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转世後,他前世的修行成果还在吗? 分类:交流天地
转寄 打印 回响 总览 阅读尺

喇嘛网 日期:2009/05/06 NPO  编辑部 报导

活佛转世後,他前世的修行成果还在吗?

卓码天空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一个小孩子如果被认定为是一位转世活佛,那麽,他前世的修行成果是否还保留着?比如说,他的出离心、慈悲心和菩提心是否还保留着?前世具备的某些神通是否还有?这个问题困扰过我一段时间,一直没机会请教高僧大德。这次在上师家里,我却获得了圆满的解答。

  1226日是在玛律康的最後一天,这天下午,在各种活动结束後下山去酒店的路上,我们应邀又去上师家坐了坐。进入上师家的客厅,由於人多,眼看没地方可坐了,上师却向我招手让我坐到他跟前去,我赶紧坐过去。屋子里师兄们七嘴八舌,比较嘈杂,我边吃零食边向上师请教了上面这个问题,上师的回答可让我长了不 少的见识!
   
上师指出,这要看他是什麽活佛。

如果他前世圆寂时尚处於加行道(现在的大多数活佛是这样),那麽,这将有两种可能,第一,如果他前世愿力足够,在投胎转世後,出离心、慈悲心(包括神通)会保留一部分,但并非和前世圆寂时一样水准,只是,他今世会渴望出家修行,只要再继续修行,很快可以全部回来,这几乎就相当於在前世修行成就基础上 继续修行。

但如果因各种原因他没有继续修行,依然会退转。第二,如果他前世愿力不足,那麽,当他投胎转世後,道心就完全退转了,他会成为一个普通的俗人,不过他会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可能相貌很端正,可能各方面(学习、工作等)会比较顺利圆满,甚至会很富有或很有权力(而且,可能依然保留有部分神通),但不排除他会干坏事(上师曾讲过他所知道的一位转世活佛利用神通经常干偷盗之事),有的甚至成了凶残的魔(参见《强迫他人下跪磕头会给自己带来严重果报》)。

  如果他前世已经见道(比如,前世已经证到初地菩萨以上——这样的活佛现在很少),那麽,他再投胎转世(属於乘愿来度众生,能自主投胎,即,在圆寂前就能选择好到哪户人家去投胎)就完全不会退转,前世的所有修行成果都保留着,今世的修行,就完全以前世的修行为基础,只要精进,成就自然比前世要高。上师特别强 调,所谓的活佛,是汉地对藏传佛教修行者的转世者的称呼,绝对不是活着的佛的意思,不可盲目崇拜。(博主注:这两段不是当时上师的原话的再现,而是有部分发挥)

   
那麽,什麽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呢?
   
密宗修学上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和修行道。资粮道就是消除业障,积累资粮。我们能够发出愿、行菩提心,那个时候我们才算进入资粮道。通过资粮道才能进入加行道,加行道就是修加行,就是准备证悟空性、证悟真相、证悟真理的这些基础的方法。通过加行道的修法明心见性了,你才算进入见道。见道以後才有修行道, 通过修行道才能成佛。在没有明心见性、证悟空性之前,无论修什麽法都是前行;证悟本性以後,无论修什麽法都是正行(达真堪布语)。

发了真正菩提心还只是资粮道的凡夫菩萨,资粮道有三品,前资粮道、中资粮道、後资粮道。然後才能够转入加行道,加行道有四个层面:温(暖)加行道、顶加行道、忍加行道、胜法(世第一谛)加行道。然後才能够转入见道,见道的同时,才得到一(初)地菩萨的果位,在这之前连圣者都不是。
   
   
《菩提道灯论》释五道时说:
    “
下、中二类根器的人,最初学佛之时,先示以佛法之基础,然後使之启发行、愿二种菩提心,然後教以精勤集聚福慧二种资粮。如是教示资粮道的教法。这样努力,渐次契证诸法空性,就能进入加行道位了。然後证入初欢喜地等见道、修道及究竟道等阶次……”

资粮道

   
一个具有(大乘)种性之人,最初发了大菩提心之後,向上师求得口授(修习福慧二行),乃至未得智慧暖相之前,这一阶段之善行努力统名为资粮道。在这个阶段中,行者之修行体验可以分为四个重点:欣乐佛法,增上意乐,实际体悟和心有所得。为什麽叫做资粮道呢?这是因为要使行人成为堪能产生证悟暖相之法器而修福 慧资粮,所以叫做资粮道;又与解脱相应,为诸善法根本,故名资粮道。在这个阶段中,菩萨致力於十二种法要之修持:即四念住,四正断和四神足。

