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譯講修林佛學會最新慈心 法會 時間表 聖地巴楚閉關中心開光儀式暨寂忿百尊超度法 慈囊仁波切為虎年沖犯生肖者除障暨財神灌頂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入菩萨行论 序言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萨迦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2/16 19:11:30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2/16 19:05:01   编辑部 报导

 

入菩萨行论 序言 着述者简介第一章、胜译前义 第二章、胜着本文义

 

序 言  

 

  西元1997年,笃信佛法的施主黄世森、张月娇二位台湾信众,邀请我以藏文讲 解印度班智达寂天所着的《入菩萨行论》,并且希望将它录制成录音带,为的是能利益更多以藏文学习佛法的人,且将来也能翻译成其他的语言,首批制作五百套录音带与信众结缘。中文译者张惠娟居士有意思要将它翻译成中文。因此,我根据索南泽牟的批注,饰以上师的教导流和口诀,想办法作了字少、义明无误、易懂的讲解。

 

  修学此论,了知多少内容就能依次减少多少的无知、不敬、放逸和烦恼等,信心、精进、正念、禅定、智慧於心续中生起,心寂静、驯服、柔和、不放逸、慈心、悲心、世俗胜义菩提心不断增长,暂时上获得人天善道的快乐,究竟上必定解脱,获得永久安乐且证遍智正等觉佛陀的果位。

 

     愿妙善!

 

           过去曾多次讲解此论,今年八十多岁的说法老者

                            贡噶旺秋

                      写於西元200166

 

 

着述者简介

 

 

  这部注释大乘经典的《入菩萨行论》,作者寂天,出生于南印度,幼时名叫寂铠,是善铠王的儿子。年纪渐长时,在一位密咒瑜伽行者座前求得文殊法,并依此法隐密修持,亲见文殊,得到成就。

 

  善铠王逝世後,寂天即将登基,在登基前得到本尊的授记,知道自己不宜掌管国政,因此便逃离王宫。他到了中印度的那烂陀寺出家,依止胜天为亲教师并受比丘戒,法名寂天。之後,在寺院里,内心中常保持禅定不动,于文殊本尊前听法,并着述批注大乘经典的《学集论》和《经集论》等多部论着。他显现於外在的行径只是吃、睡和溜达,别人看到这样,就称他为〝布苏够〞。

 

  为了羞辱寂天,让他自行离开寺庙,因此,寺中的僧众共议,挑选一个吉日,集合寺僧大众,轮流上座讲经,寂天也答应了。当他坐上狮子宝座时,讲出比《经集论》详细,比《学集论》简略,文简义广的《入菩萨行论》。他在讲述此论的时候,就有些有缘者亲见文殊菩萨坐在宝座上;又有些人看到寂天的头顶上有圆光,圆光中有文殊菩萨,众人皆恭敬且具信心地听着。当他讲到智慧品的『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异相,无缘最寂灭』这一首偈颂时,忽然间身体从座上腾空而起,越升越高,终至不见身影,只有虚空传来说法的声音,直到说完回向品。

 

  之後,在场听法的僧众中,有些记忆力强、过耳不忘的班智达们,写下他所讲的《入菩萨行论》。在中印度和东印度的班智达们心中记下的是十品共一千偈;在西方迦湿弥罗的班智达们记下的是九品共七百偈,二者间有些不同。他们四处找寻寂天的踪迹,後来听说他住在南部的却滇巴渊间,於是就派二位记忆力很强的班智达去见他,最好是能把他请回那烂陀寺,若是不能则要问他《入菩萨行论》到底有多少品、多少偈?还有,在《入菩萨行论》中提到《学集论》和《经集论》,这二部论着到底在那里?

