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尊入涅盤紀念日(神變日億萬遍功德法會 釋迦佛賈系四百供息災淨障解厄大法 1/25(一)蓮師薈供--迦椿林中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08 00:32:13
學習次第 : 进阶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愿我从此一切生,

得胜乘师作摄受,

能入全道无颠倒,

菩提道次修心要。

一、修习依师之理

前行:

观想在自前虚空,真实明现着极为庄严、宽广之莲座,其上端坐着体性是具恩上师,外相现为释迦世尊,世尊相好庄严,身色金澄,身着比丘三衣,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等持印,左手持钵,钵中甘露满盈,在无漏的智慧光蕴中结跏趺坐,普放佛光遍照有情,忆念着世尊真实圆满具足佛身、佛语、佛意及利他事业功德。

观想世尊正以慈眼垂顾着我与众生,并以圆满的身口意功德,在十方刹土度化无量众生;世尊的周遭则环绕着无量无数的菩萨海众,及一切清净传承的具相祖师,为大乘僧宝;在诸佛菩萨及祖师心中,皆具足灭道二谛之大乘法宝。前方真实明现着大乘三皈依境,内心由衷忆念着佛是皈依导师,法是正皈依处、僧是皈依助伴而生起皈依心。

接着请观想在自己的後方,则有今生、累世的具恩父母、冤亲债主、六亲眷属以及无量无数的轮回有情,有情心中具有无量的苦集二谛、忆念其情况心生不忍,内心由衷生起欲求救拔的慈悲心。现在以上信三宝、下悲有情的意乐,在尊贵的三宝前,至诚发愿:得暇身必须利他,为能圆满利他必须成佛,因此刻意造作修学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为动机,带领众生一起来净除罪障,集聚资粮,学习与修习依师之理,祈能如理思维,真实修行,得到相应,并成就三士道的功德。

首先带领众生,至诚向前方三宝皈依发心:

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修行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自系不净牢狱中,应知有情亦如是,

缘诸众生起悲悯,勤修无上菩提道。

胜菩提心珍贵宝,未发起者令发起,

已发起者不衰退,祈愿辗转得增上。

正行:

《妙臂请问经》说:

[ 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

意即,道的根本在依师之理,没有善知识的教导难生善心,没有善心难生善行,没有善行不得善果,不得善果难得成就,可知依师何其重要,故应清净如理依止善知识。

何谓善知识?凡是能令我心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且具慈悲心,有能力於三士道中,渐次引导趣入大乘佛道者。由是善知识能增长我的道法、善根福德、法身慧命,故应与彼建立师徒关系。

既然必须建立师徒关系,依师修持;那麽,应当如何修习依师之理呢?修习依师之理广略不同,此中概分九项,即:

一、思维依师的种类。分三

1. 戒经的依师――指观师如佛。

2. 大乘显乘的依师――指观师是佛。

3. 大乘密乘的依师――指观师即佛。

这是说,佛从戒经乃至无上密续都一再地教说了师长德相以及如何依师,可见依师确是极大关要。

二、思维依师的定义:

凡任由观察期的观察,在诸法缘师长中,该师长功德胜己,慈心摄受;自己也能对师长极具信心,易见功德,不寻过失,能生恭敬,并已生起视该师长为 [ 所依止的上师 ] 想,即为依师成立。

建立师徒关系之前,须先了知所依止的大乘善知识具有哪些条件与功德,依据弥勒菩萨《庄严经论》,大乘善知识必须具足十种德相。

三、思维所依止上师的德相,分十,即自利六相与摄他四相:

自利六相:

1、调伏――即具戒学,如云:

[ 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

意即,善知识必须以戒律遮止身语意恶行,调伏自心,如此三门行持皆具寂静祥和。同时,对於佛说的别解脱戒、菩萨戒乃至密宗戒,不但了知其戒法行相,开遮持犯,同时自能真实依戒修行。

2、寂静――即具定学。如云:

[ 如是於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

意即,由了知依八断行对治五过失,依六力修学九住心等正行的修学禅定之理,以正知正念安住於善所缘,息灭了散乱、掉举等分别,心极清明,成就专注,渐渐能生身心轻安。

3、近寂静――即具慧学。如云:

[ 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

即善知识为了符顺众生的根器,必须具足通达世俗谛的智慧;为断无明故,必须具足通达胜义谛的智慧;为清净利他故,必须具足通达饶益有情的智慧,当下主要是指具足证入无我的智慧,依此根断人我执的轮回根本。

