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巴仁波切預定元月14日抵台 蘇南嘉措仁波切-浴佛祈福.超薦法會 不丹竹巴噶舉南給佛學會八月份法訊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14 08:36:13
學習次第 : 进阶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卷之十九

~P 1269

酉二、释胜义谛分三 戌一、释胜义与谛字义 戌二、释胜义谛相 戌三、释胜义

之差别。

戌三、释胜义之差别

  「胜义谛差别,入中论释说,空性,广分为十六空性,中分为有性、无性、自

性、他性四种空性,略分为人法二无我。余论有说二种者,谓真胜义与顺胜义。中

观明论云:『此无生理顺胜义故,名为胜义,然非真实。真实胜义超出一切戏论故

。』中观庄严论云:『由顺胜义故,此名为胜义,真实胜义谛,离一切戏论。』二

谛论亦如是说。二谛自释与庄严论亦说,破胜义生名为世俗。昔诸先觉解释彼义,

多分是否异门二种胜义,说於色等破胜义生所显空性,为异门胜义。此乃假名胜义

,实是世俗。说非异门胜义,非所知摄,任何觉慧皆不能缘也,此非彼诸论义。当

作是释,虽真实胜义是法性境,然亦多说理智心名胜义者。如二谛论云:『由无欺

诳故,正理名胜义。』中观明论云:『言胜义无生等,当如是许。由正闻思修所成

诸慧,一切皆是无倒心故,同名胜义。是此(心)之胜义故。』理智有二谓圣根本

无分别智,与依正因量度真实之有分别理智等。分别炽然论说,胜义中有无分别智

~P 1270

与随顺慧二种之意趣,与中观明论说二种胜义之意趣相同。故解二种胜义,不约心

说,唯约境胜义说,非是论义。其中初者,能於自境顿断实有与二相戏论,是真胜

义。经说超过一切戏论,义亦指此。第二,虽於自境能灭实有戏论,而不能灭二相

戏论。由与出世胜义行相相顺,故名随顺胜义。於色等法破胜义生等之境胜义,亦

可作二种解释,谓空性境于无分别理智之前,是离二种戏论之真胜义,於有分别理

智之前,则仅离一分戏论,故非离二种戏论之真胜义,非说非真胜义谛也。以是实

空,除於少分慧前能离一切二相戏论外,多不能离一切二相戏论。有说,凡胜义谛

,须离一切二相戏论,非论义也。理成如幻派说,五蕴事与实空相,二事合聚,唯

理智比量所成立义为胜义谛者,亦是随顺胜义,非胜义谛。其以离实有一异相,成

立芽等无实相,於有无实有未断疑之智者,不能成立彼义,於已断疑者前,彼因亦

不成正因。中观明论说:离一异之因法,俱属但遮。(但遮仅遮而不表。)说非

一异及无一异。任以何作因皆同者,勿作非遮解。由彼论举喻即可了知。故彼定非

静命父子与狮子贤论师所许也。於所现事破戏论中有遮表二义,任何大中观师,亦

~P 1271

不许唯比量,所量之表义为胜义谛,菩提道广论中说此等建立时,由此道理,亦应

详知。

  二谛论自释说,破生等为随顺胜义之後,又云:『由余亦执真实。唯字即是摄

义。若以正理观察,则为世俗。何以故?所遮若非有,遮亦真实无。』此说余唯识

宗於所遮事,遮遣法我计彼灭空为真实有。自宗则说由无所遮法我,故遮彼之灭亦

非真实。故论说破胜义生等为世俗者,亦是世俗有义,非说是世俗谛。彼释叙外难

云:『如真实生等,有法现时即便不现,是倒世俗。则破真实生等,亦成倒世俗,

以所遮有法现时彼即不现也。』次答云:非即不现,以与有法体无异故。此说如青

色现时,彼之实空亦显现者,非说无实之但遮,眼等识亦能见,是约非遮而说。此

虽实是世俗,其但遮实有之空性为胜义谛,亦无相违也。中观庄严论云:『虽遮胜

义生等是正世俗,由与胜义相顺,故名胜义。』真胜义者,遍离有性无性等一切戏

论网。此戏论网,如二谛论自释云:『是故此非空,非不空(非)有无,非生非不

生,佛作如是说。』又云:『何以故此无戏论,以真实义遍离一切分别之网,此说

分别网为戏论网。此於现证真实义之智前乃灭,故此是真胜义。其未能如是之理智

~P 1272

及境,则仅随顺前者,如前已说。又破真实生等,有能破之理智,与彼所量之二事

。说为正世俗摄之理,亦应於彼上了知。上说离二谛戏论网之理,是多处所共需者

也。』」

  如入中论释云:「佛为解脱诸有情,说有人法二无我,又随开为多种空,其遮

实有则为一。」「彼论释说空性,广分为十六空性,中分为有性、无性、自性、他

性四种空性,略为人法二无我。」入中论分空性差别,乃根据般若经。经中尚有二

十空、十六空等多种分别。皆依有法差别而立多名。亦如说金瓶有金瓶之虚空,银

瓶有银瓶之虚空,虽同是一无碍之空,而所依瓶有多种,说空亦有多种。外空者,

谓外色等诸法,无实有成就。内空者,谓内识等无实有成就。内外空者,谓诸根无

实有成就。空空者,谓于空性计为实有自性,破除此执即称空空。大空者,谓器世

间无实有自性成就。无始空者,谓于生死轮回计有自性之执,空後之所显,亦称为

无际空。然此皆就共通而说,若就各别有情言,则生死虽无始而有终者。无失空,

又称散空,谓执大乘道实有自性,遮破此执,於大乘道不失,故称无失空。入中论

说,外空,谓色等无实有成就,与前共通说同。而说内空,乃依诸根无自性成就。

~P 1273

内外空,乃依此内实有诸根,外实有诸色等境,并皆遮破,而立内外空。分二无我

、四空、十六空,乃中观应成派之规矩。「余论有说二种者,谓真胜义与顺胜义。

」余论指中观自续派教典,分真胜义与随顺胜义之二。「如中观明论云:『此无生

理(比量智境),顺胜义故,名为胜义。然非真实胜义,胜义超出一切戏论。』」

中观明论,或译为中观现见论,为莲花戒师造。彼谓圣者等持无分别智,称胜义。

比量智称为随顺胜义。以比量智境虽是胜义无生,然非真实胜义。以与空性等持境

相随顺故,说名为胜义。真实胜义,谓根本智超出实有及二现之戏论故。「中观庄

严论云:『由顺义故(顺根本智境),此名为胜义(比量智境)。真实胜义谛,离

一切戏论。』」中观庄严论,为静命大论师造。顺胜义,谓与根本智相顺。「二谛

论中亦如是说。二谛论自释与庄严论,皆说破胜义生等名为世俗。」二谛论,智藏

造,自续教典,系就其有而说为世俗。非以遮破生住异灭等为因,而说为世俗。因

自续派有如是分别,「故过去藏中人士多有误解彼义,而分为异门与非异门二种胜

义。于色等(诸法)破胜义生所显空性,为异门胜义。此乃假名胜义,实是世俗。

其说非异门胜义,非所知摄。任何觉慧皆不能缘。」此乃藏中人士误解自续派教义

~P 1274

如是。彼谓异门胜义者,即指随顺胜义。以随顺胜义实是世俗。例如呼犬为狮子,

乃假名为狮,非真狮也。必真狮乃可称为合相狮子。其谓非异门胜义,乃真胜义。

任何亦不能缘者,谓任何心皆不能就境作用,故许为非所知摄。此由彼等误解离戏

论之文,以为无论凡圣之心,皆不能行於此境。由是引起一般人士,多说空性境为

回绝言思。大都由误解中观庄严论与中观明论而受其影响,以不解何者为戏论故。

「此非彼论义,当作如是释,於法性境虽应名作胜义,然於有境之理智,亦多有说

彼为胜义者。」此宗喀大师特为明示纠正解释之辞。「如二谛论云:『无惑之智即

胜义。』」此谓於法性境不颠倒者,名为胜义。「中观明论云:『言胜义无生等,

当如是许,由正闻思修而生之一切智,非颠倒之有境,故应名胜义,以此义是最胜

故。』」义既非倒,故沿境之名而说有境为胜义。在造论者之意,谓非凡见胜义二

字,以为即是空性。有多种教典所说胜义,皆是指慧言,是应了知。「理智有二,

谓圣根本无分别智,与依正因相而见空性之有分别智。」此为宗喀大师再加解释之

辞。谓前者乃通达空性之现量,後者乃达空性之比量智。云依正因相者,谓依缘起

~P 1275

因通达空性理,及依比量智之所得,如见烟因相,而比知有火是。「分别炽燃论说

,胜义中具有无分别智与随顺彼之智。与中观明论说二种胜义之意趣相同。」分别

炽燃论(为清辨菩萨〔即伦敦杰〕所造),与中观明论,二论之意,谓二无我,虽非

现量证得,然为比量所得,前者为根本智,後者为比量智。自续派说,根本智为真

胜义,後得智为随顺胜义。如就共通说,二智皆为有法,非真胜义谛。「故有解二

种胜义唯约境胜义说,不约心说,非是论义。」此明释唯境上作胜义,非彼论义也

。过去藏中人士说,色等遮生住之空,乃异门胜义。真胜义非所智境,说为非异门

胜义。彼等自以为根据自续派,而不知中观自续派於真胜义及随顺胜义,皆於境及

有境两者之上安立。故说彼等非自续之教理,以与上引诸论相违故。「此中初者(

根本智),能於自境顿断实有与二相戏论,是真胜义。经说,超过一切戏论,义即

指此。」此中初者之此字,即指分别炽燃论。初谓根本无分别智。以能断谛实及二

现(境与有境)戏论,即真胜义。自境,谓境与有境二现,或世俗二现。其空性境

自性显现,二现沉没,境与有境成为一味,如水注水,实有显现,亦复遮除尽净,

所谓心行处灭,亦即此义。说此智慧为真胜义者,以登初地时,真证空性,安住空

~P 1276

性之情况,说为离诸戏论,以任何不起分别,此况形容之,而近世初业有情,乃执

此譬喻形容之词,以为修法,实成大错。不知修习乃以比量引生现量,彼以比量为

纡缓,直接取无分别之现量而修,遮诸境相及诸分别,住於空洞渺冥之中,如出神

然。混过半世,乃至一生,至为可悯。藏文「黑底瓦」,即出神意。如人乍闻大可

惊喜事,便一时出神,无所知觉。如此修法,纵使能遮破实执之空性,於有境中无

从显现,如何能达胜义。凡夫于境起分别时,固多执实,然亦有不尽执实者。但彼

非认识应破分而不执实,彼不过如取土掩境,令其暂不显现而已。如我执,在平时

不甚显现,迨至苦乐增上时,即甚显着。如乍闻人誉,则我慢不禁油而起。以故欲

断除此执,不独应成派应依次第而修,即在中观自续派,亦须先修随顺胜义之比量

有分别智,以引生真胜义之无分别智。如前引中观现见论说,於空性生起闻思修三

慧,于修慧中,又分有戏论与离戏论(境与有境,融为一味之二现沉没。)二种,

依此次第,转入离戏论时,方可称为真胜义。经中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超

出一切戏论者,亦即指此。然此非共通之真胜义,乃对随顺胜义而言真胜义。「其

~P 1277

次者,虽於自境(比量智境)能灭实有戏论,而不能灭二相戏论。由与出世(圣者

无漏智)胜义行相相顺故,名为随顺胜义。」此即前所说依因相而通达空性之有分

别智,亦能遮一切实有之相,不过尚有世俗显现。以彼虽缘空性,二现尚未沉没,

境与有境,不能融为一味。然已遮破实有尽净,与根本无分别智相似,故称为随顺

胜义。凡欲通达真实,须依闻所成慧,生思所成慧,又由思所成慧,生通达空性之

修所成慧,乃至真实通达空性之修所成慧。在资粮位时,分上中下三种。此时有闻

思所成二慧。然亦有未入资粮位即通达空性者,此处但就直入大乘有情而言。加行

位分四,有通达空性之修所成慧,明得、明增等四等持中,二现沉没与否?依声闻

地云:「忍位时慧,有如二现沉没之显现,而非真正二现沉没。」谓境与有境,不

见其为异,尚有世俗戏论,应安为随顺胜义。但此处异释甚多,兹系依自所抉择而

释,应安立为随顺胜义。

  复次,通达空性之比量智,「於色声等法,或色受等蕴破胜义生等之境胜义,

境与有境,亦可作二种胜义解释。谓空性境于无分别理智之前,是离二种戏论之真

胜义。于有分别理智之前,则仅离一分戏论,而非离二种戏论之真胜义,非是说非

~P 1278

真胜义谛也。」境胜义,谓境与有境。二种戏论,谓实有戏论及二现戏论。无漏智

之境,即空性。其说为真胜义者,以依有境之心,已离二种戏论而说。有分别智所

通达空性,仅离实有成就之一分戏论,尚非已俱离二种戏论之真胜义。就共通说,

虽是真胜义,就此间分别真实随顺而言,则非真胜义谛。以故有一分慧已离二相戏

论,有一分慧尚未离二相戏论。「以是於实有成就空,除少分能离二相戏论外,多

分未离二相戏论。有说凡胜义谛皆须离二相戏论者,非此论之义也。」以通达空性

之比量智所见空性境,虽是胜义,尚未离二相戏论故。依比量智之有境,未离二相

戏论,故说其空性境未离二相戏论。若离开有境,仅留其境,说未离二相戏论,此

义尚不易安立。反复详说此义者,为初业有情多执任何亦不分别方为胜义谛,以为

凡是分别,皆是实执。如是误解,则入歧途。故说先由比量智,依正因相而见空性

,就应破分观察一异,而加抉择,得决定智。此即依因而通达空性之情状。亦即前

说由正闻思修而通达空性之次第。若谓离此别有方便法门,则非余之所知。总之先

多闻,何为实有成就,及实有成就如何而无之理。知实有境及实有执,如何虚妄之

梗概,即生闻慧之芽,由思令芽增长,由修令其开花结果,如是而已。中观,昔在

~P 1279

印度分理成如幻及极无所住二派,为马鸣菩萨所说。前者谓自续派,後者谓应成派

,原无不合。而藏中人士,则以许胜义谛现空双聚,即理成如幻派,唯於现境能灭

戏论,即极无所住派,此则非理。凡中观师,皆说现空双合为世俗谛,非胜义谛。

静命及莲花戒论师,皆理成如幻派,亦皆不许现空双聚为胜义谛。「理成如幻派,

说五蕴事(差别事)与实空相(差别法)二事合聚。唯由理智比量所成之义为胜义

者,亦是随顺胜义,非胜义谛。」彼说差别事(五蕴)及差别法(实空)二相双聚

,唯由彼量理智所成之义(此乃专指通达空性之比量理智而言),此为通达蕴等无

实有自性成就之比量智所许。但自续派许蕴等与实空相合,为通达蕴等无实有自性

成就之比量智境:(1)及其所量(2)与其所成之义(3)此三义,皆为应成派

所不许。应成派说,通达蕴等无自性之比量理智,若以现空双合作为空性之境者,

彼境之空性,则与无遮义相违。然在自续派,则不见其相违。

  造论者(指本论作者),意谓藏中人士说,理成如幻派所许之义,为不合者,

以印度理成如幻派(即自续派),本系许现(差别事之五蕴)空(差别法之空性)

