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跨年 持誦六字大明咒 燃燈祈福法會 ★大手印五支佛學會10月法會行程 ★ 噶南卓仁波切~紅度母灌頂火供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1/03/20 20:02:16
學習次第 : 初阶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隋 智顗 说
  宋四明沙门 知礼 述
 
    刻观音玄义疏记序
 
  盖普门一品,乃《法华经》中流通分之正轨也。观音菩萨与此土众生有缘,以音声逗机无苦不拔、无苦不救,故称《观音普门》。至哉!所谓机缘,速证三摩地也。有隋之天台智者大师,以别行《观音玄义》二卷、《解题义疏》二卷,解经部外别别流通。後有赵宋四明尊者,有《观音玄义记》四卷、《疏记》四卷。但各自成帙,置在藏中,初学不便披读。工部王季常居士,意欲圣行,分会之始,於崇祯戊辰元年,稿将成,会徒法济,有金陵请藏因缘,齎稿往谒。居士即为相证,首捐俸赀三十金,用刻流通。至己巳秋日,适吴兴闵昭余老先生过庵谈及,亦慨然乐助。而楚先居士,又补足之。可谓佛法流通,非偶然也!後有阅此教者即悟自性三摩地心,心心相证,不由诸居士之乐助,何由得睹斯经、斯疏,记无穷奥义也哉!
 
     菩提庵圣行和南述
 
    重刻观音玄疏记会本附言
 
  有亲友劝喻曰:闻《观音玄疏记》者,善用性具之旨,贯冥显感应,显无作与拔,学者最宜研究。而各部别行,不便初学披读。玉溪曾为分会,但恨分会不正,却错乱脉络。先达详评,虽有定论,其文依然不移,犹云弊悬会,师何不务加考订而充童蒙之求也。予固辞不免,乃有此举焉。且语之曰:盖行师者时之望也,又分会既成,一人挍之,一人对之,更相证而即流行,则理应完璧也。而如玄文(会本第二),明境智中约理外斥之,一科并释之,记及引中论斥之,科语凡三十四字脱,则文不可读,乃子科二泛无所属。又义疏(会本第三)章安私释结文末着二结叹三字,将记续疏,欠剩尤易见。而存此疏妄,因窃谓现行会本必非其完本,恐是田舍书肆偶得厥残篇乱简,不复是正,才补接急刻耳。妄谬之甚,全由兹也。今子之劝喻,不亦宜乎。将极鄙力考订,复其完璧,则前修之功,亦永不朽焉。
 
  慈云天台教观目录云:《观音玄义》二卷,《观音义疏》二卷,清藏玄疏卷数同焉。
 
  开元全公记主实录云:《观音玄疏记》共四卷,而清藏《玄记》四卷,疏记》四卷,明藏同此。今之会本文虽盈缩,调卷准之,以记收所释玄与疏各四卷成。
 
  分会之例,昂低一字,以分能所。释题则《玄义》昂一字,《记》低一字,释文则昂一字者,经文疏记同低一字。记科冠,记释冠「记」,以与疏甄。(编者注:此是《续藏》之中原文。在本光碟中,已另有分会标记,详见经首之编者按。)
 
  文字者宜拣俗伪从真正,而不可尽。文中「辨」「辩」通用「辩」,且从一例,见者随文势取义可也。
 
  挍订之例,玄疏与记[+]依清本为体,以他本仇对。若他本正而清本讹无疑者,则直取舍之,若文字异而各带义者,就其优者;其劣者书之格上。又或引文,或意据文,若有犹豫者,捡其本处补正之。又或准余处之同文足字成句等,[+]标格上,任他取舍。虽招专辄之诮,而亦有由易读进者焉。
 
  抄出科文,附行其制,一道竖进。或文远则指归处,意在使易推求而已。
 
     天台沙门实乘志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知礼俯伏,惟念早年慕学,投迹宝云,遇授法师讲说此品。神根既钝,遂数咨疑,先师念我学勤,不辞提耳,故所说义,粗记在心。昔同闻人,今各衰朽,虑乎先见,不益後昆,共勉不才,抄录於世。但疑识暗,谬有所传圆宗哲人,刊正是望。时天禧五年,岁在辛酉八月一日绝笔故序。
 
(编者按:所谓《观音玄义》,乃是隋智者大师为《法华经》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作义疏,收入大正藏第三十四册,编号为一七二六;而《观音玄义纪》则是宋四明知礼为智者之义疏再次作科分和注疏,收入大正藏第三十四册,编号为一七二七;本书即是上述二着之合并,故又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下文中之段落,凡﹝智者疏﹞後,为智顗之疏;凡标者,则是知礼所作之科分;凡﹝知礼记﹞後,即知礼之疏。本专集也单独收入了《观音玄义》,俾使读者能较清楚系统地看到智者大师见解与思路。而知礼之《观音玄义纪》若不与智顗之疏对照研读,则理解会很困难,故不再单独成篇。)
 
﹝智者疏﹞观音玄义卷上
 
﹝知礼记﹞观音玄义,从略标之;具存,应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以其序中,及以正文,具明人法故且略标。言玄义者,能释之义门也。玄者,幽微难见之称。义者,深有所以也。斯盖大师以三昧力彻法性际,深见今品人法之意也。应知名等五义皆悉幽微,七方便人,智莫能见。卷上者,既有两轴,乃以上下而甄别之。
 
次示能说之人。
 
﹝智者疏﹞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知礼记﹞即天台智者。既是门人记录所说,故不敢正斥其法讳也。天台山者,即大师栖身入寂之所,故以此处显其人也。若山之得名,居之所自,入灭相状,灭後灵异,具於《大本》及《辅行》《别传》等文,今不备述。智者者,即隋帝求受菩萨大戒讫,师云:「大王迂遵圣禁,宜号总持。」王曰:「《地持经》云:『传佛法灯,即是智者。』师既传灯,可号智者。」自此凡上书疏,皆云弟子总持和南。智者言大师者,斯乃帝王大人所师故称也。非同今时补署之号。说者,悦也。纵乐说之辩,悦妙悟之怀,异乎诸师采摭经论,着述疏章消解经文也。故大忍法师,观智者说法,对众叹云:「此非文疏所载,乃是观机纵辩。」般若非钝非利,利钝由缘,丰富适时,是其利相,池深花大,钝可意得。
 
﹝智者疏﹞门人灌顶记
 
﹝知礼记﹞记录乃是章安尊者,解行灵异,始终事蹟,本传具彰。
 
释文为二,初释序文二,初叙真应益物二,初正明真应二,初示二身妙用三,初明体妙,故二用泯亡二,初法融应泯。
 
﹝智者疏﹞夫法界圆融,像无所像。
 
﹝知礼记﹞法界圆融者,色心依正。以即性故,趣指一法,遍摄一切诸法遍摄,亦复如是。法法互遍,皆无际畔,乃以无界而为其界。此之法界,无不圆融,即百界千如,百如,千界也。是故得云:唯色唯心,唯依唯正。若不尔者,即非圆融。观音证此,以为本体,全此妙体而起应像。以法界应,赴法界机,亦是以法界机,感法界应。法界无二,能所自忘。感应尚忘,体用宁异。故虽设应,无应可存,故云像无所像。
 
