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台中中心追思報恩阿彌陀佛超渡法會 破(頗)瓦法開頂實修教學--赤令貝久仁波切 白玉祥丘達吉林佛學會高雄法訊(更新)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二节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27 00:25:14
學習次第 : 进阶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二节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量理宝藏论》第二品观识。

现在宣讲非量之识分二:一、破他宗;二、建立自宗。

破他宗分二:一、宣说对方观点;二、破彼观点。

破彼观点分三:一、破伺察意自体;二、破现而不定识;三、破已决识乃不悟识以外非量识。

现在破现而不定识。

颂词当中这样遮破因明前派的现而不定识是非量的说法:

设若现而不定识,非为真实之正量,

一切现量成非量,现量决定已遮故。

因明前派如是安立现而不定识的法相:不违反方的增益而能完全现出对境的自相,叫现而不定识。它分为境相不明、心未专注和颠倒理由导致的现而不定识三种。其中每一种都不违反方的增益且都是现量,但是都不具备决定性,因而因明前派认为它是非量。

萨迦班智达破斥对方的观点,如果你们因明前派承许现而不定识不是正量,而归属於五种非量识中,则现而不定识以外的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和瑜伽现量等这些现量都成了非量。为什麽呢?因为现量是不具有决定性的,这一点,在法称论师所着的因明论典,尤其是《释量论》中着重强调过,所谓的现量不可能是决定识。大家都知道,决定识是一种定解,此点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讲得非常清楚。

如果对方说,无论任何现量,没有决定的缘故不能成为正量,只能成为非量,那麽所有的现量就都成了非量;如果对方这样承许,那麽正量中现量就不存在了,只剩下一个比量,而按照佛教的观点,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合理的,如是遮破了因明前派的观点。其实萨迦班智达的意思是说,除了现量以外,你们所许的现而不定识根本不存在,也即对方所许的现而不定识应该属於现量的范畴。

对此,全知麦彭仁波切持有不同的观点,即将它安立为非量,这个角度也值得分析。为什麽全知麦彭仁波切把它安立为非量呢?这是从心里不能生起定解的角度安立的。有些人这样反问:如果不能生起定解就成为非量,那麽根现量、意现量等会不会全变成非量呢?不会的!为什麽呢?因为依靠根现量和意现量的能力,於後面可以产生定解,而现而不定识永远也不可能产生定解。比如说心不专注现而不定识,有人在很短的时间中和我擦肩而过,但後来无论别人如何说,依靠这种现量的能力也不能令我生起决定性;同样的道理,迷乱理由所致的现而不定识,当时因为眼根错乱而把贝壳看成了银子,故依靠自力不可能产生定解,虽然依靠他力可以产生定解,但依靠他力不属於真实的现量。因此,全知麦彭仁波切把伺察意和现而不定识都安立在不悟识当中,也是这个原因。

那萨迦班智达为什麽要破它呢?因为按照因明前派的观点,承认它是非量,实际上此种意识在本体上不成立。而萨迦班智达自宗认为这种现量是相似现量,比如说眼见两个月亮,说明眼根有损害或有故障,所以无法如实地照见外境的自相。

对现而不定识,萨迦班智达和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并不相违。为什麽呢?如果从能照见的角度来讲,萨迦班智达认为它是现量。全知麦彭仁波切也认为它是真实现量,只不过对於境相不明现而不定识而言,由於时间特别快,当时无法生起定解而已,实际上已如理如实地照见外境了;迷乱理由所致的现而不定识,如把贝壳看成银子,实际上他已经看见了,只不过根识错乱而已。因此,从照见对境的角度,全知麦彭仁波切也承认它是现量,萨迦班智达驳斥因明前派的原因也是这样的;但从能生起定解的角度来讲,因为依靠这种识永远也不可能在自相续中生起真实的决定性,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把它安立在不悟识中。于此,因明前派跟萨迦班智达的观点稍微有点差别, 这方面应如是了知。

这次听受因明的道友, 一定要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并依之进行观察、推理。当然在观察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到底不悟识、现而不定识等对我们的生活有什麽关系呢?虽然在吃饭、工作、上班等很多方面,与现而不定识、伺察意不一定有关系,但当你详细地观察识、外境的时候,就会知道哪些是正量,哪些是非量,而这种分析会对自己的正见有很大的帮助。又有些人可能会这样讲:到底学习因明对我们的修行、智慧有什麽帮助?我觉得学习任何一个知识,它的每一句、每一段全都与你的生活非常相应,这在任何一部论典中,包括净土宗、禅宗或者其他的中观论典等都是不可能的;其实,大到宣说器世界的状况,小至剖析柱子、瓶子的生住灭等,在分析的过程当中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自相续的增益逐渐减少,正见日益增上,这就是闻思正法的功德。

