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竹巴供佛齋僧東不丹七座高山寺院清苦僧 驅魔除障及薈供酒供和金剛舞瑪吉拉尊佛學會 臺北竹巴尊貴的 第九世康祖法王蒞台弘法行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烦恼菩提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3/21 00:21:09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3/21 00:19:47   编辑部 报导

 

慧明法师开示录·第九座烦恼菩提 慧明法师讲 弟子陈耀智记  第九座烦恼菩提

诸同学!何谓烦恼菩提?盖烦恼与菩提,不出一心。烦恼之事,确是修行人证悟菩提必有的过程,今略说之。烦恼菩提,含有二义:一则火中生莲义,二则转识成智义。


云何火中生莲义?火喻烦恼,莲喻菩提。烦恼是苦,菩提是乐。学佛人要由苦得乐,须於烦恼火宅之中,生出红莲,方为究竟。何以故?火有毁灭之威;不实之物,一经其焰,莫不随之而化。亦有煆炼之功;坚真之质,受其熔冶,即成金刚不坏之体,不但不被一切所破,而且能破一切。修行人须於烦恼火宅中,磨砺陶熔。借烦恼为促进发心之善缘,以困苦为煆炼身心之炉灶。如此用功,方成法器。若无烦恼磨练,不但难发大心,纵小有成就,一遇环境逼迫,即随境转。如二祖之立雪断臂,六祖之卖柴舂米,憨山之为法入狱,乃至或行乞执役,或燃指烧身,或舍身饲虎,如此之例,不胜枚举,无一不从艰难险阻中磨砺而来。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故曰:道在苦中求。且学佛乃是逆行返本之事,不逆行,何能返本?逆行之道,不独学佛为然,一切事事物物,莫不皆然。如剑不磨,则不利;玉不琢,不成器;天无秋杀冬藏之逆,何能成春生夏长之荣;人无坚苦卓绝之逆行,何能创济世利人之功业;舜无父顽母嚚象傲之逆境,何能成其大孝之名;禹无洪水鲧殛之逆境,何能成其治水之功。可知烦恼之火,即菩提之因,此即火中生莲之义。


云何转识成智义?着相分别为识,即相离相为智。识即烦恼,智即菩提。何以故?烦恼由无明业识而生,菩提由清净慈悲而长,惟识与智,非一非二。所以者何?识是妄,智是真,离真无妄,离妄无真故。众生迷真逐妄,遂生烦恼。烦恼愈深,离真愈远。若发心真切,磨砺功深,则忽然识妄为幻;进而不离於幻,即幻为真;进而不着於真,当下清凉,识即成智。盖世间苦乐,原无自性,云苦云乐,皆由业识妄心,自加分别。认苦则苦,认乐则乐。如名利场中,趋承奔走,热中之人认为乐,而清高之士则以为苦。舞榭歌场,灯红酒绿,束身之土认为苦,而荒唐之人则以为乐。故寒山逍遥岩阿,甘滤滓如美味;拾得执爨厨下,转笑语以为乐;南岳思因病识幻,顿转轻安;乃至颜子箪瓢陋巷,人不堪其忧,而颜子不改其乐。可知烦恼与菩提,皆是一心,本无自性,能转烦恼为菩提,即是转识成智义。


大家既明白烦恼菩提之义,即当不畏苦,不怕难,要在苦中难中寻得快乐,方为真乐。世人所以畏难苟安,畏苦趋乐者,皆是以识障智故。若能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自不致认苦着苦,认乐着乐。虽然如是,若不从苦难中一件一件磨练透过,则苦来还是着苦,乐来还是着乐,业识仍难破除,何能转识成智?不能转识成智,何能火中生莲?即此可知火中生莲,与转识成智两义,互相为用,才是烦恼菩提之真义。学佛人应当把此二义,作为座右之铭,时时用以自勉。


诸同学!既明此义,切勿轻将烦恼菩提一语,当作烦恼即是菩提解。若遽作此解,即是自误。何以故?烦恼是苦,菩提是乐,苦非乐故。烦恼是暗,菩提是明,暗非明故。烦恼是业识妄心,菩提是清净真心,妄非真故。一般口头禅者,多半借烦恼即是菩提一语,以为一悟即了,贡高我慢,不屑事修。殊不知未到大彻大悟之时,何能轻言即妄即真,等烦恼於菩提。所以初学佛人,万不可说烦恼即是菩提,只可说无烦恼不成菩提。


何以故?菩提是觉心,烦恼是启发觉心的善知识。盖人生梦梦,如处暗室。惟处於暗,故生求明之心。惟其烦恼,故生厌离烦恼之心。释迦佛当日,因见生老病死苦,方立不断八苦不回王宫、不成正觉不转法轮之愿。乃至更历五年访道,六年雪山,一麻一麦之苦,方得圆满菩提。而众生日在生死烦恼苦海之中,执迷不悟,不但不能认烦恼为善知识,而且在烦恼中造烦恼。虽稍有觉悟之人,而又不知火里生莲,转识成智之妙义,但种有漏之因,贪求来生福报。殊不知,福报足以障菩提。何以故?福大业亦大,业大则障深,业大障深,更离菩提路远。所以不曰福报菩提,而曰烦恼菩提。六祖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拟将修福欲灭罪,後世得福罪还在。此即福报障菩提之意。


学佛人并非完全抛却福报,但须知此福报,乃前世有漏善因所致,报尽还堕。故有福报,不作福报想。所谓不作福报想者,即是不作自己享受想,转而置於宏法利生,作成人成物之用。如此则福报大者,功德亦大。若只求自己享受,一旦善报已尽,恶报即来,追悔何及。与其享有限之福报,而受无穷之恶报,何若本利他无我之行,早登觉岸。


学佛人眼光要远,心量要大,不可贪求小利,不可故步自封。须知不能大舍,即不能大得;不能大苦,即不能大乐。大觉世尊,是由大舍大苦中得来的。故儒家云: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可见不但学佛如此,即世法中欲负大任,亦须经历如许烦恼。不独负大任者为然,小如一名之显,一技之成,乃至科学上一切发明,皆非久经磨练,深研苦思,不能成功。语云:国乱出忠臣,家贫出孝子,严师出好徒,茅屋出公卿。皆是由苦得乐的道理,故日烦恼菩提。望大家认清此点,逆来顺受,逆顺不二,即是至诚。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不但化烦恼为菩提,且能化度一切矣!











上一篇(心念与关节) 回目錄 下一篇(三世因果)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不丹、印度法王寺院斋僧千僧善行 ~ 2008/8/11~2008/9/29
修行的真谛 (无分教派网路义工联网)
35佛忏悔文简介- 观照无常~ - Yahoo!奇摩部落格
创办人- 确戒仁波切- 尼泊尔噶玛列些林高级佛学院- Yahoo!奇摩部落格
莲花生大士心咒的功德利益与直指觉性赤见自解

赞助网站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西藏敏竹梅芭藏香
台北生技網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