~P 1280

双聚为世俗谛。而藏中人士说彼许为胜义谛。故造论者谓彼误解。以理成如幻派,

如静命、莲花戒诸师,皆许彼为世俗谛故。中观宗,无论自续、应成,皆许胜义谛

为无遮义。故许彼为比量智所成之义。如必欲说彼为胜义,亦只可许为随顺胜义。

如乍见苗芽,生起彼是苗芽之决定心,此不须遮破苗芽之应破分(即彼非苗芽之理

),即能生起,此称为成。而见空性则与此不同,须遮破空性之应破分,方能见空

性,此称为遮。一切法之显现,非成即遮,成即表义。如但言瓶,不观不察,心中

现起此即为瓶。遮中又分「无遮」与「非遮」之二种。无遮者,谓遮无实有之遮辞

。如谓田中无苗芽,心中生起苗芽无实有之显现,即遮破苗芽之有而显现为无遮,

故名为无遮。非遮者,如谓田中是草,非彼苗芽,心中生彼非苗芽之显现,乃仅遮

其是苗芽之一分,苗芽以外,则非其所遮也,故云非遮。以非苗芽,尚有余草故。

若仅说是草,则不须简别应破,就其共通义,即知是草,即是成辞。凡云「是」、

「有」「具足」,皆是成辞。云「非」、「无」,乃遮辞。如有法(能)之苗芽,

与差别法(所)之实空,二者皆於心中显现,则与实空之无遮义相违。以空性乃由

无实有之遮辞而显。即此无苗芽之遮辞,已将有苗芽遮破尽净,更无余义故。「复

~P 1281

次,藏中人士说,以离实有一异相,成立苗等无实相。在未断疑及已断疑二种有情

之前,皆不成为正因。」此谓藏中人士说立一异相,成立无实相。而在自宗说,由

实有成就一异之理,而後知苗芽无实之义。彼等谓凡由异所成立之法,皆有非遮之

义。自宗谓彼等所说离实有一异相,不能成立芽等无实相,以非清净因故,彼成正

因之有情不可得故。彼有法(苗芽)於「有无实有」示断疑之知者前,不能成立彼

义(不能成立芽等无实相),彼有情不能得离一异之正因故。於已断疑者前,彼因

(离实有一异)亦不能成芽等无实相。「中观明论说,离一异之因法,俱属但遮。

说非一异及无一异,任以何因,皆同是无遮,勿作非遮解。」此谓由无一异体而成

立之法无实有苗芽,俱属但遮。但遮,即无遮。谓但遮其所应遮而已。别无所表义

。如云无实有,仅遮实有,更无余义於心中显现(此即无遮),空性乃无遮,亦仅

遮其所应遮,于应遮分既遮除,彼时心中更不显现余义,若有余义显现,即非通达

空性。瓶无实有之一,与无实有之异,皆是无遮。如言有一有异,则是「成」义而

非「遮」义。自宗说苗芽无实有成就,乃苗芽之法性。苗芽非实有成就之一异,此

~P 1282

非苗芽之法性,以须先依苗芽非实有成就之一异理,心中方知苗芽无实有成就故。

  或问:依离一异之因相所成之无实有法,为有为无。答:是有。又问:若有,

为何谛所摄?答:胜义谛摄。以是无漏平等智之境故。故知即是空性,故是唯遮实

有之无遮。「由彼论举喻,即可了知。故知彼非静命父子与狮子贤论师所许也。」

此中举喻,非别举世间喻,谓即离一异之因。说无实有之一异,亦是无遮。或说非

实有之一异,亦是无遮。由此二者所成之法,皆是无遮,即可喻知。静命父子,谓

静命与莲花戒论师。彼父子及狮子贤论师,皆不许此因所成之法,含有非遮之义。

藏中人士,误认彼等许有非遮义。果如所许,空性有非遮之义,则修空性时遮破应

破分後,不住於无遮,而住於非遮之义,即反将摄受之空性境舍弃,而入於歧途矣

。故於所现事,瓶等有法之应破戏论(实有)中,无遮与非遮二种差别,应善了知

。喻如说「瓶无实有成就」,此时心中生起「瓶无实有成就」及「无实有成就之瓶

」二种意义,前者乃是无遮,後者乃是非遮,後者乃比量智境。无论极无所住如佛

护等,及理成如幻如静命等,皆不许为胜义谛也。若但说瓶,未观未察,心中即现

~P 1283

,但成未遮。若说无实有成就之瓶,则须先行观察,遮破其实有成就後,瓶义始现

,即是非遮。若说瓶无实有成就,即是无遮。

  由眼识所见之苗芽,乃真实现事显现。由意识所缘之苗芽,乃分别显现。前者

为苗芽之自相(现事),後者乃由苗芽及苗芽之义和杂而成(显现),於所显现遮

破应破戏论,有遮表二义。表义即是非遮,静命及智藏论师等,以其与遮破实有应

破分之胜义相顺,故立名为随顺胜义,或称为异门胜义。于有法苗芽破胜义生实有

亦是随顺胜义,而余宗如唯识,则执圆成实为实有。如「二谛论自释说,破生等为

随顺胜义之後。又云『由余唯执真实。亦字即是摄义,若以正理观察,则唯世俗。

何以故?所遮若非有,遮亦真实无。』此说余如唯识宗,於所遮事遮遣法我,计彼

灭空为真实有。自宗(自续自称)则说由无所遮之法我,故遮彼之灭亦非真实。」

以上为宗喀大师引二谛论释,及自续派解释之辞。因唯识执圆成实、依他起皆实有

,惟遍计为无。(此第二代DL所标明彼宗之相,如是。)中观宗,则说一切法,

皆无纤毫实有。藏文「样打巴」之样字,含有摄义,谓真实成就之理,即是摄义。

依自续派说,应破者,为不依内心安立,彼法自能成就,即真实成就之情形。真实

~P 1284

即总摄如是之意义。正理有二:一、即抉择究竟理智之正理,二、即世俗名言量之

正理。依世俗名言量观察,仅有世俗非是世俗,以应破之法我遮除後,所显之圆成

实性,无论唯识、中观,皆说是胜义,而非世俗。何故谓无胜义?以所遮法我无有

故,其由遮法我而成之真实空性亦无。彼唯识宗,于应破之本事,依他起上,灭除

法我後之断空,彼计为实有。故自续宗说,由无应遮之法我(色蕴等之实有成就本

无)故。故彼之灭亦非真实有。自续派所说之细分法我,则不须内心遮其所遮,而

其本体应自成立过来。「以是之故,故论破胜义生等为世俗,亦是世俗有义,非说

是世俗谛。」此明二谛论说破胜义生,系于真实通达空性心之前无生故,说破胜义

生也。其说为世俗者,亦仅是说世俗有义,非说是世俗谛。自续派於世俗分正倒二

种,而在应成派则说世俗皆倒。自续所分之正倒二种义,举例如执阳为水,而其

所显现实无水之功能,为倒世俗。如江河之水,则有水功能,为正世俗。影像幻马

皆是倒世俗,亦是世俗谛。又如人我、常我、法我、真实生之苗芽,皆是倒世俗,

而非是世俗,亦非是世俗谛。如声,一弹指顷即已消逝,易知其为无常,以是刹那

性故。然亦有执声为常之有情,其识显现声是常。而如所显现之声,实无有声之功

~P 1285

能,故是倒世俗。反之,无常之声即是真世俗。何以故?知声无常之心,显现声是

无常,而如所显现之声实具无常性,故是真世俗。推之人我、法我、真实生之苗芽

,莫不皆然。如苗芽之真实生等,根识虽有苗芽有生显现,而真实之苗芽,根识即

便不现,故说彼为倒世俗。以上明自续派之见如是。其与应成派之差别,如遮苗芽

无实有之因相,自续派说根识不现,应成派说现。应成之说现者,谓根识摄受苗芽

或瓶时,有苗芽或瓶之显现,亦有彼等实有之显现。自续说,虽有瓶等之显现,而

无实有之瓶等显现。因应成派将瓶等之自体成就列为实有;自续派不将彼等列为实

有故。又自续派以不依内心安立而彼外境有者,为粗分法我。(以色等外境空,为

粗分法我。)色等诸法无实有成就,为细分法我。

  依自续派说,眼识显现有法苗芽时,而不见苗芽为实有生显现,如是之苗芽,

安立为倒世俗。若见苗芽有真实生显现,则苗芽之真实生成自性中有。如无真实生

之苗芽而显现为有,则摄受苗芽之眼识成为颠倒。摄受苗芽之眼识,未见苗芽之真

实生,即彼苗芽之真实生,乃苗芽自性生中无有之相,如真实生等,等取(住、异

~P 1286

、灭。)摄受苗芽之眼识显现苗芽时,不见其为真实生,由此即成为倒世俗。「彼

释叙外难云:如真实生等有法现时,即便不现者,是倒世俗,则破真实生,亦应成

倒世俗。答:非即不现。以与有法,体无异故。」前为二谛论释设难之词。有谓如

是,则应破除真实生等後之空,亦将成为倒世俗。何以故?以所遮有法(事)苗芽

等现时,彼空性亦不现。与有所说苗芽现时,真实不现,成倒世俗之例相同故。答

:此非同例。彼空性於所遮事之苗芽现时,非即不现。以遮破苗芽真实生後之空,

与所遮事之苗芽,体无异故。然此似又与前文所说自续自宗说由无所遮法我故,遮

彼之灭亦非真实,及论说破胜义生为世俗者,亦是世俗有义,非是世俗谛等语相违

。然实无违,以「此说如青色现时,彼之实空亦显现者,亦说无实之但遮眼等识亦

能见。是约非遮而说。此虽实是世俗,其但遮实有之空性为胜义谛,亦无违也。」

此节之解释,略谓破苗芽真实生之空,有「无遮」与「非遮」二种。前文所说,乃

无遮之空,後文所说,乃显现非遮之空。无遮空义,非世俗,乃胜义。非遮空义,

非倒世俗,乃正世俗。无遮空,摄受苗芽之眼识不现,非遮空则现,即所谓现空双

合是也。此义在宗喀大师以前,皆不辨此,故异说纷纭,乃至分是否异门胜义,及

~P 1287

许现空双合是胜义者,为理成如幻派。其根源皆由不辨「无遮」、与「非遮」之义

所致。宗喀大师根据经论,差别为「无遮」,「非遮」。无遮为真胜义,非遮为随

顺胜义,或称为异门胜义。「静命论师中观庄严论中,有谓:『虽遮胜义生是正世

俗,由与正义相顺,故名胜义。真胜义者,遍离一切有性无性戏论网。』」此非原

文,乃略引其意。谓遮真实生等,实是正世俗。以与胜义相顺,假名为胜义。真胜

义,须於境及有境二聚之上,遮其真实生等也。「云何戏论网?如二谛论自释云:

『是故此非空、非不空、有、无。非生、非不生,佛作如是说。』」此说,以是真

胜义故,故非空之戏论,非不空之戏论,非有或无之戏论,乃至非生非不生之戏论

。胜义者,谓於圣者无漏所行之境义。胜义成就者为空,故不可说胜义非空。但可

说胜义非空之戏论。「何以故?胜义以无戏论为自性故。遍离一切分别之网。」上

二句亦是二谛论释之语。此说分别网为戏论网。此于现证真实之智者前乃灭,故是

真胜义。其未能如是之理智及境,则仅随顺胜义,如前已说。」此谓於证真实义智

者之前,於空或不空,或有或无,或生或不生,俱皆不着,由於离着如是戏论网之

~P 1288

门,而入於空性。若未能真实空住空性,即任何亦不分别,则入歧途险处。「又破

真实生,有能破之理智,与所破之量之二事。为正世俗摄之理,亦应於彼上了知。

」此明破真实生等,由彼能破之比量智,知其无实有生。即由一异理通达无实有生

之比量智,及比量智之所量。此二皆是非遮,故是正世俗。非破真实生皆是正世俗

。以其尚有无遮之一分是胜义故。「上说离二谛戏论网之理,是为多处之所共处。

」此句明于通达空性智前之空,不起耽着而堕於分别戏论网。及於世俗不起耽着而

堕於分别戏论网。如此之理,不惟此处如是,他如说真实发心(发胜义菩提心),

亦皆需此理。(以上皆述自续派义。以下方明应成义。)说胜义差别竟。

酉三、释二谛数决定

  「若法决断为虚妄欺诳,则必遮其为不欺诳,故欺不欺诳,是互遣之相违。此

复遍於一切所知互遣而转,故亦更无第三类法。是故当於所知中,二谛决定。父子

相见经云:『如是证知世俗胜义,所知亦唯世俗胜义二说。』此说一切所知唯是二

谛。见真实会亦云:『所谓世谛及胜义,离此更无第三法。』此中明说二谛决定也

。若能善知二谛差别,则於佛语不致愚迷。设若未知,即不能解圣教真实。此复应

~P 1289

如龙猛菩萨所决择者而善了知。入中论云:『出离龙猛论师道,更无寂灭正方便,

彼失世俗及真谛,失此不能得解脱。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

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故求解脱者,善巧二谛最为切要。」

  「若法决定其为虚妄欺诳,则必遮其为不欺诳。故欺与不欺,是互遣相违。此

复遍於一切所知,互遣而转,更无第三类法。是故当於所知中,二谛决定。」此说

依分别事所知境,而得二谛数之决定,不能更有第三聚。即不能说除二谛外,别有

所知境。如色心二法,即摄所知境不尽,以尚别有第三聚之无为法也。何谓欺诳?

谓于法通达之心,见其现相与法性不符,而是欺诳,即是世俗。凡是世俗,皆是颠

倒。此应成派义。通达诸法之心,所见现相合於法性者,即非欺诳,即是胜义。如

於瓶知其为欺诳,於此心之前,即遣除其非欺诳。反之若於瓶知其为非欺诳。此心

一成,则於欺诳即行遣除。即於一法,心中生起欺诳之成理,同时即生起非欺诳之

遮理,此名互遣之相违。如柱与瓶则非互遣相违,以若用遮理谓其非瓶,而不能即

以成理谓其是柱。以非瓶之物,如土石等,其数甚多,不能决定其为柱故。又如昼

~P 1290

与夜,虽是相违,然非互遣之相违。以言非昼,亦不即是夜。如人及木石皆非昼故

。若以时论,年月非昼,亦非即夜。故此所云互遣相违者,乃欺与不欺之二者,遍

於所知。非谓所知遍於欺与不欺也。亦如虚空之遍於大地,且互遣而转。故欺遍於

离不欺之一切,而不欺亦遍於离欺之一切。一切所知诸法,不外第一种是「欺」则

决定其不是「不欺法」。及第二种是「不欺」,则决定其不是「欺诳法」。更无第

三类非欺非不欺法。故欺与不欺,遍於一切所知也。以上依理如是,以下依教。「

如父子相见经云:『佛为能证知者,所知亦惟世俗胜义二谛。』此说一切所知,唯

是二谛。又见真实会亦云:『所谓世谛及胜义,离此更无第三法。』此中明说二谛

决定也。」此再依经证明所知境,尽於世俗胜义二谛,此外更无其余。或疑曰:佛

不曾说四谛耶?何以此又以二谛决定。答:四圣谛,即二谛所摄之法,故不相违。

如苦、集、道三皆世俗谛摄,唯一灭谛,胜义谛摄。或又问:既为二谛所摄,佛何

须更说四圣谛耶?答:为令众生知取舍之门,而开演四圣谛相,生死流转之苦,由

惑业之集而来,灭苦由修道而来。令众生舍前取後。又为令于根本见,善抉择故,

而说二谛。于抉择根本见时,如不能差别二谛,则不能再以抉择。「若能善知二谛

~P 1291

差别,则於佛语不致愚迷。设若未知,即不能解圣教真实。」能闻二谛差别,纵未

善了达,亦属贤善因缘。若善了达,则於佛语不致愚迷。佛所说语,以般若经为主

。若知二谛差别,即于余经亦善了达,否则难解圣教之精要。佛三转*轮,皆以标

明甚深空性为主。二乘人具出离心,须以空慧解脱生死。即大乘般若乘,福慧二资

粮,若缺空慧,如鸟缺一翼,不能圆满起飞。大乘分二:一为共通因位般若乘,二

为不共果位金刚乘。即以後者而论,若缺空慧,亦如鸟失一翼,不能成飞。佛之三

*轮,实显空性般若,余皆权说。「此後应知,如龙猛菩萨所抉择者,而善了知

。」龙树云:「佛说诸法,皆为显示空慧之方便。」如八千颂:「佛告阿难,汝若

忘失余经,不为损害如来,若忘失般若一偈、一句、一字,则为不恭敬如来,即未

承事如来。阿难,何以故?以般若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母故。」故於般若经教,乃至

诸余经教,应善了知,不可颠倒乱解。说法者亦不可颠倒乱说。余虽少慧,未触空

慧边际,然依宗喀大师遗册,及上师口授,尚不至颠倒乱解乱说,此堪告慰者。

~P 1292

  若於二谛差别,未善了知,虽博通三藏,犹是愚迷。因一切佛语,以甚深般若

空慧胜义谛为最重要。故虽精通五明,已得共通成就,若於此不辨,犹未善知佛语

,亦不能出离生死。故佛为解脱有情生死。应机说法。有一类有情喜闻实有者,有

一类有情喜闻非实有者,由此佛说无边法门。然其甚深教法。皆摄於般若经中。能

解释佛语者,以龙树为最善。龙树解释佛语中,又以释般若为最合量。此中又以中

观六论为要。六论中又以根本智论为最要。根本智论,印度各家皆有解释。有依自

续派见而释者,有依唯识见而释者。本论乃依应成派见佛护所造「牟打巴里打」译

为根本智论释而造。能于彼论之应证分、应破分,善为抉择者,为月称论师之入中

论,及入中论本释。故须依龙树、佛护、月称诸菩萨之论,以善达佛意。「入中论

云:『出离龙猛论师道,更无寂灭正方便。彼失世俗及真谛,失此不能得解脱。』

」谓离甚深空慧,则无三乘解脱方便,不能证得三乘涅盘。此论则说若离龙猛见,

而仅执唯识见、或自续见,则非寂灭正方便。何况外道,并皈依亦无者,何能证得

寂灭。但唯识见以出离心摄持(为助伴)亦属解脱方便,以菩提心摄持,亦为成佛

方便。经部、有部、自续亦然。然仅此亦非成佛之正方便。如阶梯然。虽第一级为

~P 1293

升堂之方便,然仅第一级,即不能升堂矣。龙树之道,即应成派见,若舍此见即堕

二边,不能建立二谛,亦即不能解脱。入中论续云:「『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

为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故求解脱者,以善巧二谛,最为

切要。」意谓自续以下各宗派,若在未舍彼自宗之见以前即失二谛,犹无解脱机会

。吾人无论有无宗见,若未与龙树见合,即尚未得解脱方便。(谓无方法可以解脱

。)云何名言谛称方便,胜义谛称方便生?如于瓶事通达,称为方便。依瓶而通达

空性,称方便生。又如先求通达我空之事,方能通达我空,谓先通达依於蕴等唯分

别安立假名为我,以此为方便,而通达自性成就之实我是空,是即方便生。亦即以

通达缘起为方便,而通达性空为方便生。然此非谓须先於世俗谛生起决定,然後方

能於胜义谛生起决定。以须能见显现与法性相违,方为通达世俗谛故。此所谓名言

谛者,乃指空事。如瓶柱等,谓须以缘起因相,方能抉择性空故。故内道知苦,又

知苦由集生,欲求解脱苦及苦因者,须於二谛善巧。

 

 

卯二、观之差别

~P 1294

  「若备前说修观资粮,获昨通达二种无我之正见,则当修观。然观有几种耶?

曰:此中非说地上诸观,正说异生位所修之观。此观具足分别,有四体性观及三门

观、六寻求观。四种,即解深密经所说之正思择等四。具正思择谓缘尽所有性,最

极思择谓缘如所有性。初中又有周遍寻思、周遍伺察之二。第二亦有寻伺之二义,

为粗细思择。此如声闻地与般若教授论等所说也。

  三门,如解深密经说:一者有相钵舍那,二者寻求钵舍那,三者伺察

舍那。此三体相,如於无我义,初者但缘所解无我,思惟彼相,不多抉择。第二遍

於未了法中,为善了故,思惟抉择。第三、遍於已了解义、复审观察。

  六种寻求,谓遍寻求义、事、相、品、时、理。既寻求已,复善观察。其中寻

求义者,谓善寻求此文诠如是义。寻求事者,谓善寻求此是内事,此是外事。寻求

相有二,谓善寻求此是自相,此是共相,或名共不共相。寻求品者,谓由过失过患

门中,寻求黑品,及由功德胜利门中,寻求白品。寻求时者,谓善寻求于过去时已

如是生,于未来时当如是生,于现在时,今如是有。寻求理者,理有四种:一、观

待道理,谓诸果生观待因缘。复由各别门中,寻求世俗、胜义及彼所依。二、作用

道理,谓一切法各有作用,如火有烧用等。复善寻求此是其法,此是作用,此法能

~P 1295

作如是作用。三、证成道理,谓不违正量成立其义。即善寻求於此义上,有无现、

比及圣教量。四、法尔道理,谓火热性、水湿性等,即彼法性。此当信解世间共许

法性、不思议法性,安住法性,不应更思其余道理。如是安立六寻求者,以瑜伽师

所应知事,唯有三种,谓诸文义、尽所有性、如所有性,依第一义立第一寻求。依

第二义立事寻求,与自相寻求。依第三义立余三寻求与共相寻求。初说四种钵舍

那,其门有三,寻求有六。故三门与六寻求,仍是前四中摄。前说之力励运转等四

作意,声闻地说是止观所共。故钵舍那中亦有四种作意也。」

  修观资粮,总说「依正士而闻思」然此乃与外道共。此间所说异於外道者,乃

断生死之胜观资粮。故所依乃断生死之正士。非能腾身虚空不焚不溺之上师,乃知

取舍。而於二种无我正见无颠倒之上师。所闻所思,乃佛之经教,尤以般若中观为

主。若具此资粮,方能修观。故吾等现尚不能称为修观,仅能说为听讲修观之方便

。以得第九住心,尚不能称为修观故。然未至修观之前,须先听说修观之法。此如

食西餐之前,先说用刀叉等之方便,此无过失,且为必经。能先听闻修观方法,乃

~P 1296

一种功德。以由此听闻,方能抉择清净正士而依之修学故。

  今日为西藏一大会期,乃二千年前佛由三十三天为母说法圆满,回降南赡洲之

纪念日。比时佛母以时节因缘成熟,应证得空性,故佛先期上升,为母及诸天说法

,今达空性。诸天人等,亦以此因缘,或得初二三四果,或生起菩提心。时经三月

,印度四众渴念,曾於九月十五日请目犍连尊者上升迎请,佛允七日後回降南赡洲

,梵天帝释遂先播传佛将下降日期消息於世间。佛为圆满诸天供养功德,及调伏外

道生胜解故,届时下降,现诸神通,从中而下。诸圣弟子、梵天帝释及诸供女,由

左右随降。藏俗於此日举办盛会纪念。凡说法、闻法、作诸供养善法等,皆得加持

,功德甚大,行者须当了知。今日恭逢此日,为说修观深义。「若已备具前说之修

观资粮,获得二种无我见,则当修观。观如何修?共有几种?曰:此中非说地上诸

观,乃正说异生位所修之观。此观具足分别,有「四体性观」及「三门观」,与「

六寻求观」。四体性观,即解深密经所说之正思择等四:(一)正思择,谓缘尽所

有性。(二)最极思择,谓缘如所有性。(一)中又分为周遍寻思与周遍伺察之二

。(二)中亦有周遍寻思、周遍伺察之二。实即正思择与最极思择二者之中,分为

~P 1297

粗细各别思择。此如声闻地与般若教授论等所说也。」正思择,谓缘五蕴六界之世

俗方面之思择,谓正思择。最极思择,谓缘五蕴六界之胜义方面之思择。「三门观

者,如解深密经说:(一)为有相钵舍那,(二)为寻求钵舍那,(三)为伺

钵舍那。」此为入观之三门。「此三门体相,如於无我义最初之(一)有相胜

观,但缘无我义,思惟彼相,不多抉择。(二)次则於未了法中,为善了故,思惟

抉择。最後(三)於已了解义复审观察。」此谓初缘无我义,於心中显现不失,心

於此相作意,故名有相胜观。次再於前所未了之法,思惟抉择,故名寻求胜观。谓

於前所未了之法而加寻求也。最後即於已了知之义,复加审谛观察,故名伺察胜观

。谓於了解之善法,不久当得乐果,及清净解脱果等,缘念此种功德,反复而观察

之。「六种寻求者,谓於义、事、相、品、时、理等六,周遍寻求,既寻求已,复

善观察。其中寻求义者,谓善寻求此文所诠解之意义。」此之寻求,例如无常一辞

,寻求其义,知为刹那变灭。「寻求事者,谓喜寻求此是内事,此是外事。」此谓

於色声等有法寻求,为外事。於眼耳等有法寻求,为内事。「寻求相者有二,谓善

寻求此是自相,此是共相,或共不共相。」此谓於一切法寻求其为何相。例如事,

~P 1298

以有义为相,此是共相(即总相)。又如火具烧热功能,即非事之共相,乃火之自

相。又如白发非少壮者之共相,乃老之自相。又如能言知义,乃人之共相,然其中

有能言而不知义,及知义而不能言者,即人之不共相。又如蕴以多聚为共相,其苦

、乐受,即蕴之不共相。「寻求品者,谓思惟业果,即由过失门中思惟黑品,胜利

门中思惟白品。」过失谓因,过患谓果。功德谓因,胜利谓果。如不杀生,在因时

已具长寿无病之功能,此即功德。至得果时,实获长寿无病之安乐,此即其胜利也

。「寻求时者,谓善寻求于过去时已如是生,于未来时当如是生,于现在时今如是

有。」此即以人之三世为喻,其理易知。「寻求理者,此中分四种:『(一)观待

道理,谓诸果之生,须观待因缘。复由分别门中,寻求世俗与胜义及彼之所依。』

观待二字之意义,有对照义,如白色,乃观待其後之为红或黄蓝等色而有。如寻求

世俗,须观待名言量。寻求胜义,须观待抉择究竟理智。寻求二谛,须观待於立名

处及立名。彼之所依,谓所知境。如於一果,知非无因,须观待其因缘。『(二)

