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教室龍欽心髄大樂善道金剛薩埵法會 八蚌智慧林台中中心開光落成法會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紐涅閉觀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2.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道前基础 - 造者殊胜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09/11/09 04:30:30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09/11/09 04:27:03   编辑部 报导

2.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道前基础 - 造者殊胜~文/日常法师 释

道前基础 - 造者殊胜

p. 2 (9)

※﹝由是菩提道次引导分四:①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②令於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③如何讲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④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今初﹞

现在正式进入正文(通常称为「正宗分」)。宗大师依据他的传承分成四部分,这个传承是阿底峡尊者创立的。这文上说「由是」,由这样的因缘,并不仅仅经论上面这麽讲,他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这经论的来源,这个传承是这样来的。第一、为了显示这个法的根源清净,而说明造论者的殊胜。法要靠人来讲说,世尊把最详细的法说出来,後来根据众生根性的不同而分方便、智慧两支,一直传到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被西藏人迎请入藏,辗转地传到宗大师。所以法的根源实际上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宗大师,宗大师造这部论的根据是阿底峡尊者所传的教授,这一点是以後我们渐渐深入的时候极端重要的,一离开传承,要真正修行是不可能的。现在我们先在理念上了解,实际上总有一天会从实践当中渐次体会到。当你体会到究竟圆满的时候,那就是成佛。所以这文字容易懂,而内涵我们在一开头学的时候就要注意,依不清净的法而修一定不会有结果的。   

第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祖师很清净,他造了各式各样的法,这些法当中,有很多是局部的,有很多是圆满的。什麽是圆满的、什麽是局部的?譬如说经,像《华严》、《般若》都是把佛要告诉我们的整个道理--为什麽我们是凡夫、什麽是佛、成佛要经过什麽样的内涵、我们的错误在哪里、如何修行等,原原本本依照次第丝毫无差地说明,这样就是圆满的教授。有很多法只是局部的,针对着某一个人的根性,像《阿含经》里面,佛针对某个弟子所欠缺的部分告诉他,比如很简单的一句话「这是苦,你应该知道。」这个法虽然对他来说正是他需要的,可是法本身的内涵并不圆满。譬如你身体不舒服,稍微有一点头痛,医生为你开一点点药,那些药本身并不能代表全部的药。而本论所说明的是整个佛法的内涵,所以第二部分就告诉我们这个法的殊胜。第三、有这样好的老师讲这样圆满的法,但是如果我们条件不够,那也没有用。所以第三个说明如何讲闻--讲的人要有什麽条件、听的人要有什麽条件、我们条件够了应该如何、不够应该怎麽学。经过了这样学习,有了这个条件,最後才正规地告诉我们究竟圆满的法。   

对这个了解了以後,向後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虽然学得很粗浅,可是我们能够用这个粗浅的法在生活中去衡准自己。一方面思惟观察对我们很重要,一方面从对法步步的实践当中提升自己。不要只把它当做文字看,如果我们刚开始学习之时不在实际行持上面努力,进而渐次深入的话,将来就很难学得好。正因为我们现在条件差,所以从浅的我们能做的地方做,当能够渐渐深入的时候,就会很有次第地一步一步跟得上去。

【◎ 总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现观庄严》所有教授。别则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彼复即是大阿闍黎胜然灯智,别讳共称胜阿底峡。】

首先说明本论的内涵。所谓的教授,广义来说,佛讲的所有的内涵都是教授。但是因为我们条件不够,福德、智慧都差,无法了解佛告诉我们的究竟圆满的法,所以菩萨祖师们适应我们的根性而示现,把佛圆满教法里的精华中跟我们相应的部分摄取出来,依照着次第一步一步指导我们在深、广二方面层层深入,这个就是教授;或者简要地说,就是我们成佛的诀窍。教授的内涵不是文字上面能够看得见的,一定要有老师引导,透过他自己对文字理路上的认识,亲自修行验证,然後回过头来再告诉我们。   

整体来说,宗大师讲的这个教授的内涵,是根据《现观庄严论》,这是「至尊慈氏」(也就是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的内容非常深广,是整个《大般若》的精华。《大般若》的精华我们凡夫看不清楚,只有像弥勒菩萨这样的等觉菩萨才能够把它的精要提出来。其中有三个大纲:三智境、四加行、一佛果,这个也简单说一下。我们凡夫六根所面对的这些东西,这就是我们所对的境。例如我们看到这面墙的颜色是白的,窗是可以透气的,这些都包含在「境」里边。原则上我们应该从两点去看:境、有境。就是我们六根所对的--眼睛看见的,红的、黄的、白的、黑的;耳朵听见的;舌头所嚐到的;身所感触到的。这里边包括眼睛看到色尘之後所产生的意识的作用。为什麽要讲这个呢?我们所有的问题是不是都由心对境而产生的?修学佛法就是要解决这问题。这问题以佛法来讲叫起烦恼、造业,然後感得果报流转生死。现在我们要认识真正的内涵是什麽,要解除烦恼、净化由烦恼所造的业,从恶业或染业流转生死变成善业、净业,不但自己能从生死轮回当中跳出来,解决痛苦,而且还要帮助别人。我们凡夫在无明中,对事情的真象根本看不清楚,佛菩萨所见的跟我们不太一样,他是用慧眼来看。对於种种境界,由於他的慧眼的特徵或程度不同,所以分成三智境。我们凡夫因为无明所以造种种业流转生死,世尊是因为智慧,所以造善净之业解脱轮回。因此佛就告诉我们这个特点,让我们认识要用什麽方式才能够得到它。了解了这个以後,就晓得我们这痛苦是冤枉的,同样是一个有情的心识,为什麽佛成了佛,不但解决了自己的苦乐问题,还能帮助我们,而我们却还在轮回?他解决了以後,所证的是多麽崇高的地位,而我们却是如此地糟糕,这是很冤枉的事情。这些不但启发我们的信心,而且了解问题是怎麽样产生的、如何步步去解决,所以叫「三智境」,也就是以佛的智慧所对的境;而我们所看到的,是染污的心识所对的境。了解了以後去修,要修四种加行。透过了这样修行所感得的最後结果就是一佛果。我们现在因为无明而有种种的行为,这行为就是我们的加行(或者说是所造的业),会感得什麽样的果呢?永远在生死中轮回。佛的整个教授全部在《大般若经》里,至尊弥勒菩萨把它的精华萃集出来,後代各种论典所阐释的中心也都绕在这上面。所以就整体来说,这个教授是依据《现观庄严论》。   

那麽别呢?由於众生根性不同,祖师根据这个根本的教授,而有各式各样个别的教授方式,在特殊的情况之下,他又变一个方式以使我们容易了解。所以就整个教授的整体来说,是根据《现观庄严论》;但是宗大师写《菩提道次第广论》还有一个依据,就是阿底峡尊者造的《菩提道炬论》。《道炬论》是根据三士道来引导,也就是说,是照着我们凡夫修行的次第,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上去。就像念书,尽管最究竟圆满的是博士班或是超博士,可是我们刚学的时候,一定先从小学、中学、大学一步一步上去;同理,三士道也就是随顺着我们学习的次第而安立的。这样依次第走,我们的学习就非常容易。这个教授不但是佛、祖师告诉我们的理论,而且是他们修行的实际经验。宗大师就根据他所学的师承来讲,而这个教授的内涵还是不离开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所以他分总别来说明,也因此他说这两部论的造者是同一个。我们也许会怀疑:明明是两个,为什麽说是同一个呢?因为我们凡夫不管如何千变万化,说来说去,共同点就是烦恼;如同这样一般,佛菩萨不管如何千变万化,慈悲、智慧的特徵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下面介绍的并不是弥勒菩萨,而是介绍阿底峡尊者。下面说「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因为《菩提道炬论》是《菩提道次第广论》所依的根本论,从这个角度而说《菩提道炬论》的造者就是《广论》的造者。我们学任何一样东西,如果知道造者是如何殊胜的人,他所告诉我们的这个法是如何地了不起,内心就会产生无比的敬仰。造者殊胜说明这个法源的清净,这样一来,一方面我们学的人自然不会有怀疑;另一方面是启发我们的渴仰之心,以其作为学习的目标。透过介绍尊者的功德,我们就能了解这个法的根源是清净的。关於阿底峡尊者的殊胜分成三部分来讲:

※﹝其殊胜分三:①圆满种中受生事理,②其身获得功德事理,③得已於教所作事业。今初﹞

他讲的是阿底峡尊者,我们应该了解,实际上宗喀巴大师也是同样殊胜。我建议在座的同学先把《宗喀巴大师传》、《阿底峡尊者传》看一看,我非常愿意跟各位一起温习两位大师的传记。不要把他们的传记当作故事,以我自己的感受,我第一次看时觉得很有趣,就像看一般的传记一样。等到我第二次去看,感觉就不一样了。有很多精要的教授,我们平常从文字上看不出来,等到仔细去看他的传记,就会了解我们走不上去而他能走上去的原因;就像我们在旁边看一个人做,就能晓得他为什麽做对。所以这二本传记有这样的加持,我们要很细心、很恭敬认真地去看。   