 

  二位班智达在见到他後,没有办法请他回那烂陀寺,於是就问他《入菩萨行论》到底有多少偈、多少品?他回答说共有一千偈分成十品。又问他《学集》和《经集》二论在那里?他回答说,在他以前所住的房间内,梁柱的缝中塞有字体很小的纸张,那就是《学集》和《经集》二论,这二位班智达还听闻了寂天传授《学集》和《经集》二论後再回到那烂陀寺。

 

  如此一位大师,他所写的《入菩萨行论》有三大旨意:胜译前义、胜着本文义、译竟後义。

 

 

 

总科判

 

 

入菩萨行论

顶礼上师和文殊菩萨

 

菩提心妙宝

未生令生起

已生令坚固

已固令增长

 

 

()

 

第一章、胜译前义

 

 

一、名义

 

(一)、论名

 

1、印度语名称

 

  西藏将律典上说的舍卫城、娑枳多、瞻巴葛、瓦拉那西城、毗舍离城和王舍城等六大城所在的地区称为印度。在这些地方虽有多种不同的语言,但着名的有梵语(天语)、巴厘语、毕舍遮语和阿婆商夏语四大语言,这部论的论名属於印度四大语言中的梵语,称为Bodhi sattva cary avatara(菩提萨埵咱尔哑阿哇大日阿)

 

2、西藏语名称

  西藏语名称为

  汉译为入菩萨行(江秋卜森木贝 觉巴拉 啾巴)

 

3、印、藏语名称对照

  Bodhi是 (菩提)

  sattva 是(萨埵或勇识)

  cary是 (行)

  avatara是 (入)

 

(二)、述说论名意义

 

1、论名的意义

 

  所谓 (江秋卜)菩提的(江)是二障习气等完全清净,(秋卜)是应证诸德全证, (森木贝)萨埵、勇识,是尽众生边际,经长久劫行难行之行,全不畏惧。像这样的菩萨行,於己依六度成熟,於他依四摄法成熟。这样的行为是广大如海的,入菩萨行即是将能够如理如法进入菩萨行的方法指示出来。

 

2、 述说此论名称的目的

 

  述说此论名称的目的分二,一为说此论名称的目的,二是命名的必要。首先说印度语名称的目的,主要是能让人相信法源纯净,兴起听闻修持的信心,另外则有种下梵语(天语)的习气,加持进入心中和忆念译师们的恩德等目的;说西藏语名称的目的是用西藏自己的语言,容易了解论名的意义等;两种语言对照的目的,是连些许文字也不迷惑。

 

  命名的必要,有两点:第一、一般事物命名的必要,如《入楞伽经》所说的:「一切法如不命名,世间将迷惑无知,因此怙主善巧方便,为一切法命名。」。第二、个别论典命名的必要性,化机徒众有上中下三种根器。上根利智的人依论的名称,就可以知道这部论大概的内容;中等根器依论名可以晓得这部论典是属於三藏中的那一藏;下等根器在许多经函中找寻时,可以容易找到等用意。

 

  命名的方法有多种:依内容命名、依文字数量命名、依作者论师命名、依时间命名、依地方命名、依动作命名等。这部《入菩萨行》是依内容命名。

 

 

 二、译敬

 

 

  顶礼一切佛菩萨

  过去,印度的佛法翻译到西藏时,为了不令译师们顶礼自己所喜欢的本尊,且能辨认是属於三藏中的那一藏,因此,西藏的祖孙三法王松赞冈布、赤松德赞和赤祖德赞,敕令凡翻译律或属於律时,应顶礼一切智;翻译经或属於经时,应顶礼佛和菩萨;翻译论或属於论时,应顶礼文殊童子。

 

  此论是菩萨注释经藏,为了能辨识是属於经藏,所以译师说顶礼一切佛菩萨。顶礼者为将此论由印度语翻译成藏语的译师,所顶礼的物件是十方诸佛菩萨,或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佛菩萨,顶礼的方法是身恭敬地合掌,语恭敬地祈请,心恭敬地生净信、乐信地顶礼。

  顶礼的目的是为了令此论从梵语翻译到藏语时,能够究竟圆满无碍,能让自己成为一位胜士夫,能让这部翻译的论着殊胜得令人想教授、听闻等,因有这许多目的而顶礼。

 

 

 

第二章、胜着本文义

 

 

  一、序分

 

  (一)、申礼供

 

