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定位》做個哲學家經理人 分類:社會
自我定位》做個哲學家經理人 -----維護自己的主張、按照自己的價值和信念去做,需付的代價有時候可能看來不值得。順流而下要容易多了,只不過潮流的走向最後可能會把你帶到你不想去的地方。


1968年9月,倫敦商學院史隆課程的主管級學生很興奮、好奇,又有一點疑慮。那是管理教育新紀元的第一天,而他們是頭一批實驗用的白老鼠。

走進教室,他們看到每個座位上放了兩本書。一本是《公司帳的意義》,這是他們期望中的那種書,但另一本卻使他們的眉毛稍稍揚了起來。那是西元前五世紀索福克里斯寫的希臘悲劇《安蒂岡妮》。

我希望學生是會思考的生意人。我希望鼓勵他們去質問身處的世界,找出自己生命和工作中的首要目標,做自己的主人,而非老闆的奴隸。假使能按照我的意思,這些學生將成為哲學家經理人。



《安蒂岡妮》似乎很適合作為開始。在索福克里斯的筆下,安蒂岡妮被迫在叔父的命令和自己的良心之間抉擇,她的叔父是底比斯國王克里昂,而她的良心卻是對神的責任。她的叔父剛在爭奪都城控制權的戰役中殺掉了她的兄弟,並頒發諭令,禁止埋葬,讓屍體暴露於城牆之外,任烏鴉和禿鷹啄食。

對安蒂岡妮來說,這是把兄弟打入地獄,永遠無法脫身,而根據她的信仰,不得安息的靈魂將永遠遭到憤怒女神的追逐。安葬兄弟是安蒂岡妮應盡的責任,但是克里昂已經下令,任何人違反他的旨意,都將被處死。作為公民,安蒂岡妮應該遵守叔父的命令,然而她認為必須依自己的信仰、兄弟的福祉而行。

她那麼做了,也付出自己的生命。

我們的主管學生若和安蒂岡妮易地而處,會做同樣的事嗎?這是我們給他們的題目。有沒有任何信念是他們會一心堅持的,寧願違抗命令,不顧後果?

有一次,一個來訪的主教問大家有什麼底線是絕不會越過的?個人的道德標準究竟該不該凌駕於合法的權威之上?好人是否應該遵守壞法或惡令?這些或許都是哲學上的老問題,但他們大部分人是第一次聽到。

我覺得,這些問題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企業經常忽視的,只要它們的手段在技術上不犯法,甚至是不被發現犯法就可以。當時還沒有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這種觀念,恩龍、世界通訊之類的醜聞還沒出現。從事後之明來看,為達目的而容許使用各種手段,其實正是企業界的文化,會發生這些醜聞自然不意外。

我們應該跟隨市場,還是設法領導市場?顧客永遠是對的嗎?還是有別人處於更佳位置,知道什麼才對顧客最好?我們應該追隨共識,還是應該有信心去做自己相信更好的選擇?

做決定有時並不容易。在企業界,成功創業家和創新組織都能堅持本身的想法、對抗當前潮流,不過,他們這樣做也冒著賠錢的風險。

矛盾的是,當問題涉及道德時,就像安蒂岡妮的例子,決定反而容易一點,縱然後果可能更嚴重。沒有人有權力去挑戰你心中深處的信念和想法,決定是你自己的。只有你才能衡量違反自我信念的個人成本,和堅守個人真理時很明顯會出現的痛苦,比較何者代價更高。(天下文化《你拿什麼定義自己:組織大師韓第(Charles Handy)的生命故事》)【經濟日報╱查爾斯.韓弟】 2007.07.25


英國當代管理學大師 ~查爾斯.韓弟Charles Handy

◎查理斯.漢迪(Charles Handy,1932年出生),英國當代最知名的管理大師。以「組織與個人的關係」與「未來工作形態」的新觀念聞名於世。韓第跟杜拉克一樣,沒有受過很多專業教育,曾在商場中打滾多年,他是石油公司總經理,而杜拉克是銀行家,對政治和社會的興趣跟管理一樣大,屬通識型學者。
  漢迪的第一本書《認識組織》(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s),出版於1976年,書中的某些觀點現在已經成為管理的聖經。1989年出版的《非理性的時代》(The Age of Unreason)一書就預言產業和經濟的劇變,對90年代和21世紀初期的影響,可和德魯克《不連續的時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對70和80年代的影響相提並論。他發明的「1/2x2x3」法則既簡單亦具創意,他認為將成為所有企業的生存條件:只有二分一的人有工作,並得到兩份薪水,一份是原先自己的,一份是失去工作的另一個工人,但要做三倍的工作。
查理斯•漢迪(Charles Handy),是英國當代最知名的管理大師,被譽為“大洋彼岸的德魯克”。以“組織與個人的關係”與“未來工作形態”的新觀念聞名於世,他和另一位企管大師彼得•德魯克(Peter F. Drucker),分為大西洋兩岸動見觀瞻的焦點。
2001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票選十大管理名師,漢迪獲選為第二名。漢迪Charles Handy畢業于牛津大學,並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史隆管理學院追隨本尼斯、雪恩、阿奇利斯等大師進行組織研究。曾任教于英國倫敦商學院,擔任過英國石油公司顧問、以及英國皇家藝術及工商促進會主席。漢迪Charles Handy對政治和社會的興趣跟管理一樣大,屬通識型學者。他晚年的著述是糅合了市場經濟、企業文化與人道觀點,低聲地在提倡營利,大聲地在鼓吹對人的尊重。近年來他一直在探討:什麼樣的工作方式與生活方式是最適合21世紀的社會?漢迪Charles Handy在西方社會一生的體驗使他相信:個人的自由與獨立,要與財富的分享、社會的正義相互平衡。漢迪Charles Handy不僅是管理大師,更是人道主義者。沃倫•本尼斯說漢迪Charles Handy的著作將管理類作品帶到了一個新的深度。



韓第是世界知名的組織管理大師,但若要更正確描述他的身分,「商業哲學家」更名符其實。在這本書中,他回顧自己一生中面臨的許多課題、走過的許多轉折,毫不遮掩自己所犯的錯、曾經存在的疑惑。例如,他曾被殼牌石油公司派去做無關緊要的郵件收發員,結果以積壓郵件表達自己的憤怒,這讓他了解,組織最下層的人的「負面力量」有多大。

讀他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他那些影響甚鉅的組織管理理論從何而來。他從自家廚房更改了七次位置,談到組織應是為人所用,而不是叫人去屈就組織;父親的離世,讓他放棄穩定的教職,開始人生的「第二條曲線」,接著又離開組織,成為活躍的「跳蚤」,身兼教授、作家、企管顧問、廣播主持人等多職,身體力行他提倡的「組合式生活」(portfolio life)。諸如此類發人深省的案例在書中比比皆是。

從這本書的開頭到末了,韓第不斷激發讀者思考,我們珍視的價值是什麼。是金錢?家人?工作在我們人生扮演什麼角色?而組織存在的目的是什麼?為股東賺錢?還是成就更高的使命?閱讀者不管正走到人生的任何階段,都可在韓第的詰問中反思己身,看到人生與職涯的多種可能性。而管理者更可以就這些問題檢視自己的組織,發現管理上的藍海。


查爾斯.韓弟Charles Handy

進階搜尋

發表Blog文章

回心靈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