤人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而重用了安禄山;所以朝廷就用叛逆的罪名,加到他的头上,这岂不是皇天在冥冥中默默定下的公案啊!唉,食君之禄,做臣子的应当报效君王国家才对,怎麽可以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呢!

 

【嘉言】

 

从前人说:「既然是委身事奉君王,那麽这个身体,就应当不再是自己的了;所以应该要念念都为君王国家,怎麽可以再顾及自己的身家性命呢?这样的臣子,怎麽会不忠於国家呢?」古人所说的这些话,的确可以做为前面这些人的金玉良言啊!

 

诛降戮服。

 

【解释】

 

贼寇若是已经投诚降服,反而把他们杀死,最是大大的违逆天理。

 

【分析】

 

用兵打仗是凶事,战事实在太危险,圣人不得已才用兵;所以古时候因为战争而杀死了许多的敌人,则会替他们感到悲哀,可怜他们战死沙场;战胜的一方,并且会为战死者举行丧礼;至於投降归顺的敌人,更是应该要怜悯安抚劝谕他们;若是已经投降顺服的敌人,而又把他们给杀掉,这种的居心,实在是太残忍了,所造下的恶业,也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将来遭到的灾祸,没有比这个还要大啊!

 

明朝的颜茂猷先生说:「慈悲心重的人,不能够带兵打仗做将军啊!难道说当了将军,就是死路一条了吗?其实并非如此,将军若是能够救百姓、平暴乱、使国家安定,则做将军就有了生路可走;所以因为挽救苍生,不得已才用杀戮,则功劳没有比将军还要大的了,为什麽呢?因为牺牲少数人而能救活千万的生命,这和寻常的行善相比,固然是有所不同;若是为了要成就自己的功名,就以屠杀的手段来杀害众生,则罪过也就没有比将军还要大的了!为什麽呢?因为打败仗则多杀自己的部属,打胜仗则多杀敌人的军队;若是军纪不严,则会滥杀无辜的百姓,这些都是主将的责任啊!所以派遣将军不可不谨慎;而将军派遣属下,尤其更是不可以不谨慎小心啊!古人说:『三代都做将军,是道家所忌讳的啊!』然而使用杀戮的手段来阻止杀戮,也是必然会有的事情,但是可以放心的使用吗?所以在遣将运用时,则必须遵守下面三点不可以的原则;第一、怕会无事生事,牺牲了百万将士的生命,而博取个人的挂印封侯。第二、怕会以暴易暴,冒杀了百姓平民,为了争功而砍下更多的人头。第三、怕会双方军队艰苦的激战,彼此都杀害许多对方的将士。亲身担任此项作战任务的人就会说道:『杀人由己,这样可以达到立威的目的啊!』又会说道:『杀人由人,听任他们冒杀劫掠,虚张声势,而我就可以拿来做为自己的战功啊!』要知道为将之道,最重要在於严格的禁止军队杀戮;而严格的治军,则士兵就不会受害,而能够所向有功,这就是以生道而行杀戮的道理啊!」

 

故事:

 

汉朝的大将李广,武功高强善於射箭,匈奴人对李广非常的畏惧,李广因而就被称做飞将军。唐朝的大诗人王昌龄,写了一首出塞的诗,称赞李广的英勇说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然而李广的官运却不好,他的战功虽然彪炳,但是始终都不能够封侯;李广曾经对相士王朔说:「我李广自少年从军以来,每次和匈奴作战时,没有不抢先在前,拼命的杀敌立功;汉兵追击匈奴的时候,我也每次都参与;然而比我晚从军的後辈,都已经封侯了;而惟独我却不能封侯,这到底是什麽原因啊!」王朔说:「将军请您仔细的想想,在您的一生中,有没有做过使您感到遗恨的事情呢?」李广回答说:「我曾经杀死已经投降的胡人八百人,事後我也感到非常的後悔遗恨啊!」王朔说:「灾祸莫大於杀死已经投降的敌人,这就是您所以不能够封侯的原因啊!」後来李广出征匈奴,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李广因此而自杀身亡;他的孙子李陵也做了将军,在一次战役中,被匈奴俘虏而投降了匈奴;李陵的家族,因此就被汉朝的天子下诏满门抄斩。

 

贬正排贤。

 

【解释】

 

贬谪正直的官吏,到边远的地方;排挤贤良的同僚,使他失去官位。

 

【分析】

 

正人君子,贤良之士,都是国家的栋梁,所以应当要重用他们,这样朝廷中才能人才济济,国内国外也都会知道而有所畏惧警惕;若是因为妒忌他们的才能节操,和自己不同道,就想尽办法排挤他们,放逐贬谪他们到边远的地区;这种妨害贤良毒害国家的罪孽,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啊!

 

要知道,世有伯乐而後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的遭遇,道理也是一样啊!假使在位掌权的人,都像伯乐一样,懂得发掘人才而善用人才;那麽有道德心量大的人,就可以使他当宰相;识大体的人,便可用他作谏官;有方策谋略的人,便可以付与他掌管兵权;操守廉洁的人,便可以用他掌管钱粮;爱护人民的人,便可使他作郡守或县令;如此则政府大小的官职,都能够由适当的人才来担任,而没有被遗漏的人才,那麽国家就一定会兴旺!

 

明朝颜茂猷先生说:「凡是排挤贬谪贤良的人,和包容贤良的人,原来相差并不远,只是因为被「我见」所影响。例如有听到贤人的名声,对他非常的仰慕;等他到了面前,对他便有一两件事情忍耐不过,积久之後,便成了仇恨。故包容关系较远的贤人比较容易,包容身边的贤人则比较困难;包容的时间短比较容易,包容的时间长则比较困难,这是什麽原因呢?因为彼此的气,互相的抵冲,而彼此的才能,也互相的抵触了。彼此的名声,在互相的排挤下,造成彼此的影响互相的打击的缘故啊!而且这些贤人,也未必都能够做到了平等心、无我相的地步;所以在彼此交往久了之後,就看见对方的短处了;以往仰慕对方的德行,现在则认为是错敬了对方;今天嫉妒贤人,反而觉得自己的心中是没有偏差的,其实这就是自己的心量不能够容下贤人君子啊!所以有君子相遇,而最後却弄得反目成仇,毛病就是出在这里。必须平日就要有克己忍辱的功夫,不为名、不着相,实实在在的为国为民;对於一切的毁谤赞叹,丝毫都不放在心上,这样才能为子孙和百姓造福啊!」

 

故事一:

 

宋朝的谢泌,最懂得知人,他从来不轻易的许诺推荐人,他一生向朝廷推荐的不过几个人而已。他每次向朝廷发出推荐函的时候,必定是焚香祷告,朝向皇帝的宫阙礼拜说:「老臣又为陛下求得了一位人才啊!」范仲淹、王旦都是他所推荐的。谢泌临命终的时候,能够自己盥洗沐浴焚香,然後端坐而逝;断气之後,连头都不歪一点;若不是他平日修持有功夫,怎麽可能会有这种的瑞相呢?

 

故事二:

 

周朝春秋时代,晏子向齐景公说:「国家有三件不吉祥的事情,而妖精鬼物并不在内。第一件就是国家有贤人,而君王不知道,这是一不祥;第二是知道了贤人,而不用贤人,这是二不祥;而用了贤人却又不信任他,这是三不祥。」所谓的不吉祥,就是指的这件事情了;所以正人贤人怎麽可以排挤贬谪呢?

 

故事三:

 

唐朝的卢杞,很讨厌颜真卿,一直想把颜真卿赶出朝廷;当时刚巧李希烈叛变,卢杞就向皇上奏道:「臣想只要得到一位儒雅的重臣,为李希烈分析叛变的福祸,就可以不用劳动军队,而使得李希烈臣服朝廷;颜真卿乃是三朝的旧臣,忠心正直,刚烈果决,而且名重海内,大家都佩服他;所以臣想他是最恰当的人选了!」皇上因此同意卢杞的建议,下诏派遣颜真卿,代表朝廷去安抚李希烈;後来李希烈想要留下颜真卿当他的宰相,颜真卿抵死不从,因而为国殉难;所以这件事,实在是卢杞所造成的。後来李怀光向皇上奏报:「卢杞残害忠良,奸臣误国。」卢杞因此就被贬官流放到新州,而且就死在新州。

 

【再析】

 

明朝的颜茂猷先生说:「小人之所以嫉妒,只是因为恐怕他人攻击自己,陷害自己;却不知道智巧谋略,总是敌不过造化的道理啊!命里注定要失败的,就算你用尽了心机,使尽了手段,也是无能为力啊!卢杞这些人,并非不知道这种道理,而自己却是无可奈何,这就是因为当初的一念,想要巩固皇上对自己的宠爱和信任;事到临头的时候,却是已经成了骑虎难下之势了;所以应当在开始的时候,就要非常的小心谨慎啊!」

 

凌孤逼寡。

 

【解释】

 

欺凌孤儿,逼迫寡妇。

 

【分析】

 

凌孤逼寡这句话的大意,在前面的「矜孤恤寡」的注解中,已经提到了;太上既然劝诫「矜恤孤儿寡妇」於前,又再劝诫「凌逼孤儿寡妇」於後,反覆的叮咛,十分的恳切;因为孤儿寡妇是人生的不幸,所以为天地所重视;怎麽可以乘他们无依无靠的机会欺骗他们,残害他们呢?甚至侵占夺取他们的财产,或是使用诡诈的手段,派遣他们劳役差事,或是依仗着权势,迫使孤儿寡妇流离失所,冤屈无处控诉啊!我们暂且不论鬼神的明察,和报应的不爽;只要想到孤儿,他们也是人家的儿子;寡妇,她们也是人家的妻子,请将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妻子,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想想,也就不会做出这种伤天害理凌孤逼寡的事情了。

 

故事:

 

方城这个地方,有位叫巩固的人,与一位周姓富翁为邻居,周富翁的家中,忽然之间男的女的都死了,只剩下了一位老婆婆和年幼的小孙子;巩固就藉着请他们吃饭的机会,骗老婆婆说:「你的小孙子年纪太小,身体又单薄,光靠着留下来的财产过日子,并不是很好的方法啊!不如把财产都卖给我,我就负责抚养你们祖孙俩人;老婆婆听了这话非常的高兴,立刻就订契约,比半价还要便宜,把财产全部卖给了巩固。巩固才拿到契约,立刻就逼迫他们祖孙二人搬家;巩固晚上就梦到有人责骂他说:「巩固,你竟敢图谋我的家产,赶走我的妻子和孙子;我已经把这件事情告到上帝那里;明年你的家人都会死光啊!」第二年,来了一群盗贼,打劫了巩家,把巩固全家杀的一个活口都没留下;而老婆婆和小孙子,因为去年就被巩固赶出家门,因此而免除了这场的浩劫。巩固全家死了以後,婆孙二人就得以重返老家,产业也都物归原主。

 

【结语】

 

看到这个祸及全家的惨案,那些敢凌逼孤寡的人,也应该可以反省悔改了啊!至於兄弟同族之间,而敢凌逼孤寡,简直就是灭绝天伦没有人性,那麽他们所得到惨烈的报应,就更加的严重了。

 

弃法受赂。

 

【解释】

 

做官的竟然敢抛弃法律,接受人家的贿赂。

 

【分析】

 

从「弃法受赂」,一直到「见杀加怒」,都是就官员审问刑案上面来说的。凡是衙役或是书办,也包括在内,并非专指法官而已。太上说「曲直轻重」,首先就说到「弃法受赂」;因为「曲直轻重」自然会有它一定依循的法则;而其惟一的目的,就是想要得钱;所以才会任意的接受,贿赂之人所请求的条件,而颠倒了法律规定;若是法官、衙役或是书办,枉顾了法律的规定,竟敢抛弃法律,仅凭自己的好恶,来判定人犯的死生,那麽人民将不知道如何是好,而且会不知所措;难道他们没想到,这样做的话,一定会弄得天怒人怨,而且自己也必定会遭到奇祸啊!

 

明朝颜茂猷先生说:「能够考取功名做官,都是熟读诗书礼乐的人啊!怎麽会不知道,应该要崇尚廉洁呢?只是因为看惯了官场上的文化,为了营求官位,请人推荐提拔,不惜借债送礼,若是没有钱,怎麽行的通呢?在最初开始贪污的时候,还有点分寸,心中还有羞愧不安;日子久了以後,则积习难返,愈贪就愈厉害;这时候的性情,已经被染污的和腥羶一样的肮脏臭秽不堪了;而且人心贪得无厌,贪得了一百两的金子,就会想:若是能够贪得一千两金子,岂不是更好吗?等到贪得了一千两的金子,必定会想:若是能够贪得了一万两的金子,岂不是更佳吗?更厉害的则是权位势力喧赫一时,金银财宝堆了满屋,有的财宝甚至因为积存的时间过久而变旧了,这时候还感到不能满足;旁观的人都在笑他,而当局者迷,却是浑然不自知啊!实在是因为他已经爱钱成癖了。这些贪污的人,大都是为了要使子孙能够长久的享有富贵,却不知道有许多愚痴的豪门子弟,因为这种的缘故,而遭到灭门之祸;而也有许多清白的贫穷子弟,却能够发达富贵。要知道,福跟禄都有定数啊!若是多得了不义之财,留下了怨业债,给子孙来偿还,这并不是福啊!至於有做官的,为了要建立庙祀帮助宗族,救济穷困的亲戚,固然这些都是好事;然而心里若是想要很快的完成这些好事,则会贪得更多更凶;还不如积德行善能够招来吉祥,官做久了,自然就会富有,这样福报岂不是更能够绵远流长啊!凡是做官的人,喜欢喝酒,爱好女色,喜好杀生,都是因为贪财的缘故啊!贪财的毛病,也都是从放纵自己的意念,养成了习惯;到了习惯久了,心性也就变了,就是舍掉了老命,也还是要贪财;自然就不会去管贪来的钱财,到头来是有用还是没用了!在刚刚做官的时候,有的人还能够有所矜持,不肯贪污;等到年纪大了,官做久了,却是把持不住而随波逐流了。这就是因为自己渐渐的把官场,当做了是自己的家,把钱财当做了是自己的命啊!然而这种的人,比起那些一当上了官,就迫不急待大贪特贪的人,要好得多了。

 

另外做人家长官的,也不能光是自己清白不贪污,就以为只要自己能够明哲保身,这样就足够了啊!更应当要严格的禁止部属贪污才对,为什麽呢?因为长官的耳目毕竟有限,所有的案件几乎全都要靠机关内部的部属经手处理,所以部属也因此而有了许多接触贿赂的机缘;做长官的,如果平时不能够以身作则,教导部属『身在公门好修行』的道理,等於是助长了部属贪污,罪过也是很重的啊!」

 

故事一:

 

明朝的耿九畴,在做两淮盐运司的时候,他操守廉洁的名声,远近皆知。有一次耿九畴坐在河边,有位小孩就对他说:「河水的清澈,比不上您操守的清廉啊!」天顺初年,朝廷想要推举操守廉洁的官吏,做为全国官吏和百姓的榜样,就任命耿九畴为掌管全国官吏风纪的都御史,後来又任命他为尚书。他的儿子耿子裕遵守他的教诫,操守也是十分的清廉,官做到了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故事二:

 

从前有位名叫樊光的官员,在他担任交趾郡郡佐的时候,有一天,他正在衙门里办公,忽然间雷电大作,刮起了大风;樊光与儿子和狗,都被雷给打死了;他的妻子则在打雷的时候,看见一位道士,将她的身体搬运放置在别的地方,才得以幸免於难,否则她也早就被雷打死了。有人又问她说:「这是什麽缘故啊?」樊光的妻子就说:「曾经有两个人互告对方打官司,两个人都被樊光关在监狱里;其中有一位理亏的,就拿钱贿赂樊光;而有道理的那个人,因此就被樊光狠狠的拷打逼问,并且强迫他承认犯罪;他的家人送来的饮食,樊光全都拿给了儿子和狗吃,那位嫌犯因为没东西吃,就在他快要饿死的时候,有人看到他披头散发,向天帝控诉樊光的罪行;这件事情才过了几天,於是就发生了,樊光、儿子、狗,都被雷打死的惨剧。」

 

故事三:

 

侯监在担任江夏令的时候,与一位僧人颇有交情,只要他遇有空闲,就一定会去拜访这位僧人。而且在他每次拜访的时候,僧人都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欢迎招待他的菜饭;可是有一次侯监去拜访僧人,僧人此次的招待,却和以往相差的非常悬殊;侯监因此就问僧人,僧人回答说:「侯大人,您每次来访的时候,土地公一定会事先通知我,所以我才能够预先做好准备啊!可是您这次来访,土地公却事先没有通知,所以我才来不及准备,以至於招待不周啊!」侯监听了非常的震惊,就拜托僧人请问土地公,这次不通知的理由?当天晚上,僧人就梦到土地公对他说:「侯监的官本来可以做到宰相,可是近来因为他接受了一位姓胡的,贿赂他六十两的银子,因此而冤枉的断下了一件案子;天帝已经销去他宰相的职位,他的官只能做到监司的职位,和我已经没有统辖的关系了,所以我才没有通报啊!」

 

【再析】

 

唉!侯监因为接受了六十两银子的贿赂,就被天帝变更撤换他原本可以当到宰相的官禄,所以这样说来,侯监他这样做,是聪明呢?还是愚笨呢?而且神明是不会将每一件事情的祸福因缘,都明白的告知当事人啊!因此接受贿赂而不知道已经减损福报的人就太多了啊!

 

又例如有一位担任审判职务的推官,名叫魏钊,他因为接受了四百两金子的贿赂,就故意的判决杀人犯无罪开释,而使得死者含冤莫白;上帝因此就削去魏钊的官禄和寿命,过了一年,魏钊也就死了。现在的人,往往以为替人脱罪,不能够和故意加重人罪相比,就拿这个做为藉口;却不晓得「法律不可以放纵,人也不可以冤枉」的道理啊!

 

以直为曲,以曲为直。

 

【解释】

 

把理直的变成理曲,把理曲的反认为是理直。

 

【分析】

 

两边的当事人,各自都向官府提出了诉状,互相的控告对方;这时候双方道理的曲直,尚未查明清楚,他们的生死与夺、有罪没罪,全都在法官的一句话啊!所以法官怎麽可以轻忽随便的就宣判呢?现在却有把当事人理直的判成了理曲,而把理曲的判成为理直的法官啊!如此曲直颠倒的法官,若不是因为他接受了贿赂,就是他偏心循私啊!否则轻率卤莽到了这种地步的人,怎麽会当得上法官呢?

 

故事一:

 

从前有位刘安民,在县衙里面做事,因为他处事公平,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因此老百姓想告状诉讼,在还没告到县衙之前,一定都会先去拜访刘安民,请他判定曲直,是否可以提出诉讼,然後才决定告或是不告。刘安民非常的认真,义务的为百姓服务,虽然很辛苦,也是不推辞;百姓提出的道理是对的,刘安民就同意他说:「你的理直,可以提出告诉。」若是理曲的,就对他说:「你的理曲,若是提出告诉,一定会败诉。」因此全县的诉讼案件,因为刘安民的善断曲直、为民服务而减少了一大半;後来刘安民的两个儿子,都考取了功名,刘家到今天还是望族呢!

 

故事二:

 

赵时在担任无为州教授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梦到一个囚犯对他说:「我不幸被祖翔害死了啊!」赵时就说:「祖翔这个人精通法律,操守又廉洁,为人处事非常的谨慎,他怎麽可能会冤枉你呢?」囚犯说:「我的死,虽然不是祖翔的意思;但是因为他心里面一直都怀疑我有罪,所以他就曲直不分,竟然把我判了死刑!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不是祖翔害死我,那又是谁呢?我已经把我的冤情,告到冥王那里,所以祖翔也活不久了!」果然一个多月以後,祖翔就死了。

 

【再析】

 

近来喜欢攻讦他人,向法院告状的情形,似乎愈来愈盛行了。如果为政者,不能够用道德来感化人民,那麽加重诬告他人的罪刑,或许可以减少人民的诉讼;就算是进行诉讼,因为怀疑而误判的案子,也不致於会太多。最怕是法官在左右原告的心意,乱用审判的名词,以鼓励煽动诉讼的风气,这种的法官,恐怕他的命也不长了,而社会的正义也就败坏了啊!

 

入轻为重。

 

【解释】

 

把应该判轻刑的,却把他判了重刑。

 

【分析】

 

书经说:「法官在判刑的时候,若是心中感到怀疑,就应该判得轻些。」又说:「判罪宁可判得轻些,也不要判得比他应该判的罪刑重啊!」但是居然有法官,故意把应该判轻的判成了重刑,实在是严重违背了圣人体恤怜悯罪犯的用心啊!而且人命关天,关系生死,责任更是重大,负责审案的官员,最应该加以留意,小心的蒐查证据,不可以有丝毫的疏忽;否则容易被诬赖之徒乘机利用,而误导了案情啊!

 

故事一:

 

李若水在担任淮南司理的时候,当时有五名强盗,因为事败被捕入狱;强盗在被审讯的时候,曾经说出与一位出家人一同结党抢劫;後来这五名强盗,都被判了死刑,而且死刑都已经执行完毕了,那位出家人才被官府发现。出家人说:「贫僧实在没有做过强盗啊!」李若水对这位僧人,应该可以从轻发落;因为强盗都已经死了,无法对质啊!但是李若水坚持强盗说的是真话,竟然狠心的用残酷的毒刑,杀死这位出家人。未料一个多月之後,狱卒李能无缘无故的大叫道:「和尚啊!这不干我的事啊!这完全是司理李若水威胁我,逼迫我杀你的啊!」李能说完就死了。第二天推司刘元也死了。又过了一天,李若水就暴毙了。不久之後,李若水的家人,也差不多全死光了。

 

故事二:

 

宋朝的铁面御史赵清献,在他担任武安节度推官的时候,有老百姓伪造使用印章,他的部属都说:「伪造使用印章的人,依法应当要判处死刑。」惟独赵清献公说道:「百姓造印是在朝廷大赦之前造的,而在大赦之後才使用;大赦之前并没有使用,大赦之後也没有再伪造啊!所以不论是在大赦之前,还是在大赦之後,依法都不会被判处死刑的啊!」最後赵清献就以「罪疑从轻」,把这些涉嫌伪造用印的百姓给释放了。後来他当四川成都知府的时候,有位名叫李孝忠的,聚集了二百人;并且私自制造符牒,度人为僧;有人就用图谋造反的罪名,向官府告了李孝忠一状。官府就派人把李孝忠和他的徒众,以图谋造反的罪名,全都捉拿下狱问罪处死。而赵清献独排众议,决定仅处李孝忠私自制造符牒的死罪,其余的人,都免除了死刑。赵清献公对这件案子的处理,竟然被喧腾开来;消息传到了京城,说他胆大妄为,竟然敢替叛党脱罪;朝廷就派人查核他对本案判刑的文书,核对有无枉法的地方,最後朝廷还是认定他的判决是正确的;後来赵清献公,官做到了太子少保,他的两个儿子赵岏、赵斗都很贵显。

 

见杀加怒。

 

【解释】

 

看见有人被判死刑执行死刑的时候,不替他哀怜,反而加以瞋怒,这种人实在是太残忍了!

 

【分析】

 

曾子说:「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这是说有罪的人,当他接受刑罚的时候,仍然应当要体谅他犯罪时候的动机,不可以轻率任意的加重他的罪刑;况且死者不可能再复生,虽然是他自作自受,罪由自取;然而现场看到他受刑被杀,心中应该是感伤不已,正要为他掩面哭泣流泪都来不及了,怎麽可以加以瞋恨忿怒呢?这种人的心,实在是太残忍了。至於家禽兽畜鱼类,被人宰杀的时候,更是应当要怜悯牠们的无罪无辜;若是见到牠们被杀而加以瞋恨愤怒的话,这种人一定是残暴酷虐嗜好杀生的恶人啊!

 

故事一:

 

宋朝的大臣卢多逊,被贬官流放到朱崖(现在的海南),当时的谏议大夫李符,为了这件事情,就入见宰相赵普,并且向赵普进言说:「朱崖虽然是在海外,然而那里的水土气候不错,流放到那里的官员,也多能够保全住性命;而春州虽然是在内地,但是放逐到那里的官员,则必定会死,希望您能够变更前令,把卢多逊放逐到春州;对外而言,可以彰显您的宽宏大量,实际上则可以置他於死地啊!」赵普听了李符的建议,就点点头表示同意。一个多月之後,李符因为出事,就被贬官流放到春州;当李符到达春州郡的时候,就死在那里。

 

故事二:

 

羊道生是邵陵王的参军,他有一位哥哥名叫海珍,担任溠州的刺史;有一次,羊道生请了假去看哥哥,见到一个人被绑在树上,哭着恳求他说:「溠州刺史要把我杀掉,乞求您大发慈悲救救我啊!」道生就问他说:「你犯了什麽罪?」那人说:「我只是想要逃跑叛离啊!」道生听了非常生气的说:「你犯的这个罪,最是令人生气。」说着就用自己的佩刀,挖下了犯人的眼睛,一口就吞了下去;过没多久,道生的哥哥到了之後,就下令将此人斩首。道生就觉得刚才吞下的犯人眼睛,哽在喉咙里面下不去,并且渐渐得感到发胀阻塞;道生因此没有办法进食,就饿死了。

 

故事三:

 

明朝的刘锡之,曾经梦到有人向他拜求说:「我乃是宋朝的大将曹翰,从前在唐朝的时候,我是一位小官员,因为听法师讲经有所感悟,就供养法师一顿斋饭;从此以後,就感招了福报,生生世世都投胎做人,渐渐的累积善因;到了宋朝,我在军中担任副将的职位,因为我久久攻城不下,心中十分的气愤;攻下城之後,我就下令屠城,杀光城内的军民;因为我屠城滥杀的缘故,自此以後,我就生生投胎做猪,以偿还所欠的杀债。前两年,佃户用我来抵偿欠您佃租的钱,承蒙您慈悲可怜我,使我能够存活下去没被杀掉;今天我就要在这里偿还以往所欠的杀债,马上就要被人杀了,所以特别前来向您求救啊!」刘锡之就说:「那要用什麽方法才能够救你呢?」曹翰说:「禽兽每当被人宰杀屠割的时候,真是痛苦不堪,难以形容;这时候听到念佛的声音,才能够解除痛苦。所以希望您凡是见到牲畜被宰杀,或是被烹煮的时候,发大悲心;应当念阿弥陀佛,或是持大悲咒,准提咒,回向众生,这样不但能解除我被杀的痛苦,而且还有超脱的大利益啊!」曹翰说完了之後,就很悲伤恳切的向刘锡之道谢离去。

 

故事四:

 

从前有位叫郑邻的人,突然的就暴毙死了;後来冥王发现,原来是抓错了人,就把郑邻放回,阎王对郑邻说:「你回到阳间以後,应该要认真的积德行善;看见有人杀生,你就为牠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那些被宰杀的生灵,因此就能够投胎转世,而你也可以得福啊!」

 

【再析】

 

由此可知,念佛的确能够超度荐拔亡者,而自己现世也能够增福添寿,这一生的寿命报尽的时候,也必定能够往生西方净土。或有人问:「只是念佛的名号,为什麽自己和他人,都能够因此而获利益呢?」我回答说:「众生因为久远劫来,迷失昧却了本性,想要他觉悟,实在是遥遥无期,太难太难了啊!但是只要一听闻到佛的名号,这种迷昧就会觉醒;况且他人以残忍的手段杀害生灵,而我则以慈悲拔苦的心,来为被杀害的众生念佛,那麽舍恶从善之路,就在这里了啊!所以见到众生被杀,为他们念佛,可以说是功德无量啊!」

 

明朝的憨山大师说:「我在平常的时候,每当听闻到牲畜被宰杀的声音,不觉得就会感到心痛;就立刻为牠们念佛和念往生咒,我这样做,也只是为这些被宰杀的生灵,尽我的一份心罢了。」看到以上的两件公案,才知道众生被杀受痛苦的时候,能够听闻到佛号的音声,那麽他们事实上就能够获得大利乐;所以我们凡是看见或是听见众生被杀,或是看到在砧板上、汤锅里被杀被煮的生灵,随时随地都应该要发这个大悲心,为他们念佛;这样就能够做到真正慈悲,拔除众生的痛苦了。若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发这个慈心三昧,那就全都是菩萨度脱众生的大事啊!这个功德就不可思议了啊!

 

【结语】

 

审判和狱政,是属於国家施政的大事;老百姓的生死,也与此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太上立言,首先就要严格的禁止行贿;至於理曲理直判刑轻重之间,尤其重视负责审判的官吏;因为他们握有权力,容易帮助人行方便啊!然而官吏一人的耳目,是非常的有限;所以担任部属的书办衙役,若是能够除去自己的恶习,跟着长官行善,救人於患难之中,这样就可以造无量无边的功德了。要知道善跟恶的分际,就在自己心中的一念啊!而借着风向拉起帆布,做起来就更容易了。别人说:「公门不可入啊!」我却道:「公门好修行啊!」古人说的话,怎麽会骗我呢?至於杀人杀物,无论是别人杀,还是我杀,这都是杀啊!纵然不能够做到挽救被杀生灵的性命,难道虔心的为牠们念佛,也会花费自己的钱财,浪费自己的力气吗?这个道理,请大家要仔细的想一想啊!