于此,萨迦班智达破斥现而不定识的篇幅并不大,只用一个颂词来驳斥对方的观点。

接下来破已决识乃不悟识以外的非量。

对於已决识,萨迦班智达认为它应该包括在不悟识中,除此之外无有单独的非量已决识。

此理分二:一、总破;二、别破。

首先是总破。

已决识若以理究,则已成为不悟识,

颠倒识或正量识,此外他识不容有。

你们因明前派所承认的已决识,其法相是已经抉择完了的东西再次了知,即没有失去前面作用的识。我们以因明的理证智慧进行观察,可以了知它不是犹豫识,因为犹豫识是一种三心二意的心态,而已决识是已经抉择完後再次地去认知,所以它不是犹豫识;如果它不是犹豫识,那麽所有识的种类,除了正量识和三种非量识(颠倒识、犹豫识、不悟识)以外别无其他,所以无论如何,它应该属於这四种识之中。

从内教的侧面来讲,无论是藏传佛教的萨迦派、格鲁派等,还是汉传佛教的各大宗派都可以这样承认;虽然净土宗、禅宗在这方面分析的论典不太多,但是无论哪一个宗派,归纳起来,所有的识除了这四种之外不可能再有其他的。所以如果真正用智慧来观察你们因明前派所承认的已决识,它要麽成为不悟识,要麽成为具有怀疑心态的犹豫识,要麽属於对真正的实相没有如实了知,反而用邪知来束缚的颠倒识当中,或者是以现量和比量进行分析的正量识,除了这四种识之外,其他的识根本不可能存在。

对此,萨迦班智达在其《自释》中观点很明确。蒋阳洛德旺波尊者的讲义中也认为,在这所有的识中,你们所承许的已决识应该包括在不悟识当中,为什麽呢?因为所谓的已决识是自己回忆前面的对境,而没有新的了悟对境,这其中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仅能回忆前面已经感受过的这种对境而已,然後它没有新生的对境。从这个角度分析,不悟识也应该具有这种特点(不悟识实际上是没有完全了知它的本体,从现在已决识的角度来讲,它的本体是前面已经了知後来再次知道),萨迦班智达的意思是对方所许的已决识应该包括在不悟识当中;在这个问题上,前一段时间我已讲过,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与这里还是有些差别。

虽然已决识属於非量,但我们不能把它看作是很不好的识。尤其是在《现观庄严论》或者其他的一些大乘论典中讲到,已决识在修行过程当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已决识是已经知道後再次知道的一种状态,所以在加行道时很多的境界属於已决识,为什麽呢?因为加行道还没有现证初地菩萨的无二慧,於此他会反复串习资粮道时抉择的正见。比如在资粮道时通过闻思、推理已经抉择了人我不存在,现在无我的有境就是一种已决识;通过智慧观察,了知身体不清净,这种不净观的有境也是已决识;通过推理了知一切万法为无常之性,万法无常的定解也是一种已决识。所以永远把已决识抛开,认为它只是一种非理作意,这是不合理的;之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究竟把已决识安立为正量的果,原因也在这里。

当然,全知麦彭仁波切跟因明前派的观点并不相同。因为因明前派的已决识分了现量已决识、随现量已决识和随比量已决识三种;现量已决识既是现量,又是已决识,也就是说,它既是分别念,又是无分别念的同体存在。这一点,下面还要进行破析,而且全知麦彭仁波切在《释量论大疏》中也不承认这一点。

对我而言,学习《释量论大疏》已接近二十年了。当时上师讲的时候,学得确实非常仔细;我想现在学因明的各位,跟当时我们学因明的人可能有些不同。当时我们不管早上、晚上都特别地精进,除了中午急忙吃一点东西以外,一直在因明上下功夫;上师每天在下午一、两点钟上课,接近上课时基本上当天所讲的内容全部能背出来,每天几乎都是这样。而在座的人,有没有这样也不好说,不过有时看你们还是非常精进。今天有些发心人跟我说特别忙,我觉得他们好像不太忙,不管说话、做事情都显得比较悠闲,当然肯定是很累的;我们以前闻思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也许是自吹自擂吧,但实际情况,一方面对因明信心非常大,再加上上师如意宝也讲得相当殊胜,而且当时上师要求每一个法师必须当场先从总义方面讲,然後再从字面上解释,每天若不仔细看,自己也觉得心里没底,所以当时自己也有点傲慢的感觉。我有时候也这样想,因为以前基础比较牢,有些地方印象也比较深,再翻一下《释量论大疏》,应该没有大的问题。当时是八七年冬天讲的,距现在基本上已接近十九年了。

