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逃避的智慧 分类:讀書會


亲身体证的佛法 — 噶举尊贵的悲玛丘准尼师开示
开示:悲玛丘准尼师
摘录:《不逃避的智慧》
录入校正:菩提法灯
传统上,佛法有两种形式:一种佛法是用来教导别人的,还有一种则是要亲身体证的。从佛陀时代以降,佛法就一直透过书籍和演讲呈现给大众。虽然佛法是从印度发扬出来的,而且时空文化背景与我们今日所知的一切截然不同,但其精髓还是传入了东南亚、日本、中国、韩国、越南。今天有许多杰出的着作都在教导佛家的基本概念;你可以阅读约瑟夫•戈斯汀(Joseph Godstein)、阿雅•奇玛(Ayya Khema)、铃木禅师、创巴仁波切或塔汤法王(Tarthang Tulku)的着作,以及贺伯•君德(Herbert Guenther)的翻译作品。阅读或聆听佛法有许多种方式,它们所带来的感受也都有一些差异,但若是从其中找出一个主题来,譬如四圣谛、孤独或慈悲,你会发现它们说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只是文化背景或风格有所不同而已。它们的教诲是相同的,本质也是相同的。

l 你若是充满怨恨,就会用这样的心态去诠释佛法
能够教导的佛法就像一颗珍珠,如同菩提心一般,它也会被尘土覆盖,却不会被尘土改变。如果有人把这颗珍珠拿到阳光下展示给大家看,它还是能引起观者的共鸣。这种法教犹如被藏在漆黑岩洞里的一颗金色铃铛;只要有人把它拿出来摇晃,人们就会听到它的声音。传统认为佛法虽然可以被传递出来,但是你必须具备能够聆听的耳朵才行。有人用三种下同的壶来比喻这件事。你如果像一个底端有破洞的壶,那麽佛法一灌进来就会流出去。你如果像一个装了毒药的壶,那麽灌进来的佛法便可能被你误解而成为有毒的东西。换句话说,你若是充满着怨恨和刻薄的心态,就会基於自己的这些倾向来诠释佛法。如果有个壶是颠倒的,那麽什麽东西也不可能灌进去。你必须觉醒而且敞开心胸,才能听见佛法要教给你的东西。

l 认识自己、研究自己,就是忘掉自己
可以被亲自体证的佛法并不是另一种东西,虽然感觉上好像是不同的东西。人们有一种共通的经验,那就是当你听闻佛法时,它们会跟你的心与脑产生共鸣。你会受到它们的启发,可是你不知道这些法教跟你的日常生活有什麽关系。只有当你面临危机、失去工作、爱人离开你或发生其他的事情时,你的情绪才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这时你可能会质疑四圣谛跟你的生活有什麽关系。你的痛苦是那麽强烈,相较之下,四圣谛似乎显得有点微不足道。创巴仁波切曾经说过,佛法必须亲自体证才行。每当我们面临障碍和问题时,一定会充满着质疑,这时光凭一点哲学上的训练,是不足以为我们所经验到的事带来任何启示的。
这时若能继续研读佛法并且练习禅定,你就会发现你听到的一切法教跟你的生活原来是吻合的。佛法就是去研究当下的真相。只有研究你自己,才能知道什麽是真相。道元(Dogen)禅师曾经说过:“认识自己、研究自己,就是忘掉自己。若是能忘掉自己,那麽一切事物都能令你开悟。” 认识自己或研究自己,意味着喜悦是你自己的经验,痛苦是你自己的经验,解放或通畅的感觉是你自己的经验,而痛苦也是你自己的经验。我们只要有这些东西就能实际体证佛法——原来佛法跟我们的生活是吻合的。

l 佛法从不告诉我们什麽是对、什麽是错
我深深地被昨天布告栏上的引言所震摄,那上面写的是:“日常的实修只是要发展出敞开心胸及彻底接纳的能力,包括所有的情况、情绪及人。” 这句话你可能读过、听过,或许我也提过,但其中的意思到底是什麽?当你在阅读它的时候,你认为你已经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可是一开始实际地去做,就会发现你先前抱持的想法完全被瓦解;你会发现某个你从未领悟到的新鲜东西。每个人对佛法的体认都不同,因此你必须测试它、活出它来,而且要在失业、被情人抛弃、罹患末期癌症时,去体认其中的深意。敞开心胸接纳所有的情况和人,要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也许是最恐怖的一则建议,因此你必须亲自去弄清楚这件事。
有时我们听到的佛法是非常主观的,我们往往以为什麽是对什麽是错都很明确。但佛法从不告诉我们什麽是对什麽是错,它只是鼓励你亲自去发现真相。但传法必须运用语言,所以我们会做出一些声明,譬如我们会说:“日常的实修就是去发展出对情况、情绪及人的接纳能力。”这听起来好像是,如果做不到的话就是一种错误。当然这句话并不是这个意思,它只是在鼓励你为自己去发现什麽是对什麽是错,什麽是真什麽是假。试着以这种方式去生活,看看会发生什麽事。其结果是,你会对你所有的怀疑、恐惧、希望产生质疑。一旦开始照着这种方式生活,时常抱持着:“这到底是什麽意思?” 的感觉,你就会发现事情开始变得十分有趣起来。一阵子之後,你甚至会忘记原先的问题是什麽:你只是继续观照,过你的日子,而你可能会产生传统所谓的洞见,意味着你对真相有了崭新的一瞥。