作用道理,谓一切法各有其作用,如火有燃烧作用等,复善寻求此是其法,此是作

用,此法能作如是用等。』此喻如火之烧、风之荡,其理易知。『(三)证成道理

~P 1299

,谓不违正量,成立其义。即善寻求於此义上,有无合於现、比、圣言量。』如言

声是无常与现比圣言三量无违,即能成立。如不净观,以现量脓血青瘀等,其形其

色,令人厌怖,此为现前易见之显者,其较隐者,可以比量而知之。其最隐者,则

须以圣教量知。如此处有瓶无瓶,可以现量知。现量之粗分无常相,如人死、屋倾

之类,即现量境,此为人所易知。至细分无常相,如补特伽罗无常,则当以比量知

。至如业果,则最难信解,即当以佛语圣教量而知。此三量有互不相违性。『(四

)法尔道理,谓火之热性、水之湿性等,即彼之法性。然此须信解世间共许之法性

,及不可思议性,与安住法性。不更思其余道理。』此中所说之三种性:一、世间

共许之法性,即世间传称之法性,如火有热性、水有湿性,乃火与水之规矩及其原

理。二、不可思议法性,此中有三:即缘起力不可思议、业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

思议。如饿鬼长劫时间,滴水不得入口而能生存;地狱有情烊铜灌口而寿命不断,

皆属业力之不可思议;如佛一毛孔能摄能现三千大千世界,此佛力之不可思议。三

、安住法性,谓一切法本无自性实有,而能安住。如见发光熊熊,即知为火。若寻

求其何以为火,即无意义可得。故于此世间共许之法性,不应更思惟其余道理。推

~P 1300

之不可思议法性亦然。缘起不可思议,此如前所举喻,屋上之鸟,爪痕映於屋中之

酪上,此种缘起道理,再加追寻,亦无意义可得。「如是安立六种寻求,然总约修

中观瑜伽者,其所应知之事,实惟三种,谓文义及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依第一

种立第一义寻求,依第二种立事寻求,依第三种立余三寻求与共相寻求。」上所说

之三种,亦称三觉,即语文觉、事边际觉,及如实觉。然第三之如实觉,又不能谓

即如所有性,即胜义谛。以其中如四之「品」,五之「时」等,又皆尽所有性摄,

意者尽所有智抉择未尽,以如所有智由异门而抉择之。余按:(此上师语)亦可择

。此处所说如所有性,不必专指胜义谛。「初说四种钵舍那,其门有三,寻求有

六,此三门与六寻求,仍是前四中摄。又前说之力励运转等四作意,声闻地说是止

观所共,故钵舍那中亦有四种作意也。」

 

 

