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凡事不能只談錢 分類:助人快樂
洪蘭:凡事不能只談錢【聯合報╱洪蘭】

二○○五年,美國四位經濟學家,兩位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兩位來自芝加哥大學和卡內基美隆大學,接受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委託,去印度測試外在誘因,尤其是金錢,對績效的影響:是否薪水愈高,表現愈出色。他們知道這個錢必須要高到某個程度才會有效,但是美國生活程度太高,要出到讓受試者動心的程度非一般學者所能負擔得起,所以他們去印度做這個實驗,因為印度的生活程度低,不必花太多經費就可能完成要做的研究。

他們把八十七個印度人分成三組,一組付他們四個盧比(相當於當地一天的工資);另外一組則付四十盧比(相當於兩周的工資);第三組付四百盧比(相當於五個月的工資),去做九種作業,如記憶數字、解字謎、擲飛鏢,如果到達某個水準就可以領錢。結果發現拿四十盧比的人表現的並沒有比四盧比的好,更令人驚訝的是拿四百盧比的人表現最差,在九種作業中,有八種低於其他兩組。研究者不解了,不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嗎?為什麼不靈了?

二○○八年兩位瑞典經濟學家把一五三名曾捐過血的人隨機分成三組,請他們捐血。第一組沒有酬勞;第二組有五十克郎(相當於七元美金)的酬勞;第三組也有酬勞,但是可選擇要不要把這錢捐給兒童癌症中心。結果第一組有百分之五十二的人願意捐血,第二組只有百分之卅,第三組有百分之五十三的人願意捐血並把錢捐出去。

這兩個實驗都顯示金錢並非萬能,有時反而誤事。捐血本來是個高尚的利他行為,但是一拿錢就變成賣血了。如果捐血可以幫助癌症兒童,人們又願意了。人在吃飽肚皮以後,對精神層次上的要求是大於金錢的。如果凡事只談錢,有時會傷感情。

最近政府提出學術界彈性薪資,最高可到年薪三百萬的計畫,雖然立意良好,但如配套措施沒做好,會變成「二桃殺三士」,反而不美。要知道,美國的薪水是非常私人的事,別人無法知道,台灣的薪資則無法保密,現在這個計畫尚在空中,校園中就已可感受到騷動,不敢想像實施以後的猜忌情形。

其實,許多人回台教書並不是為了錢,而是心中有個理想,不願一輩子為他人作嫁。台灣目前教授薪水雖然比不上國外,但是溫飽無慮,與其用錢來挽住人才,不如改善台灣的研究環境,如改善計畫報帳流程,使教授覺得被尊重,使時間可以花在研究上,理想得以實現。

從許多實驗的結果看來,金錢對知識分子並不是最好的驅力。使命感、生命的目的,人生的意義比金錢更重要。一九九九年微軟大中華區行銷總監伍德(J. Wood)放棄高薪去尼泊爾作志工,改善當地的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激勵出人的理想和熱情,它的效果會比金錢更持久。

除了彈性薪資之外,鬆綁經費使用的法規,改善教學與研究設施,用大環境的優良來吸引更多有心培育英才的人回國,應該會比加薪更為有效!(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2010/09/29 聯合報】



進階搜尋

發表Blog文章

回心靈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