4、教富饶者――如云:

[ 谓於三藏等,成就多闻。]

即善知识不只调伏心续,也必须广大通达三藏要义,善巧宣说教法,令听闻者能得无量的了知与定解,故须具足博学功德。

5、达实性者――如云:

[ 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

意即,以闻思修三慧随一善达诸法实相。作为大乘的善知识,为成就自他二利,必须依经教,正理抉择诸佛的究竟意趣与中观见地,具证或亲证法无我的智慧对治所知障。

6、功德胜自者――如云:

[ 若较学者或劣或等,犹非圆具,故须一种德增上者。]

即能摄受教化的善知识必须功德超过弟子,依止才殊胜有益,若弟子知十师长知一或弟子较胜於师长,就不能增上;但也不须全部功德胜逾弟子,只要当下所欲学的教法师长擅长亦可。

以上为善知识的自利六相,但唯此并不能成熟他人,仍须具有利他四种德相。

佛经说:

[ 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拭众生苦,自证功德非移余,唯示真谛令解脱。]

是说,佛虽已具足了圆满的悲智功德,但并不能以水(如外道依恒河水)洗清众生心中的污垢,净除罪业,不能以手拂拭,去除众生的罪障,甚至佛所证得的圆满功德也不能转赠众生;那麽有什麽方法呢?唯有宣说正法,众生依正法修行始得离苦得乐乃至证得解脱。因此,虽然师长具足证德,广闻教法,但也必须具有摄他四相,即:

7、善说法者――如云:

[ 谓於如何引导次第而得善巧,能将法义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意思是,有时纵然能说甚深法义,但弟子心不相应,觉得艰涩,也难有用处,故最初应善於观机逗教、次第引导;进而将所宣说的正法,令听受的弟子能心法结合,成为调心的方便。

8、具悲湣者――如云:

[ 谓宣说法等起清净,不顾利养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说。]

即说法时依于清净的意乐,真实的利他心为动机。不为名闻利养,不为使役弟子或得恭敬承侍,也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团体、壮大自己的声势,自赞毁他或把别人当作驱使的工具而说法摄众,若是如此反有过失。主要是不忍弟子离乐得苦,故以清净悲心一心教化。

9、具精勤者――如云:

[ 谓於利他勇悍刚决。]

即善知识对於宣说正法,福慧双修具足勇猛精勤的意乐,遮止了不好乐、不欢喜说法的懈怠。

10、远离厌患者――如云:

[ 数数宣说,而无疲厌,谓能堪忍宣说苦劳。]

即善知识对於教化愚钝如我者,尽其所能地略说、广说、横说、竖说、了义说、不了义说、数数说、重覆说,乃至弟子心开意解为止,皆能堪受其苦,不具疲厌相。

如是,所依止的师长既已具足十种德相,能依止的弟子当然也必须具足相对的条件与功德。

四、思维能依止弟子的德相,略有五点:

如提婆菩萨《四百论》所说,须具足:

1、正住――如云:

[ 谓不堕党类,若堕党执,由彼蔽覆不见功德,故不能得善说妙义。……不贪着自宗,嗔他法脉,应观自心,舍如是执。]

是说不具成见,不以自所学的教法评断善知识的教说;即使所说不合自己见地,也不能以此为理由而否定其教说,更不能完全不想任何理由,只认许这就是对的。不是随心所欲的认定,没有个人喜欢不喜欢,凡事尽可能以客观看待;或应以放空的心,善妙观察,既不武断排斥也不盲目接受,了解对方的说法与教说,以经教依据,正理安立依於实况而抉择或取舍;若心不正住,堕入党类,则易於因为成见而将过失视为功德,功德视为过失,堕在增益於减损二边,如此就难以得到新知,证悟正道了。

2、具慧――如云:

[ 若无简择,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二事慧力,犹非其器。……弃舍

恶说,受取善说。]

是说没有党类、心具正住犹为不足,仍须具足智慧;不能别人说正确的也认为对,别人说不正确的也认为对,这样就是愚痴无知了。能知短暂与长远的损益,观择判断其教说之法为正法或相似法、正道或相似道、善说或恶说皆有赖於具慧;反之,若不具慧,所学不正确,修行难以成就,就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了。

一般虽然也有钝根的随信行人,不善观察,一听即信;但是更好的是具足妙观察慧,凡事先观察抉择、安立正理,再予接受,这样较为坚固明确,也符顺於佛说的意趣。

3、希求――如云:

