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藏密佛學會八月法會訊息 雅旺顛津仁波切新春除障祈福法會 中華大覺道次第佛學會五月份法訊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17 23:37:51
學習次第 : 进阶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昂旺朗吉堪布

卷之十五

寅二、学观法分四 卯一、修观资粮 卯二、观之差别 卯三、修观之法 卯四、

成观之量。

初又分二 辰一、总明修观资粮 辰二、别明抉择正见。

寅二、学观法

  观分为二:(一)如所有(汉译为尽所有)之观(粗静相)。(二)如所见(

汉译为如所有)之观(中观正见)。兹讲後者,即无我空慧。宗喀大师颂云:「若

不具足无我慧,虽修出离菩提心,仍不能断三有根,以故须修此空慧。」此偈谓纵

具戒定或菩提心,若无空慧,仍未能出生死,不过为一持律上座禅师,或未出生死

之菩萨而已。故於出离心与菩提心之外,尚须通达空性。但若仅具寂止,亦不能出

离生死。故大师又云:「於寂止之上,长养摄持胜观,以理智分分抉择无我空慧,

方能遮三有之门。我如是修,汝等後学亦应如是修。」大师此言,盖谓须止观双运

。仅修止,不能出离生死,直趋佛位。三摩地王经云:「世人虽修三摩地,然彼不

能坏我想,其後仍为烦恼恼,如增上行修此定。」若尔修何能得解脱。彼经又云:

~P 976

「设若於法观无我,既观察已善修习,此因能得涅盘果,由诸余因不能静。」余因

,指单具出离心静虑等。如於无我义先观察修,别别了解,得决定已,一心安住,

乃专注修。若全无空慧,虽具出离心菩提心等因,尚不能得圆满涅盘果,何况诸余

因。一切起惑造业之根本,皆由我执无明。(执我想)能摧毁此我执无明之利器,

惟此无我空慧。若我执无明摧毁已,一切惑业皆灭,即不复感受苦果矣。胜观既如

是重要,修法如何?道次於此分四科:

 

 

卯一、修观资粮分二 辰一、总明修观资粮 辰二、别明抉择正见

辰一、总明修观资粮

  「修次中篇说,依止善士、求闻正法、如理思惟,是毗钵舍那三种资粮。尤以

亲近无倒了达佛经宗要之智者,听闻无垢经论,以闻思慧引发通达真实之正见,为

毗钵舍那不可少之资粮,以无了解真实义之正见,必不能生通达如所有性之毗钵舍

那故。又此正见要依了义经寻求,非依不了义经。故当先知了义不了义之差别,而

通达了义经义。又若不依堪为定量大论师解释密意之论,则如生盲无引导者而往险

处。故当依止无倒释论。要依何论耶,曰,如佛世尊於无量经续中,明记龙猛菩萨

~P 977

能离有无二边解释佛经甚深心要,当依彼论而求通达空性之正见。

  提婆菩萨为诸大中观师如佛护、清辨、月称、静命等共依为量,视同龙猛,故

彼师徒,是余中观师之根源。西藏先觉称彼二师为根本中观师,称余为随学中观师

。又有先觉说,就安立世俗之理,中观师可分二派,谓于名言中许有外境者,名经

部行中观师。于名言中不许外境者,名瑜伽行中观师。就许胜义之理,亦可分二派

,许苗等有法与无实相和集为胜义谛者,名理成如幻。许於现境断绝戏论为胜义谛

者,名极无所住。又说,此二之前者,为静命论师与莲花戒论师等。其如幻与极无

所住之名,印度亦有许者。然俄大译师评就胜义所立之二派,为使愚者生稀有之建

立耳。智军论师则说,龙猛师徒所造之中观论中,未明显说有无外境。後清辨论师

破唯识宗,于名言中立有外境。次有静命论师依瑜伽行教,于名言中说无外境,於

胜义中说心无性之中观理。故中观宗遂成二派,前者名经部行中观师,後者瑜伽行

中观师。造论之次序现见实尔。然月称论师于名言中虽许外境,然与他宗全不相符

,既不可说名经部行,亦不可说顺婆沙行。西藏後宏法之智者,于中观宗立随应破

舆自立因二名,与显句论极相契也。以是当知,就名言中许不许外境,二派决定。

~P 978

若就引发通达空性之正见而立名,则随应破与自立因二派决定也。若尔应於彼等随

谁行而求龙猛师徒之密意耶。曰,阿底峡尊者以月称论师派为主,随尊者行传此教

授之先觉,亦皆尊崇彼宗。月称论师见中论之注释中,唯佛护论师解释圣者意趣,

最为圆满。即以彼论为本,亦多采纳清辨论师之善说,其非理者亦略破斥,遂广解

释圣者之密意。佛护、月称二师解释龙猛师徒之意趣,最为殊胜,故今当随行此二

论师抉择圣者师徒之密意焉。」

  修观资粮,即修观之因素条件。依修观资粮,不唯能通达,或证得空性,即降

而闻此空性之名,亦有无量善根福德因缘。故於嘎马那西拿所云三种资粮。(一、

依止善士,二、抉择正见,三、如理思惟。)之外,尚须加二种资粮:(一)积资

忏净;(二)师佛无别前,勤求加持。因空慧以文殊为本尊佛,故应於上师即文殊

之前,勤求加被,令我速得空慧。以此二种资粮,令空慧果速得成熟。如世间种果

,至成熟时,摘取较易,味复甘芳,如宗喀大师本传事蹟,依止正士,勤求正法,

得文殊现身说法,尚不能了解通达。复遵文殊命,住区聋寺迹资忏净,勤供曼遮,

肘肉磨穿见骨。又礼三十五佛,掌磨石迹,深印成巢。如此求上师文殊加持,故能

~P 979

善契佛意无垢教典。大师以菩萨转世而犹如此者,乃为後世垂范耳。佛所说了义之

扼要即是空性,为八万四千法蕴之心藏。佛说空慧,有权有实(权即曲示,实即空

性。),法门甚多,然总不外指示最後成就众生之空慧。故欲抉择,先须听闻,非

可由自意随文解义而能。又必须依善契佛意之正士,听讲无垢了义教典而後可。寂

天菩萨云:「佛说一切诸法门,皆为显示空义谛。」故若欲闻解此空义,必依止了

解空义之善巧者。余仅相似正士,不过遇此贤善因缘,愿代上师略说法要。藏文「

应鲁吉顿」,「应鲁」是直译之规矩,谓真实意义所在,如柱之应鲁,意谓柱之法

性,即是空性,吾人所见乃柱之假相。「普他却八」意谓彻底了解。「普」,即穷

源竟委,至尽头处。如言「龙巴普」,即谓沟底之尽头处。如寻马至尽头处尚未见

马,即可决定此马是无。寻求诸法实有自性,至诸边际,不见其实有自性,即可彻

底决定诸法空性,即是法性。修观资粮以彻底了达无我空见为主因。菩提道次从止

以前皆属广行,惟胜观一段为深观。佛说分权实二分,权分如无着造之现观庄严论

、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等。实分如龙树造之中观六论等。能摄二派要义,有抉择

、有次第、有系统,在一座间即可以取而修学者,唯宗喀大师此论。以三学言,止

~P 980

以上属戒、定,观属慧学。以见、行修言,止以上为行修所摄,观为见所摄。所谓

见者,谓离有无二边,彻底了达甚深空性是也。通达如所有性之见,即须依了义经

典,不依不了义经典。又所谓依者,乃内心认识与承许之意。必认识与承许了义经

典,而後可由之而得真实空见。於此又当先辨别了不了义之差别,乃能解释了不了

义。解释了不了义,不惟为修空者所必依,即在普通学者,亦须先知四依:(一)

依义不依语。辨其所说义与经教合否,合则信,不合不信,不依语之美恶。(二)