l 洞见不会让你有“哇!”的感觉
洞见会突然产生,就像你一直在黑暗中飘荡,突然有个人把所有的灯都打开了,於是你发现眼前竟然有一座宫殿,这时你会说:“哇!原来这座宫殿一直在这里!” 不过洞见是非常单纯的;它不会让你产生“哇!”的感觉。它比较像是一直放在你饭桌上的那碗白白的东西,但你却不知道那是什麽。你有点害怕弄清楚真相。也许那是LSD、古柯硷或老鼠药。有一天你终於把手指舔湿,沾了几粒尝了一尝,天哪!原来是盐。没有任何人可以告诉你那是什麽——事情就是这麽简单,这麽明显。因此,我们都有自己的洞见。在我们的禅修中都会出现洞见,也许我们会把它们分享出来。我想我们的谈话就是为了分享彼此的洞见。那种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些东西,是别人不知道的,而这个东西是如此的简单明了。
你永远无法否定亲身体证过的佛法,因为它是那麽直接而真实。若想在传授的佛法与体证的佛法之间穿梭,就不能永远相信自己听到的话,一定要加以质疑。只要能活出佛法来,它就会变成你的道路。
布告栏上的那句引言要说的就是:让心胸保持开放,永远不要退缩,永远不要缩回到自我中心里面。这可不是什麽甜美的格言;它是以伪装成的简单形式来描述最深的道理。你心里可能会想:“喔,永远不要退缩,很好,可这到底是什麽意思?” 显然它的意思不是“退缩就是个坏人”;你们应该已经知道慈悲、友爱、不批判的态度以及接纳自己的教诲,而且也知道不要害怕去做自己。现在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在《禅者的初心》这本书里,铃木禅师说他收到一封学生寄来的信:“亲爱的老师,你送给我的那份日历,每个月都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但是我发现我连二月都进不去。我根本达不到这些话里的境界。” 铃木禅师是在取笑那些利用佛法来使自己感觉不幸的人。还有的人虽然很快能领略佛法中的概念,但也可能利用佛法来助长我慢。如果你发现自己误解了某段法教,那麽这则法教必能显示出你什麽地方出了差错。从某个角度来看,佛法就像是一个无缝的法网。

l 对於种种的教诲,你的感觉是什麽?
你必须用心领会佛法,而不是利用它来获得安全感及慰藉,或是让你那贬损自我、追求完美的习性延续下去。起初你可能发现自己在利用佛法,就像你利用别的东西一样,但正因为这是佛法,所以它会让你发现你在利用它来贬损自己,试图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喔,我的天哪!我是在利用佛法把这个世界变成爱和光,或是变成一个令人厌恶的严酷之地。”
创巴仁波切告诉我们说,如同所有的法王一样,他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如果他的行为不符合做法王的标准就会挨揍,而且必须辛勤地读书。他说他小时候很难搞,所以经常受罚,但同时也很自豪,因为他很聪明。他的老师从不赞美他,他们总是责备他,要他更用功一点;不过他很清楚他们对他的聪慧印象深刻。有一次他准备好要去探访他的上师蒋贡康楚仁波切,他恨不得立刻向上师展示他的聪慧和知识。那天早上天刚刚亮,晨曦透过窗户照射到蒋贡康楚的脸上,仁波切在他身边坐下,蒋贡康楚静默了一会儿,然後问道:“告诉我什麽是六度波罗密?” 仁波切信心满满地把所有的参考资料和不同老师说过的话全都抖了出来。他讲完之後,蒋贡康楚又静默了一会儿,然後说道:“你对这些东西的感觉是什麽?” 仁波切有点愣住了,他说:“我对这些东西的感觉有什麽重要?老师们一向教导的就是这些东西,从一开始就是这麽教的。” 蒋贡康楚答道:“理智上了解这些东西是很好的,可是你自己的感觉是什麽呢?什麽是你自己的经验?” 仁波切说蒋贡康楚一向都是这麽教导他的。他只想知道仁波切在布施、持戒等等教诲上的经验是什麽。这便是蒋贡康楚培养他的方式。

l 不要不假思索就接受别人的观点
在能够教导的佛法上面,创巴仁波切所知的一切是非常清晰明确的,他自己的人生透过这些法教得到了很大的印证,而他一向都希望我们能按照同样的方式来学习。不过他最关切的却是我们能否亲自发现固中真谛,而非不假思索地接受别人的观点。譬如仁波切谈到戒律的事,他说这些戒律都很好,你可以记住两百五十条至三百条戒律以及所有相关的规则,但真正的重点却是要了解这些戒律的真谛是什麽。譬如第一条戒律是戒杀,你也许很清楚这条戒律是怎麽产生的,也知道杀业为什麽会助长自我的固着性,而戒杀能够切断因果回圈等等——这些你可能都知道,但真正的问题是,当杀害的欲望生起时,你必须知道你为什麽会有这种动机?那时心中到底发生了什麽事?不杀将会带来什麽利益?自制又会带来什麽结果?在自制时你的感觉是什麽?它教会了你什麽?这便是仁波切受过的训练,这也是他教导我们的方式。
能够教导的佛法和亲身体证的佛法都在教你如何生活,如何利用你的人生来觉醒,而不是让自己沉沉入睡。如果你把余生都花在认清什麽会让我们觉醒、什麽会令我们入睡,我想你一定会得到解脱的。

認識佛教—幸福美滿的教育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