 

知过不改。

 

【解释】

 

明明知道自己的过失,却是不肯悔改。

 

【分析】

 

文殊菩萨向佛陀请教说:「少年的时候造孽,到老的时候才修行,这样能够成佛吗?」佛陀回答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圆悟禅师说:「那一个人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能够改,就是善莫大焉啊!」所以唯有君子能够改过迁善,那麽他的道德也就日新又新;而小人则是掩蔽隐藏,甚至文饰他的过失,所以他所造的恶业,也就愈来愈显着了。因为小人犯了过失,必定会找许多的理由,来为他的过失,做合理化的解释;这就是为什麽太上所以谆谆教诫的原因啊!何龙图先生说:「人犯的过失,可分为三类,有口犯的过失,有身体犯的过失,有心上犯的过失;善於改正过失的人,只要自己能够灵敏警觉,认真的去掉执着吝啬的习气,对於道理,则一定要深入的研究探讨,穷究到底,这样自然就能达到诚意正心了。圣学、佛学、玄学,都是非常的博大精深,不容易讲得清楚;然而最根本的学习方法,而且可以贯通儒、释、道、三教的,就是改过了。

 

故事一:

 

宋朝的司马光,在他五岁的时候,有一次他想要脱去胡桃皮,弄了半天,就是脱不掉胡桃皮;後来家中的婢女看到了,就帮忙他把胡桃放在热汤里面浸泡一下;因此很容易的就把胡桃皮脱去了;刚巧他的姊姊从外面进来,就问他说:「是你自己把胡桃皮脱去的吗?」司马光回答说:「是啊!是我自己把胡桃皮脱去的啊!」司马光的父亲听到了,就责骂他说:「小孩子,不可以说假话!」司马光吃了一惊,从此以後,就悔悟改过,一生当中都不敢再说假话了。

 

故事二:

 

宋朝的徐节孝积,在初次面见安定先生的时候,头稍微偏了一点,安定先生就很严厉的说道:「头要摆正,不可以歪斜。」先生就立即的悔改觉悟,并且说道:「头要摆正,不可以歪斜,那麽心又怎麽可以不正呢?」从此以後,先生的心就未曾有过一点点的歪斜。或有人问他:「什麽是处世修身的要诀?」他一定写了「正直」两个大大的字给那个问他的人。

 

故事三:

 

宋朝的大文学家曾子固(曾巩)与王安石的交情颇佳,神宗皇帝就问曾巩说:「你觉得安石的为人怎麽样呢?」曾巩回答说:「安石的文章行谊,并不比汉朝的扬雄差,但是因为他吝啬,所以比不上扬雄啊!」皇上说:「安石的为人并不重视富贵钱财,你怎麽说他吝啬呢?」曾巩说:「臣所谓的吝啬,是指安石虽然勇於任事,有所作为;但是他却是吝於改正自己的过失啊!」神宗听了曾巩的话,就点头表示同意他的看法。

 

【再析】

 

唉!王安石以宰相的才干,竟然因为掩饰不肯承认自己的过失,以至於最後弄到祸延天下,为害苍生百姓,留下万世为人臭骂的恶名。况且是现在那些刚愎自用而又没有才干的人,每天都在过失之中,而且又不知道要改过啊!

 

见善不为。

 

【解释】

 

明明看见善事就在眼前,却是不肯勇敢的去做。

 

【分析】

 

古人说:「取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成亿。」所以做善事,贵在要日积月累的储积。知道是善事,就马上要去做;而且还要很认真努力的去做。老子说:「九层高的楼台,最初也是开始从累土渐渐累高的啊!千里之远的行程,最初也是开始从脚下一步一步的走啊!」人若是能够每天改掉一个过失,则可以消除一项的罪业;若是能够日行一善,则可以增加一个福报的基础。紫虚君说道:「道生於安静,德生於谦退,福生於清俭,命生於和畅。祸患是从多慾中生出来的,过失是从轻慢中生出来的。所以要戒眼,眼不要去看他人的过失;要戒口,口不要谈论他人的短处;要戒心,心不要放纵贪瞋的念头;要戒身,身不要随着邪恶的伴侣;性命就好像在风中燃烧的蜡烛一样,随时都有可能被风吹熄灭啊!所以要常常想到,死了之後,神识往那里去呢?这个身体只是暂时的寄托在这个尘世间,千万别去造那罪业中的罪业啊!要知道善恶都存在於心中,而且丝毫都不会有错误的;人若是能够巧於机诈计谋,那麽天就更是能够巧於报应了啊!」由此观之,人若是能在一天之中,或是听到一句善言,看见一件善行,做了一件善事,那麽这一天才算没有虚度空过啊!若是有人明明知道善事就在眼前,而却不肯去做,这种人不知道他是什麽样的心肝肠肺,简直就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浪费生命,而自绝於天下,实在是太愚笨了啊!

 

故事一:

 

唐朝有位名叫苏成的人,天性十分的顽劣,生平没有做过一件善事;他每次看到书中所写的嘉言懿行,必定会说:「这一定是假的啊!」看到别人勤奋的做善事,必定会笑他说:「这个人一定是奸诈邪恶的小人啊!」苏成到了壮年的时候,身体就逐渐的缩小,两只手要趴在地上才能行走,他跟狗在一起吃饭睡觉,这样过了一年就死了。

 

故事二:

 

周朝末期的时候,齐桓公有一次经过郭氏的废墟,就问住在附近的老人说:「郭氏家族是怎样衰败灭亡的啊?」老人回答说:「因为郭氏家族喜欢善事而厌恶恶事的缘故啊!」齐桓公就说:「喜欢善事,讨厌恶事,怎麽会衰败灭亡呢?」老人说道:「因为郭氏家族喜欢善事,而不能够去做善事;讨厌恶事,而又不能禁止自己不去做恶事,所以才会衰败灭亡啊!」

 

【再析】

 

从这个故事看来,现在的人自己迷失了神识,不能够觉悟本性;加上万缘交互的干扰,心思整天都在疲於奔命,穷於应付;一个念头来了,又一个念头去了;一日一夜之间,就有了八亿四千个念头啊!这就好像风在空中飞舞,而无处可以依止;又好像石头压草一样,一下子停止了,但是一下子又生了出来,那里有专心为善的日子啊!所以纵然是知道善事应当要去做,但是却被自己的物欲所变更;就算是整天都在讲经说法,往往却多是带着名闻利养,就像树叶外表虽然茂盛,但是树根已经开始腐烂,最後自取败亡覆灭,这样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嘉言】元朝天如维则禅师,普劝世人说道:「古德时常说:『我看见他人死了,我的心焦急得跟火烧一样,我并不是在急别人,而是看到就快要轮到我了啊!』像这种的话,那个人不知道呢?但知道则固然是知道了,只是不肯修行;说你不肯修行,也是委屈了你;现前的诸位大德,多是下手认真做工夫来的啊!只是尚未到了千了百当的田地;这个过失在甚麽地方呢?这个过失在於不够勇猛、不够精进、不够坚固、不够久长啊!只是暂时的发了肯心,不久之後又退心了。所以说:『佛法无多子,长远难得人。』学道的人都像初发心那样的认真,作佛都有余啊!所以说始终不变,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啊!如今能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始终不变呢?往往十个人当中,就有五双都是退失了道心啊!探讨他们退失道心的因缘,大概也都各有各的所累而造成的啊!那麽所累的是什麽呢?所累的有三种累;第一是无问他是僧俗男女,各各都是为了身口所累。其次,有眷属的人,则是为眷属所累;有家计的人,则是为家计所累;这三种的累,简直就累杀了天下的人啊!尽天下的人,都遭受这三种的累,所以才忙了一世,闹了一世,苦了一世,乾弄了一世,空过了一世啊!何况又因为这三种累,起了无量的贪瞋痴烦恼,因此而造了无量的大小恶业啊!由於这种的业报,而堕落在三途八难的苦海之中,生死轮回,受了无量的苦恼,而不得解脱啊!虽然遭受了无量的苦恼,只是始终都不觉醒;而不觉醒的人,都是因为不觉悟的缘故啊!他们不觉悟的是什麽呢?他们不觉悟的是身体眷属家计,都不是自己的啊!如今说道身体不是你的,你尚且未相信,山僧现在就尽情的为你从头说破吧!你最初来到母亲的腹中,投胎的时候,单单只是一个识神,何曾有个身体来的啊!这个身体乃是父母赤白精血和合,结成的一块顽肉,本来没有知觉,不知道痛,也不知道痒;不知道冷,也不知道热;不知道饥,也不知道饱;不知道苦,也不知道乐啊!因为你这一个识神,附着在这一块顽肉之中;从此以後,知道了痛痒,知道了冷热,知道了饥饱,知道了苦乐;等到出了母胎之後,就索性认着,唤作是我的身体了。刚才所说,身体并非是我所有的这个道理事实,也就决不肯相信了。因此佛祖慈悲怜悯众生的愚痴,所以又苦口婆心向你说道:『这个不是你的身体啊!这是精血结成的臭皮袋啊!不属於你管,不由你差遣安排,以至生老病死,都不是由你处分的啊!怎麽会知道是这样的呢?就像你最初投胎之後,住在母亲的胎中,七日就一变,次第的生长,称作五脏六腑,百骸九窍,四肢六根,筋骨皮肉,渐渐的都成形了;乃至於出胎,都是热风所吹。业力所使的啊!而你则是不知不觉,何曾是由你所差遣安排的啊!既然出生之後,长到三四十岁,他便发白、齿摇、面黄、肌瘦、渐渐的都变来了,渐渐的都老来了,衰老之相也就都现前了啊!接着病又到了,病既然到了,死亡便接着来了。如此像这样的变化变坏,一一都是不由你啊!你本来也是不愿意如此,只是奈何管不动他啊!就论你从生到死,向这个臭皮袋上,不知道用了多少的恩爱情义,种种的保养他,种种的爱护疼惜他,种种的医治安排他,可是他却是忘恩负义,如此的惹人讨厌啊!何况还更有惹人讨厌的地方,只例如在夏天炎热的时候,有一位壮健的好汉,忽然在黄昏的时候,得了一个急症死了,死到二更半夜的时候,便会觉得屍体臭秽逼人,不能够靠近啊!於是就急急忙忙用棺材,把屍体装进去盖好入敛了,等不到钟鸣天亮,就急急忙忙的扛出去烧掉了。纵然是至亲至爱的眷属,也不容他多停留一下啊!』从这件事看来,昨天晚上,还是一个壮汉,今天早晨起来,便成了一堆骨灰了!不知道他的识神,又向何处去了;如此的急变,并由不得你啊!既然是你的身体,就应当是由你管;既然是不由你管,如何却又妄认他是你的身体呢?这样只是徒然的遭他所累,退却道心啊!你的眷属,也是一样,彼此都是拖了个臭皮袋,彼此都不自由,彼此都是管不到;一旦无常到来,彼此也都不能替代啊!当活着的时候,彼此都被一种恩情所缠绕,唤作是眷属;可是在眼光一闭之後,彼此都不认识了;如何妄认他为眷属,遭他所累,退却道心呢!你的家计,也是一样啊!在你眼开脚健健康的时候,在那里计较经营,悭吝守护着家计,并且认为百千万年都可以得到他的受用;谁知道一气不来的时候,一毫也将他不去啊!如何妄认他是你的家计,遭他所累,退却道心呢?今天你们既然听闻到这些道理,便应该要回光照破,痛自的醒悟,对於这三种的累上,不要认着、不要恋着、不要贪着,安住在定分上,安分的随缘度日;必须要拨转念头,向生死的大事上,奋发勇猛的精进;而且道心发的要坚固久远,在这件事情上面,一定要探究个明白。」

 

自罪引他。

 

【解释】

 

自己犯了罪,不肯承认;反而牵引他人,希望脱卸自己犯罪的责任。

 

【分析】

 

罪是自己犯下的,等到东窗事发的时候,就牵引嫁祸别人,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拖人下水啊!他的动机,不是希望掩饰疏漏自己的罪行,就是想要报仇嫁祸他的仇人;却不知道,自己的过失,终究是遮掩不住;而诬赖别人,也终究是诬赖不成啊!只是徒然的增加了自己的罪孽而已;纵然是侥幸逃过法律的制裁,但是仍然难免会遭到天诛啊!

 

故事:

 

赵业曾经在旁观看贾奕杀牛,贾奕死了之後,就向阴间的判官说:「我杀牛的时候,赵业也在旁边帮我杀啊!」他这样说,是希望赵业能够分担自己的罪过。等到赵业的魂魄被鬼卒拘捕到阴间,几乎不能辨认贾奕了;不久就看见一面大镜子,直径大约有一丈多长,悬在空中;这时候,可以很清楚的看见,贾奕手里拿着刀在杀牛,而赵业则是靠在门的旁边,心中有不忍之意;这时贾奕才肯服气认罪,而赵业的魂魄才能够重返阳间。

 

【再析】

 

按照佛经说:「一切世间的众生,都是生死相续;在临命终的时候,煖触尚未舍除以前,一生所做的善恶事情,一时之间,都会浮现出来;大概临终所现的境界,也就是我们平日心地的境界啊!所以地藏菩萨的罪珠,就是我的心珠;阎王殿前的业镜,就是我的心镜啊!而且我们现在做了一件不善的事情,就会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印像,往来萦绕着磨灭不掉,所以怎麽可以妄自的牵引诬赖他人呢?」

 

壅塞方术。

 

【解释】

 

故意阻挠医卜星相或是一技一艺等类的方术,使他们不能够用所学的方术,来养家活口济助世人。

 

【分析】

 

医卜星相以及一技一艺,都可以算是方术;功夫浅的人,可以藉着方术来养家活口;功夫高的人,则可以用来济世救人。若是故意的壅塞阻挠这类的方术,使他们不能够行使,这就是我们的心量不够广大,而国内就会有许多饥寒失业的人了!至於是邪师庸医,会伤害到教化,会误人的性命,以及烧丹炼汞这类的方术,就不可以援用这个例子,而是应当要加以禁止。一般读书人的家中,必须要严谨门户;凡是三姑六婆,都应该要戒绝往来;纵然是有所往来,也应当要重视她们的人品是否端正,这也是端正根本防微杜渐的方法。

 

故事:

 

翟乾佑在世的时候,因为他能够考召神明而颇有名声。他每每念到云安境内江河,水流危险的地方,就有十五处之多;因此他就召来滩神,想办法要弄平这些滩险,使险滩不再危险;共有十四处的滩神应他召请而来。独独有位女滩神,头上戴着高帽子,身上穿着大长袍,向翟乾佑慷慨的进言说:「据我观察,您要平滩险的用意,不过是为了要方便往来的船只;您不知道从事船只生意的人,获利相当的丰厚;纵然是多花些小钱,对他们来讲,也不足以构成损失;而沿江居住穷苦的人家,就有三四百户之多;他们没有田地可以耕种,没有桑树可以养蚕,全都靠着用劳力拉船,渡过险滩讨生活啊!今天若是把这些险滩弄平了;对行船的人而言,固然是方便多了;可是对那些住在江边,靠着拉船过日子的穷人来说,以後他们要靠什麽过活呢?太上的意思,决定不是这样的,我深恐您到时候会因此而获罪,不免为您担心,所以向您建议希望您能改变这个决定!」翟天师叹气的说道:「您的考虑是如此的周延深远,不是我能够比得上的啊!」於是就再命令十四位滩神,各自的重新恢复滩险。

 

【再析】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非独方术不可以阻挠壅塞,就是靠劳力赚钱餬口的小生意,也应当要为他们设法流通,处处都为他们留些余地,使他们的生活,不至於为饥寒所困,这样才是一位仁慈的人所用的心啊!

 

讪谤圣贤。

 

【解释】

 

对於古圣先贤,不能够恭敬的崇奉,竟然敢任意的毁谤。

 

【分析】

 

有两种人喜欢戏侮毁谤圣贤,一种人是因为自己的愚痴,不知道圣贤伟大的教化,对世间有深远的影响,这种人就像是躲在瓮里面从瓮口看天,却埋怨天空为什麽那麽的渺小。另外一种是世智辩聪的人,仗着自己的聪明辩才,煽动鼓惑他人毁谤圣贤,这种人就像是在水中捉月亮一样,徒劳无功;而圣贤是不会因为他们的煽动鼓惑别人毁谤,而受到任何的影响。这里所谓的圣贤,是指儒、释、道三教的圣贤。儒教是以「正」来设教的,释教是以「大」来设教的,道教是以「尊」来设教的;我们看到儒释道三教,都是善於保护生灵,而厌恶杀害众生;同样都是仁心的表现,都是要求自己对待别人,就和对待自己一样;同样的,都是平等大公无私,戒止瞋恨,节制慾望,禁止过失,防止犯错;同样的,都是自我要求修持的功夫,都能够像雷霆一样,震醒众生的迷惑,启发众生的智慧;同样的,也都能够发挥风俗教化的功能,简单的说,天下的道理,不过是善跟恶这两条路;而三教的本意和目的,也无非是教人改过从善啊!如果从内心的修持功夫来论的话,则三教无不是归於一啊!所以宋孝宗曾经对韩愈所作的排斥佛道的文章—原道,做了一个辩解,他说:「以佛来治心,以道来治身,以儒来治理世间。」宋孝宗实在是一位真正懂得心、身、和世间,都是同等的重要,不容许有一样是不治的。那麽这样说来,儒释道三教,岂能够容许有一教不存在呢?都是应该要同时并存的啊!

 

现在的儒者,或是以圣人来反驳否定佛教,或是以为佛教凌驾圣人之上。现在的僧人和道士,或是为了佛而消灭道教,或是为了道教而议论批评佛;总而言之,都因为个人的见解执着,而在错误的分别大道啊!怎麽会了解三教原来是并没有什麽不同的啊!最怕是个人产生了错误的想法,用自己的意思来猜测,以浮躁的心在强辩;而真正有高度智慧的人,果然能够平心静气的,把这些道理融会贯通,穷本溯源,直探它的源头;就能够知道佛教讲的明心见性,去迷求悟;道教讲的清心寡欲、积功累行;儒教讲的正心诚意,都能够摄受教化众生,而且没有冲突;总而言之,都是要引人入道而已,又有什麽名相可以执着的呢?所以由此可知,三教都是正法,同为千万年来一切有灵性的有情生命的眼目,也是真理的准绳。为什麽那麽的愚痴,去毁谤圣贤,造下来生堕入拔舌地狱的恶因啊!至於经典、书籍、和字纸,乃是圣贤的精神所寄托,作践经典、书籍和字纸的人,与讪谤圣贤的罪过相同啊!

 

故事一:

 

高之绶不信仙佛,而且还想尽办法极力的毁谤。他曾经用法华经来糊墙壁,有人送他一尊佛像,高之绶就说:「这个佛像可以拿来做成器具使用啊!」於是就用锯子锯开,做成环形的饰物十枚;後来高之绶因为讥讽批评朝廷的施政,被皇帝下诏,把他送到刑部审判问罪,最後被判腰斩,并且在市集上公开的执行。

 

故事二:

 

明朝大将戚继光,平日持诵金刚经;有一天,忽然梦到一位已经死去的士兵,向他请求诵一卷金刚经,以增加在冥间的福报。戚继光早晨起来之後,就为这位亡故的士兵,诵完了一卷金刚经。却又再梦到这位士兵向他说道:「承蒙将军您的大恩大德,为我念了一卷金刚经;然而我却仅得到半卷的功德,因为其中夹杂了『不用』两个字啊!」戚继光想了半天,才想出这「不用」两个字的原因来;原来是他在诵经的时候,婢女为他送茶饼来,这时候他挥了挥手表示拒绝,口里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心中却有「不用」两个字。所以第二天的早晨,他就关起门来念经。後来又梦到那位亡故的士兵向他道谢说:「报告将军,我现在已经获得超度了啊!」

 

【结语】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读诵圣贤的经典,尚且不可以夹杂一个杂念,况且是毁谤圣贤呢?

 

侵凌道德。

 

【解释】

 

遇到有道有德的人,不尊敬他、不亲近他,反而侵犯他、欺凌他。

 

【分析】

 

世间有道德的人,例如读书明理的儒者,刻苦修行的僧人或道士;他们的言语,可以做为世人的法则;他们的行为,可以做为世人的楷模。这些有道德的人,所以出类拔萃超群出众,乃是因为天地正气之所锺啊!我们爱敬他们都来不及了,怎麽可以侵犯欺凌他们呢?

 

故事一:

 

国清禅师讲经说法度化众生;但是有某位官员,向来就不相信佛法,就把禅师绑起来,打了二十大板;这位官员晚上就梦到死去的父亲很生气,而且哭泣的向他说:「你竟敢污辱禅师,阎罗王为了这件事情,也打了我二十下的铁鞭,连你的官位也被削除了啊!」

 

故事二:

 

淳于崇德二十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学宫读书;他的个性十分的怪异邪僻,凡是有道德的读书人,他必定会大肆的加以欺凌诋毁。有一天晚上,忽然见到一位神明对他说:「你千方百计的侵犯欺凌有道德的人,所以我来夺走您的智慧!」神说完了,就拿刀一砍,淳于崇德就当场昏倒在地上;醒来之後,竟然笨的跟呆子一样,过没几年,就死了。

 

故事三:

 

汉朝的张良,在他年少的时候,有一次到下邳游玩,桥上有位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老人就对张良说:「年轻人,到桥下面帮我把鞋子捡上来。」张良念到老人家年纪大了,就勉强的忍住自己的脾气,走下桥去,帮老人捡鞋子。鞋子捡好之後,这时老人又举起脚来说道:「年轻人,帮我把鞋子穿上。」张良就跪着帮老人穿鞋,老人说:「你是一位可以教的孩子啊!」於是就拿出一卷书对张良说:「你读了这卷书,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老人说完之後,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张良一看这本书,原来是姜太公兵法;因此就认真的研读,後来帮助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被汉高祖封为留侯。

 

【再析】

 

从这个故事可以知道,有道德的人,可以成就许多的人才,那些侵犯凌侮道德之士的人,就像是逆着风在撒灰尘,徒着手在遮天一样,只是让别人看到自己多麽的不自量力啊!

 

射飞逐走。

 

【解释】

 

射杀飞禽,逐捕走兽。

 

【分析】

 

射—不只是用弓箭射而已,凡是用火枪、鸟铳、药弩、弹弓、粘竿、扣索、网缦,都算是射啊!或是为了卖钱,或是为了贪图口腹之欲,就在四处布下了杀机陷阱,使得飞禽丧命,有的头被斩断了,有的胸被贯穿了,不知道有多麽的痛苦啊!我们应当要加倍的发慈心来救护牠们。吃牠们肉的人,为何忍心要跟牠们结上这个往後必定会报复的怨仇,而一定要用牠们来充当我们可以调整减少的菜肴啊!而捕杀禽兽为业的人,何苦要造下这种无穷的怨孽,来赚这种有限的利润呢?

 

故事一:

 

董某喜欢用网来捕捉飞禽,捉到以後,就用竹子贯穿鸟儿的脑袋,用稻秆燃烧鸟儿的羽毛,再拿去卖钱,所杀的鸟不计其数。董某到了老年,就得到了一种怪病;遍体都生出了粗皮,粗皱得就像树皮一样;痒的时候,董某就用稻秆烧粗皮来止痒;头痛的时候,就叫人用竹子拍打他的头,最後竟然因为这个怪病而死。而刘冬儿则是专门用弩箭射杀飞禽,被他射杀的飞禽,不知道有多少;有一天,他靠在门旁射麻雀,偶然觉得耳朵好痒,就用箭头搔痒;这时候忽然风吹门,而门就撞击到他拿箭搔痒的手,箭头就穿过了耳朵,血流如注,刘冬儿就这样的死掉了。

 

【结语】

 

唉!用箭射自己,用稻秆烧自己,一一都是自己所造作过的恶业,为什麽报应会如此的巧妙啊!

 

故事二:

 

唐朝的韦皋,养了一只鹦鹉,这只鹦鹉每次听到念佛,就会非常的兴奋,专注的倾听;叫牠念佛,就会大声的念南无阿弥陀佛。有一天,鹦鹉就端立着往生了;火化之後,得到十颗的舍利,韦皋还为这只鹦鹉立了一个塔埋葬牠。又宋朝元佑年间,有位出家人,养了一只鸲鹆,这只鸲鹆一直都随着出家人念佛。有一天,鸲鹆低着头,收了翅膀,站着就往生了;寺里的主僧可怜牠,就把牠埋葬了。忽然就在牠埋葬的地方,生出了一朵青色的莲花来,而且异常的芳香。大家感到十分的奇怪,就挖开埋葬鸲鹆的土堆,发现这朵莲花,竟然是从鸲鹆的舌根生出来的啊!全郡的人都前往观看,太守还特别的为这只鸲鹆作了一首偈子:「天产灵禽八八儿,解随僧口念阿弥;飞禽尚证无生忍,我辈为人岂不如。」

 

【再析】

 

从这两个故事观察,天下大小的物类,都是属於生灵;而我佛慈悲,全都平等的摄受爱护,而人为什麽还要戕害物类的性命呢?

 

明朝的颜茂猷先生说:「现在的人都说,天生万物,是用来养活人的,所以这些飞禽走兽,本来就应该给人吃的;却不知道,人也是生长天地之间的一物啊!人若是能够修养真性、善护生灵,这样才够资格配称「人为万物之灵」,不然就跟动物又有什麽差别呢?而且人若是没有依照正法修行,那就出离不了六道,仍然在六道中轮回!今生做畜牲的,他的前生或许是人;而今生得到人身的,他的前生或许是畜牲;因此贪瞋贪杀,互相的吞食,在这生与死的路头上,最是可怕;而一旦入了阴间,则今天在追捕走兽的人,又怎麽知道不会被他所杀害的走兽追逐呢?」

 

或有人问:「人若是都不杀生食肉的话,那麽禽兽岂不是会充满了这个世间吗?例如豺狼虎豹将会吃人,这岂不是养畜牲来害人吗?」我回答他说:「佛说:人若是具备了慈心和功德,那麽一切的刀兵水火,都不能够伤害到他;一切的恶兽毒虫,也不能够伤害到他。从前有一位造恶的国王,驱赶着凶猛的象群,冲向佛来,想要把佛害死;而佛陀心中则生起了慈悲心,怜悯恶王和大象的无知;就在这个时候,象群见到佛的五指,化为狮子大吼,於是大象们纷纷倒地臣服在佛前。所以涅盘经极为赞叹慈心的功德,就是这个缘故了;因为慈心到了极点,就能够感化天下最残暴的禽兽啊!」

 

故事三:

 

在东汉光武帝的时候,洪农郡的辖内,有很多的老虎;太守就下令叫民众设下了许多的陷阱,拿着弓箭来防治老虎为患;然而老虎为患,却是更加的严重。等到刘昆担任洪农郡的太守就说:「老虎为患,乃是暴政所导致的啊!」於是就下令民众把陷阱都填掉,弓箭都折断;积极的推行仁政,体恤照顾老百姓的疾苦;老虎因此就成群结队的渡河,离开了洪农郡。

 

【再析】

 

太守刘昆并没有修行证道,他只是以一念的仁心,於是马上就能够平息凶猛的虎患,何况是学习佛陀慈悲的人呢?又例如证道的圣僧,伏虎降龙以及现代的「伏虎僧」广钦老和尚的事蹟,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甚至还是亲眼见到的事实,绝不是捏造虚构;假使人人都能学佛学圣僧,则纵然虎豹之类凶残的野兽充满了世间,也不能够为害啊!所以何必去忧愁禽兽会害人呢?因为残暴的人,全都化为了慈悲,那麽害人的猛兽,也都化为麒麟和凤凰了啊!於是我们才知道,有的动物虽然是非常的凶猛恶毒,但是也有可以感化牠们的地方啊!就只怕我们自己不能够慈悲啊!

 

发蛰惊栖。

 

【解释】

 

发掘蛰伏在土里的虫,惊扰栖息在树上的鸟。

 

【分析】

 

天冷的时候,虫都蛰伏在土里面,若是把虫挖掘出来,牠们一定就会冻僵死掉。所以太上在这里特别写出来,以禁戒人们不要做;而诸佛菩萨尤其更是爱惜怜悯这些小虫,人怎麽可以不体会这个道里,而随便的去挖掘蛰伏在土里面的虫呢?

 

故事:

 

宋朝的大将曹彬,在冬天的时候,决不整修房屋和墙壁;有人就问他原因?曹彬回答说:「冬天修理屋墙,恐怕会伤害到蛰伏在里面的虫啊!」

 

【再析】

 

曹彬和他的孙子,累代都被皇帝封王,他的福报是如此的大,但是却不肯种下挖掘蛰虫的恶因;而现在居然有无故焚烧山林草木的人,竟敢以此做为玩乐游戏,逞快意於一时,却伤害到万亿的生灵,我们为何不用曹彬爱护蛰虫的故事,互相的告诫提醒呢?若是碰到了有人焚烧草木山林,就应该要马上的扑灭;至於村民小孩因为无知而做这种行为,尤其应当要好好的劝导;若是有人用热水倾倒在地上,或在地上焚烧纸陌祭祀祖先,这些都应该要随时的留意劝导,以保全地面下的蛰虫不受伤害,这样的存心实在是太慈悲了啊!

 

【分析】

 

鸟既然已经栖息在树上,就好像人已经上床睡觉一样;这时候忽然有所惊动搔扰,岂不是全家都被惊扰的大乱了吗?太上不要惊动栖息在树上鸟儿的教诫,跟孔子所说:「弋不射宿」的意思是一样的;仙经上也说:「凡是能够随时随地行方便,救护众生性命的人,必定会得到福德长寿的果报。」

 

故事一:

 

从前有一位住在山中的老太太,名叫李奚子,每次遇到了大雪,树枝都被雪覆盖住了;因此鸟儿都没有栖息的地方,就飞来聚集在她的家里,老太太就拿谷子喂鸟吃,而且还不敢惊动它们。上帝说:「李奚子,有仁心,可以活到五百岁。」结果李奚子真的活到了五百岁。

 

故事二:

 

有位姓杨的人,以捕捉禽鸟卖钱来讨生活;有一天,他看见一只寒鹊在树枝上栖息,於是就拿了装上黏胶的竹竿,爬上树枝去捕捉这只寒鹊;结果树枝断了,他就跌下树来,刚好就被手里拿着的竹竿,刺到了头部,流血过多而死。

 

填穴覆巢。

 

【解释】

 

填塞虫蚁居住的洞穴,翻倒禽鸟栖息的鸟巢。

 

【分析】

 

穴—是一切细小的含灵聚集居住的场所;自人看来,只是一个洞穴而已;从牠们看来,则是牠们赖以安居的家啊!跟人居住的家,没有两样,怎麽可以把洞穴填起来塞住呢?这样就会断了牠们的生门,绝了牠们的出路;而且甚至会覆灭牠们的宗族啊!人类怎麽可以忍心这样的做呢!

