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薩埵大樂善道息災增福大法會 台南吉祥三界護法、大圓滿三寶總攝 消災延壽吉祥如意除障大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唐代禅宗忏悔思想研究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12 00:37:42
學習次第 : 无

 

指导教授:王开府

 

喇嘛网 日期:2010/01/12 00:32:01   编辑部 报导

唐代禅宗忏悔思想研究  指导教授:王开府
 

本文透过唐代禅宗大师所说过关於菩萨戒、忏悔灭罪、忏悔仪轨、罪性本空、因缘果报与六道轮回等重要命题之内容进行探讨与论究,以禅师为单位,按照时代顺序,分别呈现出禅宗大师们的实践性忏悔思想中所含之深层义蕴、思维类型、发展分期、实践原则与实践特色等。


第一章「绪论」部分,先分「研究动机、学者研究成果与本文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使用文献与章节安排」及「佛教忏悔与禅宗忏悔思想之义界」三节,为本文拉开序幕。


第二章「汉魏六朝至弘忍间禅师的忏悔思想」部分,再分「汉魏六朝禅师忏悔思想概述」、「达摩祖师的报怨行忏悔」、「神光慧可与监智僧璨的忏悔思想」及「傅大士、双峰道信与牛头法融的忏悔思想」四节,依序介绍五祖弘忍以前禅师忏悔思想之发展概况。


第三章「弘忍与神秀的忏悔思想」部分,再分「弘忍的忏悔思想」、「大通神秀的忏悔思想」、「净众无相等的忏悔思想」三节,以明八世纪前後北宗与四川蜀地禅宗忏悔思想的实践概况。


第四章「惠能与神会的忏悔思想」部分,再分三节开展之,第一节先概述中国大乘佛教礼忏法与禅宗无相忏悔之交互影响,分「禅宗与中国礼忏的关系」、「禅宗的明心见性与无相忏悔」二小节呈现之;第二节为「惠能无相忏悔的思想义蕴」,以第一节的论述为基础,联结达摩至弘忍间禅宗忏悔思想的发展脉络,分「无相忏悔的内容」、「无相忏悔的仪节」、「无相忏悔的思想义蕴」三小节开展之,「无相忏悔的思想义蕴」部分又分「神秀与惠能的无相禅观」、「以三无功夫永断三世罪障」、「以七仪一心融般若禅行」、「以活泼心戒智慧禅定灭罪」、「万法念念不住的正念忏悔」五点开展之;第三节为「神会无念忏悔的思想义蕴」,在惠能无相忏悔的基础上,配合神会本身的无念禅法,分「无念忏悔之内容」、「无念忏悔之仪节」、「无念忏悔之思想义蕴」三小节开展之;神会「无念忏悔之思想义蕴」又分「不执罪福的愿罪除灭」、「三无漏学的清净无念」、「实相无相的般若忏悔」、「无住立知的正见无念」四层义蕴开展之;第四节为「圭峯宗密的《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分「加入宗密《圆觉忏》的原因」、「《圆觉忏》的内容、结构与忏仪」「《圆觉忏》与惠能、神会忏悔思想之差异」三小节开展之。
第五章「南宗顿教禅法中的忏悔思想」部分,再分三节开展之,第一节先论永嘉玄觉「绝相离名」禅法的忏悔义蕴,此节又分三小节,一、永嘉禅法与忏悔的关系,二、「净修三业」的忏悔义蕴,三、「发愿文」中的慈悲愿力。第二节再论马祖道一禅系的忏悔思想,此节又分五小节,一、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禅法的忏悔思想,二、大珠慧海「顿悟入道」禅法的忏悔思想,三、百丈怀海「不作不食」禅法的忏悔思想,四、临济义玄「无位真人」禅法的忏悔思想,五、睦州道明「峻烈机锋」禅法的忏悔思想。第三节再论石头希迁禅系的忏悔思想,此节又分四小节,一、石头希迁「即心即佛」禅法的忏悔思想,二、玄沙师备「昭昭灵灵真实人」禅法的忏悔思想,三、云门文偃「截断众流」禅法的忏悔思想,四、法眼文益「调机顺物」中的忏悔思想。


第六章「唐代禅宗忏悔思想之类型、发展分期、实践原则与实践特色」,分四节归纳阐说之,第一节为「唐代禅宗忏悔思想之类型」,将整理出各大禅师们所践行的忏悔思想之类型,配合图表,就「报怨行忏悔」、「心王忏悔」、「无相念佛忏悔」、「金刚忏悔」、「无生忏悔」、「金刚五礼」、「七礼忏悔」、「无相忏悔」、「无念忏悔」、「三业忏悔」、「清规忏悔」、「禅机忏悔」十二小节进行说明。第二节为「唐代禅宗忏悔思想的发展分期」,将前面各章所论述过的禅师大德之时代、忏悔思想及其特色,依其时代先後加以归类,分「蕴酿期-自达摩至弘忍」、「成立期-自神秀至神会」、「衍变期-自永嘉至文益」三小节加以论述,呈现出它的发展过程。第三节为「唐代禅宗忏悔思想的实践原则」,就上节所论之十二种思维型态加以观察,分析出「坚信忏悔可以灭罪以行禅-信的实践」、「正确理解因果业报说-解的实践」、「依如来藏缘起以至心发露-行的实践」、「超越内外中间的灭罪证道-证的实践」四大实践原则。第四节为「唐代禅宗忏悔思想的实践特色」,全面观察各大禅师忏悔思想的实践情况,分析出「非佛菩萨力量的自力忏罪」、「非礼忏仪轨化的自性忏悔」、「非罪相铺陈化的直觉自悟」、「非形上建构化的慧见自过患」四种特色开展之。

 


第七章为「结论」,笔者最後以七段文字总结全文:其一,唐代禅宗没有因为不拘执形式戒条而忽略忏悔实践;其二,禅宗禅师的戒忏禅净与见性成佛理论之内在关联性;其三,唐代禅宗大师们积极的展现着多元样态的忏悔思想;其四,活用当时忏法的礼忏仪节又不执着忏仪以灭罪清净;其五,由教义的三世罪障落实到照见现实人的当下诸罪业;其六,唐代禅宗各禅师忏悔思想的外显仪式与内涵义蕴表。
电子全文电子全文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所/96/博士(Doctor)/研究生:白金铣  指导教授:王开府





关键词:  忏悔 ; 达摩 ; 惠能 ; 神会 ; 神秀 ; 菩萨戒 ; 忏摩 ; 罪性本空 ; 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 佛性 ; 真如 ; 马祖 ; 石头