依法不依人。辨其所说法舆教合不合,倒与无倒。佛说,虽自命为佛,而所说非法

者,亦不应依。但不应谤佛,以佛说为应机故。(三)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虽

皆佛说,当抉择其了义不了义。(四)依智不依识。识之所见为俗谛,乃妄想之心

。智之所见为真谛,乃本心照明之二德,可与法性契合。四依之中,抉择佛法之为

了不了义,必须用智,方能抉择法义。故佛说「善为观察我心喜」,此非谓佛说有

与不善及有合理与不合理。倘如彼说,则为谤佛。因种种众生根器不同,故佛说法

亦有种种方便。如医临诊,病多则方多。龙树赞佛云:「佛说法如教蒙童,视其根

器利钝而教法不泥。亦如於学子之年龄不同,而施教亦异。例如有谤造业受果者,

~P 981

佛为调伏彼故,说有造业受果之具蕴补特伽罗粗分之人我。复有智慧较高者,已知

有业果而不堪受空性之根器,佛为说无粗分之人我,而说有细分之人我。又有智慧

更大者,乃为说无有人我之意义,然其体性亦非全无。又有智慧尤大者,为说人我

自性全无,仅有假名安立之我。初二为小乘人说,後二为大乘人说。初二即经部、

有部,後二即唯识、中观。佛说法如名医投方,视其寒热而异。依法不依人者,谓

如病者,不能但仰医师之名望,而不问其药与病之合与不合。依智不依识者,以根

门所生之识所见皆非真实故。依义不依语者,谓不当依其文翰词藻。例如常念之心

经文句,梵藏文云: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

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德云云。在昔甲蹲生迎阿底峡尊

者时,清晨诵此,意谦不祥,乃易云:眼呀、耳呀、鼻呀云云。尊者诫之曰:「此

观自在菩萨所说,语虽不妙,其义极妙。汝乃不能领受其如此加持耶。」故但观文

词之美恶,则心经亦不可依矣。至依了义不了义者,此中了不了义之寻求轨则,当

依智者之上首,佛明了授记之二大车轨。佛三转*轮,所说各异。初在鹿野苑为小

~P 982

乘人说四谛法。中转*轮,在灵鹫山为大乘人利根者说般若经。後转*轮,为唯识

师说深密等经。初转说色等外境有,除虚空等少法外,多数之法皆实有自性。中转

说色等诸法无自性(非实有)〕。三转,立三性:依他起、圆成实有自性,遍计执

无实有自性。谓不依内心而显现之外境实无有。此三期教,依吾人智识,不能抉择

何者为了义,何者为不了义。且佛又曾自说初中二转为不了义,三转为了义。若依

语不依义,执着此语,则不应理,故必以二车轨为依。然二圣所言中,又互相异,

究应何从?须知龙树依中观理智而分了义不了义,无着依唯识理智而分了不了义。

此处所讲乃中观见。如依无着,则不能得此中观见。以无着系依深密经判别了不了

义。吾人如随彼依他,圆成为实有之见,便不能生起空见。故欲学中观,应依龙树

。龙树乃依无尽慧经而判别了不了义。此经谓,凡说无自性为了义,凡说有自性为

不了义。如不依此最契佛意之定量轨范,而以己意探寻,则易误以了义为不了义,

而以不了义为了义,不堕于常,必落於断,如生盲无导而趋险处。二大车轨,通常

依佛说应为龙树.无着二圣。或外加慈氏为三大车轨。又或於二圣外,加慈氏,陈

那为四者,要之以佛记之二圣为当。今欲求通达甚深空义,二者中又当依龙树。

~P 983

昔佛为龙树授记,极为明显详尽,如弥勒根本经、文殊本生经、楞伽经、大教经,

皆有授记。最要者指出龙树能解圣教心要,即离常(有)断(无)二边之甚深空义

。如文殊根本经云:「我灭度後四百余年,有龙树者,大宏我教。」楞伽经:「弟

子问佛云:甚深空义难可了达,尊灭度後,谁能宏化?佛云:我灭度後,于南印度

地名布达,有吉祥比丘,名为龙智,离有无二边,显中道义。其後示寂,生极乐国

。」此种密意甚多。兹皆从略。楞伽经说龙树位登欢喜,(初地)余经有说为七地

。密乘谓已证双运。楞伽经系就外貌说。余或依共通实义观(如观其着述)说位登

七地,密乘就不共义说谓证双运。总之,依佛亲口传宣,谓已离二边,证空性,此

则无可诤论。即以欢喜地论,亦必实证空性,不仅通达空性已也。但过去证空性者

亦多,然实少转*轮因缘,惟佛授记龙树,大转*轮,清净开演甚深空义,遍於世

间,故学中观者,於龙树身世先当了知,兹为略述。

  龙树,生於南印度布达苇,(草地)婆罗门家。父晚年无子,梦仙人告言,延

百婆罗修法,当得佳儿。如其所嘱,果得子,相极庄严。术者言,此子佳,但具夭

~P 984

相。若再延百婆罗门修法,可延七阅月。再斋僧如前,可延寿至七龄,父母均如其

言而行。将届七岁,心忧之,不忍见其夭亡,给资令远游,行至中印度之东那阑陀

寺门,以过去习气,口自念声明中音韵。寺内大德沙慈哈惹闻之,令引入,询其来

历,具以告。沙慈慰勿忧,谓如能出家,当授长寿灌顶法。遂出家,修长寿法,因

免非时死。於「紮经者」受比丘戒,名吉祥比丘格龙巴登,如佛所记,研习显密经

教,既成,在寺任「匿巴」,为斋僧执事。值中印年荒,乃修点金术(以药涂於热

铁,即成金。)营斋。继为众说法,时有二童子来听,听毕,於僻处即隐。龙猛问

之,知为龙子。因言龙宝细泥造像极佳,索之。二子归,启其父,龙王因延师往为

说法,乃取得龙泥及般若经以归。(现拉萨尚有龙泥所造佛像及塔。)乃依般若经

理趣,造中观六论。世传龙树三次大鼓法音,初造论破小乘。初有小乘比丘,以威

光论百卷,反驳大乘,师对之说法,悉转大乘。次造中观六论,宏扬大乘。即据无

尽慧经判了不了义。最後造法音赞,宏宣一切有情皆有佛性。经此之後,大乘复兴

(大乘教义衰落至是已六百岁。),当佛住世时,唯识中观见及一切规矩完具。佛

灭度後四十年,有修日光通者(八种共通成就之一),其先乞食,曾受一青年比丘

~P 985

之侮,後修得神通力,遂肆报复,毁佛寺庙,大乘经籍毁散(一部入龙宫)教义因

之不显。小乘亦仅余经部有部等十八部。彼等遂不复信有大乘法。经龙树三次显扬

,大乘教始得复兴。又修降龙法,於龙宫取得大乘经籍,如华严等以为根据。故当

时称之为「洛珠」,即降龙成就之义,与佛授记「名称遍三地」适符。三地者,谓

天人龙三界也。(地上、地中、地下。)龙树为中观派开辟行车大道,故称轨范。

藏文「所吉」二字,谓准绳,如近世所称之主义。龙树标出一切法无实,仅有名言

。(一切法非实有,仅名言安立。)佛在世时,於诸教法未尝明白分别唯识中观谁

为了不了义,龙树始依理依教标出般若经为了义教。

  龙树之判了不了义,系依据无尽慧经。见广本十七卷。藏文「根珠着巴」,即

世俗成立意,谓以世俗为主而说之一切法,为不了义,世俗非谛,乃名为谛。「顿

当着巴」即胜义成就意,谓以胜义为主而说之一切法为了义,胜义即谛。解深密经

系按唯识理智,谓初中两转*轮未离戏论,皆非了义。无尽慧经系依中观理智,谓

深密所判,乃据名言,本经所判,乃据实义。深密据名言,谓依名言可承许为合理

~P 986

者,判为了义。依名言不可承许为合理者,判为不了义。此乃唯识之规。如何为彼

认为名言可许不可许?如初转说一切法外境实有,唯识视此名言不合其见,故判为

不了义。中转说一切法无自性,亦视此名言不合其见,亦判为不了义。末转说三性

,以圆成依他有自性,遍计无自性,视此名言合於其见,判为了义。至如无尽慧经

所说法语:「若有安立显示世俗,此等名为不了义,若有安立显示胜义,此等名为

了义。」其意即以为世俗而说即不了义,为胜义而说即了义。不了义藏文为「帐」

,谓有随引之意。须别引经教,方能解释。了义藏文为「额」,即决定意。谓决定

不移,不待别求,即可通达。如观瓶柱,吾人现见瓶柱,如其所见,当时尚不能见

到瓶柱之真实性。藏文为「列粗」,必须旁引,乃能证得其真实性之所在,故为世

俗。如不待旁引,立能见其真实性,即为胜义。又前经续云:「若有显示种种字句

,此等即名不了义。若有显示甚深难见,难可通达,此等名为了义契经。」此与前

段意略不同,前是总说,此是别说。如瓶、盆、书、几等种种异门,名言差别,即

世俗谛。於一切法遮实有自性,离诸戏论,即见空性,一切一味,即胜义谛。所谓

甚深者,谓欲探空性底蕴,如海难穷,故说甚深。所谓难见者,谓世俗谛有法相可

~P 987

以取譬,可以量度,空性则反是,难可譬喻,难可量度,故曰难见。所谓难通达者

,即不易彻底了达之意。然又不可因是而畏难思返,否则断此薰习,便永无通达之

望。若薰习不断,日计不足,月计有余,逐渐而前,自能增长其通达。若一度即可

通达,则无所谓难矣。般若经云:「无论通达空性,即为人说一句空性,或听人说

空性,其功德远胜於以等同大海水滴之七宝,持供十方如来诸佛。」广本引三摩地

王经云:「当知善逝宣说空,是为了义经差别。若说有情数取趣,其法皆是不了义

。」此与无尽慧经同。其不可如言取义者乃世俗谛,是不了义。如经有「杀其父母

为功德」之语。此即不能依其名句而承许,必引余说,乃能解释。佛此语乃喻词,

所言父母者,乃指十二有支中之八九两支,即「爱」「取」是也,受取须断除。如

就文解义,则不免以词害意,必引余经,方知其为譬喻之词。又如布施经云:「因

布施而得富乐。」就其不背因果言,亦可承许。然彼亦依俗谛而说,亦非了义。因

布施真实须三轮体空,(即是空性。)必另引余经,方能得显明布施真义。龙树造

中观六论,乃取诸经实义,亦非取无尽慧等名句。六论在开显一切法非实有,依教

~P 988

依理以破他宗说诸法有自性者。依教作集经论,依理造中观六论,为後世作判别了

不了义之准绳。(尚有赞集,赞会赞海之意及根本智论等。)然以吾人现世之智慧

,又不能直接解释诸论,尚须别依过去先德,能於龙树教典有所解释而後可。能追

踪龙树者,厥为圣天(即提婆)所造中观四百颂。诸中观师皆说一切法无实有,仅

有名言。此点诸师皆同,亦皆造有根本智论释。圣天菩萨四百颂,虽未明说外境有

无及有无自性,然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仅有名言,与龙树同。故诸师皆视龙树圣天

父子为中观定量,称之为根本中观师,余则称随持中观。

  随持中观者虽皆依二圣宗派而来,但其中仍不无出入。如谓中观见尚有可以随

左随右者是。藏文「且若」二字,乃「杂瓦」之古文,即含根本之意,诸师虽皆源

出龙树,而其中尚有正传与旁出之分,不容含混。根本中观,除圣父子外,如佛护

、清辨等,皆随持中观,其解释中观六论及四百颂,虽大体相同,然切实解释亦略

有差别。因圣父子所造诸论文简意深,仅标一切法非实有,仅有名言,而未明示有

无自性,及许不许色声等外境有。佛护、月称继之,始特别阐发,明说无自性而许

有外境,对於谓有自性者破斥无余,极与圣父子密意相符,故开应成派之先路者为

~P 989

佛护,而显扬光大之者,为月称。清辨、静命等,於一切法皆非实有之外,而加有

自相之自性及不许有外境,故与佛护各执一方,如左右然。因此于圣父子密意,即

不无出入。清辨造根本论释,破佛护所说。称根本智真实牟尼释,(疑即掌珍论

)於无自性多有所难。其後月称着根本智文句明论,极力答辩,以遮清辨之说。佛

护与清辨外表似同,而实际不同。至月称与清辨则显然不同。但月称之文句明论释

,亦多采取清辨合理之说,即合于圣父子意者,其不合者则辨明之。静命师说,於

许有自性大似清辨,然其许有外境,则又不同。清辨乃至莲花戒师同为中观,亦有

所不同之处。诸师各有立场,皆标随持中观。诸先觉有谓圣父子直指中观,余师乃

曲示中观。总之,皆以圣父子为阿黎(大宗师),犹之内道多派,以释迦为宗主

也。中观,大别为应成、自续两派,此宗喀大师所许者。在宗喀前,诸先觉所许不

同。一类于名言(名声)许离内心实有外境(即异识而有)者,名经部行中观师。

一类于名言不许外境有者(即异识无体),称瑜伽行中观师。但此判别实不应理,

以不能尽摄当时诸中观师故。即如宗喀大师所称之应成派,便为彼二所不能摄,归

之名言许不许外境有皆为不当。以应成派虽于名言许有外境,然其许法与余派不同

~P 990

。(见广本一七卷九四页三行)又有就胜义立名者,一名理成如幻中观,一名极无

所住中观。初派为静命及莲花戒等,谓许胜义现空双聚。现,谓苗等有法;空,谓

无实;双聚,谓有法及法意。谓如具足特法之苗,即苗有法性。苗之法性依苗而显

,苗与空性二分双聚,此乃真胜义。(此非自宗)。次派谓断绝戏论,除空性一分

外,一切色声等戏论(即不真实),悉皆断绝,此乃真胜义。藏文於此有两名词,

其一、谓一切法遮断实有曰断,即无遮。在藏文为「郎把而吉」。其二、谓遮断实

有後,所得之非实有曰绝,即非遮。在藏文为「容觉」。例如观瓶与无常,以理智

分析,初遮止常方曰断,「郎把而吉」,後显无常曰绝(容觉)。现境上诸非实有

之相曰戏论(墨嘎),乃无遮,如言无瓶,谓绝对无有,即名无遮,曰「麻应把」