 

故事一:

 

从前有位比丘,修行已经证得了六神通,跟一位小沙弥住在一起;比丘在禅定中,见到小沙弥还有七天就要死了;因此就给了一个方便,叫小沙弥返家看父母。过了八天,小沙弥又回来了,没有死;比丘感到很奇怪,就再入定观察,小沙弥没死,到底是什麽原因?於是才知道,原来是小沙弥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一个蚁穴;地上的流水快要流进蚂蚁洞了,小沙弥急忙脱下袈裟,拿泥土把水挡住,使水流不进蚂蚁洞里;小沙弥就是因为救护蚁命的因缘,而延长了十二年的寿命,小沙弥因此就更加的精进修行,证得了四果罗汉。

 

故事二:

 

杭州有位妇人,喜好杀生,尤其是讨厌蚂蚁弄脏了饭菜;因此常常把蚂蚁烧死,只要找到蚂蚁洞穴,不是把洞穴填塞住,就是用滚汤浇进洞里,杀死了无数的蚂蚁;後来她生了一个孩子,还在喂奶的阶段;有一天,这孩子竟然被一大群的蚂蚁,咬得全身都肿了起来,最後肉烂而死。

 

【结语】

 

朱玑先生说:「妇人疼爱孩子,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所以劝妇人戒杀,应当用这个公案来劝,比较有效果;因为被劝的妇人,会知道害怕啊!」所以朱玑在戒杀的誓词中,有『若是再举刀,就如同是杀我们自己儿女』的两句话,一方面是用来警惕自己,一方面是用来警惕妻子啊!

 

【分析】

 

巢—是一切大小的鸟类,依止在里面哺乳生产的地方,并且还可以躲避霜雪寒冷的侵袭,被网捕捉被弹射到的危险。若是被人弄翻了鸟巢,就跟人类被毁了屋宅烧了房子的情况没有两样,岂不是置牠们於死地吗?太上在保嗣章说道:「凡是有人後代的子孙衰败灭绝,都是因为他在前世的时候,弄翻了鸟巢,毁坏了鸟蛋,焚烧山林打猎,弄乾水塘捕鱼,堕胎损子,犯了第一千六百二十条的规定,所以才会招致子孙衰绝的果报啊!」

 

佛说:「若是见到有人在爬树捉鸟蛋,下水在捕鱼,这时候我们应当默念宝胜如来的圣号几十声,鸟蛋和鱼,牠们就能够因此而脱除了灾难,这也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方法。」或有人问:「应该要先仁民,而後再去爱物才对,为什麽现在都只教人爱物,这是什麽道理啊?」我们应当回答说:「因为仁民比较容易做到,而爱物则比较困难;如果一个人竟敢忍心去害物,那麽他必定也会敢忍心害人了;而一个人不忍心去害物,那麽他待人的心也就可以知道了!」所以华严经说:「我尚且不忍心叫一只蚂蚁去做苦事,何况是叫人做呢?」

 

古时候,商王成汤亲自教猎人网开三面,不要一网打尽的仁心,使得猎人大为感动;商王成汤推此爱物的仁心而及於百姓,所以他的仁德,泽被了天下的苍生。齐宣王有一次不忍心见到一头牛,在经过堂前恐惧发抖的样子,好像没有犯罪,而被冤枉的送到了死地;於是就命令用一头羊去换掉牠,百姓却误会齐宣王吝惜一条牛,拿一头小的羊去换大的牛;而孟子则称赞齐宣王有仁心,足以实行王政;如果齐宣王能够扩充此一仁心,就足以保有天下了。假使秦国的大将白起,能够存有爱物之心,则不会在长平之战的时候,坑杀了赵国的军队四十万人啊!所以爱物和爱人,同是一个仁心啊!如来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因为怜悯一只鸽子被一只老鹰追逐,就保护鸽子;而老鹰就责怪佛陀太残忍了,为了救鸽子,却令老鹰饿死。於是佛陀就割下手臂上的肉喂老鹰吃,而且心中没有一点悔恨之意;因此臂上的肉,又立刻的重新生了出来。佛陀以臂肉赐鹰的这种大慈大悲,不但充满了十方,而且洋溢於万劫;谁说爱物的人,不能够爱人啊!所以一个人能够做到心心救苦,他就是观音菩萨的示现;一个人能够做到念念行慈,他就是弥勒菩萨下生人间啊!

 

故事一:

 

宋朝的苏轼,在东坡建了一座房舍,住在那里,因此就号为东坡居士。他在书房前面,种了许多的竹子、柏树和花草;时间久了,满个院子都长满了竹柏花草,许多鸟就飞来屋前的树上作巢;东坡因此就禁止孩子和仆人,不可以捕捉鸟;几年之後,鸟儿在树枝上作的巢,也就愈作愈低了;鸟巢中的蛋,就是低着头,都可以看到啊!

 

【再析】

 

从前听说鸟类作巢,一定是离人住的地方很近,目的就是想要远离避开蛇、鼠、老鹰的危害。现在的人居然要吃掉牠们的小雏鸟,翻掉牠们筑的巢,难道人类比起蛇鼠老鹰,还要更不仁慈吗?

 

故事二:

 

宋朝有一位姓朱的人,喜欢弄翻鸟巢,尤其讨厌蜜蜂,他见到蜂巢,虽然筑在很高的地方,他也一定要想办法,拿了梯子上去,把蜂巢破坏掉;後来他生了两个儿子,孩子生下来,肛门都是塞住的,因而无法排泄,不久也就死了,朱某竟然绝嗣,没有後代。

 

【嘉言】

 

慈寿禅师说:「世人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你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人多杀生是因,於是就有刀兵劫的果报;因为你杀了他的性命,所以他就来杀你,要你还他的命;你欠他的钱不还他,他就来烧你的家,使你损失财产;把你的妻子离散了,原因就是你过去曾经破坏过鸟类蜂类的巢穴,这就是报应啊!而且报应是相当的,所以我们要洗洗耳朵,好好的听佛说的话啊!」

 

伤胎破卵。

 

【解释】

 

伤害了动物的胞胎,破坏了牠们的蛋,都是杀生的行为。

 

【分析】

 

动物禽鸟虽然还没有出生,但是胞胎和蛋,里面都有生命,就像人类怀孕一样,所以伤了牠们的胎,破坏牠们的卵,就等於是在杀生啊!佛说:「人若是凶恶残暴,不相信因果报应的道理,敢去捕捉刚出生的幼小禽鸟,和吃牠们的蛋,使飞禽鸟类失去了牠们的孩子,因而悲伤的啼叫;甚至伤心到眼中出血,这种人会得到孤独没有儿子的报应啊!」

 

故事一:

 

从前白龟年曾经到山里面访仙学道,取得了一本仙书,因此他学会了听懂各种禽兽的语言。有一天他经过潞州,太守知道他有这种特殊的能力,於是便请他过去坐坐。刚好太守的属下趋赶着羊群经过庭下,其中有一只羊,怎麽鞭打牠,牠都不肯走,而且还一直的悲鸣;太守见到这个情景,便问白龟年说:「先生,您可知道这只羊在说什麽吗?」白龟年回答说:「这只羊说,牠的肚子里怀有小羊,即将就要生产了,等牠生完之後,牠才甘心就死。」太守听了之後,觉得很好奇,就命令属下,把这只羊留下来不杀牠,过了不久,这只羊果然生下了两只小羊。

 

故事二:

 

唐文宗很重视饮食,有一次,御善房正在为他烹煮鸡蛋,忽然听到烹煮鸡蛋的锅子里面,发出了微微的声音,好像集体在呼喊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而且声音非常的凄凉悲伤,监厨的官员就把这件事情奏报给皇帝,於是皇帝就派人到厨房检查,果然如此。皇帝就叹息的说道:「我不知道佛菩萨的威神力,竟然能够如此的感应啊!」因此就下令,从今以後,不要再煮鸡蛋了。

 

【再析】

 

要知道救苦救难是观世音菩萨本誓愿力,在锅子里面烹煮的鸡蛋,尚且会集体的呼喊观世音菩萨的圣号,那麽我们人怎麽可以不恭敬的称念菩萨的圣号呢?

 

故事三:

 

在梁朝的时候,有一个人用鸡蛋白和水来洗头发,为的是要使自己的头发乌黑亮丽;因此而打破了很多的鸡蛋。他临死的时候,听到了在他的头发中,有几千只小鸡在啾啾叫的声音。

 

愿人有失。

 

【解释】

 

常常愿人失败而幸灾乐祸。

 

【分析】

 

别人有了失败,实在是很不幸的事情;不为他感到哀伤怜悯,却反而愿他失败最好,这就是所谓的幸灾乐祸啊!这种人既然是以为灾祸是可幸可乐的,所以灾祸怎麽会不跟随着他而来呢?那麽失败不会是别人,反而是落在自己了。人虽然是再笨,也不应当这麽做啊!

 

故事:

 

李士衡奉命出使高丽,而俞英则担任他的副使,在随同他出使高丽。李士衡所得的礼物,全都交给了俞英处理;俞英恐怕船过海的时候,会有湿气,就把李士衡的礼物,全都放在船底,而把自己的物品放在上面;没想到中途遇到了大风,船夫就请求要减轻船的货物,以确保人船的安全;於是在仓忙之中,随手抛弃了许多的货物。等到风停之後,检查刚才所抛弃的物品,全都是俞英的东西;而李士衡的礼物,因为都放在船底,所以一件都没有失去。

 

【再析】

 

像俞英这种自私的念头,那一个人没有呢?总是因为自己的心,不能够平等的缘故,而最後还是害到了自己啊!

 

【嘉言】

 

涅盘经说:「修行人,应当要以智慧力,平等的运用六法,来克制自心;必须要使自己的心,在运用的时候,能够一切平等。」(六法就是身业行持、语业行持、意业行持、如法利养、受持戒法、能生正见)宋朝邵康节先生的诗说道:「每日清晨一柱香,谢天谢地谢君王;但求处处田禾熟,惟愿人人寿命长。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爷娘;四方宁静干戈息,我若贫时也不妨。」

 

【结语】

 

从上面所说的,我们可以知道儒释道三教之心,都是教人要平等;所以我们应当要存此心量来克己治心,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念念的私心,而造下了重重的罪恶啊!

 

毁人成功。

 

【解释】

 

毁坏别人成功,使他功败垂成。

 

【分析】

 

毁—有两种的意思,一种是毁坏,一种是毁谮。想要立功的人,无论是要立大功,或是立小功,莫不是竭尽所能的力图成功;而我却是一定要去阻挠他,破坏他,使他失败;我这种的心术,真是如同蛇蠍一样的狠毒啊!宋朝的真西先生说:「我们若是听到有人做了一件善事,应当要称赞他、附和他所做的善事;若是听到有人做了恶事,必定要尽力为他掩盖这件恶事啊!」使别人能够成功,也不致於有失自己的德行,古人是这样的存心;况且是已经成功的人,竟然还敢去毁坏他的成功啊!

 

故事一:

 

明朝的曾铣,负责边防的军务,他想要收复河套;当时的宰相严嵩,揽权贪污,恐怕曾铣会收复河套,立了大功;就乘机向皇上毁谤曾铣和夏言,擅自挑起边疆的冲突;因此曾铣夏言两人,都被朝廷处死。後来严嵩被弹劾,罢黜为平民;他的儿子严世蕃,则被砍头处死。

 

故事二:

 

宋朝宣奇英,为人阴险,他的邻居房子快建好的时候,宣奇英因为妒忌邻居的新房子快要落成,就乘着黑夜,把邻居房子的柱脚给弄断了;这时候,忽然大梁掉了下来,宣奇英当场就被压死。

 

【再析】

 

唉!毁坏别人的人,实在是自己在毁自己啊!现在的人,对於一件事情,或是一件东西,或是做生意借钱等类的事情,每每好逞口舌之快,毁坏别人的成功;这种居心,实在可鄙,我们应当知道,这是他在自毁啊!

 

危人自安。

 

【解释】

 

使人承当危险,只求自己安稳。

 

【分析】

 

千经万论,只是论一个心字,现在我与别人同处在祸乱之中,竟然想要使别人承当危险,而我却居於安稳;这种存心,实在已经丧失了本有的良知啊!于铁樵先生说:「舍却危险而就安稳,这本是情理之常,而为什麽被上天所厌恶呢?上天并非厌恶他自求安稳,而是厌恶他使人承当危险;人生所经历的许多情境,莫不有安稳和危险的分别;如果只知道自己求安稳,而不顾别人危险的话,则杀机已经埋伏在其中了,随时随地都会有暴发出来的危险啊!如果使这种诡计得以成功,那麽狡猾诡诈的人,都可以高枕无忧,而心存仁厚的人,都要活不成了啊!这怎麽是天地之心呢?况且安危之机,就像是环在转动一样,到底不会让那些具有私心的人识破啊!所以他们所趋向的,或者反而是趋向了险处;而所避开的,或者反而是避开了坦途啊!如果能够做到人我之间,存心平等;那麽无论走到那里,都是安稳的啊!

 

故事:

 

宋朝的李绪,负责掌管永安的军务,那时候,有股势力庞大的盗匪,刚刚开始作乱;李绪担心自己会遭到灾祸,就使用诡计,推荐他的好朋友范鉶,代理自己掌管永安军;於是范鉶到任之後,李绪便得以离开永安的住所。後来范鉶全家,都被盗匪杀害了。这事过没多久,李绪就被调任到临安,在赴临安的路上,遇到了强盗,李绪全家,也都被强盗杀死。

 

【再析】

 

唉!见人之危,君子尚且会想尽办法,去解救他人的危难;怎麽能够使别人危险,而自己安稳呢?这是刻薄寡恩的小人,所做的行为;那麽他所得到的,就是最大的灾祸啊!

 

减人自益。

 

【解释】

 

克减别人的利益,只图自己的利益。

 

【分析】

 

天下惟有利益他人的人,才能够利益自己。如果是无益於人,而仅是有益於己,尚且不是真正的利益;况且是减损了他人的利益,而自己却取得了较多的利益啊!这种人就是所谓的「只顾自己的财富,不顾他人的贫穷」啊!于铁樵先生说:「现在的人,对於钱财田地房产等等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减人自益;他们怎麽会知道,这样做只是在向人借债而不写借据啊!虽然他们的钱财,日益的增加,可是他们生命的大限,却因此而愈来愈近了;这样看来,那里有所谓的利益啊!」

 

故事:

 

明朝崇祯年间,有甲乙两人感情很好;这时候正逢朝廷举办武举人的甄试选拔,地方官员可以向朝廷保荐武举一名;甲就请托县令帮忙推荐,乙就请托司李帮忙推荐;而被推荐的人若是录取了,就必须要给五十两黄金的酬仪。後来甲想到县令的声望不够,帮忙自己所推荐的人,必定会落选,而司李的声望够,被推荐的人,一定可以成功。因此就想要减损乙的利益以利己,甲就设计对乙说:「我们两人既然同心,就该同甘共苦,如果武举的推荐,只录取我们推荐其中的一位;不论是录取你推荐的人,或是录取我推荐的人,我们都应该均分这个谢金」;乙就同意甲的建议。等到放榜的时候,请托司李推荐的人,竟然未被录取;而请托县令推荐的人,竟然录取了。而在推荐以前,就已经封存的酬金,都在乙那里,由乙负责保管;而甲又不能食言,惟有怅然的闷闷不乐而已。

 

【再析】

 

从这个故事看来,甲本来想要利益自己,却反而利益了别人;因此根据这个道理,凡是官吏剥削百姓,富人搾取穷人的利息,想要中饱私囊以自肥,到头来没有不是自己受到损害啊!

 

以恶易好。

 

【解释】

 

货物交易的时候,竟然把坏的东西,暗中换了好的东西。

 

【分析】

 

所谓以恶易好,例如拿铁来换金,用石头来换美玉,以布来换绸缎等这类的事情;在达观的人眼里看来,是不值得一笑的;但是这种人的心态和动机,则是接近偷窃啊!四祖说:「外面的境界,本身来讲,是没有好丑的分别;而好丑的分别,是从心中生起的啊!心若不是硬要去分别的话,妄想执着也就无从生起了啊!」唐朝的时候,高丽国的元晓法师,不远千里徒步跋涉来到了中国,想要寻找一位高明的师父学习佛法;有一天的夜里,因为赶路,就睡在荒凉的坟墓堆里;这时候又渴又累,想要喝水;他见到身旁有泓清水,就用钵挖起来一饮而尽,当时感觉真是痛快好喝啊!等到天亮之後一看,旁边原来是一摊死屍流出来的汁啊!元晓法师立即感到一阵恶心,就把昨晚所喝的水,全都吐了出来;当下就豁然大悟说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六道轮回,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作的;宇宙万法的现象,也都是由我们的情识所分别出来的啊!所以美与恶的感受,都是我们的心在那里分别,跟水没有任何的关系啊!」

 

故事:

 

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曾经珍藏过一块美玉,有一位叫章持的官员,到苏东坡的家中拜访,并且请求观赏这块美玉;章持就乘着观赏美玉的机会,竟然偷偷的用一块燕石换掉了美玉;苏东坡当时没有发觉,等到抵达黄州的时候,才发现美玉早就被章持换掉了,然而苏东坡却只是一笑置之。这件事情过没多久,章持就被朝廷贬官,流放到台州而死;不知道这块美玉,又归何人所有了!

 

以私废公。

 

【解释】

 

以自己的私心而废弃了公理。

 

【分析】

 

以个人的喜怒恩怨,而废弃了公道的是非曲直;如果在上位的领导人以私废公,就会邪正不辨;那麽朋友乡党之间,就会有党同伐异排斥异己的嫌疑了。一个人若是以私废公,更进而爱憎不当;那麽就会连自己的家人,父子至亲骨肉,也都会变成怨家了。人情蒙蔽的害处,莫甚於此啊!无论是贤愚贵贱,每个人都有这种的毛病,只是轻重不同罢了。知道这个毛病的害处,就应当明白道理,以消除自己偏执的性情;平下心来,以化除自己心中的城府;能够这样做,便是有大学问、有大手段的人啊!

 

故事一:

 

宋朝的大臣赵拚、范镇两人,因为议论朝政,意见不合而结下梁子;等到王安石做了宰相,痛恨范镇曾向神宗皇帝指摘他的过失,就乘着皇上问到:「范镇的为人怎麽样啊?」王安石便回答说:「赵拚对范镇的为人,了解最清楚了!」於是皇上就问赵拚,赵拚说:「范镇是忠臣。」皇上就再问道:「你何以知道他是忠臣呢?」赵拚说:「仁宗皇帝有一次身体失调卧病在床,范镇就率先上奏,请求仁宗皇帝策立太子,以安定社稷民心;奏章在十九日那天呈给仁宗,范镇总共等候了一百天,奏章才批了下来;范镇为了这件事情,急得头发和胡须都白了,所以范镇不是忠臣,那又是什麽呢?」赵拚觐见皇帝,说完话之後,就退了下来,王安石就责问他说:「你不是和范镇有仇吗?」赵拚说:「我不敢因为私人的恩怨而废弃了公道啊!」

 

故事二:

 

从前洛阳县令孔翊,在衙门的庭前,放置了一个火盆,凡是有关说请托的信件,一律投入火盆烧掉,连看都不看;他说:「县令与百姓最亲近了,官场上难免会有许多的请托;若是照办的话,则百姓就会受害;若是不照办的话,就不免会得罪人;惟有请托的信函到我手上的时候,我不拆开,立刻就把它投入火盆烧掉;在我来讲,我不知道请托的是什麽事情;而在请托的人来说,也不至於得罪他们啊!因为公理的曲直是非,都有一定的标准,审判案件也有法令的依据,怎麽可以以私废公呢?」後来孔翊的儿子,十九岁就考中了进士。

 

窃人之能。

 

【解释】

 

窃取他人的技能,据为己有。

 

【分析】

 

例如窃取别人的文章,以为是自己的文章;窃取别人的谋画,以为是自己的谋画;窃取别人的功劳,以为是自己的功劳;窃取师傅的教诲,以为是自己的见解;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行为,必定会遭受到谴责。

 

故事:

 

周朝的时候,梁山发生山崩,晋国的国君就召见大夫伯宗,了解山崩的情形。大夫伯宗在前往晋见君的途中,遇到一位车夫;就问他说:「你最近有没有听到些什麽消息啊!」车夫回答说:「梁山发生了山崩,崩落下来的土石,把河流都壅塞住,河水因此而不流了啊!听说晋君为了这件事情,正要召见大夫伯宗,商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伯宗就问车夫说:「那要如何解决呢?」车夫说:「很简单,只要晋君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梁山去哭泣祭拜,那麽河水就会流动了。」伯宗就用车夫的建议,向晋君报告,晋君采纳照办之後,河水就开始流动了。晋君就问伯宗说:「你是怎麽知道用这个方法的呢?」伯宗回答说:「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啊!」孔子听到之後就说:「伯宗这个人,快要绝後了啊!因为他窃取了别人的善行,以为是自己的善行啊!」後来伯宗果然遇害身亡,他卿大夫的官位,也就断绝了。

 

【结语】

 

唉!伯宗只是窃取了别人的一句话,尚且会遭受到如此严厉的天谴,那麽其他更恶劣的行为、果报不说也就可以知道了啊!

 

蔽人之善。

 

【解释】

 

隐蔽他人的善行,不使别人知道。

 

【分析】

 

佛经说:「善这一个字,最能够成就世人一切的行愿了。」所以人若是有一句的善言,一件的善行,就应当要表扬才对;而且还要惟恐表扬的不够,不能够使他的善言善行发扬光大;这样做,不但可以成就他本人的美誉,而且可以打动别人的善念啊!也可以使得大家彼此的传播劝导,那麽行善的人,就会愈来愈多了;这实在是一件乐事,为什麽要去隐藏遮蔽它呢?所以隐蔽别人善行的人,他的心中必定是毫无好善之心,恐怕还有嫉妒的念头呢!所以才会不愿意彰显别人行善的美德,恐怕这样会突显自己的罪恶,这种人就是天下不祥之人啊!

 

故事一:

 

晋朝的历史学者陈寿,在作三国志的时候,就和丁梁州说:「您若是肯借我一千斛的米,我就为您作一篇很好的传记。」丁梁州没有答应陈寿的请求,因此陈寿就不替他作传。等到陈寿所写的三国志完成之後,大家都讥评讽刺陈寿存心不公,写的有问题,後来陈寿竟然遇害而死。

 

故事二:

 

从前有两位读书人,奉命编纂整理江阴县的县志。他们偶然见到旧县志里,记载有两位守节妇人的事蹟;认为这件事情平淡无奇,就把这两位节妇的记载删除掉。当天晚上,城隍庙里的道士,就听到有两位妇人在向城隍哭诉说:「我们两个人一生吃苦守节,死了之後,我们守节的事情,就被记载在县志上,现在却无缘无故的被人给删除了啊!」城隍听了之後说道:「这两位读书人,本来是应该可以考取功名的,既然他们隐蔽别人的节义善行,就应当削除他们的官禄。」两位妇人听了城隍的这番话,就向城隍泣谢礼拜後,就离去了。後来这两位读书人,听到了这件事情,就驳斥的说:「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打妄语嘛!」到了明年,两位读书人果然因为考试的成绩太差,而被夺除廪生的资格;因此抑郁悲愤而死。

 

形人之丑。

 

【解释】

 

形容他人的丑事,并且还广为宣扬。

 

【分析】

 

人们的丑事丑行,也就是所谓的「言之辱而不可闻於人者也。」而有人却竟然敢去形容别人的丑事,暴露他人的丑行,这样做不但会伤害到自己的厚道,连自己所积的阴德,也都会随着消失啊!盘山语录说:「修行人最忌讳的,就是说人家的是非好丑,乃至於一切世间的事情;不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不但口不可以说,连心都不可以去想。只要是口说心想,便是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一个人若是能够专炼心地功夫,不断的搜查自己的过失,那里还有闲功夫去管别人家屋子里的事情;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不要使自己的心动啊!要把自己的心,收拾的乾乾净净,时时刻刻都要认真的去体会探究,自己本性起源的地方。」由此观之,人应当要以自治为急务,念念唯恐自己的身心有了过失,那里还有空闲的时间去管别人呢?

 

故事一:

 

从前有位名叫席匡的人,遇到一位算命奇准的相士,说他某年就会死;席匡听了之後,感到十分的忧愁。後来席匡偶然遇到有人在谈论别人闺门中男女间的丑闻;就对那位谈论的人,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谈论的人心中因而感到惭愧,就停止不再说了,这件丑事於是就被隐藏遮蔽起来。到了那一年,席匡不但没有死,也没有生病,或是遇到什麽灾难;後来做官,升到了台辅。

 

【再析】

 

古人说:「在一座之中,若是有人在谈论影射别人的丑闻丑行;而我就端坐沈默,以消除他继续再谈论下去,这就是不言之教;就像席匡一样,可以做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故事二:

 

郑瑄为人简朴沈默,很少说话,他说:「在大庭广众之中,不可以大肆的谈论;这样不但会惹人妒忌,而且还会伤到别人。因为众人之中,难免会有曾经做过丑事的人在里面,如果谈论到他,那麽他虽然是不说话,可是心中就会感到难过遗憾;例如对做官的说:『当官要清廉啊!』那麽不清廉官听到了,就会生气。对朋友说:『做朋友应该要彼此直心的交往。』那麽不直的朋友听到了,就会生气;因为他会认为,我是故意讲给他听的;所以惟有少说话,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若有人问我问题,我才就他所问的问题回答他,这样或许才能够避免口过得罪人啊!」郑瑄所说的这些话,实在是深得处世之道的要诀。

 

讦人之私。

 

【解释】

 

揭发他人的隐私,而且还到处的传播。

 

【分析】

 

人非圣贤,那一个人没有隐私呢?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去探听别人的隐私啊!若是在无人之处,看到别人的隐私,就把它到处的传播公诸於世,使得他见不得人,在社会上没有容身之处;这种的居心,最为阴险狠毒,而且必定会招致天怒人怨。

 

故事一:

 

唐朝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下诏禁止屠宰;有位担任拾遗职务的张德,刚生了一个儿子,就私下宰羊,请同事吃饭庆祝一番。杜肃就偷偷的带着张德宴请同事的羊肉,向武则天揭发张德违反朝廷禁止屠宰的命令。第二天,武则天就对张德说:「朕听说你生了一个儿子,非常的高兴啊!」张德就向皇上拜谢。武则天就问:「张德,你是从那里得到羊肉请客的?」张德听皇帝这麽一问,立刻就叩头认罪。武则天就安慰他说:「朕下诏禁止屠宰,但是家中办喜事,或是办丧事,则不在禁止的范围之内。你从今以後若是请客,也必须要谨慎的选择客人啊!」武则天说完之後,就拿出杜肃攻讦张德的奏摺给他看。这时候杜肃感到惭愧的无地自容;满朝的文武官员,非常不齿杜肃的为人,都想要向他的脸上吐口水;後来杜肃就沦落了,下场相当的凄凉。

 

故事二:

 

梁朝的时候,有位名叫到溉的人,家中三代,都曾经替人挑粪来养家活口;後来到溉考取了功名,官做到了吏部尚书。有位叫何敬容的人,为了某件事情,向到溉请托帮忙,到溉没有答应;於是何敬容就对人说:「从前到溉的家中,是靠替人挑粪过日子的;所以他到了今天,还有挑粪的余臭啊!然而现在,他却学起了做贵人的样子啊!」到溉听了这话,对何敬容恨之入骨。到溉的弟弟到洽,有一天,问刘孝绰说:「我很想把我家东边邻居的那块地给买下来,可是偏偏地主却是一再的刁难,令我感到十分的无奈啊!」刘孝绰却说道:「你只要用车子多拉些粪,经过他家的旁边,臭得他受不了,他就会搬家了。」到洽听了刘孝绰的话,非常的生气;竟然用其他的事情,谋害刘孝绰报仇。

 

【结语】唉!人们往往为了一句话,而伤了天地间的和气,为了一件事,却酿成了终身的大祸;所以我们为人处世,不可以用激烈的言词,和戏谑的言语,这样会使别人怨恨我们,怨恨到骨髓里,俗话说:「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实」,就是这个意思啊!

 

耗人货财。

 

【解释】

 

消耗别人的货财,从中谋取利益。

 

【分析】

 

这是指那些奸恶的小人,诱骗人家的子弟,或蛊惑愚痴的人去嫖妓、赌博、打官司、烧炼丹等等的事情,而自己则可以乘机从中取得利益;因此不肖的子弟,被这些奸恶的小人所愚弄,就不顾祖先创业的艰难,而消耗浪费家中的产业;等到家业败光的时候,也就家破人亡了;我们探讨追究其原因,到底是谁的错啊!他能够逃得过恶报吗?

 

明朝江苏冒起宗,曾作文章警世人,他说:「我每每见到权贵之家,豪门巨室,他们的子孙不肖,嫖赌淫荡,胡作非为;他们人虽然还没有过世,但是财产暗中却都已经卖给了别人;或是他们屍骨未寒,而别人就已经登门占据了他们的房产。前人是那麽的辛勤,一点一滴节省累积下来的财富,後人却是浪费蹧踏,就像泥沙一样的丢弃,而且毫不吝惜。而这些不肖子弟,又大半多是聪明人,这到底是什麽原因呢?原来是因为当初的逞威风、使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破耗了许多人的家业,而凑成了我自己一家的财富;这就是开始消耗了别人的货财,後来就被别人消耗了自己的货财啊!俗话说得好:『来得不明,去得正好。』就是这个意思。由此观之,可以知道,今天被别人消耗货财的人,就是当日消耗别人货财的人;那麽今天消耗别人货财的人,不久一定又会被别人消耗他的货财啊!