卯三、修观法分三 辰一、明依止修观之义 辰二、明彼法属大小乘中何乘 辰三、

正明依止修观之法。

辰一、明依止修观之义

~P 1301

  「解深密经说,先修成止,後乃修观。慈尊诸论,菩萨地、声闻地,清辨师、

静天师、莲花戒之三篇修次,及般若教授论等,亦多作是说。此等意趣,非说先不

缘无我,随缘一种所缘,生奢摩他已,後缘无我修习,名(进行、做)钵舍那,

以止观二道非由所缘分故。般若教授论亦说缘二取空性,先生奢摩他,後乃缘彼性

,以观察修,生钵舍那故。无着菩萨亦说,缘尽所有性之钵舍那,先生止已,

後依于止修粗静行相之钵舍那故。又说:彼是内外圣凡所共修之道故。以是若未

先得奢摩他今新修者,除专住任何一所缘外,不可於所缘境多相观察而修。以如前

修即能成办,若如後修必不能成奢摩他故。诸先已得奢摩他者,较但如前安住而修

,若能於如所有性或尽所有性随所修义,以慧思择观察而修,其後能引最胜心一境

性妙三摩地。如此所成最极有力心一境性妙三摩地前,专住一境不能办,故称赞观

察而修也。但此修法,是先求止,後依于止修观之法,如无我义是一所缘,可作止

观二种不同修法,理由即此。别如观察上下诸界功德过失,修粗静行相钵舍那,

与以观慧观无我义,修无我相钵舍那,尤须引生猛利坚定,断所治品乃有力也。

又缘尽所有性之钵舍那,非唯断除烦恼现行,修粗静相者,即般若教授论所说思

择十八界相之观修,亦是缘尽所有性者。以此为例,余凡思择尽所有义而修观者,

~P 1302

应知皆尔。虽般若教授论说于引生缘如所有性止观之前,先当引生瑜伽师地论所说

缘尽所有性之止观。今如静天与莲花戒等所许,先修随一奢摩他已,即可修缘如所

有性钵舍那。」

  前说观之差别,不出正思择等四种所摄,故修观法亦依此而分。慈氏诸论,如

庄严经论等,後人多有误解,如谓缘佛像种子字等为止,缘空性为观。以所缘不同

而分止观,此皆不应理。本论前已说,修止不可於所缘境多相观察者,谓不可今日

缘佛像,明日又缘种子字,或空性。或今日缘此种佛像,明日又缘彼种佛像。形量

变易不能成止,不专注修不能得止。但专注修,亦不能进步。观察修,不唯不妨成

止,且能引生最胜有力心一境性妙三摩地。「解深密经说:先修止,後修观。慈尊

诸论,如菩萨地、声闻地、清辨论师、寂静天、莲花戒之修次三编及般若教授论等

,亦多作是说。此等意趣,非说不先缘无我,随缘一种所缘,生奢摩他已,後缘无

我修习,名钵舍那。以止观二道,非由所缘分故。又说,彼是内外圣凡所共修

之道故。」总上明修观法,依诸经论,应当先修止而後修观,止观差别,不以所缘

~P 1303

而分。止观体性不同,止以禅定为体,观以智慧为体,故止观修法亦不同。「以是

若未先得奢摩他,今新修者,除专注任何一所缘外,不可於所缘境多相观察而修。

以如前修即能成办。若如後修,必不能成奢摩他故。其已先得奢摩他者,但如前安

住而修,若能於如所有性,或尽所有性,随所修义以慧思择观察而修其後能引发最

胜心一境性妙三摩地。故称赞观察修也。」九住心,乃修止方便,须依专注修,

然仅此亦不能进步。故应依定力摄持而行观察修,则进步甚大,且能得殊胜有力妙

三摩地。「但此修法,是先求止後,依于止而修观之法。如无我义,是一所缘,可

作止观二种不同修法,理由即此。别如观察上下诸界功德过失,修粗静行相钵舍

那,与以观慧观无我义,修无我相钵舍那,尤须猛利坚定,断所治品,乃有力也

。」修粗静行相(世间)及修无我相(出世间),但依止专注修,不能断所治品,

皆须依观察修,于断所应断品,乃有力也。「缘尽所有性之钵舍那,非唯断除烦

恼现行,修粗静相者如是,即般若教授论所说之思择十八界相之观修,亦是缘尽所

有性者。以此为例,余凡思择尽所有义而修观者,应知皆尔。」缘尽所有性之观,

不外缘十八界,或心界,或色界,或法界,随一所摄,故非唯修粗静行相者,方是

~P 1304

尽所有性之观。「虽般若教授论说,于引生缘如所有性止观之前,先当引生瑜伽师

地论所说之缘尽所有性之止观。今如寂天与莲花戒等所许,先修随一奢摩他已,即

可缘如所有性钵舍那。」先登把阿黎(即般若教授论之作者)所云,先修瑜伽

三摩地,缘尽所有性之止观,而後引生缘如所有性之止观。此就易修易生者而言。

今此论,则於此不决定。依寂天及莲花戒师说,或先依尽所有性,如缘佛像种子字

等,或先依如所有性之无我义为所缘而修止。得止已,乃缘如所有性而修观,均无

不可。修法有修中寻见者,亦有见中寻修者,今兹所说,乃属前者。

辰二、明彼法为大小何乘

  「如是次第修止观法,是依大小何乘,显密何教而说耶?曰:此是三乘与四宗

所共,亦是密乘下三部所共者。各别诸续与注疏论师之所许,密宗道次第中已广说

。无上瑜伽部义,般若教授论云:『集密经云:善观察自心,诸法住心中,法住空

金刚,俱无法法性。』如楞伽经云:『当依止唯心,勿观察外境。』谓经说三种瑜

伽地,一缘唯心、二缘真实、三名无相。初二地中以止修观修,修习止观如前解说

。缘如所有性生观之理,亦许相同。自宗则说,无上瑜伽时引生正见,须如中观论

~P 1305

说。引生之法,於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後得位中,虽亦有观察真实义之作意,然在

已得结身能力之圆满次第者,于根本定修真实义,虽亦必须安住见上而修,然不须

如余论所说之观察也。故于尔时,放舍观察後,莫并放弃专注正见,修真实义。可

如是修习之理由,此中不便明讲,故此仅说余道须如前修之理由也。」

  「如是次第修止观法,是依大小何乘,显密何教而说耶?曰:此是三乘与四宗

所共,亦是密宗下三部所共者,各别诸续与注疏论师之所许,密宗道次第中已广说

。」此明修止观次第,如上所说,是三乘与四宗之所共,亦是密乘下三部所共,为

各别续部与其注疏论之所许。「无上瑜伽部义,般若教授论云:『集密经云:「善

观察自心,诸法住心中,法住空金刚,俱无法法性。』」此先登把阿黎造论时,

引集密经语,意谓瑜伽者,於自心法性,依密宗方便,善为观察自心之法性,获得

一切法皆显现於心中,「」,此通达心体法性之心,如同虚空之不可分别。金刚

,喻空性不能坏灭,不能分裂。此谓密乘方便与智慧不能分离。别法与依别法而有

之法性,俱无自性。换言之,谓法与法性,皆无自性。以有法事无自性,其法性亦

~P 1306

无自性,非谓有法有自性,而法性无自性也。如谓有法有自性,而法性无自性,则

成相违。此依显教而释。若依密乘,则有多种异释。密集根本相续,喻如金刚结一

句,须依六边四隅而解,其难解有如是者。密集相续,乃显密经续之王。故西藏人

常云:若欲广究,可究密集,若欲精修,可修胜乐。谓密集义理繁难,胜乐成就迅

速也。密道方便,可不依先止後观之次第,以密道不思议方便力及加持力有不同故

。观中有止,止中有观,不与其余相共故。「楞伽经云:『当依止唯心,勿观察外

境。』缘如所有性修观之理亦许相同。」楞伽经说,当以内心为主,谓修止修观

,皆以如所有性为所缘,亦许相同。「自宗於引生正见,不依唯识所据之楞伽经等

,当依中观论说,而於引生正见之法,在下座之後,有观察修。已得圆满次第能力

者,一心安住空性定中而修密道方便(慧与方便不离),此时不须如般若乘用观察

修。(不用各各观察理智,思择一异。)有时亦有观察修,但是密道不共方便。」

意谓无上密乘不须各别观察思择,而亦能得胜观。境虽同是空性,而密乘之有境殊

胜故,故不须如余般若乘诸论所说之观察,故此种观察修,可以放舍。然不能将专

注修一并放舍,以须此专注修,方能直得无上果位故。无上密乘因不共方便,能得

~P 1307

殊胜轻安有力之止,同时又能得观(止亦不共)。无上密乘下座後,无间用观察修

。上座时则放舍观察修,纯用专注修。此为文殊亲授宗喀五种耳传之一。波罗密多

乘,下座後则有时间作观察修,而上座时则纯用观察修,以抉择无我之理

辰三、正明依止修观法

  「若未得无我正见,随如何修,终非修真实义,故当先得无我正见。纵有彼见

,若修真实义时,不忆彼见安住见上而修,亦非修真实义。即先思正见一遍,後便

心中都不思惟,亦非修真实义。即忆正见唯安住见上而修,亦仅是前修奢摩他法,

仍非别修钵舍那法之教义。故於无我义,当如上说,以慧观察而修。若但观察修

,则前所生止或当退失。故当乘奢摩他马,观察修习,及时时间杂修安止也。又若

观修太多,住分减少,便当多作止修,恢复住分。若因止修太多,不乐观察,及不

趣观察内心自然而落住分,则当多作观修。止观平均而修,其力最大,当如是行。

修次下篇云:『若时多修钵舍那,智慧增上,由奢摩他力微劣故,如风中烛,令

心动摇,不能明了见真实义。故于尔时当修正奢摩他。若奢摩他势力增上如睡眠人

,亦不明了见真实义,故于尔时当修智慧。』如是观察修时,妄计一切分别皆是执

~P 1308

相而破除者,不应道理。实执分别仅是分别之一分,前已数成立故。有见凡是分别

所取皆被正理违害者,是理所破太过之损减见,已数成立彼非经义。有说虽于余法

不如是许,若於法性心有所取,则皆是执实之相执。此亦是执错之过,非凡一切所

取皆尔。以希求解脱之异生,皆须以教理多门抉择真实义故。设作是念,若修真实

义为引生无分别者,由观察慧彼则不生,因果二法须随顺故。曰:世尊於此已明白

解答。迦叶问品云:『迦叶,譬如两树为风所吹,互相枨触例有火生,其火生已,

还烧两树。迦叶,如是有正分别,生圣慧根,圣慧生已,还烧分别。』此说分别能

生圣慧。修次中篇亦云:『如是以慧观察,若瑜伽师不执诸法胜义自性,便能悟入

无分别定,证一切法无自性性,若不以慧观察诸法自性,唯修放舍作意,彼分别心

终不能灭,终不能证无自性性,无慧光故。如世尊说,从正分别,生正慧火,烧分

别树,如钻木出火。若不尔者,则从有漏出生无漏,从於世间超出间,有情成佛,

从凡成圣,皆不应有。因果二法不相同故。』释菩提心论云:『若见有分别,彼岂

有空性,如来悉不见,能所分别心。若有能所别,彼即无菩提。』此说若执能所分

~P 1309

别实有,则无菩提。若谓是破正分别慧,及破能所分别,则彼论中以多门观察,抉

择真实,应成相违。以彼二心若佛不见应非有故。又彼论云:『无生与空性,及所

说无我,修不劣空性,彼非能修空。』此亦非破缘自性不生之空无我性而修,是遮

执彼实有修下劣之空性。如出世赞云:『佛说甘露空,为除一切执,若复执彼空,

佛说极可呵。』宝论云:『如是我无我,真实不可得,是故佛俱遮,有我无我见

。』此亦是说,我与无我俱非实有,故遮彼二实有之见,非遮无我见。如前引回诤

论说,若非无自性,即成有自性故。如是般若摄颂云:『菩萨若计五蕴空,行相非

信无生处。』般若经云:『若行色空无我,亦是行相,非行般若波罗密多。』此亦

是说执空等为实有。若不尔者,则不应说「非信无生处」以信彼处亦是行相故。又

彼经云:『若知诸法无自性,是行般若波罗密。』又云:『若为无为黑白法,慧析

尘许不可得,於世说预慧度数。』三摩地王经云:『若于诸法观无我,既观察已善

修习,此因能得涅盘果,余因不能得寂灭。』又心经中舍利弗问:菩萨欲行甚深般

若波罗密多,当如何学?观自在菩萨答曰:当观五蕴自性皆空。与如是等皆成相违

。以是当知,如法界赞云:『能净心法门,厥为无自性。』又云:『由执我我所,

~P 1310

便遍计外界,若见二无我,即灭三有种。』入中论云:『若见我我所皆空,诸瑜伽

师得解脱。』故当修无我与无自性也。修次初篇云:『入无分别陀罗尼云,由无作

意断色等相。』此中意说,以慧观察,见无所得,即不作意,非说全不作意。入无

想定,暂伏作意,非能永断无始时来色等贪着。凡佛经中说修不作意能断相执者,

皆是先以观慧观察,见无尘许实执所缘。即于此所解义,安住正定。修次中篇亦云

:『又於内心亦当寻思了解为空,次更寻思能了解心所有自性,亦知其空。由是了

解,便能悟入无相瑜伽。此显要先观察方能悟入无相,亦明显说。若唯弃舍作意,

及不以慧观察法性,则定不能悟入无分别性。』此引宝云经说,要先如理观察。故

若未得真实义见,则定不能於真实义无分别转。修次下篇亦说,经中宣说不可思议

超心境等,是破妄执,唯闻思慧,能证深义。故说彼义唯圣内证,余人难思。又为

破除非理思惟执甚深义以为实有,非破观慧如理观察,若破此者,便违量圣教正理

。又云:『此修虽是分别为性,然是如理作意为性,故能出生无分别智。乐此智者

当修彼修。』当知此等是破支那堪布说虽不以教理抉择真实,求得正见,只要全不

作意而住,便能通达真实,最为切要如是修法,昔诸道次教授中亦有说者,如博朵

~P 1311

瓦碑崩论云:『有于闻思之时,以理抉择无性,修时唯修无别,如是非真对治,别

修无关空故。是故修时亦以缘起离一异等,修何即当观察,亦略无分别住。此修能

治烦恼,觉窝弟子所许。欲行到彼岸法,此即修慧方便。又先修人无我,次法如是

随转。』觉窝亦云:『由何得证空,如来记龙猛,现见法性谛,弟子名月称,依彼

传教授,能证法性谛。』此引导法,如觉窝中观教授所说,与莲花戒论师意趣相同

,唯稍广而已。如是修观时,所有六加行法,正行、结行、中间所应作事,尤应远

离沈掉而修,皆如前应知。」

  「若未得无我正见,(一)随如何修,终非修真实义,故当先得无我正见。(

二)但已得彼见,若修真实义时,不忆彼见安住彼见上而修,亦非修真实义。(三

)又如先思正见一遍,後便心中都不思惟,亦非修真实义。(四)又即忆正见,唯

安住见上而修,亦仅是前修奢摩他法,仍非别修钵舍那之教义。」此明无我胜观

之真实修法,非修粗静相观乃修无我胜观。故说若未得无我见,随如何修,或专注

,或观察,终非修真实。过去藏中流弊,皆先思正见一遍,後便心中都不思惟,此

科在广论中破之甚详。略论但摄其要义为四:(一)未得无我见,(二)不忆彼见

,(三)先思一遍,(四)惟安住见。以上四者,皆非胜观。(一)因受支那堪布

~P 1312

影响,谓于境、时、相,都不攀缘,心向内摄,不须作意,木呆空洞,谓自与空性

相契(详见广论)。如是则眼倦欲睡时,其心昧略,都不分别,亦是正修空性。或

眼等前五识但能了境,不能审谛分别,亦是修空性。(二)经莲花戒师修次三篇,

将支那堪布任何亦不作意即修空性之说破斥後,又有一类人士说先寻得无我见後,

心即安住无分别中即得。如是则闻思时是无我见义,而修时则非,故犯闻思修不能

一贯之过,仍同前失。以非修真实义不能断我执无明,故其所修为无意义,即前闻

思,亦唐劳无功。(三)说临修无分别时,先以观慧观察一次,其後一切无分别住

。彼谓若有分别即非空慧,如是则临睡时,先将所闻无我之义思惟一遍,然後入睡

,岂非睡时亦成修空。若无分别即修空者,则熟睡妄念及外道之无想定,皆成修空

性矣。(四)如惟安住见,此虽住空性,然亦祗可称缘空性而修止,而不能说为缘

空性而修胜观。以胜观须观察修,方是修钵舍那故。故前三非修空性,亦非修胜

观。後者虽属空性,亦祗是缘空性以修止,亦非修胜观。「故於无我义,当如上说

以慧观察而修,否则但是观修,於前已生之止,尚恐退失。故当乘奢摩他马,观察

修习,并须时时间杂而修。」通达空性,其中尚有有力通达与无力通达之别,但专

~P 1313

注修,虽通达亦无力。须先依九住心得止後,乃转而寻觅无我见。既寻得无我见已

,乃以此为所缘,稍作专注修,使用止之力,如胶之粘着,更复转而抉择无我见,

则其决定最极有力。故颂云:「安住不动之定中,用中观慧善观察,方能摧毁我执

根,广生死海岸渐近。」论中所说乘奢摩他马,乃喻辞,谓不离定而修慧。定即止

分,慧即观分。未修胜观之前,应先除修观障碍,即前所说之四种,其前三种皆未

在空见上修,第四种虽在空见上修,而其所修者为止,亦非修胜观。修法,应先将

下中士道串习,次由菩提心摄受之门而修,若未获得中观见者,应先由闻思寻求正

见。若已获得正见者,应先稍住於此,次依理智抉择人法无我,於缘起因相,审谛

观察,其有应如何?无应如何?如是多多观察,递次反退。复又安住止分,次复观

察,递次反复而修。此说解脱生死之胜观。)即非如此。缘粗静行相,亦须观修。

吾人尚未至真实修观之时,不过大略将菩提道次第串修,至观段时,将应破分之我

执,试为认识,偶能於无遮分稍为安住而已,尚非正修观。不过修观法中之所摄而

~P 1314

已。正修观者,乃依定之精力,以抉择无自性之理。亦如修死无常之决定死。依定

之精力,以观察慧,依教依理,抉择如何决定必死之理,而得决定,此则愈为有力

,修胜观时亦然。亦依定之精力,抉择无自性如何能成之理。若有自性,如何相违

,如是於无自性生起决定,最为坚固。若仅住于原来所决定之空见上,而不加以观

修,则原来空见之力不能增长,犹如斧不磨砺,不能断生死之根。若加观修,则其

力增大,愈决定愈明显。颇公云:此如凡失仅记仇敌,其镇恨心不为强,如再加观

察,思惟彼过去某次对我,其身语意各门如何如何而作怨事,则其办增强,便赫然

愤怒矣。抉择空见,亦复如是。「又若修观过多,住分减少,便当多作止修,恢复

住分。若因止分过多,不乐观察,及不趣观察,内心自然而落入於住分,则当多作

观修。止观平均而修,其力最大,当如是行。」此谓若仅住修,则空见力不强,如

杯水车薪,不能扑灭我执而断生死之根,故须止修观修,二者辗转间杂而修。或问

:此正修观,乃得止以後之事,何以修观时尚须修止?答:前说修止,乃未生令生

,此处所说,谓生已令不退失。非得止後,即不再修止也。至生已,如何更令增长

,俟讲双运时再详。以上所说修观三阶段,不独此处如是,凡诸修法亦皆同。「修

~P 1315

次下篇云:『若时多修钵舍那,智慧增上,由奢摩他力渐弱故,如风中烛,令心

摇动,不能见真实义,故于尔时,当正修奢摩他,若奢摩他势力增上,如睡眠人,

亦不能了见真实义,故于尔时当修真实慧。』」此说随於何时多作观修,则住修之

力减弱,如风中烛,不能明见字画,故应住修。若一味住修,其力过盛,则如睡眠

为困,虽有美妙色声亦不乐见闻,故又当再作观修,过去藏中先德,於此意见极为

纷歧。有少数人如此主张,又有少数人如彼主张。直至此时,康藏名地亦

  复如是。非谓过去异口同声作一主张,今又皆另作一主张也。「如是修观时,

妄计一切分别皆是相执而破除者,不应道理。因实执分别,仅是分别之一分,前已

数成立故。」过去有一类人说,分别皆是应破分者。宗喀大师破斥甚,如云:「汝

等有无欲求解脱道之心,如为解脱故,行布施等度,皆须分别。」又云:「说法闻

法之时,心中皆不能不分别。」又云:「如於无我见,汝等亦须抉择否耶?若须抉

择,则又不能作分别。」抉择空性,须依理依教分别思惟。若谓此种应起之分别,

亦是执相执实、则出离心菩提心皆成应断分矣。何以经教反说为应生者耶?若谓凡

~P 1316

观修皆是分别,须破除者,应问汝修空性之心为是分别耶?抑非分别耶?依彼之宗

,当答非是分别。又当问彼,此空性境究显现否?若空性境是显现者,则未入道位

之一切异生皆成圣者。若空性境非显现者,则通达空性有境之心,唯见空性影像。

此心惟是分别,应是执相。故应一切异生修空性之心,亦是执相分别。通达空性之

心,亦是执相分别,则应无空性可修,且亦无空性可通达。如是则无成佛方便可作

,即不能成佛,是与教理大相违背。此由彼等不辨分别与执实执相之差别,执实,

执相,固是分别,而一切分别,非皆执相执实。此如自己是人,非一切人皆是自己

  止修观修,反复递修,务令平均增盛。而过去藏德异说纷纭。但考其修法,总

不出於任何不起分别之一途。有说名言有、胜义无者,有说名言由颠倒而有者,又

有说非有非无者。莫衷一是。甚有自称为应成派,以为应成派见全不立宗,故无过

失可指者。宗喀大师高足克主格勒仁波卿有云:「藏中先德论着异说纷纭,而修时

总不离故辙,总不外以为空性境任何亦无,无可成立,故修空慧,应任何亦不作意

,任何亦不思惟,方能契合。其中不乏多闻博学之士,而修时仍不出此,诚为奇事

~P 1317

。」先德修法,不外遮念、遮想、遮思惟。宗喀大师着作中,破此极多,极详。以

其遮破太过,差之毫,即入正见险途。此为修胜观者一大关隘,寡闻少慧者无论

矣,即善巧多闻者,亦极易堕入其中。若一切分别皆认为应破所摄,则积资忏净皆

是分别,皆应破除。如是则无成佛方便,学佛者唯有睡之一途而已。「有说凡是分

别所取,皆被正理违害者,是理所破之损减见,前已数数成立,彼非经义。」此谓

彼等由未辨如理分别,与不如理分别之差别,而谓无论是分别,非分别,皆与正理

相违。故云一切法无所取,方是胜义理智。如於瓶民其立名处一异皆不能得瓶,推

之於我亦然,与蕴一异皆不能得我。月称论中已说,故无瓶等可指,亦无我可指。

推之於心亦然,若心是有,应有来、去住。若心现住,为在身内住,抑在身外住。

又若心是有,为方为圆等何形,及青黄等何色。故有境之心,与认取相离。为境之

法,亦与认取相离。故一切法皆无可认取。若於无可认取之法而起分别,则认取即

堕入於执实执相。故总结一语,应於任何亦不作意分别,方能超出一切戏论。以此

为无上精妙之语。此与应成派见所不同者,其要点即在认识应破分上。彼将瓶、柱

、心等一切法,皆列入应破分中,故遮破太过。应成派则以为我执之执着境,方是

~P 1318

应破分。彼执着境,即无明贪着之我,亦即有自性之我,而非名言之我,故此我方

是应破。如是由一异门而遮破其正所应破,则遮破适当,不狭不过。若谓凡分别皆

应遮破,则通达空性之胜观,如解深密经所云,思择正思择等,皆是分别,亦皆成

应破分矣。若如彼等所说,一切法无论有分别、无分别、是分别、非分别,皆不可

认取。如是则於人法二无我,皆不应抉择矣。彼等以空性境任何亦无,故修空性之

心,应任何亦不作意。如是则人法二无我皆不能修。以若修,则应作意故。号称修

空性,而於能破我执之空慧,而反遮破之,如何能摧毁生死根本之我执耶?若仅心

不去执实,然无思择之慧,亦不能断除我执,彼等之任何亦不思择修法,不外将心

内摄,不为实有成就方面所劫夺而已(谓不令心趣向执实方面)。此如怀疑室中有

蛇,欲除疑者之恐怖,而告彼曰,於有蛇无蛇上皆不去思惟。试问如此,能除疑者

之怖畏否?故欲破其疑惧,应为详说如何无蛇之理由方可。又如谣传敌军压境,欲

为辟谣,应根据事理加以解释。倘仅告民众令其於有敌无敌皆不去想,试问能除众

怖否?「有说虽于余法不如是许,若於法性心有所取,皆是执实之相执。此亦执错

~P 1319

之过。」於法性贪着执为实有法性,固是相执。然除此外,凡取法性,谓皆是相执

,则凡未入圣位之行者,于胜义法性有所思惟抉择亦成无义。抉择真实义,最後决

定,此於法性亦有所取,若成相执,岂不皆成无义。

  「设作是念,若修真实为引生无分别者,由观察慧彼则不生,因果二法,须随

顺故。」此设难,谓若由观察慧以求无分别慧,因果二法则不相顺。此种怀疑,不

独藏中先德如是,即在印度昔时人士亦有之。彼不知正分别者,系谓应於胜义空性

有最极思择之观察慧,由此引生无漏圣慧(初地见道)。无漏慧生时,将加行世第

一法之慧遮止,而将一切实执分别烧除。以世第一法之慧所缘念者,固是空性,而

其所显现者则非空性,因此慧以分别为体性故。又初地无泼慧二现沉没,慧与空性

融为一味,故能烧除一切实执分别,然不烧除等同圣慧之正理分别,仅遮止而已。

「曰:世尊於此已明白解答。如迦叶问品云:『迦叶,譬如两树,为风所吹,互相

枨触便有火生,其火生已,还焚两树。迦叶如是有正分别,生正慧根,圣慧生已,

还烧分别。』此说分别能生圣慧。修次中篇亦云:『如是以慧观察,若瑜伽师不执

诸法实有自性,便能悟入无分别定,证一切法无自性性。若不以慧观察自性,惟修

~P 1320

放舍作意,彼分别心终不能灭,终不能证无自性性,无慧光故。如世尊说,从正分

别,生正慧火,烧分别树,如钻木出火。若不尔者,因果二法,不相同故。』」修

次三篇,皆莲花戒师造。此处非原文,乃略统其意。谓如是修胜观之瑜伽师,以观

察慧最极思择,于内外诸法,不执实有成就自性。(法尊译为胜义、微异。)便能

入於无分别定,证诸法法性。若不善修习者,不能以别别观察慧观察诸法法性。仅

一味不起作意,遮止诸念。彼愚疑行者之实执分别心,终不能灭。在彼未舍愚修之

前,终不能证得空性,以无慧光显现故。故亦以钻木为喻。仍引迦叶问品,如世尊

语,由分别木,生智慧火,後由智慧火,还烧分别木。否则因果有不同故。总之,

修真实义,须用观察。但用止修,于修空性之途不能进步,以无慧光照破黑故。

凡夫于内外诸法,由无明执为实有自性,因此起惑造业,此如妄执室中有蛇,生起

