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赤巴法王日宗仁波切阿隬陀佛灌頂 釋迦牟尼佛及十六羅漢禮讚點燈祈福法會 雪歌 仁波切心經除障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观行与转依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2/12 06:56:17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2/12 06:54:03   编辑部 报导  

观行与转依

在这里,我们要谈一些有关佛家实践的原则性的问题。依着大乘佛学的精神,这些原则都应该用来贯串一切行事,范围是非常宽泛的。先说实践的总内容,可以「观行与转依」一命题概括了它。佛家实践全程所经的各阶段,都和智慧分不开来。像它开始的「胜解」,相继的「加行」,一概由智慧来指导、推进,乃至最後究竟的「正觉」也以智慧的圆满为标准。还有,佛学看做行为规范的「八正道」即以对於实相的正确知解(即「正见」)发端,而推广到「四摄」「六度」也以高度的智慧(即「般若」)为终极。这样由智慧构成的见解所谓「观」,便始终和「行」联系着,并称为「观行」。观行的效果在於内而身心,外而事象(在认识上作为对象的事物),从烦恼的杂染趋向离垢的纯净,又从知见的偏蔽趋向悟解的圆明,随着观行开展,提高程度,终至本质上澈底转变,这便是「转依」,它又是和观行密切相关的。所以,现在说「观行与转依」,便可概括了佛家实践的全体内容。 

    其次,分别地来解释一下。在「观」的一面,最应注意的,是它以「中道」为特徵。本来印度佛家的初兴,当时流行着各式各样的偏见,不容不严格地加以批判,因此佛家的议论、行事,随处都表现着中道精神,到了见解上,尤其显然[]。所谓中道的「中」,只作「执中」解,并不同於「折中」或「中庸」。这样中道的见解即是「中观」,它以事象的实相做境界,连带着具备辨证的性质。像我们在「缘起与实相」那篇稿子里所讲,各种实相可以「绝对的眞」作中心,它的意义具体表现於「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湼盘寂静」的上面。与三法印相应的见解,必定着眼於变动的(这和无常相应)、相依的(这和无我相应)、趋净的(这和寂静相应)情况,而体会到一切事象念念起灭不停,同时又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而非独立孤往,并且那样变化绝不是偶然的,是为着人生的净化、向上,尽管千廻百折,总要走上一定的道路。那末,结合了人和事,依照实相,得着正确的认识,自不能再同於世俗的偏见,却从世俗所见相反的两端里,由「不二」法门得其统一,如此构成辨证的性质。这在龙树一系的大乘学说里,表现为「空观」。他们应用「八不」的否定方式,对於内、外、有生、无生的现象也就是自然的、社会的、思惟的一切现象,详细分析,发现它在理解上的矛盾处,再一一予以批判,而得着实相[]。稍後的无着学系,发展了这样的中观,加以概念认识和实践行为的辨证的统一,更丰富了它的意义。他们区别概念为世俗的(只是世人所公认的),和世俗谛的(并且与实相相随顺的),性质各各不同,所以要拣择运用,配合着克服烦恼和偏见,逐渐达到圆满的认识,同时也净化了行为,这样就有种种眞实义,像「世间极成」的、「道理极成」的、「烦恼障净智所行」的、「所知障净智所行」的等等,自成一类中观境界[]。最後,他们更用「唯识观」为方便来贯通这一切;藉「唯识」一概念,扫除了各种偏执,再一转折构成完全的中观[]

 