为什麽从这三部分来介绍造者呢?第一个讲「圆满种中受生事理」,也就是他的出生背景。民间有一句话说「英雄不论出身低」,好像出身低的人打出天下是更光荣的,其实这是以世间法来看。真正以佛法来看,一切事情无非是前因後果的呈现,所以佛法要学的真正的内涵有两样:增上生跟决定胜。增上生就是我们在生死轮回当中积聚善净之业,感得的果一生比一生好。它的因、果是什麽?因就是我们的善净之业,现在从处处地方去累积;果是人、天之身。生生增上的结果,将来最究竟圆满成就的果就是佛的报身。而决定胜最主要的是对智慧的认识,究竟圆满的时候就是法身。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化身是化度众生的。所以圆满种中受生就是告诉我们尊者今生所感得的圆满的果;进一步来说,从他圆满的果报当中,可以推知阿底峡尊者宿生造的因是何等圆满,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修学佛法了解了整体以後,也同样应该了解,修行无非是净罪集资,看见尊者前生有这样殊胜的因以及这一生呈现的果以後,就更确信当我们的罪净了、资粮也集聚了,那自然而然会有很多圆满的事情出现。我们现在修学佛法想要如理照着做,却有很多内在外在的条件不具足,这表示我们宿生增上生的因并不圆满,所以现在应该如何去努力,这个都有它非常重要的内涵。第一点是以前的因;其次,并不是前生的因就够了,这一生还要努力,这在没有成佛之前是永远不能少的;最後,成了佛以後还要不断地度众生,所以以这三项来介绍尊者的功德就正是说明这个特点。现在看他圆满种中的受生:

p. 3

【◎ 如拏错大译师所造《八十赞》云:「东萨贺胜境,其间有大城,谓次第聚落。其中有王都,名为有金幢。其宫极广博,受用位饶盛,等支那国王。其国王善胜,妃名吉祥光。父母有三子,名莲藏月藏,并其吉祥藏。太子莲华藏,有五妃九子。长子福吉祥,现时大善巧,称为陀那喜。幼子吉祥藏,苾刍精进月。次子月藏者,即现至尊师。」】

现在先看阿底峡尊者受生的圆满,也就是他的出生背景。《八十赞》是拏错大译师所作的。拏错大译师是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他是西藏人,也就是菩提光王时代迎请阿底峡尊者到西藏的人。简单说一下西藏佛法的过程,西藏的佛法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位国王叫松赞冈布,年代相当於我们唐朝太宗的时候,松赞冈布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离开现在一千三百年左右。後来经过五传到持松德真,那时候佛法在西藏地位非常高,民间大概多少都有了根底了,所以莲花生大师、静命论师两位进到西藏,一位弘扬显教的基本教理,一位弘扬密教。後来又经过了三传,到朗达玛即位毁灭佛法,西藏整个陷入黑暗中。之後将近二百年乱成一团,那时候有位国王叫智光,他一心一意要迎请善知识,因为大家各说各的,不晓得什麽才是佛法真正的内涵!那国王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菩萨,有本经论记载,国王跟阿底峡尊者多生以前发心将来一起去弘法,一位发愿做讲法师,一位发愿做国王来护持,当时发愿护持的就是後来西藏的智光王,发愿讲法的就是阿底峡尊者,这是以前的因缘。在这一生中,智光王派人去请尊者,没有请到不死心,後来为了请阿底峡尊者而去搜寻各式各样的宝物、金钱,乃至於奉献自己的生命,这些事你们看《阿底峡尊者传》就知道。   

迎请尊者前後经过多少年呢?你们很多人看过传记,有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根本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後来我认真去看,发现前後经过七十多年!为什麽我要讲这件事情?诸位今天到这边,来了一个礼拜、三个月、二年,总觉得来了这麽久了,怎麽好像你一点法都没教我!我们往往有一个非常大的错误,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急急忙忙好像我跑来你必须马上教我,然後三天二天我就成了佛。佛没有那麽容易成的!《阿底峡尊者传》里边实在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内涵,你们要仔细看。   

智光到菩提光这袓孙两代,先後有四位大译师去迎请,第一位是宝贤译师。智光王遍寻全国非常精彩的小孩子,选了最聪明的七个送去印度,每个小孩还派二个人护持他,所以第一批去的总共二十一个人。然而因为西藏天气冷而印度天气热,气候等等各式各样的不习惯,二十一个最後死掉只剩下二个,一位是宝贤译师,一位就是善慧译师。在西藏被称为大译师必须具备几个特点,不仅是能够把梵文翻译成藏文,而且要博通五明,并不是能够翻译两三句就是译师。宝贤译师在藏传一系中是极端重要的人,他虽然没有把阿底峡尊者请去,但是没有宝贤译师就没有今天西藏的佛法。因为对建立教法而言,就算请到了大善知识,没有经还是不行。今天就是我们请到校长,乃至於请到法王来跟我们讲,讲完了以後我们没有经也不行!所以将来你们仔细去看,蒙古人学佛法都是到西藏去的,他们也有很多格西,可是蒙古的佛法始终生不了根,为什麽?佛法要蒙化,必须要有它的文字还要有它的人,有人有法才行。人包括两个,第一个要有具足教量证量的袓师大德,以及很多学法的僧众,外面还要很多居士护持,才能把法留在世间。西藏之所以能产生这样子的效应就是因为有人有法。所以宝贤译师虽然没有把阿底峡尊者请去,但是对於藏传佛法是绝对有他的贡献。   

虽然我近七十岁,我说我年纪还轻,因为学佛对我而言不是三年五年的事,也不是三生五生,而是要生生世世做下去的。岂但是七十年、七百年,乃至七大阿僧只劫,都要继续不断地做,这是个重要的原则。所以我们要用深远的眼光去看,他们无量劫以前发了心,而此次的示现中,单单请法就经过了七十年。我们会以为如果没有请到尊者,所做的努力就都无效,其实不是,宝贤译师已经产生了这麽大的功效。第一次请不到,第二次再请;第二次请不到,第三次再请;一次一次地请。最後拏错译师把尊者请了来,请来之後一直跟着他,所以拏错译师对尊者最了解。以上是略提藏人迎请尊者过程中的几个重点。   

阿底峡尊者出生的地方在东印度。印度地方很大,他们通常以印度菩提伽耶的金刚座做为中央,以佛法来说,它是世界的中心,佛成佛的时候一定坐在这里。曾经有人告诉我,经上记载:因为佛有无量的福德,一般的地都无法承担,无法让佛非常安稳地坐在上面,所以如果他坐在这里,地会向这边倾斜,坐在那里向那边倾斜,唯有坐在金刚座上,地才不动。虽然就世间来讲这好像是一个笑话,我却相信它,本来佛法所讲的内涵并不是我们凡夫所能看得见的。尊者出生的地方就在金刚座东边一个叫做「次第聚落」的大城,那是王都的所在。此地非常富饶,「等支那国王」,支那就是中国,这个国家的富盛如同中国一般,这说明尊者出生背景的圆满。   

接着说明国王、王妃的名字,也就是阿底峡尊者的父母。国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做莲华藏,次子叫月藏,第三个叫吉祥藏。太子莲华藏後来接王位,他有五位妃子九个儿子,长子叫做福吉祥。「现时」指拏错大译师在的时候,当时福吉祥是个大善巧,也就是说是位在家居士,可是对佛法非常善巧,叫做「陀那喜」,陀那喜的意思是最了不起的人。实际上太子莲华藏(也就是阿底峡尊者的哥哥)後来也出家了,幼子吉祥藏就是比丘精进月,次子月藏就是阿底峡尊者--「即现至尊师」,尊者是拏错译师的老师,所以称他为至尊师。实际上阿底峡尊者在印度是一切大班智达的顶严,我看过一本书上记载尊者是印度五百大班智达的顶严。大班智达要博通五明,能圆满通达世间几种学问的人已经很了不起,班智达要佛法圆满,兼能够圆满通达所有的世间学问,这个太了不起了!当时印度有五百位大班智达,这五百位没有一位例外,都把阿底峡尊者视为他们当中最了不起的人。我们稍微懂得一点点就看不起别人,现在这五百位大班智达,每一位都把阿底峡尊者看为他自己最了不起的尊崇者,可见阿底峡尊者何等了不起!那是在尊者传上面所记载的,你们自己去看。以上是说阿底峡尊者的圆满的出生。

※﹝获得功德事理分二:①知见广博获教功德事理,②如理修行获证功德事理。今初﹞

第二、获得功德事理,说明尊者这一生有些什麽成就,从尊者的教功德与证功德这两部分来说明。整个佛法的内涵分成两部分:教和证,教就是理路,是因;了解理路以後照着去修行,亲自证得,这是果;教、证圆满才算。我们先看阿底峡尊者在教功德方面达到什麽程度。