本文研究方法(一)戒律诠释法(二)经典诠释法(三)思想比较法(四)忏仪比较法(五)禅宗史研究法(六)佛教史研究法(七)文献研究法

佛教「忏悔」与「禅宗忏悔思想」之义界




壹、佛教经论 (依卷册顺序排列)
一、《大正藏》
大藏经刊行会主编,《大正新修大藏经》(《大正》),台北:新文丰,1998年12月修订版1版6刷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大正》1,No.01
宋.法天译《毗婆尸佛经》,《大正》1,No.03
宋.法贤译《佛说人仙经》,《大正》1,No.09
宋.法贤译《佛说信佛功德经》,《大正》1,No.18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大正》1,No. 26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海八德经》,《大正》1,No.35
隋.法智译《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大正》1,No.79
隋.法智译《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大正》1,No.80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2,No.99
唐.玄奘译《缘起经》,《大正》2,No. 124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大正》2,No.125
唐.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正》3,No.159
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大正》3,No.175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大正》3,No.189
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大正》4,No. 201
吴.维只难等译《法句经》,《大正》4,No. 210
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大正》4,No. 212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5,No. 220
姚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No. 227
陈.月婆首那译《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No. 231
梁.曼陀罗仙译《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No. 232
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No. 235
唐.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大正》8,No. 261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大正》9,No. 262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法鼓经》,《大正》9,No. 270
元魏.菩提留支译《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大正》9,No. 272
北凉.佚名《金刚三昧经》,《大正》9,No. 273
齐.昙摩伽陀耶舍译《无量义经》,《大正》9,No. 276
刘宋.昙无蜜多译《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9,No. 277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华严》),《大正》9,No. 278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大正》10,No.279
姚秦.竺佛念译《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大正》10,No.309
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大正》11,No.310
东汉.安玄译《法镜经》,《大正》12,No. 322
唐.不空译《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大正》12,No.326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12,No.353
元魏.昙摩流志译《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大正》12,No. 357
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大正》12,No. 360
吴.支谦译《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大正》12,No.362
刘宋.王日休校辑《佛说大阿弥陀经》,《大正》12,No.364
刘宋.姜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经》,《大正》12,No. 365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大正》12,No.366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大正》12,No.374
宋.慧严等译《大般涅盘经》,《大正》12,No. 375
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大方等大集经》,《大正》13,No. 397
佚名《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正》13,No. 412
刘宋.功德直译《菩萨念佛三昧经》,《大正》13,No.414
隋.达摩笈多译《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分》,《大正》13,No.415
隋.闍那崛多译《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大正》13,No.416
後汉.支娄迦谶译《般舟三昧经》,《大正》13,No.417
佚名《拔陂菩萨经》,《大正》13,No.419
晋.竺法护译《贤劫经》,《大正》14,No.425
北魏.菩提流支译《佛说佛名经》,《大正》14,No.440
佚名《佛说佛名经》,《大正》14,No.441
隋.闍那崛多译《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大正》14,No. 443
佚名《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大正》14,No.447
唐.义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大正》14,No.451
晋.竺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大正》14,No.453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14,No.454
梁.僧伽婆罗译《文殊师利问经》,《大正》14,No.468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大正》14 ,No. 475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须真天子经》,《大正》15,No. 588
姚秦.鸠摩罗什译《禅秘要法经》,《大正》15,No. 613
姚秦.鸠摩罗什译《坐禅三昧经》,《大正》15, No. 614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观佛三昧海经》,《大正》15,No.643
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经》,《大正》16,No.656
北凉.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大正》16,No.663
隋.宝贵、梁真谛译《合部金光明经》,《大正》16,No.664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正》16,No.666
元魏.菩提流支译《佛说不增不减经》,《大正》16,No.668
梁.真谛译《佛说无上依经》,《大正》16,No.669
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正》16,No.670
唐.玄奘译《解深密经》,《大正》16,No.676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四不可得经》,《大正》17,No.770
後汉.迦叶摩腾共竺法兰译《四十二章经》,《大正》17,No. 784
隋.菩提灯译《占察善恶业报经》,《大正》17,No. 839
唐.输婆迦译《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大正》18,No.895
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大正》19,No.945
刘宋.畺良耶舍译《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大正》20,No.1161
唐.爱同录《弥沙塞羯磨本》,《大正》22,No.1424
东晋.佛驼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只律》,《大正》22,No. 1425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摩诃僧只律大比丘戒本》,《大正》22,No. 1426
东晋.法显共觉贤译《摩诃僧只律比丘尼戒本》,《大正》22,No. 1427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四分律》,《大正》22,No.1428
姚秦.佛陀耶舍译《四分律比丘戒本》,《大正》22,No. 1429
姚秦.佛陀耶舍译《四分僧戒本》,《大正》22,No. 1430
姚秦.佛陀耶舍译《四分比丘尼戒本》,《大正》22,No. 1431
曹魏.康僧铠译《昙无德律部杂羯磨》,《大正》22,No. 1432
曹魏.昙谛译《羯磨》,《大正》22,No. 1433
姚秦.佛若多罗共罗什译《十诵律》,《大正》23,No. 1435
姚秦.鸠摩罗什译《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大正》23,No. 1436
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毗奈耶》,《大正》23,No.1442
姚秦.佚名《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大正》23,No.1440
唐.义净译《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大正》23,No.1443
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大正》24,No.1451
後汉.安世高译《佛说犯戒罪报轻重经》,《大正》24,No.1467
後汉.安世高译《大比丘三千威仪》,《大正》24,No.1470
姚秦.鸠摩罗什译《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大正》24,No. 1484
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本业经》,《大正》24,No.1485
後汉.佚名《受十善戒经》,《大正》24,No. 1486
後汉.安世高译《佛说舍利弗悔过经》,《大正》24,No.1492
佚名《菩萨五法忏悔文》,《大正》24,No.1504
佚名《分别功德论》卷二,《大正》25,No.1507
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25,No.1509
唐.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大正》25,No.1513
姚秦.鸠摩罗什译《十住毗婆沙论》,《大正》26,No.1521
唐.玄奘译,《说一切有部发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大正》27,No. 1545
北凉.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阿毗昙毗婆沙论》,《大正》28,No.1546
唐.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大正》29,No. 1558
唐.玄奘译《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大正》29,No.1562
姚秦.鸠摩罗什译,《中论》,《大正》30,No.1564
唐.波罗颇蜜多罗译《般若灯论释》,《大正》30,No. 1566
姚秦.鸠摩罗什译《百论》,《大正》30,No.1569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30,No.1579
唐.玄奘译《成唯识论,《大正》31,No.1585
唐.玄奘译《唯识二十论》,《大正》31,No.1590
後魏.佛陀扇多译《摄大乘论》,《大正》31,No.1592
陈.真谛译《摄大乘论》,《大正》31,No. 1593
唐.玄奘译《摄大乘论本》,《大正》31,No.1594
唐.玄奘译《辩中边论》,《大正》31,No.1600
唐.玄奘译《显扬圣教论》,《大正》31,No. 1602
後魏.勒那摩提译《究竟一乘宝性论》31,No. 1611
唐.地婆诃罗译《大乘广五蕴论》,《大正》31,No. 1613
姚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大正》32,No.1646
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大正》32,No.1666
隋.智顗《法华玄义》,《大正》33,No.1716
隋.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大正》34,No. 1718
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大正》35,No. 1735
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大正》36,No.1736
隋.吉藏《胜鬘宝窟》,《大正》37,No.1744
隋.吉藏《无量寿经义疏》,《大正》37,No. 1746
隋.慧远《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37,No. 1749
隋.智顗《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37,No. 1750
唐.善导《观无量寿佛经疏》,《大正》37,No. 1753
隋.智顗《阿弥陀经义记》,《大正》37,No.1756
隋.慧远《大般涅盘经义记》,《大正》37,No.1764
晋.僧肇《注维摩诘经》,《大正》38,No.1775
隋.智顗《维摩诘经玄疏》,《大正》38,No.1777
隋.智顗《维摩经略疏》,《大正》38,No.1778
隋.吉藏《净名玄论》,《大正》38,No.1780
隋.吉藏《维摩经义疏》,《大正》38,No.1781
隋.智顗《金光明经文句》,《大正》39,No.1785
唐.慧沼《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大正》39,No.1788
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大正》40,No.1804
宋.元照《四分律行事资持记》,《大正》40,No.1805
隋.智顗《菩萨戒义疏》,《大正》40,No.1811
唐.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大正》40,No.1813
隋.吉藏《中观论疏》,《大正》42,No.1824
隋.吉藏《中论疏》,《大正》42,No.1824
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大正》43,No.1830
唐.窥基《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大正》43,No.1831
唐.智周《成唯识论演秘》,《大正》43 ,No. 1833
唐.玄奘译,窥基注《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大正》44,No.1836
隋.慧远《大乘义章》,《大正》44,No.1851
隋.吉藏《大乘玄论》,《大正》45,No.1853
唐.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大正》45,No.1861
唐.法藏《华严游心法界记》,《大正》45,No. 1877
唐.澄观《三圣圆融观门》,《大正》45,No. 1882
唐.道宣《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大正》45,No.1892
唐.道宣《释门归敬仪》,《大正》45,No.1896,页865下
梁.慧式等《慈悲道场忏法》,《大正》45,No. 1909
佚名《慈悲水忏法》,《大正》45,No.1910
隋.智顗《摩诃止观》,《大正》46,No.1911
唐.荆溪《止观辅行传弘决》,《大正》46,No.1912
隋.智顗《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46,No.1915
隋.智顗《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大正》46,No.1916
陈.慧思《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46,No.1926
陈.慧思《立誓愿文》,《大正》46,No.1933
隋.智顗《方等三昧行法》,《大正》46,No.1940
隋.智顗《法华三昧忏仪》,《大正》46,No.1941
宋.遵式《金光明忏法补助仪》,《大正》46,No.1945
宋.知礼《金光明最胜仪》,《大正》46,No.1946
宋.仁岳《释迦如来涅盘礼赞文》,《大正》46,No.1947
宋.遵式《请观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大正》46,No.1949
唐.善导《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大正》47,No.1979
唐.智昇《集诸经礼忏仪》,《大正》47,No.1982
唐.慧然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正》47,No.1985
明.语风圆信、郭凝之集《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大正》47,No.1991
唐.法海《六祖坛经》,《大正》48,No.2007
元.宗宝《六祖坛经》,《大正》48,No.2008
佚名《少室六门》,《大正》48,No.2009
唐.法融《信心铭》,《大正》48,No.2010
唐.弘忍《最上乘论》,《大正》48,No. 2011
唐.裴休集《黄蘖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大正》48,No.2012A
唐.永嘉《永嘉集》,《大正》48,No.2013
唐.永嘉《证道歌》,《大正》48,No.2014
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大正》48,No. 2015
宋.延寿《宗镜录》,《大正》48,No.2016
明.如卺《缁门警训》,《大正》48,No.2023
元.德辉重编《敕修百丈清规》,《大正》48,No.2025
唐.玄奘译《异部宗轮论》,《大正》49,No. 2031
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大正》49,No.2034
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大正》49,No.2035
元.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大正》49,No.2036
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大正》50,No.2058
唐.道宣《续高僧传》,《大正》50,No.2060
宋.赞宁等《宋高僧传》,《大正》50,No.2061
唐.慧详《弘赞法华传》,《大正》51,No.2067
佚名《历代法宝记》,《大正》51,No.2075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大正》51,No.2076
宋.契嵩《传法正宗记》,《大正》51,No.2078
梁.僧佑《弘明集》,《大正》52,No.2102
唐.道宣《广弘明集》,《大正》52,No.2103
唐.智昇《续古今佛道论衡》,《大正》52,No.2105
唐.道宣《道宣律师感通录》,《大正》52,No.2107
唐.慧琳《辩正论》,《大正》52,No. 2110
唐.道世《法苑珠林》,《大正》53,No.2122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正》54,No.2125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大正》54,No.2128
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大正》54,No.2131
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大正》55,No.2145
释隋.法经《众经目录》,《大正》55,No.2146
唐.道宣《大唐内典录》,《大正》55,No.2149
唐.明佺等《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大正》55,No.2153
唐.智昇《开元释教录》,《大正》55,No.2154
唐.圆照《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大正》55,No. 2156
日.最澄《传教大师将来越州录》,《大正》55,No. 2160
日.圆仁《入唐新求圣教目录》,《大正》55,No. 2167
日.惠运《惠运禅师将来教法目录》,《大正》55,No. 2168A
日.圆珍《福州温州台州求得经律论疏记外书等目录》,《大正》55,No.2170
日.圆珍《圆珍入唐求法总目录》,《大正》55,No.2173
日.永超《东域传灯目录》,《大正》55,No.2183
高丽.义天《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大正》55,No.2184
唐.安然《普通授菩萨戒仪广释》,《大正》74,No.2381
唐.慧日《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大正》85,No.2826
唐.法照《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P.2066),《大正》85,No.2827
佚名《大乘净土赞》(S.382),《大正》85,No.2828
佚名《持斋念佛忏悔礼文》(S.2143),《大正》85,No.2829
唐.神秀《观心论》,《大正》85,No.2833
唐.神秀《大乘无生方便门》,《大正》85,No.2834
唐.慧光集释《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大正》85,No.2835
佚名《大乘北宗论》,《大正》85,No.2836
唐.净觉《楞伽师资记》,《大正》85,No.2837
神秀《大乘无生方便门》,《大正》85,No.2834
神秀《观心论》,《大正》85,No.2833
佚名《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大正》85,No. 2871
佚名《法王经》,《大正》85,No.2883
佚名《佛为心王菩萨说投陀经》卷上,《大正》85,No.2886
 