二真如下,性净真忘。
 
﹝智者疏﹞真如清净,化无所化。
 
﹝知礼记﹞真如清净者,《起信论》云:「真如者,所谓心性不生不灭。」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既不可破立,自绝言想,则与河沙烦恼,本不相应,故曰清净。观音证此,而为本体。即以此体,示诸众生,令观行知。或真似见,此知见者,成伏断益。若其未有此知见者,但能三业精进成机,亦离众苦,悉得名化,此皆真身益物相也。」问:「同缘曰应,欻有名化。此二种身,皆非智德,今何以化而为真身?」答:「欻有之化,即化现化也。今对像论化,取化转化也。所以者何?上言于像,则应化皆像。自实报下,至地狱身,皆已摄尽。若欲化转凡贤入圣,须示真智。若非真身,不能化转。言化无所化者,据性平等,忘於化功。虽令九道,皆趣涅盘,而无众生得灭度者。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终日化物,终日无化。」
 
二虽像下,明用忘。故二益周故遍二,初显益周。
 
﹝智者疏﹞虽像无所像,无所而不像。
 
﹝知礼记﹞色心诸法,虽无生性,因缘和合,法尔而生。观音妙证,同诸法性。虽无形相,众机扣之,无像不现。此由绝于垂应之念,故能遍应法界群机。其犹明鉴无念而现,故云无所而不像。
 
二化无下,冥益遍。
 
﹝智者疏﹞化无所化,无所而不化。
 
﹝知礼记﹞以上虽字贯此句,初虽中实性不可变化,不变而变,迷悟宛然。观音顺理,虽知不变,常以真智,化一切凡,成不二圣。此则由无化物之念,故遍令他革迷成悟。其犹磁石无念而吸,故云无所而不化。
 
三故无下,遮照相即。结二身德相二,初应身相。
 
﹝智者疏﹞故无在无不在,化应九道之身。
 
﹝知礼记﹞中道法界,双遮二边,故无所在。当体双照,故无不在。化应九道之身者,此中云:「化作欻有释并应成二,显益相足也。」问:「经云:『应以佛身得度,即现佛身。』今那云九?」答:「佛界身者,有通有局,局在妙觉智相之身。三千实相,以究尽故。尚非等觉心眼观见,况乎下地及凡小耶?通则三教果头之相,及以圆教,凡圣所见,虽分粗妙,皆名佛身。然是随机,应现之相,是其事识。或是业识,之所见故。虽是佛身而通二乘菩萨界摄,经文从通,故云现十。今文从局,故云九道。」
 
二处有下真身德。
 
﹝智者疏﹞处有不永有,寂入不二之文。
 
﹝知礼记﹞通以九界名之为有,以其皆有业报故也。应身虽乃处在其中,而其真智自冥极理,故云寂入不二之旨。前即真身而垂应相,此即应相而示真身。
 
二是以下,明两用摄生。
 
﹝智者疏﹞是以三业致请,蒙脱苦涯,四弘为誓,使沾上乐。
 
﹝知礼记﹞上明真应两用既然,今示与拔摄生之相。初二句明真身拔苦,次二句示应身与乐。佛答前问三业,显机感乎冥应,七难二求,及以三毒,尽诸苦际,故云蒙脱苦崖。佛答後问三业,显应赴其冥机,三土众生,十重获益,终归秘藏,故云使沾上乐。然其四誓,非专与乐,虽在此明,实通上句。以上三业,即能感之因。此明四誓,是能应之本。上下互显,彼此无亏,应知三业亦通冥机,现在虽无,宿生须具。
 
二故娑下,兼明本迹二,初示诸名二,初今昔因名。
 
﹝智者疏﹞故娑婆世界,受无畏之名,宝藏佛所,禀观音之目。
 
﹝知礼记﹞今堪忍土,称无畏者,此经两出。怨贼难中,一人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乃至云称其名故,即得解脱。又劝供养中,佛自叹云:「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於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宝藏等者,《悲华经》云:「过去散提岚界,善持劫中,时有佛出,名曰宝藏。有转轮王,名无量净,第一太子。三月供佛及比丘僧,发菩提心:『若有众生,受三途等,一切苦恼,若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耳天眼闻见,不免苦者,我终不成无上菩提。』宝藏佛云:『汝观一切众生,欲断众苦,故今字汝为观世音。』」
 
二已成下,过未果号。
 
﹝智者疏﹞已成种觉,号正法明。次当补处,称为普光功德。
 
﹝知礼记﹞已成等者,《千手眼大悲经》云:「此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於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作菩萨。」又《观音三昧经》云:「先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释迦为彼佛作苦行弟子,次当等者。」《观音授记经》云:「观世音菩萨,次阿弥陀後,当成正觉,名普光功德山王如来。」补处者,犹储君之义也。
 
二其本下,结难测。
 
﹝智者疏﹞其本迹若此,宁可测知,方便随缘,趣举一名耳。
 
﹝知礼记﹞如上经说,或已成如来,或现为菩萨。往世正法曾作释迦之师,今日观音,仍补弥陀之处。亦如妙德,元是能仁九代祖师,孙已果圆,祖犹因位。本迹高下,安可测量?然须用其高下四句,以显诸圣,难思之相。
 
二今言下,叙人法标题二,初叙人兼经字二,初叙人二,初对梵翻名。
 
﹝智者疏﹞今言观世音者,西土正音,名阿耶婆娄吉低输,此言观世音。
 
﹝知礼记﹞诸神咒经,先称梵名,今文稍略,而其华语,名多互出。此云观世音,余云观自在,唯《千手眼大悲经》中云「观世音自在菩萨」,其义似足。然约境智而明别应,则今三字,诠显无亏。若依今解,已彰自在。
 
二能所下,约华释义二,初别释二,初释二,初释观字二,初中边妙达。
 
﹝智者疏﹞能所圆融,有无兼畅。
 
﹝知礼记﹞能所圆融,中智也。有无兼畅,二智也。只于一心,双遮双照。于照中时,即达二谛,故云兼畅。是则十界言音,即起即观,常遮常照。
 
二照穷下,修性俱明。
 
﹝智者疏﹞照穷正性,察其本末,故称观也。
 
﹝知礼记﹞照穷正性,见性德也。察其本末,见修德也。此约妙境,显其妙智。本具三千,虽即三谛,对修故合,但云正性。修中缘了,各有本末。合掌低头,缘之本也。福德庄严,缘之末也。一句一偈,了之本也。智慧庄严,了之末也。顺修既尔,逆修亦然。造恶之时,慧数诸数,岂非其本?受苦之时,习果报果,即是其末。若以修性论其本末,义复臻极。性德三千,语本方尽。修起三千,论末乃穷。非上三智莫照斯境,非此妙境莫发其智,函盖水乳,聊可方之。
 
二释世音。
 
﹝智者疏﹞世音者,是所观之境也。万像流动,隔别不同。类音殊唱,俱蒙离苦。
 
﹝知礼记﹞即十界众生,遭苦求救,称名等音也。是所观境者,上之境智,皆是能观,可譬槌砧。此之世音,可譬淳朴,非前境智。观此世音,焉令十界,俱脱三障?又复应知,前之境智,即是菩萨难思体用,即能应也。世音之境,乃是众生由苦成机,即能感也。此即境智,及以感应,三字之中悉得成就。万像等释世,类音殊唱带世释音,俱蒙离苦,致感获益。
 
二菩萨下结。
 
﹝智者疏﹞菩萨弘慈,一时普救,皆令解脱,故曰观世音。
 
﹝知礼记﹞可见。
 
二此即下,总示。
 
﹝智者疏﹞可见此即境智双举,能所合标。
 
﹝知礼记﹞观等三字,境智也。能所者,感应也。能即能应,所即所应,岂可重云能照所照?
 