【◎ 如赞云:「二十一岁中,善巧六十四,技术及一切,工处善构言,及一切诸量。」谓於二十一岁以内,学习内外四共明处。声明、因明、工巧业明,及医方明,善巧究竟。】

佛法叫内明。二乘的行者只学佛法,不管世间;大乘的行者必定要博通五明,不但佛法,而且世间所有的东西都要究竟圆满地通达。现在先看阿底峡尊者世间的成就,後面再看他出世间的成就。二十一岁以内,他对世间的四种共明处--声明、因明、工巧明、医方明,全部达到最善巧最究竟圆满的状态。他的天份是何等地高!在座的人很多都二十一岁以上了,我已经好几个二十一岁了,连一种明处都不通达。看到这地方,我们并不因为这样而气馁,反而因此而策励我们好好地先去集聚资粮。我所了解的,真正完整的教授无一例外,都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资粮。资粮是极端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好好集聚资粮,要想修学佛法无有是处。佛这样讲,祖师也这样讲。资粮分成智慧、福德两种,《广论》後面会详细说明。我建议大家,我也愿意跟各位同学共同策励,如果我们真正懂得的话,平常在这里做任何事情都是集资粮。我们来这里绝对不是说「我是来念书的!」当然这是智慧资粮当中的一部分,教是需要的;但假定你老是以为这样的话,你可能学得文字很通达、字写得很漂亮、能说善道,但这是无用文人。自古文人相轻,嘴巴上讲得很好听,做起事来一无是处,下一世比较好的是投生为鸟,吱吱喳喳叫得很好听,可惜却是畜生。佛法的内涵是学了以後一定要实践,实践过程是需要很大的努力的。後面特别告诉我们「资粮善中进第一」,集聚资粮当中精进是第一重要。精进需要很大的能耐,如果我们不从小就努力,在种种事情上面锻链自己的意志,等将来长大後就没有用了。像我这样,年纪老了,又瘦又垮,一点气力都没有了,不要说拿重的东西,叫我拔草就气喘如牛,但是我看见他们从小在田里做惯的人,弄起来轻轻松松的,毫不费力,我却一点力气也没有。建议各位平常有机会千万不要放弃,不要说为什麽吃苦的事情又轮到我,要晓得这是给我们的最佳机会。这时候努力锻链,养成坚毅的意志,一方面能耐苦耐烦,一方面培养气力,各方面都有好处。我们现在碰见辛苦的事情总想办法推给别人,这是自己愚痴,放掉最好的机会。前一阵子我看见一位居士,大热天在山上干活,擦汗的毛巾可以挤出很多水来,做了一天,他觉得不累,我真是羡慕。一方面是他宿生的体力,一方面是长期劳动的结果,自然而然有他的能耐。我们现在要求无上菩提,平常有机会的时候更应该耐着心好好训练自己。   

《八十赞》中说尊者二十一岁内外四共明处都学会了,这说明尊者脑筋绝顶聪明,有强大的意志力及各式各样优越的条件。尊者传当中有记载,你们好好去看。这里边特别有一件事要提出来:

【特如大卓龙巴云:十五岁时,仅闻一次《正理滴论》,与一黠慧戏论外道兴辩,令彼堕伏美誉遍扬。】

大卓龙巴是阿底峡尊者的亲传弟子,换句话说他讲的是最可靠的。他说阿底峡尊者十五岁时,听过一次《正理滴论》,这是因明的论着。因明是我们所要学的课程当中最难学的。平常要学一辈子,单单看书不行,要很认真去学。我也看过,看了几遍看不懂。《正理滴论》与《释量论》同为法称论师所写,是解释陈那菩萨所着之《集量论》的。真正的因明大师就是这二位--陈那、法称,我们现在称他们为南阎浮提六庄严当中专门精通因明的二位大师。尊者只听了一次,有一次教他因明的老师与外道辩论,这外道非常厉害。正要辩的时候,老师生病了,因为辩论非常花脑筋,生了病气力不够是不行的,可是如果辩输了,後果是很严重的。其他弟子(包括很多上首弟子)都不敢去,阿底峡尊者就说「我去!」大家都替他担心,结果辩赢了。这告诉我们尊者的智慧资粮是多麽雄厚。前面所讲的「圆满种中受生」,充分说明他宿生带来的福德资粮--出生在王家,受用富贵等等。所以他不管是智慧资粮、福德资粮都非常高。很多出生在有钱人家的人都不容易学佛法,所谓「富贵学道难」,阿底峡尊者很妙,不但他自己,兄弟三个最後都做了和尚,这处处说明圆满种中受生的因果原则,策励我们了解自己要集聚什麽资粮。我们学《广论》要从这个地方去看才对,不是把它单单看成故事。前面是讲尊者在共世间的基础--四共明处--的教功德,下面是讲他在不共的佛法上的教功德。

【◎ 於其黑山道场,瑜伽自在,亲见欢喜金刚尊身,获得金刚空行佛母授记之尊重,罗堠罗毱多前,具足请受一切灌顶,立密讳为智密金刚。二十九岁以内,於多获得成就师前,习金刚乘教典教授,善巧无余。「於诸密咒唯我善巧」,作是念已,诸空行母於其梦中,陈示众多昔所未见密咒经函,摧其慢意。此後尊重及诸本尊,若寤若梦,随其所应,劝云若出家者,则於圣教及诸众生,起大饶益。依是劝已,如赞中云:「共称汝亲教,为加行道者。」随请大众部持律上座,得加行道一分真实三摩地者,厥号戒铠为亲教师,而正出家,其讳又名,胜然灯智。此後乃至三十一岁,习学相乘内明,上下诸藏。特於能飞聚落,法铠师前,十二年中听受《大毗婆沙》,极善根本四部教典,虽诸异部,作受食等,诸微细分,互舍取处,遍知无杂。】

实际上那时印度是大小显密各宗各派,在教量、证量都达到究竟圆满的时候。拿佛法的修学次第来说,刚开始是小乘,就是最基本的部分,到後来慢慢的是大乘,大乘又分显密,密是最高的部分,都要依照次第一步一步学上来的。当然有一些人只欢喜其中一部分,譬如小乘行者。单单欢喜小乘的人不一定接受大乘,但学大乘的人一定含摄小乘。譬如我们现在读书,读小学可以不再升学,可是读大学不可能不经过小学、中学的过程,越到後来就越究竟圆满。现在这个「黑山道场」指出的是密教部分。举出最高的,一定包含前面的基础。我们如果要说某个人的学历背景,你也可以说他幼稚园读哪里、小学读哪里、中学读哪里等等;可是如果说他得到博士头衔,那当然一定小学、中学、大学的学历都包含了。所以在此特别举出密教的例子,来总括说明阿底峡尊者在内明方面的成就。   

在黑山道场,他的老师罗堠罗毱多的成就是「瑜伽自在」,不但是讲讲,而且是修行得到自在的。到什麽程度呢?亲见欢喜金刚尊身。密有四部,最高的是无上密,无上密必须要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亲见」是指修生起次第亲自能够见到本尊。举例来说,我们念佛念了半天却了无消息,他不但念,而且亲自见到阿弥陀佛,那就说明他修这法门的成就,通常这个情况至少都是加行位上的。加行位再上去就是登地了。拿密教来说,不一定要这样一步步,加行位上去就可以成佛的。换句话说,他这位老师最少是加行位的菩萨,那就非常高哦!以我们汉地的祖师而言,如智者大师,我们看起来是高得不能再高的,而他所示现的位次是加行位,他的老师也是。阿底峡尊者的老师成就这麽高,亲自能够见到本尊,而且获得金刚空行母授记。「尊重」就是师长,我们现在通常翻成「上师」,在罗堠罗毱多上师面前具足请受一切灌顶。「讳」就是後人对前人不敢直呼其名,古人也说为尊者、贤者讳,就是对於我们尊重的人、有贤德的人,不敢直接称他的名字,这叫讳。譬如对父母不敢称名,就用这个讳字。我们现在对阿底峡尊者也是一样,他的法号为智密金刚。   

尊者二十九岁以内在很多有成就的师长前学习金刚乘教典,都能够善巧。善巧到什麽程度?「无余」。老师倾囊相授,而尊者也能够完全善巧,这是何等了不起!所以尊者自己也觉得了不起。的确!如果我们跟着老师学,老师所有的内涵你全部都学到了,不但一位师长,所有的老师你都学到了,是不是我们会觉得很了不起?阿底峡尊者也是这样。结果在梦境当中,空行母让他看见很多他从来没见过的密教经函,他自己就觉得错了!以前认为自己学得最好,从此他的慢心就调伏了。为什麽这里讲这点?一方面说明阿底峡尊者真正的成就,一方面告诉我们,将来修学上去最大的障碍就是慢心。我以前也是这样,才学到一点点就自认为很了不起,後来看见很多人也是这样,这是我们的致命伤。我们看传记就要从这地方去看,稍微有点自觉了不起,那就完了!阿底峡尊者的老师成就这麽高,都是加行位以上的,他全部都学到了,这样的成就竟然还不够,这就策励我们要好好认真努力。 

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尊重还有本尊(就是观修的本尊,譬如修阿弥陀佛、修观世音菩萨,他现在修的无上密的这些本尊,也都是佛菩萨),不管梦中或是醒的时候都来劝他:「如果你能出家,对你自己、对於众生都有很多好处。」後来他就出家了。他出家所跟随的老师是谁呢?「共称汝亲教」,亲教就是和尚,他自己的剃度和尚是加行道者。换句话说,阿底峡尊者亲近的大善知识,都不仅仅是通达文字而已,而且也有实证功夫,凡是加行位上的人都是有实证的修行内涵。他出家的亲教师是大众部持律上座得到加行道一分真实三摩地的戒铠。尊者出家的名字叫胜燃灯智。以後到三十一岁,他还学显教,相乘内明、上下诸藏,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他的老师当中最重要的一位是法铠论师,尊者跟随他学了十二年,听《大毗婆沙》,这是小乘论典中最圆满的,汉译本一共有二百卷。  