 

故事一:

 

明朝的徐池,非常的富有,但是却很贪心霸道;他想要得到徐八的房产,就教人诱惑徐八的儿子嫖妓浪荡;徐八因此而负债累累,徐池果然也就得到了徐八的房产。後来徐池的两个儿子、五个孙子,都染上了怪病,巫师说:「这是徐八在作祟啊!」徐池心中感到十分的恐惧,就设了醮坛,请道士作法,向城隍庙乞求解决的办法。这时候,有一位乞丐迎向前来问道:「你就是徐池吗?昨晚我睡在庙里,听到有人向神呼叫你的名字,说你害他,神听了他的指控,也大为生气啊!」徐池听乞丐这麽一说,非常的惊恐,返家之後就死了,没多久,子孙也全都死光了。

 

【再析】

 

要知道青楼妓院,实在是偿债的业因,而红粉美女,也就是破家的孽海,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嫖妓得病,疮毒一发,五官都会变形走样;这种的病就算治好了,余毒也会波及三代的子孙啊!为什麽还有人敢去嫖妓而不避讳呢?

 

故事二:

 

江苏无锡有位姓钱的人,串结了同党十多人,专门去引诱富家子弟掷骰子赌博;钱某所用的骰子,事先动过了手脚,所以赌博多能赢钱;後来与一位少年在他家中赌博,赢了几十万;忽然这几颗骰子飞迸出盆外不见了,钱某则跌仆在地上,口鼻出血而死。就在那个时候,有一位道士正在坛前作法迎请神将,关圣帝君降下指示说:「方才我在某处铲除凶恶,并且将骰子三只,放置在他家的大梁上面。」道士立即就去钱某家中拜访,看到大家都呆立在那里,十分的诧异;道士就教他们拿梯子过来,爬到大梁上面,找到了刚才飞迸不见的三只骰子;因此就为他们详细的说明关圣帝君的圣谕;这些设局诈赌的赌棍,听了道士的话,都大吃一惊;没多久,一个个都相继的得了瘟疫病死了。又有一位名叫丁湜的人,相士说他将来会大魁天下考中状元;後来他又遇到那位相士,相士看到他,十分惊骇的说:「你近来到底造了什麽孽啊!你大魁天下的官禄,已经被夺除了啊!」丁湜想到自己近来曾经设局赌博,赢了六百万,就把实情告诉了相士。相士说:「就是因为这件事!你状元的命被夺除了啊!」丁湜听了大感忏悔,就急忙的把剩下赢来的钱,都还给了对方,希望能够赎罪;後来丁湜只考中了榜尾。

 

【再析】

 

今天犯了这种过失的人,比比皆是;而且地方的乡绅和知识分子,也多是津津的乐此不疲,尤其令人痛恨,俗话说:「做秀才的,就像处女一样,要怕人;做进士的,就如同媳妇一样,要养人;尚未取得功名的读书人,就如同阿婆一样,要教人。」若是不能够养人,不能够教人,也就算了,为什麽还想要去害人家的子弟,这到底是什麽居心啊?

 

附录:戒赌十则

 

第一:

 

赌博坏心术。一旦进入赌场,就变成了利益竞逐的地方;心中千方百计的打算,总归是一片贪心;都在想要赢对方的钱,心中就转生了无穷的恶念;虽然是至亲对局赌博,也必定暗中设下了戈矛;就算是好友同场赌博,也俨然如同仇敌一般;只顾了自己赢钱,那会管他人破产,这样心术岂不是大坏了吗?

 

第二:

 

赌博丧品行。凡是人品行的良贱高下,各自都不相同;在赌场之中,只是问钱少钱多,那里会去计较谁贵谁贱呢?坐的位子,既没有长幼秩序之分,厮役就变成了朋友;而辈分也没有尊卑的分别,奴仆和主人居然称兄道弟起来;而且彼此任意的嘲笑,随便的称呼,这样成何体统,自然就丧失了品行啊!

 

第三:

 

伤害性命。赢钱的人乘兴而往,不分昼夜的赌;输钱的人拼命再来,不顾自己的饥寒;从此不断的消耗,疲惫自己的精神;长此以往,必定会损害健康,甚至丧失了性命。一旦到了赌债高筑,难以偿还的时候;碰到对方,就会感到没面子;只有含羞忍气,於是就成了多病之身。到最後穷途末路,只好以死来搪塞责任,了结赌债。所以枉死城的路上,实在是赌徒的归乡啊!这不就是赌博伤害性命吗?

 

第四:

 

玷污祖宗。赌博不但把钱送给了别人,而且还被人笑自己是浪子发呆;赌博不但破了你的家产,而且还被人说自己是白痴的儿孙在作孽啊!不但不能够光宗耀祖,反而是羞辱了自家的门户。亲戚邻居们,都怪罪他的先人没有积德,才会生出了这个败家子;所以他的祖父父亲死了之後,必定是在九泉之下含怨莫白啊!

 

第五:

 

失去家教。赌博这件事,最易引诱了。家庭之中,地方不大,最是容易看到听到和学到。平常教训自己的子弟,都说:「你们一定要学好榜样啊!」当子弟在家中当场偷看到父亲兄长的样子,就说:「我愿意照现在这个规矩模样学习。」於是就变成了父亲儿子赌,哥哥弟弟赌,奴婢仆人赌,这种的戏法,成了什麽样的家法啊!最後弄到了白天赌、深夜赌,躲到密室中去赌,并且赌牌的风气还会助长邪淫的风气,家教因此而大坏,实在令人寒心啊!

 

第六:

 

倾家荡产。开始赌博得时候,气势豪壮,这时候挥金如土,而面不改色;到後来输多了因而情急,就把先人留下来的财产做为赌注,爷爷父亲一生辛苦,仅建立的门户,就在子孙片时的挥霍之下,便败坏了家声;甚至连衣服都当光了,只留下了身体;此时此刻,亲戚朋友谁会来疼惜自己;田地房屋卖完了,赌债还是没偿完;天涯何处可以归,想到这里,岂不可怜!

 

第七:

 

发生事变。赌博经常是通宵达旦,整个晚上都在赌;门户又没关好,盗贼每每乘机侵入偷抢;灯烛又没熄灭,常常因此而发生了火灾。甚至歹徒乘机而使计,坏蛋窥伺以为奸;熄灭灯火来敲门,主人客人无法辨;男女乘机脱衣服,不守礼法而乱来;这就是所谓的祸机所伏,人为什麽不仔细的想想呢?

 

第八:

 

离间骨肉亲情。士农工商,各有各的职业,大家勤奋工作;父母妻子互相的疼惜爱护,彼此的关怀,这就是天伦之乐;自从进入赌场赌博之後,家庭的天伦之乐就失去了,而且变成了苦海。把妻子的手饰拿去典当抵押,妻子无奈,只好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变卖了田地房屋,父母因而忧心愁虑皱眉头;只顾自己的豪爽,不顾家人的怨气;扪心自问,心能安吗?

 

第九:

 

违反国家法令,从前的法律禁止赌博,比起现在的法律要严的多了。罪轻的,也要责打一百大板,还要带上两个月的枷锁;罪重的,则得关上三年的监牢,并且还要离家背井,流放到三千里外的蛮荒之地。不论你的身分地位,照样都要受苦刑;所以地方上有头有脸的士绅,若是因为赌博而被关被流放,那麽他有何面目回来再见亲戚朋友呢?若是差役或官员赌博,因为知法犯法,所以更要加倍的处分;而且差事丢了,饭碗砸了,妻儿的衣食因此而顿失了所靠;与其事後而追悔,何不事先就戒除呢?

 

第十:

 

决定遭到天谴。我们不妨看看,古往今来开设赌场的人,每每都会遭到横祸;而赌博赢钱的人,後来偏偏却是穷的出奇;总是因为他们喝人家的血,吃人家的肉,来填饱自己的肚子;聚敛别人的怨恨愁苦,以供自己的欢笑痛快;所以鬼神对於这种人,特别感到愤怒;因此报复决定不肯稍稍的宽放一些!要知道天道好还,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何必彼此同归於尽呢?

 

【结语】

 

所以看透了真相,赌博那有什麽好处;如同上面所说的十条,所讲的道理,不但精辟,而且用意十分的恳切。在此诚恳的盼望世人,要冷静的思考,猛然的省悟;把赌博的坏习惯,一刀两断,发誓决定不再犯了;那麽赌博如同豺狼般坑人害人的陷阱,一翻身就可以跳出来,这实在是太幸运了。唉!赌博之害人,比起水火盗贼,还要更加的厉害;可是人们对它,却是特别的爱恋,而且执迷不悟,甚至赔上了性命,也是甘心情愿;这实在太可怜,太令人悲伤啊!这就是我为什麽要痛哭流涕,为大家陈述说明的原因;如果听到了这个道理而不肯回头的人,那麽他也真是太愚蠢了!

 

离人骨肉。

 

【解释】

 

使别人的骨肉至亲分离或是不和。

 

【分析】

 

这个「离」有两种的意思。一种是追迫债务,以及官吏衙役的勒索,逼得人家卖儿卖女;一种是挑拨离间,使得人家父子不和,兄弟斗争;这都是离人骨肉、灭尽天良的行为。因为他们不知道,骨肉之间是亲生血缘的关系,自然就存有着天伦的亲情;所以仁人君子看到人家的骨肉,因为贫困难以生存下去的时候,都会用钱财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获得安全不致分离;骨肉不和的,就为他们劝导,化解他们彼此间的误会,使他们能够融洽的和睦相处,这也是修行的重要途径。

 

故事一:

 

宗传在夜里,听到隔壁的邻妇抱着孩子哭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宗传就问这位妇人:「为什麽你昨晚哭了一整夜?」妇人回答说:「因为丈夫犯了罪,关在牢里,我准备卖掉自己,把丈夫赎回来啊!」宗传听了十分感动,就拿出钱来帮助妇人,使得他们夫妻儿女,可以和从前一样的团聚在一起。当时宗传一直苦於没有儿子,那一年居然就有了儿子,到现在宗传的子孙,还相当的兴旺呢!

 

故事二:

 

安庭柏口才很好,但是喜欢离间别人的感情;虽然是至亲骨肉,只要被他一挑拨,就会立刻反目成仇;李中甫兄弟原本相处的十分和睦,就是因为安庭柏居间挑拨,而开始兄弟间互相的争斗。蔡伦、张义是知己,两人感情非常好;因为听信安庭柏的挑拨,最後竟然绝交了。安庭柏挑拨离间他人的例子,不知道有多少;後来他的生活,愈来愈潦倒,愈来愈贫困,两颊生出了毒疮,喉咙舌头也都流脓溃烂;因此而吃不下任何食物,最後竟然在哭喊声中断了气。

 

故事三:

 

宋英宗即位之後,对待宫中的内侍不够宽厚,很少施恩惠给宦官。宦官就常常在太后的面前挑拨离间,造成太后皇后两宫的不和。有一天,韩琦、欧阳修两人在太后帘前奏报事情;太后突然就哭了起来,并且把两宫不和的事情,详细的告诉韩琦。韩琦说:「这个可能是因为皇帝生病的关系,等皇帝病好了,必定不会这样啊!」当时,皇帝因为受到了惊吓怀疑而生病。欧阳修则向太后进言:「太后事奉先帝数十年,太后仁德的形象,已经大着於天下;以前温成备受先帝的宠爱,太后也能够处之泰然,和她和睦的相处。今天太后和皇上母子之间,为何反而不能相容呢?」韩琦再向太后说道:「太后并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女,皇上从小就被太后养育在宫中,而皇后又是太后的外甥,此乃是上天安排给太后的儿子和媳妇啊!怎麽能够不加以爱护疼惜呢?」太后听了之後,心情就稍微的平和了一些,韩琦担心太后会变,於是就用危言来打动太后,他说:「我们做臣子在宫廷外面,不能够随意的觐见皇帝,所以宫廷内中的保护,全都靠太后啊!若是皇帝失去了照护和管教,太后就不能够推卸这个责任啊!」太后听了惊奇的说道:「宰相,你这是说的什麽话,我爱护管教他们的心,更是恳切啊!」和韩琦在一起觐见太后的人,听到太后的话,莫不紧张的汗流夹背。隔了几天,韩琦就单独的觐见皇上,他向皇上奏道:「陛下能够即位,当上了天子,这都是太后的恩典!所谓知恩报恩,皇上不可以不报答太后啊!愿陛下加意用心的事奉太后,自然就会没事了。」皇上说:「朕会接受你的教诲。」又过了几天,韩琦再去觐见皇上,皇上说:「太后对我还是不好啊!」韩琦说:「自古以来圣明贤能的帝王;不能算是不多啊!为什麽独独的称赞舜王是大孝呢?难道其他的帝王就都不孝顺了吗?父母慈祥而子女孝顺,这乃是常事,不足为道;惟有父母不慈祥,而儿女依然能够尽孝,这样才足以大加的称赞;但恐陛下现在事奉太后,还没有做到尽心尽力的地步啊!天下岂有不慈爱子女的父母呢?」皇上听了韩琦的话,大为感动觉悟。当时的朝廷,发生了许多的事故;有许多是因为小人在暗中的挑拨离间;但最後使得太后皇上皇后两宫调和的,都是靠着韩琦和当时几位贤明的大臣,居中努力所致啊!

 

侵人所爱。

 

【解释】

 

侵夺别人所喜爱的东西。

 

【分析】

 

别人所喜爱的东西,例如田地房屋、书籍古玩、器皿衣服手饰等,想尽办法侵夺过来据为己有,这种的行为,就跟强盗的行径差不多啊!于铁樵先生说:「东西的本身,并没有所谓的美丑,若是为人喜爱,就会被人视为珍宝一样的珍贵。别人若是侵夺了我所喜爱的东西,我心理的感受又是如何呢?」鲁子晋说:「这个时候,若作我所喜爱的东西,被别人侵夺来想,就不怕心中的贪念不熄灭了啊!」

 

故事:

 

从前张该有一幢壮观的大房子,因为手头紧缺钱用,就把这幢房子以一千缗的价钱暂时抵押给张俊;张俊非常爱张该的这幢房子,就想办法要把张该房子侵占过来据为己有;於是就拿了一笔很厚的礼金,送给当时居间介绍抵押这幢房子的牙侩,并且还伪造了一份房屋买卖成交的契约;後来张该更为窘困,就来求张俊终止房子的抵押关系,改为卖断,这样就可以再多拿一笔钱来周转;这时候,张俊却拿出了张该房子已经卖断给他的契约书给张该看,张该一看哑口无言,知道契约已经被张俊动了手脚,就流着眼泪,向天誓愿说:「愿你的子孙,也像我一样的悲惨啊!」後来张俊的子孙,都失音变成了哑吧,病重而死。

 

【结语】

 

唉!田地房屋乃是身外之物,为了想要侵夺过来据为己有,就用自己最亲爱的子孙,去偿还这笔孽债,这是何等愚蠢的行为,喜欢侵夺别人所爱东西的人,应要引以为戒啊!

 

助人为非。

 

【解释】

 

帮助他人为非作歹,共同去做坏事。

 

【分析】

 

帮助人为非作歹,以及成就别人的恶事,不能够引导他人向善,都算是助人为非。佛说:「演说正法,教化众生,叫做法布施;法布施能够令众生听闻到佛法,因为这种的因缘,可以得到无量的善报。」功过格上面说道:「教人去做坏事,别人若是因此而做了一件坏事,自己就有一个过;而且所作的坏事大,还得要随着坏事的大小来论过失呢!而累积了这种的恶因,就会得到无量的恶报。我认为劝人向善做好事,则别人所做的善事,都等於是自己做的善事,那麽自己的善行,就能够日益的精纯;而帮助别人做坏事,则别人所做的恶事,也都等於是自己所做的了;那麽自己的恶行,就会与日俱增了!将来自己善恶的归结,也就有了天壤之别;而祸福的报应,就会判若云泥啊!所以大家该要知道,懂得有所选择。

 

故事一:

 

杨开是丹阳县的县令,个性非常的暴躁蛮横;杨询是他的幕僚,喜欢揣摩人家的意思,希望得到别人的欢心。因此明明知道杨开做错了,也不敢去忤逆他。凡是杨开的所作所为,杨询只是赞叹做的很好很对而已。有一次,在一个夏天很热的日子里,杨开下令用杖责打衙门里面办事不力的官员,以及牢中的犯人,一共打了四十几个人,其中有两位被打死了,杨询还从旁称赞说:「打死了,很好啊!」晚上杨询就梦到神明呵斥他说:「你帮助杨开作恶,应该与杨开同罪!」杨询不久之後,就得到恶疾而死。看到这则故事,则今天做人家慕僚的人,应该要知所警惕,不能够助人为非啊!

 

故事二:

 

苏州有位吾姓老翁,家里很穷,也没有职业;他经常到富贵人的家中,劝他们要多行方便做善事,遇到了性情好贪,或是脾气暴躁的人,他也一定会认真善巧的劝导感化他们。看见别人做善事,他一定会奖励赞叹成就别人的善事;所以善德积的很多,数都数不清了。他的儿子吾从周,少年的时候,就考取了功名,吾老翁也快乐的活到了很大的年纪。

 

【结语】

 

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一愿叫做随喜功德,意思是说:「看到别人作功德,要为他随喜赞扬。」佛经说:「随喜功德的福报,就如同一个人在卖香,一个人在买香,旁边的人就会染到香的香气;对这两位买香卖香的人来说,他们的功德,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所以随喜功德的果报,是如此的殊胜,那麽助人为非的人,可要好好的反观,反省反省啊!」

 

逞志作威。

 

【解释】

 

任意的自作威势欺凌别人。

 

【分析】

 

君子为人正直,律己甚严,而且待人宽厚和蔼可亲,别人自然就会对他感到敬畏爱戴和佩服;若是一个人动不动就逞威风欺负人,就算能够使人害怕慑服,别人也是不会心服口服,而且不会怀念他的德泽,这种喜欢耍威风的人,怎麽能够居人之上呢?

 

故事:

 

明朝南京史良佐,担任南京的西城御史,而他的家则是住在东城。每次他从家里出门,或是返家的时候,乡亲里民们见到他的车驾到来,都不站起来表示敬意;史良佐感到很生气,於是就下令抓几个见到他没有起立致敬的里民,送到东城御史那里去问罪处罚。东城御史就质问里民们:「你们为何见到了西城御史的车驾经过,却不站起来致敬呢?」里民们回答说:「我们都是被倪尚书给误了啊!」东城御史就问:「倪尚书是怎麽误了你们的?」里民说:「倪尚书是南京人,他负责掌理兵部的时候,大家看到他的车驾经过,就走避离开,倪尚书经常叫他的随从,制止民众走避,并且还说:『我跟你们同是一个乡里的人,我不能够经过里门下车向你们问候,怎麽还能够麻烦你们起立向我致敬呢?』而我们也实在是太笨了,竟然以为史御史的作风,就像倪尚书一样,所以才不起立向他致敬;没想到竟然因此而触怒他啊!」东城御史听了里民们的解释,就笑着把他们给释放了。倪尚书就是文毅公倪岳。唉!史御史听到这些话,心里也应当感到惭愧内疚啊!

 

【再析】

 

近来倚靠着官位权势,逞威风骄慢他人的弊端,岂只是这样而已。有的人是运用严刑峻法,以毒害无辜的百姓;有的人则是任凭个人的喜怒,来定罪刑的轻重;有的人则是接受他人的贿赂,而使得原本该受的刑责,有了出入;有的人则是假公济私,而公报私仇;有的人竟然包疪犯罪,霸占商场,官商勾结;虽然有种种的差别不同,但总是逞志作威,欺凌百姓;这种的行为,就已经得罪了上天;然而玩权弄势,也只能够逞威於一时,而这种的怨孽累积,不断的在蕴酿,等到权势尽了,果报也就现前了,到时候就是後悔,也来不及了;希望能够将这後悔之心,早一点儿用,那就太妙了啊!

 

【嘉言】

 

宋朝的寇莱公说:「官行私曲失时悔,富不俭用贫时悔,艺不少学过时悔,见时不学用时悔,醉发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这些话,真正是减少後悔的要诀啊!大家应当要牢记在心,经常的提醒自己。

 

辱人求胜。

 

【解释】

 

侮辱他人,以求得自己的胜利。

 

【分析】

 

用道理来折服人,恐怕还会因此而启发了别人的求胜之心,以至於所用的道理,彼此互相的抵触而无法接受。况且是自己的道理,本来就不够充足;而又强行的怒骂殴打侮辱别人,以求取胜利呢?鲁子晋说:「羞耻之心,每个人都有,谁肯甘心情愿的接受别人的侮辱呢?竟然有人用侮辱别人的方法,以求得自己的胜利;要知道天道好还的道理,侮辱了别人,到头来等於是侮辱了自己啊!」

 

故事:

 

林退斋尚书,在他临命终的时候,训诲子孙说:「你们只要学吃亏就对了。唉!自古以来,许多的英雄,只因为不能够吃亏,而害了许多的事啊!然而从古以来,也有许多的英雄,只因为他能够忍辱吃亏,而成就了许多的事啊!例如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可以说是吃亏吃到了极点,後来韩信才能够登坛拜将,被刘邦策封为三齐王;而当时辱侮他的淮阴少年们,後来都成为他的部下了。」

 

【结语】

 

由这件事情看来,我们可以知道,今天受人辱侮的人,来日难道他就不会富贵吗?而侮辱别人的人,能够保证来日不会被别人侮辱吗?所以喜欢好胜的人,对於这种的道理,应该要仔细的想想。

 

败人苗稼。

 

【解释】

 

毁坏别人所种植的秧苗稻谷。

 

【分析】

 

百姓依靠着稻谷粮食来养活身命,况且农夫的春耕夏耘种植稻米,实在非常的辛苦;而且完粮纳税养家活口,也都是靠着稻谷的收成;所以怎麽可以阻碍水利,使得田地乾旱;溃决堤防,使得稻田淹没;放纵牲畜去践踏田地吃掉稻谷呢?使得天地所生养的稻谷,不能够收成;农夫的辛苦,徒劳而无功,这种人实在是太残忍了!然而不仅是如此,若是在上位的人,不重视农耕的时机,不讲究水利的灌溉,而影响了农民的收成;这也是属於败人苗稼的行为,也可以用这个罪名来定他的罪啊!

 

故事:

 

清朝康熙丁未年,湖广乡民李甲,以卖牛为业;他每次到了稻谷成熟的时候,就在四更天,把所养的牛群放出来,去吃别人田里所种的稻谷,牛群所吃的面积达数里之广,而李甲仍习以为常的这样做;因为当地地广人稀,别人也难以察觉到这件事情。忽然有一天,李甲被雷打死了,他的背上呈现出四个红字—纵牛害稼。意思是说:「李甲放纵自己所养的牛,残害别人所种的稻谷。」

 

破人婚姻。

 

【解释】

 

破坏别人的婚姻。

 

【分析】

 

有了夫妇的关系,而後才有父子的关系,所以婚姻之道,就显得更重大了;而破坏婚姻的方式有几种,有的是百般的设计毁谤,而破坏别人於婚前;有的是多方的阻隢,而破坏别人於将婚;有的是无风起浪,而破坏别人於婚後。岂知婚姻乃是天定,人怎麽能够破坏呢?有的婚姻,或是被人破坏了,毕竟这桩婚姻不是婚姻啊!然而婚姻的离合是由天定,而人若是起心破坏别人的婚姻,这个罪孽就跟杀人相同了。唉!造恶的人,何必要徒然的丧失自己的天良,而去造下这个大孽啊!至於夫妇本是和好,或是因为岳家嫌女婿出身贫贱而生离间,或是公婆因为媳妇贫穷而听信谗言,这又是贼杀亲人,比起用木棒和刀来杀,还要厉害的多了,这些都要引以为戒。至於嫌弃贫穷而悔婚,依恃势力而强娶,尤其是有害天理。倘使法官徇私,枉曲的裁判别人离婚,则是大损他的阴德,必定会遭天谴,这是法官应当要引以为戒的。

 

故事一:

 

四明葛鼎鼐,在学宫读书的时候,每天上学都要经过土地庙。有一天,庙祝梦到土地神告诉他说:「葛状元每次经过这里的时候,我都得起立向他致意,希望你能为我筑一道小墙,以便遮挡他啊!」庙祝就照着土地神的意思,开始准备建筑一道小墙;刚刚才找好了工人,就又梦到土地神托梦给他说:「不用建小墙了,葛鼎鼐替人家写了离婚书,他的功名已经被上天一笔削尽,所以我不用再向他起立致意了。」原来当时有位乡人,准备要抛弃妻子;但是他不会写字,於是就请托葛鼎鼐代笔帮他写。葛鼎鼐听了庙祝的话,大为後悔,就尽全力挽回乡人夫妇的婚姻;後来他只考中了乡榜,也就是省里面所举办选拔举人的考试,官也只做到了副使的职位。

 

故事二:

 

郑叔通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就为他和夏家的小女孩缔结了婚约;等到长大之後,考取了功名,而夏家的女儿,却因为生病而变成了哑吧;所以郑叔通的伯伯叔叔们,都劝他别娶夏家的女儿,郑叔通则坚持非娶不可,他说:「夏家的女儿,我若是不娶她,她就会没有归宿啊!而且我是在她没变哑吧之前,就和她订婚了;现在她变成了哑吧,我就要抛弃她,实在於心不忍啊!」於是郑叔通竟然就娶了夏女为妻。後来他的官位,做到了侍从,儿子也考取了功名。

 

【嘉言】

 

宋朝司马温公家训说道:「凡是议订婚姻,应当先要察看男女双方的品行,和他们的家法,应该都弄清楚,不可以只是羡慕对方的富贵;如果女婿果然贤能,现在虽然贫贱,怎麽知道来日他不会富贵呢?如果女婿不肖,今天虽然富贵,又怎麽知道来日他不会贫贱呢?而妻子更是家庭盛衰的关键,如果只是为了羡慕她娘家一时的富贵,而娶她为妻;她就会依恃着娘家的富贵,而轻视丈夫,不尊重公婆,养成了骄傲妒嫉的个性,以後家中就永远不得安宁了;就算是因为妻子的财富而致富,依靠着娘家的势力而升官,若是有丈夫志气的男人,能不感到惭愧吗?又世俗之人,喜欢在婴儿的时候,就为孩子轻易的许诺婚约,等到孩子长大之後,或是不肖,变成了无赖,或是身染恶疾,或是家贫而挨饿受冻,或是到远方做官,於是就不守信用,违反婚约;因此而造成打官司的例子,实在很多啊!所以不管是男孩女孩,都要等到他们长大以後,再为他们议婚;然後经过彼此的书信往返,男方派人到女方家送礼,表示要娶女方为妻的程序,再经过几个月的交往观察,才可以完婚;这样就不会发生结婚之後後悔的事情,这种的规矩,也是後世的人应该学习效法的啊!」

 

苟富而骄。

 

【解释】

 

苟且致富,侥幸的得到财富,就骄傲自大。

 

【分析】

 

苟,就是论语上面所说的「苟富矣」的苟,意思是说不必是大富,只要是苟富,就骄傲自大起来了;很清楚的写出了,小人一下子有了钱,就无知妄为的样子。因为有了钱,就会骄傲,骄傲就会奢侈,奢侈就会浪费,浪费就会贪取不义之财,剥削别人以肥自己;这种人必定会仗恃着钱财而凶暴倔强,欺凌乡里同胞,轻慢亲戚朋友;自己的享受可以一挥千金,而对待别人则是一毛不拔。然而权势纵然显赫,也是容易消尽;况且天的道理,总是讳忌满盈的;所以骄傲尚未加於别人,自己就会先遭受到灾祸,而且这种的事情,屡试不爽啊!

 

故事:

 

从前有位富翁杨溪,性情贪婪,见识浅薄,而且器量狭小;他所储存累积的金银财宝、布匹粮食、日益的在增加;他的朋友陈栋塘就劝他说:「一个光是累积财富而不懂得布施的人,必定会遭到奇祸啊!你为什麽不做些施舍的善事,这样才能够长久的保有您的财富啊!」结果杨溪不肯听陈栋塘的劝告;过了两三年,陈栋塘就告诉别人说:「根据我的观察,杨溪的灾难就快要到了,以前他只是贪心吝啬,令人轻视而已;近来听说他变得愈来愈骄傲蛮横,待人刻薄,不讲道理;甚至什麽坏事都敢做,这难道不是他自己在加速的招来灾祸吗?」陈栋塘讲完之後没多久,果然杨溪就被盗贼所杀。

 

【嘉言】

 

古人说:「恭敬节俭,是一个人福报的开始;骄傲吝啬,则是一个人灾祸的徵兆;所以肯修福报的人,可以渐渐的获得吉祥幸福;而敢做恶事勾当的人,往往就会忽然的倒了下来;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知道有多少啊!」

 

苟免无耻。

 

【解释】

 

不当免而求幸免,毫无羞耻之心。

 

【分析】

 

佛说:「我有二白法,能够救度一切众生;什麽叫做二白法呢?一个叫做惭,一个叫做愧。」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对自己偏差的行为,要有感到羞愧的心啊!」礼记上说:「临难毋苟免。」也就是说:「一个人在面临灾难的时候,不可以心存希求自己能够苟且侥幸,躲避这个灾难。」现在有许多人,不顾做人的道理和法律的规定,以求得侥幸的苟免於难,而且又毫无羞耻之心,这种人实在是太没有格调太差劲了!