二、《卍新续》
《新编卍新续藏经》(《卍新续》),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电子佛典集成Feb.2007
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卍新续》9,No. 245
明.祩宏《梵网菩萨戒经义疏发隐》,《卍新续》38,No. 679
明.弘赞《梵网经菩萨戒略疏》,《卍新续》38,No. 695
明.智旭《重治毗尼事义集要》,《卍新续》40,No. 719
唐.道宣疏,宋.元照述《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卍新续》41,No. 728
梁.达摩《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卍新续》63,No.1217
唐.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卍新续》63,No.1223
唐.慧海《诸方门人参问语录》,《卍新续》63,No.1224
唐.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卍新续》63,No. 1225
五代.法眼文益《宗门十规论》,《卍续》63,No. 1226
宋.彦琪《证道歌注》,《卍新续》63,No. 1241
五代.文益《宗门十规论》,《卍新续》63,No.1226
明.传灯《永嘉禅宗集注》,《卍新续》63,No.1242
清.仪润《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卍新续》63,No.1244
宋.赜藏主集,灵谷寺净戒重校,《古尊宿语录》,《卍新续》68,No.1315
唐.道一《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四家语录》,《卍新续》69,No.1321
唐.怀海《百丈怀海禅师语录》,《四家语录》,《卍新续》69,No. 1322
唐.楼頴录《善慧大士录》,《卍新续》69,No.1335
唐.于頔《庞居士语录》,《卍新续》69,No. 1336
明.无异元来《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卍新续》72,No.1435
清.非家叟《为霖禅师旅泊庵稿》,《卍新续》72,No.1442
唐.师备《玄沙师备禅师语录》,《卍新续》73,No.1445
宋.延寿述《中峯三时系念仪范》,《卍新续》74,No.1465
唐.一行慧觉录,宋.普瑞注,明.读彻参阅,明.木增订正,《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徧礼忏仪》,《卍新续》74,No.1470
佚名《华严道场起止大略》《卍新续》74,No. 1474
唐.宗密《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卍新续》74,No. 1475
宋.净源《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仪》,《卍新续》74,No. 1476
宋.祖琇《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卍新续》75,No.1512
宋.李遵勖《天圣广灯录》,《卍新续》78,No.1553
宋.慧洪《禅林僧宝传》,《卍新续》79,No. 1560
宋.智觉《心性因缘罪福集》,《卍新续》88,No. 1640
《禅藏》,《佛光大藏经》电子版,台北:佛光文化,2005年
 