刚才讲到已决识,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它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它属於现量和比量的果,或者说应该属於量,为什麽呢?因为它是依靠现量、比量的他力而产生的,前面已经观察过,它并不是依靠自力产生的,而是依靠现量、比量的力量而产生定解,所以从此角度承认是量;从另一个角度讲它是非量,为什麽呢?因为前面已经了知了,实际上再次地了知是多余的事情,没有新的知识,从这个角度安立为非量。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萨迦班智达与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应该是相同的。为什麽呢?因为萨迦班智达也承认,随现量有一个识产生,比如说我第一刹那看见红色的柱子,第二刹那在我的相续当中生起刚才的所见:哦,柱子是红色的。这种脑海当中红色的概念叫随现量的已决识。它是不是正量呢?从有境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正量,但是从对境的角度来讲,没有什麽新的知识可以了知,因为第一刹那所见的东西,第二刹那全部是一种总相,从这个角度来讲是非量。然後随比量已决识,第一刹那通过推理进行观察,如以所作了知无常,第二刹那以後就知道柱子是无常的,因为以前通过比量已了知故。那这种识是不是正量呢?从有境的角度讲它是正量,而从对境的角度讲,因为除比量得出的结论之外没有新的知识,所以叫非量。因此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中把它安立为量的果,即现量和比量的果,原因就是这样的。那麽萨迦班智达承不承认这一点呢?虽然他在这里着重破斥对方观点,但是承不承认这种现量见後产生的分别念相续,是符合实际外境的一种识呢?这一点萨迦班智达也会承认,因为柱子本来就是无常的,那麽通过这种比量得出来的有境,承不承认它符合实际道理呢?他会承认的;那它是不是量呢?从有境的角度来讲,萨迦班智达也会承认它是量。

当然,《释量论》当中关於这方面的窍诀是相当多的,自己当时学的时候,虽然智慧很钝,但却越来越对自宗的传承上师们生起信心,尤其是学一些比较深的道理时,更能体会到他们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已决识也是非量。为什麽安立为非量呢?萨迦班智达在这里已经讲了,它应该属於不悟识。这一点麦彭仁波切会不会承认呢?应该承认,为什麽呢?因为没有什麽可了知的东西,从而安立在非量当中。关於这一点,绒顿班智达在其《量理宝藏论注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柱子第一刹那中是无常,第二刹那这是已经了知的东西,实际上已了知的事物再推理,这是一种不成因。在因明当中也有这样的讲法,比如说我不知道柱子是无常的,另外一个人说:柱子无常,因为它是所作之故。以前不知道柱子是无常,现在我知道了,那麽这个推理是正确的;然後我把这种推理跟法称论师说:法称论师,你听着,我有一个推理,柱子是无常,因为它是所作之故。而法称论师早已知道柱子是无常的,那麽因明中就把这种推理安立为不成因,虽然柱子无常是成立的,但此立宗在对境前早已成立,所以你再在他面前安立就成了多余的事情。同样的道理,所谓的已决识从对境的角度来讲,第一刹那通过推理论证柱子是无常的,实际上第二刹那以後的识是正确的,但是这样的论证对已了知此立宗的补特伽罗来讲是多余的事情,所以萨迦班智达把它安立在不悟识当中。

当然按理来讲,这个刹那应该是成事刹那,而不是时际刹那,如果是时际刹那,根本没有办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当中产生一个比量的推理,所以在因明中的刹那一般是指成事刹那;在《大乘阿毗达磨》当中也是这样讲,一切所断和对治的圆满全部是在成事刹那中安立的,并不是安立为最细微的时间刹那,如果是最细微的时间刹那,那麽产生对治、断除所断等这些都不能成立,即使在圣者根本慧定前这些也不能成立。比如说,我们推理柱子无常,所作性故。那这一个推理之中要有多少个时际刹那啊!所以肯定不是时际刹那,而是成事刹那。第一个成事刹那我现量见到,第二个成事刹那产生分别念,从此以後,所有的这些刹那全部是已决识。