四念住是:身念住——以正念观察身体。
              
受念住——以正念观察六尘六识之感受。
              
心念住——以正念观察此心,
              
法念住——以正念观察(心所思法)。
   
这是小资粮道(初阶)时,所着重修持之法。
   
四正断是:令已生起之恶法速疾断除,
              
令尚未生起的恶法或罪业不要生起。
              
令未生起的善业能够生起,和
              
令已生起之善法增长。
   
这是中资粮道(中阶)时,所着重修持之法。
   
四神足是: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和观三摩地。
   
这是大资粮道(後阶)所着重之修法。(博主注:各位师兄可以自己判断自己是否已经进入了资粮道,是在前资粮道、中资粮道还是後资粮道)

加行道
   
加行道是在资粮道究竟以後之进一步阶段。此时能证悟四圣谛法及其随顺决择之四支分。此中有四位:即暖、顶、忍、世等一法等位。为什麽名为加行道(或相合道)呢?那是因为此阶段之行人能契合真谛之证悟的缘故(或邻近真正见道位之前阶之故),所以叫做加行道(或相合道)。在暖位和顶位之时,会具足五根:即信 根、精进根、正念根、三昧根、智慧根。在忍位和世第一法位时,则会具足五力:即信力、精进力、正念力、三昧力和智慧力。

见道
   
见道者,是在世第一法位之後,以止中修观四圣谛,因而生起同等之胜观,如观苦谛时,生起(对现世之满足)知苦法之忍相,对苦之事实知其为真法之智 慧,对苦谛引生进一步之推广了解(知色界、无色界亦是苦相)之智慧,对此苦谛认知其确为真实之认知。每一圣谛皆有四种观察,故总其为十六种心刹那之觉智和顺忍。
   
为什麽叫做见道呢?昔所未见之圣谛,如今已见故名见道。在此位时具有七觉支:正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乐觉支、轻安觉支(或清净觉支)、三昧觉支和平等觉支。

修道
   
修道位是指在见道位以後,迸而获取之各阶位。此又可分为世间(修)道和出世间(修)道两种。初项,世间修道者(是指住於此位之菩萨,仍旧修习)与世间共之色界初、二、三、四禅和无色界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等四定,需要修习这些禅定的作用有三:
   
(一)降伏修道位所断舍之诸烦恼故。
   
(二)成就四无量心等殊胜功德故。
   
(三)为出世道(之修行)作基依故。

出世间修道:这是指缘于二种智慧之随顺修习止观法。见道时,四谛中之每一谛皆各有忍法和智法四种合成,四四一十六位,其中八位属於忍法,中八种属於智法,为修道位所属,计四禅定,无色界之(初、二、三)定及四无量心等,依彼而修习之止观也。若为契悟法性而修观者,则属於法智,若为证入智慧而修观,则为悟 智。非想非非想处定之识蒙昧不明,所以属世间定摄(不能用於修道)。何以故名为修道?于见道时之真如悟境数数修观(使增上广大),故名修道。此阶段具足八圣道分: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究竟道
   
究竟道者即是金刚喻定(或喻如金刚三昧)确知以後,无复再生(於轮回),或知无生之自性。金刚喻定者即是超过修道位之最後阶段,为相合道及障碍道之总集也。此三昧无有任何障碍,坚实、稳固、一味、遍满,喻似金刚,故名金刚三昧。无有障碍者,世间各种违缘不能动也;坚实者一切诸有不能坏也;稳固者,诸妄念 不能动也;一味者,其相一味也;遍满者,缘观一切所知法之总相真如也。得此三昧後,以证悟四谛之胜智抉知,从此无复投生於轮回,烦恼集谛之因已断尽故。

知无生者,以证悟四谛之胜智缘观苦果已尽,无复再生苦果故。或简曰,因已消尽,无复再生果故。此究竟位具足无学位之十法:即:无学正见……乃至无学三昧等(八种无学正道,以及无学解脱及无学正智)(合共为十)此十种无学法者皆属五种无漏蕴法所摄。(例如,无学)正语、正业、正命三者属戒蕴摄;(无学)正 念,正定属定蕴摄;(无学)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属慧蕴摄;正解脱属解脱蕴摄;正知及解脱智则属一见蕴摄也。

http://club.fjdh.com/12624/viewspace-86471.html

 





  

即時法訊:
利美園地:
慈智部落: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