三、《汉译南传大藏经》
《律部》1,《汉译南传大藏经》1,高雄:元亨寺,1998年11月
《律部》2,《汉译南传大藏经》2
《律部》3,《汉译南传大藏经》3
《律部》4,《汉译南传大藏经》4
《长部》1,《汉译南传大藏经》6
《增支部》1,《汉译南传大藏经》19
 
四、敦煌文献
唐.智炬《双峯曹侯溪宝林传》,蓝吉富编《禅宗全书.史传部(一)》,页175~329
唐.神会《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杨曾文编《神会和尚禅话录》,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1月,页3~14
唐.独孤沛《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神会和尚禅话录》,页15~48
唐.神会《顿悟无生般若颂》,《神会和尚禅话录》,页49~51
唐.刘澄集《南阳和尚问答杂徵义》,《神会和尚禅话录》,页54~123
唐.神会《洛京荷泽神会大师语》,《神会和尚禅话录》,页124~125
唐.法融《绝观论》,蓝吉富编《禅宗全书.语录部(一)》,台北:文殊文化,1988年8月,页2~18
唐.法融《无心论》,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语录部(一)》,页40~60
唐.法融《无心论》,铃木大拙《铃木大拙全集》卷二,东京:岩波书店,昭和43~46年,页216~219
唐.神秀《观心论》,铃木大拙《铃木大拙全集》别卷一,东京:岩波书店,昭和43~46年
唐.杜胐《传法宝纪》,柳田圣山《初期禅宗史书の研究》,页560~572
唐.净觉《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柳田圣山《初期禅宗史书の研究》,页596~610
日.柳田圣山《达摩の语录:二入四行论》,东京:筑摩书房,昭和44年(1969)),页220~221
《北宗五方便》,铃木大拙着,《铃木大拙全集》卷三,东京:岩波书店,昭和43~46年
《菩提达摩四行论》,《禅宗全书.语录部(一)》,台北:文殊文化,1988年8月
《二入四行论长卷子》,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の研究》,东京:大东出版社,1983年,页176~179;182
《南天竺国达摩禅师观门》,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の研究》,东京:大东出版社,1983年,页214~217
《第七祖大照和尚寂灭日斋赞文》,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の研究》,东京:大东出版社,1983年,页555
《七祖法宝记》,方广錩《藏外佛教文献》第二辑,北京:宗教文化,1995年,页134~165
《佛为心王菩萨说头陀经》,方广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第一辑,北京:宗教文化,1995年12月,页253~318
《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论》,方广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第二辑,北京:宗教文化,1996年8月,页166~174
柳田圣山《六祖坛经诸本集成》,京都:中文出版社,1976年7月
日本花园大学图书馆藏高丽藏覆刻本影印本,南唐泉州招庆寺静、筠二禅师,《祖堂集》,台北:广文书局,1979年4月
潘重规《敦煌坛经新书》,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2001年6月
月称着,法尊译讲《入中论讲记》,台北:慧炬,2002年9月
邓文宽校注,敦博本077号《六祖坛经》,渖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黄连忠《敦博本六祖坛经校释》,台北:万卷楼,2006年5月初版
 
贰、其他古籍(按经史子集顺序排列)
清.阮元编《十三经注疏1.周易注疏》,台北:艺文,1997年8月
清.阮元编《十三经注疏5.礼记注疏》
清.阮元编《十三经注疏8.论语注疏》
清.阮元编《十三经注疏8.孟子注疏》
刘宋.范瞱着,唐.李贤等注,《後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月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
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
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
宋.司马光《资治通监》,台北:明伦出版社,1977年
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
魏.王弼注《老子》,台北:艺文,2001年5月
清.郭庆藩编,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台北:万卷楼,1993年3月
宋.洪兴祖《楚辞章句补注》,台北:天工书局,1989年9月
宋.钱易《南部新书》,《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1月
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12月
 