有些人是这样的,某些法以前在法师面前没有听过就觉得有信心:我去听一听。听了一次,就觉得是已决识了:以前听过了,不用了,我不去了可不可以,请个假吧;《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以前在堪布面前听过一次了,我这次不用去了吧!真正的修行人并不是这样的,以前华智仁波切在如来芽尊者前听了二十五遍《大圆满前行》,但是我们自认为听一次就成了已决识,不用再听了。实际上从已经成立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已决识,但全知麦彭仁波切从量之果的角度说,它不是非量而是正量,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总之,若真正以理推究,除了这几种识以外,对方所承认的已决识,根本没有安立的机会。

下面别破分二:一、真破;二、遣诤。

首先真实别破分二:一、破相违法为同体;二、破根识种类为量。

第一、破相违法为同体。

这种观点只有因明前派承认,全知麦彭仁波切和其他宗派都不会承认。为什麽呢?因为因明前派的已决识分为三种:现量、随现量和随比量已决识。现量识第一刹那是真正的现量,跟已决识没有任何关系,第二刹那、第三刹那……也全部是现量,但跟已决识是同体的关系。比如说我看见红色的柱子有十个刹那,第一刹那见它纯粹是现量,没有已决识的成分;因为第一刹那已经见过,第二刹那时原来的现量相续没有断,所以也有现量的成分,以前了知了再次了知,也有已决识的一部分。所以他们认为已决识和现量是同体,它既是现量,又是已决识,有这样的情况存在。

对其观点,萨迦班智达将予以驳斥;同样,全知麦彭仁波切的《释量论大疏》里面,也不承认这种观点。

下面遮破他们的观点。

现量现在无分别,已决过去乃分别,

境时缘取方式违,彼二同体岂可能?

因明前派承许现量和已决识是同体,萨迦班智达对此并不承认。为什麽呢?因为现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现量本身是无分别识,对境是现在的对境,即时间是现在,对境是自相,取境的方式明明清清、了了分明,也即外境的形状、颜色一目了然,所有特点均会呈现在眼前,它取的是自相,取境的方式非常清楚,所以从本体、对境、时间和取境的方式等这些方面,现量具有以上特点;而所谓的已决识,对方承认它是一种分别念,对境是总相(共相)不是自相,时间是回忆过去的一些事情(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已决识是以前知道完了的再次知道,所以它的对境是过去的事情),取境的方式是模糊不清、混淆的(因为分别念以总相的方式取境,不可能像现量那样清楚)。所以从本体、对境、时间和缘取方式等这几个方面来看,已决识全都具足分别识的特点,即使勉强说已决识是现量,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对比来看,此二者从本体上讲,一个是无分别念,一个是分别念;从时间上讲,一个是现在,一个是过去;从对境上讲,一个是自相,一个是总相;从取境方式上讲,一个是清楚,一个是模糊。所以,通过本体、时间、对境和缘取方式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观察,因明前派承认此二者同体的说法,是完全不合理的。以前嘎玛巴·秋紮江措在其因明论典《理证海》中,对《量理宝藏论》的有些观点作过驳斥。当时他说,你们承许现量的对境是现在,而现量是依靠前面的作意、对境和根这三种缘而产生的,那麽有境的对境到底是过去,还是现在?如果是过去则跟已决识没有什麽差别;如果不是过去而是现在,那跟前面雪域派所承认的没有什麽差别,有境和对境成了同一时间。但实际上这种过失并不存在,这在因明七论当中也说得非常清楚,如《定量论》等一些因明论典中讲到,分析对境的时候,必须要站在经部宗的立场来进行。此时自己会不会存在境和有境同时的过失呢?不会有的,为什麽没有呢?因为分别念的对境是很长远的,它既可以是刚才的前刹那,也可以是昨天、去年,乃至几百年前的事情。总之,分别念的对境是很长的时间,凡是能回忆的,都可以作为它的对境,而所谓现量的对境则是同时。虽然现在的眼识是前刹那的根依靠作意和对境而产生的,也就是说,现在眼识的对境不是当下的外境,它们两个之间有一刹那的差别,但是我们讲名言概念时,并不是在最细微的刹那上安立的。我们平时认为的现在这个概念,就是如此,比如我说现在的时候,眼识早就已经产生了,所以当时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虽然从无分刹那的角度来讲,境和有境有一刹那的差别,但从人们名言习惯的角度来讲,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现在。以前我特别喜欢一位洛沃堪布,他造的《量宝藏论注释》(但是现在找也找不到了),里面有很多地方专门驳斥嘎玛巴的观点:你安立现在是一个最细微刹那的观点不能成立,因为这不符合理自在和所有因明论师安立名言的基本传统,所谓的现在,若详细观察,虽有一刹那和二刹那的差别,但从名言的角度来讲,也包括在现在当中;而分别念根本不是这样的,如果它的对境是现在,那几十年前的东西也成了现在的对境,有这个过失。对於这个道理,我们这里的有些道友也可能会这样思维的。