 

故事一:

 

唐朝的哥舒翰和安禄山,同为唐朝的大将,两人经常为了些事情,而争执斗气不下;等到安禄山造反,哥舒翰被安禄山的军队捉到,带到他的面前,安禄山就对哥舒翰说:「你以前常常轻视我,现在你说该怎麽办呢?」哥舒翰就伏在地上回答道:「臣的肉眼,不能够认识您这位圣人啊!」安禄山听了大笑,就封他为司空;後来安禄山把投降他的唐将全都杀光,哥舒翰竟然也被杀死。

 

故事二:

 

宋朝的大臣范纯仁,也就是范仲淹的儿子,曾经与司马光议论朝政,两人的意见不合;後来朝廷之中,小人当道,就要治司马光这些正人君子的罪;而另外一位大臣韩维,因为在司马光当权的时候,跟司马光不合;因而就得以幸免,没有被朝廷治罪。有人就劝范纯仁说:「你可以借着韩维的先例,请求朝廷宽免,不用治你的罪啊!」范纯仁说:「我从前和司马光同朝议论国事,就算是意见不合,也是对的;今天若是为了求得自己的苟免,不被朝廷治罪,那就不对了啊!人若是活着,而心中有愧,还不如心中无愧而死的好!」於是范纯仁就被朝廷贬官,流放到很远的地方。

 

【再析】

 

鲁子晋先生说:「不应当免而幸免,就叫做苟免;这种人应该要深深的感到惭愧自责啊!」现在居然有一批人,仗恃着自己掌权得势,就对忠良之士被杀,反而嗤之以鼻;对节义之人遇害,反而大加讥讽;此辈小人,虽然苟且保全了性命,但是他们的良心,都已经先死掉了啊!他们还有什麽颜面见人呢?我们也不必再谈论,他们死後遭人唾骂的果报了。至於市井小人,为非作歹,纵然能够幸免躲避刑罚的灾祸,他却不知道这正是上天要加深他的灾祸啊!於是他就继续习惯的为非作歹,而且毫无羞耻之心,和悔改之意;最後终究难逃天理法网的制裁;至死都不觉悟,实在是太悲哀了啊!」

 

认恩推过。

 

【解释】

 

把别人的恩,冒认为是自己所施的恩,企图讨好;把自己的过,反而推在别人的身上,企图卸责。

 

【分析】

 

不是自己所施的恩惠而冒认,不过是一时讨好对方的计策;只要对方稍加的探究,必定就会知道事实的真相;这样对方不但不会感激自己,反而会轻视自己捏造事实,无中生有。事实上,自己所造的过失,而想推诿给别人,不过是一时推卸责任的计谋,别人只要稍加的探究,必定就会知道事实的真相;这样他人不但不会原谅自己,反而更增加了别人对自己狡猾的憎厌;所以小人真是冤枉的做了小人啊!

 

故事一:

 

宋朝的宰相王曾,有人向他请托,希望能够提拔自己升官,或是调一个好差事,王曾必定会面带严肃的予以拒绝。而被王曾提拔任用的人,他又绝口不向当事人提起。王曾的孙子就对他说:「爹,您为什麽不告诉那些曾经被您提拔过的人呢?」王曾回答说:「孩子啊!任用贤人是皇上的事;若是告诉他们,使他们知道是被谁推荐的,是被谁提拔的,这就是徇私情,卖私人的恩情了。」

 

故事二:

 

兴山县的县衙里,有位县吏很会骗人,县官每次施人恩惠的时候,他就会说:「这全都是我向县官吹嘘的力量啊!」县官或是饶恕了某人,不再责备处罚了,他就又会说:「这全都是我替他关说维持的功劳啊!」凡是县衙所推行不错的政令,他都认为是自己所施的恩惠,大家都称赞他确实有旋转乾坤的力量。後来县官犯法出了事,上级长官就把他和县官一齐捉起来查办,并且对他说:「县官全听你的话,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你主使的,所以你难辞其罪。」竟把他活活的鞭打到死。

 

故事三:

 

明朝有一位状元王华,在担任官职的时候,有人竟然诬告他。别人就劝他为自己辩白,王华就说:「这是我同年同榜考中功名的朋友所做的事情,若是我为自己辩白的话,那就是攻讦朋友啊!」王华竟然因此而不为自己辩白。後来他的儿子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先生),在京城做官的时候,听到京城里的读书人,为了这件事情而议论纷纷,他就想要上书皇帝,为父亲被诬的事情辩解;王华知道儿子想要为自己辩解,就立刻写了一封快信,制止王阳明这麽做;并且向他说:「你以为这件事情,是你爹的耻辱吗?我本来就没有任何可耻的事情啊!今天你却要无缘无故的攻讦举发我的朋友,你这样做,反而成为我的一大耻辱啊!」王阳明听了父亲的劝告,就不再上书为父亲辩解了。

 

【再析】

 

宁可承认是自己的过失,也不愿意宣扬朋友的错误;这种的修养,岂非超出了常人万万倍之上了吗?像有这种修养的人,怎麽可能会把自己的过失推给别人呢?

 

嫁祸卖恶。

 

【解释】

 

把自己的灾祸,转嫁给别人;把自己的罪恶,推卸给别人。

 

【分析】

 

嫁祸给别人,就像嫁女儿给别人一样,要别人愿意娶才行;卖恶给别人,就像卖东西给别人一样,要别人愿意买才行;因此这种人的城府,实在是太深,心术也实在是太坏太歪邪了;所以他将来的果报,必定会很惨;到头来所嫁的祸,却是祸到自己的头上来;所卖的恶,却又回归到自己的身上来;所以嫁祸卖恶,对自己根本就没有好处啊!

 

故事一:

 

宋朝的郭黄中,在他负责掌理云安军务的时候,有一天他到栖霞宫拜访进香,当天晚上,就梦到神明告诉他说:「郭公您对云安地方的贡献很大,云安的百姓,每个人都受到了您的恩惠;然而有件坏事情,这个人做的非常隐密,所以我不敢不告诉您啊!明天会有人押解九个杀牛的嫌犯到您的处所,希望您除了这九个人之外,最好还要再仔细的察一察。」第二天早上,郭公就询问巡检司,有没有受理案件;果然发现,有一位士兵押解了九个嫌犯到来,并且还自称:「是我捕获这些杀牛的嫌犯,特别押来这里向长官请赏的。」事实上,牛是这位士兵所杀,他就把杀牛的过失,嫁祸给这九个人;并且还把这九个人抓起来,押到官府请赏。经过郭公这麽一质问,这位士兵也就伏首认罪了。

 

故事二:

 

浙江有位名叫程七的人,向来都耍无赖,只要乡里中发生了争吵打斗的事情,他就一定会向对方说:「你们谁能够拿酒来,让我喝醉了,拿钱来给我做报酬,我就会替他讨回公道。」有人答应了他的条件,他就乘着酒醉之後,代那个人前往找对方算帐;而且辱骂殴打对方,无所不用其极。他又替人设计谋害仇家,只要是有利可图,什麽坏事都敢做。有一天,他受人雇请,到衙门里面代替别人接受责罚,结果被衙门打成重伤而死,并且屍首就停放在路旁;别人见到他这样,都骂他笑他说:「程七啊!恶可以卖,难道命也可以卖掉吗?」

 

沽买虚誉。

 

【解释】

 

沽买虚假的名誉,使得别人赞扬自己。

 

【分析】

 

孟子说:「有诸内,必形诸外。」庄子说:「名者,实之宾也。」所以怎麽可以沽买名誉呢?沽买就是花钱去买,或是设计勾引,用手段去笼络的意思。我们常常见到,自古以来的忠臣孝子,贞节的妇人,正直的君子,当他们享有光荣名声的时候,就必定会遭受到困厄的逆境,这是什麽原因呢?原来名也是福报的一种,而天地鬼神,不肯使一个人享有完全的福报,所以在某一方面丰足的,就会在某一方面有所缺陷,这也是一定的道理。况且事实上,没有实际的行持,而去沽买名誉的人,那麽他所遭受到的挫折,就更不堪设想了。于铁樵先生说:「现在有些读书人,他们的文章能够刻印成书流通於世,而他们每次赴考,却是名落孙山;有些官员在民间享有很好的名声,百姓都在歌颂他们的德政,然而他们担任同一个职务,往往却是十年都没有升调,恐怕都是犯了这个沽买名誉的毛病啊!」

 

故事:

 

宋朝高士陈希夷,曾经提醒种放说:「名是古往今来人们所喜爱的美器,但是却为天地鬼神所深忌;所以天地间,没有一个人能享有完美的名声啊!而现在你的名声将会起来,但是必定会有东西来破坏你,使你失败,所以你要特别的小心谨慎啊!」後来种放的晚节不保,果然是因为他乘座的车,装饰的太过奢侈,於是因而丧失了他美好的声誉。

 

【再析】

 

以种放的贤能,却仍会因为自己享有过誉的名声而失败,那麽今天那些假名士、假文章、假道学、假节义的人,彼此还在那里互相的标榜,打知名度,那麽他们将来的失败,露出的马脚,就更是不堪想像了。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很有名的人得到的灾祸,往往比起平常人要来得惨,所以徒鹜虚名的人,就更须要引以为戒啊!因为徒鹜虚名,不但是折福而已,更为自己带来严重的灾祸;所以做善事,贵在不为人知,才能积有阴功,那麽上天的回报,必定就会不一样了。

 

包贮险心。

 

【解释】

 

表面上装出了一幅笑脸迎人和善的样子,但是骨子里,却包藏着阴险害人的心。

 

【分析】

 

楞严经说:「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意思是说:要知道一切的现象,唯心所造;当我们的心地能够做到真正平等的时候,就能感招这个世界的大地变为平坦。因为若是一个心地险恶、胸腔里面包藏着害人之心、使人无法觉察到的人;他就会在和人谈笑之间,暗地里埋下了戈矛;与人大献殷勤之际,乘机设下了陷阱;心地的巧诈阴险,连高山峻岭深河急湍之险,都比不上啊!袁了凡先生说:「天地鬼神最讨厌的,就是心地机诈阴险的人;所以上天报应那些心地极为阴险的人,有时候往往会惩罚的特别严重,这是真的啊!」

 

故事:

 

唐朝的大臣李义甫,担任参知政事,职务就像宰相一样的崇高;他的容貌温和而谦恭,和人说话的时候,脸上必定带着微笑;而事实上,却是十分的狡猾阴险,妒忌刻薄,善於陷害别人;当时的人,都称他为「笑中有刀」。又因为他害人的手段,相当的巧妙而柔和;当时的人,又称他为「李猫」;後来李义甫出了事,被朝廷贬官,流放到隽州而死,子孙也都没落了。

 

挫人所长。

 

【解释】

 

挫折别人的长处,使他不能发挥所长。

 

【分析】

 

君子乐於称道他人的善事,不愿意掩盖别人的长处。别人的长处,正应当要加以涵育熏陶,使他能够更进一步发挥的淋漓尽致,以尽其才;若是挫折他压抑他,使他垂头丧气、心灰意冷,不能够再扩充发展他的长处,这乃是因为自己的嫉妒心所造成的啊!

 

故事:

 

宋朝诗人穆修,诗作的非常好,又很出名;他常常到京城里游玩,有人就把他作的诗,题在皇宫的墙壁上,宋真宗见到穆修的诗,就大大的加以赞赏,并且还问道:「这是谁作的诗啊!这个人诗做的这麽好,朝中的大臣为什麽不向我推荐他呢?」奸臣丁谓就向宋真宗说:「此人的品行比不上他的文章啊!」从此以後,皇上就不再问了。

 

【再析】

 

丁谓的居心,竟然如此的阴险,所以他後来不得好死。唉!挫折打压别人的人,只知道要掩盖他人的长处,却不顾这麽做,会丧失自己的德行啊!

 

护己所短。

 

【解释】

 

掩护自己的短处,不知道要悔改。

 

【分析】

 

小人宁愿不顾天理,也要文饰自己的过失,掩护自己的短处;并且还以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占到了便宜呢!他们那会晓得,天理难逃的道理。这个护短的护字,有用多方面来做掩饰,坚持不肯承认的意思;就像是人生了病,就必须要立刻的医治;若是讳疾忌医,而延误了就医的时机,那就会变成重病而遗害终身啊!朱在庵先生说:「护短不只是护自己的短而已,凡是子孙家人或门客,所作的过失罪恶,我若是不事先加以预防检查,而养成了他们犯过失造罪恶,这些都算是护短啊!至於父亲训诲儿女过於严格,而母亲则经常掩护儿女的过恶,不给父亲知道,这也是护短的大毛病啊!」

 

故事一:

 

李叔卿担任郡工曹的职务,操守十分的廉洁,言行非常的恭谨;他的同事孙容,则是阴险谗媚的小人。孙容恐怕李叔卿会揭发他的短处,反而嫉妒李叔卿,因此而先发制人,毁谤李叔卿;李叔卿不能为自己澄清辩解,因而抑郁寡欢病死了,他的妻子十分的悲痛愤怒,而上吊自杀了;没多久,孙容就被雷打死了,并且在他胁下肋骨的地方,有「护己之短,妄害善人」八个字。

 

故事二:

 

明朝的文贞公徐阶,有一次奉命到浙江的中部督学;有一位秀才,在他文章的结语中,写了「颜苦孔之卓」,徐公就把这五个字涂掉,并且还批了「杜撰」两个字,把他的成绩列为四等,而且还要处罚他。秀才就向徐公禀告说:「颜苦孔卓这句话,是出自扬子法言这本书中,并不是我杜撰出来的啊!」徐公听了之後,就站起来向秀才说:「我只是侥幸,比你早些时候取得功名,而实际上,我并没有什麽学问,所以才几乎犯下了责罚你的严重错误啊!」随即就把秀才的成绩,改列为一等。当时的人,都很佩服徐公的雅量,後来徐公的官,做到了大学士。

 

【再析】

 

凡是有福德的人,心量一定很大,能够含容一切,绝不会掩护自己的短处,看到这个故事,就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了。而学佛必须要先除去我相,论仁首先就说到,要有克己的功夫,这些都是在破除自己护短的毛病啊!

 

乘威迫胁。

 

【解释】

 

利用威势,逼迫胁制。

 

【分析】

 

前面讲到的「逞志作威」,不过是任意的自作威势而已;而迫胁则是实实在在的使用力量,来胁迫压制别人。例如做官的严刑逼供,强迫百姓服工役,并且还限期完工;催讨徵收钱粮,则是急於星火;以及富贵人家,欺侮凌逼妇女,逼人卖掉田产,强行索债,催讨租金等等,都是乘威迫胁,必定会招到天怒人怨,没有不受到报应的啊!

 

故事一:

 

汉朝历史记载,宣城郡的郡守邵封,贪心残忍,暴虐无道;有一天,邵封忽然就变成了一只老虎,并且来到宣城郡内吃人;老百姓见到这只老虎,就呼牠为封使君;说也奇怪,老虎听到有人喊牠封使君,就乖乖的摇着尾巴离开了。於是当地就有了一个歌谣唱道:「莫学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意思是说:「做官千万不要学邵封啊!他在生的时候,不好好的治理人民,死了以後,却变成老虎来吃他的人民啊!」这个典故,可以作为不体恤人民官吏的借镜。

 

故事二:

 

明朝的时候,湖广地区有一位乡绅,做官之後,积存到千两的黄金,就派人要赎回他的祖产;并且向儿子说道:「现在的时价,比起原先的价值,要高出了好几倍;所以我用赎回的方式,这样最便宜了。」当时他的儿子才十二岁,听了之後,就沈默不语,没有立刻回答父亲的问话,最後才慢慢的开口问道:「爹!我们家的祖产,已经卖给人家几年了?」父亲说:「卖了已经卅年了。」又问:「有几户人家,向我们买下来的?」父亲又说:「有二十几家。」儿子就说:「我见到大明的法律规定,祖产卖出超过了五年,就不许再赎回来了,父亲为何不遵守王法呢?」他们家有一位门客就说:「赎回祖产,是种争气的事情啊!」儿子说:「你们只懂得一昧的阿谀,难道父亲做了官,另外再买更好的资产,不也是争气吗?何必一定要去赎回这些田呢?」父亲说:「我若是一定要赎回祖产,乡人敢不服从吗?」儿子说:「我正是怕乡人畏惧我们家的势力,这样勉强的赎回来,会有损阴德啊!」父亲说:「小孩子晓得积阴德的道理很好,那麽我今天就多还给他们一些当时购买所花的杂费吧!」儿子说:「手续杂费是件小事,我们家要买田很容易,而那些小户人家要买田,就困难多了;例如一家靠十亩地耕种度日子的,如今我们把田赎了回来,教他另外再买,他也只能买回五亩田了,我们怎麽能忍心教他们一家人一半在挨饿呢?」於是就劝父亲,不要赎回祖产,积些阴德,留给子孙。父亲很久才回答说:「儿子啊!你说的话很有道理;只是我们家祖先坟墓边的十八亩田,必须要赎回来,作为祭田用啊!」儿子又请求父亲,要照时价立契约,公平的买卖,父亲就听了儿子的建议。乡人感佩他的恩德,就在猛将祠为他祝祷,乞求平安。後来儿子十八岁的时候,考试联联捷报,被朝廷擢拔担任严州的太守。有一天,儿子骑着马去迎接诏书,在过桥的时候,马儿不慎跌倒,坠入了河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忽然见到猛将,用手扶住了儿子,端坐在桥边,才知道这是乡人虔诚祷告祝福的感应啊!後来儿子活到了八十多岁。

 

【再析】

 

富贵之家,利用权势威胁人的事情,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他们怎麽可能会有这种的子弟,懂得推广湖广少年的慈悲之心;事事都劝说父母,不要乘威迫胁要积些阴德,才能为家里带来福报,这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啊!这位湖广乡绅,不知道是积了什麽阴德,才会生出这种的儿子啊!

 

纵暴杀伤。

 

【解释】

 

放纵暴行,杀伤人命。

 

【分析】

 

放纵暴行,无论是将军、宰相、官吏、百姓,都会犯啊!但是最严重的,就是用军队来恣意的屠杀;其次则是审判,容易有滥及无辜的情形发生;而暴行已经是不可以了,况且还更放纵自己的心去做呢?这就是最显着最大的恶行啊!然而拥有放纵暴行权力的人,不但不肯放纵暴行,却反过来施行仁心,救活许多人的性命,这就是最大最显着的仁心仁行啊!另外「杀伤」,也兼含了伤害物类的生命,这也是必须要知道的。

 

故事:

 

元朝的时候,广州黄同知夫妇两人都患了病,就在家中分床而卧,休息养病;他的妻子梦到阴间的官吏,拿着公文,带领着几位狱卒,手里拿着杻械枷锁,打开了她的蚊帐,正要抓她的时候,却说:「咦!不是这位啊!」於是就到对面的床上,揭开蚊帐察看,说道:「对!就是这位了!」夫妇俩同时都惊醒了,黄同知就对妻子说:「我是必死无疑啊!因为我在奉命招安的时候,多杀了许多无辜的人,他们今天都来了,要向我索命啊!」第二天,黄同知就死了。

 

无故剪裁。

 

【解释】

 

无缘无故的剪裁布帛,或是绸缎。

 

【分析】

 

古时候,纺织的机器尚未发明,布帛都是由妇女,万缕千丝非常辛苦用手工织成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忍心剪裁的。至於绫罗绸缎,是牺牲了千万条蚕命所做成的,更是应该加以珍惜;若是无故的剪裁,做成衣服穿,也是罪过啊!

 

故事一:

 

赵士周的夫人王氏,死了几天之後,就附在她的婢女身上说:「我平生喜欢浪费使用绫罗布帛,以及洗头洗脚的时候,用了过多的水;阴司就以此而定我的罪,每天都要处罚鞭打我;希望你把我的意思转达给士周啊!」赵士周家人听到之後,感到十分的难过。

 

故事二:

 

朱无繇的家中,非常的富有,他的妻妾都穿着非常名贵,而且有彩色花纹图案的丝织品,就连袜子,也都是用绫罗绸缎做成的;他所蓄养的几位姬妾,更是浪费的不得了;後来朱无繇死了之後,他的妻妾穿的都是破袜破鞋,向别人求一尺的布,都不可得啊!

 

【再析】

 

历观古今帝王,像晋文公,再冷的天,也不肯穿两件皮衣;刘宋主则是经常穿着破棉袄,藏在外衣的里面;汉文帝的妃子,所穿的衣服裙子不会拖到地上;明太祖的夫人马皇后,一直都穿着布做的练裙;唐文宗曾经伸出衣袖给群臣看,并且说:「我穿的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了三次。」宋艺祖因为看到公主穿着彩色的短袄,而教戒她说:「富贵应当要知道惜福啊!」以上所讲的帝王、皇后、妃子、公主,以他们的身分,尚且是如此的惜福,奈何今日一般百姓的家庭,却是竞相的在穿着上,争奇斗艳,任意的浪费奢靡;那麽开始既然造了浪费的恶业,将来必定会遭受到奢侈的灾祸了;且看今日衣不蔽体挨饿受冻的人,何尝不是当年穿着华美衣饰的富家子弟啊!

 

非礼烹宰。

 

【解释】

 

违背了礼法而烹宰牲畜。

 

【分析】

 

礼记上说:「天子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孟子说:「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因为圣人有好生之德,不肯任意的宰杀生灵,就是有的时候,为了祭祖、为了待客、为了养亲,而烹宰鸡鸭鱼肉,也是万不得已才去做的;并不是教导百姓,每天都去烹宰生灵,放纵自己的口腹之慾,这便是非礼了。太上慈悲为怀,早就已经说过「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的话,今乃为世人说法,不得不降下一个层次,为世人示出了「非礼」两个字,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踰越了规矩,这也是圣人不得已的用心啊!

 

楞伽经说:「若是所有的人都不吃肉的话,也就没有人去杀害众生了。」现在的人,若是无法做到全部断除肉食的话,暂且可以用渐进的方法,除去自己的杀心;学习前人的四种肉不吃的禁戒;第一、是看见动物被杀,不吃;第二、是听到动物被杀的声音,不吃;第三、是专门为我杀的,不吃;第四、是自己养的,不吃;遵守这四种的禁戒,则平常的饮食,既可以不受到影响;而对於众生,也可以算是没有杀害牠们的意思了。至於牛和狗,牠们对人类有功劳,尤其是应该要戒吃牠们的肉;如果能够这样做的话,那麽非礼烹宰的情形,或许就可以减少一些了。

 

故事一:

 

江北地区有一个人,射下了一只雄雁,就把雄雁杀掉煮来吃;这时候雌雁就飞来观看,不肯离去;而且还趁着锅盖打开的时候,飞身投入了锅中,和雄雁一同被烹煮。江北地区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非常的感动,以後就不再吃雁了。当时的大诗人元好问,就将这两只雁子埋葬在一起,而且埋葬的地方,就称为雁丘。而射雁的那个人,就在雁子埋葬之後,不久也就死了。

 

故事二:

 

唐朝的许俨,以卖鱼为业;忽然他的身体赤红如火,痛的就好像在锅子里被煎炸一样的难过;他说:「我看见火在烧我的身体,并且还有万条的鱼攒过来吃我的肉啊!」有人就劝他说:「你要立刻作些功德回向啊!」於是他就拿钱出来造了两尊观音像;并且还发誓改行,不再卖鱼了,全家人也都不再吃肉喝酒,这样病才好了。

 

故事三:

 

江苏、安徽一带有一种风俗,在吃鳝鱼的时候,都把鳝鱼活活的放到滚沸的汤中去煮;过了一些时间,鳝鱼才被煮死。在天宝年间,安徽当涂有位鱼贩,叫他的儿子拿鳝鱼烹煮来吃,这条鳝鱼忽然就变化成蛇,并且有好几尺那麽长;儿子再回头一看,其他的鳝鱼,也全都变成蛇了;变成蛇之後,全都离开了。儿子因此而生病,病了一天就死了;而且在一个月之中,鱼贩一家七口人,都相继的死去。

 

故事四:

 

泗洲人赵璧,有一次梦到死去的妻子托梦给他说:「相公啊!我在生前的时候,喜欢杀生,尤其特别喜欢吃醉蟹,因此而杀死了很多的螃蟹;我死了之後,阎王就命令鬼卒把我驱赶到蟹山;有许多的螃蟹就围上来,用蟹钳挖我的眼睛,我的全身都流着血,日夜不停的在那受罪啊!我乞求你为我写金刚经七卷,我就可以仗着金刚般若的功德,拔除地狱的痛苦了!」赵璧就答应了亡妻的请求,为她写了七卷金刚经;写完之後,又梦见亡妻向他说:「相公,我已经承蒙你写经的功德,超升到天界了!」

 

故事五:

 

新安有位读书人,到黄山去读书,他经常喜欢捕捉山中的猕猴来吃;後来他的妻子生产的时候,非常的困难痛苦;竟然生下了一只猕猴。

 

故事六:

 

滁州有位屠户,每次杀牛的时候,都会叫他的儿子在旁边看他用刀,学他杀牛的手法,希望儿子能够继承他的事业。有一天,屠户在睡觉,他的儿子以为熟睡中的父亲是头牛,於是就拿了刀,杀掉了这头牛,而且还把头给砍断了;大家看到这种情形,十分的震惊,就问儿子为什麽会这样做?儿子回答说:「我看到的是牛,不是我爹啊!我爹常常教我杀牛,我今天看到牛在睡觉,所以才试一试,我爹教我杀牛的手法啊!」

 

故事七:

 

管师仁少年的时候,有一次在元旦那天的清晨,大约五更的时候,遇到了几个鬼,就大声的斥问他们:「你们是什麽鬼,在这里做什麽?」这些鬼回答说:「我们是疫鬼,现在到人间来传播瘟疫。」管师仁说:「我家会不会被传播到瘟疫啊?」疫鬼回答说:「你们家因为不吃牛肉,所以才能免除瘟疫啊!」

 

【再析】

 

人所犯的罪恶之中,杀生最为严重了;而杀生的罪恶中,又以杀牛的罪最为严重;而且吃牛肉的人,与杀牛人的罪是相等的。萧东白先生说:「我奉劝世人,不要吃牛肉;因为牛为人耕田拉车,对世间很有功劳,反而却遭到杀戮;要知道我们吃的食物是从何而来?那多半是牛的功劳啊!我们怎麽忍心把牛杀了煮来吃呢?」又说道:「牛被杀死之後,肢体被肢解了,而牛的两只眼睛,仍然是张开的啊!牛牠死後张开双眼,岂是徒然地白白地张开而已,就是在看那些杀牠吃牠的人,能够保住人身多久;这样的杀业与仇恨,来生不变为牛才怪呢?」至於狗对人类也有功劳,而且对主人非常的忠义,对人类也没有害处,所以杀狗吃狗肉的罪过很大;不但贩夫走卒贪吃狗肉,连上流社会人士或读书人,甚至官位高的人,也常常以为吃狗肉是一种豪放的行为,还把狗美其名叫做地羊呢?读书的目的是要明理,怎麽会对这事却是如此的糊涂呢?宋珏先生说:「我今生若是不痛切的戒除吃狗肉这个毛病,来生我就会有尾巴啊!」我认为并不需要等到来生,只要看看那些杀狗和吃狗肉的人,从前面经过,就会被许多的狗对着他狂叫,这是什麽原因呢?或许是他们的形体已经先产生了变化啊!

 

然而我们只是个人,或是自己的家人,守着不吃牛肉的禁戒;所产生的功效,还是很有限的啊!为何不做一个结缘册子,随时带在身上,遇到人就宛转的劝导感化,使他们也能够永远的戒除,不再吃牛肉了;这样岂不是更好吗?而且向人劝化募款,遇到有善根有信心的人,尚且多会施舍财物,而我们今天只是求人,不要杀害生命,不吃牛肉;不会花费对方一粒米一分钱,而所得到的福德,实在是说不尽啊!感应录说到:「能够劝一百个人不吃牛肉的人,寿命可以增长十二年。」这又是一个非常明显有效的证验啊!希望大家发心,认真的劝人,功德无量啊!

 

【结语】

 

本段的分析,对於不要杀害狗的说明,特别的详细;对於不要杀害其他的禽畜的分析说明,则是从略;希望读者们参考「慈心於物、昆虫草木、忍作残害、射飞逐走」等经文的解释分析,自然就会更加的清楚明了了。

 

散弃五谷。

 

【解释】

 

任意的浪费散弃五谷粮食。

 

【分析】

 

自古以来,凡是任意的散弃浪费五谷粮食的人,多会遭逢到天打雷劈的灾祸,因为「民以食为天」;五谷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粮食啊!就算是散弃浪费的情形并不严重,但也是亵渎上天啊!所以果报就非常的严重了。在古代,天子亲自下田耕种,圣人都非常的关心重视农作物和粮食的生产,奈何现在的人却是任意的丢弃浪费,或是抛撒在田里而不收,或是储存在仓库里的时间太久而腐烂,却不肯发出来救济穷人;或是投入了水火之中,或是丢弃在地上令人践踏,或是只吃精致细嫩的部分,而丢弃了粗糙的部分;或是因为准备的太多,而把剩余的给丢弃了;或是任意随便的用饭食来饲养禽鸟,或是用菽麦来喂养牲畜;这些行为都是散弃五谷暴殄天物啊!有一首诗说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大家不访试想,在饥荒的时候,每一颗每一粒的粮食,就像珠宝一样的珍贵;所以我们怎麽忍心在有余的时候,轻易的散弃呢?假使人人都能够爱惜五谷,重视农桑,人类也就不会遇到饥荒之年了啊!

 

故事一:

 

宋朝的尚书丰稷,他经常对人说:「我小的时候,曾经亲自拜见雪窦禅师,雪窦禅师常常以惜福的道理来教导大家,并且说:『人的寿命长短是没有一定的,一旦他的福报享尽了,死期也就到了啊!』我一生都遵守这个训示,所以我不肯浪费蹧蹋任何的食物!」

 

故事二:

 

明朝的张义方,非常的富有,拥有良田数百顷;每年收到佃农的租粮,实在多得不得了,堆积在仓库里时间久了,就会腐烂,他就命人把腐烂的五谷扫除丢弃;甚至还拿芝麻来喂猪,绿豆来喂牛;别人劝他拿些粮食出来救济穷人,他都不肯,後来正德六年黄河决堤,洪水把张义方的田席卷之後,都变成了河流;一夕之间,家产荡尽,张义方後来还竟然饿死。

 

故事三:

 

从前有一位老妇人,曾经在一位做官的家中,担任厨房的工作,她常常做了过多的食物,吃不完,就把剩下的食物丢弃在水沟里;有一天,她病死之後,又活了过来;并且说道:「我看到有两船遗弃的食物,又臭又脏,有一个人就用铁鞭打我,而且说这是我生前所丢弃的食物,并且还逼我吃,我没办法勉强的吃了几口;肚子就发胀,难过的受不了,不知道要什麽时候才能吃得完啊!怎麽办啊!」老妇人说完之後,就又死了。

 

劳扰众生。

 

【解释】

 

劳扰百姓,将百姓视同牛马一般的驱使而不爱惜。

 

【分析】

 

众生是指一切的百姓,只要是人,那一个不想自己得到安定快乐幸福呢?若是自己想要求得安定快乐幸福,而却狠心的驱使劳扰百姓;或是自己已经处在安定幸福快乐的环境当中,於是就不知道百姓被驱使、被劳扰的痛苦,这都是非常不仁慈的行为。

 

春秋时代,孔子的学生颜渊告诉定公说:「古代的圣王大舜,能够善巧的使用民力,而不使人民感到劳扰疲惫;所以大舜当帝王的时候,国内就没有逸乐没事干的百姓;周穆王的时候,造父善於驾御马车,所以造父所养的马,就没有一匹是闲置休息的;要知道鸟饿了,就会到处的啄;兽饿了,就会向地上拼命的抓;人穷极饿极了,就会变得奸诈;马跑累了,就会停下来休息;自古到今,从来就没有一个政权,能够劳扰驱使百姓,而没有危险的啊!」

 

故事一:

 

汉朝开国以来,就苦於匈奴的边患,大臣王恢想要邀得平定边疆的功劳,就向皇帝上书建议:「可以乘着朝廷刚刚与匈奴和亲的大好时机,先用钱财利诱;然後再用预先埋伏的重兵袭击,这样必定可以大破匈奴的军队,永远消除边患了。」朝廷的大臣,都不赞同王恢的意见;王恢则坚持力争,皇帝就同意采行了王恢的建议;派遣了三十万的大军,藏匿埋伏在山谷之中;再派遣间谍,引诱匈奴阐于进入塞内,然後下令军队出击;不料事机不密,走漏了消息,单于就引兵退守塞外,汉朝的军队追赶不及,士兵和战马因而死掉了好几万,钱粮的耗费更是不计其数,老百姓和军队都怨声载道;皇帝非常的震怒,就下诏命令王恢自杀谢罪。从此以後,边疆的冲突,就不断的发生;卫青、霍去病等大将,率领着军队与匈奴争战而蹀血不休,王恢就算死了,也推卸不了责任啊!