参、近人专着(按出版年月先後顺利排列)
一、中文
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台北:学生书局,1971年3月
李圆净《梵网经菩萨戒本汇解》,台北:总持寺,1977年6月
演培《唯识法相及其思想演变》,台北:天华出版事业,1980年2月
周叔迦《法苑谈丛》,台北:文津,1980年6月
傅伟勳《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1980年10月
方东美《华严宗哲学》,台北:黎明文化,1981年7月
李世杰《印度大乘佛教哲学史》,台北:新文丰,1982年4月
王重民《伯希和劫余录》,《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
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台北:文史哲,1984年4月。
王鍈《诗词曲语辞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赵雅博编《印度哲学思想史》,台北:国立编译馆,1986年5月
冉云华《宗密》,台北:东大图书,1988年5月
慧广《忏悔的理论与方法》,高雄:法喜出版社,1989年6月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台北:佛教书局,1991年
冉云华《中国禅学研究论集》,台北:东初,1991年7月
印顺《如来藏之研究》,台北:正闻,1992年5月
梁漱溟《中国宗教伦理与现代化》,台北:台湾商务,1992年7月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
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1993年4月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台北:巨流,1993年6月
王贵民《中国礼俗史》,台北:文津,1993年7月
杨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
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北:正闻,1994年1月
吴汝钧《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学生书局,1994年6月
杨惠南《禅史与禅思》,台北:东大,1995年4月
杨惠南《印度哲学史》,(台北:东大,1995年8月
任继愈、杜继文《佛教史》,台北:晓园,1995年1月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2月
恒清编《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台北:东大,1995年4月
黄连忠《宗密的禅学思想》,台北:新文丰,1995年4月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北京:中国社科社,1995年5月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嘉义:书乡出版社,1995年8月
演培《异部宗轮论语体释》,《谛观全集》,台北:天华出版,1996年1月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4月
禅叡《敦煌宝藏遗书索引》,台北:法鼓文化,1996年9月
南怀瑾《中国道教发展史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
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12月
释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1997年2月
牟宗三《四因说演讲录》,台北:鹅湖出版社,1997年3月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北:学生书局,1997年5月
陈英善《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台北:法鼓文化,1997年5月
吕澄《中国佛教源流略讲》,台北:里仁,1998年1月
印顺《中国禅宗史》,台北:正闻,1998年1月
印顺《唯识学探源》,台北:正闻,1998年1月
印顺《净土与禅》,《妙云集》下篇之四,台北:正闻,1998年1月
印顺《无诤之辩》,《妙云集》下篇之七,台北:正闻,1998年1月
印顺《佛教史地考论》,《妙云集》下篇之九,台北:正闻,1998年1月
印顺《佛法是救世之光》,《妙云集》下编之十一,台北:正闻,1998年1月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1月
圣严《菩萨戒指要》,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 2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台湾商务,1998年7月
汪师娟《敦煌礼忏文研究》,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9月初版
印顺《辨法法性论讲记》,《华雨集》(一),台北:正闻,1998年12月
印顺《方便之道》,《华雨集》(二),台北:正闻,1998年12月
印顺《中国佛教琐谈》,《华雨集》(四),台北:正闻,1998年12月
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12月
张勇《傅大士研究》,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1月初版
劳政武《佛律与国法-戒律学原理》,台北:老古文化,1999年1月
杨郁文《长阿含游行经注解》,台北:甘露道,1999年4月
圣严《戒律学纲要》,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5月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学生书局,1999年9月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南京:江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董群《禅宗伦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董群《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2000年6月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北京:北京大学,2000年6月
释大睿《天台忏法之研究》,台北:法鼓,2000年9月
印顺《净土与禅》,台北:正闻,2000年10月
蔡日新《汉魏六朝佛教概观》,台北:文津,2001年8月
冯川《重返精神家园-关於荣格》,台北:笙易,2001年9月
杨曾文《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北京:宗教文化,2002年6月
谭伟《庞居士研究》,成都:四川民族,2002年7月
黄连忠《禅宗公案体相用思想之研究》,台北:学生书局,2002年9月
持松《华严宗教义始末记》,台北:华严莲社,2002年10月
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0月
如禅编《六祖坛经研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2003年4月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汪师娟编《冉云华先生八秩华诞寿庆论文集》,台北:法光出版社,2003年7月
张国一《唐代禅宗心性思想》,台北:法鼓文化,2004年4月
圣凯《中国佛教忏法研究》,北京:宗教文化,2004年9月
杨曾文《神会和尚禅话录》,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1月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3月
太虚《太虚大师全书》,北京:宗教文化,2005年版
陈平坤《慧能禅法之般若与佛性》,台北:大千,2005年12月
高明道《算沙梦影》,台北:三慧讲堂印经会,2006年12月
汪师娟《唐宋古逸佛教忏仪研究》,台北:文津,2008年2月
二、日文(包含翻译)
日.境野黄洋《支那佛学讲话》,东京:共立,1929
日.矢吹庆辉《鸣沙余韵解说》第Ⅰ部,东京:岩波书店,1933年4月
日.常盘大定《後汉とり宋齐に至る译经总录》,东京:国书刊行会,1937年
日.大野法道《大乘戒经の研究》,东京:理想社,1953年
日.镰田茂雄《宗密教学の思想史的研究》,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5年
日.平野宗净《禅の语录》,东京:竺摩,1978年
日.中村元等着,余万居译,《中国佛教发展史》,台北:天华,1984年5月
日.铃木哲雄《唐五代禅宗史》,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85年
日.关口真大撰;李世杰译,《佛教思想-在中国的开展》,台北:幼狮文化,1987年1月
日.阿部正雄着,王雷泉、张汝伦译,《禅与西方思想》,台北:桂冠,1992年5月
日.柳田圣山着,吴汝钧译《中国禅思想史》,台北:商务,1995年12月
日.阿部肇一着,关世谦译,《中国禅宗史》,台北:东大,1999年2月
日.忽滑谷快天着,郭敏俊译,《禅学思想史》,台北:大千出版社,2003年12月
日.佐佐木现顺着,周柔含译,《业の思想》,台北:东大图书,2003年2月
日.竹村牧男着,蔡伯郎译《觉与空-印度佛交的展开》,台北:东大,2003年5月
日.平川彰着,释显如、李凤媚译《印度佛教史》,嘉义:法雨道场,2003年5月
日.平川彰着,庄崑木译《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2004年12月
 
三、其他外文(包含翻译)
A.Berriedale Keith,Buddhist Philosophy In India and Ceylon,India: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1923
铃木大拙,Essay in East-West Philosophy:An Attempt at Word Philosophical Synthesis,Charles A Moore ed.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51
É. Lamotte,L’Enseignement de Vimalakīrti,Louvain,1962
R.H.Robinson,Early Mādhyamika in India and China,Milwaukee & London,1967
K. Venkata Ramanan,Nāgārjuna’ Philosophy as presented in the Mahāprajñāpāramitā?āstra,Varnasi,1971
A.K.Warder,India Buddhism,India:Motilal Banarsidass,1970
Raimon Panikkar,The Trinity and World Religious,Madras,India: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1970
Lambert Schmithausen:On the Origin an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a Central Concept of Yogaacaara Philosophy,Tokyo: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1987
Jung(荣格)着,鸿钧译《分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台北:结构群,1990年9月
R.Panikkar, A Dwelling Place for Wisdom,Westminster:John Knox,1993
Jean-Francois Revel & Maattien Richard 着,陆元昶译,Le Moine Et Le Philosophe(《和尚与哲学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Martin Buber(马丁.布伯)着,陈维刚译,I and Thou(《我与你》),台北:桂冠,2002年6月
D.J.Óconnor(奥康诺)着,洪汉鼎译,A Critical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批评的西方哲学史》),台北:桂冠,2004年2月
William James(威廉.詹姆斯)着,尚新建译,The Varietise of Religious Experience(《宗教经验种种》),(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3月
John B. Noss、David S. Noss(约翰.B.诺斯、戴微.S.诺斯),Man’s Religions(《人类的宗教》七版),江熙泰、刘泰兴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Wilfred Cantwell Smith(史密斯)着,董江阳译,The Meaning And End of Religion(《宗教的意义与终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Michael Peterson(麦克.彼得森等)着,孙毅、游斌译,Reason&Religious Belief-An Introdu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理性与宗教信念-宗教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Raimon Panikkar(雷蒙.潘尼卡)着,王志成、思竹译,Invisible Harmony-Essays on Contemplation & Responsibility(《看不见的和谐-默观与责任文集》),北京:宗教文化,2005年8月
Jung(荣格)着,林宏寿译,Menschenbild und Gottesbild(《人的形象和神的形象》),台北:桂冠,2006年12月
 