经过这样学习以後,「极善根本四部教典」。一般所谓四部是指有部、经部、唯识、中观,此处的「根本四部」是指律方面而言,也就是上座部、大众部、正量部、说一切有部。总而言之,当年印度所有不同部派的内涵,他全部都了解,不但文字了解,而且事相上实际去做。下面说「诸异部」,除了他自己受的那一部以外,其他各部的「作受食等,诸微细分,互舍取处,遍知无杂。」出家人样样事情都有戒律上的规定,乃至於吃饭,连最细微的地方都有一定的法则。这些法则,有的部派这样做,有的部派那样做,彼此有很多不同。同样是佛传下来的,为什麽不一样呢?这有它的原因。为什麽彼此间会有取舍的不同,我们并不清楚,可是我们往往会说我的好、你的不对;阿底峡尊者不是这样,他非常清楚某部为什麽要这样做,某部为什麽那样做,彼此间绝对互不矛盾,而且能够截长补短、互相呼应,他在这方面遍知无杂,能够圆满地通达,这非常不容易。我们通常会以自己的观点去看别人,学到一些不同部派的内涵之时,往往是张冠李戴,勉强拿我们的概念去看,尊者他不是!这是他真正了不起的地方。

p. 4 (4)

【◎ 由是度越自他诸部宗海彼岸,故是无倒解了一切教正法中枢要处者。】

佛在世的时候,以戒摄持大众;世尊涅盘以後,弟子们由於根性的不同,对於戒的解释方法也不一样。刚开始一段时候,大家重心都放在修行,没有什麽问题。到後来因为离开世尊也比较远,大家意见也多,就分成两部,第一次从上座部分出大众部;接着,上座部当中又分出来,总共分成四部,就是刚才讲的根本四部。後来这四个根本部又分成很多小的部派,总共有十八部,再加上上座、大众两部,所以一共是二十个部派。每一部派都有自己的开遮持犯,对事情的看法或者从严、或者从轻。而尊者对每部都通达,也了解他们为什麽这麽解释。就像我们生了病,各人吃相应的药,只要这个药能治好他的病,这药就是对的,不同的病人吃的药的确不一样,所以彼此间诤论是没什麽意义的,真正重要的是拿这个药来对治自己。因为尊者充分地看清楚这一点,所以他能够超越,而且能够正确无倒地解释一切教正法中的重心,所以最後成为全印度当时的顶严--并不是普通人的顶严,而是五百大班智达中最最高明、最最精彩的一个人,大家都把他看成好像世尊再来一样,以上是说明尊者教量方面的功德。

【◎ 获得证德事理者。总佛一切教法圣教,三藏宝摄,故证圣教亦须摄入三学宝中。其中戒学,至言及释数数赞为定慧学等,一切功德之所依处。故须先具戒学增上诸证功德。其中分三。】

理论了解了以後,照着理论去行持,不但如法去行,而且要亲自验证。阿底峡尊者修证的功德如何呢?总括佛所讲的一切的教法,可以含摄在经、律、论三藏当中;同样地,依所有的教法去修行的时候,也可以用戒、定、慧三学来含摄,因此,对於阿底峡尊者的行持也是以戒、定、慧来说明。而戒、定、慧是有它的次第的,「至言」(就是世尊亲口说的)以及後来诸菩萨袓师的解释,不管是哪一种,都很明白地说戒是定慧的基础。定慧等所有的功德都从戒而来,这个次第是不能乱的。换句话说,戒如果持不好的话,要谈定慧则无有是处。   

关於持戒详细的内涵,我们不要只学到了一点,乃至於名字都不一定认识,就很执着,这种地方都要很深细地弄清楚才知道。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目前有很多人犯了以下的错误,其中第一种是忽视戒,那是个很大的根本错误。世尊、菩萨、袓师都亲口讲:如果没有戒的功德,定慧的功德不能生;没有定慧功德,整个佛法没有下足处。我们既然修学佛法,如果不要戒,那是违背所有佛菩萨的解释。反过来有另外一类人,注重戒但却执着戒相。戒有法体行相,有它真实的内涵,主要的是什麽、外面辅助的又是什麽,如果对这个弄不清楚,往往会有很大的错误。所以,本论一开始大师就说「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於修要」,我们现在也是这样,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流弊。但愿我们共同勉励,不要摸到了一点点,自己就很执着。学了这麽好的法,如果仍旧陷在这些错误里边,那我们白学了。所以要很认真地将整体把握住,然後晓得从哪里下手。刚开始难免会有一点小小的错误,可是根本一定要把握住,这样渐次地增上改善,那才真正不辜负自己。  

既然戒定慧三学有必然的次第,所以我们先看尊者的戒行功德。戒又分成三部分,这是因为修学程度的不同。基础是别解脱戒,也就是我们说的比丘戒,以此戒做为根底,持好了,上面是菩萨戒,再上面是金刚乘的律仪,或者称三昧耶戒,以下先讲第一部分别解脱戒。

【◎ 成就最胜别解脱律仪事理者。如赞中云:「尊入声闻乘门已,护戒如氂牛爱尾,具妙梵行胜苾刍,持律上座我敬礼。」谓其正受圆满苾刍诸律仪已,如爱尾牛,若尾一缕挂着於树,虽见猎士将离其命,宁舍其命护尾不断。如是虽於一轻学处,尚宁舍命防护不犯,况其所受重大学处,是故成大持律上座。】

别解脱戒是菩萨戒的根本,所以称它为最胜,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上面的菩萨戒就统统没有。对於别解脱律仪,尊者成就什麽功德呢?「尊」就是阿底峡尊者,尊者出了家,受了比丘戒。学佛先皈依三宝,然後在家居士则受五戒、八关斋戒;出家则受沙弥、沙弥尼戒,乃至式叉摩那;最圆满的是比丘戒。受圆满的比丘戒,受的时候固然很认真地受,受完了以後还要随行,要照着所受的戒去做,这个才是重要的。就像我们说要到某处去须借重交通工具,譬如车子,仅仅有车子没有用,我们还要去驾驶它。同样地,我们受戒得了戒体,就要随分随力依戒行持。以前我们都是违背戒而做错误的行为;现在要反过来,内心当中应该怎麽安立、身口的行为怎麽相应,都要依戒而行。大的戒固然要守,细微的也同样地重要。   

对所受的戒,要保护到什麽程度呢?这里举个比喻:西藏有一种牛叫做氂牛,或者称牠为爱尾牛,为什麽叫爱尾牛呢?这种野牛的毛很漂亮,牠平常很欢喜自己的毛。有的时候在树林里,不小心牛尾巴会钩到树枝,牠一定会想办法保护牠的毛,即使看见猎人来,牠都不放弃。猎人来的话,会送命的,因为猎人看见野牛一定会把牠抓住或者打死。在这种情况之下,平常我们逃命要紧,可是这种牛,哪怕还有一根毛挂在树上,牠宁愿舍命也一定要把毛弄下来。我们受了戒以後,对戒的守护也是要这样,重的戒固然要护,轻的也是,哪怕是最小的也要舍命守护。尊者持戒的时候,即使舍命也不犯,这是非常难的。这并不是理论,而是要真正的功夫;这不是空话,嘴巴上说「我一定要做到」,嘴巴讲讲很容易,到时候就是做不到。所以真正做到大持律上座的人,他必定对於戒的内涵--法体行相真正指的是什麽,然後做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做,在什麽情况可以开许,什麽情况不准开缘,什麽情况才是真正的持戒,什麽时候是犯戒,这要非常清楚。这很不容易,所以不但是理论上面非常清楚,而且行持的时候要很坚固,哪怕是很小的一点点,他都宁愿舍掉生命而要把戒持得非常好,这样才能够成就。如果小的地方都能做得这麽好,那大的当然更不会犯,所以,他被称为大持律上座。以上是说尊者成就三种戒当中最基础的别解脱戒,再往上是成就菩萨戒。

【◎ 成就菩萨律仪者。如赞中云:「尊入度彼岸门已,增上意乐善清净,觉心不舍诸众生,具慧大悲我敬礼。」总具修习慈悲为本,菩提之心众多教授,特依金洲大师,多时修习,至氏及妙音尊,传授无着及寂静天,最胜教授。如赞中云:「能舍自利以利他,为胜是即我师尊。」谓心发起,爱他胜自菩提之心,以此愿心所引行心,受学菩萨广大妙行,学受随行所有学处,行贤妙故,能不违越诸胜者子所有制限。】

度彼岸就是波罗蜜多,也就是大乘,波罗蜜多是梵文,翻成中文就是把一切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度越到解决生死的彼岸去。这一段是讲尊者成就菩萨戒,实际上,菩萨戒真正的重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内涵,简单来说是为利一切有情愿成佛,要利益所有的众生,没有一个例外。我的亲人,我固然要利益他;这个人跟我没关系,我一样救他;即使我的仇人来伤害我,我还是要救他,这才是发菩提心最了不起之处。我们想要救他,但这不是世间的救,世间的救没什麽意思,弄了半天,仍旧在轮回生死之中,所以是要真正彻底解决他的生死问题。救他要有救他的条件,如果自已做不到,怎麽能救他呢?所以为了要救他,我一定要成佛。既然为了救别人而希求成佛,那自己一定要努力,这个就是最了不起的一种发心。   

「增上意乐善清净」,增上意乐是指什麽呢?我们现在为了要修菩提心,所以先要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这个有它特别的原因,在本论後面会详细说明。将好的东西给他,叫慈;他的痛苦愿意帮他解除,叫悲。很多声闻乘人也修慈悲心,可是修的内涵,只是心里面觉得:啊!面对一切众生,希望他离苦得乐。而菩萨有一个特点,不但是希望他离苦得乐,而且这件事情是我亲自帮一切众生去做,这样一个特别的念头,称为增上意乐。眼前我们面对事情时,也许会希望别人不要受苦,但只是希望罢了!现在不但希望他不要受苦,而且是我帮他忙,这个就很不容易。阿底峡尊者他修习慈悲为本的菩提心,就具有这种增上意乐。 