恐怖,为除此怖,须以正理破除,使彼於无蛇生起决定知,其怖自除。若告彼於有

蛇无蛇不应作意,彼不能生起无蛇之决定知,则不能除去其有蛇之恐怖。于诸法无

实有自性亦然。先须闻此理,次思惟此理,然後生起诸法无实有自性之决定知,方

能破除诸法有实有自性之执着。若仅告彼于诸法有自性与无自性皆不须作意,则彼

~P 1321

如能破除有自性之执着耶?因明释云:「决定知生遮增益。」谓须依因相之门,生

起决定知已,然後能遮增益之妄执,彼一味不起作意之愚修,等於凡夫本自黑

上,再加一层障蔽。又如暗室中置珍宝,欲往取之,须擎灯往寻,彼愚修者瞑目枯

坐於室外,但求上师加持,宝自入手,如何可能。当以闻慧为灯光,以思慧往寻,

方能获得真实义之如意牟尼宝。「释菩提心论云:『若见有分别,彼岂有空性。如

来悉不见,能所分别心。若有能所别,彼即无菩提。』此说若执能所分别实有,则

无菩提。若谓是破正分别慧,及破能所分别,则彼论以多门观察抉择真实,应成相

违。以彼二心,若佛不见,应非有故。」此论之意,谓若於境生起实有分别,则不

能生无实有之空性。能所分别心,谓各别实有相执之分别心。无漏圣者,乃至如来

,悉不见此。以圣慧已烧此诸分别故。若有能所相执,即未证得无上菩提。过去藏

中修放舍作意,每引此论作证。宗喀大师释此,说彼等误解,论所谓若执能所分别

实有,则无菩提句,乃破执实,非破能所分别,非破正分别慧。佛为一切智者,若

法是有,佛即能见。若佛不见,能所分别,则彼应无。若能所分别皆无,即无一切

~P 1322

凡夫有情,以具能所分别,方是凡夫故。「前论又云:『无生与空性,及所说无我

,修下劣空性,彼非能修空。』此亦非破缘自性不生之空无我性而修,是遮执彼实

有,修下劣之空性。」下劣空性,谓凡夫贪着自性无生及空性实有,及补特伽罗执

为实有自性而修。即称为修下劣空性。此种见又称为不能长养之见。空性为摧毁我

执之究竟所缘,如水灭火,为正对治。若反执空性为实有,则如水中起火,更将何

以扑灭之乎。藏中先德误解论意,以为若缘无生空生及无我而修,即为修下劣空性

。故此论特为解说此义,非破缘无生等而修,乃破执无生等实有自性而修者。「出

世赞云:『佛说甘露空,为除一切执,若复执彼空,佛说极可诃。』」意谓为除一

切分别实执,故佛说空性为不死甘露而药救之。若复执空性为实,则如执药成病,

故世尊说极为可诃。「宝论云:『如是我无我,真实不可得。是故佛俱遮,有我

无我见。』此亦是说我与无我,俱非实有,故遮彼二实有之见,非遮无我见。如前

引回诤论说『若非无自性,即成有自性』故。」藏德於上引宝论说,又误解以为

我非有非无、不可观、不可缘、不可得。故宗喀大师特加明释,此非遮无我见,系

谓我与无我其实有不可得。以破除补特伽罗我及无我之实有自性,方显无自性性故

~P 1323

。若谓非有我、非无我、非有自性、非无自性,则与回诤论说「若非无自性,即成

有自性」,之语相违。「如是般若摄颂云:『菩萨若计五蕴空,行相非信无生处』

。」此谓菩萨于五蕴空若贪着为实,犹是相执。即於无性生之要点,尚非真能信解

者。以「般若经云:『若行色空无我,亦是行相,非行般若波罗密多。』此亦是说

执空等为实有。若不尔者,则不应说,非信无生处,以信彼处亦是行相故。」上所

引诸经,皆对方执为口实者。故宗喀大师不惜广引详释,以祛彼等之疑。吾等於通

达无自性生时,须生起信解,生起欢喜。因一切通达境以「无生处」为最殊胜故。

认识此无生处为最殊胜境,方能生起欢喜信解。若如彼等所说,认识欢喜信解,皆

是行相,皆是实执者,则佛不应说於无生处作信解矣。「何故般若经又云:『于诸

行无自性应当了知而修,方是入於般若波罗密多胜行。』又云:『若为无为黑白法

,慧析尘许不可得,於世说预慧度数。』」此说有为无为诸黑白法,乃所观之法,

慧乃能观者,分析乃观时之情形,无尘许实有自性可得,乃观之结果,如是行者,

依世俗名言传称,可说为预慧度数中,亦即入修慧菩萨行列,引此经意,可见修慧

~P 1324

菩萨应用观修抉择分析。又「三摩地王经云:『若于诸法观无我,既观察已善修习

,此因能得涅盘果,余因不能得寂灭。』」此谓若於空所依事之诸法,由各别观察

慧,观其无我法性,如是观察而修,方能证得涅盘。除此而外,余因皆不能得。此

为修空性、修真实义,必须观修之最大铁证。「又心经中『舍利弗问:欲行甚深空

慧,当如何修?观自在菩萨答:当观五蕴皆无自性空。』」意谓於五蕴自性皆空,

应有所观,观时意中即有作意。心经,乃佛加持圣贤问答,等於佛说。

  法界赞云:『能净心法门,厥为无自性。』又云:『由执我我所,便遍计外界

。若见二无我,即灭三有种。』意谓欲断生死轮回,须於我我所之有无。思惟抉择

,如是则须观修。能净心之最要殊胜者,为无自性,能令心调柔,净善成熟。相续

之法,如出离心、菩提心等皆是。诸法门尤以无自性为最殊胜。如修最初法门之业

果,虽未通达无自性,亦能信解。然若真实通达无自性之菩萨,则于业果之要义,

即缘起之理,究竟通达,故於业果信解,愈加决定有力,虽纤毫之善,心励力勤修

。且于布施愈能清净圆满。通达无自性,能引生对於业果之通达,二者互为助伴之

~P 1325

情形,与空性缘起互为助伴之情形相同。释菩提心论云:「知诸法性空,即达缘起

理。稀有此稀有,应赞此应赞。」凡夫执我我所,沉沦生死,何时若能认外界色等

诸法,观察其相,抉择其有无自性。若能通达人法二无我,即灭三有种子。亦如上

引法界赞所云:若见二无我,即灭三有种。「入中论云:『若见我我所皆空,诸瑜

伽师得解脱。』故当修无我与无自性也。」此谓於我及我所自性皆空之见上,而行

止修观修之瑜伽师,能得解脱。「修次初篇引入无分别陀罗尼云:『由无作意断色

等相。』此中意说以慧观察见无所得,即不作意,非说全不作意。入无想定,暂伏

作意,非能永断无始时来色等贪着。凡佛经中说修不作意,能断相执者,皆是先以

观慧观察,见无尘许实执所缘,即于此所解义,安住正定而修。」此为莲花戒师修

次初篇引入无分别陀罗尼而释其意。谓修空性时,以慧观察於我我所执境(实有自

性)不起作意,而断色等诸法之实有相。若於色等贪着境之有无自性,不以慧抉择

,徒於实有执不起作意,不能断彼。如入无想定。暂伏作意。仅能於心令暂时不为

外境所夺,非能永断彼也。故暂伏作意,不能断我执。宗喀大师于本论中,略述莲

花戒师所释经意。因过去多误解入无分别陀罗尼意,以为无作意之方法,令心境色

~P 1326

等诸法显现不起,如是观修,实太容易,胡为释迦、龙树,均说为甚难。如龙树云

:「佛说甚深空性法,此於凡愚难通达,故佛暂不转*轮。」又如佛云:「甚深甚

难空性法,我能达此光明露,随向谁说彼不解,以故我暂不开演。」如仅不作意即

修胜观,则少慧寡闻者亦优为之矣,复何难哉。故大德曾呵斥云:「此等狗子能修

之法,世尊不应说为甚难。」「修次中篇引宝云经云,『又於内心,当寻思了解其

为空,次更寻思能了解心所有自性,亦知其空,由是了解,便悟入无相瑜伽。』」

此谓於有境之心,各别观察,最极思择,了解其法性自性本空。其次於心之法性,

以胜义理智周遍观察,亦了解其无有自性。由是了解心之法性自性亦空,便能悟入

无相瑜伽。又经云:『悟入无相瑜伽者,安住无分别空性之三摩地,而不入其他相

执。』此亦莲花戒师引宝云经说。相执,谓於「实有」有所执。「此显要先观察,

方能悟入无相。亦明显说,若唯舍弃作意,及不以慧观察法性,则定不能悟入无相

分别性。」此为莲花戒论师引宝云经文而加解释之辞。以下为宗喀大师详加解释,

「此引宝云经说,要先如理观察,故若未见真实义见,则定不能於真实义无分别转

~P 1327

。」云如理者,谓如缘起理,如一异理,先以如理观察,获得真实义见。於此见上

,方依止修观修二法,反复而修习之。又「修次下篇亦说,经中宣说不可思议超心

境等,是破妄执唯闻思慧能证深义。故说彼义,唯圣内证,余人难思。又为破除非

理思惟,执甚深义以为实有,非破观慧如理观察。若破此者,便违无量圣教正理。

」此段乃宗喀大师略摄修次下篇之文而引述者。空性,乃圣者自内触证。余人难思

,故称不可思议。如食糖者,不能想像其味,食者自知,亦不易为人宣说。有一类

人说,若空性非实有,即无空性。故又为遮彼执,说不可思议。若破观慧如理观察

,便违无量圣教正理。又云:『此修虽是分别为性,然是如理作意为性,故能出生

无分别智。乐此智者,当依彼修。』」此亦修次下篇之文。观慧固以分别为性,然

乃与教理不相违背之如理作意,故能引生根本无分别智。但此是说圣者平等无分别

智,安住於空性定中,于余相不起分别,此是应有者,非说任何亦不作意之修法也

。「当知此等是破支那堪布说:『虽不以教理抉择真实,求得正见,只要全不作意

而住,便能通达真实。』最为切要。」此明莲花戒论师此段(修次第三篇)之说,

系为破斥曾至西藏之大乘和尚所说。若与修次各篇所破,详细对照,方於中观之正

~P 1328

途与险路,可明白认识。修次各篇,广破大乘和尚之见,此仅举其粗细,以遮修习

胜观歧途。本论之於此反复详说者,亦为针对当时惑于支即堪布之恶习而言,非破

一切汉僧。至於汉地切要与否。余则不知。就藏地论,则最为切要。藏中人士,虽

亦闻思抉择,然修时则舍其所闻思者,而另用任何亦不作意之修法,丁此五浊恶世

之末,见浊、烦恼浊,最为识盛。彼等口虽堕负,而心中犹不能放弃成见,此即见

浊之力所致。若不追随宗喀大师之後,善事明师,依教依理善为抉择,仅恃恶慧寡

闻,纵毕生辛勤,言修空见,决入中观歧途。於我执丝毫无损。又大乘和尚,一面

主张任于何境均不分别,然一面又说,善男子,我当传汝心印。以此,则其师弟间

,皆有传法心印之作意,故是自语相违。师既主张任何境全不作意,其弟子即不应

于其任何境全不作意之教授而起作意,如是则其教授即成无义,即不可依,应成为

不须教授而修。」「如是修法,昔诸道次教授中,亦有说者,如博朵瓦碑崩论云:

『有于闻思之时,以理抉择,修时惟修无分别。如是,非真对治,以别修无关空故

。』觉窝亦云:『由谁得证空,如来记龙猛。现见法性谛,弟子名月称。依彼传

教授,能证法性谛。』」「此引导法,如觉窝中观教授所说,与莲花戒论师意趣相

~P 1329

同,惟稍广而已。」此段为宗喀大师明其所说止观间杂修习之法,系根据于文殊、

弥勒、龙树、无着、寂天、阿底峡大菩萨而来之教授。云「如是修法,昔诸道次教

授中亦有说者」句,此道次,指阿底峡尊者所造,及噶当格西所阐扬之道次。「碑

崩」乃摘录一种教授纲要之小册,犹今之手册然。如文殊、度母等法,皆各有其碑

崩。汉译为犊瓶集。此处所述,乃单就博多瓦之碑崩所记者而言。云「别修无关空

」者,谓不能真正对治我执。盖欲显正义,必先破邪执。由闻思而抉择所得之意义

,修时即当依之而修。故有「初务广大求多闻」之赞颂。于修一切法门皆然,而中

观尤甚。故又有「寡闻为修中观之障」之语。若未经闻思而修,则修时如理与否?

如量与否?合体与否?均无从自知也。云「修时以缘起,或一异等,即当观察,亦

略无分别住」者,谓无论依缘起,或离一异法,任修何种,皆须观察,由此闻思所

得之决定知,即慧之一分,亦称为见,所谓空见之见者即此。由此依寂静地而修,

得大通达,即称为修所成慧。宗喀大师尝云:「应依所闻,而後依理智抉择思惟,

最後乃依清静地而专修。」此即修三慧之次第。修空观即当依此次第,先由多闻,

~P 1330

次依理智抉择,增减执得决定知,最後即依缘起因相之理而修,或依离一异之理而

修,最後於缘起或一异中皆无自性之理上,即安住於此,不缘于余,即称略住,觉

窝二字指阿底峡。此为当时弟子辈尊重上师,称之为觉窝尊者,或简称觉窝。云「

亦云」者,此指阿底峡所造之中观二谛论中所云。颂中首句乃设问,谓由谁能证空

性。下答:如来授记龙猛,能得佛密意,现证法性胜义谛。弟子月称有二说:一说

龙猛寿高,月称为其晚年及门弟子,因月称自说亲承龙猛教,得五要义及中观见。

一说为承传弟子,乃异世私淑龙猛者也。博多瓦为阿底峡再传弟子,亲承仲登巴之

教。大乘见分二:一依龙猛所说之规,一依无着所说之规。阿底峡尊者乃依於前者

,尤以月称为主,宗喀大师亦然。「如是修观时,所有六加行法、正行、结行、中

间所应作事,皆如前所说应知。」此明修观加行等法,亦如前所说。加行,谓陈设

身语意所依等。正行,谓寻觅所缘安住而修。如是反复以止修观修,间杂而修。结

行谓发愿回向。中间所作,谓下座後调节眠食等。

  修观加行,于初业有情尤为重要。颇公云:「如欲美食,须先选购材料,用意

~P 1331

烹调,而後正食时,方得享受。又如种田,须先深耕易耨,然後方得丰收。故须先

积资忏净以为加行,然後方能得胜观之果。修正行时,先将所缘决定,令我执所缘

境现起。或依缘起因相,或依一异之理,先抉择获得决定知後,然後止修观修,间

杂而修,如前所说。完结行时,不外以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余俟讲马车时详说。於

所缘不明,即入於沉。由贪欲境引生作意,即入於掉。於沉掉相,须认识清楚。尤

其入於微细沉掉,须能认识,然後如前讲止时所说方法,以除去之。

 

 卯四,成观之量

  「由如是善观察慧观察修习,乃至未生如前轻安,是为随顺钵舍那,已生轻

安,即是真实钵舍那。轻安体性与生起之理,俱如前说。此复已成正奢摩他,未

尝退失,亦有由彼所生轻安,故非略有轻安便足,要由观修自力能引轻安,方成

钵舍那。缘尽所有性与缘如所有性之二种钵舍那,此理相同。如解深密经云:『

世尊,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於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作意思

惟,如是作意,当名何等。慈氏,彼非钵舍那,是随顺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P 1332

』般若教授论亦云:『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止,即於如所善思惟义内三摩地

所行影像胜解观察,乃至未生身心轻安,是名随顺钵舍那所有作意。若生轻安,

即名钵舍那。』若能自力引生轻安,亦能引生心一境性。故由观修自力引奢摩他

,是先已得奢摩他之功德。如是善成奢摩他者,即观察修亦能助成胜奢摩他。故不

应执凡观察修便令住分减少。」

  行者不知修观歧途,与成观之量,往往易生我慢,妄谓自己已修成。此亦与前

讲止时相同,有随顺及真实之二种。「由如是善观察慧,观察修习,乃至未生如前

轻安,是为随顺钵舍那,已生轻安,即是真实钵舍那。轻安体性与生起之理,

俱如前说。」所谓如前轻安者,非谓前得止之轨安,须由各别观察之力,别引轻安

,方是胜观之轻安。前说止观间杂修法,即观後稍住於止。令已得之止不退。止以

定为体性,观以慧为体性。由胜观所引轻安摄持之智慧,即是胜观体性。身心之粗

重皆得调伏除去,於善事业具有堪能,不生劳倦,此即胜观轻体相。先由心轻安引

生身轻安,次由身轻安引生身轻安乐,复由身轻安乐引生心轻安乐。胜观之轻安,

虽非止之轻安,然其体相与生起之次第,则与止轻安同。由止修纯净所引生之乐,

~P 1333

即止轻安。观修纯净所生之乐,即观轻安。「此复已成正奢摩他,未尝退失。亦有

由彼所生轻安,故非略有轻安便足,要由观修自力能引之轻安,方成钵舍那。缘

尽所有性与缘如所有性之二种钵舍那,此理相同。」此明观之轻安,别於止之轻

安。观修纯净,如诵度母赞至数十年者,但一缘念,即能任运背诵,不假励力思索

。以串习纯熟,其心清净,故亦能引生轻安之乐。观轻安生起後,不唯不使止轻安

退失,反令止轻安辗转增上。观成之量,非由少数行者自己修习经验而说,乃根据

佛说。如下引经文,「解深密经云:『世尊,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於如

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当名何等?慈氏,彼非

舍那,是随顺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此经,由慈氏问佛,若未得胜观引生轻

安,于所闻法如是善为思惟,即以此等法为定所缘,此种作意,可否称为胜观?佛

答:只可称随顺胜观。阿黎先登把「般若教授论亦云:『彼由获得止之身心轻安

,为所依止,即於如所善思惟义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胜解观察即名钵舍那。』

」此谓随顺须先已获得止轻安,修胜观时,内三摩地所行影像,即空性境。此境即

初现空性之痕迹。於空性义(即空性影像)胜解观察。若未由观察修引生胜观轻安

~P 1334

,但名随顺钵舍那所有作意。「若能自力引生轻安,亦能引生心一境性,故不

应执凡观察修,便令住分减少。」初业有情,未得止者,多用观修固不易得止。然

既得止後,观修之力,不惟不妨碍止,且能令定分增长。一般人於住分及心一境性

有所误解,以为一心缘黄,不能稍移一点,方是心一境性。不知止乃住分,观乃明

分。由观纯熟,与住相应,成为一体。此时明住二分俱有,故不能说观即妨碍止,

以明住二分成一体故。

 

寅三,止观双运法

  「若未获得如前成就止观量时所说之止观,则无可双运。故双运时,必须先已

得止观二法。此复初得钵舍那时,即得双运。其中道理,谓依先得正奢摩他修观

之力,若时获得如前奢摩他时,所说不作行,任运运转作意,即成双运。声闻地云

:『齐何当言奢摩他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说明双运转道。答:若有

获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住心,谓三摩多。彼用如是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於观法

中修增上慧。彼于尔时由观法故,任运转道无功用转,如奢摩他道不由加行,

舍那清净鲜白,随奢摩他调柔摄受。齐此,名为奢摩他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

~P 1335

转,由此名为奢摩他钵舍那双运转道。』修次下篇云:『若时远离沉掉,平等俱

转,任运转故,於真实义心最明了,当缓功用而修等舍。当知尔时是名成就奢摩他

钵舍那双运转。』是从得真实钵舍那之界限而立。般若教授论云:『其後即缘

有分别影像。若时彼心无间无缺作意相续,双证二品,尔时说名止观双运转道。止

观为双,运,谓具足,即互系而转也。』言无间缺,谓不须放置观修,别修无分别

住,即由观修便能引生无分别住。双证二品,谓证缘无分别影像之奢摩他,与缘有

分别影像之钵舍那。言相续者,谓观察之观与观後安住之止,二非同时。然以观

力引生真实奢摩他时,则缘如所有性择法之观,与专住如所有性之三摩地止,相应

俱转。尔时止观和合,即所谓平等俱转。然此要得修所成慧後始有。若仅不坏无分

别止,兼能观无我空义,犹如小鱼游静水中,只可说是止观随顺,全无真实止观双

运之义也。如是止观双运之理,当知如彼清净教典所说。余增益说不可凭信。菩提

道次第之正理抉择、教证、修法俱如广论应知。」自宗说,未成止前观察修,可作

~P 1336

止障。已成止者,反成助伴。不同余宗说凡观修皆为止障。宗喀大师尝言:「不唯

修止,咀能以智慧作观察修,由是而得止观双运者,甚为稀有。」此谓得真实合量

胜观时,即得双运。非止观成後,别修止观双运也。「若未获得如前成就止观量时

,所说之止观,则无双运可言。故双运时,必须先已得止观二法。此复初得钵舍

那时,即得双运。此中道理,谓依先得正奢摩他力修观,若获得如修止时所说之不

作行任运运转作意,即成双运。」前讲止时所说四种作意:一、力励运转作意,二

、间缺运转作意,三、无间缺运转作意,四、无功用运转作意。止修时有此四种作

意,观修亦然。已得止而作观修者,其初因久习止修故,于观修不甚串习,故须励

力观察。次则以正知正念速除沉掉,虽能观察,而有时间缺。再次其力愈强,无有

间缺,最後不须励力,而明住分皆具,即称不作行任运运转作意。若缘空性境之胜

观,至此位时,则已将入圣流。此处所说,乃由观修而成之四种作意。真得胜观时

,住分明分皆具。其住分即止之体,明分即能观之智慧,故称止观双运。「声闻地

云:『齐何,当言奢摩他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若获得九相心住中之第

九相住心,谓三摩多。双运转道。』」得第九相住心,由此而入圆满三摩地,

~P 1337

为所依止而修胜观。此时所修之观,较前为胜,故称增上慧。胜与增上,在藏文皆

为「拉」字。如是依止勤修,观修至纯熟时,如诵熟书,不由念知之力,如顺水推

舟,沉掉不生,亦如得止时无功用运转者然。此时之观,清净而无沉掉,调柔而极

听命,不失所缘,亦不缘余境,与止随顺,以轻安乐感,摄受慧分,齐此明分住分

,不畸轻畸重,名为止观和合,一体平等,同时俱转。总之,依九住心得轻安之殊

胜止後,即勤行修观。修至於思择境纯熟,不须用力,即於境转,亦如修止成时,

不须用力,即无沉掉,身心调柔,具大堪能者然,如是即名止观双运。「修次下篇

云:『修观之时,若能远离沉掉,平等俱转,即于真实心最明了。当缓功用而修等

舍,当知尔时,是名成就奢摩他钵舍那双运转道。』此是从得真实钵舍那之界

限而立。」此谓能远离沉掉,即能平等俱转,即能自然流入於所缘境。此时心最明

了,为免沉掉反再起故,当缓勤修功用而修等舍。以此时心已纯熟,若再加功用,

反令沉掉生起故,彼时即成止观双运。「般若教授论云:『其後即缘有分别影像,

若时彼心无间无缺,作意相续,双证二品。尔时名止观双运运转道。止观为双运谓

~P 1338

具足,即互系而转也。』止所缘境,称无分别影像。观所缘境,称有分别影像,观

修之力,无间无缺,於所缘境作意相续,谓止中有观,观中有止,互相连系而转。

言无间缺,谓不须放置观修,别修无分别住,即由观修便能引生无分别住。双证二

品,谓证缘无分别影像之奢摩他,及缘有分别影像之钵舍那。言相续者,谓观察

之观,与观後安住之止,二非同时。然以观力引生真实奢摩他时,则缘如所有性择

法之观,与专注如所有性三摩地之止,相应俱转。尔时止观和合,即所谓平等俱转

。然此要得修所成慧始有。若仅不坏无分别止,兼能观察无我空义,犹如小鱼游静

水中,只可说止观随顺,尚无真实止观双运之义也。」依总说,止观二者同时。若

细微说,实非同时,观察之观,与胜观不同,此段乃甚难解处。文殊亲向宗喀云:

「一切难处,汝应向末世众生明晰而说。」青海有降央谢巴,其着述中有云:「止

观同时,为一大难处。」亦即指此。止修有二:(一)有分别止修,如缘佛像,分

别其形量颜色。(二)无分别止修。此中又三应知:一、由观能引生止。须已得止

後修观纯熟方能。二、将得胜观时,由轻安乐方能令止增长,故说由观生止。须将

时间辨清,非谓一切时也。三、於自所缘境一心不乱,无沉无掉,专注一境,不余

~P 1339

散乱,即称为止。非如余宗所说一心死住於黄色上,方称为止。故以观慧观空性境

,但心不乱亦称为止。以胜义空性为所缘,择法之观与专注之止,所缘及时间二俱

相应,其时之观,已极纯熟,不动不乱,观中有止。胜观中亦有住分止修,即前说

观之三门类中。(一)有相钵舍那,即有住分止修。惟於自所缘境相,念知而住

,不别寻求伺察。第九住心时,其定力亦如水静无波,此时若兼观察无我义,如静

水中有小鱼游行,虽不妨于水之澄静,然不能称为止观双运。以尚无止观一体之义

故。「如是止观双运之理,当知如彼清净教典所说,余增益说不可凭信。菩提道次

第之正理抉择,教证修法,俱如广论应知。」总说修法,先依菩提心教授,令心真

实生起,下至相似生起。次乃选择与自相应之所缘而修止。得止後,乘定力未退之

时,认识胜义之应破分,即所执实我。乃以分别观察智抉择其有无。最後得实我无

有之决定知,即行安住。又再以观察智抉择,得决定知,又行安住。如是反复观修

止修,间杂而修,最後已能明察秋毫之末,乃得止观双运。讲止观竟。

 

 