  1、善逝法身菩萨众 与诸应礼悉敬礼

  向谁顶礼呢?物件就是三宝。所谓善逝是指佛宝,善逝的梵语称为〝苏噶达〞,〝苏〞译成藏语是善、完全、不退,〝噶达〞的竟思是〝逝〞(去到),有断和证两层意义,亦即断除烦恼障,如实证得法性无我义,名「善逝」(善去到),譬如相好庄严的转轮圣王之子,身上有华丽的衣服装饰,比世间的离贪塞迦仙人等还殊胜;断除所知障,了知一切事物,名为「全逝」(完全去到),譬如水满瓶子,比预流、一来、不还的有学声闻缘觉还殊胜;不论何时,断证都不退,名为「不退逝」(不退去到),譬如得水痘的人痊癒後将不再感染,比无学的声闻阿罗汉和如麟角的独觉还殊胜(麟角比喻为独觉)。

 

  法身是法宝,法界自性清净中突然暂时的(客尘)垢染全部清净为二净,是究竟灭谛;证二净的智慧是证悟法身或称道谛,道谛和法界(即灭谛)的本质不聚不散、无二无别,因是功德之所依,所以称「身」。说灭、道二谛的佛经称为法身,此中般若等了义的经,称为「甚深法身」;解深密经等不了义的经称为「种种法身」。

 

  佛子是僧宝,佛之子有三,即身之子、语之子和意之子,其中主要的是十地菩萨的意之子,由於持佛之姓(传承)、持胜法藏、担任上师调伏弟子这三因而成为佛子。

 

  总结大乘三宝的定义是:二利圆满、究竟皈依处是佛宝;大乘圣贤心续具集的教证法清净谛是法宝;具有明智和解脱功德的不退圣菩萨是僧宝。三宝是究竟皈依处,是自己所要追求获得的,也是顶礼的物件。其他虽不是究竟皈依处,但是,是功德田的声闻缘觉们、对自己有大恩的堪布、师长和父母,也是应该顶礼的对象,对他们也都应该三门恭敬顶礼。

 

  寂天在着《入行论》前,为了着论时能没有障碍究竟圆满,因此向三宝顶礼,也为了让寂天自己属於胜士夫、让学子

能进入教授、听闻他所着的论典,以及後学化机徒众的心中能圆满资粮等,因为有这些用意,所以寂天先礼供。

 

(二)、承诺着论

 

  依经教集要宣说 入善逝佛子律仪

  这是承诺着作,也就是先向三宝顶礼後着手着论。「入善逝子菩萨律仪」就是关闭一切反面恶行的门,不让恶行进入的意思。总之,如法舍弃菩萨生起菩提心之一切逆障,此发誓舍弃之心是律仪的本质。加以区分的话有: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众生戒三种。这是菩萨菩提心生的律仪,或称为佛子律仪学处、修行处。如法进入佛子律仪修行的方法,是依经教而不是寂天自己随便写、随便说的,是依佛陀所说的经教而讲的。

 

  既然佛陀已经依化机众生希求、想法的不同,以三种神变(三种神变,即身、语、意三种神变,身变化种种相令众生生信心,意知众生的根器须说何法,之後,语说法。)说过,是否寂天就没有必要再说?并不然。这里是集要宣说意义,佛所说的十分广大,经典数量甚多、口诀极深,後学及初学的徒众们不易通晓。为了让不清楚的清楚明显;让秩序混乱的重新组合;让零散的聚集起来,因此寂天在此以集要的方式宣说,以上是承诺着作。

 

  承诺着作的目的是为了让所写的能够圆满。圣者们不做很多的承诺,若是答应了,就像在石头上刻字画一样,绝不会改变。

 

  在此,附带讲述着论的四种需要,总之就是要能够去除众生疑虑的想法,亦即,第一、认为此书没有内容,就像知道乌鸦牙齿的书;第二、认为此书不需要,就像娶母亲为太太的书;第三、认为此书不是极需要的,就像取安置在龙王头顶上珠宝的书;第四、认为此书是没有关连的,就像为了追求解脱而宰杀牛羊做供施的书等。将这四种没有意义的疑惑去除,转而生起如下四种有意义的想法:

 

内 容: 是说善逝子的律仪,即发起菩提心和如法进入实修六度。

需 要: 当讲说闻思这部论时,能够知道如何生起菩提心和实修时如何如实进入的方法,这是眼前暂时的需要。

 