,乃非遮。如言不是瓶,则非绝对,以不是瓶尚有其他者在焉。非遮,犹言非是遮

也。理成如幻与极无所住之分,印地亦有许者,如马鸣及世亲大师,就共通义,皆

曾如是立名。然藏中据此,欲以之尽摄诸中观师,则不应理。故宗喀大师特引觉慧

大译师说云,谓就胜义门所立二宗,不过令愚者惊奇,不能令善巧者折服。马鸣菩

~P 991

萨所造修菩提心论,亦安立有极无所住,理成如幻二名。何以觉慧大师非之,谓不

能令善巧者折服?因藏中先德以观察双聚释理成如幻,许世俗与胜义相合如幻。不

知中观派无论自续应成,皆不如是许。倘许苗芽(俗谛)与苗芽法性(空性),二

者相合如幻,即胜义谛(真谛),则空性定中,既能证空慧,又复能观察俗谛,而

中观派决不许空性定中有真俗二现,故谓不应理。何故藏中先德有此误?因彼辈不

知静命、莲花戒诸师所谓理成如幻,乃通达空性理智之一分境界。彼辈误谓此一分

境界是空性也。至极无所住,亦不合理。于此当先知广略朗忍对於中观妙义,其中

微有不同。广本系在热真寺所说,其时重在破唯识等。略本系在噶登寺所说,其时

机重在修行实用。故略有不同,而其破假显真则一。至遮止实有,又有「无遮」与

「非遮」之分。如总言断除戏论即是胜义,固属无过,以其为无遮也。但破除戏论

有二分,一是空性,即「无遮」。一非空性,即「非遮」。自宗则许其「无遮」一

分是真谛。过去藏中大德於此多不能分辨,谓断绝戏论即是空见,盖不知此中是与

非二分尚在世俗谛中。中观不许以非遮为空见,以空见所破为实有,须用无遮,不

用非遮也。其派起渐次,智军论师说,圣父子于中观论未说明外境有无。其後清辨

~P 992

论师破唯识,建立外境实有之宗,其说与经部行中观师同。唯识许内摄外持二空之

空性,即能断所知障,清辨则谓摄持二空不能断所知障,因创立名言许有外境。清

辨之中观心要论,即破唯识之智灯论所谓,外境是内识所显。唯识无境之说,即

能所二取空义,藏文为「用争你东」,谓外摄内持皆空,即所取与能取二空。静命

论师依瑜伽行教典,就总义言,于名言说无外境,与唯识合,然於胜义,示心无自

性,又与唯识异。故中观分二派:清辨为经部行中观,静命为瑜伽行中观。唯识中

亦有依教依理之二派,一派如无着瑜伽师地论等,许究竟三乘,为依教唯识。一派

依陈那因明正理论,许究竟一乘,为依理唯识。二派皆谓胜义心有自性,以依他、

圆成,皆有自性,唯遍计乃无自性。在菩萨地中,於依他为实有,尤特别阐明。如

云:「依他起相具胜义谛,具正净相。如谤无依他,即退失此法。」退失,即毁坏

之意。盖以依他是实有也。此中观诸大师论之出生次第如是。广论於此处,但云次

第如是。略论特加诸大论师出生次第如是。乃表明清辨以经部行阐明其自派之宗见

,静命以瑜伽行阐明其自续派之宗见。云阐明者,特恐人误谓清辨静命前无此二派

也。月称虽於世俗许有外境,而许法不同。其根本扼要处,在外境有,为无自性有

~P 993

,因无自性而说外境有。经部之许外境者,则无无自性之义。故月称不同於经部行

,亦不同於一切有部。

  中观,自龙树、提婆後分为多派,在印度最着者为前举诸师。近代中观分为应

成自续二派。应成以佛护、月称为宗主,自续以清辨为宗主。自续又分经部行与瑜

伽行二派。前言释迦後,只有二大车轨,何故又有诸派?当知二大车轨如王,余如

侯伯。龙树、圣天二父子外,在应成派有加佛护、月称、寂天为五父子者,以其见

一贯相承故。西藏佛教,分前盛後兴两时期。自西藏有佛教起,至郎达玛毁教止,

称为前盛时期。其後至宗喀大师称後兴时期。在後兴时,以仁达瓦为主,(萨嘉大

师,宗喀之师。)至判中观为应成(殊足)自续(让局)两派,本於月称句明论,

极为合理。句明论云:「依於自续,不应正理。唯依应成,方为应理。」以依自续

理论,不能通达故。所谓自续者,非谓自他相续,乃谓自续、自在(让汪)、我增

上(达汪)三义,总为自性义。彼虽属中观,然以自性为定论。此派认为由此可以

求通达真实,故称自续派,亦称自性派。反之,不依自性为定论,而依应成进修者

~P 994

,即称应成派。总之,中观二派,一许有外境,一不许有外境,应成派属前者,自

派属後者。若就相续中(身心)生起了达空性见而言,可包括应成自续二派。至修

习空性时,用理智观察,如采取自性派理论(如於瓶盆等取有自性之理论)则为自

续派。反之,不取自性之理论,则为应成派。总之,二派追踪于二圣父子者甚多。

马鸣、智军皆大中观师,清辨、静命皆能解释圣父子意,然非无颠倒,因圣父子意

趣同于应成故。清辨、静命、智藏(耶喜领波)、莲花戒诸师,各有解释圣二父子

之书(如智论等),为应机故,所说空见,顺於自续,以当时之机,仅能解空性

粗分故。彼辈地位均高(清辨为菩萨),如无着位登三地,证般若,为应机故,以

唯识理趣为众说法。然欲真契二圣意趣,当依阿底峡尊者之言,如云:「解释无倒

真实义,龙猛直传唯月称,若不依于尊教授,定不能得佛涅盘。」当尊者到藏时,

藏中有实贤(仁亲让波)大师等,名位甚高,见尊者,以所证境及空见,就证。尊

者皆答以「是否空性,我尚未知。但望勤修菩提心为善。」及後,仲登巴以其所证

质尊者,尊者以手加额云,此为最善,赞叹不已。现时东印度智者,亦皆修应成见

,以其与二圣、月称相符故。由阿底峡而仲登巴、博多瓦、霞惹瓦、乞喀瓦等,一

~P 995

脉相承,直至宗喀大师,或称黄教为新噶当派,以别旧派。以旧噶当派传一二代後

,对於龙树以来应成见,即不纯洁,或杂自续之见於其中。当前盛时期,赤松顶真

时,寂护、即(静命)莲花戒等,皆为自续派见。莲花生虽证应成见甚高,为应机

故,对於所证空性,仅略示一二十弟子,并未多传,亦无着述。由是噶当一二传之

後即隐微失传。其後来者,皆自续派学说,遍及全藏。

  印度宗派亦多,但依学说立名,如唯识中观等是。西藏宗派,或以地名,如萨

迦之类,或以人名,此亦随各风尚。在旧噶当派时,有迦居派,其祖师马巴,闻法

印度、额打米遮巴,乃中观应成见。其後弥勒日巴亦应成见,以其所唱歌词有「名

言有胜义无」之语为证。比传至打波塔耶,名虽高,观其着述,已不纯粹为应成见

矣。萨迦亦复如是,前五教皇,如贡噶钦波、所郎则木、劄巴降泽,皆应成见。四

代贡噶降泽、五代却家拔巴,(八思巴)即非复如前三代矣。四代萨迦班遮打贡噶

降泽虽曾亲见文殊,但观其言说,以非有非无为宗,究不知其是何密意。彼自称我

有时说有,有时说无,而我自修则抉择与经教相合与否,以非有非无为宗,云云。

~P 996

似此则非应成见之言矣。考诸派亦有大成就现神变者,但就其言论,亦不可测其见

之是否曲应外机,故为浅说,亦不可知。今为开示宗见,则不可稍涉含糊,故不得

不略述印藏宗见盛衰之迹。萨迦後之最杰出者,无过仁达瓦,究其宗见,尚非彻底

圆满,而至今末世,犹能生正见者,皆出宗大师一人之赐也。

  余宗如红教萨迦各祖师,虽皆证得空性,然于宗见教典,未尝明白开显。宗喀

大师证空性时,依於佛护所造根本论释「外境于名言有,自性於胜义无。」之义有

所深契。此由大师过去中,在让汪旺波朵(自力王如来)曾发大誓愿,祈得正见。

以此愿力,又亲见文殊,得其加持,复以积资忏净之力,乃实证空性。证後又广为

明显解释。所着龙树根本论广释、入中论广释、(即贡巴饶色深明密意论)、辨了

不了义论、大小胜观、(即广略朗忍之胜观段)。其余讲观之小品尚多。大师学於

仁达瓦,而见超过之者,乃因亲承文殊教授。仁达瓦在藏德中空见亦能精通,然尚

未证得究竟圆满,故文殊谓大师曰:汝依仁达瓦,欲求决定正见,不能决汝疑。欲

证得空慧,须依积资忏净方可。大师依之而行,乃得见佛护根本论释,心疑遂决,

~P 997

乃证空性。後以其所见及文殊教授(法语)佛护论释,造为论说,呈仁达瓦,仁达

瓦心疑亦决,得证空性。大师曾有云:「昔之具足五明,博通经教,获得禅定,生

起菩提心等诸上师,备极勤劬,以求甚深空见,尚不能得。我今依文殊,乃得之。

」(所谓博通经教者,谓当时如布登,及具慧大译师萨迦班遮达贡噶降村等,通达

五明,噶当一二代除博多瓦诸师外,其余诸善知识皆具诸功德,不避辛劳,求证空

性而不可得。)此明其所得由文殊加持如是。

  了义教典,在印度当依五圣父子所造论着。在西藏教典中解释亦多,当依宗喀

大师教典。如是随行,甚深空见方可获得。此非偏於派别,实依教依理之言,勿谓

「格鲁巴」持门户之见也。月称论师造中观论释及文句明论,释佛护意趣,最为圆

满。然亦多采清辨之合于圣父子意趣者。其合於自续派之说则破之。

  以上说中观见之来源及门径,总释修观资粮一科竟。

辰二、别明抉择正见分三 巳一、明染污无明 巳二、明彼即生死根本 巳三、欲

断我执当求无我见。

~P 998

巳一、明染污无明

  「佛说贪等之对治,仅是一部分烦恼之对治,所说无明之对治,乃一切烦恼之

对治。故知无明是一切过失之根本,如显句论云:『佛依二谛说,契经等九部,是

就世间行,于此广宣说,其为除贪说,不能断镇恚,为除镇恚说,亦不能断贪,为

断慢等说,不能坏余垢。故彼非周遍,彼皆无大义,若为断疑说,能尽坏烦恼,以

佛说烦恼,皆依愚疑生。』故当善修对治无明之真实义。若不知何为无明,则必不

知如何对治,故认识无明最为切要。言无明者,谓明之违品,其明亦非任何一事,

乃能知无我真理之慧也。此明之违品,亦非仅无彼慧或离慧之余法,乃慧之正相违

者,此即增益有我之心。复有增益人我与法我之二,故人我执与法我执,皆是无明

。其增益之相,谓执诸法有由自性或自相,或自体之所成就。如邬波离请问经云:

『种种园林妙花敷,悦意金宫相辉映,此亦未曾有作者,皆从分别增上生,分别假

立诸世间。』此说诸法皆是分别增上安立。六十正理论云:『由佛说世间,以无明

为缘,说是即分别,有何不应理。』释论解释此义,谓诸世间皆无自性,唯由分别

之所安立。百论亦云:『若无有分别,即无有贪等,智者谁复执,为真为分别。』

~P 999

释论云:要有分别,乃有彼性,若无分别,即无彼性。如盘绳上假立之蛇,决定当

知自性非有。此说贪等虽无自性,其假立义,如同绳上假立之蛇。然非说彼蛇与贪

等,于名言中有无皆同也。由前诸理,故知执实有之相者,谓说彼法非由无始分别

假立,是执彼境由自性而有,其所执境,名为自性,或名为我。由说人上无彼自性

,名人无我。眼耳等法上无彼自性,名法无我。故亦当知,执人法上有彼自性,即

人法二种我执也。如百论释云:所言我者,谓诸法之不依仗他性。由无彼性名为无

我。此由人法差别为二:曰人无我,与法无我。人我执之所缘,入中论说,正量部

中,有计为五蕴者,有计为一心者。其计一心为我见之所缘者,如唯识宗与许阿赖

耶识之中观师,则计阿赖耶识为彼所缘。其不许阿赖耶之中观师,如清辨师与小乘

诸部,则计意识为彼所缘,当知此诸派所说,流转生死者与修道者等补特伽罗之名

义,皆通唯我与我所相事阿赖耶等之二事。入中论中破计五蕴为俱生我执,萨迦耶

见之所缘。释论则说唯缘依蕴假立之我。又说唯五蕴聚,亦非名言之我。故一时之

蕴聚及前後相续之蕴聚,皆非彼见之所缘,唯能引生我念之唯我,乃是彼之所缘。

故任何一蕴及诸蕴集聚,皆不可立为我之所相事也。此是此宗之无上胜法,余处已

~P 1000

广说。

  俱生萨迦耶见之所缘,要能任运引生我念。故执他人为有自相之俱生执,虽是

俱生我执,而非彼人之俱生萨迦耶见也。俱生我所执萨迦耶见之所缘,要能引生是

我所有俱生念之我所有性。故我眼等非彼所缘。其行相谓执彼所缘为有自相。俱生

法我执之所缘,谓他身中之色等五蕴,眼等六根及内身所不摄之器界等,行相如前

说。入中论释云:无明愚疑,於诸法无自性增益为有,以障蔽见实性为体,名为世

俗。又云:如是由有支所摄染污无明增上之力。此说执增实有,即是无明,及说彼

是染污无明。故法我执,有立为烦恼障与所知障之二派,此同初说。龙猛师徒亦说

此义,如七十空性论云:『因缘所生法,分别为真实,佛说为无明,出生十二支。

见真知法空,无明则不生,由无明灭故,十二支皆灭。』分别诸法为真实者,即执

彼为实有耳。宝论云:『若时有蕴执,彼即有我执。』此说未灭法执之前,亦不

能断萨迦耶见。四百论亦曰:『如身根遍身,疑遍一切惑,故由灭愚疑,一切惑皆

灭。若见缘起理,则不生愚疑,故彼当尽力,专宣说彼语。』此所说愚疑,即三毒

中之愚疑,故是染污无明。又说灭彼无明,要通达空即缘起之甚深缘起义方能灭,

~P 1001

故染污愚疑,当知即如释论所说,是增益诸法实有之执也。此是月称论师随顺佛护

解释圣者意趣而开显者。」

  欲求无我见,须先知无明为生死根本。又须先认识染污无明。既认识染污无明

,乃求其所以能令流转生死之理,方能生起欲离染污无明之心,而求觅得无我之见

。故欲求证此无我见,必须先认识与无我慧相反之染污无明而断除之。何以故?因

其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故。在恶法心中如贪镇疑等,固皆应断,然每一对治法只能断