    卷二十

  「今者於摄道之总义,略为说之,最初道之根本,於依止善知识之理趣,当净

治之。次於闲暇生起无伪。欲取精实,以是修习,由内惩诫,为生此故,宜修暇满

诸法。次若未反求现世之心,则於後世不生猛利之希求,故於身不久住之无常,及

死後飘流恶趣之理,应励力修习。尔时以生真实怖畏之念,于三宝功德,心生至诚

之决定,而住共同皈依之律仪,於共学处而勤修学。次於一切白法根本之业果,由

多门中生起深忍之信,令其坚固,以致力於善不善之行止,而当恒住於四力之道。

如是若将下士诸法类贯入其心,更多思惟生死总别之过患,从总生死,遮止其心。

次知生死从何而起之因,是为惑业,而生起真实欲断之心,总於能脱生死三学之道

,别於自所受之别解脱戒,当努力焉。如是若将中士诸法类贯入其心,如自堕於海

,有情诸母亦皆同尔,而为作意,修习慈悲为本之菩提心,如何能生,须当励力。

此若无者,则六波罗密及二种次第等,皆如无基而建楼阁。若於彼稍生一二领受之

行相,则以仪轨受戒,於其学处而为努力,以坚固愿心,应听闻诸广大行,了知行

止之诸界限,於彼而生希求。彼若生者,即以仪轨而受行戒,於成熟自身之六度,

及成熟他身之四摄等而修习之。别于根本堕罪,当舍命守护,中下品缠及诸恶作,

~P 1344

亦励力而毋令染,设或有犯,当於还净而精勤焉。次於後二度特须修学,于修静虑

法善巧已,则修三摩地而于清净之二无我见,当如何能於身心生起而得之,须知住

于见上修习之规,而为修习耳。於如是之静虑及慧,施设止观之名,除於此二更无

余者,是变菩萨律仪已,从彼学处中而出也。此亦须修下下道时,於上道愈起欲得

,若听闻上时,於下愈起欲修也。修彼等时,亦须断除分别,使心平等,如是若於

引导之善知识敬信微薄,是则断善妙资粮之本,故於依止法须应努力。若于修行勇

锐微弱,当修暇满法类,倘於此世耽着若甚,当修地常及恶趣过患以为主要。若见

於所受制之界限缓慢,则修业果为主。若於生死厌患微小,则求解脱惟成虚语,当

思生死过患。若任何所作於为利有情之心不猛,是断大乘之根本,故须修习愿心。

若受菩萨律仪,于行修学,其执相之系缚若过坚利,宜用理智破坏执相之所缘,於

如空如幻之空性而修习。心若不住所缘而作散乱之仆使,则当修心一境性而为主要

,是诸前贤之所说。由此为例,诸未说者,如应了知。总之莫成一品,须令身心於

一切善品而能安住也。辛二、别于金刚乘修学之法者,如是于诸显密共道净修之後

~P 1345

,不应犹豫当入密乘,此道较余法特为宝贵,以能速疾圆满二资粮故。若入彼者,

当如道炬论所说,于初令师欢喜,较前所说尤须增上,此亦须於彼中所说最下之性

相全者,而如是作也。次应先以密部根据所说之灌顶,成熟自己之身心,次於尔时

听闻所受之三昧耶及律仪等了知守护。若犯本罪虽可重受,然道之功德,於身心生

起极为留难,故当励力毋令染污。粗罪不犯,亦当致力,设有所犯,亦当作诸还净

之方便,此乃修道之根本。彼等若无,如基础损坏,则楼阁必倒塌也。文殊根本教

王经云:『能仁於坏戒,不说咒成就。』如是所说等之三种成就,任何亦无也。於

无上瑜伽之经中,亦说不护三昧耶及灌项下劣、不了真性,以此三者,虽行修习,

任何亦无成就。若不守护三昧耶及律仪而言修道者,是飘流於密法之外。如是能守

护三昧耶及律仪於密道而修者,若於下三, 部,则於有相无相之二种瑜伽以次修学,

如于上部则於二种次第瑜伽依次而学焉。以上是唯名言略示转入密咒之方隅,广者

须於真言道次第中而知也。若如是学,即是於摄一切显密扼要之圆满道体而修学,

能於所得有暇具足义利,将佛圣教於自他之身心增广也。」

~P 1346

  兹当略说道之总义,(见广论))欲得最後果位,皆与前前有关。佛所说一切

成佛法门,不外三士道所摄。上士道以发菩提心为入大乘之门,然欲菩提心生起,

须有出离心。欲生出离心,须先了知下士道。欲知下士道,须先依止善知识,故於

依止善知识法,心中须相应生起。于依止功德、不依止过患,依教依理,善为抉择

修习,以断疑虑。依止善知识者,以已得暇身为摄取心要故。故须先具真实(非假

)取心要欲。吾人造无谓业,空过此生者,皆无取心要之欲故。此欲若真实生起,

则不待他劝,自能内策。亦不致口头说修或推延後日再修。古德云:「暇满生起,

离无义。」吾等於暇满大义,心中皆未生起。若生起时,则于一刹那时皆不令空过

。必须取得代价,较惜万金或如意牟尼宝尤甚。人身万劫难得之理,稍有智者,本

易了解,惟不易生起与此大义相应之心。古德云:若生起暇满大义之心,则於无义

之事,必生追悔。如商人血本不能生息,彼即痛悔不堪矣。

  已修暇满大义,而生起取心要之欲乐,则应进修次一法门,即轻现世、重後世

。取心要欲乐,乃入一切道次之门。吾人若为现世微少安乐所萦绕,则不仅关闭此

~P 1347

入道之门,亦且如旅行在中途有所留恋,不复作再前往胜处之准备。为对治此,当

修此生无常,决定是死。死後识性不灭,随业力流转,不得自在。而诸业中,吾等

又以恶业为多,故修死无常及流转之苦,而取中士道心要。但此犹未为足,须取上

士心要。上士心要,即发菩提心、六度、四摄,直至成佛等是。此若不能,则取中

士解脱心要。再次则取下士人天增上果。然此三者,皆不限於此世,而在後生。故

对治重现世之法门,惟一以念死无常及三恶趣苦为前提。藏中大德云:知此者虽多

,然能亲生感触者少,大都挂在口耳之间。一、若修决定死至合量时,必如凡夫真

临死时,身心为之战栗。二、修死来无定期合量者,须如众多怨敌,以诸枪械将自

围逼,命在须臾,无可幸免之情形。修临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至合量者,

觉除佛法外,世间诸余一切皆味同嚼蜡。此三者为念死法切要根本。开之为九相。

约之三决定。博多瓦格西云:「余能于暇满大义不致空过,稍得进益者,皆无常加

持我之功德。」吾人平时每多浅易视此。先哲亦多了解此理,不待佛说。须知此门

,极关重要。地上菩萨,亦念死无常为一铁槛,不易越过,何况凡夫。金刚乘中,

以髑髅为饰者,亦无非取触目惊心,提起行者念死无常之心,幸勿视同寻常。知死

~P 1348

无常,随诸不善堕入恶趣之理;修此时,当修自己甚易堕入,生起决定心,不可如

隔岸观火。如怖畏心真实生起,则必寝馈为之不安矣。藏谚有云:「怖畏愈甚,则

求救愈切。」即此谓也。归依原文有:(一)一心归向,(二)诚信,(三)求救

护三义。故怖畏求救,为归依之一种条件。应于三宝功德有决定知,生起诚信。於

恶趣生起真实猛利怖畏。具此二者,方得归依之体,入於学佛者行列。今世多有妄

称通达空性成就生圆二次者,若细观察,彼等是否已得归依,尚属疑问。应知佛为

能求护者,法为正救护者,僧为救护助伴,故应信佛、修法、敬僧。法不外舍恶取

善二种。然业果法门,最不易信解。故应依多门而修。依佛圣言,佛为不诳语者。

须於贤愚因缘经等详观,再以现见因果为之参证。若生起坚固深忍胜解,虽於微细

之善,亦令缘起不空而勤行之。虽於微细之恶,亦生怖畏而不取作。此为下士法之

基础。然仅此亦不能解脱生死,故应於生死过患,若总若别,审谛思惟。如冤亲不

定等诸苦,蕴萃於心。知贪着轮回,等於锢疾。应多方对治,乃能除去。如何对治

?当思无始轮回,无异辗转久羁牢狱,须生起一种刻不容缓急欲脱离之心。复思此

苦,无非由烦恼业力所致。佛初说法,即示四谛,说此是苦谛,此是集谛。知生死

~P 1349

剧苦,皆由烦恼业力而来,乃说灭苦断集之道,即戒定慧三学。而戒又为定慧之基

础。以具戒然後定慧方能稳固。次当进修上士道,由知母、念恩、报恩方能生起慈

悲。然此又不能无因而生,当思一一有情,不唯曾作我母,且屡作我母,如是方能

将漠不相关之一切有情转成亲爱,生起爱乐之心。此心生起,再思彼等无不欲避苦

趋乐,而彼等以颠倒故,不能识认,所求适得其反,如是取舍,诚为可悯。由是而

生起慈心悲心,而为之拔苦予乐。亦如自己微苦亦不愿受,大乐亦不厌多之心,由

是生起我愿为之负责之增上心,由是引生大菩提心。又当思我虽具有恳切负责之心

,然仅一种心愿,而无现实功能。且一己尚未得拔,何能救护他人,乃思惟具足此

功能者唯佛、佛之三业功德、悲智功德、事业功德,皆具救护一切有情功能。由是

生起为利有情自愿成佛之心,此即菩提心。一切善法,若无此心以为坚固地基,则

无异于沙滩上建庄严楼阁,不旋踵即倾圯矣。故说菩提心为入大乘之门。又成佛最

速方便,无过无上瑜伽。然若无菩提心,则以非大乘之人,而修大乘之法,如何能

得成就。故菩提道次,乃宗喀大师令吾等速得成就之悲心教授;若吾人能视如衣食

~P 1350

之不可缺,辛勤修学,自依止善知识至生起菩提心,亦不久即能成就。

  由七支教授,略能生起菩提心已,当如仪受勤行学处:(一)思惟发心胜利,

(二)昼夜六时勤行发心,(三)不舍有情,(四)勤积二资粮。次当坚固愿心,

令後世不退。远离四黑业,勤行四白业。次听闻菩萨广大行经论,如入行论、宝云

经及诸方广。密乘戒,先受後学。菩萨戒,则先了知行止分际已,方受。行心律仪

,有十八重,四十六轻。具足四缠,则舍根本。云何四缠?即无惭愧、不观染过、

不追悔(尚思更作))、嬉戏放逸(谓犯後尚自鸣得意)。四者之中,仅犯其一,

尚不入于根本罪。守戒当如牛护尾,虽舍命不渝(雪山牛,极爱护其尾,一毛

挂树,必解脱方行,虽猎者持枪在前,亦所不顾。)行者须当如是。初业有情,由

不恭敬门及放逸门易犯诸戒,应勤还出。否则即成不观过失、无追悔、惭愧及嬉戏

放逸而将轻罪转成根本罪。忏净有仪轨,用总忏悔文亦可。次当修最後二度,否则

不能进修以完成菩萨功德。庄严经论、声闻地、解深密经、修次各篇,皆修定之重

要典籍,已知道之概要,真实修时,修下欲得上,闻上欲修下,方入於道之切要。

~P 1351

若修下不乐向上,或闻上法而思躐等,反以修下为迂回者即入道之切要。圆次由於

生次,生次及大乘法,须由菩提心生。菩提心由慈悲生。慈悲由知母、念恩、报恩

生。慈悲乃缘他有情苦而生,若尚不能缘自己生死之苦,如何能缘他有情之苦,而

生起悲心,此入行论所说。故须先生起自己于轮回不能忍受之出离心。但三有轮回

为微细苦,欲认识此苦,又须先认识下士道所说三途粗猛剧苦。欲生此三途剧苦怖

畏,又须先观待念死无常及速取心要之心。中士道细分出离心,关系下士道远离恶

趣之粗分出离心。念死无常不能久住之心,即缘念於後世,而後世以恶趣易集故,

又多入於三恶道,由是即生起怖畏三途苦之心。又若无思惟暇满大义,速取心要之

心,不能生起念死无常之心。而此诸义,又须由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起。故知圆

满双运身,穷究根源,皆从依止善知识而来。颇公讲授生圆二次第时,常开示应由

最初根本法门修起。故欲得胜观,应郑重勤修正定。欲得正定,应郑重勤修菩提心

,乃至欲得中士道,应修下士道。所谓切要,如人身有病,於其窍六施以针灸者然

。于诸次第法门用力应平均,不可强於此法而弱於彼法,应以聪慧观察于诸法门,

皆能强力而修。修暇满时,若不能如修依止时之有力,则应励力勤修,令其力增上

~P 1352

,亦如前修依止时之量。此乃就已修之人而言,若尚未修者,则於一切法门力皆微

细,更不待言。已修而未至者,须以聪慧观察,于何法门尚有弱,即于此点致力以

补足之,总之凡不愿利他者,即为自利心太强之象徵。若着相布施,则当以理智破

其执相心。入座观空,後得观如幻(此为上师所开示之要义。)菩萨行六度时,若

犹执相,则如净饭掺毒。若於善缘,心不安住,此心为散乱所役使,则当修止。以

上乃噶当格西所说者。最要之义,为从依止善知识起,乃至胜观诸法门,专修一种

,不能成佛。故说唯修空见,或唯修定,即能成佛者,皆不应理。以须有具一切断

证功德,方能成就色法二身故。而一切道次,又以出离心、菩提心、空慧、三为津

梁,就中又以菩提心为主。以前一切法门,皆为成熟菩提心之方便,不可或缺。乍

视颇似繁难,此因未修之故。若勤串习,亦不甚难。例如一部机器,常人见之,茫

无头绪,若在工程师,曾加串习者,则能得其枢纽,不难控制而得其用。如於前所

说学行法之次第进修已,最後别于金刚乘修学法分三:一、堪学密乘法器。颇康二

公皆云:密乘固为成佛大法,最堪赞叹。然如狮子乳,土钵不堪承受。惟丁此末世

,以劫浊见浊之故,一般学人欲修无上密乘,而忽略菩提心及空慧,一若其前生已

~P 1353

修成者然。推究其动机,无非欲迅速得成。以一平庸之人,数年之间,立获了不得

之大成就。如此动机,无非为虚荣心而发。所学虽属妙法,亦断无成就之理,此不

过劫浊之象徵而已。菩提心乃显密共道,依经教说,若能真实生起,固为最上。依

口诀说,即能相似生起,亦能入密。经云:「一佛出世,如优昙波罗花,暂时得见

。」此谓值佛出世为极难事。但此劫中有千佛出世,尤为难得,故古佛赞为贤劫。

吾等生当此世,固属幸运。然亲得值遇者,亦属不易,昙花之喻,即比其逝之速也

。过去如光音佛、迦叶佛,皆未转金刚乘*轮。虽不能说彼无密法,然若存若亡。

千佛最後一佛为默巴朗遮如来,曾发愿,凡过去诸佛一切诸法门,我皆应有尽有,

故此佛中具足大小三乘,显密诸教。除此而外,余佛不全转一切*轮。吾等值此贤

善因缘,极为不易,勿令良机坐失,以其速能圆满二资粮故。但真入密道,须具菩

提心,安住密乘。否则虽得灌顶,不得称为入密,不过略染习气而已,然此亦属难

得。密相续云:「菩提心生已,方能达密道。」此明入密之不易也。

~P 1354

  第一次第,如以财敬,奉教行等,令师欢喜,较前学显尤甚。师应具谨护三门

,严持戒,无谄诳,善巧密道,并绘事等各种功德。最低限度,亦应善巧灌顶诸事

,具戒定慧,成熟合量法器,不生疲厌。(一)善得灌顶,护持禁戒。(二)依本

尊法,专修仪轨,如法完成者。及于修本尊法一切作为不疲厌者。(三)依上师作

风,不稍失坏,而为弟子灌顶,尤须德胜於过。此乃最低限度,下此即不合为师之

量。以上说第一次第,具菩提心以成熟身心,令成善堪能法器竟。

  再学第二次第,成熟灌顶因。寻得具德相金刚阿黎已,须依清净续部能熟灌

顶,以成熟身心。作部,但有净瓶灌顶(摄有二种)、行部,加五部灌顶。瑜伽部

,再加金刚阿黎灌顶。无上瑜伽部,再加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及句义灌顶。四灌

顶俱全。以上说第二次第,以如法灌顶成熟身心竟。

  再学第三次第,受持三昧耶,以成熟身心。作、行二部,应守愿菩提心之八种

,及行菩提戒之十八重、四十六经。瑜伽部,即有金刚乘戒;无上瑜伽,具有十四

根本及八支分。别解脱戒,不可重受。金刚乘戒依诸方便忏净,如诵百字明百万遍

之类,虽可重受,然於生起生圆二次功德最为稽留。且再得灌顶,亦只可忏粗罪。

~P 1355

凡犯戒者,均无上中下三品成就。无论作行瑜伽无上瑜伽何部成就,皆不能得。密

宗下三部无生圆二次。未通达空性者,称有相瑜伽。已通达空性者,称无相瑜伽。

生起菩提心,令自己已成法器後,即不须依作,行瑜伽之次第顺次而修,可於四部

中随自根器任选一种;但必须先修生次,以为成熟圆次之生因,然亦非修护轮、坛

场、本尊,即为生起次第。须于三有合修,方为生起次第。修生次,乃为断凡俗知

见。圆满次第,谓即就善堪能之身心,依於殊胜方便,而圆满空乐要道。此中有五

次第:一、身语寂静,二、心寂静,三、幻化身,四、光明身,五双运身。此又分

二:一、有学双运,二、无学双运。此处所说双运,谓光明与幻化和合,非前所说

之止观双运也。无学双运,由有学生;而此又须由幻化光明各别修成而来。由意寂

静而後证光明身。心寂静由身语寂静而成;而此又须由生起次第而来。生次由灌顶

,灌顶由生菩提心;而此又须依次乃至从依止善知识而来。如是每日从依止善知识

起,乃至止观,能串习一遍,然後依自所受本尊法修习,则此日不为空过,而成为

有代价,有意义。「佛说显密二种道 於中显教诸经论 能生无碍大辩才 速得通

达为教授 又于密教诸共道 亦能光显净身心 特於内外大小乘 大乘显密及诸续 

~P 1356

 二次第等所共须 正修妙三摩地法 如智者论已善说 能除行者诸歧途 为利诸

求解脱者 重着菩提道略论 如斯甚深广行道 是由弥勒与文殊 龙猛无着寂静天

 辗转传来三法流 汇归阿底峡尊者 揉成殊胜之教授 愿此所得诸善根 回向众

生利乐本 如来圣教久住世 永离一切诸垢染 谓摄一切佛语之枢要,龙猛无着二

大派之准绳,胜士趣入一切智地之法轨,三类士夫修持之次第,宣示一切完全之菩

提道次第。是听闻阿兰若者,传内邬汝巴及传仅拿瓦相传之二,并从博朵瓦传夏惹

瓦,及博朵瓦传多巴诸教授义,从广道次中,此复略摄。

  多闻刍修断者宗喀巴善慧名称,着於具善山也。吉祥圆满。」

  菩提道次,乃三界法王宗喀大师心要,总摄三藏十二分教要义。分四大科,第

四科中分二:一、依善知识,为道之根本;二、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二中又分

二:一、於有暇身劝受心要、二、心要受持之法。由第二中又开出三士道,上士道

修心之次第,最後为学行法。马车,即学行法中之提要法。兹先将略论後略颂略释

~P 1357

,次讲马车。略论前五颂:「佛说显密二种道,於中显教诸经论,能生无碍大辩才

,速易通达为教授又于密教诸共道,亦能光显净身心,特於内外大小乘,大乘显密

及诸续。二次第等所共须,正修妙三摩地法,如智者论已善说,能除行者诸歧途。

为利诸求解脱者,重着菩提道略论。如斯甚深广行道,是由弥勒与文殊、龙猛、无

着、寂静天,辗转传来之法流。汇归阿底峡尊者,揉成殊胜之教授。」此前五颂也

。谓佛所说,显密要道中之显教,皆摄於此。最後一颂:「愿此所得诸善根,回向

众生利乐本,如来圣教久住世,永离一切诸垢染。」菩提道次辗转作教授,不但显

教,即密乘无上瑜伽与下三部,及生圆二次所依之定,亦於此明显开示。大师先在

热振寺造广论,恐後学易入止观歧途,复在噶登寺造略论。略论有三种特殊意义:

一、摄一切佛语为教授,二、显示无余净身心法,三、遮止止观歧途。加持派,由

文殊、寂天、阿也拉得惹(巴阿多吉)、勇金刚、仁青巴瓦、金洲大师传阿底峡、

仲登巴、博多瓦、伽喀巴(敬俄巴)。着作之地吉祥,即佛昔授记止公与德顿之间

将建大兰若,即今噶登寺。着作者吉祥,大师乃三界法王。着作之论吉祥,乃利益

众生,令得解脱之正法。以上释略论竟。

~P 1358

  次讲「马车」,此乃提纲挈领之科判,为切要中之最切要(乃座上自修之科判

也)。即发心已,学行法分二:一、修学能成熟自相续之六度,二、修学能成熟他

相续之四摄。初又分三:一、总修佛子学行法,二、别修後二度学行法,三、修学

金刚乘学行法。初即六度四摄。所谓发心已者,谓发起菩提心已;此指真实菩提心

而言。道之根本为依止善知识;依止之意,乃为明暇满大义後,欲取心要,故须轻

视现世、重视後世。然仅此犹不足,故须转入中士道,生起真实出离心。此仍未足

,尚须转入上士道,发菩提心。菩提心为入大乘之根本法门。依七因果言教,及自

他相换教授,须令自心,一见有情即油然生起,为利彼之故,愿速成佛之心,亦如

具惑凡夫,乍见可欲可恨之境,油然生起贪镇者然。但能如是,亦不可即为满足。

因仅此愿心,尚不能成佛。经云:「三世佛语,皆不外令一切有情发菩提心已,入

佛子行,而成正等正觉。」故发心已,应速:(一)取受行菩提心律仪及菩萨戒;