肆、期刊论文(按出版年月先後顺序排列)
一、中文
胡适〈跋裴休的唐故圭峯定慧禅师传法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卷34,第一分册,1962年,页5~26
陈祚龙〈唐代山西两大北宗禅法国师义福及普寂的生平研究资料〉,《山西文献》v.4,台北:山西文献社,1974年7月,页11~20
太虚〈中国佛学特质在禅〉,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禅学论文集》,台北:大乘文化,1976年10月,页1~111
鉴安〈禅宗的思想与风范〉,《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禅学论文集》,台北:大乘文化,1976年10月,页157~178
蓝吉富〈佛教的缘起哲学〉,《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3佛教根本问题研究(一)》,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9月,页179~193
黄忏华〈大乘起信论真如缘起说〉,《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3佛教根本问题研究(一)》,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9月,页241~270
霍韬晦〈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上)—从思想史上考察〉,《鹅湖月刊》n.44,1979年2月,页20~25
印顺〈宋译《楞伽》与达摩禅〉,《现代佛教学术丛刊》n.12,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页17~28
印顺〈宋译《楞伽》与达摩禅〉,《现代佛教学术丛刊》n.12,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页17~28
李志夫〈泛论佛陀及中论缘起理事观与逻辑理事观〉,《华冈佛学学报》n.4,1980年10月,页200~223
无碍〈达摩大师的「二入四行观」与「安心法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n.12,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页1~16
黄忏华〈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考〉,《现代佛教学术丛刊》n.12,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页125~140
游祥洲〈论中国佛教忏悔理论的形成其其理念蕴涵〉,傅伟勳主编,《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图书,1980年10月,页128~133
温玉成〈记新出土的荷泽大师神会塔铭〉,《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2期,页78~79
王师开府〈对动机、结果及行为伦理判断之分析〉,收入高明等《文史哲的时代使命》,台北:国立台湾师大研究室,1987年4月,页245~264
林子青〈忏法〉,载吕澄等着《中国佛教人物与制度》,台北:汇文堂,1987年6月,页455~461
冉云华〈宗密传法世系的再检讨〉,《宗密》,台北:东大图书,1988年5月,页287~303
秋田光兆〈湛然の真如观〉,《天台学报》n.32,东京:大正大学内天台学会,1990年10月,页81~85
冉云华〈敦煌文献中的无念思想〉,《中国禅学研究论集》,台北:东初,1990年7月,页138~159
刘贵杰〈东晋道安思想析论〉,《中华佛学学报》4期,台北:中华佛研所,1991年7月,页235~285
冉云华〈敦煌文献与僧稠的禅法〉,《中国禅学研究论集》,台北:东初,1991年7月,页54~89
企愚〈「不昧因果」与「无相忏悔」〉,《上海佛教》,1992年2月
吴汝钧〈达摩及早期的禅法(上)(中)(下)〉,《狮子吼》v.31 n.7、v.31 n.8、v.31 n.9,台北:狮子吼杂志社,1992年7月~9月,页4~9、页34~38、38~43
梦泽〈「二入四行」与如来禅的修正〉,《南洋佛教》n.275,1992年3月),页5~8
赖贤宗〈达摩禅〈二入四行〉 所蕴涵的「信」与「伦理」〉,《法光》V.40,(台北:法光杂志编辑委员会,1993年1月
刑东风〈略论早期禅宗-南宗禅的背景问题探讨〉,《世界宗教研究》n.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93年3月,页63~70
杨曾文〈净觉及其《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与其校本〉,《中华佛学学报》第六期,1993年7月,页237~261
杨曾文〈《坛经》敦博本的学术价值探讨〉,氏编《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页183~329
宋玉媺〈不可思议之不二、解脱、方便-一个《维摩诘经》异名之探讨〉,《谛观》n.76,台北:谛观杂志社, 1994年1月,页153~171
杨惠南〈禅宗公案中的矛盾与不可说〉,《禅史与禅思》,台北:东大,1995年4月,页261~292
杨惠南〈《坛经》中之「自性」的意含〉,《禅史与禅思》,台北:东大,1995年4月,页209~229
冉云华〈论唐代禅宗的「见性」思想〉,释恒清编《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台北:东大,1995年4月,页367~392
杨曾文〈牛头法融及其禅法〉,释恒清编《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台北:东大,1995年4月,页423~444
蓝吉富〈讽诵在大乘佛教中的意义〉,恒清编《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台北:东大,1995年4月,页445~454
陈英善〈就华严法界观门论华严思想之演变〉,《中华佛学学报》n.8,1995年7月,页373~396
释天禅〈《圆觉经道场修证仪》与《慈悲道场水忏》关系之初探〉,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第六届研究所学生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1995年8月
胡适〈与周叔迦论牟子书〉,《胡适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12月,页109~111
胡适〈四十二章经考〉,《胡适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12月,页143~159
释恒清〈「金刚錍」的无情有性说与深层生态学〉,《佛性思想》,台北:东大,1997年2月,页253~284
湛如〈简论六祖坛经的无相忏悔-兼谈唐代禅宗忏法体系的形成〉,《法音》v.1997 n.3,1997年3月,页13~20
徐立强〈「梁皇忏」初探〉,《中华佛学研究》n.2,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8年3月,页178~206
吕凯文〈佛使比丘对於缘起思想的反省及其意义〉,《法光杂志》v.109,1998年10月
释惠空〈忏悔析义〉,《佛学与人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中:逢甲大学人文社会学院佛学与人生学术研讨会,1999年1月,页25~36
道昱〈经导对中国佛教礼忏的影响─以梁《高僧传》为中心的探讨〉,《圆光佛学学报》n.3, 1999年2月,页73~100
楼宇烈〈读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随记〉,《中华佛学学报》n.12,1999年7月,页53~68
陈一标〈关於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圆光佛学学报》n.4,中坜:圆光佛学研究所,1999年12月,页75~106
徐文明〈智诜与净众禅系〉,《敦煌学辑刊》n.1,兰州:《敦煌学辑刊》,2000年1月
陈后玲〈中国书法的抽象之美〉,《历史文物》十卷四期,2000年4月
刘嘉诚〈佛教伦理学探究〉,《辅仁宗教研究》v.1(创),台北:辅仁大学法学院宗教学系,2000年5月,页129~158
杨富学〈敦煌本「历代法宝记.弘忍传」考论〉,《佛学研究中心学报》v.6,2001年,页139~149
杨维中〈论中国佛教心性本体论的特质〉,《普门学报》n.6,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11月,页47~82
杜保瑞《「金刚经」的无相境界》,华梵大学《第六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 ,台北:华梵大学哲学系2002年7月,页269~289
杨维中〈从南宗与北宗心性思想的差别看禅宗的正式形成〉,《中国禅学》2002年第1卷,页115~116
林妙贞〈试略「摩诃止观.十乘观法」中之「四誓愿」与「六祖坛经.忏悔品」中「四弘誓愿」之比较〉,台北:《海潮音》第83卷第2期,2002年2月,页8~13
圣凯〈论禅宗无相戒之源流〉,妙峰主编《曹溪禅研究》,北京:中国社科社,2002年9月),页422~442
济群〈坛经的般若思想〉,如禅编《六祖坛经研究》(三),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2003年4月,页147~157
湛如〈简论六祖坛经的无相忏悔-兼谈唐代禅宗忏法体系的形成〉,如禅编《六祖坛经研究》(三),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2003年4月,页327~345
陈平坤〈《坛经》宗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依「一心二门」与性空思想〉,《妙林》v.15,2003年4月,页46 ~ 52
杨富学、王书庆〈东山法门及其对敦煌禅修的影响〉,《中国禅学》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5月,页67~76
王俊杰〈老子保生思想研究〉,《兴大中文研究生论文集》n.8,2003年5月,页149~163
刑东风〈慧能禅宗思想的三个问题〉,台北:华梵大学哲学系,《华梵大学第七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论文集 》,2003年9月,页454~466
黄俊杰〈儒家论述中的历史叙述与普通理则〉,收入:黄俊杰《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页73~104
杨曾文〈神会及其禅法理论〉,《神会和尚禅话录》,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1月,页157~233
圣凯〈圆觉经道场修证仪新探〉,《中国佛教忏法研究》,北京:宗教文化,2004年9月,页161~219
张先堂〈观相念佛:盛唐至北宋一度流行的净土教行仪-敦煌写本《佛说相好经》新探〉,《敦煌研究》,2005年第5期(总第93期),页32~42
王惠雯〈理想的生命实践-以菩萨戒的自律精神为基础之探讨〉,载氏着《大乘佛教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集》,中坜:圆光佛学研究所,2006年2月,页33~49
邱敏捷〈《坛经》的作者与版本-印顺与胡适及日本学者相关研究观点之比较〉,《第六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印顺导师与人菩萨行会议论文集》(十六),台北:财团法人弘誓文教基金会,2006年5月,页1~38
白金铣〈杜顺三重观门哲学的创化意涵与反省〉,台北:辅仁大学、东海大学主办,2007年「创化与历程:中西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3月28日
白金铣〈「佛说无常经」的传译与丧葬礼仪〉,《中华佛学学报》n.20,2007年7月,页65~104
廖明活〈南北朝时代的佛性学说〉,《中华佛学学报》n.20,2007年7月,页105~137
方广錩〈试论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从《刘师礼文》谈起〉,《法音论坛》,2007年第3期(总第271期),页8~20
汪师娟〈金刚五礼〉,式着《敦煌礼忏文研究》,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9月初版,页201~233
汪师娟〈「秀禅师七礼」与禅宗礼忏〉,氏着《唐宋古逸佛教忏仪研究》,台北:文津,2008年2月),页61~112
白金铣〈达摩「报怨行」的忏悔义蕴〉,《大专学生佛学论文集》(十八),台北:华严莲社,2008年,出版中
 