刚才我们对比了现量和已决识的差别,它们的本体、时间、对境和缘取方式等完全相违,因此你们前派所承认的,现量和已决识是同体的观点,是非常可笑的,这个观点根本不能成立,你们一定要放弃自己的这种说法。

下面破根识种类为量,即破因明前派的已决识的观点。

谓取种续乃现量,後知即是已决识。

因明前派认为:我们没有现量和已决识同体而不成立的过失。为什麽呢?因为第一刹那刚开始的时候,看见一个蓝色或黄色的东西,後来它有不断的相续产生,那麽我第二刹那以後的这个识全部成为已决识,而第一刹那所看见的就是现量的对境。他们是这样认为的,比如说第一刹那当中看见一根红色的柱子,认为这是第一次的现量,由於种类相续不断,後面继续产生现量的红色识,在没有舍弃红色识的情况下,还有一种执着它的分别意识也是存在的,这种相续就是他们所谓的现量已决识。

对方是把总相(种类)与自相的对境混在一起而说的,但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下面驳斥他们的观点。

种类非为现量境,所见境无已决识。

你们所承认的种类相续如果用智慧来观察,它其实是一种总相,比如把前後的蓝色用分别念一刹那一刹那地串连在一起,从而执着为一体,以为这就是蓝色;或者我们的分别念把昨天、今天所见的江河连在一起,认为:昨天我看见的河在这里,今天看见的河也在这里。实际上,昨天你看见的河早已汇入大海,现在一点一滴也不可能驻留;同样的道理,我前一刹那所看见的蓝色,在後一刹那早已流逝了,不可能再成为後面心识的现量境,但从总相的角度可以成为分别念的对境,而他们并没有把现量与分别念各自的对境分开。在有些讲义当中讲到,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外道所承认的种类,他们认为能周遍於一切法的一种种类,比如认为所谓人的种类周遍於一切人,外道的这种种类不要说在现量和比量当中,就是在名言量中,也根本不能成立;另一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共相,它是分别念的对境,并不是现量的对境,千万不能把分别念的对境,以现量对境的方式进行宣说,这是不合理的。所以萨迦班智达说,你们这种前後连在一起的种类,并不是现量的对境(非为现量境)。

所见境无已决识所见的境不管是前一刹那还是後一刹那,都不是你们所承认的已决识的对境。为什麽呢?我第一刹那见到的柱子,这是第一刹那的对境,如果到了第二刹那,前刹那的柱子已经灭完了;当我的眼识再一次看柱子时,实际上它也是新的东西,根本不是原来的对境还留在那里。如果还是原来的对境,那对境就不是无常了,有这个过失。所以现量的对境不可能是已决识的对境,已决识的对境也不是现量的对境。第一刹那见到的是第一刹那的对境,第二刹那见到的是第二刹那的对境,不可能於第二刹那还能见到第一刹那的对境。因明前派始终把总相和自相、分别念和无分别念混在一起,这样一来,了知外境就非常困难了。

如果要了知外境,通过这种方式也很容易观察。我也有这种感觉,如果因明学得非常好,对认识自己心的本性也会有很多的帮助,因为对於不存在的种类,我们始终是用分别念把它结合起来,然後认为这是一个东西,实际上这种种类的执着是一种非量,是错误的见解,《释量论》中用了大量的教证和理证专门遮破人们对总相或种类的执着。总之,不存在的东西反而认为存在,这是不合理的,因此一定要破除因明前派这种错误的见解。

下面宣说总结偈。

相违之故无同体,

因为我们前面承许,当下的对境和已决识的对境两者完全相违,所以现量识与已决识绝不可能是同体。相违的二者怎麽会是同体呢?如水火本来相违,那它们有没有同体的机会呢?不可能有的。

是现量故非回忆,

所谓的现量是当下见到的,与回忆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而所谓的已决识就是一个回忆,这一点在因明的其他论典中也讲得很清楚,所以对於已决识,尤其是现量已决识,在这里我们并不承认。