要想修行要有修行的教授,他学过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教授传承是来自金洲大师。如果大家想要多了解金洲大师的话,《阿底峡尊者传》可以好好地看一下。尊者有几种传承,都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学习。菩提心的传承有两个:一个是至尊慈氏(就是弥勒菩萨)传下来的,传给无着菩萨;还有一个是妙音尊(就是文殊菩萨)传下来的,传给寂天菩萨,那是最殊胜的。本论後面讲到大乘发心的方法有七因果教授及自他换教授,这两个教授就是上述的传承所传的。觉心就是菩提心,内心绝不舍弃众生,尊者具有这样的条件,这个是尊者的成就。  

尊者不单单视一切众生如同自己的母亲,发起要救他们的心,而且到什麽程度呢?爱他胜自,这个很不容易。无始以来我们的习气是只管自己,能够想到别人已经非常难。我们中国人尊崇孔老夫子,孔老夫子讲的仁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不要的,就不要给别人,然後把你所要的给予别人,处处地方推己及人,从自己而想到别人,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佛法不但超越,并且把爱自弃他的心反过来,我真正最珍惜的是别人,一心一意帮助别人,解决别人的问题,完全弃舍了自己而去帮助别人,这是菩提心真正珍贵之处。所以这里说爱他胜自。我们每一个人无始以来只爱着自己!要到什麽程度才算真正发菩提心呢?要起心动念任运地都是为别人考虑,代别人着想,解决别人的问题。谁去解决?我来做!希望别人好,这个勉强还可以做得到;如果要弃舍了自己去帮别人,对我们来说就很难。因为难,所以真正的教授就非常重要。   

我刚开始学佛时,什麽是菩提心也不知道,後来多多少少从《广论》上面体会到菩提心是无比地珍贵,这个心实在是太重要了,於是就想要取代别人的苦。实际上,在旁边看看很容易,真正碰见时,即使一点小事,要从内心真正想去代别人受苦,都会觉得怕怕的,「唉!这个我恐怕不行!」有一位印度的大师,他修的法门就是要代一切众生受苦,他只要看到任何人受苦,就发心要代他受苦。他修行成就以後的状态是什麽呢?有一次,那位大师在一场很大的讲经法会上,外面有一只狗走过去,有人看见那只狗,就用鞭子狠狠地在狗身上打了一下。这个情形被那位大师看见了,因为他修那个法门,所以那只狗被打後一点事情都没有,而他大叫一声,从法座上跌下来,大家也觉得莫名其妙。後来大师把衣服脱下来,在背上相对於那只狗挨打的地方有一条很深的鞭痕,鞭子本来打在狗身上,结果因为他修了那个法门,那一鞭子完全打在他身上。刚开始的时候,只觉得这是个故事,後来我确信就是这样。看了这个故事以後,我也想要去代人家受苦。後来想想:不对不对,好小的苦我都受不了,如果要代一切众生受苦,那怎麽受得了!想到真正要去代人家受苦,心里就怕怕的,所以现在不行,将来再说!实际上,是不是真的这样呢?关键在哪里?关键在有无殊胜的教授。假定你真正得到了那个教授以後,代众生受苦并不是像想像中这麽难,实际上也是如此。我们自己错误的认识,再加上没有得到正确的方法;理论既不知道,也不晓得方法,那绝不可能做得到。实际上,如果理论了解了,而且有正确的方法,做起来并不难。   

发菩提心又分成几个阶段,前面叫做愿心,後面叫做行心。什麽是愿心,什麽是行心呢?刚开始的时候发这个愿:我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要求无上的佛果。发这个愿,就叫做愿心,就可以受愿心仪轨。发了愿心以後要去练习,虽然愿意去做,可是要真的去做的时候,必须要先修愿心。就是处处地方念头一起来,就能够想到我要利益别人,想到要帮助他成佛;必须要有这样一个条件,你才可以说发了愿心。有一些人很轻易地就去受菩萨戒,当我们学了本论以後,会觉得这样不恰当,但我们不必随便批评他们,至少种一点善根种子也好,这一点我们要了解。理论了解了以後,要回过头来在自己身心上去提昇,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他们只接触到一点点,不论对也好、错也好,总算遇见佛法,种下种子,我们不妨随喜他们。但是对自己要求应该严密一点,使得自己在理论上面乃至於行持上面,能够步步地深入。发了愿心以後,要不断地练习,等这个能力增强了,然後你再去行。

愿心跟行心有什麽不同呢?《入行论》上面有一个比喻。譬如说我们想到台北去,可是我人还坐在这里,这个叫做愿心。当然为了要去,我要做准备--如果是坐车就要车钱。还没有出发,人还在这里,这叫愿心;准备好了,然後我开始上路了,这叫行心。受菩萨戒是指行心而言。受了菩萨戒以後,要行持的主要是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样提示整个纲要,但是并不只做这六样,所有的行为统统要跟菩萨的行为相应。菩萨行总共可以列成这六个大纲,所以我们称之为六度万行,以上就是愿心跟行心的差别。  

尊者受学菩萨广大的妙行,他不但受、学,而且去行,那个才是真正地广大、真正地微妙、真正了不起。声闻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这也是根本;而菩萨所学则是无所不包。学了、了解了以後去受菩萨戒,受了戒以後去做,所谓随行就是根据自己所学的、所受的,如理如法地去做。以前我们没有学、没有受之前,做任何事情只是为了自己,难免会有意无意地伤害到别人。现在则不是,处处地方要帮助别人,以世间来说叫损己利人。要到什麽程度呢?要利益人家到他成佛为止,这是何等地伟大!这就是广大妙行。所以尊者「行贤妙故」,他真的做得非常贤妙(贤是好),而且真正地清净,所以能够不违犯受了菩萨戒的人所应该有的律仪;胜者就是佛,胜者子就是菩萨。以上是菩萨戒的部分。   

从别解脱戒到金刚乘的戒,一个比一个难。各位容或有人曾经受过,或者有人看过戒本。我们如果单拿律本来看的话,好像比丘戒最难,菩萨戒比较容易,金刚乘戒好简单,没有几条。实际上最难持的是金刚乘戒,其次是菩萨戒,最容易持的是比丘戒。因为我们凡夫是颠倒的,所以弄错,这个次第我们要弄清楚。

p. 5 (4)

【◎ 成就金刚乘律仪者。如赞中云:「尊入金刚乘门已,自见天具金刚心,瑜伽自在获中者,修密护禁我敬礼。」成就观见自身即天生起次第,及金刚心圆满次第三摩地故。总赞为其瑜伽中尊,特赞如理护三昧耶,不越制限。】

这一段是说阿底峡尊者受学金刚乘戒(就是密乘戒)的功德。进到密乘当中,第一步要受密宗戒。密教又分成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尊者受的就是无上瑜伽部;修的内容是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什麽是生起次第呢?我简单地说一下。学密乘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是,你必须先有出离心的基础,而且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这是必须要的,然後要想快速地成就,而自己条件也够,才可学密乘。密乘是最难学的,必须要有非常勇猛的心,不怕一切艰难。它有一个特点,就是观修本尊法,不过必须先受灌顶。灌顶就是埋下成佛的种子,之前你已经先净化了身心,所以透过灌顶把佛的种子移植到你的身心上。因为我们的本性是空,跟佛的本性--空性是无二无别的,可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惯都是跟无明相应,自己把自己看低了。经过前面的努力,再透过灌顶後,了解到原来我们的本性跟佛是无二无别的,只要努力净罪积资,绝对可以成佛。我们常会觉得:「唉呀,我很差啊!」透过修这个法门,观想「我就是佛」,这个叫佛慢。这并不是跟烦恼相应的憍慢,自己觉得很了不起,这种憍慢将来一定会堕落,重的话乃至会下地狱。佛慢不是和烦恼相应,而是知道要救一切众生唯有成就佛果。   

所以之前一定对我执已经认识清楚,了解这是虚假的,伤害我们的。虽然我们本身都具有佛性,但是由於错误的认知,妄执有个我,产生种种的烦恼。现在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後,起心动念能够任运地生起要救一切众生,有了这样的发心,然後要这样去行持,那时候才可以受金刚乘戒,生起次第就是依此而观想自己为佛。尊者修到「成就观见自身即天」,这里的天不是指天人,而是指他的本尊。譬如我们念阿弥陀佛,观想阿弥陀佛的身;或者有的人以文殊师利菩萨为本尊,修了这个法门以後,能够观见自己和本尊无二无别。据说有一位祖师他的本尊是大威德金刚,修成了以後,他观想自己就是大威德金刚,人家看起来他就是这样,要到这种程度。他内心当中真正觉得「我就是本尊」,不会执取自己为凡夫。这个就是「观见自身即天」生起次第的量。  

再下面就是「及金刚心圆满次第」,那个都是真实的功夫,深的我们现在不去管它,总之要内心当中念念不忘自己与本尊无二无别,以这个为根本。既然是佛,当然行为一定要跟佛相应,这种行为就叫做戒。这个非常难非常难,如果一念忘记,你就犯了戒了,这是何等地难啊!这是金刚乘戒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之下,总的赞叹他是瑜伽中尊,就是所有修行当中最了不起的;特别赞叹他能如理护持三昧耶,三昧耶就是誓句戒,也就是说我受这个法门,誓愿如理这样去做,而尊者他能够完全不犯。所谓不犯是怎麽样呢?下面就说:

【亦如赞云:「由具念正知,不作意非戒,慎念无谄诳,犯罪不染尊。」】

要守这个戒,必须要具足正念、正知,密乘戒不是普通的戒,必须比丘戒这个基础守得很好,而且还要有定的功夫,这个非常殊胜。真正的「定」一定具足念、知。念力是能够将心维持在所缘上头,知是正确地知道对、错,知道内心有否离开了所缘境。因为有这种功夫,所以他起心动念不会违犯,不会去想与戒相违的事。就以我们现在来说,我们脑筋里想什麽?吃、喝、玩、乐,跟世间人一样,虽然修学佛法了,可是习气还在。他现在受了密戒以後,脑筋当中只有「要救一切众生,我就是佛」这个念头,不能有一念忘掉,如果一念忘失了,就犯戒了,要这麽严格的。而尊者就是这样,他的念头没有一念掉失,而且没有一点马虎,在这种状态当中,不会犯任何罪。

【如是於诸三种律仪净戒学处,非仅勇受,如其所受随行防护,不越制限。设少违犯,亦以各各还出仪轨,疾疾令净。如是净传,应知是诸通达圣语扼要智者,所喜爱传,随诸正士应当修学。】

尊者对这三种律仪,不但很勇悍地去受,受了後还随行防护,绝对不会违犯。万一不小心犯了一点点,「亦以各各还出仪轨,疾疾令净。」有忏悔的方法,照着方法马上去忏悔,恢复它的清净。譬如说我们受了戒,每半个月诵戒时,要去反省忏悔。实际上真正受了戒,不要等到半个月,犯了马上照着戒律上的规矩,犯什麽罪就应该怎麽忏悔。有很多罪只是责心忏,这个是最小的,自己马上想到:我是受了戒的,我怎麽这样呢?马上责备自己,下次绝对不可以。并不是单单这样就好了,真正的忏悔是往後的确不再犯;实际上我们还是做不到,但是至少慢慢地越来越改善,到最後彻底地不犯。假定是大一点的罪,自己责心忏不够,要对一位清净的比丘如法地说:「我犯了某罪,现在在大德面前忏悔,我晓得我错了,以後不再犯。」这样忏悔乾净,那你的戒体还是清净的。如果这个罪更重一点,那麽不是对一个人,而是要多几个人,如果大众有什麽意见,那就要依循众议,大家都认为你可以了,那才行,所以忏悔还净有它一定的仪轨。别解脱戒是这样,菩萨戒乃至金刚乘的戒,每一种不同的戒都有它忏悔还净的仪轨。还净就是从染污中重新跳出来,恢复戒体的清净,透过还出仪轨可以很快地恢复戒体的清净。他持戒清净的内涵在传记上面记载得很清楚,像这样清净的行传,都是如理通达圣教、真正有智慧的人所欢喜的传记,值得我们後来的人效学。以上是说明尊者在证功德方面戒的部分。

【◎ 成就定学分二:共者谓由奢摩他门,得堪能心。不共定学者,谓具极稳生起次第。此复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尔时遥闻,飞行国中,诸空行母,讴歌之声,心中亦有所忆持者。】

定学分成两部分:共、不共,什麽叫共、不共呢?大乘有显密两部分,显教部分是不管学密、显的人都要学的,这个是共同的;密教部分,学显教的人可以不必学,只有学密教的人才必须学,所以叫不共的,也就是密教应学而不跟显教大乘所共同的部分。尊者成就的定学,两种都有。先说共的部分(就是显教部分),奢摩他就是止、定,那他的成就到什麽程度呢?堪能心。平常我们内心非常散乱,胡思乱想,到底在想些什麽自己也不知道,哪怕睡觉了,还会作梦,永远没办法控制得住。现在我们由於了解了道理,如法地行持,清净持戒,然後去学定,由於定才能贯注在要学的东西上头。我想把心定下来,专注在所缘境上头,它就听我的话,这叫做堪能心。实际上也就是真正地得到了定,这是大乘所共的。至於密教不共的,不但是能定,而且要能依所学的法门(譬如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观想自己就是本尊,那是要更深一层极稳的生起次第。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修一种法门叫明禁行,明禁行是一种使三摩地(也就是定)坚固不动的特别的方便,尊者专门修这个三年或六年,修得很有成就。下面就是说明尊者修的成就,他能亲自听见「飞行国中」--就是学了密以後真正见到坛城里边的状况,譬如修胜乐金刚,那就是胜乐金刚的坛城;修大威德金刚,那就是大威德金刚的坛城,可以看见或听见其中的勇父、空行。因为尊者成就了这个,自然而然可以听得见、看得见。就像念佛得了念佛三昧以後,会亲见阿弥陀佛乃至看见极乐世界的菩萨。尊者修生起次第的时候,也观想自身就是本尊,修到非常稳固,乃至看见坛城当中其他的修行男女,那些男女都赞叹他:「某人啊!修得真好!」听见人家的赞叹,而且自己也清清楚楚记得,那就是尊者成就的定学。

【◎ 成就慧学中,共者谓得止观双运毘钵舍那三摩地。不共者,谓得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如赞中云:「如密咒乘教,显是加行道。」】

最後就是慧,这也分共、不共。共的,叫做止观双运。慧就是戒定慧三学的最後那部分,慧的特徵後面会详细地说。简单来说,慧就是把事情的真相能彻底如理如实地看清。譬如无我,我们会讲,可是不知道什麽叫无我。经过了修行以後,真正地看见我们以为的我并非真实地存在,真正地亲自见到了,这个才叫智慧。我们现在处处地方执着,这个叫无明,智慧是正破无明的。要想得到智慧的话,一定要有定,那麽要修到什麽程度才可以呢?止观双运。止就是定,我们的心可以缘在一件事情上头,但这时要是动一下脑筋的话,心就乱掉了。所以除了心要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面之外,又要能真正深细地去观察,这就非常难。一定要得到定以後,再不断练习,我们的心才能够如我们所希望的,安住在想观察的这个境上面。这个比定更深一层,叫止观双运。在这个情况之下,才能够得到真实的智慧以破除我执,才能真正解脱生死。所以尊者是得到止观双运的成就,止观两个同时现起。「毘钵舍那三摩地」,毘钵舍那就是观,三摩地就是定,这是共的部分。   

不共的,就是圆满次第(生起次第的下一步)。圆满次第成就的身叫幻身,平常我们这个身体是业报所得的,实实在在的;幻身则是如幻如化的,佛的身就是这样。真正成就圆满次第,最起码是加行道。再上去,密教加行成就的时候,就成了佛身。赞当中说,在密教当中显然他是加行道。尊者真正的成就绝不止加行道,他是圆满成就了密乘的佛果,此生示现的是加行道以上的。以上是阿底峡尊者在自利方面的成就,接着是利他方面。

p. 6

※﹝於圣教所作事中分二:①於印度所作事理,②藏中所作事理。今初﹞

大乘行者的所思所行没有别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要用佛法,所以在圣教当中所做的事情,无非是弘法利生。这是一件事情的两面:要利益众生只有用佛法,所以从佛法的推广来说叫做弘法;而所以弘法就是为了利益众生。现在就分两部分,先在印度,後来在西藏。先说第一部分在印度所做的。

【◎ 於胜金刚座大菩提寺,曾经三次以法战败外道恶论住持佛教。即於自部,上下圣教,所有未达,邪解疑惑,诸恶垢秽,亦善除遣,而弘圣教。故一切部,不分党类奉为顶严。】

尊者在金刚座大菩提寺(此寺在菩提迦耶,是非常大的庙)曾经三次战败外道。印度当年有一个很有趣的习俗,印度在古代可以说是学术思想最发达的地方,是世界上几个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佛在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相当於我们汉地诸子百家这种状态。不同的宗教之间常常会辩论,很多国王并不偏袒那一方,而是让两方互相辩论,那一方胜了,另一方就跟他走。在论辩之前大家先立个约,我输掉了我跟你,你输掉了你就跟我。如果外道赢了,佛庙就变成外道的庙,反过来,外道输了,佛法胜了,外道的庙就把原本所供奉的神只请走,把佛像供上去。曾经有一度,那个地方外道很强盛,後来阿底峡尊者一个一个把他们战胜,曾经一连三次把当时最了不起的外道都降伏,战败了外道的恶论,使得佛教能够安住,「住持」就是能够安住在世间。所以对外来说,他能够护持圣教。   

「即於自部,上下圣教」,对佛法内部各个不同的部派,所有「未达」(就是不了解)或见解错误的,或有疑惑的,统统能够很善巧地排遣。经过这样,使得圣教宏大起来。所以不管什麽部派,四个根本部分成大小几十部,乃至於大乘、小乘,大家都视他为最精采的。

【如赞中云:「於大菩提寺,一切集会中,自部及他部,诸恶宗敌者,以狮吼声语,一切脑浆崩。」】

佛经上有个比喻叫狮子吼,说当狮子一吼,其他百兽的脑袋就裂开了。这里的意思是说,佛就像人中的狮子一样,众生都在邪恶的错误之中,当他站起来以正法一吼,所有的外道统统退倒,就好像百兽脑浆裂开一样。

【又云:「能飞聚落中,出家二百半,能映覆戒中,出家不满百。四本部全住,尊部无卅举,摩羯陀境内,一切寺无余,成大师四众,一切顶上珠,尊居十八部,一切顶中时,一切皆受教。」】