二、日文
日.矢吹庆辉《鸣沙余韵解说》第Ⅰ部,东京:岩波书店,1933年4月,页178~204日.矢吹庆辉《鸣沙余韵解说》第Ⅱ部,页230~237
日.铃木大拙〈达摩观心论(破相论)四本对校(上)(下)〉,《大谷学报》v.15 n.4(=n.56)、v.16 n.2(=n.58),京都:大谷大学大谷学会,1934年12月、1935年6月),页1~17、1~44
日.铃木大拙〈龙谷大学付属图书馆藏敦煌本菩提达摩观门法大乘法论殊に其中の宗修信要论に就きて〉,《佛教研究》v.16 n.1(=n.57),京都:大谷大学大谷学会,1935年3月,页17~51
日.铃木大拙〈禅宗初祖としての达摩の禅法楞伽系と般若系の对抗〉,《日华佛教研究会年报》v.1,京都:日华佛教研究会,1936年8月,页196~224
日.舟桥一哉〈後汉より宋齐に至る译经总录(常盘大定)〉,《佛教研究》v.19 n.3(=n.71),京都:大谷大学大谷学会,1938年7月,页177~178
日.伊吹敦〈再び「心王经」の成立を论ず〉,《东洋学论丛.文学部纪要.印度哲学科篇》,第五十集,页82~95
日.津田左右吉〈禅宗についての疑问の二三(上)(下)〉,《东洋思想研究》v.5、v.6,东京:岩波书店,1954年7月、1955年12月,页1~41、1~46
日.水野弘元〈菩提达摩の二入四行说と金刚三昧经〉,《印度学仏教学研究》v.3 n.2(=n.6),1955年3月,页239~244
日.纪野一义〈インド佛教における罪の问题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6 n.1(=n.11),1958年1月,页67~72
日.关口真大〈新资料「达摩禅师论」(敦煌出土)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6 n.2(=n.12), 1958年3月,页106~107
日.土桥秀高〈敦煌本受菩萨戒仪考〉,《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8 n.1,1960年1 月,页33~42
日.中川孝〈炖煌出土达摩禅师论に就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8 n.1,1960年1月,页264~267
日.关口真大〈授菩萨戒仪「达摩本」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9n.2(=n.18),1961年3月,页465~470
日.中川孝〈四行论长卷子を中心として见たる初期禅思想史の问题点〉,《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10 n.2(=n.20),1962年3月,页164~168
日.柳田圣山〈传法宝纪とその作者-ペリオ三五五九号文书をめぐる北宗禅研究资料の札记、その一〉,《禅学研究》n.53,京都:荻须纯道,1963年7月,页45~71
日.远藤佑纯〈瑜伽师地论菩萨戒品における〉,《智山学报》n.18,页1~15
日.菅尚英〈「楞伽经」における唯心〉,《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29 n.1,页283~285
日.伊吹敦〈菩提达磨の「楞伽経疏」について〉(下),《东洋学论丛.印度哲学科篇》n.24,(《东洋大学文学部纪要》n.52),页12~16
日.田中良昭〈四行论长卷子と菩提达摩论〉,《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14 n.1(=n.27),1965年12月,页217~220
日.塩入良道〈中国佛教における佛名经の性格とその源流〉,《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n.42,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66年11月,页221~319
日.柳田圣山〈菩提达摩二入四行论の资料价值〉,《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15 n.1(=n.29),1966年12月,页320~323
日.福井静志〈瑜伽论(戒品)における罪と忏悔〉,《佛教文化研究所纪要》v.6,1967年5月),页68~72
日.田中良昭〈大照禅师普寂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16 n.1(=n.31),1967年12月,页331~334
日.椎名宏雄〈傅大士と『心王铭』〉,《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16 n.2(=n.32),1968年3月,页130~131
日.释舍幸纪〈忏悔に关する一考察〉,《佛教文化研究所纪要》v.8,1969年6月,页10~15
日.山口益〈忏悔について〉,《佛教学セミナー》v.9,1969年5月,页1~14
日.释舍幸纪〈忏悔について-忏悔经と佛名经を中心として〉,《佛教文化研究所纪要》v.9,1970年6月),页85~89
日.武田忠〈大乘五方便の诸本の成立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19 n.1,东京: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1971年1月,页262~266
日.武田忠〈大乘五方便の诸本の成立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19 n.1, 1971年1月,页262~266
日.柳田圣山〈北宗禅の一资料〉,《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19 n.2(=n.38),1971年3月,页127~135
日. 椎名宏雄的〈唐代禅宗の礼忏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20 n.2(=n.40), 1971年12月,页269~274
日. 椎名宏雄〈论唐代禅宗の礼忏について〉,东京:《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20n.2(总40号),1971年12月,页269~274
日.释舍幸纪〈大乘经典に见られる忏悔灭罪〉,《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23 n.2(=n.46), 1975年3月,页266~270
日.柳田圣山编,《六祖坛经诸本集成》,京都:中文出版社,1976年7月
日.须山长治〈梁唐宋高僧传の一考察その-习禅者と达摩系禅僧〉,《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26 n.2(=n.52),1978年3月,页188~189
日.鎌田茂雄〈シンガポールの佛教仪礼〉,《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27 n.2(=n.54),1979年3月,页102~107
日.福井静志〈佛教に於ける忏悔灭罪の一考察〉,《龙谷教学》v.14,1979年6月,页90~100
日.长口山岛孝行〈「顿悟要门」と「六祖坛经」の关系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28 n.1(=n.55),1979年12月,页359~361
日.关口真大撰,通妙译,〈禅宗与天台宗之关系〉,《现代佛教学术丛刊》n.70 , 1980年10月,页259~305
日.川崎ミチユ发表〈礼赞文.塔文〉,日.筱原寿雄、田中良昭主编,《讲座敦煌8.敦煌佛典と禅》,1980年11月,页307~316
日.广川尧敏〈礼赞〉,《讲座敦煌7.敦煌と中国佛教》,牧田谛亮、福井文雅编,东京:大东出版社,1984年12月,页425~470
日.山口惠照〈「发菩提心」とその背景—方法论的考察〉,《菩萨观》,京都:平乐寺书店,1986年11月,页1~14
日.关口真大撰;李世杰译,〈初期的禅思想〉,《佛教思想-在中国的开展》,台北:幼狮文化,1987年1月,页193~215
日.池田鲁参〈宗密《圆觉经道场修证仪》の礼忏法〉,《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35n1.,1986年
日.池田鲁参〈《圆觉经道场修证仪》の礼忏法〉,《中国の仏教と文化》,东京:大藏,1988年,页389~416
日.水野弘元撰,弘音译,〈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国际佛学译粹》第2辑,台北:灵鹫山,1992年5月,页1~47
日.椎名宏雄〈天顺本《菩提达摩四行论》〉,《驹泽大学佛教学部研究纪要》n.54,1996年3月,页198~214
日.佐藤泰顺撰,印海译,〈自力道与他力道〉,载《中国佛教思想论》,纽约:法印寺,1996年11月,页251~300
日.佐藤泰顺〈自力道与他力道〉,印海译《中国佛教思想论》,(U.S.A.,法印寺,1996年11月,页251~300
日.小岛岱山〈菩提达摩石碑碑文并参考资料〉,《世界宗教研究》v.2001 n.1(=n.83),页127~134
日.松冈由香子〈中国禅宗スタイルの创始者〉,《禅文化研究所纪要》,东京:禅文化研究所,2002年12月,页483~548
日.佐久间贤佑〈禅戒体论〉,《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51 n.1 (总号=n. 101),2002年12月,页79~82
日.小岛岱山〈六祖坛经与华严思想--敦煌本坛经的无相戒与妄尽还源观〉,《普门学报》n.14,2003年3月,页27~54
日. 泷瀬尚纯〈荷泽神会と大珠慧海〉,《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53 n.1 (总号=n. 105),2004年12月,页137 ~ 139
日.伊吹敦〈『二入四行论』の成立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55 n.1 (总号=n. 110),2006年12月,页127~134
 