二叙经。
 
﹝智者疏﹞经者由义,文理表发,织成行者之心,故曰经。
 
﹝知礼记﹞此品既已,别行於世。本多题云《观世音经》,或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故今叙人名後,略释经字。言由义者,《净名玄义》云:「经由圣人心口,故称为经。悉檀致教,经由如来心口,故名经也。」又云:「前圣後圣莫不经此悉檀所说之教,而得成道。文理等者,取经纬义,法喻参明,文经理纬,互相表发,织成行者观智之心也。」
 
二普门下,叙法兼品二,初叙法二。
 
﹝智者疏﹞普门者,普是遍义,门曰能通。
 
﹝知礼记﹞初消二字。
 
二用一下,示十普。
 
﹝智者疏﹞用一实相,开十普门,无所障阂,故称普门。
 
﹝知礼记﹞实相者,三千皆实,相相圆融。而言一者,不二义也。万德总称,一乘异名,下文十义,以示其相。一无缘慈悲,二无作弘誓,三圆修之行,四不断之断,五圆入法门,六无记神通,七体内方便,八施开说法,九普供诸佛,十普益众生。从愿立行,自因之果,全体起用,上供下益,原始要终,摄诸法尽。十皆实相,互通遍摄,无所障碍。
 
二叙品。
 
﹝智者疏﹞品者,类也。义类相从,故名为品也。
 
﹝知礼记﹞虽顺别行,立乎经目。然是法华流通一品,故今叙之,不忘本也。《中阿含》云:「跋渠,此翻为品,取义类同者,集为一章也。」
 
二大部下,释正文二,初例部大。
 
﹝智者疏﹞大部既有五章明义,今品例为此释。五意者:一释名,二出体,三明宗,四辩用,五教相。
 
﹝知礼记﹞妙玄五章,解释甚委。经之一品,妙义岂殊。彼但正明五字通目,今之所释一品别题,况复坑行,故须自立五义分别。虽复自立,还须符彼开权显实圆妙之文。故释名则纯妙人法,显体则不二理智,明宗则难思感应,论用则无缘与拔,判教则终极醍醐。此之五章,名总三别,教判总别(云云)。
 
二释名下,释今文五,初释名四,初列章。
 
﹝智者疏﹞释名为二,一通释,二别释。
 
二通者下,示相。
 
﹝智者疏﹞通者,人法合明,别者,人法各辩。
 
三何故下,对根。
 
﹝智者疏﹞何故尔,缘有利钝,说有广略。
 
﹝知礼记﹞通既是略,一往对利。别解则广,一往对钝。若其二往,须明二持。闻持则以广说为利,义持则以略说为利。钝可意得,盘特名钝,是就闻也。目连称钝,盖约义也。今之二释,对乎两根,须约义闻,互论利钝。
 
四今就下,正释二,初通释二,初标列。
 
﹝智者疏﹞今就通释为四:一列名,二次第,三解释,四料简。
 
二一列下,正释四,初列名三,初略标示。
 
﹝智者疏﹞一列名者,十义以为通释。
 
二立名意二,初明理超名数。
 
﹝智者疏﹞所以者何?至理清净,无名无相,非法非人,过诸数量,非一二三。
 
﹝知礼记﹞大师虽用十种义门,通释题目。而深体达观音至人,普门妙法。本离言说心缘之相,故云至理清净等也。故《起信》云:「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
 
二但妙下名数显理二,初约义示。
 
﹝智者疏﹞但妙理虚通,无名相中。假名相说,故立无名之名。假称人法,虽非数量,亦论数量。
 
﹝知礼记﹞上言至理清净,无名相等,盖约自证绝乎言思也。今云妙理虚通,假名相说,乃据被物设教而谈也。言虚通者,此明妙理。无坚住性,虽无名数,而能遍应一切名数。故荆溪云:「性本无名,具足诸名,故无说而说。说即成教,是则离言。依言,皆顺至理。圣默圣说,俱有大益。」故《起信论》问曰:「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於念,名为得入。」今亦如是,以十种义,无说而说,意令学者,无念而念。
 
二故大下,引文证。
 
﹝智者疏﹞故《大论》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类,为之立异字。」
 
﹝知礼记﹞般若无相,即是一法;悉檀为物,立种种名。
 
三今处下,正列名二,初明中当。
 
﹝智者疏﹞今处中说,略用十义,以释通意也。
 
﹝知礼记﹞今立十义,离於太广,及乙太略。广则令智退,略则义不周。我今处中说,令义易明了。
 
二十义下,正标列。
 
﹝智者疏﹞十义者:一人法,二慈悲,三福慧,四真应,五药珠,六冥显,七权实,八本迹,九缘了,十智断。
 
二第二下次第三,初标示两意二,初正标示。
 
﹝智者疏﹞第二次第者,此有两意:一约观明次第,二约教明次第。
 
﹝知礼记﹞约观约教,各有生起,次第不乱。
 
二约观下,明总该。
 
﹝智者疏﹞约观,则总、初、中、後心,因圆果满。约教,则该括渐、顿、小、大诸经。
 
﹝知礼记﹞若观若教,能总能该。观总三心:人法、慈悲、初心也。福慧中心,真应至八,皆在後心。缘了极性,示因方圆。智断究尽,明果方满。教约五时,无不该括。华严顿也。三时渐也。复於渐中,三藏唯小,二酥部大,若论法华,出前四味。以非兼但,对带故也。已备诸说,故今略之。
 
二约观下解释两意二,初观次第十,初人法二,初能冠九双。
 
﹝智者疏﹞约观以人法为初者,欲明观行,必有其人,人必秉法。譬如人受一期果报,揽阴成人,虽具无量德行,必先标名字。故以人法居初,意亦例此。
 
﹝知礼记﹞慈悲等九,皆以人法而为所依,是故品题,特标此二。故以凡夫假实为譬,先有揽阴所成众生,方可论其种种德行。人法冠九,义岂不然?
 
二人法下,当科次第二,初疑。
 
﹝智者疏﹞人法居九义之初可尔?何意乘以人法为次耶?
 