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也是如此。首先,现量已决识是不成立的,如前破讫;然後是随现量已决识,如我以前看过,现在想起来了:对对对,我以前在菜市场看见一个大苹果,那时候我没有钱,但特别想吃,现在我回忆起来了。这种对现量的回忆,就是随现量已决识;最後是随比量已决识,比如以前通过中观的离一多因,令自相续当中生起了一切万法无有自性的见解,到了现在,我又想起这个诸法无自性的见解,而这是跟随当时的比量推理而来的,所以称为随比量已决识。以上这两种随现、比量已决识实际上都是回忆的心态,既然是回忆,那怎麽会是现量见到外境呢?现量见到就像刚才所讲的,应是当下的对境;而回忆是去年、前年,乃至更远的对境,比如我们若能回忆自己前世,我的前世是什麽样的,我当时特别喜欢唱歌、跳舞、打瞌睡等,可以这样想。所以,若是现量则肯定不是回忆,此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种类相违根对境,

我们刚才讲了,所谓的种类就是用分别念把很多东西连在一起,它本非实有,只是一种共相,因此它只是分别念的对境,要成为眼根、耳根等的对境是不可能的,而所谓的现量境才是这些根的对境,所以种类不可能是根的对境。

现见前後无差异。

因明前派认为,第一刹那见到的是纯粹的现量,没有任何杂染,第二刹以後那见到的就全部是已决识。我经常想,如果按照他们的观点,这根红色的柱子去年到现在一直在这里,我每天讲中观时用它作比喻,讲因明时也用它,那麽只有我第一次见到时,它才是真正的现量,第二次以後,每一次上课见到的就全部成为已决识了。

但萨迦班智达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但你前一刹那、後一刹那的对境不同,而且你的有境也是在不断地更换,一直不断有新的事物产生;过去的对境,现在一点一滴也是没有的,你们认为的相续只不过是一种假立的概念而已,实际上这种相续每一刹那的自相都是刹那生灭的。

对境无差异的意思是说,前後每一刹那都是现量,在此点上没有什麽差别。对方说前面是现量,包括在正量当中,後面再看包括在非量当中,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当然,世间人有这种说法:我以前已经认知了的东西,第二次再认识,那就是多余的事情,没有这种必要。其实这只是我们的分别念而已,实际上每一刹那都有新的事物,或者说都有新的对境产生,所以前後无有任何差别,都是现量。

若有决定非现量,

如果用分别念来衡量而有决定性,以此可以断除增益,那说明它绝对不是现量,因为现量根本不会有任何分别念,这一点前面已经讲过了,後面还会讲到。当然,依靠现量的能力可以产生分别念,这种情况是有的,但从现量本体的角度而言,它绝不是分别念。所以已决识若有决定性,则不可能成为现量。

执着相同乃分别,

如果你认为前面见的是红色的柱子,後面见到的还是这根红色的柱子,前後两者是完全相同的,这种想法是分别念,不是现量见的对境。

是故以识可遮破,现量决识同体理。

所以我们只要是一个有心、有智慧的人,通过自己的意识完全可以领会,现量和已决识绝对不可能有同体的关系。这不用问别人,自己只要是有一颗心,那麽你好好想一想,已决识和现量到底有没有可能以同体的关系存在呢?或者这种情况,在你的相续当中会不会产生呢?自己也可以发现,在相续中有现量的时候,不可能有已决识,因为所谓的已决识是一种回忆;而相续当中在回忆时,也不可能有现量。现量要麽是根现量,要麽是自证现量,通过自证现量而生起忆分别念,所以这两个不可能同时在你的相续当中存在。这一点通过自己的智慧完全可以抉择,无须问他人。

关於这个问题,在藏传佛教当中也有依靠法称论师的教理来了知的说法,但是我们按照蒋阳洛德旺波尊者的注释来讲,依靠识就能完全遮破现量和已决识是同体关系的立论。总之,二者同体的观点在任何一个场合中,是根本不可能安立的。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劄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關文章: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七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六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第五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三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十九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十八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七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六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五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四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三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九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八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七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六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五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四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三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二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上一篇(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回目錄 下一篇(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诺那祖师亲授莲师赞偈-七金刚句祈请颂
普巴金刚荟供
上师阿弥陀佛修法 极乐捷径
中元孝亲报恩天法阿弥陀佛
台湾世界展望会

赞助网站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佛教藝術
中央研究院身體與醫療研究
TOEIC多益英語測驗-
利他無我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資料來源 : 喇嘛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