 

故事二:

 

明朝英宗正统年间,福建的参政宋彰,劳扰民间,搜刮钱财,贪污了数万两的黄金,赠送给当时大权在握的宦官王振;於是得以升迁,担任福建的布政(相当於现在的省长)。宋彰上任之後,就计算自己这次升官所花费的钱;於是下令按户收缴分摊,贫穷的人家缴不出钱来,经常被差役惊扰逼迫而怨声载道;於是有一个土匪的首领叫邓茂七,就乘机造反,福建的读书人和百姓,跟从他一同谋反的人相当的多,势力也相当的大,官府的兵力无法抵挡,宋彰就被盗匪劫掠,全家都被杀死。

 

破人之家,取其财宝。

 

【解释】

 

破坏有钱人的家,以夺取他的财宝。

 

【分析】

 

不小心破坏了别人的东西,已经是有损自己的道德了,况且是为了想要夺取别人的财宝,而不择手段的去破坏他人的家啊!或是用势力去明抢硬干,或是暗地里使用阴谋诡计;然而明抢硬干,必定是难逃法律的制裁;但是所造的罪孽就更重了啊!那会严重到什麽程度呢?这要比人间计赃论罪的法律惩罚,还要严格五倍;因为阴恶比阳恶更为严重,所以阴间法律的惩罚,必定重於阳间法律的惩罚啊!

 

故事一:

 

河南开封薛宏仁,为人贪心而阴险;他的邻居家中有一件珍珠衫价值连城,许多人想尽了办法,想要把这件珍珠衫弄到手,结果都失败了。薛宏仁就设计诬告邻居,破坏他的家,结果珍珠衫就落到了薛宏仁的手中。不知道什麽原因,这个消息被强盗知道了,於是强盗就聚众到他家强劫;薛宏仁在仓惶之中穿着珍珠衫,爬到楼上躲藏,并且还把楼梯抽掉;强盗看了这个情形,非常的生气,於是就放火烧房子,结果薛宏仁就这样活活的被烧死。

 

故事二:

 

元朝浙江西部地区,有一个大富人家,兄弟两人因为父亲过世而闹意见;米信夫就乘机教唆他们兄弟两人,打官司互告;结果破坏了他们的家,而且把他们的家产据为己有;兄弟两人这时候才感到非常的後悔,因此抑郁忧伤而死,於是米信夫就富有了廿年。到了至元年间,米信夫因为牵连叛变,而被押到县衙审问;见到了县官,很像是当初的那位弟弟,心里感到非常的惊恐害怕;县官就迫使他招供,承认自己的罪行,逼他把家产卖尽了,才得以免於受刑。米信夫气不过,就到知府大人那里控告县官;等他见到了知府大人,才知道知府大人就是县官的哥哥;於是又被酷刑拷打,逼他承认罪行;因此米家全家八口人,都死在监狱里。

 

【结语】

 

唉!教唆的机诈诡谲,最是隐密微细而不为人知,为何它的果报是如此的惨烈啊!在别人兄弟之间,挑拨教唆分化,就算只造了五分隐巧的罪恶,便足够相当於十分显直的罪恶啊!

 

决水放火,以害民居。

 

【解释】

 

决水冲毁,或是放火焚烧,以毁害人民居住的房屋。

 

【分析】

 

若是不幸遇到了水火的灾难,痛苦已是相当的难忍,为何还要忍心去做决水放火害人的恶事呢?人民所居住的房屋,既然被水火毁坏,家中的资财,也会随之一空;人和动物的性命,大概多是难保,这种的伤害,实在是太大,所造的罪恶,也实在太深了;所以放火决水的恶行,决定是天地难容啊!

 

于铁樵先生说:「开凿水池引河水,水势骤发难控制,因而误决河边堤,或是点火放花炮,花炮随风吹落地,以致房屋被火烧;过失虽然是无心,但是终归害大众,所以应当要痛戒啊!要—痛—戒!」

 

故事一:

 

吴枫山在吴兴的时候,偶然遇到当地发生了火灾,火势很大延烧了数十家的房子;吴枫山就立刻拿出钱来,找人救火;而且还跪在地上叩头哭泣,悲伤的向天祈祷;这时候,忽然天起大风,反而把火吹灭了。吴枫山当天晚上,就梦到了神明向他说:「你曾经出钱,请人救活了溺水的人,今天又真心的救火,你救人的诚心,已经感动了上天,上帝赐给你两个儿子,将来都会非常的显贵,你的寿命,也延长了十二年啊!」

 

【再析】

 

救人水火的果报,这还算是小的呢!居上位的人,若是真正能够做好预防水灾的工作,使得千万的百姓,不致遭受到水火的灾害;那麽他的功德,就更广大了,所获得的感应,必定会比吴枫山还要快速更好啊!

 

故事二:

 

梁武帝听信了大臣王足的计策,修筑土堤,挡住了淮河之水,以灌溉寿阳地区;并且还发动了军民廿万人来修筑河堤;这时候正值夏天,不知道有多人染上了疫病而死;到了秋天,淮河的河水暴涨,冲毁了土堤;河堤崩溃的声音,就如同巨雷一样,在三百里之外,都听得很清楚;淮河沿岸的城市村落,有十几万的居民,都被大水冲到海里。王足後来因罪被杀,而且还被灭族。

 

故事三:

 

江苏江都,也就是扬州,有一位姓阮的,与一位姓葛的,两人结有仇怨;阮某就乘着黑夜,放火烧葛某的房子,也因而延烧了十几家的民宅。有一天,阮某的房子,忽然无故的起火烧毁,他的妻子当场烧死;而阮某才刚逃离了火场,却又被一团火球飞到他的身上,顷刻之间,就被火烧焦而死。

 

紊乱规模,以败人功。

 

【解释】

 

紊乱他人策划的规模,以破坏他人事业的成功。

 

【分析】

 

规模就像一切的政治、教育、法律、命令之类,都会关系到天下的得失与安危;而小人妒忌他人的成功,就破坏紊乱这些既定的规模;却不知道破坏他人的成功,实际上就是破坏国家社会的安定,这种的祸害非常之大,自然罪过也就大了。至於紊乱败坏个人或家庭的事情,也是伤天害理,罪过不小啊!

 

故事一:

 

在宋朝的时候,发生了寰朔战役,大将杨业奉命与副将潘美率军进讨贼兵;军队到达之後,贼兵正在攻打寰州,杨业说:「贼兵的锋芒,现在正是锐利的时候,我军不可贸然的与贼兵作战;应该先引兵从大石路而出,并且事先告知云朔的守将,从石碣谷来接应,这样才能够万无一失啊!」监军王侁,就责备杨业怕死,不敢攻打贼兵;杨业不得已,就取销了原定的作战计划,直接的出兵攻打贼军;於是嘱咐副将潘美:「你在谷口将步兵和弓箭队分为左右两翼,等到我与贼兵转战至此的时候,你就出来夹击贼兵,这样必可大获全胜。」潘美就屯兵在谷口等候;而王侁就再以贼兵将要逃遁而去为由,想要争功,就下令带领军队追赶贼军而去。等到杨业率军转战到谷口的时候,发现王侁已经引兵而去,并未依照原先预定的作战计画,杨业顿时捶胸大哭,知道大势已去,就奋不顾身的与贼兵决一死战,亲手杀死了贼兵数百人,最後自己也壮烈的阵亡。寰朔之役,若不是王侁破坏杨业的作战计画,杨业早就一战成功了。朝廷知道了这个事实,就判王侁紊乱军队纪律的罪名,王侁因而自杀;杨业的部属立刻蜂涌而上,把他切割而食,王侁一下子就被吃光了。

 

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解释】

 

故意把别人所使用的工具器物损坏,使别人要用的时候,无法使用。

 

【分析】

 

器物例如文人的笔墨,武人的刀枪,农夫的犁锄,工人的斧凿,家用的器皿等类;就算是很小的器物,当必需要用的时候,就会显得很重要了;若是损坏了它,使别人要用的时候无法使用,这种的行为,太可恨了,这种人的心术,也太坏了啊!

 

故事:

 

淮南地方有两个人,都是靠着渡船讨生活。一位姓陈,一位姓徐;姓陈的船夫,动作稍微敏捷,所以赚的钱比较多;姓徐的船夫就妒忌他;经常在暗中破坏他船上的器物设备,使他的船不好使用;有一天晚上,姓徐的船夫就秘密的把陈姓船夫船上的楫桨折断;但是他怕天亮的时候,会被姓陈的发觉,於是就开船离开,但在河中却翻了船;姓陈的船夫听到河里有人喊救命,就急着要前往救人;但是就因为桨断了,船划不动,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徐姓船夫被水淹死。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

 

【解释】

 

小人看到别人荣华富贵,就愿意他被流放,或是被贬官谪放到边远的地方充军。

 

【分析】

 

凡是能够享有荣华富贵的人,绝不是偶然的啊!那都是因为他在过去生中,积有善德的因缘,再加上他的祖宗积德,才能够如此啊!所以我们看到别人荣华富贵,应当要生起追慕之心;但不是羡慕他的荣华富贵,而是在欣慕他过去生中修积的善因啊!若是希望他贬官流放,这就不是从真实的角度来观察,而是从虚无的处所生起了毒心,希望别人跟我一样的不好,这就是典型的小人心态;不但妒忌,而且愚蠢;其实这样做,对别人来讲,毫无损伤;只是使自己徒然的造了恶业,使自己更穷困、更下贱而已!

 

故事一:

 

唐朝的柳宗元、刘梦得被贬官流放,实在是武元衡一手所主导的;後来武元衡被贼杀死,而柳宗元、刘梦得两人,却是安然无恙!白居易被贬官,实际上是被王涯暗中进谗言毁谤所害的;王涯後来被宦官杀死,而白居易却反而没事。

 

【再析】

 

当权的人,生杀大权一手在握的时候,就把被贬谪流放的官员,视同蚂蚁一样的下贱;岂知转眼之间,自己的脑袋就保不住了;那些当初被他视为蚂蚁被贬流放的官员,反而得以坐视,笑他为何也有今日的下场啊!而旁观的人所生起愿他流放被贬的这种空愿,又有什麽用呢?

 

故事二:

 

宋朝的王博文,为官公正,而且宽大厚道,他曾说:「我做官以来,每次判罪定刑,判到官员流放的时候,我都会暗中为被流放的人,选择水土较好适宜居住的地方。」太宰屠镛,每次当他要判定官员流放到远方,而且是多烟多瘴蛮荒之地的时候,他都会停笔很久,并且说道:「我曾经到过那种地方,那种地方的官员,多是因为当地的瘴气太厉害而病死了;所以必须要选择气候水土适宜居住的地方,流放这些犯错的官员啊!」并且还将这个建议上奏皇帝,成为朝廷流放官员的规定,这真是仁者的用心啊!

 

见他富有,愿他破散。

 

【解释】

 

看见别人家里多钱富有,就愿意他人破家散财穷哈哈。

 

【分析】

 

富有的人,也是因为他本身积德,和祖父积功所得到的果报;若是妒忌别人富有,希望他家破财散,想想这是什麽居心啊!再笨的人,也不应该不明白这种道理;我们不妨暂且的反面思考一下,假使我富有,而别人却愿我破家散财,那麽我的心,又是如何呢?如果我的心会感到忿怒;那麽就可以知道,别人的心也是一样的忿怒啊!而别人的心都会感到忿怒,那麽天心那有不怒的道理呢?所以对这件事情,应该做三种的观想。第一、这个人富有,必定是因为他在前生,做了许多利益他人的好事,积德行善,才有今天的福报;这是值得我们效法的,怎麽可以妒忌他呢?第二、或是因为他苦心劳力的经营,节俭而渐渐累积的财富;虽然他在往昔造了富有的宿因,而实际上今生,他却是受了不少的痛苦,应该要怜悯他,怎麽可以去妒忌他呢?第三、或是他的财富不是正当获得的,而且又为富不仁;然而聚散本来就是无常的啊!例如水灾、火灾、盗贼、怨家、败家子、疾病、官司缠身等等,这些都是消耗钱财的原因;这是他自己造成的破败,又何必去妒忌他呢?能够做以上三种的观想,心自然就会平等了。

 

故事:

 

虹县地方周义夫,非常富有不节俭,而且性情又蛮横,为人处世不讲理;他的朋友孙识之曾经告诫他,不应该这样做;而周义夫却很生气的对他说道:「你竟敢干预我的事!」孙识之因此而开始忌恨周义夫,并且说:「好,我就等着看你失败!」等到孙识之考上了功名,并且担任司法审判的官吏,而且还管辖到虹县的司法;刚巧有人到衙门控告周义夫,光天化日之下,在市集公然打人;周义夫就被衙门传讯调查。不料控告周义夫的人,突然的死了,孙识之就把周义夫判谋杀罪处死。这件事过了没有几年,孙识之就被调职到河北,而全家人却因此死在盗贼的手里,和周义夫没两样。

 

【再析】

 

对周义夫而言,他倚恃着自己有钱,蛮横霸道不讲理,固然是应该遭受到失败;而孙识之竟然是因为仇恨,而破散了周义夫的家,所以上天也破散了孙识之的家做为报应啊!所以说:「与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这话是真理。

 

见他色美,起心私之。

 

【解释】

 

看见别人的妻子女儿美丽动人,就立刻起了淫慾的心,想要与她私通。

 

【分析】

 

色,这件事情,是人最容易犯的罪业啊!它比起贪财杀生等等的恶业,还要百倍的难以控制;所以它的败德取祸,也比其他的恶业,要百倍的严酷惨烈。然而太上对於贪财杀生等的事情,不断再三的说明禁戒;而独独对於万恶之首的淫,则仅有这一句话,这并不是太上要刻意的忽略它;而是因为贪财杀生等的恶业,比较明显,而且道理也浅显,是语言可以说得尽的;然而淫的罪恶,非常的隐密,而且道理又深,是语言很难说尽的;所以太上才用了灭除意念的文字,从最初的一念,来唤醒众生的痴迷,太上说道:「见他色美,起心私之。」因为人对於美色,当眼睛接触的那一刹那,心若是一动,则想念、思慕、贪求的念头,就会缠来缠去团结在心中而解不开啊!若是心中萌生了这种的念头,不用等待身体去犯,就已经是违背了天理,而堕入了人欲;这时候,就已经被阴司列下了无穷的罪业啊!所以太上真是无量的慈悲,祂不用繁琐的言语,只用一句话来点醒;提示人们於见色起心的时候,不可不从心源处,来及早的禁止断绝这种隐微又深邃的恶业啊!应当要在才起念头的时候,立刻就要奋勇的把它一刀斩断,不可以存有丝毫的犹豫,也不可以容有丝毫的情念;所谓天堂地狱,就在这一时之间立刻分判了啊!若是在这个时候,稍有一些认识不清,看得不破,不能够斩钉截铁毅然的立定脚跟;则在瞬息之间,就会牵引滋长蔓延开来,不知不觉就飘入了罗刹鬼国中去了,这实在是太危险了啊!所以太上说这句话的用意,实在是博大精深,而且是用心良苦啊!

 

【嘉言一】

 

宝善堂说:「这个淫心若是一起,则寡廉鲜耻、伤风败俗、大损阴德的事情,都会跟着起来了啊!而这个淫心若是一转,则保全名节、种德造福、感动人天的事情,也都会跟着转动了啊!做人或是做禽兽的关键,全部都在这里,所以怎麽敢不认真的猛省觉悟呢?」

 

【再析】

 

「见色起心」这四个字,乃是世间的人一生之中为什麽会生病的根本所在啊!今天若是想要断除这个受病的病根,就应当要在这个「见」字上下功夫;非礼勿视,就算见到了也要视而不见,这是最上等的预防功夫;我们本有的良知,是不容易欺骗的;而世间的礼法,也是不容易超越的;若是用严格禁止强制的方法来预防,这是次一等的功夫;不然的话,心中若是起了念头,在开始的时候不加以防范,到最後,一定就会付诸行动,做出了邪淫的勾当啊!一念之差,而万劫莫赎,这岂不是太悲哀了吗?

 

【嘉言二】

 

四十二章经说道:「见到了老的女性,就当做是自己的母亲一样;见到了比自己年长的女性,就当做是自己的姊姊一样;见到了比自己年纪小的女性,就当做是自己的妹妹一样;见到了年幼的女孩,就当做是自己的女儿一样。」这是养心最上乘的方法。

 

【嘉言三】

 

「美色人人爱,皇天不可欺;我去淫人妇,人来淫我妻。」这是古人留下来垂示世人的教戒。杨幼青读诵之後说道:「若看到他人的妻子女儿美丽,便起了邪念想要与她私通;就应立即作别人见到我的妻子女儿,也会起了邪心,想要来引诱的想法;这样的互换立场、换个角度来观察反省,邪心自然就立刻息灭了。」

 

【嘉言四】

 

古德语录讲道:「在瞥见或遇到美艳女色,心有所动的时候,就要急急的想到:司过之神就在我的身旁啊!三台星神、北斗星君,就在我的头上啊!三尸神在我的身体里面,灶神在我家的厨房里面,日月三光、千真万圣罗列在空中;有的在记录着我的邪念,有的在忿怒的瞪着我,有的在严密的监察着我,有的在准备要攻击我;能够这样的想,心里必然就会感到战栗恐惧,自然而然也就心冷意灭了啊!」

 

【再析】

 

明朝有一个人患了好色的毛病,就向王龙溪先生请教,如何改掉这个毛病,先生回答道:「比方说,这个房间里面,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名妓在等着你;等你打开房门一看,原来是你的妹妹,或是你的女儿,你此时的一片淫心,是否会立刻息灭呢?」这位好色之徒回答说:「唉!是息灭了啊!」先生说:「所以淫念本来就是空的,只是你误把它认作是真的了!」

 

文昌帝君的蕉窗十则,首先就是禁戒邪淫的行为,并且说道:「在没有见到的时候,不可以去想;当在见到的时候,不可以乱来;已经见到之後,不可以回忆。」没有见到不可以想,这是平时存养的工夫。在平常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必须要把自己的念头,收拾得乾乾净净,而且还要随时的提醒自己;这样天理既然存在,人欲自然也就会遏止住了。而凡是淫秽邪僻的想法念头,也就不会进入光明正大的胸中了,这就是君子主敬的学问;我的心既然定了,就算碰到了美艳女色当前的时候,任她百般的引诱,我的心自然绝对不会转动一分一毫,这是何等的定力!然而这种的境界,都是靠平时严谨的操持锻链,正心诚意中得来的啊!所以帝君为了要正本清源,因此告示人们想要戒除邪淫的行为,就得先要戒除自己邪淫的念头;想要有当见不乱、坐怀不乱的功夫,必须在平时,就要严谨的操持锻链自己正心诚意的功夫。至於当见不可乱,既见不可忆,就是太上告戒人不可以「起心私之」的意思;也就是在接触的当下,自我反省觉察的工夫啊!再仔细的分析,帝君的三句话,每一句话却各有一种境界;思,就是思之於未来;乱,就是乱之於现在;忆,就是忆之於过去;现在的人,犯了弥天邪淫的罪恶,全都是在这三种的境界中成就出来的啊!如果能够把这三种的境界,全部都戒除殆尽,那麽邪淫的行为,也就没有地方滋长了啊!

 

万恶淫为首,这是阴间阎罗殿前决定榜上的大罪啊!因为淫慾心一生出来,就会做出各种的恶事;例如在邪淫的缘尚未凑合的时候,心中就已会生出颠倒幻想的妄心来;若是无法勾引到对方,就生出了巧诈的心来;若稍稍遇到了阻碍,便生出了瞋恨心来;慾情颠倒意乱情迷的时候,就会生出了贪爱染着的心;羡慕他人拥有娇艳的美色,就生出了妒忌毒害的心;想要夺取别人的所爱,就会生起杀害他人的心;这样就会廉耻丧尽,伦理也全都亏损了,种种的恶业从此生起;而种种的善念,也从此消失;要知道,一旦动了邪淫之心,虽然没有去做,但这就已经是如同积恶造罪那样如此的厉害了;何况是真实的去持犯做出邪淫的事呢?

 

【嘉言五】

 

阴律说道:「奸淫别人的妻子,会得到绝嗣的报应;奸淫未婚的处女,会得到子女淫佚的报应。」

 

俗话也讲:「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快来还得快;家中自有代还人,你要赖时他不赖。」

 

【再析】

 

杀人的人,只是杀了别人的一个身体;而奸淫了别人,则等於是杀了她的三世啊!因为奸淫不只是破坏了那位女子的节操,使得她的公婆父母、丈夫子女,感到羞耻而痛心疾首,甚至因为羞耻而导致了死亡;或是丈夫杀了妻子,父亲缢死女儿;儿子不认母亲,亲戚见面的时候,也都没有好脸色;而一般正常的人家是决不肯与她联姻;何苦以短暂的偷欢,造下弥天的罪恶;而绝嗣的报应,尚且还不足以惩罚淫人妻女的罪孽啊!

 

有夫妇的关系之後,然後才有父子兄弟的关系;奸淫别人,不独是乱了别人夫妇的一伦;并且也乱了她的父子之伦和兄弟之伦,五伦之中,就亡了三伦;甚至使她的祖宗悲痛有此邪淫的子孙而鄙视接受其祭祀的痛苦,因此奸淫别人的人,也就难逃被神诛鬼戮的灾祸了。

 

杀人的人,是戕害了被杀害人的後天,也就是被杀害人的身体;而奸淫别人,则是乱了被奸淫人的先天,也就是乱了她的丈夫、父母、兄弟、公婆、祖先的伦常啊!况且杀人的人是因为仇恨被杀的人才去杀人啊!而奸淫别人妻女的人,对於她的丈夫、公婆、父母到底有什麽仇恨呢?而且对这位女子难道也有什麽深仇大恨,而一定要污辱她的身体、丧失她的节操吗?

 

淫念多的人,则他的善念必定就会少;而淫念少的人,则他的善念自然就会多;所以淫念全部消除的人,五福之中,就能够获得三种福报;第一是长寿,第二是康宁,第三是善终。而常起淫念的人,必定会有疾病的困扰;和凶险夭亡的灾祸。

 

片刻之间兴起的慾念,容易使它消除;而一个人一生中的功名性命,则是非常的重要啊!何苦以百年的名誉节操,与一生的前程,和祖宗积累的功德,子孙本来可以享有的福禄,断送在自己一时片刻的迷惑;实在是不知道为何会有这种的心肠啊!更有的人邪淫之後,是因为惊恐逃跑而得病,看病吃药都很难能够痊癒;甚至吃官司坐牢使家庭破碎,到了这个时候,想後悔都来不及了啊!有的甚至当场就奸情败露,被对方撞个正着,变成了用自己的脑袋,来换取片刻的欢愉;而此一孽报迟早定会循环至自己的妻女,以偿还所欠的风流债啊!这种惨痛的结果,就更是难以言谕了!

 

俗话讲:「奸近杀。」这句话是真的啊!然而说近杀,尚且是属於比较缓和的言词,我以为奸则没有不杀的啊!因为淫妇若是被她的丈夫知道了,一定会忿怒的拿刀把她杀了;而同奸之人,因为嫉妒而彼此利刃相加,杀死了对方;另外因为奸淫致使对方死亡,则会被法律判处死刑;若是侥幸的漏网,逃过法律的制裁,则会被怨鬼报仇所杀;若是以上所说的都逃了过去,则会因为淫慾过度而得到难治之症,致使群医束手,就会被司命之神所杀;一个人以天地间至灵至贵的有为之身,竟然使自己置於必杀之地,实在是愚蠢的令人痛心啊!

 

【嘉言六】

 

日乾初揲说:「古时候有位贤人,当他淫念勃发的时候,就把手放在火上,这时候就会感觉到痛苦不堪,淫念於是就息灭了。如果还是不能止息,则澄心冥坐,当作自己的身体已经死亡;再想起古人的坟墓,内心不断反思:这个人在世的时候,跟我一样;而我死後埋在坟墓里面,也和他一样啊!这样想来,淫慾又有什麽乐趣呢?」

 

【再析】

 

预防淫慾的念头,全都得靠智慧的力量啊!唐朝的狄梁公曾说:「人在美色当前的时候,要急忙的想:眼前这位美女那天若是因病而死,她的屍体便会开始溃烂,并长满蛆虫爬来爬去,屍体的臭味熏天,令人感到恶心,能这样的想,邪念便会消除了啊!」

 

【嘉言七】

 

梁朝的时候,禅宗的初祖达摩祖师,做了一首皮囊歌说道:「尿屎渠,脓血聚,算来有甚风流趣。」唐朝时候吕洞宾则说:「休夸少年趁风流,强走轮回贩骨头;不信试临明镜看,面皮底下是骷髅。」又说:「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催人骨髓枯。」

 

【嘉言八】

 

戒淫法说:「他诱惑我杀身破家,折我的寿损我的福报;实在是害我性命的事情啊!我应该把他当作杀人的利刃来看,当作虎狼来看,当作毒蛇来看,当作勾魂鬼使来看,当作是我前生的冤家来看;若是能够作如上所说的来加以观察,就像是用水来救火,那麽淫念就没有不息灭的啊!」

 

【再析】

 

明朝的高宗宪说:「此身如白玉,一失脚便碎;此事如鸩毒,一入口即死。」今人往往为了一个情字而误了一生,不知道「情」这个字,是上天赋与我为忠、为孝、为友、为悌、仁民爱物所用的啊!所以这个情字用对了,则能够成圣成贤;若是用错了,便成了禽兽了啊!所以怎麽可以不戒慎恐惧小心呢?