﹝知礼记﹞何意乘以人法为次者?法是所乘,人是能乘,理合先说本性所乘,方论始觉能乘。今何反此?
 
二此须下,释。
 
﹝智者疏﹞此须据经,经云:「以是因缘名观世音。」即前辩人,後云方便之力。普门示现,即却论於法。人能秉法,故言人法也。
 
﹝知礼记﹞能乘所乘,先後无在。今有二意,先人次法。一据经文,二从义便。人能秉法,即其义也。
 
二慈悲二,初十中次第。二二法前後,下去诸科,例有此二。
 
﹝智者疏﹞二次慈悲者。良由观音之人,观於实相普门之法,达於非人非法实相之理。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故《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理圆足,无有缺减。云何众生理具情迷,颠倒苦恼?既观是已,即起慈悲,誓拔苦与乐,是故明慈悲也。复次,若就言说为便,初慈後悲,亦是就菩萨本怀。欲大慈与乐,既不得乐,次大悲拔苦,故初慈後悲。若从用次第者,初以大悲拔苦,後方以大慈与乐。又就行者先脱苦後蒙乐,故先悲後慈,今从前义次第也。
 
﹝知礼记﹞次於人法,论慈悲者。大士既观本性普门之法,乃达生佛无差之理。而闵迷者,枉受众苦失于本乐,故起誓愿,永期与、拔。观境发心,正当其次。先慈次悲者,文有四释。今从语便,及以本怀,不从用次,及以行人,故结示云:「今从前义。」
 
三福慧中。
 
﹝智者疏﹞三福慧者。初则人法相成,此据其信。次则慈悲与拔者,此明其愿。欲满此愿,必须修行。修行不出福慧,慧即般若,福即五度。互相资导,以行填愿,事理圆足。若智慧增明,则大悲誓满,拔苦义成。若福德深厚,则大慈誓满,与乐义成。故福慧居三也。复次言说为便,先福後慧。若化他本意,先欲实慧利益,如其不堪,方示福德。又资故先福导故先慧。
 
﹝知礼记﹞人法据信者,愿行之前,人观圆法,止且成信,依乎忍乐,立其四弘。若匪行山,莫填愿海。行即福慧,义当六度。五资于慧慧导於五,其犹目足,不可互阙。五除事障,慧消理惑,此二功圆,则悟理得事矣。是知福慧成前慈悲之心,起後与拔之用。先福次慧,亦从语便,不据本怀,若论资导,复何先後?
 
四真应者。
 
﹝智者疏﹞四真应者。若智慧转明则契於法性,法性即实相名。为法身,法身既显能从真起应,真显应起,只由福慧开发,故次第四也。又若就方便化物,先用应,後用真,今从前义为次第也。
 
﹝知礼记﹞信愿福慧,皆在於因。因能克果,故成真应。福资於慧,显出真身;慧导于福,显出应用。真应次者,若就渐化,先示应身,接其小器,後令入实,方示真身。亦可先顿次渐,则真前应後。今不从设化,但就真显应起,而立其次,故云从前,亦是语便。
 
五药珠者。
 
﹝智者疏﹞五明药珠二身者。先明真应,直语证得未涉利人。今明两身,俱能益物。真身破取相,谕如药;应身对万机,类於珠。就两字明次第者,与慈悲相似也。
 
﹝知礼记﹞福慧二行,显发真应。故云直语证得,未涉利人。今明药珠,则示两身益物相也。真身冥理,见则三惑皆消,即差病益也。应身赴物,感则众善普会,即雨宝益也。言真破取相者,既以三智冥理为真,岂但能破见思取相?应知见思取生死相,尘沙取涅盘相,无明取二边相。若次不次,俱有其义。药珠次中,与慈悲相似者。药即同悲,珠可类慈,彼有四义,定乎先後。言说本怀,即先慈次悲从用就机,则先拔後与。今之次第似彼後二。
 
六冥显者。
 
﹝智者疏﹞六明冥显者。前明二身道理,即能显益。今辩被缘得冥益,或得显益,故次二身後明也。
 
﹝知礼记﹞前明二身,破惑如药,对机如珠。机既破惑,则显见真身,故云二身,即能显益。今辨二身,常普被物。有见知者,俱名显益。不见知者,称为冥益。如是,说者方尽圣人益物之相。二益先後,不可定判。亦从语便,故云冥显。此既易解。故不言也。
 
七权实中。
 
﹝智者疏﹞七明权实者。前缘得益,何意不同?良由权巧无方,赴机允当,不失其宜,二智之力,故以此为次也。先权後实者,此就浅深为次也。若依文者,先以实益次以权度,此随物为次。若就佛本意,先只为一大事因缘,先显实益,众生未堪,後用权度。
 
﹝知礼记﹞前缘不同者,盖所被之机,根性差别也。权巧无方者,即能鉴之智,无定方所也。或冥或显破恶生善,深浅不同,广狭有异,皆由二智,逗会无差。故於益後,须论权实。二智前後虽有三义,且据浅深为次。
 
八本迹中。
 
﹝智者疏﹞八明本迹者。虽复益物权实之巧,而巧有优降,必是上中下智。本迹之殊,权实略而且横。今欲细判高下,以明次位,若其本高所作,权实之迹则妙,是故次总略之後,辩其细妙之能也。非本无以垂迹,故先明本;非迹无以显本,应先迹也。
 
﹝知礼记﹞巧有优降者,谓智有高下也。上中下者,以妙觉为上,等觉为中,降此为下。前权实鉴机,必须双用,故云横也。今本迹约位,既论高下,人必从本,方乃垂迹,故云竖也。二法前後可见。
 
九缘了二,初指前顺论自他。
 
﹝智者疏﹞九明了因。缘因者,上来行人发心修行,从因克果,化他利物,深浅不同。从人法至真应,是自行次第。药珠至本迹,是化他次第。此乃顺论,未是却讨根本。
 
﹝知礼记﹞如上八双,从微至着,皆是顺论,仍未分配。今揖流寻源,须明性德,而为诸法生起之本。
 
二明今却讨种子。
 
﹝智者疏﹞今原其性德种子,若观智之人,悲心、誓愿、智慧庄严,显出真身,皆是了因为种子。若是普门之法,慈心誓愿,福德庄严,显出应身者,皆是缘因为种子,故次第九也。
 
﹝知礼记﹞则逆推真身智慧,悲誓观音之人,元以性德了因为种。若应身福德,慈誓普门之法,元以性德缘因为种,自行既然,以例化他。本证实智,冥益药王,属乎了种。迹化权智,显益珠王,功归缘种,乃以顺论却讨为次。
 