    这样,我们可以说佛家的中观是辨证的,因为它一方面能够如实地了解事象,而事象实际必然是辨证的开展,这就规定了中观的性质。另方面,中观的方法着重在把握思惟的辨证规律,而善巧地运用它,克服认识上的各种错误,这尤为构成中观辩证性的重要原因。在佛家看来,正确的思惟是遵循分合比较的途径而始终带着否定的倾向的。如果随顺此一倾向,逐步开展,可以获得更高度、更完全的认识。印度古代吠陀哲学家就有过藉着否定方法解释宇宙最高原理的,不过还偏於抽象、玄想。佛家中观结合着人生实践,觉悟了各种偏私之见——像常、断、有、无等,两两对待,部足以障蔽事象实相而妨碍了人生根本要求——常乐我净的实现。因此,他们要「离四句」「绝百非」,消灭一切偏见,归宿於「无二」。这不仅是体会实相应该如此,并且要解决人生问题也舍此莫由[]。所以,中观的辨证性是出於思惟和实践上的要求,不容不尔,可以无疑。但是,现在要问的是它是否也用唯物的观点呢,这就不能一慨而论。在佛家的思想体系里,可以说并没有纯粹的宇宙观,他们对於宇宙的实体是心是物,很少明确的解释。发展向极端的唯识说,似乎很像多元的客观唯心论了,但尅实说,它是一种「唯表像」的意义,限定在认识的实践的前提上立论,并非去谈宇宙的实体。只要看他们对於一切事象所作种种的类别,像「蕴」「界」「处」等,无一不是联系主客观在认识上的关系的,也就可想见一斑了。却是,即因此故,他们的理论里常常含蓄着可向唯心或唯物发展的论点,各家学说旣不一致,也很夹杂。大体说来,在缘起说上承认业感缘起为实践的基础,重视「存在」为所缘缘的意义,而又依照「般若」的法空无自性说,平等地看待一切事象的性质,这一类的见解可说是更接近於唯物的。大陆的吕澂先生和在台湾的印顺法师,一直被视为在佛学研究上的「双璧」(1896年-1989年),原名吕渭,字秋逸,或秋一、鹫子,江苏丹阳人,是二十世纪中国有名的佛学家、佛教居士。其师乃着名之佛教居士欧阳竟无,师太公即杨仁山。





再说佛家的「行」,它的全体是用戒、定、慧三学贯串着的。不管形式上是「八正道」或更广而为「三十七道品」,是「四摄」或更广而为「六度」,分析它们的实质,总不出於三学[六]。在三学中间,并还以慧为主体,戒定为方便。小乘佛家对於三学,通用先後次第的看法;到了大乘,戒定都归於慧,三学便一气呵成了。在小乘,戒定还只是机械的、有限性的规范,而大乘讲戒定,很灵活地运用,便不但渗透於一切行为,并且支配着一切行为了。这些优劣点比较[七],现在不详谈,只就大乘如何灵活用戒定扩大效力的一点,略加解释。 

    先解「戒」。佛家立戒的用意,为的是对治烦恼,由烦恼寂静而得着淸凉,故称「尸罗」(此即戒的原语,有淸凉意义)。小乘於此,专用抑制的手段来养成不会发生恶行的习惯。这是正面对付烦恼的办法,必须明显的烦恼起来才会有效。要从积极的方面说,不避烦恼并还有克服烦恼的意义,这样的戒即非小乘所能想像,但在大乘却正以这些做戒的主题。譬如小乘戒重在解脱生死,推究生死的本源为贪欲,为了断除生死,他们的戒本开宗明义第一章便是戒媱欲。小乘这样狭隘的限制了贪欲的范围,其实贪欲的发展,通过了自私自利的途径的,它的害处比起媱欲来不知要大得若干倍。所以,大乘戒的学处却用「自赞毁他」为第一条。凡是图谋一己的利益,不惜妨碍他人,侵害他人,乃至毁坏他人,都从这一类自私型的贪心发生,而成为斩断一切善行的根本,因此无得异说的要放它在一切戒的开端。由这上面可见小乘戒只就自身着想,而大乘戒则是联系着自他全体的。再进一层,将这条戒连到慧的成就上说,还有其更重要的意义。人们对於人生实践的眞知灼见,决非由少数人的悟解便能获得完全,而必须依赖大衆智慧的积累,所以虚心地向他人吸取经验,逐渐扩充,逐渐深厚,才会达到完全的地步。那末,破除一己的成见,以为吸收他人智慧准备自是要着,而「自赞毁他」的恶习就非最先消灭不可了。由此可见这条是一直贯串到智慧上去的。所有大乘的戒律大都含着这种意义,我们用菩萨藏敎授法门中菩萨正行对照着看,便可以明了[八]。另外,小乘戒有「止持」「作持」两类,似乎不全是消极的,然而所谓作持的「作」,只限於集团生活中所行的规则、仪式等等,并以彼此不相妨碍为主,对於眞正的积极意义还不尽相符。大乘戒则不然,它对四摄、六度等当为的各种行动,都从精神上有扼要的启发、开导。例如有关布施一度的戒,从「不念三宝」这个微细处引起,用意在於除去妨害布施的根本障碍。假如有人对着三宝那样善法境界一念之微都不肯舍,他怎还谈得到为了衆生将血肉骨髓一切布施呢?这些地方,注重精神结构,最为大乘戒的特色,其详可从瑜伽菩萨戒学处逐条去体会[九]。