 

道书说:「淫人的罪恶,比起杀人还要加重几等呢!」又说:「凡是人苦行修行,他以往所做的诸般罪孽,都可以消除;惟有曾经破过处女之身的人,後来虽然是修到了道高行满,也是不能够开释的;必定要受过了恶报之後,方才可以成就道业。」

 

【再析】

 

佛说:「人在这个世间,不冒犯他人的妇女,心也不思念邪僻的事情,因为这个缘故,可以得到五种善的果报。第一是不会损失金钱,第二是不会惧怕官府,第三是不会畏惧他人,第四是死後可以升天,得到天上的玉女,做为自己的妻子。第五是从天上下生到世间,多是端正的妇女;今天见到有些人,长相端正美好,这都是他前世的宿命,不冒犯他人的妻女所得到的果报啊!反之,人若是在这个世间放荡邪淫,冒犯了他人的妻女;因为这个缘故,会感得五种的恶报。第一是家庭夫妻不和,常常损失钱财,第二是畏惧官府,经常受到官府捶杖的处罚。第三是自己欺骗自己,常常会感到恐惧怕人。第四是死後投生到太山地狱之中,在铁柱烧的赤热时,却当作是美女一般去抱她,受尽炮烙刑罚之苦,这是因为在世时冒犯他人的妻女,才会得到这种的灾殃;而且这种刑罚都是自己罪业招感的,要经过几千万年才能受完啊!第五是从地狱中出来,投生为鸡凫鸟鸭;而这一类的禽鸟,淫佚是不避母子的,而且也没有节制;但是马儿知礼,雁守贞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鸡凫的淫佚,却是没有知足的时候,这都是因为牠们过去世中邪淫,冒犯了他人妻女的缘故,才会受此鸡凫之身的果报,并一直受人们宰杀烹食,这种的痛苦,说也说不尽啊!」

 

佛说五戒当中,其中一戒是不邪淫;若是能够受持此戒,就可以感招得到今生来生父母眷属、长寿康宁和睦喜悦、妻子女儿贞良的果报。报应经说:「有一个鬼问道:『自从我受了这个鬼身之後,就感到非常的恐怖,经常害怕被人追捕拘拿捆绑,加诸我各种的苦楚毒害,根本就没有一点欢喜之心,我到底是犯了什麽罪过才会这样啊!』目犍连尊者回答鬼说:『这是因为你在做人的时候,喜欢行邪淫,冒犯了他人的妻女,因为经常怕被别人发觉,所以心才不安;今天你所受到的痛苦,只是现世的花报而已,而你的果报则是在地狱啊!或是卧铁床,或是抱铜柱,像这样痛苦恐怖的罪罚,说都说不尽啊!』」

 

【再析】

 

文昌帝君天戒录说:「奸淫他人的妻女,玷污了闺门中的处女,要在地狱中受苦五百劫,才能够脱离地狱,投生为骡或是为马;又过了五百劫,才能够再得人身,做娼妓或是做戏子。奸宿寡妇或出家的尼众,败坏别人的品行志节,在地狱中要受苦八百劫,才能够脱离地狱投生为羊或是猪,供人宰杀;又过了八百劫,才能够再得人身,做哑吧或是聋子,或是五官四肢不全残废的人。而以卑乱尊,以长乱幼的恶行,更是败坏了人伦纲常;在地狱要受苦一千五百劫,才能够脱离地狱,投生为蛇或是老鼠;又再经过了一千五百劫,才能够再得人身;或是在母亲的胎中就死了,或是在婴儿的时候就夭折了,毕竟不能够享有长寿的福报,所以犯了邪淫的罪恶报应,实在是可悲啊!」

 

闺箴说:「妇人若是犯了邪淫的罪孽,终身都不可能洗清这个罪孽的,就算她有孝子慈孙,也不能够替她洗清罪孽。所以淑女名媛,一定要守身如玉,不可以有半点的瑕疵犯行啊!倘若遇到了狂徒,当下就要严厉的拒绝,自然对方就不敢再进犯自己,这就是所谓的「香闺正气」,连鬼神都会来照顾保护她啊!若是妇人淫乱,难道就没有恶报了吗?阴间的法律,是处罚她投生为猪或狗,以惩治她的罪,又岂只是在阳间遭人唾弃咒骂而已。这里特别说出来,以做为妇人淫乱的警惕啊!」

 

【再论】

 

凡是人最容易失足的时候,就是在美艳当前,难以克制欲望冲动的那一刹那了;因为这个时候有三种魔;第一、当你眼睛看到的时候,对方妖艳的姿态,就攒到了心中;使得骨头发热,神识都飞腾起来,就像烟雾腾起火焰炽烈一样,这就叫做火魔。而欲根开始发动,任督二脉暗中的开启,就像堤防将要崩溃,急流就要冲出一样,这就叫做水魔。而水火相互的烹煮,身体和魂魄互相的激荡,就像轮子不停的转动,圆环没有边际一样扩散,这就叫做风魔。这里所讲的三魔,也就是所谓的三关,要想斩三魔,过三关,没有别的方法,就只有慧剑一把而已;也就是说,忍耐再忍耐啊!坚忍再坚忍啊!很忍再很忍啊!所以再怎麽的饥饿,也不能够去吃那老虎吃的食物;再怎麽的口渴,也不能够喝那有毒的酖酒,这就是忍的说法。当两个人在互斗时,彼此都拼命想要夺下对方手中的刀子,纵然是手流血了,也不肯放下手中的刀啊!而打败仗的军队夺路逃命的时候,就是背後中了箭,也得忍痛不能够回头啊!这就是坚忍的说法。毒蛇螯了手,壮士立刻就拿刀斩断了手腕;毒箭射中了身体,英雄立刻就忍耐疼痛刮骨去毒,这就是很忍的说法。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能够守得定,忍得过,就能够感动天地鬼神,而自己的修持,也能够功圆行满了。若是一念的依回犹豫,必定就会把持不定;而对方只是路边的野花,转眼就成空了;而自己因为犯了邪淫,却从此被减除了寿命,减除了福禄,甚至因此而招致了杀身之祸;而且命中应该富贵的人,却因此而转变为贫贱之命了;命里应该平安,却因此而转变成了灾祸;命里应该有儿子,却因此而变成了绝嗣;本来希望能够生下贵子贤孙,却偏偏生下了下流的孩子;而且还有地狱的果报,来世的报应,畜生的报应,妻女淫乱的报应,子孙穷困的报应,与娼妓戏子的报应;这都只是因为自己片刻念头的偏差,所招致无边的灾祸恶报啊!这是何等悲痛啊!怎麽敢不忍耐呢?怎麽敢不忍耐啊!

 

【再析】

 

遏止邪淫的行为,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做人家的父兄师长朋友,在平常的时候,就应该要教诲开导子弟,务必使子弟能够深信因果;在暗室之中,做了亏心的事情,神明的眼睛,就如同电一般的看得清清楚楚;一个人若是对於礼法因果,和祸福的报应,能够深信,丝毫都不怀疑,自然就会在接触外境诱惑的时候,能够猛然的省悟,立即的回光反照,而不会做出苟且的事情了。

 

在风花雪月的场所中,失足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啊!因此招致了半生的沦落而穷途潦倒一生;连看到自己的影子,都会感到惭愧惶恐;而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守持着正道不被污染呢?整天禁戒着自己不要淫慾,而淫慾之心,反而却特别的炽盛;碰到别人,就说要减少慾望;而慾望的种子,却更是滋长的厉害!如果还是放纵情慾而不悔改的话,那麽就即将要招致自己恶贯满盈的後果了!又如果开始的时候迷惑,而最终能够觉悟的话,那麽灾殃就渐渐会离去,而福报也就会跟随而来了。宋朝的谢上蔡先生说:「天的道理,必定会加祸於犯了邪淫的人,而不会加祸於已经忏悔改过的人。」这是真话啊!。

 

邪淫的罪报,既然是如此的严重,则预防邪淫的功德,与诱导邪淫的罪过,他们的报应自然就不会轻了;因此普愿人人,都能够吐舌上的青莲,挥桌上的彩笔,表彰感应的道理事蹟,来救度超拔广大迷惑的众生啊!要辗转的流通,互相的劝导;或是在大庭广众下,大声的疾呼;或是在密室之中,苦口婆心的规劝;不要担心别人的嘲笑,也不要回避别人说我们迂腐;只要宛转的劝导,必定能够使听的人大发深省而受益无穷啊!能够这样做的人,岂不是爱人以德,自求多福的君子吗?

 

现代人的口业,没有比喜好谈论女人,述说淫秽的事情还要严重的了;而且还多方的揣摹相互研究,一人唱说而百人应和;每每因为说的人讲的津津有味,於是使得听的人就想要跃跃欲试。要知道邪淫的罪恶,和不为人知的隐私,实在关系到一个人终身的名誉和节操;所以偶然的讲错了一句话,就会产生无穷的灾殃,而且触犯天怒,莫此为甚啊!还不如常常说些贞洁和邪淫的果报,以扶助支持名教纲常,这样可以获福於天,岂不是更好吗?

 

【嘉言九】

 

天戒录说:「书写印制诲淫的书籍,污染人心,坏了人的心术,这种人死後必定堕入无间地狱(俗称阿鼻地狱),直到他所书写印制的淫书消失灭尽了;和因为看了他写的淫书而做恶的人,罪报也都受尽空掉了,他才能够脱离地狱投生到别的地方。」

 

【嘉言十】

 

明朝袁了凡说:「蒐取淫秽的邪书,揭发别人的隐私和譭谤人家的文章、加以焚化的人;必定会有忠孝节义的子孙;而喜欢阅读淫词小说,和称道述说淫书故事,以及家中藏有淫书淫画的人,必定会有做娼妓和戏子的子孙啊!」

 

【附录】

 

安士全书中的慾海回狂篇,所记载各种戒淫的说法,条理分明,随事的劝导禁戒;因为篇幅有限,所以谨节录其中较为重要的部分於後,以供参考。

 

处女,待字闺中的时候,也是她一生名节的开始;若是丧失良心的人,坏了处女的名节,那麽她的父母和亲戚,都会感到羞耻而脸上无光啊!即使是有人将她娶去,却往往会败露出来,她已经不是处女之身了,因而仍旧会被赶回娘家;所以常常会因此而羞愧气愤,丧身陨命啊!纵使是结婚的时候,瞒骗了过去,但她的内心也会经常感到羞愧惶恐;因为大节已经亏了,就是经过了一千年,也是难以洗刷;所以凡是有良心的人,都应该要预先的痛戒啊!

 

寡妇守节,连鬼神都会对她钦佩尊敬,朝廷也会对她褒扬奖励;若是破坏了她苦守的节操;那麽她本身和家人,都会感到没脸见人;而她死去的丈夫,在九泉之下尤其是感到痛恨啊!自己不妨试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想想,就会感到寒心了!我们正应当要设法保全她的名节,使她成名全节,培植更厚的德行,岂徒只是不淫她而已啊!

 

婢女,难道她就不是处女吗?自己的女儿,就想她要贞洁;而人家的女儿,就可以破坏她的贞洁吗?女仆,她也是人家的妻子,自己的妻子,就想要她保有节操;而人家的妻子,难道就可以丧失她的节操吗?人的富贵贫贱,固然是有所差别;然而每个人的名誉和节操,则是相同的重要;怎麽可以丧失良心,而严重的去触犯如此的重罪呢?况且有些为人妻子的会因妒忌而鞭打婢女或女仆,甚至伤害了她们的生命;慓悍的仆人就会因此而反唇相讥,而背叛了主人;更糟的是父亲和儿子,因为不知情而造成了父子聚麀(也就是乱伦),甚至哥哥和弟弟糊里糊涂的和同一个女子同床睡觉;或许因此而有了骨肉胞胎,但是因为没有名分,而沦落为低贱的小妾;後人因为不知道这些的秘密,往往无知而又对她误犯了邪行;他们之间,名义上虽然是主人和婢女的分别,但是事实上,却有兄妹的血缘关系啊!这种伤风败俗的行为,实在是不忍心说出来啊!为什麽总是有人以为婢仆的身分容易侵犯,而竟敢对她们做出奸淫的行为,却全然不知道应该要禁戒的道理啊!

 

乳娘位列於八母的尊贵身分,而尼僧静守在佛门庄严的净地,若是冒犯了她们,尤其是造下了孽中之孽啊!现前所碰到的官司刑罚和灾祸,还只算是轻微的呢?

 

怨女淫奔冲着自己而来,藉此机会而犯邪淫的,也是大有人在啊!切莫以为这是她主动的投怀送抱,若是拒绝了她,岂不是太不通人情了吗?人若是在这个时候,能够看得破,忍得过,那麽因此而累积的厚德,所成就的特殊品行,老天自然就会知道,不必刻意希望别人也知道啊!这就是善恶的关头,祸福的界线,尤其是应该自我勉励啊!

 

抱着妓女玩乐嬉戏,看起来似乎是没有什麽罪过啊!然而却落入了妓女的圈套之中,往往因此而败家;导致父母抛弃了这个嫖妓的儿子,而亲戚也会疏远他,妻子更是憎恨他,就这样的自绝於伦常之外,丧失了自己守身如玉的志节;一旦染上了性病,遍体生了毒疮;眉毛也掉了,鼻子也烂了,甚至严重到体无完肤啊!有一位朋友,生殖器烂掉了,他说:「这就是我一时的狂兴冲动,把持不住,落得终身腐刑,绝後伤身,我今天就是哭泣後悔,也都来不及了啊!」又有一位安徽人,因为染上了性病,遍体都长满毒疮,他生了一个儿子,全身赤红没有皮肤,无法养活就死了。唉!有人说:「嫖妓并不会伤害到阴德。」这是罪语啊!谁知却和遭到冥谴的人没有两样!希望大家要切戒啊!切戒!

 

男子行邪淫,也就是同性恋,有六种不可以的道理:这种同性恋的行为,实在是淫秽不堪,有损颜面伤身败德啊!恭敬心既然丧失了,羞耻心也就没有了,这是一不可啊!抛弃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却去伺候宠爱那位少年,违背天地阴阳自然的道理,导致好恶有了偏差,这是二不可啊!这一类人的行为,非常的轻佻,而且又不检点;甚至还会窃玉偷香,染污了家中的女子,这是三不可啊!举头三尺高,决定有神明,神明对於这种同性恋污秽邪淫的行为,会感到瞋怒,所以降下的惩罚一定不轻,这是四不可啊!王法有明文的规定,严惩鸡奸的行为;而且奸又近於杀,容易触动杀机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五不可啊!并不是为了要传宗接代,随意的妄自泄精,这种的行为愚蠢到了极点,只是加速的伤害自己的生命而已,这是六不可啊!

 

普劝世人,没有犯过邪淫的人,一定要认真的把持住,避免凶灾,趋向吉祥,终身守着不二色的禁戒,也就是除了自己的妻子,绝对不和他人发生性关系。若是已经犯了邪淫的人,就更应该急速认真的改过,而且还要大行善事,刻印戒淫的书籍,广泛的劝戒世人,以赎从前所犯的罪孽,这样才能够转祸为福啊!

 

从前安徽桐城的姚廷若,刻送发誓戒除邪淫的宣传单,他这样的写着:「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人之所以异於禽兽的,就是在於他的存心了;雁子虽是飞鸟,尚且不会乱群;人类秉有四德,怎可不如禽兽;因此用来依归,发誓戒除邪淫;倘若萌起邪念,必定祸及其身;若是犯了此戒,必会祸延子孙;惟愿大慈大悲,哀怜证此盟誓;护持默默保佑,期求保我生生。」凡是领受此单的人,纠合几个同志,另外用纸写此十八句;并且写下自己的住址、籍贯,各自的签名盖章或盖指纹,在斗尊的前面,或文昌帝君、关圣帝君的前面,或是一切诸佛菩萨圣像之前,发誓焚化此誓单,永远守戒不可忘,这样的每年一证;同志几人发誓守戒之後,立即的捐款刻印这张誓戒单一万张布施送人,使得这个美好的方法能够流传不绝;在誓戒单的後面,还必须要附上几条格言和果报的例子,以便警惕世人。

 

故事一:

 

贵溪有位读书人,每次考试都不中;不知原因在那里,就去乞求张真人,焚香伏章查天榜;神明於是批示说:「此位读书人,命里有功名;因为盗婶故,功名被夺除。」张真人伏章查榜完毕之後,就起身告诉读书人,神明说他考不中的原因;读书人听了之後就说:「我并没有冒犯我的婶婶啊!」於是他就写了篇疏,向神明申诉,为自己辩白。神明又再次的批示说:「虽然你没有冒犯婶婶的行为,但是你却有冒犯婶婶的念头啊!」读书人此时感到非常的惭愧,而且後悔莫及。因为在他少年的时候,见到婶婶貌美动人,因此而动了一个邪念的缘故啊!

 

故事二:

 

明朝正德年间,有位读书人,名叫赵永贞,他在少年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位异人告诉他说:「你二十三岁的时候,必定会考中功名。」等到他廿三岁那年参加乡试,文章写得极好,主考官早已经决定选中他的文章好几天了;不料到了後场的考试,他却是连连的失误,结果没有考中。赵永贞的心中,感到非常的难过;因此就向文昌帝君祈求托梦,告诉他不中的原因;文昌帝君就说:「你原本可以考中今年的乡试,但是因为你近来调戏你家的婢女,引诱邻居的女儿,虽然都没有成奸;然而你的起心颠倒,意淫缠绵不断,心地日益的转暗;所以你命中原有的功名,因此而被消除了。」永贞听了帝君的解说,痛哭流涕,发誓并决心改过,大做善事;於是就刻印戒淫的善书,以警醒世人;结果在下次的乡试中,永贞果然考中了解元,做官做到了藩宪。

 

故事三:

 

李登在十八岁的时候,就考中乡试的解元,但是此後一直到五十岁,却都无法考取进士;李登就去拜访叶靖法师,请问其中的原因?叶法师便替他叩问文昌帝君指示,文帝就命神吏拿李登的官籍给法师过目,上面写着:「李登出生时,天帝赐玉印,十八中解元,十九作状元,五十二岁官拜右丞相;因为十八岁考中解元之後,暗中偷窥了邻家的女儿洗澡,因此功名延迟了十年,而且还被降了二甲;又因为侵占哥哥李丰房屋的地产,功名又延後了十年,而且还被降了三甲;又因为奸淫一位郑姓的良家妇女,功名又延後了十年(前後合计已经被罚慢了卅年);现在又奸淫了邻居的女儿,真是造恶不断不知悔改,上天已经削去了他的功名,因此李登终身都不会再考中功名啊!」叶法师就把这些话告诉了李登,李登因而抱恨惭愧而死。

 

【再析】

 

唉!祖父积德不知道要积多少年,才得以出了一个状元宰相的儿孙啊!李登却是自己作孽,把自己状元宰相的功名,都削除尽了,真是辜负了天恩,辜负了祖宗;而且把欢乐看作最重要,功名富贵靠一边,根本不当一回事;竟然以隐微少许的淫横,丧失掉自己原本许许多多的福禄,真是悲哀啊!于铁樵先生说:「就算你是状元宰相的命,也是不难一笔削尽啊!」况且不是状元宰相的命,那就更不必说了。

 

【附注】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书中写了许多助长邪淫、偷盗和杀生的情节,极尽的诲盗诲淫;结果施耐庵的儿子、孙子、曾孙,生下来全都是哑巴。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善於描写男女偷情私会的情形,导致许多人看了西厢记,就起了邪思淫念;结果书还没有写完成,王实甫自己就已经无法克制,嚼舌而死了。而唐朝的诗人元稹,见到表妹崔莺莺长的美若天仙,就想娶她为妻,却遭到拒绝,元稹竟然因为愤怒而写了「会真记」这本书,虚构他表妹和人偷情,毁谤崔莺莺的名节,致使崔莺莺蒙垢千秋,而且又导致了後世的读者学习偷情私会,结果元稹死的时候痛苦万分;而且死了之後,他的屍体还惨遭雷电焚烧的报应。

 

另外宋朝的诗人黄山谷,喜欢写一些冶艳的诗词,有一次,他和画马名家李伯时,一同去拜谒圆通秀禅师;秀禅师先劝戒李伯时说:「不宜将一生的心力都用在画马上面,倘若你的心念,念念都是马身,只怕来世就会堕落,投胎做马去了啊!」黄山谷听了发笑,秀禅师就呵斥他:「你不要取笑别人。」山谷便说:「难道我也会堕入马腹吗?」禅师说:「伯时他念马,堕落马身,也只是他个人的事情;但是你所写的淫色艳词,却是挑动了天下许多人的淫心,害了多少人贞节不保,这种的罪过,何止是堕入了马腹而已,恐怕泥犁地狱正等着你去受刑呢!」秀禅师是当时有名的得道高僧,黄山谷听了禅师的训诫之後,既惊恐又惭愧,从此就绝笔,再也不写冶艳诗词了。

 

故事四:

 

唐朝的时候,有位御史名叫李俨,有一次奉了朝廷的命令出使广东,途中忽然遇到了一只老虎,跳入了草丛中,并且还用人语向他说道:「唉啊!我差一点就伤到了我的老朋友啊!」李俨说:「这个声音怎样那麽像和我同榜,一同考取功名的同学李微的声音啊!」老虎就说:「自从我们离别之後,已经很久没再见面了。」彼此谈起从前交往的情形,都感觉到非常的熟悉。李俨就问老虎说:「李微,你怎麽会变成老虎呢?」老虎说:「有一天我在静坐的时候,忽然听到门外有呼呼做响的声音,忽然之间我便发狂变成了老虎的形状,今天见到了老朋友,叫我怎麽能不悲伤啊!」李俨就问李微:「你生平有没有做了什麽遗恨的事情呢?」李微答道:「我曾经在南阳的郊外,奸淫了一位寡妇;结果被她的家人发觉了,就偷偷的设计要谋害我;於是我就乘着酒醉的时候,把她全家都杀光了,这就是我生平最遗恨的事情啊!」老虎说完之後,就大吼而去。

 

故事五:

 

涤阳县人王勤政,与邻居的妇人有奸情,并且彼此约好准备私奔;但是王勤政怕被她的丈夫发现追赶而至;不料该妇人竟然因此而杀害了丈夫;王勤政听了十分的惊骇,立刻就独自的逃跑了;一口气就逃到了七十里外的江山县,还自以为:「我已经逃得很远了,可以脱身远离灾祸了吧!」这时候王勤政感到肚子很饿,就走进了一家饭店准备吃饭;谁知道店主竟然为他准备了两人用的饭菜,王勤政就问店主说:「我只是一个人吃饭,为何你准备两人份的食物呢?」店主说:「刚才我见到有一位跟随在你身旁的披发男子,难道你们不是两个人吗?」王勤政听店主这麽一说,知道这个怨鬼已经跟随在自己的身旁了,於是就到官府自首;王勤政与邻妇,就在同一时间伏法受死。

 

故事六:

 

张宝在担任四川成都知府的时候,见到了华阳县李尉的妻子,十分的美艳动人,堪称为「四川第一美女」,张宝就想将她占为己有,於是就托了许多人,秘密的告知李尉妻子他的一片痴心;久而久之,李尉的妻子也动了心;这时候,正巧李尉收人赃款的事蹟败露了,於是张宝立刻就向朝廷弹劾李尉,并且将李尉流放到岭外;李尉就在被流放岭外的路上死去了。张宝便用重金贿赂李尉的母亲,就将李尉的妻子强娶过门,达成了他占有别人妻子的心愿;娶过门之後,张宝便和她欢乐不舍;但是过没多久,该妇就生了病,精神恍惚,见到李尉的魂影跟在她的身旁,不久她就病死了;该妇在病死之前曾对张宝说:「我很感谢您对我那麽好,所以不敢不向您报告,我的前夫李尉,已经向天帝诉冤,很快的就要来取你的性命了;你只要深居府内不出门,他就未必能够抓到您;但是只要您一出门,就必定会被他抓到啊!」妇人说完之後就死了。过没多久,张宝也就生病了,因为他牢记着妇人在临终前对他的警告,因此就防范的非常严密,不敢出门;有一天黄昏的时候,张宝坐在堂上,远远的见到堂门外边有一红袖在向他招手,他恍惚以为是李尉的妻子,就急忙的下堂步出门外,却撞见了李尉的冤魂;於是就被李尉的冤魂抓着痛打一顿,而且李尉还边打边骂他说:「张宝,你这个贼子,我若是不用红袖向你招摇,你那肯出来啊!」过了一会儿;张宝的鼻子出血,和他家人说出了刚才的情形之後,就死了。

 

故事七:

 

唐朝的节度使严武,年轻的时候和一位军官是邻居,见到军官的女儿十分的美丽,就千方百计的引诱,结果两人一起私奔逃走;军官就到京城,向朝廷具状控告严武,朝廷於是便颁下诏书追捕严武。严武害怕自己会被判罪,就把军官的女儿杀掉,毁屍灭迹;後来严武逃往四川,忽然就生了病,见到军官的女儿站在他的面前指责他说:「我和你一起私奔,固然是我失德;但是我并没有辜负你啊!纵然你害怕会被判罪,为何不舍弃我离开呢?而你却竟然把我杀害,你实在是太残忍了啊!我已经向阴司诉冤,明天就要向你报仇了。」严武听了是又惭愧又害怕,就向她恳求饶命。但是到了第二天的早晨,严武果然就死了。

 

【再析】

 

唉!严武在这个时候,节度使的威权,却是丝毫也用不上啊!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要寻死,怎麽知道一死之後,恩情就变成了仇恨,而且是怨怨相报,无止无休啊!

 

故事八:

 

明朝晋江人许兆馨是戊午年中举的举人;有一次,他在前往福宁州拜谒他的老师,偶然路过了一座尼寺,喜欢上一位年轻的女尼,便依靠着自己的权势,强行奸淫;第二天,许兆馨竟忽然咬断了自己的舌头而死。另外晋江人王武,文章写的很好,而且也颇有名气;有一天,王武带了酒,到承天寺去喝,进入藏经堂里面,见到一位少年沙弥,端坐在那里看经,王武就强迫命令他喝酒,沙弥不肯,王武就搂抱调戏捉弄他。王武回到家中的第三天,忽然就打自己的嘴巴,自己骂自己,咬断了舌头,血流满地而死。

 

【再析】

 

许兆馨、王武这两个人的死,只是现世的报应而已,而他们真正的果报,却是在地狱啊!

 

故事九:

 

从前有一个人,生平作恶多端;他的亲戚有一天晚上借住在他家中,听到有两个人在说话,一人说:「这家的主人恶贯满盈,应当受报了啊!」另一人说:「这家的主人,是不是要受绝子绝孙的报应呢?」这人回答说:「这个报应太重了!」另一人又说:「那麽是不是要受火灾的报应呢?」这人回答说:「这个报应又太轻了!」另一人说:「喔!那就是王小小了!」这人回答说:「对了,就是王小小了!」这位借住的亲戚,听到了这些话觉得颇为讶异,也不知道其中的缘故。後来经过了几年,这家的主人迷恋上一位名叫王小小的妓女,并且还把她娶回家中,对她百般的依顺,言听计从;果然就被王小小离间了他的骨肉亲情,耗尽了他的家产而死。

 

故事十:

 

有位叫行蕴的僧人,有一次他见到了莲花,忽然动了淫慾的想法;当天晚上,就有一位妇人来敲他的门;行蕴打开门看,见到门外站了一位女子,而且还带了一位丫环,并且自称道:「我是莲花娘子。」而这位女子,容光照人,极为美丽,行蕴见了十分的高兴,就与她情意缠绵的谈起话来。一会儿,蜡烛就熄灭了;隔壁的侍者听到行蕴叫苦的声音;和女子厉声的对他说道:「你为什麽妄起淫心,假若我真的是女子,也不会肯跟你苟合啊!」侍者听到之後,就立刻跑去邀集寺里其他的僧众赶来,大家合力破门而入;只看到了两位夜叉,而行蕴已经身首异处了啊!

 

【结语】

 

以上所编列叙述祸淫的公案,以贵溪读书人这个公案为首,正是阐明了太上所说的「起心私之」的微言大意啊!就是劝人要在开始的时候,就要心存敬畏;在眼见心动的时候,更是要认真吃紧的把持住啊!而这里讲到行蕴的这条公案,则又不是见色起心,而是没头没脑的以意造象,就像是不蜃而楼,无海而市;这种幽昧虚幻的意恶,简直就是自讨苦吃自寻死路啊!最後终於被夜叉找上门来杀害,这种凶魔的奇祸,简直是太残酷太惨痛了啊!看到行蕴的这个公案,谁不感到心寒胆战呢?所以用他来做为结论,这是有很深的意思在里面啊!请大家要仔细的想想!

 

以上所说的故事,都是犯了邪淫所得到惨痛酷毒的报应;接下来要讲的则是戒淫和忏悔淫孽所得到的福善果报。

 

故事一:

 

唐皋少年的时候,就奋发向上努力读书;有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灯下苦读的时候,有一位美丽的少女,竟然情不自禁的想要调戏挑逗他,将他书房的纸窗搯破;唐皋就马上将纸窗补好,并且还在纸窗上面题诗说道:「搯破纸窗容易补,损人阴德最难修。」这件事情过了之後,有一天黄昏的时候,有位出家人经过唐皋家的门前,见到门上挂有一个状元匾,左右悬有两盏灯,灯上题有两行诗,就是唐皋题在纸窗上的诗;出家人感到十分的奇怪,就问唐皋原因。後来唐皋果然大魁天下,考中了状元。

 

故事二:

 

汪天舆曾经遇到一位异人替他看相说道:「你的相貌似罗汉,不但无子且不寿。」汪天舆听了之後,於是就不再看重钱财,喜欢布施行善了。有一天,他到清江浦作客;主人的妻子年轻美丽,见到他风度翩翩,私下就偷偷的来到他住的房间,而汪天舆却紧闭着房门不让她进来,并且隔着房门对她说:「我怎麽能够坏了你的名节呢?」妇人听了之後,立刻觉得非常的惭愧,就离去了。後来汪天舆又遇到那位曾经替他看过相的异人对他说:「你到底积了什麽阴德啊!你的相貌忽然变了,我看你应当会生贵子,而且你可以活到八十多岁。」後来汪天舆果然如相士所言,生了一个显贵的儿子,而且自己也活到了八十多岁。

 

【再析】

 

我们观察往昔的贤人,他们能够拒绝来奔,投怀送抱的女子;有的是得力於一个恕字,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的是畏惧有损自己的阴德,唯恐犯了之後,会损福折寿;他们的学问虽然或有不同的地方,然而却同是合乎天理之正、人心之安;这对於当事人双方,都是两全其美的方法啊!当此之时,福至心灵,那种的快乐,就像是已经飞登上了青云一样,不必等到福报到来之後,才感到快乐啊!然而拒绝奔女的方法也不一样,必须要预先的详细了解,而後真正遇上的时候,才不会被迷惑。凡是被人当面严词呵斥拒绝的奔女,立即知难而退的,固然是很多;但却也有被拒绝而不肯退的例子啊!例如陆容就用推托自己有病尚未痊癒,以拖延改期的方法来拒绝;倘使当时可以开门离去,则曹芬的立即离开而住到别的地方,也能算是善於应付了。又有以死来要胁的,例如茅鹿门拒绝来奔的婢女,婢女就说:「你若是不肯答应,我只有死路一条。」而茅鹿门仍然不为所动;也有整夜拒绝,而来投怀送抱的女子,却是仍然不肯离去的事情,例如陈医生连说不可不可,於是自己就推开窗门,整个晚上都站在庭院外面,发誓绝不做出苟且的行为。并且还有坚决拒绝百两黄金赠与的诱惑,也绝不肯与对方苟合的例子。如此清高的道德,英明的决断,都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啊!若是房门已经关闭了,而女子仍然守在门外等候,这时候一定不可以开门啊!到了第二天早上,自己就要托故辞行回家,而对方若仍然招请自己回来,也绝对不可以再回来啊!然而必须要终身都不说出此事,虽然是自己的妻子,也不可以使她知道这件事情,这样才算是盛德的君子。从此而考中功名,官位显要,光宗耀祖福泽子孙;与用其他的方法积功累德来获得,其间难易的程度,相差很大很大啊!