十次缘了论智断者。
 
﹝智者疏﹞十明智断者,前明缘了,是却讨因源;今明智断,是顺论究竟。始则起自了因,终则菩提大智;始则起自缘因,终则涅盘断德。若入涅盘,众行休息,故居第十也。
 
﹝知礼记﹞前既逆推,尽乎因德之始;今更顺说,至於果德之终。即以始终而为其次,过荼无字,故十後不论矣。
 
二二约下,明教次第二,初牒章立门。
 
﹝智者疏﹞二约诸教明次第者,又为通别。
 
二通义下,依门释义二,初通者。
 
﹝智者疏﹞通义可解。
 
﹝知礼记﹞五时四教,各可论十。随法义立,不可深穷。且如三藏立十双者:人法,则揽阴成人,谛缘度法;慈悲,则声闻法缘,菩萨生缘;福慧,则声闻三学,菩萨六度;真应,则五分法身,作意通应;药珠,则治四住病,雨三乘宝;冥显,则众生获益,有见闻不见闻;权实,则称真之实,随情之权;本迹,则自证之本,示现为迹;缘了,则一句了因,微善缘种;智断,则声闻四果,菩萨顿成。三藏尚备,通别可知。
 
二别今下别二,初五味二,初释五,初乳二,初明具前六义。
 
﹝智者疏﹞别今当说。如华严顿教,教名大方广佛华严。依题初明人法,此人秉法,必具慈悲。菩萨修因居然福慧,既入地位,必证真应。既能利物,则辩药珠。物得其益,有冥有显。
 
﹝知礼记﹞乳即部顿,故指华严。六字别题,具法人喻大方广法也。佛是舍那,果人也。华严,喻诸地因华严果德也。只就一题,已含六义。以慈悲乃至真应,不出自行因果。药珠冥显,只是化他能所。即就中道,别论六义也。
 
二而未下,明阙後四义二,初明通别二,初明无别。
 
﹝智者疏﹞而未得别论权实本迹,缘了智断者。
 
二通义下,许有通。
 
﹝智者疏﹞通义则有,别意则无。
 
﹝知礼记﹞若以别圆对权实,体用论本迹,微因之缘了,大觉之智断,亦有理存焉?
 
二何故下,明阙具二,初约化始明阙。
 
﹝智者疏﹞何故尔?佛一期化物,明於顿渐。顿教虽说,渐教未彰,故不明四意也。
 
﹝知礼记﹞权实等四,说出世意,示久远成。却讨三因,终归秘藏。初成设教,别接大机。既匪终穷,故阙斯意。
 
二所以下对具明阙二,初对法华。
 
﹝智者疏﹞所以不明者,彼经明小隔於大,如聋如哑。覆于此权,未显其实,故云久默斯要,不务速说,故言无权实也。言无本迹者,彼经未发王宫生身之迹,寂灭道场法身之迹,未弹指謦欬,发久远所得生法二身之本,故言无本迹。
 
﹝知礼记﹞言小隔於大者,旧经三十七云:「时舍利弗,祗园林出,不见如来自在庄严变化。及生意念亦不乐说,不能赞叹,以声闻人出三界故。」此即如聋如哑之文也。以未说为实施权,开权显实故也。言无本迹者,《华严》初云:「於菩提道场,始成正觉。」今《法华》云:「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於道场,得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斯是《华严》被废之文也。言弹指謦欬者,如神力品:「释迦牟尼与分身诸佛,出广长舌相,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无量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满百千岁,然後还摄舌相。一时謦欬,俱共弹指,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地皆六种震动,乃至佛告地涌诸菩萨:『汝等於如来灭後,应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等。』」此乃本门为嘱累地涌菩萨通经,现斯神力也。疏云謦欬者,通畅之相,弹指者,随喜也。盖表如来远本之意,已获通畅。随喜菩萨,闻于远本,增道损生也。
 
二言无下对涅盘。
 
﹝智者疏﹞言无缘了智断者,不明小乘根性,及有心之者,本自有常住之因,当克智断菩提本果,故言无也。
 
﹝知礼记﹞言不明小乘根性等者,不如涅盘明二乘之人,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悉当作佛。故阙後二双。
 
二次约下,酪二,初大师明阙具二,初正明阙具。
 
﹝智者疏﹞次约三藏教,但明人法、慈悲、福慧三义,无真应等七种。
 
二何故下,明阙具所以。
 
﹝智者疏﹞何故尔?二乘教中,但明灰身灭智,那得从真起应?既无真应,将何益物?
 
﹝知礼记﹞言二乘教者,以三藏菩萨果同二乘。如《大论》中,通指阿含为声闻经耳。此教不谈妙有之真,故身智灭,不能起应。既无真应,岂有药珠等邪?
 
二私难下,章安私料简二,初正料简二初难者。
 
﹝智者疏﹞私难:通论备十,别语但三,此三若约真谛,则随通义,乃具十意,何止但三?若言是别,别应约中道,既得有中道人法三种,何意无七?
 
﹝知礼记﹞恐人不了大师立今通别之义,故设兹难,作说示之由。乃约真中设通别难,由此二是通别理故。
 
二私答下,释者。
 
﹝智者疏﹞私答:通论十意。此约三乘,别语三科,的据菩萨。三藏菩萨,得有慈悲、福慧、伏惑之义。既伏而不断,故无真应七法。
 
﹝知礼记﹞不以真谛通,对中道别。盖约三乘通,对菩萨别。若三藏三乘,从因至果,可就真谛通论十义。今释观音,须在因位。此教菩萨因中唯有求佛人法,四誓慈悲,六度福慧,伏惑未断,故不得论真应等七。岂唯无于中道之七,亦乃未有真谛之七。
 
二师云下,指师意。
 
﹝智者疏﹞师云:「齐教止三。」
 
﹝知礼记﹞只齐三藏,别论菩萨。前之三义,异於二乘,不就中道别论三义。
 
三生酥。
 
﹝智者疏﹞若约方等教,对小明大,得有中道,大乘人法,至冥显两益等六意,然犹带方便调熟众生,故不得说权实等四意。
 
﹝知礼记﹞部虽四教,今对偏小明圆中道人法等六,未开权迹及却讨等,故无别四。
 
四熟酥。
 
﹝智者疏﹞若明般若教,虽未会小乘之人,已会小法,皆是摩诃衍。但明人法等六意,亦带方便,未明权实等也。
 
﹝知礼记﹞虽会小法,未开小人。同前二部,但明六意。
 
五若约下醍醐二,初法华二,初明部彰八意。
 
﹝智者疏﹞若约法华教,则会小乘之人,汝实我子,我实汝父。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开权显实,发本显迹。了义决定,不相疑难。故知法华得明中道人法至本迹八意,前诸教所不明,法华方说,故云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今所说者,即是今当为汝说最实事也。
 
﹝知礼记﹞六虽同前,不无小异。前是隔偏之圆,此乃开粗之妙。故人理教行,咸会一乘。权实本迹,唯彰此典。若约自他,及以偏圆。论权实者,前部非无。今所论者,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会权归实,废权立实。此之权实,余部永无。若理事理教,教行体用,四重本迹。不独今经,诸部容有。若尘点劫前,最初成佛,而为实本。中间今日,示现成佛,皆为权迹。是名权实本迹,本门开竟,此身即本迹门已说,及诸部谈皆名为迹,是名今已本迹。此之二重,诸经绝议,故云诸教不明,法华方说。
 