其一分,至染污无明断,则一切皆断。如斫树然,根本一断,则枝叶自萎。云何染

染无明为一切过患之根本?过,即指烦恼业;(藏文为「匿」)。患,谓生死苦。

(藏文为「决」)如以不净对治贪,贪虽调伏,而其余烦恼仍无恙,於镇等亦然。

若先对治染污无明,则余烦恼皆得对治矣。此如「几龚」,犹汉地之药物一针法,

能总治一切病。故修无明对治法,极为重要。明句论云:诸佛所说一切经藏,依二

谛而说九部契经。(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小乘说八万法门总摄为十二分教,再摄为九

部契经,再摄为三藏,为对治世间一切烦恼。)凡诸世间行体(一切世间行,属於

烦恼体相者),於彼任何一种广大应断诸行(谓八万四千烦恼,於彼任何一种应断

~P 1002

诸法),皆正净而为善说。然於彼中,为除贪欲而说之法语,不能灭镇,为除镇而

说之法语,亦不能灭贪也。所谓一分对治是也。(见广本二十卷一五二页七行。)

  染污无明,即无我空慧之反面。能灭染污无明,随何一种烦恼皆能灭除。佛云

:「一切烦恼,皆正依於愚疑无明。」此无明究在何所?即在吾人身心相续中,遍

於一切,恒相随逐,无所不在,上自有顶,下至无间皆然,不过吾人忽略乏认识耳

。藏中有无明自语一书云:「众生皆不识自我,云我为汝作苦作乐,筹备一切,乃

至八地,皆由此我为汝作主。」故认识无明极为重要。如先不能认识,则无法灭彼

。譬如世人被盗,不能笼统说汉人窃我,或藏人窃我,必须迹得其真赃实据,乃能

破案。破染污无明亦复如是。如何能破?何为所破?因之有依道依理之二分。保为

道破?即以对治之道,使无明不生。何为理破?即认识无明所执之境为何,如何能

使无明不生,即须了达无我之空慧,而此了达无我之空慧,又须由抉择空性之见而

生。欲抉择空性,即须依理,知染污无明所执之境。以彼境本无,依教依理,皆不

可得。故此境破除之後所显之空,即是空性。故须先观彼如何执境。如观人然,先

~P 1003

观其形体相貌,然後察其行为之善恶,否则如屋柱之有,便不遮之使无。此境又分

二:一、有所知境破法,二、无所知境破法。断染污无明,乃属有所知境。若无所

知境即无此染污无明,无此染污无明,则我等众生皆已成佛矣,故云属有所知境。

云何为空?即空此境之义。修无明对治法,唯一即修真实。藏文「德枯纳你」,即

唯彼义。真实即空性。言修真实者,以真实之物件为唯一无二故。如俗言我昼不食

,则显夜尚可食,即非唯一无二绝对之词也。空性则不如是,除此义外则无他说也

。无明之反面为明,明字之通常解释为明了,但此处所指之明,乃不共义,专指了

达无我空性之慧。空性之反面,即其不顺方。亦如真之反面为伪,同之反面为异也

。不顺方有三:一、无不顺方,二、他不顺方,三、相违不顺方。此指後者,以无

明与空慧正相违反,不相顺也。何谓无不顺方,如谓染污无明非即是无我慧所应断

分,如凡夫心中尚无无我空慧,所余之处即非无我空慧之境是也。何谓他不顺方,

即除无我空慧外,余法皆非无我空慧,犹言除彼一方不顺,於其余则非不顺也。譬

如无金之地,仅与金不相应,而尚有银铜等非金者在,非全无物也。不过就金之方

面言,说为金之他不顺方。相违不顺方者,谓所执境恰成相反。如无明所执境为人

~P 1004

我,空慧所执境为人无我,一境不容二执同时存在,故为相违不顺。以此心於一境

中,决不容许一以为,有一以为无之二者皆是也。明之反面,不仅染污无明,然亦

不外烦恼所知二障。因见有粗细,而许摄入亦不同。中观自续派及唯识,皆列染污

无明於所知障,本宗则列於烦恼障。明之正面一分,亦不仅空慧,凡能知之心皆属

於明。而此处所指之明,非泛指凡与无明相反之明,乃特别指空慧。空慧之反面即

不顺方,以染污无明恰属於正相违之一分,此属不共义。无明含有不可观不可执义

,空慧含有可观可执义,在可观可执境中,无明已消失其地位,换言之,即无明所

执,为不可执不可观一面,故於明之可见可执一面消失其分位。故於明之上加遮词

「无」字,藏文为「麻惹把」,把者,主人翁之意。无明於可明可见可执方面消失

其力,而於不可明不可见不可执之境则应有尽有,故为明之正相违反之对方主人翁

。彼无明执其所不应执者为何?即于我之增益是也。如人我本非有,而执以为有,

即俗所谓无中生有,画蛇添足,故曰增益。此处之「我」字,有主体义,非自他相

待之我,乃人我法我之我。彼之所执,即此应破之我体)即主体)空慧所执,是无

~P 1005

我一面。无明于蕴上增益法执实有我体,即法我执。于数取趣上增益有我体,即人

我执。此二我执即是无明。此我,就通义言。即指有实体意。凡所谓自体、自相、

自性等,皆同义而异名之词,要皆为空性之所破。故於数取趣起「此是我也」之想

,即人我执。就别义言,凡不依因,自能成就者,即称自体。不须名言安立於彼,

彼自成立者,即称自相。从无始来,不依因缘本自成立者,即称自性。如此,虽能

了解无明之义,然於身心相续中,尚不能将无明直接指出。譬如捕盗,虽略知其行

踪,而究未识盗面貌,即不能明确指捕,必更进一步,亲将此盗指出。如何指出,

即将於人於法,执着有自性自相之心,加以认识。如何认识,必须先知一切法皆由

分别心安立。如宗喀所造「贡巴绕色」密意疏云:须先知诸法皆由分别安立之规,

则知其反面非由分别安立,即是自性执着。例如于瓶,先知其由分别安立而成,则

易知其不待造作本来自成之迷执心即是无明,即应遮止。如乍见瓶之现相,不经观

察,同时心中生起「此是瓶也」之心,此即分别心。(乍见,谓尚未观察,此瓶如

何而有之时。)如优婆离尊者问经云:「各种悦意(指天女);妙花开(指天界胜

境);金屋灿烂悦意者(指天宫)於彼亦无能作者,彼悉是由分别成。」(此经文

~P 1006

尚有地狱中狱卒器械等一颂,言悉由分别力所成。)彼天界虽有种种胜妙境界,然

除心外实无自在梵天等主宰能造作使成,皆由自心分别之所安立,分别而立世间相

,此明诸法是由分别建立。又六十如理论亦云:「世间具足无明因,何故?问:圆

满觉者说。答:以故於此世间界,云是分别何不许。」谓世界本无自性,皆由无明

之因而生起。问:何以知无自性?答:以佛说故。由此之故,於世界说由分别安立

,无不应理。本宗应成特法,谓一切法由分别安立。若不明此,则不能认识应断之

微细分,於应断便有过与不及之弊,难免不堕于断常二边。於蕴上执有本体自性成

就,若了其为无,即是空性。若欲此空慧於身心相续中,生起「我执无明之境是无

」之决定知,於此又须先辨别我执无明之境,究竟为有为无。因此又须先认识我执

无明所执之境。更溯而上,又须先认识我执无明依道之破除法,次乃了达染污无明

所执之境依理之破除法。(此为胜义破除法依理破除法又分二:一、名言破除(世

俗破除)。二、胜义破除(即了达染污无明所执之境)。认识染污无明之特法,乃

通达一切法由分别安立而来。如不知此,以为一切法是自性成就,此心即是无明。

~P 1007

凡情器世间,乃由吾人分别心,将名字与之安立过去,非由彼等本身成立过来,换

言之,谓由分别心安立名字於彼之上,非由彼等自性成就而显现於此。百论云(或

作百颂),「於无分别贪欲等,此有性义若非有,真实义与彼分别,具慧士夫谁执

此。」谓若不由分别於贪镇等欲成立有性,则此有非有。在藏文原文「意你」,乃

「欲你」之误,言所执实有自性之境,与能执实有自性之心,此二皆由分别而成立

。若谓此二非是分别,具慧士夫不如是说也。贪镇等皆由分别安立而有,若不分别

,则贪等非有。此论释亦云:「唯由有分别则生有,无分别则无有性。」(唯由分

别有有性,若无分别无有性。此见广本二十卷一五七页。)简言之,一切法相因何

而有?由我等自己分别心为之安名而有。若无此安立名字之分别心,则一切法之有

性亦无。但此中见,不易由语义而显,须心领神会。如棹子然,现见是有,谁使之

有?因有棹子之名而有。此棹之名由何而来?由分别心与之安名而来。或问:若棹

子由分别心使之有,岂非不由木匠所造而有耶?答:虽由匠造,然须安名者为之安

名。在未安名之前,棹尚非有。虽是吾人於匠造未成时,亦知是造棹,此由过去分

别心串习所致。若过去无此串习,虽见匠削木,棹法不生,即无从知其为造棹也。

~P 1008

必须俟其造成,以分别心为之安立上去,而後此棹方有。总之,无有分别,则无有

法,凡有法皆由分别之力而有。於此若犹未能释,疑可再举盘绳义以明之。人於昏

暗中偶触盘绳,误以为蛇,内心生起蛇怖。盘绳本非蛇,由分别心为安蛇名,便生

蛇执。如此盘绳,在经教中称为立名处。於此立名处,细观其形色,毫无蛇之支分

,何以生起蛇觉,生起恐怖,全由分别心为之安名所致。於蛇如是,於棹亦然。推

之一切法,亦莫不然。如於木材之可立名处,安名为棹,遂生出棹来,如细加观察

,何支是棹,则分析各支分非棹,总集各支分亦非棹,即形体合成亦不得棹,不过

仅有能承受棹名之处所而已(立名处)。而此能承受棹名之处所不得为棹,尚须一

必要条件,即为之安名是也。如缺此条件,则尚有能成棹。又譬如小孩虽生,未曾

予名,彼虽五官俱全而未有名,後经能命名者名以紮喜(吉祥),於是此家有紮喜

矣。未命名前,彼家仅有能承受名之孩童而无紮喜也。又如母购三帽,归以予三子

,由母起分别心,以何者予谁。如是,则帽各有主,此为长子之帽,此为次子之帽

,此为幼子之帽。若长偶取次帽,次必与争。在初购时,母尚未起分别,即不辨谁

~P 1009

为,谁何之帽,亦无所谓谁何之帽之名,即无用其争执矣。上来比喻,在明於无自

性之法而能生贪等。若不了知此,即不能破除染污无明所执之我。应成派非欲独标

异说,实资此以为断证之用。如盘绳乃蛇之安名处,能安名者,即命名蛇之分别心

。执为实蛇而生恐怖,尤属增益,以所恐怖者乃真蛇故。应先审察,所怖者究为真

蛇,抑为假蛇。如其观察实无有蛇,但由误认所致,则此恐怖仅由执蛇之分别心而

生起。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以蛇例瓶亦尔。瓶之得名,由分别心安立始成。如於瓶

之各支分,形色所聚合处,进而求其为瓶之真实义,则各别支分上均不能显出真瓶

来,聚合总体上亦不能显出瓶义。例如马与兔之各别异体,若将各支分分开,求如

马与兔之异体者,实不可得。不可得,即不能安立瓶名。若谓于各支分合成一体,

便有瓶义者,须知如无分别心为之安名,纵先有瓶体,彼亦不得有瓶名。若谓安立

名字处与分别心所安之名为一者,则犯能所作业为一之过。(然亦非异)(此四字

乃拊说安名之分别心与安名处所非一非异之理。此非此处所应说,故仅略附此四字

。)必先有安名处所,而後有分别心为之安名上去。如先有安名处所之帽,而後有

安立此

~P 1010

  为长次幼等之帽。依此寻求,一异均不可得。唯有安立,即起种种作用。如安

蛇名,即起恐怖,如安瓶名,即能受用。故一切法唯有假名安立,无实自性。(不

依假名安立而实有者曰自性。)虽然,安名亦必须先有安名处所,诸缘具足合于安