「能飞聚落」那个地方的出家人有二百五十位,尊者曾经驻锡在此。「能映覆戒」就是止迦摩罗室罗寺,「出家不满百」,那个寺院出家众有一百位。这一百个人是怎麽来的呢?这和汉地不大一样。譬如我们现在有很多寺院是专门学念佛的,有很多是参禅的,别派的人不会去。但当年印度不是,它是一个全国性的佛教组织。那时候有四个根本部--上座部、大众部、正量部、说一切有部,每一部派当中派出最精彩的二十八人到这间寺院卅来,它是广泛地容纳所有部派的。实际上是一百多个,为什麽说不满百呢?因为二十八个人中有一些是主要的,有一些是护持的;当然还有其他的客比丘,那不算进去。在这些僧众当中,尊者是最重要的。但是他非常了不起,「无傲举」,他绝不因为自己是属於大众部的,就认为大众部是最好的,他尊重每一个部派。因为他尊重一切人,他也了解一切部派,所以在摩羯陀(这是中印度大国,是佛法最盛的地方),「一切寺无余,成大师四众」,所有寺院没有一个例外,大家对大师都是无比地推崇,把他看成顶上之珠。所谓十八部,是由四根本部分出来的,上座部分三部,大众部分七部,正量部跟一切有部各又分四部,所以当时印度是由四个根本部再细分成十八部。不管哪一部,大家都把尊者看为最精彩的顶庄严,而且大家都领受他的教授。

【◎ 藏中所作事理者。天尊师长叔侄,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数数遣使洛拶卅贾精进狮子,及拏错戒胜,往印迎请。菩提光时,请至哦日铎,启请治理佛陀圣教。依是因缘,总集一切经咒要义,束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炬论》等,而兴教法。】

到西藏做些什麽呢?西藏当年佛法已经非常衰颓,後来智光王发愿要到印度去请最有成就的人,因为没有高成就的人根本不可能中兴佛法。譬如说我们现在也许请来稍稍有名的人,但是其他的人不一定服他,念佛的人欢喜的,参禅的人就不一定相应,反之亦然,各说各的;各个宗派之间见解不同,彼此互相对立,一点办法都没有。因此,智光王就特别选了七个非常精彩的小孩,每个小孩派两个人服侍,一方面要学印度佛法,同时还要迎请最好的佛学大师。第一批去的二十一人中,最後只剩下宝贤译师和善慧译师。第二次派的是精进狮子,就是书上说的洛拶卅贾精进狮子,他去了两次还是没请到;最後一次派拏错戒胜译师才请到了。请到时,在位的藏王已经不是智光王了,而是菩提光王,菩提光是智光的侄孙,前後经过好几十年很认真地去请,最後才把阿底峡尊者请到西藏。「天尊」就是指智光、菩提光叔侄二位。当时尊者到了西部的哦日铎,菩提光就对他说现在佛法衰了,请求尊者帮助,特别是希望他能够把显密最重要的修行内涵传授给大家。所以「总集一切经咒要义」,经就是显教,咒就是密教,将最重要的中心,「束为修行次第」,一一照着修行的次第开示出来,所以阿底峡尊者就造了这部《菩提道炬论》;《菩提道次第广论》主要的蓝本就是根据《道炬论》。《道炬论》的文很少,我们《广论》後面的附录就有,只有几页而已,但它都是非常精要的纲要;就是从下士、中士、上士这样修上来,然後每部分再开出很多的内涵。阿底峡尊者所造的论着当中最精彩的就是这一部,透过这部论振兴了教法。

【此复住於哦日三载,聂塘九岁,卫藏余处五年之中,为诸善士,开示经咒教典教授,罄尽无余。】

前面说的就是迎请阿底峡尊者的过程。请来了以後,由於藏王启请的关系,所以把圣教的中心《菩提道炬论》造出来,而且这《道炬论》的教法,透过当时尊者一位心要的弟子就传了下来;现在藏系的佛法之所以还能够保留得这麽完整,主要的就是靠这个。阿底峡尊者到了西藏去过主要的三个地方--在哦日住了三载,聂塘是九年,卫藏跟其他地方一共五年;为这些地方的善士(善士不是普通人,是具条件的人,普通人听了也没用),开示种种显教、密教的教典跟教授。「教典」就是世尊所留下整个的三藏;而「教授」则是卅边的精要。「罄尽无余」,就是能够把它的中心彻底地阐释清楚。

【圣教规模,诸已没者,重新建树;诸略存轨倍令增广;诸被邪解垢秽染者皆善治除,令圣教宝悉离垢染。】

经过这样一来,使得藏地以前建立的教法规模中,已经没落的,再把它重新建立起来;没有完全没落,多多少少还保留住一点的,又重新增广;如果有错误的则改正,使世尊的圣教宝能够统统离垢染,恢复它最最正确的光辉,使得大家受用。

【总之雪山聚中前弘圣教,谓圣静命及莲华生,建圣教轨。然由支那和尚堪布,解了空性未达扼要。以是因缘,谤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损减教法,为莲华戒大阿闍黎善破灭已,决择胜者所有密意,为恩极重。於後宏圣教,则有一类妄自矜为善巧智者及瑜伽师,由其倒执相续部义,於教根本清净梵行,作大损害,为此善士,善为破除。复能殄灭诸邪执着,弘盛增广无倒圣教,故其深恩普遍雪山一切众生。】

西藏弘传佛法分两个主要的时期:一个叫前弘期,就是弘扬圣教的前半期;还有一个叫後弘期。唐睿宗时,金城公主嫁给藏王,生下一位太子叫赤松德赞,他当藏王的时候大弘佛法,时间大概是在我们中国唐朝玄宗时,相当於西元七百多年,也就是八世纪的时候。赤松德赞先请来一位印度的大师--静命大师,由他而建立了显教的基础,後来又请来莲华生大士,建立密教的部分,就这样把藏地的佛法建立起来。佛法传入西藏,一方面由印度,一方面也从汉地。汉地就是由唐朝初年的文成公主跟後来的金城公主二位带去。当时汉地禅宗非常盛行,後来莲华生大士跟静命大师所建立的圣教,就受到「支那和尚堪布」的影响,堪布是西藏话,拿我们现在来说就是住持,平常应该说和尚,一个寺庙卅就只有住持称得上和尚。这位中国和尚是学禅的。就学禅本身来说,如果安对了次第,禅是不会错的,因为禅也是由印度传过来的;可是到後来就有一些偏了。本来成佛需要方便、智慧,可是到西藏的这一位中国禅师对佛法并没有彻底了解,他排斥种种的方便分,因此对於藏系佛法造成一些损害。当时的藏王请这位支那和尚去了以後,在西藏产生很大的影响,结果在见解上有了一些诤论,後来从印度传来的那一系,就又到印度请了莲华戒论师。莲华戒论师就是静命大师的弟子,他跟那位中国和尚辩论,最後支那和尚辩输了只好离开。而西藏佛法经过莲华戒论师破除邪执以後,就重新恢复起来,所以说「决择胜者所有密意,为恩极重。」透过他一方面把那位支那和尚的错误破斥掉,一方面重新恢复佛教最究竟的深密的意义,这个恩很大,这是前弘期。  

後来到朗达玛灭法,整个佛法就毁掉了,西藏乱成一团,一直等到智光跟菩提光两位国王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才迎请阿底峡尊者到西藏去。朗达玛灭法以前是前弘期,灭法以後是後弘期,所以等到阿底峡尊者入藏的时候,後弘期已经开始了一百多年,西藏佛法乱成一团。那个时候最糟糕的就是「有一类妄自矜为善巧智者」,自以为了不起的人,由於当时密教很盛,那些人「倒执相续部义」,他们对於密教的真正内涵弄不清楚,颠倒执持,所以就「於教根本清净梵行,作大损害」。真的修行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戒行,因为戒是定慧的根本,有了定慧佛法的内涵才能真正地产生。当时很多学密的人都忽视戒律,而戒是根本,根本一坏,後面就没有了,所以不是佛法的错误,而是人的错误,智光王去请阿底峡尊者时就是这麽乱成一团。後来尊者去了以後,这里说「为此善士(指阿底峡尊者)善为破除」,能够很善巧地把错误统统破斥、清除,使得所有错误的邪执全部改正过来,把世尊的圣教再弘广。所以尊者对於「雪山国(西藏)」的一切众生,有非常深厚的大恩。

p. 7 (4)

【◎ 如是造论,光显能仁所有密意,复有三种圆满胜因,谓善所知五种明处及具教授,谓从正遍知展转传来,於其中间善士未断修持彼义扼要教授,并得谒见本尊天颜,获言开许。此等随一虽能造论,然三齐具极为圆满,此大阿闍黎三皆备具。】

尊者不但根据圣教破除当时的邪谬,而且能够把世尊的圣教精简扼要地统摄起来造了《菩提道炬论》(本论就是根据《道炬论》而写成),这是弘显圣教授最重要的宝贝。要想造论,无非是因为世尊宣说的教法一般人不容易了解,藉着此论能够真正光大开显世尊深密的意义。造论需要三种条件,这三种条件是造论圆满的殊胜因由:第一个是善知五明,不但佛法的内明,而且世间的学问统统要懂,第二个是「具教授」,教授是指从正遍知(就是佛)亲自传下,始终没断地辗转传来,而每一代祖师都有具量的理论及修持,对於教授本身丝毫没有偏差,具足这个才是具教授,这个主要是讲教量。换句话说,传下来的祖师都是教证具足的。除此之外,理论了解了以後还要去修行,修行还要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亲自在修行当中见到本尊天颜;比如我们现在念佛能够见到阿弥陀佛,或者念观世音菩萨能够亲自见到观世音菩萨,现在修无上密要亲自见到忿怒尊,他允许你造论;写完了以後还要请问写得对不对,他说「完全对」。在这种条件之下,那就跟佛所说的无二无别。这三者当中只要具有任何一种就可以造论,最好的当然是三个都齐备;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这种条件的确跟佛无二无别。阿底峡尊者三个条件都具备,也就是说,本论所根据的《菩提道炬论》是与佛无二无别的阿底峡尊者所造的。   