二三世下,明化满一期。
 
﹝智者疏﹞三世诸佛,调熟众生,大事因缘,究意圆满,备在法华。故二万灯明,但说法华。息化入灭,迦叶如来,亦复如是。
 
﹝知礼记﹞方便品中,五佛章内,皆先施方便,後显种智,方便即四时三教,种智是法华一乘,是知诸佛,化终此典。灯明迦叶出於净土,故至法华,即入灭度。今佛释迦,现於秽土,故说涅盘,以为赎命。
 
二若约下涅盘二,初明摄机罄尽。
 
﹝智者疏﹞若约涅盘,即有二种,所谓利钝。如身子之流,皆于法华悟入,八义具足,不待涅盘。若钝根弟子,于法华未悟者,最为此人,却讨源由。广说缘了,明三佛性。
 
﹝知礼记﹞渐化已来,法华入者,望前已钝。复有未入,待至涅盘,法华犹利。然法华破大阵,涅盘收残党;法华为刈获,涅盘是捃拾。大化之功,在乎灵鹫。余机未尽,故至双林。极钝既昧法华八义,须为此人,委明佛性。一代之机,终穷於此。
 
二若论下,明示法无遗。
 
﹝智者疏﹞若论性德了因种子,修得即成般若,究竟即成智德菩提。性德缘因种子,修得成解脱,断德涅盘。若性德非缘非了,即是正因。若修得成就,则是不纵不横。三点法身,故知涅盘所明,却说八法之始,终成智断,十义具足。
 
﹝知礼记﹞涅盘既摄钝机,故始穷本性,终显极果。十义整足,故以性三起于修三。既修性各三,则因果不二。双非缘了,即是中道正因之体。而此正体,必具双照之德,故至修成三点法身也。例知缘了,亦各具三修德,须云三点般若,三点解脱等也。当知今文为顺经题人法二义,故立十门始终皆二,二即不二,中在其中,数有亏盈,法无增减。故《止观》云:「首楞严偏举一法,具一切法,亦不减少,名秘密藏。」乃至涅盘三法具足,法亦不多,亦名秘密藏,盖诸经赴缘不同故也。
 
二此历下结中。
 
﹝智者疏﹞此历五味,论十法次第。
 
﹝知礼记﹞云此历五味论十法次第者,问:「前约观明十法,自行化他,原始要终,实成次第,生起不乱。今历五味,但明诸部,具法多少,何名次第生起耶?」答:「前约观中,正论修证次第。今约教中,乃论用与次第。明其十法,随於部味次第被机。前之四味,但三但六。後至醍醐具八具十,岂非用与次第邪?应知前明诸教观法次第,今明观法随教次第,虽乃约修约用不同,而皆得名十法次第也。」
 
二约四下四教者。
 
﹝智者疏﹞约四教则可解。
 
﹝知礼记﹞通论则随真随中,各有十双。若别论者,三藏别就菩萨,唯有人法、慈悲福慧三双,以未断惑,故无真应等义,具如前说。例此通教,亦就菩萨而可别论真谛六双。以第七地去,誓扶余习,神通托生,双流化物,得有真应、药珠、冥显之义,二乘无此,故名为别。若其别教,行虽次第,而可就中明乎六义凡三、圣三,其相可见。法华前圆,亦只有六涅盘四数,皆知十双。然约重绝,不无进不,前历五味,已含教义,故云可解。
 
三故知下,结叹两意二,初结叹。
 
﹝智者疏﹞故知十法,收束观教,结撮始终,商略大意,何观而不摄?何教而不收?意气宏远,义味深邃,前後有次第,粗细不相违,以释生起意也。
 
﹝知礼记﹞观论此十,则因有愿行,果有力能。教论此十,则论法有始终,被机尽利钝。故禀教修观者,何莫由斯道也?商略,犹较量也。以此十义,较量一代教观,摄无不尽。该修德之极,故云意气宏远。彻性德之本,故云义味深邃。又横收四教,故云宏远。竖摄五味,故云深邃。人法至真应自行之前後,药珠至本迹化他之前後,缘了与智断。修性之前後三义为粗,六义为细,乃至八义犹粗,十义最细。此就略广以辩粗细,若以粗妙释粗细者,诸味纯杂,可以意得。
 
二问法下料简。
 
﹝智者疏﹞问:「法华前教,同有六意,云何为异?」答:「华严六意,于利人成醍醐,于钝人成乳。三藏中三意,於利人密去,于钝人成酪。方等六意,于利人成醍醐,于钝人成生酥。般若六意,约利人成醍醐,於钝人成熟酥。若法华八意,于钝人成醍醐。」
 
﹝知礼记﹞问意者法华之前,别论华严、方等、般若,同有六义,有异意否?虽问三味六意同异,答中委出酪味中三,及醍醐八。以五味中根有利钝,利人部部得入醍醐,钝者随味次第转改。故华严六义,高山王机,即入地住。穷子迷闷,见思全在,三藏但小,故无显露得大益者。若八万诸天,获无生忍,故云密去。二乘之人,方破见思,故但成酪。方等中六,有褒有贬,利者闻褒,即得圆益。小人被贬,冥入通门。般若中六,意在淘汰。利闻圆空,得不共益。声闻转教,密破尘沙。法华八意,调机已熟。开彼权门,即示实理。复废近迹,令见本身。钝人皆得一乘,利者复增圣道,涅盘同味,故略不言。但为捃拾,具说十双。於极钝根,亦获常益。故知四味,虽谈圆顿,机悟浅深,至第五时,益无差降。不禀山门,焉知一化机教之相。
 
第三解释三,初略标。
 
﹝智者疏﹞第三解释者。
 
二人即下广释十,初人法三,初立。
 
﹝智者疏﹞人即假名所成之人也。法即五阴能成之法。
 
﹝知礼记﹞所言人者,阴中主宰也。略论四名,所谓我人、众生、寿者。具论十六,即於四上,加其十二。谓命者、生者、养育者、众数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言假名者,自无实体,但藉五阴和合而成。如揽五指,假名为拳,是则拳由指得,指非拳成,拳如於人,指如於法。能成是实,所成是假。此之假实,就大小教,辩常无常,小明人法,终归无常。大说假实,究竟常住,如藏通教,始从凡地,至有余涅盘,皆有假实。若入无余,身智既亡,假人安寄。若别圆教,三惑二死,尽净之时,人之与法,常住自在。假人,是尊极众生;实法,名常住五阴。以要言之,若云惑尽,人法永无。斯是小乘,亦称权教。若言惑尽,人法不灭,斯是大乘,亦称实教。凡言别圆初後知常,盖知人法,不可灰断,藏通反是,故曰不知。又复应知假人之号,多从依正实法而立。如世人称谓,或从形貌,或从德业,即正报实法立名也。或从住处,或从统摄,即依报实法立名也。今观世音为假名者,观是观智,世音是境,此是自他正报,岂非实法?但以名为观世音菩萨,故判属人。普门既是此人所乘,故判属法。若云普门法王子观世音者,即须却判普门属人,观音属法。盖由今品以观智目人,是故释义,皆用智慧而对人也。须知观智,体是实法,既以观智目人,则九双中,悲、慧、真、药、冥、实、本、了、智,皆是实法。目其假人,於今知已,释下诸文,则皆可见。
 