三、英文
E. Obermiller,“The Sublime Science of the Great Vehicle to Salvation Being a Manual of Buddhist Monism”,Acta Orientalia IX,Copenhogen:Denmark,1931
Hu Shih ,“Ch'an (Zen) Buddhism in China Its History and Method”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 3,No. 1 ,(January, 1953),PP. 3~24
冉云华,“Two Problems Concerning Tsung-mi's Compilation of Ch'an-tsang”,Transacl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Orientalists in Japan,v.19,1974,1,PP.37~47
Zeuschner Robert B. ,“The understanding of mind in the Northern line of Ch'an (Zan)”,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8,no.1,1978,1,PP.69~79
Raimon Panikkar,“The Myth of Pluralism: The Tower Babel-A Medition on Non-violence”,Cross Current,29,(summer,1979),P.206
R.Panikkar,“Der Mensch-ein trinitarisches Mysterium”,Die Verantwortung des Menschen für eine bewohnbare Welt im Christentum,Hinduismus und Búddhismus,ed. R.Paniikkar and W.Strolz(Freiburg:Herder,1985),PP.147~190
Lambert Schmithausen:On the Origin an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a Central Concept of Yogaacaara Philosophy,Tokyo: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1987, PP.3~6
Swain, C.W.,“The Emergence of Ch'an Buddhism-A revisionist perspective”,《中华佛学学报》n.2,1988年10月,页389~399
 
四、学位论文
赖姿蓉《「菩萨戒义疏」之研究》,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6月
吴艺苑《慈悲水忏与中国佛教忏悔思想》,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6月
陈平坤《论慧能会通般若与佛性的顿教禅法-《坛经》禅教思想探义》,台北: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年6月
白金铣《慈悲水忏法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所硕士论文,2003年1月
李碧纯《永嘉玄觉禅法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1月
释自容《中国佛教忏悔思想之研究-以慈悲道场水忏法为中心》,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6月
高毓婷《禅宗心识思想研究-以唐代为中心》,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所博士论文,2006年6月






上一篇(「文殊即菩提」的修学义理) 回目錄 下一篇(法藏圆教思想研究)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莲花生大士心咒的功德利益与直指觉性赤见自解
谁说清廉的人,就治理的好? - 王尚智的双城心事- udn部落格
送一份礼物,改变困难儿童的未来-台湾世界展望会
《普贤王如来祈祷能显自然智根本愿文》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

赞助网站
台北生技網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
佛教世界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