此名者,方可安立。如绳似蛇,方安蛇名,不能于石头亦安以蛇名,又如有口、颈

、腹等众多分支,始安瓶名,不能於团团似盘而安瓶名。故安名处所须分适量与非

量。如绳蛇乃非量安名,瓶乃适量安名处,贪等之安名处亦适量安名处。前举绳蛇

为喻者,但以之显分别安名,非喻一切也。以量与非量不同故。故知诸法唯由分别

安立,如前帽喻,长幼之帽,得名以後与未得名前,境未尝变,故知长幼之帽何由

而生,实由其母之分别心而生。又如寻香城(藏文为「侄萨仲清」、即海市。)仅

有城名,无实城市。般若经云:「色、受、想、行、识,唯有假名;菩提萨,唯

有假名;般若波罗密多,唯有假名。」空性,亦唯有假名安立。但若无空性名言,

则不能了解空性义,而从之以求证,通达空性也。通达空性分二:(一)真实通达

空性,真证空性时,固无所谓安立。(二)分别空性心,由分别空性心安立空性名

。如眼识见柱,意识安立,(由安立柱名之心,知其为柱。)非眼识为之安名。或

~P 1011

问,佛身语意所发功德,岂亦由分别安立耶?此问意谓佛之秘密自在功德,凡夫如

何能以分别心为之安立。当知佛之功德虽非凡夫名言可以安立,然与分别安立之理

无违,以其为佛一切种智所建立故。圣凡之境虽有不同而分别安立则无有异。世俗

名言如何安立,一切种智亦如何安立。故佛云:「世间说有,我亦说有,世间说无

,我亦说无。」佛于名言安立不与世间相违。自我与自我之识蕴,皆由无始而来,

乃由无始分别而有。而自性门中於彼境上(安名处)则以为本来即有自体,不由分

别安立也。

  由前诸理而明其所执实之相。如谓非由无始分别假立,而执彼境由自性而有,

其所执即名自性,或名为我。何谓无始分别,谓溯自己与蕴上所起之增益分别莫知

其始之意。自与自蕴皆由无始分别安立,此为正面。而无明则於其反面执彼境上有

自性成就。彼境,即指立名之处所,彼无明执此立名处所不须分别心安立假名,而

由其自性即能成立。彼执心(无明)所着之境,即名曰我(人法),或曰自性。此

我与自性,乃无明所耽着之境,故为行者之所应断。断除之法,在前说依理依道二

分中,此属依理断者。依理中又分名言依理与胜义依理,此属胜义理之一分。如说

~P 1012

补特伽罗为依量有,以眼能见故。如是之有,则属於依名言(世俗)理断之一分。

如说补特伽罗为谛实有,如是之有,则属於胜义理应断之一分。依名言理断者,如

执补特伽罗为常有,即就世俗之理亦知其非,故名名言理断。凡属理断,皆属无遮

(墨噶),以无明所执之谛实有(即我自性),原本是无,是空故。倘彼果真有,

则非理所能断矣。谛实、我、自性三名词,中观应成派视为一事,皆为依胜义理之

所能断除。或问:谛实、我、自性,如果是有,则非理智所能断除;如果是无,则

何须断除,何须待于理智?答:当知自虽是无,奈无明之心必欲执彼为有,故须用

理智破除,使生起彼境本无之决定知。以此决定知,乃能破彼执为实有之无明。故

须用胜义理以抉择,使获得决定知。喻如商人,初到康定,探察商情,谓此处无可

营业。如欲破其成见执着,必须以种种可营之理由,以告之,若眼见,若耳闻,获

利之多且厚,彼之成见自可破除。今於无明所执之有亦然,须用种种理由以破之,

而後能显出正见。但欲求此正见,必须先认识无明所执之境,然後用理智以观察此

境之有无。无明所执之境为何,即我是。对於补特伽罗执有自性为人我;执色等诸

法有自性,为法我。过去藏中将「额」(我你他之我,可译为吾。)「冈撒」(补

~P 1013

特伽罗)「大」(自我主宰「几补」(士夫)诸词,常混淆不清。故须先认识人法

二我为彼所执为实有者。得此对象,即易着手。例如执驴有角,若欲破之,则当知

有角者之体相为如何,使先加以认识。故欲破实有之我,亦当使先认识实有之我。

如瓶本为因缘所起,而非自性成就,今必欲执瓶有自性,则当先使认识自性成就之

瓶是如何有法。如瓶不待分别心予以安名上去,而彼即有自性成就之瓶呈显起来,

此乃自性实有之瓶,然而瓶实不如是。通常眼见一瓶,同时即觉瓶是有,尚为世俗

(普通)之有法,尚不足以形容执实之有。必如人有失一极可宝贵之瓶,遍求不得

,情急曰我瓶何在?我瓶何在?或告之曰,汝瓶已破。彼时由痛惜心情所执之瓶,

不待名言安立过去而觉本来即有。如此之有,即为自性之有,亦即执实之有。凡一

法之成立,必于彼方有安立名处成立过来,此方有分别心安名过去,二缘和合,始

成一法。执谛实为胜义理所应断,此为应成与自续所同许。其稍异者,应成须先认

识所断,而後抉择其有无。自续则不采取此种过程。故二派虽皆许执谛实为胜义理

所应断,而瓶本体有自性,乃应成所断。自续派则不将瓶之自性,列入其胜义理所

~P 1014

应断中,故於瓶之自性一分破除不净。自续派亦称中观者,以其许一切法皆非实有

,与应成共故。然真正能证空性得中观者,除应成外实无余宗也。如自续见,不能

断微细所断。应成派将瓶之实有及瓶之自性皆列入所断中。自续派说瓶之实有,乃

执瓶非由识所显现安立而彼自成者,是所应断。彼谓瓶由执瓶眼识现见安立而有。

粗略观之,似与应成见同,以皆谓诸法由内心安立故。然细察之,则应成谓由颠倒

错误内心安立,而自续则谓非颠倒错误内心安立也。能知自续派所断,为修空性人

应断之粗分,则知应成派所断为修空性人应断之细分。若善了达自续派之所断,即

了达应成派所断为无上方便。(此语出宗喀大师所着入中论广释〔贡巴饶舌,即竹

比郎歇〕。此乃大师不共义。)自佛以来,谈见者,惟分四派,即大小乘各二。若

分成五派,则非佛意。四派,即声闻二派:有部、经部。大乘二派:唯识、中观。

此四派皆出佛说,何以分此?为应众生根器不同故。现时藏中或依地依人而立宗派

,名目繁多,则不止四五矣。佛所说法,皆为引导众生入於真实空见,令解脱生死

。为应机故,说为四种。然皆为引导众生,令转入最後不共甚深中观见。故先了达

有部见,方易了达经部见。先了达经部见,方易了达唯识见。先了达唯识见,方易

~P 1015

了达中观自续派见。先了达中观自续派见,方易了达最细之中观应成派见。各派皆

建立世俗胜义二谛。胜义谛所断乃执实有。破除所断,即是空性。此属无遮。是自

续应成二派之所同。其不同之处,在对於成立实有之解释上。(谓二派解释实有之

成立有所不同。)於所断分粗细,於见分胜劣,乃宗喀大师不共教义。过去印度曾

有阐发此义者,而藏中在大师前则无。昔大德厦却巴难宗喀大师云:「自续师於其

论着,随处皆说诸法非实有,无自性,与应成派同。而汝判其见有胜劣,恐非古说

,出汝臆断。」此由厦却巴未深究二派见上之异同,故发此皮相之论。不知二派之

见分胜劣,非出自宗喀大师创说,印度如佛护诸师,藏中如马巴、弥勒巴(或作

穆勒尔巴)、萨迦初代诸师,皆如是说。如云:「宗见,非经上师秘密经教庄严之

见,仅为中等。」其意即指自续见。自续派说诸法本体有其自性,应成派说诸法全

无自性,根本即有不同。自续派虽亦知诸法实有,是胜义谛之所应断,然仍许自性

成立,乃其智力观察有所不逮。故彼於实有之解释有所不同。在应成派解释,诸法

唯由分别心安立假名。若不由此安名过去,而彼实有自性显现过来,此即执实,是

~P 1016

所应断。而自续派之解释,则谓一切法皆由内心显现力而安立,而内心显现又非颠

倒错误。如瓶,若不依不错误之内心显现而安立,而瓶自有其不共存在因缘而成瓶

者,即是实有,是所应断。自续之解释执实如此。此乃宗喀大师根据自续师论中叙

说,如现见中观论莲花戒造)云:「如幻师以咒药力化木石等现象马相,观者悉见

,悉执为实,即幻师自己亦见为象为马,不过彼心中知其为木石。但以咒药力故,

令我眼识生起变化,实无象马可得。乃由咒药等力暂时扰乱眼识安立而成。(扰乱

又分暂时及永久二种。)於作幻本质木石上无象马相,然见为象马之见能现显如是

象马者,由有错乱内心安立显现故。」自续派谓一切法亦复如是。皆由内心安立显

现。凡夫见一切法如观幻事,谓本来实有象马本体,非由错乱之所显现,此即实有

。谓诸存在情况,乃本来如是实有。由此自续派遂立诸法不依内心显现而有者,即

为实有。而於其中又分真假二种,假相能见之理,与法存在之理。如瓶,其支分、

形象,颜色,就见一分,各别而见。而就瓶本体一分,则非各别而为一体。故见与

本体不同,故所见之法为假体。

  自续之见与唯识相近。例如吾人眼见蓝色,唯识师谓,由第八识过去薰习力显

~P 1017

现为蓝,後乃由心安名为色。故离内心显现蓝色,及内识安名为蓝之外,外境实无

。所谓离识无境是也。自续虽说瓶由内心显现安立,与唯识相似,然自续派说,瓶

若不由内心显现安立,则瓶应有不共自成之理,瓶之本体应为一体,而不可分为瓶

口瓶腹等众多支分,而瓶实有众多支分。瓶若真实存在,则内心所见应与之相应相

契。然不依内心实有之瓶理应为一体,而内心所见之瓶,若显若形又有多支分,与

彼一体相违。若谓瓶之本体亦如吾人所见支分,故可分为瓶口瓶腹,然此分彼分,

如风马牛之不相及,如何能合成一种与实一瓶之理不相违。故世无如是之瓶。因此

,故自续派谓彼瓶乃假相,故内心始可于彼施设安立。

  自续应成二派,虽皆谓由分别安立,然自续未说诸法唯由分别安立,应成则谓

,诸法唯由分别安立。相差处仅在一唯字上。应成多加一唯字,则於诸法自性遮破

无余,无纤毫留滞。自续不加唯字者,因彼虽谓瓶由分别安立过去,尚许瓶之本体

,仍有自性成其为瓶者,显现过来。在应成派则不许有如是自性,故说唯有分别安

立。自续派谓瓶虽非实有,而自有其自性。喻如幻师以咒药力,令木石等变为象马

,如问幻师,何以能令观众见为象马?则谓由咒药之力扰乱眼识故。(此喻内心显

~P 1018

现安立。)又谓能变象马之本质木石等,其本身即具有能变象马之因缘,不可凭空

处而变起,必依此木石乃能变起。(此喻瓶之本身上具有自成其为瓶之自性。)故

自续派谓如何为瓶之义,实有可寻。由是对应成派唯名安立之说加以破斥,谓若除

名外别无瓶之本质,则於无瓶之一切空处皆可安立瓶名。此由自续不依本质,唯依

瓶名,彼即不能善为安立诸法所致。故知应成派说应断者,诸法除分别安立外,一

切实有皆所应断。如自续之不依分别而在本身自有其不共成立之法,在应成观之,

皆是实有,皆所应断,故断之净尽无余。此两派认为应断者之粗细不同处。应成说

非唯分别安立,皆属实有,是所应断,以此是无明所贪着之境。说彼为我,或名自

性。若於补特伽罗上无此,名补特伽罗无我。若於眼等法上无此,名法无我(或无

自性),人法二无我之体相同,以空性相同故。唯於法差别门不同,此应成所许,

与有部、经部、唯识、自续所许不同。能空补特伽罗之本能(「自力」,藏文为让

吉土),曰人无我,此有部、经部、唯识所同许。至法无我,为有部、经部所不

说。而唯识所许之法无我,又与自续不同,自续又与应成不同。所谓「让吉土伯」

者,谓不依他蕴,而他蕴能往成之者是。吾人常觉我不系於蕴,蕴反系於我。蕴依

~P 1019

我之恩惠,我不依蕴之恩惠。如吾人常言,我之头目手足,我之心思,等等,此种

执着,即有我不系於蕴之意义。(按,系字应作系。)