二此之下释二,初总示二,初示通凡圣。
 
﹝智者疏﹞此之人法,通於凡圣。
 
﹝知礼记﹞虽漏无漏,偏圆因果,优劣不同,而其假实,终无暂阙。
 
二若色下,各明假实二,初凡。
 
﹝智者疏﹞若色受想行识,是凡鄙法,揽此法能成生死之人。
 
﹝知礼记﹞庸常曰凡,弊恶曰鄙,即六道五阴,唯成分段生死人也。
 
二戒定下圣二,初示相。
 
﹝智者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出世法,揽此成出世圣人。
 
﹝知礼记﹞既革凡成圣,即转五阴而为五分。三乘四教,虽权实异,皆能转阴而为法身,随位揽法,成其假人。
 
二故大下引证。
 
﹝智者疏﹞故《大论》云:「众生无上者,佛是;法无上者,涅盘是。」
 
﹝知礼记﹞妙觉极位人法二执究竟尽处,假名一千,皆成四德,名无上众生。依阴二千,一一四德,名无上实法。故偏小及圆因位,无非本性无上人法。但二执未尽,而其修得,不名无上耳。
 
二虽通下,委释二,初凡。
 
﹝智者疏﹞虽通凡圣,不无差别。上中下恶,即成三途之人法。上中下善,即成三善道之人法。故有六趣阶差,若更细论,百千万品。
 
﹝知礼记﹞善恶为因,人法是果,各论三品此约总示。其中别业,交互感果,非算数可及。
 
二圣人下,圣。
 
﹝智者疏﹞圣人人法,亦复不同。若三藏有门,观众生我人,如龟毛兔角毕竟不可得。但有五阴之法,此即人空法不空。观此法无常,生灭不住,发生暖顶等位,即是揽方便之法,成似道贤人。若发真成圣,生方便有余土,揽法性色识等成彼土行人。
 
﹝知礼记﹞性德人法,何尝改变。但以随机教门示观,致有小大共不共异,故於圣中分别其相。此二,初小三,初就有门释。即毗昙中人法观也。言人空法不空者,非全不破。实法,盖此门观行,破假人时未破五阴且云不空。以此二空,前後观故。而前後相,两途不同。若观假人,如兔角等。惑落见谛,即于修道,观阴无常。破彼思惑。若其人执,虽被穷逐,见惑不破,而更度入实法之中。于阴生见,即须观阴无常无我,破此见惑。故法空观,能破二惑。乃於节节,各有人法。若见惑未伏,即有漏人法。其能伏者,即方便人法。发真断结,及生有余,皆无漏人法。然小教中,不说生处。今约跨节,故生界外。如《大论》云:「出三界外,有净国土。声闻缘觉出生其中。」以大乘说,身智不灭,无漏业牵,生彼五阴。
 
二若空下,就空门释。
 
﹝智者疏﹞若空门明有实法之体,揽此实法,得有假名之人,观三假浮虚,会入空平。暖顶即揽方便法,成似道贤人。若发真成无学,生方便土,揽法性五阴,成彼土行人。
 
﹝知礼记﹞即成实中二空观也。揽阴成人,不同有门阴中求我三假浮虚。且异实法生灭,人既揽阴而有,观乃即法观人,从始至终,假实双破。言三假者,谓因成。相续相待,名不殊大,义归小乘。大观三假,生即不生,亦复无灭。令观三假,因缘和合,体性不坚,大若空华,此如云霭。由此观故,会入真空平等之道。
 
三余两下,例二门释。
 
﹝智者疏﹞余两门人法,例此可知。
 
﹝知礼记﹞亦有亦空门,即昆勒论之所申也。非有非空门,未见论来。有人言犊子阿毗昙申此门意,未可定用。然假人不有四门是同,唯论实法,四相有异。若毗昙明析色,存於邻虚;成实析色,破於邻虚;昆勒说色,亦有亦无。第四门意,例应双遣,然此四门,诠法虽殊,谛理是一。若不得意,四门成诤。故《大论》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入阿毗昙,即堕有中,入空门即堕无中。」又大师云:「数存邻虚,论破邻虚,此与邪无相滥等。若得意者,色若粗若细。」总而观之,无常无我,破於见爱,得入空平;双亦双非,语似中道,理只在空。但能从容,会入空理,节节人法,例前可知。
 
二摩诃下衍三,初明体空通三教。
 
﹝智者疏﹞摩诃衍中明人法者,亦不言人空法不空,亦不言体有假用。但观假名阴入等,性本自空。故《大品》云:「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始从初心,终於後心,常观人法俱空。」故《大论》云:「菩萨常观涅盘行道。」
 
﹝知礼记﹞不言人法空不空者,异彼毗昙,观人空时,未破实法;不言体有假用者,异彼成实,揽实法体成假人用。但观人法本自不生,今亦无灭。色是五阴之首,我是十六之初,故各举一以例其余,人法即空故曰如也。观此二空始因终果,若人若法,不生不灭,名为涅盘。常修此观以行正道,应知《大品》谈空义含深浅何者?若钝根者谓但空有,即入偏空证其通理;若利根人一闻於空,知空二边名见中空,属後二教。又此中空复分二种:离边而解,此当别理;即边而解,乃属圆理。如来巧智善谈於空,能被三根断证不等。又复应知,彼经空义虽通三教,今之人法非前二种,唯用最後即边之空,净其二执成圆假实。若不尔者,非今人法。
 
二以观下明缘了通别圆者。
 
﹝智者疏﹞以观人空,即是了因种子者。论云:「众生无上者佛是,佛者即觉,觉是智慧。始觉人空,终觉法空,故知观人空是了因种也。」
 
﹝知礼记﹞前明二空未明缘了,意虽在圆,通人有分。今约二空,明二佛性,故在圆别,不涉通门。今文既以观人法空,明二因种。一言於空须分二种:若毕竟空,观於人法,显圆二因;若次第空,观於人法,即别二因。文以无上人法为缘了种,亦须善别百界假实。为佛涅盘,斯为圆观,若唯佛界,故属别也。文意在圆,别人有分,释此为二,初了因中。以观人空,即了因种者。大乘空观荡情显德,今经既以智慧目人,故人执空则智人显,况观本空乃显本智。本智即是性德了因,故引论文果佛为证,则因果不二,修性一如。故知今文正明圆观,言始觉人,空终觉法空者,人是觉智,不独自空人执,复能空於法执。虽云始终,非次第观。此由大乘观性相二空,破生法二执,显真俗二谛,观虽不次说有始终故也。如《大本》疏》云:「真谛即法空,俗谛即生空,俗假真实。」《辅行》云:「若有性执,世而非谛,破性执已,乃名世谛。」故云世谛破性,性执破已。但有名字,名之为假,假即是相,为空相故。观於法性,观理证真,名真谛破相,空非前後二谛同时,为辩性相前後说耳。思之思之!不见此意徒谓即空。(上皆《辅行》)此明觉智一念之中空人法执,有始终义,勿迷此语定判属别说。时非行时,斯之谓也。
 
