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宗教?人间影像──我看《流浪神狗人》 分类:交流天地


人间宗教?人间影像──我看《流浪神狗人》

日期:2008-03-31 记者:李志蔷

因为拍片的缘故,走访各地,经常讶异於台湾乡村小镇宗教神像之多。有的雄巨如万丈高楼,有些则隐身社区、庙埕,多半瑰丽的颜色,慈眉善目或虎虎生风,俗艳醒目成了一种特异的风景。

其实岂止乡村小镇,都会区的街弄里,亦到处充斥着基督、佛道、算命、灵修的招贴,和政治膜拜的狂热相互辉映;彷佛一时间,人们全成了躁郁的灵魂;彷佛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人人需要救赎。

是的,救赎之不可避免;宗教之不可避免。行到这般年纪,终能慢慢体会自己能力之极限,还有那求不得之苦。但在神人互动之间,宗教的慰藉究竟是逃避还是纾解?何者又是最适当的距离?也许只有哲学家们才能说得清楚。

电影《流浪神狗人》就有那麽一点企图,去探究当前台湾社会人心与宗教的关系。三组不同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在银幕上交错进行着,同样是对当下困境无所适从者:生产後陷入忧郁病症的妻子,和面对情感无能为力的丈夫;酗酒的原住民夫妻,在努力振作过程中不断的风波;以及四处捡神明收留的边缘罗汉脚,和流浪弃儿之间宛如父子的情感。无论是绝望、荒芜或放逐的情绪,宗教都成了他们最後救赎的力量;却也都隐隐约约呈现了人心的脆弱,和宗教救赎的无能为力。

这是我近几年来,看到最好的国片之一,也是一部有企图心和视野之作。电影的取样和架构,遍及台湾中产阶级、中下阶层和边缘流浪汉;片名《神狗人》涉及神、人、动物三界轮回的宗教暗示;英文剧名godmandog则正念倒念都有三界平衡和前後回文的设计感。这是一个抽象又复杂的议题,很难用影像诠释得通俗而又清楚;这也不是一部为当下年轻人量身订做的青春电影,却是当前台湾社会不可不深思的议题。

苏慧伦和张翰饰演的中产阶级夫妻,该是现代都会文明的代表。忧郁的妻子、为工作事业拖垮的毫无生气的丈夫,不知往哪里走去的婚姻危机,在在都是现代家庭的缩影。尤劳尤干饰演的原住民夫妻,他们努力挣扎、寻找出口的困境,大约也都是台湾耳熟能详的底层社会议题。另一条带着愤怒以及戏谑感的支线,原住民少女Savi和好友张君明的援交现象,也都点出了当前青少年的愤懑,以及他们迷惘的价值观。

但陈芯宜导演终究不是个愤怒青年,她懂得这些束缚和无奈,是无法避免的人间苦;是以在嘲讽现象之余,还能够用幽默来化解。这幽默其实是关怀,是带着眼泪的微笑。就像剧中高捷饰演的罗汉脚「牛角」,用他独特、不合都市人逻辑的方式生活着,奉献着;却像他开着的那台神明车,容纳了各教众神,既俗丽又圣洁,不分日夜奔驰在荒僻的乡野山间,散发出良善与希望之光,并且不经意救赎了许多漂泊不安的灵魂。

漂泊的,当然还有流浪狗。那长期被我们社会物化和工具化的边缘物种,在影片中,却有着比人类更优雅的身姿。也许,从另一个层次和角度来看:一切纷扰都来自人心,是以混淆了所有神、人与动物的界线。若非先将自己安顿妥适,所有的外求和救赎皆属虚妄。

有时候,我也会带着不安的心,四处漂泊旅行。有时候,我也不免好奇,那些庞大的神像之中,究竟含藏着什麽?造神的举措在人类社会中永远不会休止,救赎的追寻也永远不可能停歇。只是那惶惶无措的黑暗之中,必有些幽微的火光,时时刻刻,温暖着那受伤的心灵。

◎作者简介
李志蔷台大机械所硕士。现从事拍片及写作。短片曾获金穗奖,纪录片《浮球》入选加拿大温哥华等多项国际影展,电影《单车上路》入选德国曼汉姆影展、亚洲电影节及南方影展等。文学创作曾获联合报、中央日报、台湾省文学奖、台北文学奖等近三十项。着有《甬道》、《雨天晴》、《台北客》、影像书《流离岛影》等。

聯合文學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