 

故事三:

 

从前浙江有位指挥使,聘请了一位老师到家中教孩子读书;老师有一次得了风寒病,要发出汗来病才会好;指挥使就要儿子拿被子给老师盖;结果被子里面刚巧误卷了夫人的一只鞋;老师病好之後,就把被子送还,而挟在被子里的鞋子,就落在蓆子的旁边,老师和指挥使的儿子都没有发现,但是却被指挥使看到了;指挥使就怀疑自己的妻子与儿子的老师有奸情,而妻子不承认而且很不服气;指挥使就派遣婢女,假托妻子的吩咐,邀请老师一叙;老师听了非常的生气,而且还责骂婢女;指挥使随後又再强迫妻子亲自前往,而自己则手里拿着利刃躲在门边,等候老师开门;这时候,老师拒绝开门,并且对夫人说道:「承蒙您先生看得起我,请我来教你们的孩子念书,我怎麽可以做出这种不道德的事情啊!」老师始终坚持不肯开门;第二天清晨,老师就藉故向指挥使辞行,说不能再教孩子读书了;指挥使就对老师说:「先生,您真是一位正人君子啊!」於是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老师道歉,并且诚恳的慰留老师。那一年,老师就考取了功名。

 

故事四:

 

余干陈医生,医术颇为精良,有位穷人病得快要死了,陈医生将他医好了,也不希求他回报。後来有一天傍晚,路过他家,他就请陈医生在家里过夜;他的母亲就对媳妇说:「你的丈夫是他救活的啊!你何不陪他睡一晚,以报答他的恩德呢?」媳妇听了婆婆的话,只好唯唯的答应;到了夜里,就到陈医生的房里;陈医生拒绝她说:「你婆婆不会同意你这麽做的啊!」媳妇说:「可是这是我婆婆的意思啊!」陈医生又说:「但你丈夫是不会同意你这麽做啊!」媳妇说:「丈夫的命是您救活的,所以我不需要他的同意啊!」陈医生说:「不可以这麽做。」媳妇就强迫他,陈医生接连的说:「不可不可。」於是就坐着等到天亮,并且拿起笔在桌上连续写下了不可二字,後来陈医生几乎快要不能把持了,又再大声的说:「不可二字实在是太难了啊!」於是就推开了窗门,站到庭院外面去;等到天亮之後才离开。後来陈医生的儿子去求取功名,主考官正要刷弃不录取陈医生儿子的文章;忽然听到空中传来「不可」的呼声,因此就再看试卷一遍;正又准备要刷弃不录取的时候,又听到了空中传来「不可不可」连续的呼声,最後主考官又再阅了这份试卷一遍,还是决定刷弃不予录取;忽然又听到空中传来很大的呼声说:「不可二字实在是太难了啊!」并且呼声连续不断,主考官因此而录取了陈医生的儿子;後来陈医生的儿子,又考中了进士。

 

【再析】

 

以上所说的都是立心不私的公案,然而缺少了天理与人欲交战的公案,所以才叙述这一件坚持於将乱的公案,以做为後世的榜样。

 

故事五:

 

金华人齐旺,到了五十岁,都还没有儿子,相士说:「你的脸上有恶气,必定做了亏心事。」齐旺说:「我在年轻的时候,曾经犯了邪淫,在别人看不到的隐密处所奸淫了别人的妻女。」相士惊骇的说道:「犯了这种的罪孽,应该是要绝子绝孙的啊!要知道邪淫的罪孽,最难忏悔了,必定要积有大善,才可以挽回天心啊!」齐旺因此而改过忏悔;开始的第一年,别人要做善事,他就乐於布施,而且绝不吝啬;相士说:「你做的还不够啊!」再过了一年,凡是遇到了难做的善事,齐旺都第一个捐钱,而且所捐都超过一半以上,相士说:「你做的还是不够啊!」第三年的时候,齐旺就独力的行善,不肯让人了。相士说:「你脸上的阴纹已经现了出来,你不必再担心没有儿子了。」齐旺後来果然生出了一个儿子,齐旺到了七十岁的时候,还能够抱孙子玩呢!

 

故事六:

 

明朝的吕青,平日喜好谈论淫秽之事,和偷看妇女;他到了卅岁的时候,家里贫穷到了极点,两个儿子相继的死去;有一天,吕青忽然暴毙,见到了祖父很生气的对他说:「我们家两代积善,你命中该发巨万的财富,没想到你心爱美色,口眼都在造孽,福报都快要折尽了;我恐怕你会真的去犯邪淫的恶事,那麽我们吕家的後嗣,就没有指望了;所以我才哀求恳请冥王,把你拘到阴曹地府来看一看,你便会知道利害了啊!」吕青说:「听说奸淫别人的妻女,会得到绝嗣的报应,事实上我也很害怕会得到这个报应,所以我未曾犯过啊!」旁边一位冥官说道:「岂只是绝嗣而已啊!」如果是女子主动来勾引,而自己就顺水推舟不推辞;这个罪孽,就是只有绝嗣的报应;若是自己引诱逼迫人家,以及屡屡再犯的人;破害别人的伦常,使人家堕胎杀子杀丈夫,这些都是何等的大罪,岂只是绝嗣而已呢?对於邪淫的罪恶,在阳世间的法律处分太宽,但是阴间的法律却是最严;凡是人一动了邪淫的慾念,三尸神就会自首,灶君和城隍,就会据实的申奏;如果祂们隐匿或是漏掉,便是大过啊!你试看今天的发落,便知道了。过了一会儿,鬼卒们就带了许多犯过邪淫罪恶的犯人来到殿前,他们都带着枷锁跪在地上,冥王厉声的吩咐道:「某人变乞丐疯哑,某人变娼妓眼瞎,某人两世为牛,某人十世为猪。」冥王吩咐完毕,鬼卒就押他们出去投胎。吕青看了吓得毛骨悚然;冥官说:「还有比这个更严重的呢!你千万不要贪图片刻的欢情,失去了人身;应该要避色如同避箭一般,而且要刻印文章劝世啊!」没一会儿,冥王就把吕青放回阳间;吕青就刻印游冥录一万张,以警惕世人,而且尽力的行善;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连续生了两个儿子,而且家财万贯,非常的富有;吕青於是就决定避绝尘缘,往南海修道去了。这是吕青的同乡蔡菁,为他所作的记。

 

【结语】

 

以上所述的两个公案,都是忏悔邪淫所获得的善报,作为已经失足过的人,坚定他们的悔过之心,这也是转祸为福的方法啊!唉!淫,这个孽,不是用笔和言语就能够写尽说尽的啊!惟有每天盼望:无论是聪明的人,还是愚笨的人;未曾犯过的人,或是已经犯过的人;各自的深思反省,及早发现自己的天良,也就可以了啊!

 

负他货财,愿他身死。

 

【解释】

 

负欠他人的货物钱财,不想偿还;反而愿他死掉,就可以不用还了。

 

【分析】

 

负,是缺乏的时候,借来急用;日子久了之後便不愿偿还了,如此一来就辜负他人借给我用的恩德。中诫经说:「负欠他人的钱财货物,目前还没能够偿还的话,应该要牢记心中,经常的想,要如何的还给人家才对;若是为了想不偿还,反而愿意他人身死,以灭除掉自己欠债的事实,这种的存心,现在便是豺狼,来世决定难逃做狗做马偿还的果报,这岂不是愚笨到了极点吗?」

 

故事一:

 

白元通欠杨筠四千五百文的钱,杨筠屡次的向白元通催讨;但是白元通始终都没有还。後来杨筠的家中,生下了一只驴,而这只驴却忽然的说了人话,牠说:「我是白元通,因为欠了你家四千五百文的钱,而变成了今天这个驴子的样子啊!现在西市卖驴子的店家,也欠了我的钱,刚好也是四千五百文,你们赶快把我卖给他,这样我欠你们家的债,便可以了了啊!」杨筠的儿子听了之後,就照着去做,而驴子卖到卖驴店之後,两天就死了。

 

故事二:

 

汉朝的阎敞,在郡衙里面担任郡掾的官职;当时的太守名叫第五常,因为有事被朝廷徵召,就把他积存的薪俸一百卅万,寄放在阎敞那里,拜托阎敞代为保管,阎敞就将这些钱埋了起来;後来第五常临死之前,就把他惟一才九岁的孙子,召到身旁,告诉孙子说:「我有三十万的钱,寄放在郡掾阎敞那里。」孙子长大之後,就去拜见阎敞,请求阎敞将祖父寄放的钱还给他。阎敞见到了第五常的孙子,又悲又喜,就立即取出钱来还给他;而且当时封存的标识,还是一模一样,并没有打开过。孙子点收之後说:「我祖父说只有三十万的钱,而现在却有一百卅万,这个多出来的一百万,我不敢拿。」阎敞说:「你祖父应是在病危的时候说错了啊!你就不必怀疑了。」说完之後,就把钱全部还给了第五常的孙子。後来阎敞升官,做到了刺史。

 

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解释】

 

凡是向别人恳求拜托的事情,若是不能够遂心如意,就发生了咒骂怨恨。

 

【分析】

 

君子能够通达道理,而且乐天知命;因此不会随便的向别人干恳求托;如果轻易的向人恳求拜托,就已经不是正人君子了;倘使向人请托,而不能够遂心如意,也只该自己好好的反省;若是因此而咒骂仇恨对方,那就真的成为十足的小人了。

 

故事:

 

宋朝有位卢某,乘着黑夜,拿了一百两的黄金,送给当时的宰相王旦,请求王旦帮助他获得江淮发运的职位;王旦对他说:「你的才能尚不足以担当这项职务,虽然我们是朋友,但是我不敢以私废公啊!」先生听了王旦的话,感到不好意思,就带着黄金离开了宰相府。从此之後,他每天黄昏的时候都在焚烧咒语,希望王旦早死。有天晚上,他梦到神明呵叱他说:「王旦忠心为国,你却咒他早死,上帝因此降罪,很快就要处罚你了。」果然没有几天,卢某就死了。

 

【再析】

 

于铁樵先生说:「向别人请托,我的情况虽然是非常的迫切,然而我所请托的人,或许因为他的力量有所不及,或是情势上有所不便;则所请托的事情,十件就有九件不能成功,而成功的只有一件,这也是情理之常;若是因此而妄生咒骂,怨恨对方,对方岂会因为我的咒骂怨恨而一改常态,反过来体谅帮助我?这只是徒然的增加自己的烦恼障啊!这种人不但不知道天命,而且也不懂得人情世故啊!」

 

宋朝的谢良佐说:「世上的万事万物,事实上都有它的定数;人力是计较不得的,我生平不曾向别人请托过任何的事情,也未曾向政府的重要官员,写过一封的信;有人就劝我要这样做,才有机会升官,我就对他说:『他怎麽能够陞我的官呢?我若是升官,也是因为我有官命啊!』」

 

宋朝的范忠宣说:「人虽然是至为愚笨,但是当他责备别人的时候,则显得十分的聪明;人虽然至为聪明,但是当他原谅自己的时候,则显得十分的昏庸;要知道,人若是能够以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以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那麽成圣成贤,也不怕做不到啊!」凡是请托他人不遂,便心生咒恨的人,应该要好好反覆的想想,两位先生所说的话啊!

 

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解释】

 

看见他人有失便不得意的事情,便说这是他平日的过恶,所召来的恶报。

 

【分析】

 

失便就是碰到做不成的事情,处在不得志的境地。天下的事情与境地,本来就是失败容易成功难,逆境多而顺境少啊!或是时运不济,所行不顺;或是偶然犯了过失错误,想改过後悔也来不及了;唉!世事艰难,成功不易,古今都有这种的感慨!然而却有一种人,不近人情;平日的时候,喜欢为了好面子而交往,然而在朋友遇到了困难,或是遭到了失败,他就每每置身於事外,而且还在旁边讥笑掣肘的说:「这全都是他自己不对所造成的!」唉!请这种人要仔细的反省,难道自己生平,从来不曾做错过一件事情吗?

 

故事:

 

明朝的时候,汉州人王生,平时喜欢指摘别人的过失,他的邻居有人死了儿子,王生就指责邻居说:「就是因为你造孽,才会有此报应啊!」没多久,王生生了两个儿子,但却都生病夭折了。邻居就反过来讥笑他说:「我想你造的孽比我还要更严重,才会两个儿子都死掉啊!」又王生的族兄,岁考的成绩列为四等,王生也指责族兄说:「你的文章太荒谬,那有希望优取呢!」不到一年,王生也参加了科考,成绩竟然列在了五等,族兄反而讥笑他说:「想必我的族弟,文章写的比我还要更荒谬,才会被列为五等啊!」

 

【再析】

 

管仲说:「我曾经与鲍叔共同谋事,然而我却变得更加穷困,但是鲍叔并不认为我愚笨啊!因为他知道时机有利有不利啊!我曾经三次出任做官,却三次都被君王驱逐出走;而鲍叔并不以为我不肖,因为他知道我是遭时不遇无法施展抱负啊!」由此观之,则古代的豪杰,也往往会有失便之处啊!所珍贵的是,能够有位知己的朋友,在自己困穷的时候,在旁鼓励慰勉;怎能在别人稍有挫败时,就乘机落井下石打击别人呢?这种人不但已经失去朋友应该相互怜惜的道义,而且也违背了彼此应该要互相扶持策勉的仁心;这种人幸灾乐祸,不仁不义,所以他必定会招来灾难,惹祸上身啊!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

 

【解释】

 

见到他人四体残缺,或是形象丑陋,不哀怜矜愍保护,反而加以讥笑。

 

【分析】

 

一个人肢体残缺,形相丑陋,若不是他生前造了恶业,就是他父母所遗留下来的灾殃;遇到了这种人,应当要哀怜矜愍保护,怎麽忍心去讥笑他们呢?况且一个人能否成功立业,是在乎他的器识,而不是在乎他的身体相貌。周勃虽然有口吃的毛病,却作到了宰相;晏子虽然是身材矮小,却能够显君王;像这种例子,记载在史册上,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而且体相不具的人,往往会感到自恨;若是因此而笑他,那就犯了人家的忌讳;齐顷公的母亲因为笑了却克,齐国因而遭到攻伐;平原君所爱的美人,因为笑了一位两脚残废的人而被杀;另外在赵县有一个人,因为笑孟尝君为眇小的丈夫而被杀,这些都是前车之监,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镜啊!

 

佛经上讲到有等同种类的果报,意思是说:人生在世,若是心术不端,後世生生就会形体不全,口歪眼斜,四肢残缺;这就是说前生造作恶业,所以造成了今生的体相不具啊!所以人在起心动念的时候,怎麽能够不戒慎恐惧,而让自己的心念,流入了邪僻的想法呢?

 

道藏要略说道:「夫妇间的房事,有很多的禁忌;尤其是在天候节气变化的时候,更是严重。例如在春分的前三日,天雷将要发声,节气正在转换,倘若在这个时候,不戒禁房事的话;那麽生了孩子,也是体相难全,而且必定会有凶灾;因为夫妇在这个时候行房,亵渎了天威啊!」这是说为人父母,因为房事不谨慎,而导致了子女的形体残缺不全啊!

 

故事一:

 

唐朝的大臣卢杞,他的脸色又青又蓝;郭子仪有一次生了病,朝廷的百官到郭府探病慰安的人接踵而至,因此郭子仪的姬妾侍女全都出来,与来访的官员相见,而郭子仪则未加以禁阻;但是等到卢杞到的时候,郭子仪就把所有的姬妾侍女屏退,告诫她们不准出来;有人就问他:「这是什麽原因呢?」郭子仪说:「卢杞的相貌丑陋,心地阴险,妇女们见到他,必定会笑他;那天他若是掌权,那麽我的家人必会遭殃,被他杀光了啊!」後来卢杞果然当上了宰相,当时凡是曾经得罪过他的人,他都是有仇必报;只有郭子仪的家人竟然无恙,没有遭到卢杞的报复。

 

故事二:

 

侯元功长得很丑,他刚考取了乡试,而别人因为他的年龄较大,而且长得又丑,而不知道要尊敬他;又轻薄的人,就把他的长相画在风筝的上面,并且还拿了风筝到外面去放;侯元功看到了不但不生气,反而笑着在风筝上面题字说道:「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歔身渐稳,只疑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紫霄中。」而侯元功就在那年考取了功名,後来官做到了宰相。他家乡的人都觉得很惭愧,而不敢面见他。

 

【再析】

 

于铁樵先生说:「人生下来的身体相貌,本来就是无可依恃的啊!弯腰驼背残废生病,都是不可预先知道的事情;当美丽的眼睛被刺到之後,就会瞎掉,灵敏的双脚被折断之後,就变成了跛子。曾子曾在临终之前,召他的弟子到床前说道:「你们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和手吧!诗经上说道:『要小心谨慎啊!对於身体的爱护就好比是走近了深潭旁边,又或当作是踩在薄冰的上面一样的小心。』从此以後,我才知道可以免於毁伤身体了啊!」曾子的话提醒了我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对自己的身体爱护都来不及了,怎麽还敢去取笑别人呢?」

 

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解释】

 

见到他人的才能,可以称赞宣扬,不但不称赞不宣扬,反而却阻止压抑他。

 

【分析】

 

见到他人有才能而压抑,这与隐蔽他人的善行,挫折别人的长处不相同;隐蔽则有幽锢的意思,而挫折则有摧折的惨痛,这又更进了一层;因为可以称赞而不称赞,这就是压抑;跟隐蔽他人的善行,挫折别人的长处比较起来,罪好像是轻了一些,然而所推勘的道理,则是愈来愈细愈深了啊!

 

故事:

 

战国时代李斯、韩非都是荀卿的学生。李斯也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韩非。秦王见到韩非所写的说难乙书,恨不得马上就见到韩非。後来韩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秦王与韩非相谈甚欢,心里非常的高兴;此时李斯害怕韩非会得到秦王的宠信,就在秦王面前说韩非的坏话,使得韩非下狱被囚禁;然後再令韩非服毒自杀。韩非想要自己亲自向秦王陈诉,李斯不让他有机会觐见秦王,韩非因此而死在狱中。後来李斯被宦官赵高陷害下狱,李斯也想要亲自向秦王陈诉;赵高也不让李斯有机会觐见秦王;李斯最後落得全家满门抄斩。懂得道理的人都认为:这是天道好还,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啊!

 

【再析】

 

宋朝孙拚是眉山人,与唐介、吴中复并不认识,但是因为佩服他们为人正直,所以就向朝廷大力的推荐,两人也因此而被朝廷拔擢为御史。章郇公与文潞公(文彦博)从来就没见过面,只是听说文彦博为人光明磊落,因此一见到文彦博,就向皇帝极力的推荐;後来文彦博果然出将入相,功在国家。杨敬之非常的爱惜人才,知道江表之士项斯的才华出众,就赠了一首诗给项斯说:「处处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於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以上所说的这几位先生,他们都能够毫无私心,大力的推荐真正有才干,能够为国为民服务的人才;那些不能够为国家求得贤才的人,不但阻止打压了後进贤能,而且还断绝了为百姓造福的种子啊!因此我们知道为国家推荐求得了一位人才,是一件大善至仁的事;那麽同理可知,妒忌贤能就是大恶了啊!

 

埋蛊厌人。

 

【解释】

 

刻了木头人像,在上面书写符咒,然後埋在地下,用来魇魅害人。

 

【分析】

 

按照玄都律上面说:「人若是造满了二千七百条的过失,就会生出一个大害;他的家中会出巫男觋女;然而生为巫男觋女,本就已经是前世造罪的人了;现在又替别人使用妖法邪术埋蛊厌人,则更是加深了自己的罪孽,来世就要堕到地狱去了!然而有人居心不良,想要害人,就利用巫男觋女来埋蛊厌人,那麽他的罪孽,就比巫男觋女还要更重了!邪教利用这种埋蛊厌人的妖法来害人,以世间的法律来讲,则是犯下了死罪,在阴间的法律而言,那就更加的严重了!」

 

故事:

 

唐朝的时候,王屋县衙的主簿公孙绰,刚到县衙上任,就突然的暴毙了。有一天,他就托梦给县令说:「我有怨,恳求长官为我申冤,洗刷我的冤情啊!我的命还不到该死的时候;但是被我家里的奴婢,利用埋蛊厌人的妖法所害,以便利他们盗窃我家中的财产;我的老家在河阴,长官倘若是能够私密的挑选几位精明干练的部下,拿了通缉令前往河阴捉人,必定一个都不会漏网。我家堂前的屋檐,从东边算起第七个瓦下面,埋有我的雕像,是用梧桐木雕的,上面还钉有布,经过了一段时间,现在也已经变质了。」第二天,县令果然就挑选了几位精明干练的部属,拿了通缉令前往河阴县捉人;并且还写了一封公文,通知照会河阴县的县令。把公孙绰家中的奴婢全部都捉起来,并且在屋子的堂檐下面,搜出了长约一尺多的木头人,上面钉满了钉子,木头却已经渐渐的变化成肉了,捶打起来,还会发出哑然的声音;而公孙绰家中所有的栗米麦子,全都被奴婢盗卖光了。县令於是就将实情陈报给知府,将奴婢全部处以极刑。

 

【再析】

 

自古以来,厌魅的妖术,其源头多是起因於妇女奴婢和侍妾;因为她们想要借着这个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希望能够永远的得到宠爱信任,这比起贪利的心还要来的殷切!所以我们应该修身齐家,谨慎自己家中的门户,不要使巫师和邪教的人在家中出入,也不要跟他们往来,这样才是杜绝源头的方法;至於居官的人,也应该要加强搜捕严格禁止这类的邪术妖法,使其绝迹,不再为害世间,这种功德是非常大的啊!

 

用药杀树。

 

【解释】

 

就是用毒药来杀死树木。

 

【分析】

 

世间的一草一木,都是天地间创造赋予的生机;孔子的学生高柴,对於正在成长的树木,都不忍心去折断它们,所以孔子称赞高柴的慈悲。佛说:「树木年岁久了,都有鬼神在上面栖息,所以不可以轻易的砍伐;而且砍伐它们往往会得到灾祸啊!」所以砍伐尚且不可以了,更何况还用毒药去杀死树木呢?

 

故事一:

 

桃源人茹云衢,他的个性阴险狠毒,与邻居不和,就秘密的把邻居所种植的果树和树木,用毒药全给毒死了;有一天,茹云衢外出归来,在恍惚之间,看到了灯火荧荧,听到兵戈冗冗的声音,他就被许多的士兵绑了起来,推他到树林之间;有一位神明就斥责他说:「草木也是上天所赋与的生命啊!你怎麽可以迁怒它们,把它们杀死,像你这样的作为,多是因为你的五脏不平的关系啊!」於是就下令士兵,剖开他的肚子,挖出了他的肺肝;这时候茹云衢吓得惊醒过来,因此就患了心腹绞痛的怪病而死。

 

故事二:

 

陈栻请了一位地理师来查看他家的祖坟,见到了祖坟前面有一棵大树,乃是人家的坟边所种植的,地理师以为:「这样是闭塞了天心,一定要弄掉这棵树,才有希望考上功名。」因此就劝陈栻去买鱼刺,暗中毒死这棵树;陈栻却不肯这麽做,并且说:「彼此都是想要图个吉利,况且这棵树长得如此茂盛,我怎麽忍心杀死它呢?」不到一年,这棵树在偶然之间,被大风一吹连根拔起,因此被树遮蔽住的天心,也就豁然而开了;陈栻的儿子陈煃,之後考试连连获捷,官做到了御史。

 

恚怒师傅。

 

【解释】

 

因为师傅的教训责备,而对师傅产生了恚恨愤怒。

 

【分析】

 

恚怒师傅与「慢其先生」是不一样的,慢是没有原因无缘无故而轻慢;而这里是因为师傅的教训责备,而对师傅生了恚恨愤怒。古时候,弟子事奉老师的规矩,就是不可以冒犯师长,也不可以对老师隐瞒了自己的缺失;凡是老师有所教训和指导,都应当要虚心和气的接受,怎麽可以对老师恚恨愤怒呢?如果因为老师的教训责备而恚恨愤怒,那麽他必定是薄德无福的人啊!

 

故事一:

 

明朝人汪会道,天性聪颖过人,看书可以过目不忘,而且马上就能背诵;八岁的时候,就会写文章;但是他事奉师傅的态度,则是异常的傲慢;稍微不如意,就在老师的背後愤怒的臭骂;有一天,他独自坐在书房里面,忽然打了一个呵欠,口中竟跳出一个鬼来,指着他说道:「汪会道,你本来可以大魁天下考中状元的,但是因为你恚恨愤怒师傅不敬师长,上帝已经削去了你的禄籍,我也要从此离你而去了啊!」说完之後,鬼就不见了。汪会道这时候再翻阅已往曾经读过的书,竟然一个字也不认识了。

 

故事二:

 

东汉的大儒魏昭,少年的时候见到郭林宗,以为「经师容易遇到,人师却是难逢」;於是就请求在郭林宗的身旁侍奉,做些打扫的工作。郭林宗有一次生病,就命魏昭煮粥,稀饭煮好之後,魏昭就端给郭林宗吃。郭林宗这时候就大声的呵斥魏昭说:「为长辈煮稀饭,而不加意的恭敬事奉,这样会使得长辈吃不下啊!」魏昭就再次的煮粥,而且恭敬的事奉;郭林宗又同样的呵斥了他三遍,而魏昭的容貌脸色丝毫都没改变;郭林宗就对他说:「我开始的时候,只是见到了你的面,从今以後,我知道你的心了啊!」

 

故事三:

 

宋朝人邓至,是一位私塾老师,善长运用诱导帮助的方法来教学生,孝悌的道理更是不绝於口;遇到人都很诚恳尽心的为他们讲解开导。神宗皇帝时,他的长子邓绾为翰林学士,次子邓绩和两个孙子,都考中了同一榜的进士;大家都说:「这都是邓至尽心至诚的教学,所得到的善报啊!」大体上说来,一般人家的小孩,他们的气质多是可以在朝夕之间,因为教化而改变;然而也有骄纵成性的孩子,容易迷失懒惰,这都要靠他们的老师,善巧方便的劝导,使他们明白道理,早日觉悟回头啊!

 

抵触父兄。

 

【解释】

 

冲撞触犯了父亲兄长。

 

【分析】

 

这里说的抵触,和前面所讲的暗侮不同,暗侮君亲的罪恶隐微而深,而抵触父兄的罪孽则甚为明显,凡是在言语行事之间,稍微有些不顺从的意思就是抵触;须知父兄为五伦之首,而孝悌乃是人道之先;所以对父亲兄长应当要恭敬顺从,讲话的声音要柔和,脸上的颜色要愉悦;即使是父亲稍微有些偏私,兄长侵凌欺负自己,也只能委曲的加以解释,反省自修;万一父兄还是执迷不悟,不肯改变自己,也必须要和气平心;久而久之,自然就会感到这样做是周全适当的。若是自己稍微有些忿怒之气,必定就会犯下了抵触父兄的罪孽,那就会违背了伦常,悖逆了孝悌的道理,而被天地所不容了。

 

故事一:

 

明朝鹅湖人费宏,曾与一位同年好友在下棋的时候,互相的争胜;费宏就开玩笑的打了同年朋友一巴掌,朋友因此而不高兴。费宏觉得很後悔,每天都到朋友的家中请罪,而朋友则始终不肯出来和他见面。费宏的父亲知道了这件事情很生气,就封了一条竹板,派人送到京城,叫费宏自己用竹板打自己;费宏就拿了父亲的信和竹板,到朋友家中,自己用竹板责打自己三次,这时候朋友才出来见面,两人就抱头痛哭;费宏说:「这是我造的罪,你为何也哭呢?」朋友说:「你尚且有父亲在督促责备你,而我想求督促责备我的人,已经都不可得了啊!」从此两人相好如初。

 

【再析】

 

由此而观,虽然父亲已经过世了,但是遇到这样的事情还能哀伤感动;我们就可以知道他在父亲在世的时候,绝对不忍心去抵触父亲啊!然而今天每个人的父亲虽然多还在世,但相聚的时间未必是很长的啊!人生的短暂与别离,想起来就令人痛心!我们还能不孝悌恭敬吗?

 

故事二:

 

後魏人崔孝暐,事奉哥哥孝芬,非常旳恭敬和顺,坐站进退,都是惟兄之命是从,一分钱,一尺布,从不入自己的私房,家中的妇人,也都能够相亲相爱,这也是今日世俗所罕见的情形啊!

 

【再析】

 

明朝颜茂猷先生说:「现在人不孝顺父母,原因只是不肯自己扪心的想想啊!你只要想想,自己的身体是从那里来的?父母将来要到那里去?新的枝叶既然已经生起,而旧的根本就快要枯萎了啊!我们只用极平常的饮食奉养父母,使父母欢心,这样怎麽能够报答亲恩於万一呢?如果常常这样的想,则孝心自然就会生出来了啊!」又说:「现在人不尊敬兄长,也是不肯反心自问啊!只要想到茫茫浩瀚的宇宙,我才出世没有多久的时间啊!而人海茫茫,又能有几个人是自己的同胞兄弟呢?从小就生长在一起,玩在一起,老来应当要互相的扶持,这样兄弟之情,自然就会诚挚了啊!世人只要将费宏、崔孝暐这两个故事,以及先生的说法,仔细的熟阅深思,自然就会感动的涕泗纵横,而自己孝悌的真性,就和盘托出来了啊!所以抵触父兄的报应,又何必再列出来呢?」

 

太上感应篇注讲证案汇编白话节本卷三终










相關文章:
因果论 劝注重因果
因果论 论三世因果的殊胜
因果论 谈修行中的福报问题
因果论 谈因果
因果论 福、惜福、如何惜福
因果论 佛法的因果
因果论 佛教因果
因果论 现代因果实录一
因果论 现代因果实录二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 (第二十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九讲)
因果论 因果论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八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七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六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五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四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第十三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第十二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第十一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第十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第九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第八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第七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第六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第五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第四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第三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第二讲)
因果论 种善因得善果(第一讲)
因果论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因果论 福是种来的 不是求来的
因果论 我为什麽相信因果的现象
因果论 要怎样收获就要怎样栽
因果论 生命可贵作业必慎
因果论 关於唯识业果缘起论
因果论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论 佛教因果原理
因果论 略说佛教因果
因果论 佛说罪福报应经白话
因果论 佛说鬼问目连经白话
因果论 生死轮回善恶因果报应决定有
因果论 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
因果论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四)
因果论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二)
因果论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一)

上一篇(因果论 集福消灾之道 感) 回目錄 下一篇(因果论 集福消灾之道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华严经.十地品》地位.以澄观疏解为主.不动地菩萨无功用行之研究
道果教学--遍德仁波切
FPMT 台北经续法林- Yahoo!奇摩部落格
台湾大哥大基金会
金刚萨埵与礼拜三十五佛

赞助网站
TOEIC多益英語測驗-
Phowa.com.香港
FPMT護持大乘法派聯合會
台北縣藏密薩迦喜金剛協會-
喇嘛-互動百科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