(二)学修六度,应知布施以舍心为主,由此动机,发为三业,即是布施全相,施

有三种:一、财施,下至一针一线、上至身命而为施舍,皆属财施。二、法施,如

~P 1359

理宣说清净正法,即法施。三、无畏施,于贼难王害,人非人等灾殃,能作救护等

是。但不应疑吾人不能圆满法施,须知法施非必登座之比丘为能。如遇亲友将作恶

业,能以方便令其不作。或在家居士于闲谈时,能以善巧敷说,引起彼等学法之兴

趣。即自不娴教理者,於每日念诵,高声朗诵,能令人非人等,心身清凉,亦属法

施。三、无畏施,虽无大力,然如见虫豸落水,拯之令起,亦属无畏施。凡布施若

无菩提心摄持,虽行布施,不名圆满施度,仅可称为作布施行。施度必须心如理、

行如理。如亲爱得取,即心不如理,以具有望报之心故,然此最易犯。财法无畏施

,亦莫不皆然。又如施人一缕,须和颜悦色,令受者满意。不然,即以金宝施人,

而以呼尔蹴尔予之,令对方虽受而心感不安,即行不如理。又应无怨亲、无悭吝、

无谄诳,由悲心念恩之门,不矜不伐而行布施。应于对方想作善知识,於自想作久

欲布施,苦无对象。今彼正感空乏怖畏,正如劝我行施者然。得此机缘,何幸如之

。又须知,施亦有应与不应之分,如钓鱼喂猫,或赠居士以上,酒葱等乱性之物,

或到恶意赠人刀械等,皆所不应。又如恶人出狱,决定其必为害乡里,则不可行无

畏施。又如时机未至,不可施以密法,亦所应知。至如何方能圆满布施,应修舍心

~P 1360

方能圆满。但圆满之义,又不应仅凭现实。如仅凭现实,以为圆满,则世间尚有穷

苦,岂佛施亦有未圆满。又不能仅凭离悭吝,说为圆满;若仅凭离悭吝,则小乘人

亦能离悭,岂阿罗汉之施即达圆满。故圆满施度者,具慧者须善为观察。又施之加

行,如前,观起资粮田,收摄为释迦一尊,与顶上上师相合;向顶上上师即佛启请

求加持,谓我为利有情愿成佛故,愿将财物身命、三世善根,无些微悭吝,施与一

切有情。次观施舍所缘境,想自财物受用充满虚空,随众生欲,一切施予。

  施差别门中,有对人不同之差别,在家以财施为主,出家以法施为主,经有明

文。霞惹瓦云:六度中,在家以前三度为主,出家以後二度为主。修时如前说,向

顶上上师即佛,启请求加持,观想所缘作财物施已,次作法施。先发起清净心,向

上师启请,愿一切有情皆得具足乐及乐因,想自一切善根,一一皆变为善知识相,

於一一有情前说法,刹那间,皆令得解脱。次修无畏施,愿一切有情皆得离怖畏。

想自之一切善根,及一切福德,施与一切有情,於大热地狱化为甘露,令得清凉。

大寒地狱化为日光,令得温暖。於饿鬼道化为饮食,令得饱满。如是类推,以修舍

~P 1361

心。座间想善根福德财用,皆以之施舍,倘有时起不舍障碍,当思布施功德,及悭

吝过患。又当思释迦过去修菩萨行,身为白兔,跃入火中,以施婆罗门。身为国王

,以诸财富及妻子等而且布施。又身化大龟,渡五百商人登岸,并以身施,令皆得

饱。又为国王时,以身躯布施药叉。又为月光王子时,以身施人。又如经说,曾以

眼布施。想佛为得正觉故,曾行如是众多布施,我今亦愿如是作。因现在之财宝受

用,皆由过去善根而来,即当乘此时用以布施,不然转瞬死时,亦当无意义而舍。

修时,当作若有人来求施身命,我亦可舍之想。但寂天云:「未圆满大悲之前,不

能以身命布施。」以留此身修学,较舍此身意义尤大。若大悲心已修成,则舍身命

等於大树取一枯枝熟果,毫无困难矣。又布施财用,亦有限度。当:(一)舍,(

二)护,(三)净,(四)增。(一)舍,谓舍心;(二)护,谓保护身命,用以

修学戒忍等诸度;(三)净,谓观如此布施,是否清净,是否为善法;(四)增,

谓观是否能增长。此谓已生起舍心者,须不滥施,暂时留作更有意义之用。一切有

情未生舍心,於财物等固不虞其不能守护也。凡夫於不如理之舍护净增,亦四者皆

具。如于妻子即极能舍,其能护更不待言。且有死後变为蛇,以守护其财宝者。

~P 1362

又凡夫於得财後,亦甚愿其清净,不遭意外损失,如飞灾横祸等,且极愿其财富增

长。如是之舍护净增等四,凡夫皆具,而皆不如理。如理之净,谓不非法取财。以

财之增长,非由经营而来,实由福业为因。故智者不断培福,然亦不存以少弋多之

心。因积有形之财,用之易尽,积无形之财,取之不竭。宿世善根,方是真正资财

,非盗贼所能窃劫,非增福不能增长。

  次、持戒:一、戒之体相。防护身语意三,断离恶业之心,即戒。由菩提心摄

受而有所防护遮止,即戒度。二、戒之差别。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

益有情戒。经云:「应守三聚戒,方能成正觉。」一、律仪戒,即在家出家各别所

受之别解脱戒。未受此诸戒者,即以十不善为戒。二、摄善法戒,即学行六度等。

三、饶益有情戒,即四摄法。下至送病者以药,援老人以手,皆此所摄。座间修时

,当思持戒之功德。如云:「以戒净水洗诸恶,以戒月光除热恼,持戒巍然如须弥

,持戒无军调伏众。」宗喀大师之能令康藏悦服,汉土景仰者,皆以戒光遍照之故

。昔曾有人强求大师授以自在权力之秘法,宗喀无已,答曰:「我无其他秘法,不

过依法而行而已。」五世DL亦云:「我之能有自在权力者,皆由特戒功德使然。

~P 1363

」故吾人欲求权威自在,即当持戒清净。如是思已。上者当生起愿如过去大善知识

,护戒如护眼珠之念。次者亦当生起愿於十善勤行之心。於自所受之戒,当逐条回

忆,检讨最近或过去曾犯此否。若曾犯者,当依四力忏悔。若未犯者,当生欢喜。

启请上师加持,今後不犯。下座当思犯戒由烦恼起,应加对治,勿令自在。如贪观

不净,镇观慈心等。起镇时观怨亲不决定,如犹不能对治,即观无常以对治之。座

间修时,向顶上上师启请加持,愿我於十善,未作能作,已作增长。并愿一切有情

皆能持戒增长。想光明甘露降澍加持。

  第三忍度,寂天云:「仇敌遍虚空,不忍终无尽,但生一忍心,众怨皆消逝。

」一、忍之体相,於他损害、寒热痛苦,及於法思择,皆有堪能坚毅忍受之心。二

、忍之差别,一、耐怨害忍,修时当知对方有情,境有大小。圣凡难测。经云:若

于菩萨生一念镇,能烧过去千劫功德。菩萨深自韬晦,决非凡眼所能知。若一念生

镇,以对境增上故,感得如此过患,岂可不忍。入行论云:「一切恶业无如镇,一

切善业无如忍。」其他恶业,仅自分过患,不坏余善,镇则并坏余善。凡夫惟於亲

爱能忍,智者则于怨敌能忍。又当作还债消业想。如人以杖挞我,不能怨杖怨人,

~P 1364

以杖乃无知,人非圣者,皆由惑业驱使,故若生恨,应恨其主使之烦恼。

  座间修忍时,先向顶上上师坚固祈祷,我为利有情愿速成佛,请师加持,令我

于忍速得通达。再想假如有人非人等,对我作损害,初觉彼不应对我如是加害,次

以理智分析,彼等乃为魔祟,不得自在,一若行刑之刽子手,受命而作。又复当思

常人每于烦恼炽盛时不惜自戕,亦无非为烦恼驱使,於自尚且不惜,彼之加害於我

,亦复如是。我若不忍,设若对境中有菩萨众,一念镇心,能将我多劫善根一并烧

毁,如是思已,乃请顶上上师加持,甘露充满。次思一切痛苦,皆由过去恶业所感

,我今正可藉此消业。且由苦之教授,可取作道用,令我生起出离心等。如是思惟

,同时启请顶上上师加持,令我於忍度速得圆满,降澍甘露,充满身心。平时未在

座上,如遇官非口舌,疾病缠绕,饥寒匮乏,当作违缘道用,应知此乃消业。否则

如复利递增,将来必成剧苦。此时重罪轻受,如死囚轻罚仅割一耳,彼未有不乐受

者。故违缘至时,不应忧愁上再加忧愁,烦恼上再加烦恼。以忧愁烦恼不能以再加

而得解除,且加重忧愁烦恼亦徒苦无益。当知世界之大,受苦等同我者,或甚於我

~P 1365

者,不知凡几,我当代彼忍受。昔噶当格西遇身上何处痛时,即观想一切有情痛苦

,化为冰雹,击其痛处。此有二种功德:一能消一切有情恶业,一能医治患处,此

乃修心秘诀之一。

  次修学法苦忍,当知世间学业,尚须勤苦,何况出世胜法,岂有不稍受苦即能

成就者。一作行苦,如端坐不欹等。二、决定苦,如於法抉择生起定见。此二种苦

,随修一切法门皆有,须能忍受。当知世间俗人,为此生些微利乐,尚不惜风雨跋

涉,忍受剧苦。我今为消除多生之业,成就无上之果,些微之苦,有何不能忍受之

理。又当知过去成就者,孰不经遇苦行,如佛在雪山六年苦行之类,以自策励。

  次修精进,以乐善不疲为其体性。一、初甲精进,谓被心强之甲。菩萨为利一

切有情故,纵经长劫,须住地狱,亦所甘愿。吾人於菩提道次生起怯懦,以为如是

法门多种如何能修,此即未生起被甲精进之过。二、摄善法精进,即於六度等善法

意乐不厌。二、饶益有情精进,於利益有情,下至送医药,一援手,皆乐作不倦。

常人亦有被甲精进,不过颠倒使用。如昔汉人发誓「不高车驷马,甯饿他方,不还

~P 1366

过此桥。」此即不如理之精进。於精进作障者:有三种怠惰:(一)推诿怠惰,(

二)耽着恶行怠惰。(三)怯弱怠惰。应以念死无常一法,以对治(一)不及时为

善之推诿。以念此生作为皆无意义,且不决定,不久即当舍弃,以对治(二)耽着

恶行怠惰。以佛说蚊虫蚤皆可成佛,以策举其心,以对治(三)怯弱怠惰。座间

启请如前,惟求加持我,能令一切怠惰有情皆使精进。我为圆满正觉,纵经长劫剧

苦,终不退转。甘露加持如前。

  以上四度,总为佛子学行法中之一。其余二与三,即後二度各别学行法。兹先

说修止法,分六:(一)止所依资粮,(二)正修止,(三)依于止而修九住心,

(四)六力,(五)四作意,(六)真实成止之量。初又分六:(1)顺境,(2

)知足,(3)寡欲,(4)离务,(5)净戒,(6)离粗重烦恼。(1)顺境

中又具有五相,即衣食易得、住处善适、环境清净、伴侣贤良、自於瑜伽法先融汇

贯通。此五,即习定时所依之境,具此方易得定。非谓从依止善知识起,直至胜观

,修诸法门,皆须此顺境也。其余无论茶房酒肆,行住坐卧,无不可修。又平常人

多误认须闭目趺坐,方可称修。不知所谓修者,谓内心转变,而不在乎外形。如修

心要诀云:「外表隐微内真实。」昔寂天修行,即甚隐微,朋辈讥其只知三想:谓

~P 1367

眠、食、便也。一日朋辈戏敷高座,广集听众,请其说法,寂天允之。临时以手向

地作压伏印,其座即自降低,随登座讲所着入行论,众皆叹服。故修行切不可矫饰

威仪,故作已有修证之相。此于修行极易生碍,不可不知。云衣食易得者,谓须善

取,不应诈取劫夺。但非五种邪命,即可受用。云住处善适者:住处,指居室而言

;须古德上师曾经卓锡,或接近善知识所住地,方易得加持。他如毁师破戒,或曾

破和合僧等地,为戾气所锺,即不易得定。云环境清净者,谓无水声市声,与气候

善良、水土相合、无瘴无毒、不寒不热。云伴侣贤良者,谓见行相合,即去恶修善

之志趣相合。非谓我为应成见,彼为唯识见,即不相合。五世DL云:「须有性情

契合,如影随形之良伴。」此良伴,指畏友而言。即己有过而愧对之良友,取其能

有益於己之身心也。初业有情,不可无伴。依噶当规矩,须三人以上、五人以下方

合。云何瑜伽法须先融会贯通,谓学者先应将所学法门,诸次第了然於心,不可临

时尚蓄有疑问,以上总为顺境之五相。(2)知足,即於衣食起居,不计美恶多寡

,摒除奢念。(3)寡欲,即远离一切贪欲。上二,一则防於外境之生起散乱,一

则防于内心不能安住,(4)离务,谓离世间一切闲杂事务,如书算、星卜、文艺

~P 1368

、仕宦、商贾等,皆足扰乱心思。古德进修,悉本菩提道次第以修为主,断无舍本

而逐末者。无论夙长文艺与否,一至修心,即应尽弃,尤以修定时为其。昔噶当派

大德布登仁波卿及萨迦梭朗降A,皆以文学擅长,为白哈甲波(非人中之最极厉者

,称为明王。)所乘,屡供精制铁笔,以助其考究音律之用。二人坐是虚费光阴,

未能即身证得双运身位(布登曾用铁笔千枝,後人为之造像千尊。)即此可为前监

。(5)净戒,戒为修定之基。戒律清净,止即易生。戒如器皿,能盛各种三摩地

功德。有戒以防护身语意轨外作业,令身心清净,方易得定。否则纵修千年,亦不

易得。因止乃上界功德,故须以戒律为基础。外道修定,尚各有其禁戒,何况修内

道清净三摩地,故净护戒律,极为重要。(6)离粗重烦恼,烦恼未离,即无从修

定。

  以上六者,皆修止之资粮。依此资粮而趣入修止法。修止之法,另无逾於广略

二道次更妙之教授。宗喀大师要据弥勒庄严经论,及辨中边论、无着之声闻地、莲

花戒师之修次三篇,及印度诸大德之着述,总摄其精要,而着为最明白、最有次序

~P 1369

之修定教授。除此更无其他若等若增之教授。非依此教授,不易得真实清净三摩地

。修定方法,不越此轨,学者何用他求。但末世寡慧,即此亦不易受持。倘能依马

车所略举之离五过、修八断行而修,得定亦实匪难。云何五过:即(一)懈怠,(

二)忘念,(三)沉掉,(四)不励力,(五)励力。云何八断:即信、欲、勤、

安、正念、正知、作行、舍、是。以信欲勤安对治懈怠,以正念对治妄念,以正知

对治沉掉,以作行对治不励力,以舍对治励力。(一)懈怠者,即令心不乐修定,

或为世间邪作牵缠,或为定不易得而生怯弱。故应以信、欲、勤、安之精进四因果

而为对治。然真能对治懈怠者,厥为轻安。以轻安生起,则欲罢不能,决不致生懈

怠故。但轻安须得定後方起,未得定者如何对治懈怠,当依於信。谓思惟得定之胜

利:一、能令身心获得柔和堪能,如修菩提道次,未得定者修一月,不及得定者修

一日之功德。二、三摩地中能生神变作用,於度生事业,极为有利。然非谓随时显

现神通,及以他心通力能应机说法,故能迅速圆满福慧资粮。三、速能成就生圆二

次第,以密乘修定,亦须离五过修八断行,与此相同故。四、有定方能如无风之烛

,乃能明照无我空性,方能解脱生死。如是随时思惟,得定胜利,即能对治懈怠,

~P 1370

心中时时浮现欲修之想。(二)忘念者,谓忘失教授。即忘失所缘。但此之所谓忘

者,谓正念不住所缘,非谓如忘书不能忆记也。如以佛像为所缘,若遇人问,能说

其形量颜色,此非所谓不忘念。须修时心能安住所缘不失,方称不忘所缘。论中虽

说有四种所缘,此间所说乃以佛像为最胜之所缘,以常不离佛,故能得佛三种加持

:一、易於得定,二、易於积资忏净,三、速能成就密乘法器。然有一类有情缘佛

像反不易得定者,又有一类有情缘有形相之佛像反不易得定者,如是,则宜修缘心

定,或贪盛则易修不净观。故初修时宜自选择,以各种所缘试修。观察何种较为明

显,一经选定,即不可随时改易。兹就以佛像为所缘举例,如系象然,以佛像为桩

。或绘或铸皆可,先置面前熟观。修时将像请开,由心现起一如目睹者然,清楚明

显。若不能继续,即是忘失所缘,即以正念把持所缘而为对治。久住所缘,则沉掉

自生,应以正知观察。然须先於精细沉掉有所认识。如何认识?如修时,虽所缘境

未尝淡,而能住所缘之心已生淡之相,即是昏沉粗相。能住所缘之心,明分住

分皆具,而其明分无有精力,即为昏沉细相。此非纸上空谈,乃颇公自修经验之语

。如用笔然,初提笔时手未用力,即为昏沉细相。次一刹那间,将作书时,手微用

~P 1371

力,即如细沉已去,心有精力之相亦如是。对治忘念之正念,应具三法。即:一、

念与所缘黏合,二、把握所缘坚固,三、不令散乱放逸,是也。(三)沉掉者,谓

昏沉掉举。正知虽非沉掉之正对治,然如守望巡逻者然。於粗细沉之相,应当明辨

,粗沉分昏与沉之二分:昏者,身心重滞,如将入睡;沉,谓心於所缘不能清明。

细沉,谓明住二分皆具,惟无精力。行者每易以细沉误认为定,虚度一生。实则属

愚疑相,故多感畜生道报。颇公云:此中不易言说,须行者自行领略省察。例如见

一平常之物,眼虽见,心虽想,尚无力量。若乍见一新奇之物,则兴趣勃发,具精

力者亦如是。又如敬信三宝,在平时习为故常,尚无多精力。若偶然猛忆三宝功德

,至於悲涕不已,具精力者亦如是。何谓粗掉,此中掉举与散乱之二。掉举以贪为

性;而散乱则多缘可憎境,或缘他善法,不如掉举之易起。虽五过中不列散乱,然

散乱亦修定之障,不可不知。散乱之相,如初修所缘,久而生厌,欲另易所缘而修

,即厌故喜新,此即散乱摄。又于初所缘久之觉其形量颜色有所转变,亦散乱摄。

至掉举,则纯粹驰心於所缘之外,而逐其所贪欲之境,即是粗掉。云何细掉,谓心

~P 1372

未忘所缘,而分一分心於他可贪欲之境。例如在定中偶思食糖之类,此较昏沉为易

知。总之,入座修时,为防沉掉生起,先提一念正知,昏沉来时,摄念令稍紧,一

有精力,有时即可对治。若尚不能对治,当思暇满大义。以昏沉乃心情低下,如火

势稍杀,思暇满大义,难得幸得,令心提起兴奋,则沉自去,再住於所缘。仍以正

知,从旁观察,昏沉去否。若尚未能对治,应用强治法。依经说方法,想自脐间有

红色光明圆点,自心即住其中。观其上升至顶门时,如往生法,呼一拍字,此圆点

自顶门飞出,合於虚空,无量无边。稍住後,如是反复再修多次,再住於所缘。若

尚不能对治,是此昏沉已入最深粗重状态,应即放座,或散步,或以冷水洗面,或

远眺,或登山,令神志清爽,然後入座再修。若昏犹未去,即可不修。向一朗明空

无日之方,安坐注视,想自之心与无片云之青天合而为一,此乃上师所传秘诀。若

犹不能对治,是已生大障碍,应积资忏净,勤求上师加持。正知,仅可不时观察,

若常时观察,则於住分有碍,而易生掉举。掉举生时,可不放座,即於座间暂时放

置所缘,忆念死无常等,令心平下;若不能治,乃行数息法,一呼一吸为一次,以

心暗数,自一至七为一次,误则重数。如无少误,可重缘所缘再修。若能延数至二

~P 1373

十一次无误,即与第一住心相合。若犹不能对治,可以瓶气法强治之,将下风上提

,上风下抑,於脐间相合,如佛盒然,至不能忍,乃徐徐放气。如是反复串修,再

住所缘。若犹不治,即可放座。古德云:「若闻而不入耳,思而不能如理,修而不

能通达,惟一法门,为向资粮田中上师即佛诚恳启请,积资忏净而已。」