现在我们学的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实际上造者宗喀巴大师跟阿底峡尊者的内涵是一模一样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会对「造者殊胜」产生决定的信解以及无比的景仰,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假定造论的人不具足这个条件,你学他,那不一定会有什麽好处;另一种情形是虽然造论者具足了条件,我们不了解他的殊胜的话,也不一定能启发真正殷重的净信心。造者本身殊胜以及我们对他的净信心,这二者是非常重要的。

【◎ 其为本尊所摄受者。如赞云:「胜欢喜金刚,立三昧耶王,雄猛世自在,主尊度母等,谒颜得许故,或梦或现前,常闻最甚深,及广大正法。」】

前面已经告诉我们尊者五明具足;「其为本尊所摄受者」,是要证明他得本尊摄受的情形,在赞当中说的「胜欢喜金刚,立三昧耶王,雄猛世自在,主尊度母等」,就是所修的本尊法,这些都是本尊的名字,一位叫喜金刚,一位是三昧耶王,而雄猛世自在就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尊,另外还有主尊度母,这四位,也就是尊者修行最重要的本尊。他所修的法都能亲自见到本尊,而且得到本尊开许。通常见到本尊有三种状态:或者梦中,或者相中,或者眼前亲见。最好的是眼前亲见,其次是相中,还有一种是在梦中;尊者见到本尊的情况是眼前亲见,也就是最好的那一种,而且常常从本尊听受最深的法门。以上是说明造论三种圆满胜因当中的「得到本尊开许」,下面是「具教授」。

【师传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种传承。後中分二,谓度彼岸及秘密咒。度彼岸中复有二种传承,谓见传承及行传承,其行传承复有从慈尊传及妙音传。於密咒中,亦复具足传承非一,谓五派传承,复具宗派传承,加持传承,及其种种教授传承等。亲从闻学诸尊长者,如赞云:「卅亲近尊重,谓寂静金洲,觉贤吉祥智。多得成就者,尊又特具足,从龙猛展转传来最甚深,及广大教授。」说有十二得成就师,然余尚多善巧五种明处者,前已说讫。是故此阿闍黎能善决择胜者密意。】

这是指尊者所得到的教授,这个教授通常我们叫做传承。在这卅有两种:共乘、大乘;共乘就是共小乘,也就是大小乘所共的;还有一个是单指大乘的。大乘当中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显教的,就是「度彼岸」;一部分是密教的,就是「秘密咒」。显教当中又分二种--「见传承」及「行传承」,「行传承」当中又有慈尊(就是弥勒菩萨)以及妙音文殊菩萨所传二种。另外「秘密咒」当中还有种种传承,如五派传承等很多。总之,所有的各种传承阿底峡尊者无有不得,这是他真正最了不起的地方,将来大家在看《阿底峡尊者传》的时候可以好好地认真看。   

尊者得到这麽多的传承,那是由谁传来的呢?赞卅边写出他卅常亲近的几位尊重,尊重就是师长,通常我们称为「上师」。上师不是随便叫的,必须是你的确从他得到了最好的传承,他自己教量、证量具足,而你也够条件把它得到,这样才能把传承代代地传下去。不是说随便灌了一个顶或者什麽就有了传承,也可以说有,但真正说起来这个都不具足,如果要使教法继续传下去,自己要能够如理如量地了解、修证,这样才算。我但愿各位同学好好努力净障集资,相信我们每一位将来都有希望走上去。  

尊者重要的师长非常多,这里特别举出几位最重要的,其中一位是寂静,就是响底跋,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大师;还有就是金洲大师。响底跋大师传下好几个密宗的传承;而金洲大师最主要的则是发心,前面说过发菩提心的教授就是金洲大师所传;还有觉贤、吉祥智等,都是得到成就的师长,而这里边特别具足从龙猛展转传来最深及广大的二种教授。整个世尊的教法在大乘中分成二部分,就是智慧的深见以及方便的广行,阿底峡尊者二者都得到。论上说他的师长中有十二得成就者;广传上面则说阿底峡尊者的老师有一百五十二位,另一种说法是一百五十七位,他有这麽多的老师,而且都能够得到老师所传的全部。所以我们修行首先要注意:一定要好好努力地净罪集资,然後不要以憍慢心得少为足,才得到一点点就自以为了不起,那就完了,实际上什麽都没得到!这样一来,还有什麽好精进?我们要不怕任何艰难地去学,这一次学不到,下一次再努力,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发心,再加上好好努力,那迟早可以得到。现在这里只举十二位最高、最重要的得成就师,其他的还很多。以上是尊者得到的传承。「善巧五种明处者,前已说讫。」尊者通达五明的状况前面已经讲过了。由於尊者具足这些珍贵的传承教授,因此他的确能够决择(也就是能够如理地辨别)世尊最深奥的意趣。

p. 8

【此阿闍黎於五印度、迦湿弥罗、邬仅、尼泊尔、藏中诸地,所有弟子不可思数。】

下面就是阿底峡尊者去过的几个地方;在印度分五印度--东、南、西、北、中;迦湿弥罗是在印度的北方;邬仅、尼泊尔是靠近中藏边境的小国家;另外还有西藏。「所有弟子不可思数」,既然讲到传承,就必须提到他的老师、他的弟子,以及他的教法。所以前面是说他的老师得到这些传承,以及学哪些法,现在说到尊者的弟子也是非常多,根本无法计算。

【然主要者印度有四,谓与依怙智慧平等大善巧师,号毗柁跋,及法生慧、中狮、地藏,或复加入友密为五。哦日则有宝贤译师、拏错译师、天尊重菩提光。後藏则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罗扎则有卡巴胜位,及善护。康地则有大瑜伽师、阿兰若师、智慧金刚卡达敦巴。中藏则有枯、卅、种三。是等之中,能广师尊所有法业,大持承者,厥为度母亲授记卅,种敦巴胜生是也。】

得到最高成就的人,主要在印度有四:与依怙智慧平等号为毗柁跋的大善巧师,及法生慧、中狮、地藏,或者加入友密为五个。哦日则有宝贤译师、拏错译师、天尊重菩提光。後藏则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罗札则有卡巴胜位及善护。康地则有大瑜伽师、阿兰若师、智慧金刚卡达敦巴。其中大瑜伽师、阿兰若师,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中藏则有枯、卅、种三」,中藏就是西藏的中部,也就是拉萨那一带。「枯」是枯敦,「卅」就是前面所说的善慧译师,「种」就是种敦巴。在这些人当中,能够把阿底峡尊者的法全部接受,又能够弘广的,就是度母亲自授记的种敦巴尊者。这段是说明他的传承,这个是很重要的。

【造者殊胜略说如是,广则应知,出广传文。】

以上是介绍阿底峡尊者,从他的出生背景、此生修行的自利功德、利他的经过这三方面来介绍。对於造者阿底峡尊者的殊胜,简单的说明是这样,要想详细知道可以看他的广传。这个就是本论正文当中的甲一。以下是甲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造论的人是这麽殊胜,而所造的法有什麽特别的好处呢?

【◎ 显示法殊胜中法者,此教授基论,谓《菩提道炬》。依怙所造,虽有多论,然如根本极圆满者,厥为《道炬》:具摄经咒所有枢要而开示故,所诠圆满;调心次第为最胜故,易於受持;又以善巧二大车轨,二师教授而庄严故,胜出余轨。】

法殊胜当中的法实际上就是《广论》,而《广论》的基础根据是《菩提道炬论》,这本书的造者是「依怙」,就是阿底峡尊者。尊者虽然造很多论,但其中最究竟圆满而且重要的就是《道炬论》,因为它具备了三种特别的殊胜:第一个,它含摄了显教、密教所有的精要,「所诠圆满」就是本论所说明的内涵圆满无缺,如果缺了一部分修行就不可能成就,这是第一个好处。第二个,虽然是圆满,内容很丰富,但是我们如果不了解,会由於很庞杂而无从下手,所以他把那麽丰富的内容依一定的次第来教授,而且这个次第的安立,完全是依着调心的次第;我们真正修行是修心,这颗心无始以来都是杂染的,要调伏这颗杂染的心需要正确的教授,《道炬论》就是按照调伏我们内心的次第,从粗浅到深细这样的次第来编排的,所以它容易受持,这是第二个殊胜。第三个殊胜是它是根据从佛传下来的传承,这个传承分成两大流派,我们称为两大车轨,依「二师教授而庄严故,胜出余轨」,二师就是二个流派当中的重要师长,正因为它具足这样究竟圆满的条件,所以比其它所有的余轨超胜。以上是显示法殊胜当中的整体的说明,下面分四部分来说明本论的殊胜。











上一篇(1.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回目錄 下一篇(3.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教孝农历七月慈悲烟供 功德利益
大圆满五加行的意义与重要
莲花生大士心咒的功德利益与直指觉性赤见自解
药师佛祈请文?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2﹞ 日期2008/10/1 04.05
2008年-高雄旧译显密法林10~11月法讯

赞助网站
初級禪訓班--法鼓山台南分院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佛教藝術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