[ 谓於其法具大希求。]

即若有正住也具慧,但却懒惰、懈怠、不具希求,则也不得利益。同时,抉择法义的目的既不是戏论,文字游戏,也不是获得名声的方便或谋生工具,主要是为了调心而学。一开始就应如口渴而渴求喝水般,渴求正法的甘露法雨滋润自心,以此意乐与需要而依止上师修学教法,所谓 [ 心依上师与三宝,如法闻思修正法 ] ,即是此义。

4、敬法及法师――如云:

[ 于法及法师起大敬重。]

意即,佛法从恭敬中求,弟子需要一心敬信上师,一切成就来自于最根本的信心与恭敬;由具信心恭敬而得净罪集资,广增福报,这也是使得妙观察慧愈来愈增上的主要因素,因为没有福报为助伴的智力易成恶慧、干慧。同时,对善知识宣说的正法也须恭敬,因为是依法而依人,法才是正依止处。由於法由善知识教说,故若对说法者与说法者所说的法不具敬信,必成障碍增上的因缘。

5、善摄心听――如云:

[ 听闻之时善住其意。]

就是听受善知识的教说时,必须专注听闻,如理作意,亦即经上说 [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 的意思。

如是,身为弟子欲求依止善知识,应先了知 [ 能依止的我 ] 所应具足的德相、[ 所依止的上师 ] 所应具足的德相,因缘和合而作依止,建立师徒关系,受取法益。

五、思维依师的胜利有八种,即:

1.近佛位 ―― 因为依师教授,如理解行,渐得往上增长而近佛位。

2.诸佛欢喜 ―― 因为善知识是诸佛代表,若无善知识的教

说,则不闻三宝名。依师即依佛,诸佛也会趋入师长身中,接受众生供养。所以,如法依师,十方诸佛最为欢喜。

3.终不缺离善知识――因为今世依师的相顺缘起,故来世得以蒙受善知识的摄受,继续依师学法修行,成熟因缘。

4.不堕恶趣――因为依师教说,修十善业,断十恶业,能令下世不堕三恶道受苦。

5. 魔与恶友不能扰害――因为上师慈悲摄受,自身也有修行,就不受人、非人的干扰及危害(许多人会受干扰,是因为没有真实皈依心,才有幻觉或遭恼害等)。若能依师,如法皈依,则可得加持,易除障碍。

6、烦恼及恶作自然遮止――因为依师听受正法,自然就可奉行十善,乃至修习三学等,如此必能减轻烦恼与遮止恶作。

7.地道功德可以广增――因为师长是最殊胜的资粮田、福田,若能依止、承事上师,自然有力净罪集资,令心入法、法入道,成就功德。例如阿底峡尊者晚年示现失禁,种敦巴尊者无量敬信依止,当捧着秽物去倒走在下楼的第三阶时,即得天眼通,类似的公案不胜枚举。

8.一切现前及究竟义利悉皆成办――因为依止上师,常得教化与加持,故一切现前增上生与究竟决定胜的利益皆得不劳成办。

六、思维不依师的过患,即反彼胜利,有八:

1、远佛位。2、诸佛不喜。3、一切生世无以值遇善士。4、堕入恶趣。5、易受魔与恶友的扰害。6、烦恼及恶作不能遮止。7、地道功德难以广增。8、一切现前及究竟利益悉不成办。

由此思维功过对比,导生决定依师。不但必须依师,且须如理依师;若我不如理依止,则有八种过患。

七、思维不如理依师的过患,有八种,即:

1. 轻蔑上师等同轻蔑一切诸佛。

2. 对上师起一念嗔心,等同一劫投生地狱,摧坏善根。

3. 即使修学甚深密法,也不得殊胜成就。

4. 虽舍睡眠精勤修学密续之义,也等同成办地狱之业。

5. 功德未生令不生,已生趋於衰微。

6. 此生蒙受诸多疾病等不吉祥事物的侵扰。

7. 来世堕入三恶道,无边游逛。

8. 生生世世不得值遇善知识的摄受。

由上思维不如理依师的种种过失,心生怖畏、戒慎,导生决定如理依师。

那麽,应该如何如理正行依师呢?