  说见说理,不嫌旁徵博引。实修实用,应摄其要义。即一切法唯有分别安立。

若谓非分别安立,即是实有,乃应破除。于前所举诸喻,反复思惟,久之自能洞见

我执。又须将自续派所说,常时观察,知其不应理,方能通达应成派诸法唯分别安

立。此句最要,而亦最难了解。虽自续于此,尚不能善安立而不承许,何况下三部

乎。就本宗义,对於补特伽罗上能通达其无自性我,而唯由分别安立,即为人无我

。且为通达人无我之细分,亦即见空性。对於眼耳等诸法上,通达其为无自性,而

唯由分别安立,即为通达法无我之细分。下三部所谓人无我(让阶土),义、为

执不依蕴而补特伽罗自能有一实境,即为人我执。如能达此我执为无,即名达人无

我细分。彼诸宗释粗细二分之差别,谓不依蕴,我与蕴不相关,而又不随蕴转,自

能成立之补特伽罗,如达其为无,即人无我细分。於具三有性:(一)常,(二)

一,(三)本有之补特伽罗我。如达其为无,即人无我粗分。自续唯识诸宗,以达

~P 1020

细分人无我列於俗谛,达法无我列於胜义。本宗则人法二无我,皆列入胜义。至有

部经部则但许人无我及法我,而不许法无我。下三部所谓人无我细分,在本宗则列

入人无我粗分。本宗所谓人无我细分,为无自性之我。下三部所建立不依蕴、不关

蕴、不随蕴转,而实有之补特伽罗(有作用之动物)为人我,无此,为人无我。此

与本宗同。以经云:「补特伽罗依蕴而有。」如呼补特伽罗之名,同时心中即有蕴

等影像生起。呼人则心中显人之蕴像,呼犬亦然。若心中无犬之蕴体,则不呼犬矣

。蕴乃补特伽罗安名之处所,若不依此,即无从安立补特伽罗之名。故说不依蕴,

或与蕴不相关之我,虽普通常识亦知其实有也。若谓我如主,蕴如仆者,主於仆有

自主权,而我与蕴实有如是,我於蕴无有自在。(以不能作蕴之主宰故。)知本宗

人法二无我,反之,即可推之人法二我执,此亦应成不共特法。复次,人法二我执

,不依能执之不同而分,乃依所缘之不同而分,以二执皆执实有自性,无差别故。

二执在本宗皆说烦恼障摄。他部则说人我执为烦恼障摄,法我执为所知障摄,谓此

二执相各异也。自续派说,执着诸法实有成立之法,即是法执。(即执补特伽罗实

有补特伽罗,亦是法执。)所知障摄。唯识说不依内识显现,而实有色等外境,即

~P 1021

是法执。色如离能见色之心而实有者,即是法执,所知障摄。月称百论释云:「所

谓我者,於任何一法中诸有不依他之本体自性,此而能无,即是无我。」(所谓我

者之我,即应断之我。此我固无,但此处为便谈说故,姑假设而说,亦如言空花之

花。不依他之他字,即分别,谓与他不相关之意。本体自性,谓自性成立,不与他

相关,知此为无,即是无我。)百论释所说之我,非指名言我,乃无明所执应断之

我,亦即佛说四法印中「诸法无我」之我。佛护释云,「一切法无我者,谓一切法

无本体自性成立。」清辨闻之,不许,难云:「若如是说,即是法无我细分,何故

佛以此语教导小乘,岂为小乘亦说法无我细分耶?且又何必另说大乘。」兹姑暂置

。总之,此我为无明贪着之境。又此处所谓自性,指自性能成立者而言。他处或言

自性之有无,如於诸有不依他而有自性成立,即我。此自性成立如无,即无我。如

以补特伽罗为所缘,无此我,即人无我。以眼耳诸法为所缘,无此我,即法无我。

如瓶,不依他缘而有自性本体,即为瓶之我。反之,通达瓶若不依他缘,即无瓶之

自性成就,即瓶无我。但於此有辩难。或问:如以上说,即为通达无我,则下三部

~P 1022

亦通达无我耶?又如唯识说依他起,则亦了达不依他而有自性为我,此我空,即无

我矣。与此何异?答:唯识之所谓依他,是指依他因缘,不依他因缘而有之自性,

即我。百论释之所说依他,是指依他分别,不依他分别而有之自性,即我。其意在

阐明诸法,唯依分别而有,诸法随名分别而增灭,谓法与名之分别相关,此法即有

。法不与名相关,此法即无。换言之,彼法如有,须有彼法名之分别,彼法如无,

则决无彼法名之分别。若有瓶之名,则与安立瓶名之分别有关。若谓不相关而有瓶

之自性成就,即是实有。即是法我,是所应断。从正面通达二无我,由此势即可於

其反面通达何为二我执。本来二无我均指无自性我。以无自性我贯通二无我,是为

特法。应成派之建立「人无我」与他宗不共,虽宗喀大师就近依止之大善知识仁达

瓦,於此人无我义,亦有未达。至宗喀大师乃明白阐扬「人无我」为补特伽罗无自

性成立之我。补特伽罗我之所缘,淆乱颇大,如正量部中(一切有部之一支,又分

为五派。)一派说人我执所缘,即五蕴。一派(名说部)说唯是心。(此入中论所

说。)而依教唯识宗,亦许缘心为我。中观自续派中一类,如拿哇巴,亦许有阿赖

耶为我。其不许有阿赖耶者,如清辨论师等(寂天父子),许缘意识为我。又多类

~P 1023

声闻部亦说,缘意识相续为我。(正量部中有一派同此)独应成派许于五蕴安名处

,唯有分别假名安立为我。入中论於前述之诸我,曾有广破。其破说五蕴为我者,

谓蕴五,则我亦应有五。说我为一者,蕴应合而为一。说心为我者,我乃安立境,

而非有境,心乃了别是有境,说心为我,则我应为有境,而小乘各派均许我非有境

,乃安立境,不免与自规相违。又许我乃自能安立,是所应断,而心非能安立,即

非所应断。谓心为我,是将非所应断者,说为应断矣。又声缘证无余涅盘,许应断

识流,彼说识流为我者,则亦应断我流。断我流者,大小乘皆认为断见,以业果所

依之我流已断故。且若许此,则成外道,以因果所依之相续己断,则有有因无果之

事,即破因果矣。又许缘阿赖耶为我者,阿耶识性在三受中为舍受,地狱有情具阿

赖耶,即应无苦受,否则与阿赖耶舍受相违。否则应有第二有情过。又无色界中第

四为有顶天,不还果圣者,不能依於有顶证果,应依於无所有处之心而证果,其果

属於有顶。此种有情,究有顶摄耶?抑无所有处摄耶?若许缘阿赖耶为我者,则有

顶不还圣者,岂非移降於下地无所有处而证其果耶?(以上所说之我,皆指名言我

~P 1024

,非谓应断之我。)