二缘因中。
 
﹝智者疏﹞观法空是缘因种者。《大论》云:「法无上者涅盘是,以生死阴断涅盘阴兴。」《大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识亦如是。」《大品》云:「菩萨行般若时,得无等等色,无等等受想行识。」当知涅盘是无上法也,揽此法成无上之众生,号之为佛。故知观法空,是缘因种也。
 
﹝知礼记﹞观法空即缘因种者。由觉智故法执既亡,五阴清净,乃以净阴而为缘因。况了本空乃阴本净,本净之阴名性缘种,故引《大论》《大经》极果法空,及《大品》真因法空,以显缘因相。当知真因极果,既十界圆融,则百界五阴皆无上之法,揽此等法称之为佛。若以三千言之,则众生一千皆佛之假名,阴土二千皆佛之实法。故荆溪云:「三千果成,咸称常乐。」又云:「一佛成道,法界无非此佛之依正。修德既尔,性德本然。」问:「文中缘了,[+]云种者,其义何耶?」答:「夫言种者,凡有二义:一敌对论种,如三道是三德种。二类例论种,如缘了是智断种。性德法身为修德法身种,此二皆取能生之义也。若以二空为种即类例义,若以二执为种即敌对义,今文既云观人法空即缘了种,是类非对。若就觉智,观於二空为二因种,则取修二类於果二。若就性德本自二空,为二因种,则取理净类於已净。故圆论性种有对有类,别无对种,学者审思。圆教反是,学者思之。」
 
三以观下,明即离唯圆顿二,初约六法示三因二,初引经标即离。
 
﹝智者疏﹞以观人法空即识三种佛性,故《大经》云:「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
 
﹝知礼记﹞众生佛性者,性德三因也。六法者,五阴神我也。斯盖本觉常寂常照常非寂照,寂是缘因,照是了因,双非是正因,此三於六不即不离,乃不思议不生不灭之六法也。立门既妙,故别初心,不能造趣。
 
二不即下,据理明即离。
 
﹝智者疏﹞不即者,此明正因佛性非阴非我。非阴故非法,非我故非人,非人故非了,非阴故非缘,故言不即六法也。不离六法者,不离众生空而有了因,不离阴空而有缘因,故言不离六法也。
 
﹝知礼记﹞正因不即者,正非寂照,故不即一切。迷时不即我阴人法,解时不即修中缘了,良以始终无变改故也。缘了不离者,性德二因,既当而寂而照。寂是百界实法,照是百界假人。此之假实,能迷能解。迷故举体,而为一界假实。即非局而局,是故二因不离六法。若即迷成解,转成修中缘了,破於二执,显本寂照百界假实,名为二空即非遍而遍,故云不离众生空,而有了因。不离阴空,而有缘因。结云:不离六法者,不动我阴,而成二空故也。只一觉性,具三种德,名为三因。即三而一,即一而三,非一非异,不纵不横。欲彰秘藏,绝乎思说,故对六法,言非即离。人见文中,正因不即,缘了不离,不达妙旨,分对而已。应知一王一数,一根一境,随迷随解,从因至果,但趣举一,皆名佛性不可谓是,不可谓非。故云不即六法,不离六法,亦名一念,即空假中,中故不即空假故不离。义非异途,故此观唯属圆教。
 
二佛从下,约三性明分证。
 
﹝智者疏﹞佛从初发心,观人法空,修三佛性,历六即位,成六即人法。今观世音,未是究竟之人法,即是分证之人法。
 
﹝知礼记﹞言佛从者,欲对观音明分满故。佛於三性六即究满,良由初心,能以三观,观於六法。应知三性,即是性中三德三观。初发心时,须於性三,起于修三。六位虽殊,三性无别,是则六即,皆是无上人法。故下结云:二番问答,是分释无上人法也。
 
三前一下,结文有二,初结指经文。
 
﹝智者疏﹞前一番问答,是分释无上之人,称观世音,後一番问答,分释揽无上之法,故称普门。
 
二当知下,结归题目。
 
﹝智者疏﹞当知人法因缘故,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知礼记﹞可见。
 
二慈悲,三初标示。
 
﹝智者疏﹞二释慈悲者,悲名湣伤慈名爱念。湣故拔苦,念故与乐。
 
二菩萨下,解释二,初约四誓论功二,初明须誓三初须誓意。
 
﹝智者疏﹞菩萨若但起慈悲心不牢固,故须发弘誓,加持使坚。
 
﹝知礼记﹞所言慈悲,弘誓者简於凡小,无誓慈悲,显今菩萨有誓慈悲。
 
二譬如下,举喻显。
 
﹝智者疏﹞譬如工匠造物节廨,虽复相应,若无胶漆,则有零落。
 
﹝知礼记﹞慈悲摄生,如节廨合,无誓胶漆,拔与不长。
 
三誓愿下牒,喻结。
 
﹝智者疏﹞誓愿如胶,亦复如是。
 
二悲心下,示运心二,初二誓明悲。
 

 










相關文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
观世音菩萨 不空罥索咒心经
观世音菩萨 十一面神咒心经
观世音菩萨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经
观世音菩萨 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多品第七
观世音菩萨 悲华经 大施品第三
观世音菩萨 救苦经 (失译)
观世音菩萨 高王观世音经
观世音菩萨 往生净土本缘经
观世音菩萨 授记经
观世音菩萨 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观世音菩萨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观世音菩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世音菩萨 华严经善财二十七参观自在菩萨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肤说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记会本 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记会本 二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记会本 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二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四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五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导读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观世音菩萨的赞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说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讲话
观世音菩萨本迹因缘
观世音菩萨赞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观世音经笺注
观世音菩萨传 一
观世音菩萨传 二
观世音持验纪(清 周克复)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选 一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选 二
观世音菩萨 普劝全球 念 观世音圣号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示现 普陀现相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示现 他处现相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示现 显现光明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愈疾病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拯救堕落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驱除邪祟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示现神变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救焚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救溺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脱险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免杀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佑岁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赐福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长寿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得子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应化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说法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赐子女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护法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感物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惩恶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开智慧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证果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至诚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深信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发愿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得验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接引往生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往生瑞应
观世音六字大明咒

上一篇(观音义疏) 回目錄 下一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台中市创古度母佛学会- Yahoo!奇摩部落格
尊贵贝诺法王对无量寿佛学会会员的开示
菩提迦耶-满愿求法义工团 日期2008/9/26~2008/10/15
阿弥陀佛超渡
白玉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赞助网站
自由電子新聞網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FPMT護持大乘法派聯合會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全球宗教資訊網
喇嘛-互動百科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