八、思维正行依止法,分二:(一)意乐依止法。 (二) 加行依止法。

(一)、意乐依止法又分二:

1、总的意乐依止法:

即须具足清净意乐而依止――如,《华严经》所说华严二十一心或集摄为华严九心:

孝子心――必须像孩子孝顺父亲一样舍自自在,观父容颜;

对善知识应舍自成见,听受师长如理的教诫,以师意为己意,以师行为己行,顺从不忤逆。

金刚心――金刚是最为坚固,不能摧折之义,意即纵遇任何恶友或其他因缘也不背离师徒关系,仍具信心坚固依止。

大地心――如大地荷担一切万物般,愿意荷担上师所交付的佛法事业――包含闻思修正法也都毫无怨言与退怯,勇於承担。

轮围山心――如轮围山一样坚固,以如理的意乐与加行依止师长,圆满成办师长的事行。

世间仆使心――如世间的仆人对主人般,没有身段、面子;不论师长交付任何事行,皆能毫无怀疑、疑惑,立刻忠实执行。

除秽人心――即应对上师谦卑,离我慢心,自知无明、三毒深重,以此意乐承事上师;以世间而言,即如扫除秽物者具卑下之心。反之,[ 我慢高山,不装德水 ] 即是此意。

乘心――如乘载般,于上师所交付的事行无有疲厌、退怯、推诿,全力承担。而事实上,对上师所交付的所有事物,没有比经由困难而成办更有价值了。

犬心――如忠心耿耿的忠犬一样,不论上师如何谩駡,完全不起嗔心而接受,修心转念;若不具负面想,则可得加持。

船心――对上师的事业若大、若小、若多、若寡,皆无怨言,疲厌而乘载令其圆满,如船来回运载不已。

2. 个别意乐依止法,分二:

根本净信――信师是佛,观师是佛。需要观师是佛,是因每个人皆想离苦得乐。堪能观师是佛,是因若能刻意不见上师的过失,唯见功德,或勿存观过之心,即可遮止或映蔽过失层面,渐渐只见功德,不观师长过失。一如亲人实际上多有缺点,但只因为是亲人的缘故,却只见其功德、优点,缺点就被映蔽、遮住了。反观对於怨敌,即使具有功德,优点,只因为是怨敌的缘故,就仅见其缺点那一面,优点就被映蔽,遮住了。

师长是佛与否并不重要,因为上品信心得上加持,中品信心得中加持,下品信心得下加持,没有信心不得加持。不论师长示现何身,只要对师长具有信心,就可得加持。

观师是佛的理由则有四点,即:

佛曾在经中授记:[ 将在五浊恶世示现凡夫相的上师利益众生。] 故现前的师长就是佛。

上师是佛行事业的执持者,如国家的大使一样,是诸佛的代表。又如日光炎热可以烧物,但透过聚光镜却更速烧起;如是诸佛如日光,师长如聚光镜,故执持、守护、弘扬诸佛正法的师长就是佛。

迄今诸佛并不弃舍任一众生,也不弃舍我;而今谁不弃舍

我、正在利益度化我呢?唯是我的上师,故教诫我正法的师长就是佛。

因我凡夫的觉受、业力不定,若见师长的过失时,应想师

长哪里有过失?只是自己业不清净的投射而已,事实上师长就是佛。

由上四点,心中殷切决定,所依止的上师是佛――依此而修,

即为念功德生信心。

2)念恩生敬,内分五点:

对我而言,释迦佛的恩泽胜逾十方诸佛,上师的恩泽则胜逾释迦佛。虽然就功德而言,上师与佛无有二致,并非上师较佛为胜,皈依境也只有三宝;但是令我内心得以建立正法、相应修行,其实是来自于上师的教化,故师恩最重,尤其皈依上师也就是皈依三宝随一。如云:

[ 若见善知识则见如来,若见如来则灭一切不善之法。]

上师对我有说法恩――这点极为重要,因为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上师从年轻到老迈,如理精勤地依止许多师长闻思正法、修证相应,并将佛法传授于我,恩泽极大。迄今若我不能修学佛法,则只有世间法,必是无明深重、烦恼颠倒、恶业满盈,唯有一步步趋入三恶道险崖;当此之际,以本具圆满教证功德而外现凡夫相的上师为我宣说正法、摄受教化,令我心开意解,增长福慧,离苦得乐(世间人请吃一顿饭就感恩不已,何况上师说法恩;又如贫困时有人供我温饱,此一恩泽大於富有时受人资助)故对我宣说正法、指出正道的上师是我法身慧命父母,恩泽极重。