 

    再解「定」。小乘拘泥形式,只限於住在一种威仪即静坐的形式,才能集中心思,使成「等持」的状态,所用方法也不外逐渐消灭寻思,防止散乱的一套,范围狭隘,可不待言。大乘就扩大了定的意义,乃至心思随顺实相,不拘动静,都可视为定的一类。所以和定相续的散心,顺理成章,也能发挥定力,影响一切行为,这无异是种「散禅」。无着用七义句解释「金刚经」,就有这种用意[一○],而我国的「禅宗」通称「般若」为禅,也很受了它的启发。要是从这一方面去了解智慧内容「无分别」的实质,便很容易领会它只是离开不应分别的分别,并非一无所知,更非为了避免寻思活动就无所用心的[一一]。

 

    由戒定两种方便所生的智慧,随着实践的进展,通常分作三个步骤:开始是方便的,其次是现观的,最後是究竟的。因为一切观行的目的要把握到事物的实相,使实践和它相应,这样来完成人生向上的理想。在未能切实把握之前,只有用「胜解」作为方便而随顺趣入。胜解即是对於实相的决定理解。它在理论的贯通上,实际的体认上,都须有比较成熟的能力,而後逐渐澄淸知解的障蔽,化除情意的偏私,使实相全体显露,终至获得亲切的把握,这就进入现观的阶段。现观取喩於和人对晤一样,中间更无隔阂。因为它有了实相的整个体认,所以也称为通达的阶段。这一阶段只表示前後观行的变质,属於突变,时间是极其短促的。在其前,观行出於理解,其後则纯属实证,以此为界,前後就判然两途了。跟着现观来的是究竟的阶段,其间实相的认识,是在全体的轮廓内仔细地予以充实,仍有进展的意味。相应的实践也就从圆满成就方面,发挥它一分分究竟的作用,这并不能限定到某一点便终止了的[一二]。以上所说观行次第,可谓一往之谈,实际也会有轮替的情形。譬如方便的一阶段内,有时似现观,有时又似究竟的,辗转轮进来开展观行。像「华严经」所说实践以十地为标准,而在地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各自成一结构,即是发挥此义。另外,有处还说每阶段中间不一定要有明白的层次,仍可用交杂的形式发展,就是每一步骤都能直趋究竟,也能随应进退,绝不可以固执的。这像「楞伽经」所说的[一三],中国的禅宗也采取这样的解释。但是,不管是轮替的或者夹杂的观行,在它们的过程中,终归有三种不同的基本性质,则是毫无可疑的。




