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法小说家夺奖 分类:論文著作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ezio)(美联社)

2008/10/10 08:26 NPO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法小说家夺奖

日期:2008/10/09 19:47
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台北时间9日晚上7点宣布,今年文学奖得主,是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ezio),他的创作生涯超过45年,在台湾也享有一定知名度。


现年68岁的勒克莱齐奥,作品充满人性与多元文化,从拉美、非洲到欧洲元素,都在他的作品占有一定比重,深深吸引评审团,他的代表作包括「金鱼」、「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战争」等。

至於呼声很高的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和韩国诗人高银,不过今年依旧与诺贝尔奖擦身而过;至於明天将压轴颁发的和平奖,热门人选则包括中国人权斗士胡佳、车臣人权女律师尤苏波娃等人。

----------------------------------------------------------------------------------------------

法偶像作家克莱乔 获诺贝尔文学奖

【联合报╱编译田思怡/综合9日外电报导】 2008.10.10 03:04 am




现年68岁的法国小说家勒.克莱乔9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後,在巴黎出席记者会,畅谈得奖心得。 (美联社)

瑞典皇家学院9日宣布,法国小说家勒.克莱乔(Jean-Marie Gustave Le Clezio)获今年诺贝尔文学奖,上次法国赢得文学奖是1985年。他将在12月10日的颁奖典礼上获1000万克朗奖金(台币4580万元)。
克莱乔在巴黎记者会上说,得奖消息传来,他觉得很荣幸,心头阵阵欣喜涌现。他说:「起初,我觉得有点不可置信;接着,有点畏惧,有点欣喜。」询及他是否值得领这个奖,他答道:「为什麽不﹖」

勒.克莱乔1963年23岁时出版第一部小说《笔录》(Le Proces-Verbal),拿下法国重要文学奖贺诺多奖,隔年出版英文版。

代表作 1980《沙漠》

他的代表作则是1980年《沙漠》(Desert),评选委员称赞这部小说,「富含北非失落文化的重要意象,与不受欢迎移民眼中的欧洲形成对比」。并荣获法兰西学院的保罗莫杭奖。

瑞典皇家学院称勒.克莱乔早年即为「热中生态保育的作家,表现在小说《特拉.阿玛达》(Terra Amata)、《战争》(War)、《巨人》(The Giants)等小说中」。

爱旅行 成小说背景

勒.克莱乔1940年4月13日出生於法国南部大城尼斯,他热爱旅行,小说背景可能是伦敦、巴黎,也可能是墨西哥和撒哈拉沙漠。

他1960年代末到墨西哥和巴拿马旅行,与安贝拉印第安人一起生活数月。勒.克莱乔1994年被法国文学评论杂志《阅读》读者票选为「当今在世最伟大的法文作家」,现一半时间住在尼斯家中、一半时间住在墨西哥。 【2008/10/10 联合报】

---------------------------------------------------

文学奖》寂寞大师 让台湾重新认识他

【联合报╱记者陈宛茜/台北报导】 2008.10.10 03:04 am


勒.克莱乔(右)1963年与妻子玛莉娜在巴黎接受访问。当年他才23岁,出版第一部小说《笔录》就获得贺诺多文学奖的肯定。

(美联社)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乔,对台湾读者来说是陌生的名字。皇冠曾在2000年与2006年,出版他的小说「金鱼」与「偶遇」,并未引起注意。拜得奖之赐,皇冠将紧急换上新书腰,重新上市。
皇冠编辑沈书萱形容克莱乔是「寂寞的大师」。他在法国无人不知,在台湾却连法文系学者也未必了解。她认为,克莱乔的写作风格安静而内敛,笔下故事情节简单、人物不多。他擅以白描手法细细描述主角的内心变化,「需要安静下来慢慢体会」,在众声喧哗的台湾书市容易被忽略。

克莱乔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成长。祖先在18世纪自法国布列塔尼移居模里西斯岛,成为英国公民。父亲长年在英属喀麦隆和奈及利亚行医,母亲则是法国人。克来乔生於法国尼斯,由祖母和母亲抚养长大,她们培养了克莱乔对阅读及写作的喜好。

克莱乔拥有丰富的旅行经验。他的第一次写作经验便发生在八岁时,从尼斯坐船到非洲和父亲相聚。为了打发坐船的无聊时光,他写了第一篇故事,异国风情和漂泊气息因此成为他小说的主调。

克莱乔小说常以漂泊不定的边缘人物为主角。「金鱼」描述从小被人口贩子抱走的北非少女,15年在世界各地四处流浪的故事。

「偶遇」则叙述12岁的小女孩娜希玛乔装成小男孩,偷偷登上停泊在自由港的豪华游艇「秘密」,与过气电影制片默格一起展开一段追寻自由与自我的航程。书中娜希玛的医生父亲凯加斯,为个人自由抛家弃女,与克莱乔到非洲行医的父亲颇为类似。

「偶遇」的第二篇作品「安格利?马拉」,源於巴拿马的印第安古老传说。描述印第安青年巴维托从小在城市长大,18岁时决定重回出生地寻找生命源头,最後因为爱人被杀,他杀光仇人後退化为野人。

为「偶遇」写导读的中原大学应用外语系讲师张慧卿表示,克莱乔是说故事能手,读者经常可以在他的小说中「嗅到孤独、沉默、漂流的气息,看到人类对探求生命源头和追求心灵自由的强烈慾望及坚毅力量」。他关心的主题还包括少数弱势民族、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过度膨胀的城市对自然文化的破坏等。 【2008/10/10 联合报】

--------------------------------------------------------------

文学奖》诗意冒险家 瑞典一片掌声

【联合报╱旅居瑞典作家/傅正明】 2008.10.10 03:04 am


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前几天,瑞典学院常务秘书贺拉斯.恩格道尔在接受美联社的访谈时说:世界文学的中心仍然是欧洲,而不是美国,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这种欧洲中心主义在瑞典学院是根深柢固的。

其实在2005年,诺奖评委主席由看重第三世界文学的维斯特伯(Per Wastberg)院士接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瑞典学院内部一种转移「欧洲中心」的倾向。也因此,今年颁奖给法国作家勒.克莱乔(Jean-Marie Le Clezio),我们可以看到评委的「欧洲中心」主义与诺贝尔遗嘱要求的「世界文学」眼光之间一种微妙的平衡。

瑞典学院公布的得奖作家小传一开始就提到:勒.克莱乔的父母和家族与前法国殖民地非洲岛国模里西斯有密切联系,二战後的1948年,他八岁即随父母移居尼日。瑞典学院奖掖的,是这位「新启程的、诗意的冒险和有感官狂喜的作者,在主流文明之外和之下的人性探索者」。

勒.克莱乔获奖,并不出乎瑞典文学界的预测之外,因为他被译为瑞典文的着作有十多本,颇受瑞典读者欢迎。瑞典最大报《每日新闻》文化版10月8日预测可能得奖人,刊出十位作家及照片,其中除了大众熟知的美国作家菲利浦.罗斯、叙利亚诗人阿都尼斯、南韩诗人高银等,这位法国小说家勒.克莱乔也在名单之列。

瑞典学院颁奖给勒.克莱乔後,赢得一片掌声,没有往常发生过的那种嘘声。瑞典笔会主席林奈(Bjorn Linnell)表示称许。瑞典电视台报导中强调他作品中的历史记忆,因「人们不能没有记忆而活着」。女记者称赞作品涉及到许多殖民和後殖民的议题。好几位评论家认为实至名归。 【2008/10/10 联合报】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