  (四)不励力,一曰不作行,谓沉掉起时,不以正知观察,不寻对治方便等。

对治此者,应以作行之思,亦即励力功用。(五)励力,一曰作行,在沉掉已去之

第八住心,此时已无沉掉,如犹以正知常常观察,则如敌人已去,而犹设巡哨了望

者然,如此则反易生掉,有妨住分,应以正住之舍对治。古德所谓「愈缓愈胜」者

,即指此时。真实作时,当如卢遮那佛身坐七法。马巴罗紮瓦云:「一般大修行

者,总其所修,尚不如余之坐法(即卢七法)。」总之,任修何法,应以发心(

菩提心)为始,此班禅曲吉降村之言。先以数息,或九节风调摄身心,令善心生起

。修六加行法到观想资粮田,收摄与顶上上师即佛相合,向之启请,想顶上上师即

佛,心中放光如带,分出一像,住於光端,愈小愈好。稍大如拇,再大如拳。从下

~P 1374

莲座观起,座上跏趺,再上手印,直至顶髻。初观时,仅有轮廓,不甚分晰,即住

念於此,不可忘失。谓我心情中有如是形色之佛像在,牢将此念把握不失。除此以

外,于余皆不缘念。颇公云:「所谓紧持此念者,即把握此心中有像之念不失,不

于余放逸。」此二语虽简而极切要。紧握此念,即可防沉;不余放逸,即可防掉。

沉掉不生,则可入定。故此二语为入定之秘诀。心住所缘後,间或再於像提念观察

,其应缓应急,如月居士所言:「念力太缓,则生昏沉,念力太紧,则生掉举。缓

急分际,惟行者自行审知。」初学者,但须於正念作有精力之紧持,而不余放逸,

即具定学中之明住二分矣。初修之时间次数,皆有关系,初修时间应短,次数应多

。每次,数分钟即可。如是短座,每日可修十八座。除眠食外,终日不断修习。此

如钻木取火,不可或停,不令串习引生之力退失,方可辗转增上,以至得定。若稍

能安住,则可将每次时间稍加延长。如是如法修习,依宗喀大师所说,六个月即可

得定。初住,心於所缘,不时黏合;二住,黏合时间延长;三住,放逸时间缩短,

稍逝即急追回;四住,心住所缘,同时观察沉掉生起;五住,乃多生细沉之时;六

住,乃细掉多生之时;七住,沉掉虽有,已渐断除,少起;八住,细沉细掉皆已断

~P 1375

除净尽;九住、不加功力,任运而住。六力:初住由闻力成;二住由思力成,三住

、四住由念力成;五、六住由正知力成;七、八住由精进励力成;九住、由串习力

成。四作意:初二住有力励运转,三至七住有间缺运转,谓有沉掉。第八住无间缺

运转,谓沉掉已无。第九住无功用运转,谓不须励力,任运能成。得第九住心时,

心生轻安,有堪能风遍於全身,身生快感,心生欢喜。此心高举。俟此心稍平,即

真入定。即依此定,寻求无我意义。

  兹讲别於後二度学行法中之观,宗喀大师言:「虽生起中士道之出离心,及上

士道之菩提心,若无空慧,决不能断生死。」故须修观。观以智慧为体,中分二:

一、抉择人无我,二、抉择法无我。初中又分二:(一)座间修如虚空之生起法,

(二)下座後得如幻之修法。初中又分四:(一)决定应遮之扼要,(二)决定遍

之扼要,(三)於谛实离一之扼要,(四)於谛实离异之扼要。空慧生起之法,据

文殊向宗喀耳传,须依三种资粮:(一)观上师与本尊无二无别,而勤行祈祷。(

二)勤修积资忏净。(三)遍阅关於胜观之广大经教,如般若诸经所说甚深空慧,

勤行闻思。但诸佛所说甚深难解,兹惟依师口授略说,先依六加行观想资粮田,收

~P 1376

摄於主尊,请至顶上,向上师即佛启请。如修大悲时,可想体为上师,相为大悲观

音。修空慧时,可想体为上师,相为文殊,而作坚定启祷。次当依宗喀大师所示模

范,勤行礼拜,掌推石上成槽。殷重供养,肘磨曼遮见骨。又当如宗喀精研龙树、

佛护、月称论着,向上师即佛坚定祈祷,别有祈祷文。吾人寡慧,不易读龙树等诸

尊之大论,当依於中观无谬之上师,及过去已通达空慧之大善知识所传秘诀教授,

如钥启锁。此中又以宗喀根本论二释,及大小胜观(广略朗忍之观段)等为主。若

具三种资粮,则空慧亦不难得。天修观时,即修无我见,初以理智抉择人无我见之

方法甚多,但于初业有情,以一异之理智抉择为易。此有四扼要,欲知人我是无,

须先知若彼果有,须人如何之相。例如欲决定此案上无瓶,则须先于有瓶应具何相

,有所认识。若先不知何者为瓶,则不能决定其无。故仅口上所说之应遮分,尚嫌

不足,须修时心中深深有所领略认识。如捕贼然,仅口说此贼姓名服装,不能得贼

,须於众中能将此贼指出,方易缉捕。古德云:「惟知言说应破我。匕首不能摧我

执王。」修时须将心中认识之法。深心了解。「人平时我行我坐,莫不有一我粘着

~P 1377

甚紧,然追寻彼时,彼即不显。我之最显现时,乃在他人损毁我起镇恨心时,彼如

何如何毁损我,我将如何如何,此时之我,即数数浮现,应即於此时注意不可放逸

,分出一分心从旁审谛观察,此我如何而有?如何而住?彼时之俱生我执之心即全

浮现出来。如云:「我想不过」、「我不堪能,我将寻彼而甘心。」之我,此即所

应破之我。反之,如乍得多财、美誉,其心极欢喜时,心想「我对了」之我,浮现

亦然。此时分一分心从旁静观,似有一不依身心浑成之我成立过来,於如是执着情

况之我有所认识,即得应破分之我矣。推之于马,吾人谓「此马甚佳」之时,应审

谛观察,心中于此马如何执着,即知有一浑成之马在心中。如何体会此执着之情况

,颇公有语诀云:「认识我时,可如是观察,常人皆有乡土观念,如我想回成都,

此时身既不在成都,屋亦不是成都。(原文是此时心中既非成都之人,亦非成都

之屋。此二句系语诀,不应改文。)别有一浑成之成都在心中浮现。推之雅州、拉

萨皆然。无论说我、说事、说瓶、说饼,心中浮现有一「说的」浑然而成之我,此

即应破。认识我後,即不可忘。如已获盗,不可放手,应即从事根究此贼之如何害

我。」得应破我後,心中忆起不忘,即时加以观察,此我若有,应与身心或一体而

~P 1378

有,或异体而有。此即第二遍之扼要。次观是否与身心一体同在?若一体有,身毁

坏时,我应同毁,而实不然。又如我伤、我痛、我饥我渴时,说心伤、心痛、心饥

心渴;即世间名言亦属不顺,故知我与身心实非一体有。此即第三实有离一之扼要

。再次于不妄应破之我,而观其与身心若为异体,则应如牛马相异,离牛有马可得

。然离身心别无有我。此即第四实有离异之扼要。於此一异之外,又别无第三聚。

故决定原来心中浮现未忘之我,无实有体,仅余一名。此时心中骤然生起一种决定

,即无我见生起。此一刹那略生恐怖。如宗喀大师弟子智慧狮子,在座下闻法时,

一时失我,频频摩捉其衣领,如扪然。盖初得中观见时,觉无可把握,乃有此态

。应多次串习,将此种无自性、无实我之心情延续下去。有时心中暂觉淡漠,即是

精力消失。应从认识应破分起重修,务令其明显有力现起。於无我决定知中,观见

其显现之境,一朗空明,犹如虚空。就此决定知力,於无自性理智心中紧持,应常

安住於如是等持中,此即如虚空修法。次说如幻修法,从如虚空修法起座後,一切

实有皆已遮破净尽,惟余不可遮破之显现,与内心中无自性之决定知相合,此即如

~P 1379

幻。此如幻之理,可参阅广略朗忍。

  次抉择法无我,修法亦同,分二:一、有为法无我,二、无为法无我。初又分

三:一、色法,二、识法,三、不相应行法。一、如身,乃四肢百骸所成,若不依

肢体而有身,则应或一体有,或异体有,更无第三聚非一非异而有之理,如前已说

。故知身无自性。二、识,乃依前後之流相续而成。亦如前抉择非一异体而有。三

、不相应行,如年依月、月依日,亦如前以一异之理抉择,决定其无自性。

  最後金刚乘学行法,如前已略说。由下中士道生起真实之离心後,不可即以为

足,应依止上士道生起真实菩提心。菩提心生起,亦不可以为满足,再求得清净正

见。得此正见以为基础,仍不可以为足,进而求金刚乘。如不能此,则如小儿骑狂

象,鲜有不颠坠者。若能真实生起上三种基础最佳。倘未能真实生起,最低限度,

亦应当相似生起,方可转入金刚乘。金刚乘不可奉行故事,应生起为利有情愿速成

佛之心,以此成熟身心,不久定得金刚大持佛位。每日将道次及生圆二次串习,同

时勤行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为补足缘起说此)之菩萨行。说菩提道次

~P 1380

释义竟。此依颇、康二公传承。说马车亦竟,乃依颇公传承。诸君听此,经长久时

间,所起善心,为不令唐捐,於明日作供回向。先诵六加行,次授菩提心律仪。午

後作上师供养,尚须开示总修要略。兹供广曼达。明日供曼达後,诵发菩提心颂。

十月二十二日

  今日讲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所说教义,以大乘根本发菩提心为主。无此,则施

等六度,皆不成为大乘资粮。故诸佛皆赞叹此菩提心,以为一切大乘法枢要。若具

菩提心,虽施畜生一抟之食,皆成成佛资粮。若发此心,十方佛土皆为震动。诸佛

过去一切勤苦行,皆为求发菩提心。此心堪受天人供养,诸趣敬礼。培福忏罪,较

此心更胜者无有。经云: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上供下施所积之福,不及以菩

提心摄受而供一灯之福之大。若发此心,虽无间重罪,一时皆得清净。若无此心,

虽精通五明,具足五通,尚不能跻於大乘行列。故须速发此心,方得成为如来之子

,菩萨之弟兄。此心赞叹不尽。菩提心以大悲为根本而生,大悲由观苦而生。生死

之苦,是细苦;由此而生出离心。观三恶趣业果之苦,是粗苦;由此生起怖畏,是

~P 1381

为粗分出离心。学佛目的在为利有情愿成佛;菩提心为成佛命脉,欲成佛须行广大

佛子行,故须先生起菩提心。而菩提心又由悲而生,悲心由粗细二苦之出离心生,

由自苦而推之,不忍一切有情生死流转之苦,是为菩提心因。故欲生菩提心,须先

认识三恶趣苦,生起愿出离心。而此心又须先能深信业果;又须知死无常之理,知

此理自能於三恶趣苦有所认识。如何方能生起修死无常及业果之欲乐,又须先知暇

满大义,不可令其空过之理,方能生起取受心要之心。听众当善思惟,最难得之暇

满人身,今日已得,尤胜牟尼宝千百万亿倍,以纵有万亿牟尼宝,亦不能为我解脱

三恶趣苦。而依此人身能解脱生死,或生净土,或生兜率,乃至证得圆满佛位,皆

依此人身而得。南赡部洲之人身,又能依之而得即身成佛,此则尤为殊胜,为余处

所无。故若枉费此身,实大可惜。藏中常云:若一袋沙金失落水中,不惮烦劳,以

诸方便而捞取之。此人身之贵重,较彼何止百千万倍,其可珍惜又当如何。如寂天

入行论云:「得此暇满,至可珍惜。若令空过,愚无过此。「故须眼光放远,为长

久打算。常人就暂时微少安乐,多将此生枉费。吾人于此,即应善为抉择,把握此

生,以求究竟利乐。常人亦间有回忆已过半生,毫无意义,而生叹惜者。但彼所发

~P 1382

心愿,不过为来世再得大好人身,以便勤修,经实可笑。藏中大德云:此若穷人得

一袋金,本为难事。而於河畔倾之。复发愿将来再得金一袋,此为何等难事,何如

不将现金倾去之为愈也。吾人得此人身,皆由夙善所感而现在检讨自身,为恶甚易

,为善最难。如岩上薄沙播种,欲其结果,谈何容易?故欲再得人身,实不取必。

故须把握此生,即时取受成佛心要。以此生不能久住,须有最大警觉故。遍观世人

有几人寿过百岁者乎,即过去佛、菩萨及大成就者,无一不示现此有形身,不能不

坏而入涅盘。故若说有有情不死,无有是处。吾人亦决定是死,而死来又无定期。

常人多自恃少壮,而不知少壮转瞬即是中年。中年人多恃强健,而不知中年转瞬即

入衰老。且壮健而先父母死者,不知凡几。死缘甚多,不必尽由疾病。故不可以世

间健壮之念,而存不死之心,推诿之意。常有自谓尚可耐过数年,而忽死於旦暮间

者,有食未及终而气已绝者,有今日兴高彩烈,方作长享久安之计,而明日即披毛

戴角。或滴水不得入口,或饮烊铜铁汁,亦不可知,迨至彼时,始知所积之资财与

眷属等,一切尽非所有。於是痛惜悔恨,交集一时,致死时灵识之去,所受痛苦亦

~P 1383

随之延长。等於酥油中拔毛,既无一毫保持不拔,而又必丝丝拔之至尽。迨至命尽

,立成中有。斯时毫不自在,惟有随业力支配。但亦不出善恶二途,如磁石之吸铁

然。吾人试检讨此生作业,以具惑故,决定作善之力弱於作恶。纵有善行,其动机

亦多杂染。如念弥陀或嘛哩,非为自身福寿,即为子孙利益;而且在天念时,又多

散乱不放逸,即疲倦。反之为恶之心情,则特别兴奋;造业之力量,则异常强大,

正行时虽昏夜亦所不惧。如是比较反省,不难自知,故当生起恐怖。痛苦之极,莫

过地狱,所受最酷,历时最长。次则饿鬼之苦,备受内外障难,经历长年,滴水不

得入口。试思吾人偶受微伤,或逾时不得饮食,即感不堪。比之鬼狱,则又何如。

再次畜生之苦,尤为人所易知。故凡以畜生之名詈人,人且不甘,何况其身变为畜

生。吾人若不欲永离三涂苦趣而求解脱则已,若欲求解脱,舍依三宝,余皆无此救

护功能。但仅事皈依,亦属不足。须依彼所开示业果取舍之理而行,如是方能完成

下士道,遮止三恶趣之苦。然此亦不过仅有得解脱生死之机会而已。以由下士道,

故能得暇满人身,然若遇恶缘,复造黑业,则又堕入恶趣。吾人过去得暇满人身者

,不知凡几,率皆空过,今世所得,亦极偶然,亦由多生善业而来。若复补造恶业

~P 1384

,则仍堕恶趣,倘不速自猛省,则於解脱生死,实不能决定。由如此动机发心,仍

属不足,如经说,此仅闭恶趣之门,而未闭生死之门故。又当观吾人在生死海中,

过去亦曾屡为天王,多受五欲,饮用甘露无量,不转瞬又堕入地狱,受剧苦,如斯

往复,不知几度经过。故得生善趣,亦不究竟。以未能出离生死轮回,过去剧苦,

又将复至。且纵得人身,八苦六苦,亦所在难免;如修罗已具神通,亦有烦恼斗争

之苦;欲天享受,亦多报尽还堕;上界诸天,虽无现行之苦,比及定力衰退,仍复

堕落。故佛云:「三界如火宅。」谓下至地狱。上至有顶,无非是苦。於此审谛思

惟,心中生起感动。发起不能不求出离之动机,由此动机而求出离方法,其法维何

?即戒定慧是也。依之而取受学行,以求出离生死,此为中士共道。然此虽能出离

生死,而於自利尚未达圆满,遑言利他。若欲自他共利圆满,则须学佛子行,而此

又须以发菩提心为根本。如何能生起菩提心?先由知母,吾人过去受无量生死。即

有无量父母。吾人亦曾流转六道,故六道中亦有过去父母。辗转计算,吾人受生无

量,父母亦无量,故六道中一切有情,实无有不曾作过我之父母者。如谓过去父母

~P 1385

既不相识,即可置之不问,试思世间有少小离家,老大方回,不复认识父母者亦多

,不能谓不相识便非其母。又当知现世之母,於我有恩;过去之母亦然,不能以已

经过去,即谓无恩。例如幼年父母之恩,於今已成过去,不能谓其无恩也。故不惟

知母,尤须念恩。念此身,乃父母所施。其中所经过生长疾苦,为父母者之心,无

一不视如自受;一饮一食,一言一动,无一非父母恩德润泽而有;由少而壮而老。

无一刻不在父母殷忧体念中。念如此之深恩大德,如何方能报答。又当思世间一切

所称为报恩者,皆属支分,无论服劳奉养,衣食住行如何圆满,亦不过得暂温饱,

终非究竟安乐,以无补於生死流转故。又当思避苦求乐,为世间一般之常情,一切

如母有情,亦复如是。不过以业力颠倒,其所造因。总不出苦苦乐苦之外。亦如父

母之乘舟将没,为之子者,尚在酣歌嬉舞而莫之顾。揆之世间法,亦当诃责而共弃

之矣。故当发愿如母有情,皆得具足乐及乐因,永离苦及苦因。但仅此愿心,犹为

不足,应於此种作业,我皆愿作,并应立作。因一切如母有情,正在恶趣水深火热

中,纵间有少分尚未堕入,又复如狂如醉,如瞽如迷,如遭魔祟,正往险处驱奔,

已临悬岩边际,瞬将堕入。故拯救之行,刻不容缓。又须念此种责任,此时正临我

~P 1386

头上,责无旁贷,不可稍存迟疑推诿,俟诸异日,或期待别人,应速速生起负荷责

任之增上心。兹为得菩提心戒之贤善因缘,最上应真实生起此心,最低限度,亦应

生起相似之感动,方能符此法会缘起。愿一己荷担之增上心生起後,应反观此功能

谁方能有,当知惟佛独具。应思佛之身语意业功德,一毛孔放光化身,皆能随类度

化有情,我为利益有情故,而愿成佛之心,应恳切坚定,油然生起。有此心後,方

为受持发菩提心律仪,应随文宣诵。一九四五年即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授竟

  愿恩师速来、慈悲摄受

  愿宗喀圣教久住常明。

  愿自他一切有情依止速证圆满菩提。

                  西元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八日

                               集录竟

                   岁次戊午农历二月初十日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回目錄 下一篇(般若七十义12)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噶玛巴黑宝冠
白玉台湾网站&新店白玉佛法中心上师
真实意与普巴金刚合修
◎般若波罗蜜初探以《大智度论》为主.大智度论之相关研究- 心灵的部落格- Yahoo!奇摩部落格
SHE爱的面包 助学传爱行动-台湾世界展望会

赞助网站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相關網站
華文佛教網絡資源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寧瑪巴大乘佛學會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學術資源網站。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