最後,略说观行的结果「转依」。这个范畴是在佛学发展的盛期即无着的时代,才用来替代「解脱」的。它更能积极地表示解脱的本质,并说明如何由基本上解决问题[一四]。在此以前,佛家注意到定的功效,可以抑制或消灭下地或下一级的烦恼,而生起或增长上地或上一级比较安静的心思,以为这在身心的负担上减轻了粗重感觉而增加了轻安感觉,「依止」转变,就称那样的状态为「转依」。但到了无着引用这一范畴,意义便大有不同。它并不限於身心的转易,又还联系客观事象的变革。要是略加分析,在主观方面,这是注重认识的质变,而用名想或概念的认识来做关键的。名想认识和行为本可有相应的关系,某些名想认识常连带着为某种行为的准备或助力,所以行为的错误常常原於认识的错误,而改变了认识也会间接改变了行为。至於一切名想认识相互间的联系,自成一种系统,又常依着各人生活环境而各有其类型和特点。这在心理方面的基础,可以从它们存在的依止处——佛家谓之「藏识」——去了解。因此,只要藏识上名想习气的染净种类互有消长,自然发生粗重或轻安的不同感受。而由於人生正向是从染趋净的,其间逐渐转变,终至染尽净满,身心面貌突然改观,这样说为「转依」。至於客观事象的一面,不是简单地从名想认识的转移便直接有了改变,却是由认识的不断矫正,事象实相的显现益加了然,这再引起行动,革新事象,使它更和实相随顺地发展。所以,在认识和行为的联系中,主客两面平行的前进,而眞正的转依即是由这样的途径完成的(从前也区别主客为「染净依」和「迷悟依」,分别解释,用意大同) [一五]。

 

    那末,转依的动因又是什麽呢?据我们所理解,佛家并未将主客观各自内在的矛盾一并提到重视地位,而只注意主客观之间的矛盾,看它做推动转依的主要原因。他们关於缘起的理论原来从业感缘起出发,即是说,人们由个别的和共同的行为积习构成环境,作为生活的基础,从而限制了生活的一切。这里存在的因果规律是「业力不可转」,但是业果的实现仍有待各种条件,所以对於将来可以把握、转变,并还常常要转变的。佛家在这一关键上,肯定了受着环境限制的人生根本要求不绝发生主客观间的矛盾,必须有了对於全人生应尽一定责任的觉悟以後,才发起「善法欲」即是净化人生愿望,来逐渐解决矛盾,而开辟出转依的涂径。

 


参 考 文 献

 

1.羽溪了谛着「中道思想ノ起源」(宗敎研究,新第二卷第六号)。

2.秦译「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归敬颂释文。

3.唐译「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菩萨地眞实义品」首段。

4.唐译「辨中边论」卷一,「辨相品」入无相方便相颂释文。

5.凉译「大般湼盘经」卷八,见佛性段。

6.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三学义」摄相段。

7.唐译「摄大乘论本」卷三,「增上戒学分」「增上心学分」「增上慧学分」。

8.「宝积经瑜伽释」(内学院编刻本),一--一五页。

9.唐译「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十一,「菩萨地戒品」菩萨学处及犯处相各段。

10.隋译「金刚能断般若经论」卷上总释七义句段。

11.唐译「摄大乘论本」卷三,「增上慧学分」首段,又「显扬圣敎论」卷十七,「成不思议品」。

12.同 10.

13.唐译「大乘入楞伽经」卷五,「现证品」重颂。

14.唐译「摄大乘论本」卷三,「彼果断分」。

15.唐译「成唯识论」卷十,转依义别段。

 






上一篇(唯识学探源) 回目錄 下一篇(正觉与出离)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藏密桑多巴利莲师佛学会--YAHOO奇摩布落格
一世钦哲旺波七教传全集(钦哲嘎巴)灌顶
《智成春36班→增上314班》 - Yahoo!奇摩部落格
替身食子四佰禳解消灾解厄法会
尊贵 萨迦法王传授道果

赞助网站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台北生技網
不解巖寺
供養佛說解脫經
美國菩提學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