上师对我有摄受恩――即为了摄受我,不辞辛劳地提供资具、道粮、道场、寮房、准备教材等,成办一切修行的顺缘。

上师对我有加持心续之恩――我能增长少许善根、净除少许恶业,心续能有少许的转动,绝不是只凭着自己的努力与能力,而是师长日日夜夜的摄受加持,至诚回向、施乐受苦的缘故。

对我示现凡夫相的上师愈是三毒炽盛,实际上乃是悲心猛利,不舍摄受的引导我,教化我,故更应念恩起信生敬。因为我的烦恼、恶业深重,所以必须示现一位与我一样具有三毒、与我平起平坐的师长来教化我。师长愈是三毒即表示愈有悲心,因为我业重福轻,不能感得诸佛菩萨的摄受引导,只有示现凡夫相的师长依于这种方式才可让我得到教化,因此,观师长愈有过失,反而更生恭敬与念恩。一般见众生过失须转念,见师长过失更须转念;见师长、众生的功德而生信心与恭敬是庸凡的,见师长、众生的过失而生信心与恭敬,则极为殊胜。

(二)、加行依止,分三:

1、内外财供――应该想到上师是为了让我累积资粮,故具足念恩心而尽可能财供于上师,成办修行顺缘。

2、身口承事――即成办师长所交付的事物,乘载往返,师长有病予以服侍等,乃至向有情宣说,赞叹师长功德。

3、依教奉行――即对上师所传授的教法如理听受修行,以解行合一而依止上师,如《本生论》说:

[ 报恩供养是依教奉行。]

密勒日巴尊者也曾对玛尔巴上师说:

[ 我空无余物供养,只有依教奉行令师欢喜。]

意即,不应只是供养上师祈求加持,更重要的是清净随行师长的教诫。若与师长常伴相随而不修行,意义不大;反之未与师长相随却能如理修行则更具意义,堪称为如法具相的依师之理。

九、思维修习依师之理的生起之量:

如云:

[ 上师宝身与我身,上师妙语与我语,上师胜意与我意,一体不二祈加持。]

即如上述,经由不断地修习,若干时候,能于一切时、一切处任运自然地观师即佛、观佛即师、生起师佛无二的觉受――尤其生起自己的身口意与上师的身口意无二无别的觉受。最起码,至诚忏悔多生未能如理依师,努力防护;同时,已能不见过,易见师德而如理依师。

三界法王宗大师说:

[ 万善根源具恩师,如理依止道根本,善念见知大勤勇,虔诚事师求加持。]

祖师也说:

[ 愿我从此一切生,得胜乘师作摄受,能入全道无颠倒,菩提道次修心要。]

由见此中意趣,自己应努力圆满弟子相,反观自照,广发大愿;祈求直至成佛,生生世世皆得蒙受具相善知识的慈悲摄受,依闻法而知法,依知法而修法,依修法而调心,依调心而得安乐。

後行:

观想前方明现着大乘三宝皈依境,後方是一切具恩如母有情,以此修习依师之理的功德,回向自他众生成佛;尤其自他心续得生修习依师之理的证量,如理依师,成就三士道功德。

并将此学习道次第的殊胜功德,以清净动机广大回向:

回向具恩上师、南传、藏传、汉传的师长都身心安康、常转*轮。

回向南传、藏传、汉传的圣教,久住世间。

回向不同道场、团体、寺院法务兴隆,以法摄众。

回向三宝慈光遍入众生心海中。

回向在不同道场修学不同法门的佛弟子,皆能依法调心。

至诚回向遍虚空、尽法界一切有情离苦得乐。

回向我等能早日发起爱他胜自的菩提心。

回向我等生生世世依止大乘善知识,圆满大乘佛道,成佛利他没有障碍。

一切诸佛菩萨的回向,即是我的回向。

至诚感恩上师、三宝、众生的恩泽。

观想这一切都是唯名假立,无微尘许的自性。

惟愿父母众生具安乐, 惟愿一切恶趣恒为空,

任彼菩萨于何地安住, 惟愿彼等诸愿皆成就。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请赞助释迦牟尼佛中心千秋大业基金
汉藏佛学同异答问─圣严法师、丹增喇嘛 答问-lenyantw
天法忿怒莲师金刚盔甲
绿度母
护持小喇嘛教育,需要发心与护持!

赞助网站
藏傳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正心寺院--網絡同修交友正心佛堂網上禮佛
寧瑪巴大乘佛學會
喇嘛-互動百科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