  我执无明所缘,不外人法之二。而人我执在二执中较为显着。自宗与他宗之判

,亦以人我执为要。故前文特详人我执所缘。总而言之,一类许五蕴为补特伽罗之

我,一类许心为补特伽罗之我,一类许意识为补特伽罗之我,一类许阿赖耶识为补

特伽罗之我,其依地论之依教唯识派(无着一派)许赖耶,而依理唯识(陈那一派

)不许赖耶而许意识。自续中观如月居士(诺本等遮贡默)一派,亦许赖耶。又一

派不许赖耶,则括入声缘许意识一类。其许五蕴为我者,以小乘教典中有「应观五

蕴为我」之根据。许心为我者,亦根据小乘教典。许赖耶为我者,以第七识缘赖耶

为我而不离,觉赖耶为自性成立,故许赖耶为补特罗我执之所缘。意谓赖耶有自能

,故执以为有,如颂云:「第七缘第八,未离人我执。」此谓未离补特伽罗之我处

所,即以彼为有自能成立之物,故彼以赖耶为人我执之所缘。总之,中观除自宗外

,以下均有施设我之一分及能诠表我之一分。施设之我,或名「补特伽罗」,或名

「贡沙」。能诠表之我,即由於施设我上而寻求其本质,此分为实有我,或谓为「

五蕴」,或谓为「心」等。此为有境,如补特伽罗之相。藏文为「扯里」,即相义

~P 1025

。谓随於补特伽罗而安立之士夫,其本质谓如象马名别有情。藏文,本质为「穿细

」,此诸所说流转者与修道醭狻鮏伽罗名言之意义,须于施设之我及能诠之我和

赖耶等二种之建立而知也。再言之,如贡沙,贡沙云者,不过一名词耳,寻此安名

意义,而求其能诠,遂於五蕴而推度,五蕴聚为我耶?五蕴各别为我耶?各就其观

察之所及,取识蕴者,则以意识为我,许心者,则以心为我。因此诸派仅施设我之

一分安立不下,乃辗转推求,必寻名责实求其本质。如于犬之五蕴安立犬名,进而

更求其本质,最後决定以犬之意识为其本质,乃谓犬之意识为犬之补特伽罗我。然

而犬之意识非犬,因其意识非色所摄故。如谓其意识即犬,则其意识有毛矣。故应

成派历破诸派所许之我,由彼等不解唯名安立之名,故必由名上以寻求其本质。彼

等许赖耶或意识为我,不知赖耶或意识为业果所依,乃能染习气者。果如所许,试

问见道位圣者证空性时,住等持中,是时彼意识尚有习气否?如有,此习气为有漏

摄耶?无漏摄耶?若无漏摄,应无染污。若有漏摄,见道位圣者应有二显现,即一

染一净,而证空性时唯净无染。又圣者出定後,过去所知障(颠倒二现)仍在,未

来亦可现行。故彼意识非无有漏习气,此有漏习气若谓本有,则有如前所说之过。

~P 1026

若谓新生,则此圣者无始以来有漏习气岂非无有?又於何时断尽耶?如自宗所标明

之补特伽罗,唯由依蕴分别假名安立,则无以上诸过。其释无始所知障习气,安立

何处,则谓安立於依蕴,唯由分别假名施设补特伽罗我上,故无以上诸过。又前述

第三果有顶天圣者,本宗说依蕴唯假名安立,故是有顶无违。而以无所有处心证果

,亦无不合。又人我执乃总名,其中一分为俱生我执,有一分为我所执。俱生我执

即萨迦耶见。或以蕴为萨迦耶见所缘,入中论曾破之。自宗所许者,则谓以依蕴唯

分别安立之我为所缘也。

  俱生萨迦耶见,分我及我所二种。正量部一类依经说,应观正净五蕴即为我,

故说蕴为俱生我执之所缘。入中论曾破之。其论释亦说:「唯缘依蕴假立之我,於

蕴之积聚,不说为世俗之我,故於一时积聚及先後时之蕴聚相续,皆不说为彼见之

所缘,唯於能生我念之唯我,乃是俱生萨迦耶之所缘。」意谓唯缘於我想而生之唯

我及唯自补特伽罗而为所缘。如此之我执乃我,非我所,谓於我,执有自性成就。

萨迦耶见,义为坏聚见。或问,今既不缘蕴为我而称萨迦耶见者为何?本论则谓,

~P 1027

以依於坏蕴聚上施设安立之我为所缘,观其成立有自性之我,是为萨迦耶见执我之

相状。余宗则於坏蕴上见其成立有我,是为萨迦耶成立之我见。至缘我想之唯我作

所缘者,是说萨迦耶见执我之情况。其与我想同时心之我,则非萨迦耶见所执之我

。以佛亦有时称我故。如如谓,我不与世诤,世与我诤。世有,我说有;世无,我

说无。及我之声闻菩萨等,亦如常人之言我来我去,我衣我食,此仅为世俗名言之

我,非萨迦耶见。又凡夫修密法时,作法身是我,报身是我,化身是我,等想时,

亦不能说是萨迦耶见。以世俗名言之我无自性成就,故非萨迦耶见。必缘於我想同

时执有我想成就,乃为自性实有之我,乃为萨迦耶见。此我之依处,非依一分蕴及

蕴聚所能安立。此种依蕴聚唯名施设安立之我,是为本宗特法。余如广论已广说。

喻如於狗,说彼是狗,非谓狗是我,故执狗是自性成就,虽是俱生补特伽罗我执,

而非萨迦耶见。因萨迦耶见须念唯我而执有自性成就,缘狗则不生是我之念故。故

於他身执为自性成就补特伽罗之俱生,虽是补特伽罗之俱生我执,而非彼补特伽罗

之萨迦耶见。

  俱生我所执萨迦耶见,究缘我与否,教无明文,甚难抉择。以理当依我及我所

~P 1028

,二者皆缘。我执所缘是唯我,我所执是唯我所。我之俱生心非颠倒,我之俱生心

所生之萨迦耶见,乃是颠倒,我所俱生亦非颠倒,我所俱生心所生之萨迦耶见,乃

为颠倒。念我所时,同时生起萨迦耶见,执有自性,方是应断。我所心既缘我,又

缘我所,如何分别?我执萨迦耶见,属於补特伽罗我执,定缘补特伽罗,亦定缘自

我。若不尔者,则非补特伽罗我执所摄。我执萨迦耶见,唯缘自相续之我。我所萨

迦见,既缘自我,复缘我所,不过以缘我所为主要。故论说其所缘惟是我所,略不

说我。

  缘自相续者,是俱生萨迦耶见,缘他相续是补特伽罗我执,而非萨迦耶见。二

执俱执实有,唯所缘不同。其执境之状,即我执执我有自性成就之相,我所执执我

所有自性成就之相。换言之,即我执萨迦耶见所缘,为「有法」之我,即名言之我

。而其所执为「无法」之我,即自性成就之我。此中分四料简:(一)有是俱生我

执,亦是萨迦耶见。(二)有是俱生我执,而非萨迦耶见。(三)有非俱生我执而

是萨迦耶见。(四)有非俱生我执,亦非萨迦耶见。本宗则不许其第三之一分,以

萨迦耶见,必是俱生我执故。故本宗唯有三分成量。(即三料简)

~P 1029

  法我执所缘之境,为眼耳等法。法字,在印文为达摩,其义为持。所持为何?

持一切法,即一切种智所缘境无所不遍,不论善恶,有为无为,一切彼皆能持。如

虚空亦有其虚空性相,为其所持。故通言为法,遍一切所知境,遍一切有。至所谓

正法者,则专指善法,其特性以不堕入险途及生死轮回为其别法。或问:法既遍於

一切,而补特伽罗亦在一切有中,如是,补特伽罗我执,亦谓为法我执,可乎?答

:法我执所缘,非通指一切法,乃以与补特伽罗差别门中非补特伽罗之法为所缘,

乃除安立我名所余蕴等为主。如於蕴等上执有补特伽罗自性成就,即为补特伽罗我

执。於蕴等上除去补特伽罗,而执蕴等立名处有自性成就,则为法我执。于此,尚

有辩难。如问,我所执是补特伽罗我执,则彼亦以补特伽罗为所缘耶?此乃难题。

在宗喀大师着述中,有时以眼耳等为我所执之所依,(村细)有时以眼耳等为我所

安立名处,我所执仍缘於我。如先不缘我,即不能生我所执之心。我所执之行相,

则缘彼所缘之「我所」,执能作者为自性成就,以我之本体对於我所视为能作者。

喻如进食,菜饭为所食者,我为能食者。缘於所食之菜饭,而执能食之我自性成就

。故我所执之行相,具有执我自性成就之成分而非法我执。必如此释,於所上始具

~P 1030

足有补特伽罗一分而不成为法执。以上诸理,不惮繁述者,以佛智所缘一切所知境

诸法,如执为实有,不属人我执,即属法我执。如达其为非实有,不属人无我,即

属法无我。故二无我必由於二我。证空性为二无我所摄,故无二无我所不摄之空性

。此本宗於二我执之建立不同于余宗者。自续派以下,大都说补特伽罗有自能,(

壤阶土巴)成就即是人我执。至犊子部则许补特伽罗本身自性成就,而不说为人我

执。因彼部宿为外道,执离蕴有我,故佛为说补特伽罗有自性我。法执,在小乘二

宗皆不许。唯识则许有离心实法为法执。以遍计执实,如离心有外境,即是法执。

自续派谓,如执法本性有真实成就,即是法执。本宗虽亦许执法有自性,为法我执

,然又不同於彼等。如萨迦耶见,下三宗许蕴执有我,为二种萨迦耶见。自续则许

我执有我,为我及我所安立为二种萨迦耶见。缘於自蕴,执有自能成就之实我能作

所作者之执心,为我执萨迦耶见之行相。缘於自蕴,执有所作实我之心,为我所萨

迦耶见之行相。但本宗则以此为萨迦耶见之粗分,故粗细有不同。

  二我执即染污无明。如入中论释「愚疑即无明。无明者,法非有性而强增益。

~P 1031

」〔性,在藏文为「恶阿」,即本体性义。)此谓无明对於能见之事事物物真实法

性作障覆,此障覆为性之心,即无明,亦即世俗心,亦即颠倒心。「由此能令诸有

性於观如所有事而起愚蒙。」故愚疑无明法非有性,而强增益。於见实性障覆为性

,名曰世俗。入中论释又云:「如是,由有支所摄染污无明增上力故,建立世俗谛

。」所谓有支者,谓成就生有之支分。无明,即三毒中之疑,为二执之主要,亦即

十二有支中之第一位。且是染污无明。以无论就此生他生,顺演逆溯,皆以无明为

首。认识染污无明:一、於补特伽罗及蕴等上,认为不依他缘而自性成立,即是无

明。二、於人及法上,不依安名处,亦不依分别安立名言,而执有自性成立,即是

无明执我之情状。三、法我执,属於染污无明。如经云:「如是,无明缘行,乃至

缘生缘老死,於境执实,即无明。」此许执实即染污无明,於法我执建立烦恼障所

知障,二障中此属烦恼障,此为自宗特法,圣父子亦如是云。至他宗,如自续以下

,皆以法我执属所知障,如七十空性论云:(见广本一五四页)(龙猛所造六论:

一、根本智论,二、六十如理论,三、七十空性论,四、业练论,五、回诤论,六

、宝论。)「因缘所生法,若分别真实,(实有藏文为「样打把」,即执实有之

~P 1032

意。)佛说为无明,彼生十二支。」此谓因缘所生内外诸法,无论何种分别,执为

真实,即是无明。十二支即由此而出生。十二有支,无论此生他生,或单就一生言

,皆可起十二支,由蕴等於无明执实力生我执,我所执,萨迦耶见,成第一支,无

明。由二障,萨迦耶见生贪镇,由贪镇对他方作利作害之一切行,成第二支-行。

(此属於业。)又由第八支爱与第九支取,两支因缘,成就第十支-有。即就一生

言,临死时对身生起爱着,无论其相信後世因果与否,皆有欲另取一更好之身之心

。此由多生串习力,临终时亦定生爱取二心。又由过去业力强大故,决定成就有支

。由中有入母胎,中有即灭,即成就第三支-识。识住于父母精血中,成就第四支

-名色。自羯那蓝等六位,成就第五支-六入。根、境、识,三聚接触,生第六支

-触。因触生三受(苦、乐、不苦不乐),生第七支-受。由此出胎,成就第十一

支-生。由生支第二刹那便成老,由老便成死,合为一支,即第十二支-老死。四

大次第销散,合入於空为死。此老死支由何来?实由生来,生由受,受由触,推之

名色由识,识由有,有由取,取由爱。故此生之识,由前生之爱、取、有三支而来

,此三支又由无明、行二支而起。如烦恼已断,即无爱、取、有三支。无此三支更

~P 1033

无入胎等五支(即识、名色、六入、触、受。)与生及老死等二支矣。如此生成就

之阿罗汉,因达空性,断爱取因缘,虽仍有业有种,亦如种子无水,无故有支,亦

不受生老支。故前论续云:「见真知法空,无明则不生。由无明灭故,十二支皆灭

」。十二支以无明为根,须见真性,方能破除无明根。真性即空性。应依闻思,由

闻而思,善达内外一切法自性本空。由善达空性而修,即能断无明,由无明灭故,

十二有支即不复生。吾人造诸杂染业,如能知此理,於能断烦恼之空性加以努力,

则生有种子不能作增上缘,即不致来生再造业受果矣。论中若分别真实句,真实即

指执实,藏文为「殴波」,含有事物义,谓指一切事事物物,为实有之意。此论在

特别阐明因缘所生之有为法,未说及无为法。虽虚空无为,若执为实有,亦是法执

。此处不说者,盖有三意:一、无明等十二有支,所缘以有为法为主。二、执实心

观待有为法则易生起,观待无为法则难生起。三、破除执实心,从有为法上破除较

无为法上破除为易。经部有部乃至唯识皆如是。

  前引之七十空性论颂文,前三句说认识无明,彼生十二支句,说无明之作业。

~P 1034

後四句说破除无明方便。宝论云:「若时有执,彼即有我执。」此说不除蕴执,

即不能除坏聚见,亦与前论义同。以於蕴执实,即是染污无明。下三宗以坏聚见为

染污无明,此处以蕴执及我执均属染污无明。故欲破除我执为实有,必先破蕴执。

能於蕴执破除,乃能於我执破除。四百论云:「如身根遍身,愚疑遍一切。故由愚

疑灭,一切惑皆灭。若见缘起理,则不生愚疑。故此当尽力,专宣说彼语。」此谓

愚疑如身根,遍於本身一切处。依经说,除发爪齿外,自顶至踵,皆属身根所遍。

吾人周身皆能感受苦乐,以身识遍全身故。此喻愚疑与贪镇诸烦恼俱生,遍於一切

烦恼,愚疑执实,乃生起一切贪镇诸烦恼之根。如贪烦恼缘悦意境而生,然须愚疑

先於悦意境执为实有,而後生起不如理之分别,遂生起贪。如镇于仇冤不悦意境亦

然。愚疑於俱非悦不悦意境执实,前後流相续,次第生起。愚疑如无,则贪镇无依

。此如身根若无,眼耳等无依。故说一切烦恼,由愚疑灭彼亦灭。依缘起理而见空

性,若能通达甚深缘起性空,疑则不生,非谓仅了缘起,疑即不生也。仅通达缘起

性空,亦即能令一切烦恼不生,不须分别对治,如贪观不净,镇观慈悲之类。非谓

不净慈悲等观为不重要,以其虽能对治,压伏贪镇,然不能拔除贪镇之根,以有愚

~P 1035

疑执实故。故非通达缘起性空,不能证阿罗汉。俱舍说:通达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

,能得解脱者,系说现法解脱,非此所说之究竟解脱道。故後云,欲求解脱,应於

彼经研求。彼经,即指缘起性空法语。研求,即闻应闻此,思应思此,修亦修此。

此是提婆菩萨之意。宗喀大师於此特加明示:「所谓愚疑者,即三毒中一分之愚疑

,亦即染污无明。欲破除无明,须通达甚深缘起性空义。」经中说缘起有三义:(

一)依因与缘而生果,说为缘起法。(二)依自支分而成立,说为缘起法。(三)