究竟需要: 像这样入道实修,究竟的需要是先证实相法性无我,登地之後依次第而上达到究竟获得佛果。总之,是要彻底追求善逝法身所说的意义、究竟的内容,这是极需的。

 

内容相关: 以上,依内容产生需要,依需要产生极需要,亦即有着依前前生後後的关系。

 

  以上附带说明着论的四种需要。

 

(三)、自谦

 

  2、於此未说昔所无 声律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思利他 为修自心着此论

 

  《入行论》的内容,没有过去佛陀所没说的、也没有龙树、圣天师徒或无着、世亲兄弟在注释经典时所没说的,所以并非寂天自己的特殊创见。

 

  过去的经论,文词、声律优美通畅,例如善自在王着的《如意藤本生传》和马鸣着的《三十四本生传》,而我寂天并不精通这些,因此,我并不希冀自己的这部论,未来将会像佛经,或龙树、圣天师徒或无着、世亲兄弟们为注释经典而着的论典那样利益广大的众生。那麽,我就没有理由写这部论了吗?也不是没有理由,最主要的是我寂天心中想要自利,为了让自己修持这部论的内容後,菩提心能不断增长,所以我写了这部论。

 

(四)、生欢喜

 

  3、修善故吾之信力 循此亦得暂增长

    善缘等我诸学人 若得见此将获益

 

  为了能够不断修持、增长愿行菩提心这样的善而写这部论,并因此论着使得我寂天对三宝的净信力、对业果的胜解信、对解脱遍知果位的欲乐信力而有相当程度的增加;对他人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帮助,和我有同样理解与福份的其他後学徒众,如果得以看到《入行论》的正文内容并了解它的意义,就可以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利益,这是相当需要的。

 

 










相關文章:
入菩萨行论-桑杰年巴仁波切
入菩萨行》安忍思想之研究
入菩萨行论序
入菩萨行论 第一品 菩提心生的利益
入菩萨行论 第二品 忏悔罪业
入菩萨行论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入菩萨行论 第四品 不放逸
入菩萨行论 第五品 护正知
入菩萨行论 第六品 忍辱
入菩萨行论 第七品 精进
入菩萨行论 第八品 禅定
入菩萨行论 第九品 智慧
入菩萨行论 第十品 回向
入菩萨行论 第三章、译竟後义讲述者後跋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一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二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三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四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五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六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七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八
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广释 序言
入菩萨行广释(上册)
入菩萨行广释(中册)
入菩萨行广释(下册)
入菩萨行论学习 视频WMV MP3下载
入菩萨行论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入菩萨行论 第一品 思考题答案
入菩萨行论 第二品 忏悔罪业
入菩萨行论第三品受持菩提心法本 科判 思考题 答案
入菩萨行论 第四品不放逸法本 科判 思考题 答案
入菩萨行论 第五品正知正念法本 科判 思考题 答案
入菩萨行论 第六品安 忍法本 科判思考题 答案
入菩萨行论第七品精 进法本 科判思考题答案
入菩萨行论第八品 静 虑法本
入菩萨行论 第八品 静 虑 科判思考题 答案
入菩萨行论 第九品智慧法本
入菩萨行论 第九品智慧 科判思考题答案
入菩萨行论 第十品回向法本 科判思考题答案
入菩萨行论智慧品略释 一
入菩萨 行论智慧品略释 二

上一篇(劝学《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回目錄 下一篇(入菩萨行论 第一品 菩提)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听闻集- Yahoo!奇摩部落格---穹拉惹对仁波切.悲青增格西.法王开示
药师佛祈请文?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1﹞ 日期2008/10/1 03.37
密勒日巴大师
◎悲泪化现度母
中时部落格 / 都是雨天惹的祸?!——《好一个吵架天》的情绪链

赞助网站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claire心靈季節- PChome 新聞台Blog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中華佛教直貢葛舉*菩曼仁波切* · 喇嘛網 · 化育資訊網 · 佛曲音樂*大寶法王篇* ·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基金會 · 大愛電視網路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