依安立名处(外)并须唯分别安立(内)而来,说为缘起法。藏文名此为「登龚」

即由依而来之义:(一)为下三部及唯识作如是许,(二)乃自续派作如是许,(

三)为本宗特法。譬如镜与面相会而显形貌,镜面聚合,貌不自主而现。外安名处

,及内心名言分别聚合,法即不自主而生起。故云此理最深,亦最殊胜。又如瓶之

安名处,与瓶之名言分别相会,瓶之一法便不自主而有。此为本宗之不共缘起义。

其次由缘起而见性空,由性空而见缘起,此乃指证性空者言,非吾辈所能。如龙树

云:「由空见缘起,由缘起达空,如是通中道,佛陀我敬礼。」宗喀大师云:「决

知缘起,不违害性空,决知性空,亦不违缘起,互为助伴故。」此谓空性与缘起相

~P 1036

得益彰,乃至证空性时,尔时方通达缘起。

  说法我是染污无明,前已引七十空性论、宝曼论证成。宗喀大师复於本论後明

示云:「染污无明者,当知即如释论(月称四百论释)所说,是增益诸法实有之执

也。如是之理,是月称论师随顺佛护解释圣者意趣而开显者。」云如是理者,谓以

上所言人我执、法我执,均指为染污烦恼,并指为无明,此本宗特唱。至自续以下

,则仅指人我执为染污烦恼及明也。凡欲求通达中观见,第一即须认识染污无明,

由此认识,始能认识污无明所执之境,方能决定所应破者为何。过去藏德由无前二

故,不能决定所破,故或破之太过,或破之不尽。太过者,将所破境放得太宽,或

落断见。如巴渣罗遮瓦(名尼马渣)、及香萨巴(与宗喀大师同时)诸师即犯此病

。诸师皆自许为中观应成派,然谛察则不然。彼等将破境(藏文为「噶细、」谓所

破之根本事,即一切法是。)与应破(藏文为「顿诸」即执实),混合为一。谓於

胜义谛中,一切法不可得,故建立一切法非有。又谓证空性等持中,不见一切法。

又谓一切法无能成之量(谓眼耳等皆非量。如是量,则眼识所见便成为实。)又谓

~P 1037

,若一切法有,当堕四边(有边、无边,与俱是、俱非二边。)以四边为中观者所

应破,故谓一切法皆非有。但彼等又知专言非有,恐堕断见。若言有,则又执实。

说亦有亦无,又恐落於二边之过。总由对中道义不善巧安立故,乃谓诸法有无不可

说,是理非理亦不可说,说即犯病,遂以不说为不可思议,是谓离言说,以任何亦

不说为决定了义。此种论调,在当时几至异口同声。此派後复迎合于支那堪布之见

。故沙拉寺极尊把曾慨然叹曰:「大乘和尚离藏时,遗留只履,以此缘起,流毒至

今,诚为可叹。」(此与达磨只履西归缘起相似。)彼等既谓一切法皆非有,但如

问彼一切法果无有耶?一类则辩言,一切名言虽有,然由颠倒安立,故非真有。一

类则谓,一切法之有,世俗名言有,然非真有(即非有)。胜义无,亦非真无(即

非无)。一类则谓名言有,汝莫执为有。胜义无,莫执为无。彼之心中实是谓无。

由见月称入中论释中所标之「一切法名言有。」故作此说。不知月称论师所谓一切

法名言有者,与彼等所说迥异。月称之名言有,即说是有,不说非有。彼等说有而

又说非有。故虽自许应成见,而实相违。应成特法,就「境」、「行」、「果」,

建立中见。依境(根)说,须依二谛行相而抉择。依行(道)说,须具福慧二资粮

~P 1038

。依果说,证法色二身。彼诸师所说一切法非有,已将二谛列入应破中,即与第一

特法相违。若无二谛以为抉择,则于行道时,如何能生福慧二资粮。彼等所执之理

智,既破二谛行相,同时亦破福慧二资粮。且违果法,於法报二身亦无由生。又彼

说非有,即是无义。月称入中论释云:「说诸法非有非无,极为不合,以有与无乃

现前相违。(彼此观待,互相为量。)若许非有非无,则堕第三聚。」

  修观资粮,以空见为主。障此空见者,乃染污无明。知其过患,为流转生死之

根本,故须觅灭除之方便。方便为何,即无我见是。无我见分三科,行者须先于无

明本身,依教依理知其非实有。次於无明所执之境,教依理知其非有。故认识染污

无明一科,重在认识其应破。但应破不易合量,非太过即不及。佛说四陀南(四

法印)云:「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四句中唯第三最难通

达。其所说无我,即指应破之我。凡与无我义相违者,是所应破。然因机感不同,

各派於应破之量所许亦异。有部、经部仅许人无我,不许法无我。故於应破乃指自

~P 1039

能成就之补特伽罗。唯识中观皆许二无我,於人无我应破者同下二部。於法无我细

分,彼等谓即空性。唯识说,其应破者,谓遍计有自性,即空性之应破。中观自续

所说之应破,为与空性相违者,乃不依非颠倒内心安立之外境自能成就。中观应成

派所说之应破,乃非唯安立名处有自性成立。综观各派,下二部所许之人无我应破

者固嫌过狭。唯识自续所许之二无我应破者,亦嫌未尽。彼等先於应破之量,未能

如量认识,故纵能如其量而破除,亦未合空性之量,唯应成派所许乃合量。以彼等

破後所证,皆不能遍空性境,但证一分空性,不遍一切空性。藏文「尼拉东你」,

意谓尚有无义空性及损害空性等未遍也。余部所证人无我,乃一分无我。唯识所证

法无我,亦是一分空性,以其仅证遍计空,而於依他圆成之空性尚未证得。自续於

应破亦尚余有微细未尽破,以彼许法有自性成就之执尚存,不能遍空性而无余故。

此外别有失之太过者,或将一切法皆认为胜义理智之所应破。或谓以不见有空性量

故,建立无苗芽生因缘。以有苗芽生,则有堕四生之过(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

。)彼以四生为中观所破,遂推之一切法,以空慧寻求不可得者即为非有。如瓶,

於其口、腹、底等观察,瓶不可得,故瓶非有。推彼等之错误点有四:(一)由彼

~P 1040

等於应修应破,混淆不清。谓一切法皆应破。甚至将应修应证之二谛亦列入应破中

。(二)将「无实有」与「无」混而为一。(三)一切法於比量未见者,彼等便误

以为无。如於空性等持中未见一切法,遂谓一切法为「无」。因空性等持中专注空

性,不见俗谛,便谓无俗谛。不知世间未见之物,不能谓之为无,譬如未至印度,

不见金刚地,岂能谓无金刚地耶?(四)彼等将观察俗谛理智与观察真谛理智混而

为一,不了空俗有无界限。误认一切法有,即有自性,一切法无则自性无。而在应

成派则不如是,於许一切法无自性中,须於一切法生灭、系缚、解脱,诸作用事,

全不违害。如彼等所认识,则不免相违害矣。根本论云:「若谁具空者,於谁即合

理。若谁不许空,相违均集彼。」彼等亦自称中观应成派,亦引月称论说为据,不

知实与月称说相违。明显句论云:「须知业,能作者,果等非无。若尔,云何彼等

皆无自性也?」如西藏大德罗遮瓦俄洛青补云:「胜义空性非所知境。是所知境,

即非空性,有所得故。若可寻得,即是实有,与中观相违。」此亦犯所破太过之病

。若空性非知境,则於空性闻、思、修、证皆成无义。且与经说谛观空性诸论相违

。以上为使知应成及宗喀大师教之殊胜,故旁引他宗失之太过者为证。彼谓「断空

~P 1041

」,即无遮空(墨噶),此不易察。详见道次广论及克主杰所造「柬盾」千聚集,

一见即知。

  遮破太狭者,彼谓实有具三特法:(一)本体非因缘生,(二)作用不依他立

,(三)暂时不随他转。具此三法,即为实有。能空此所具之三实有,即为证空。

果如所谓,则唯识亦已证空矣。以唯识师亦於瓶知为因缘生,且知其作用为依他,

复知其暂时随转(刹那转变)上三所破,彼亦知破故,不知此非圆满空性。依应成

派说,空性亦具此三特法:(一)空性是常,(二)不依他安立,(三)非因缘生

。而彼乃将此三法列入应破中,宁不相违。空性之安立不依他者,如世间彼岸此岸

,相待而有,既至彼岸,则以彼岸为此岸,而将以前之彼岸遮回矣。(遮回,即取

消之意。)空性则不如是,任观何法,其为一切法之自性之义,不能遮回。故空性

挺然独立,不观待他而安立也。

  破所破太狭者,彼据中论云:「自性从因缘生,则非理。若从因缘生,性应成

所作。若性是所作,云何应道理。自性非所作,即不观待他。」虽未明说时位无变

~P 1042

,然据「自性非所(新)作」句,亦即含有此意。入中论释则明言之。彼等不知中

论所说之自性乃指空性,一切法以空性为自性故。(见广本)空性是常,不变不移

,不假因缘造作。若系因缘造作,因缘变时,果亦应变,而空性不如是随他而变,

故非因缘造作。所谓不依他者,非谓不依因缘,前已说讫。亦非谓不依支分,以空

性即缘起故。若谓空性非缘起,即是无义空性,以空上安空,不能安立,无谛实空

性,须於缘起上见。般若经说十六空,皆就境分别安立。其中空空者,乃依空境安

立,说无自性成立之空性。其意谓除去实有之空,亦即无谛实之空,亦即依缘起,

亦即依他。如是,何故论说不依他?不知此乃安立不依他。以其难解,故释中特引

水热喻,此岸彼岸喻,长短喻等以明之。藏德有谓空性即「顿珠」(不依他),实

有成就,乃修空者之所应破。不知空性之不依他,乃不依观待之不依他。云何观待

依他,如热与冷相待,长与短相待,彼与此相待。观待之法,性不决定。空性非观

待之法,故无转变,无消灭,任待何法,其性皆同。故谓空性亦如三世不颠倒之火

性。何谓三世不倒,如执现在之火为有,而过去则无火,未来亦无火,故於过去未

来则成颠倒。如空去火之自性(火之自性空),则火之自性本空,现在未来皆自性

~P 1043

空,故於三世无倒。(尚有别解)此不倒之火性,藏文为「尼公墨恶阿」,义为不

变不迁,即其本源之体性。此本原体性,即不由因缘造作,三世无乱,然义非不依

缘起。而昧者误解不假造作为不依缘起,故谓此空性亦属「顿珠」。(此理极细,

可玩味。不依他,非不依缘,乃不依观待。)如现时红教所谓「嘎打穰兴」,释为

不假造作,本源清净。又谓心空即本源真性。其语亦引自显明句论,论云:「三世

无乱,非由新造作。火之本性,此非先无,後新生起,非待因缘。如水热性,或彼

此岸,或长与短。当知说此,名为自性。火如是性,为所有耶?然自亦非由自性有

,亦非全无。(按,其意或谓火不能独立存在,虽靠可燃之物而显,空性亦然。)

虽然如是,为令闻者离恐怖,故强增益,说世俗有。」如是空性本源清净,不假造

作,俱生任运成就,而彼辈谓心空即本原真性。彼之观心法,自顶至踵,寻心不可

得。又溯过去心何自来,现在心何处住,未来心向何往,三世心皆不可得。又观内

外心不可得,色相心不可得,方圆黑白皆不可得,遂谓空即住於此,谓证空性。不

知心非有色,乃心体之粗分,以仅为俗谛心无相之本体。此心之体,乃无色之空而

非空性。彼遂谓为不假造作之「嘎打」「顿珠」,谓是本源真性,不假造作,任运

~P 1044

成就,本来清净。实则彼所见不是不假造作,亦不是「嘎打」亦不是「顿珠」。以

无相心体,亦是心法,心法具有染清,何能谓为本来清净。因缘所生,何能谓为不

假造作。必须心之实有空後,(即自性已空,尼(公)墨恶阿。)方是本原清净(

心之空性)。方不依因缘,方不观待他,任运俱生(嘎打穰兴),始能谓心之法性

(即清净为其自性)。心之法性,不容许纤毫染污,否则心之自性尚未全离,即无

成佛之可能。

卷十五终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殊胜观音?地藏菩萨 -- 慈悲?愿满
◎感谢!尊贵上师菩曼仁波切赐予尼玛巴摩这个法名 - Yahoo!奇摩部落格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2008/12/28
98年/社会光明面新闻报导奖- 编辑台下- udn部落格
却殿仁波切关於西藏冲突的指示

赞助网站
台灣農特產品整合行銷推廣協會
雪域明珠-西藏: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與其滿意度之研究
Nissan 台灣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相關網站
初級禪訓班--法鼓山台南分院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