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之大悲心初探 分类:經續解析
转寄 打印 回响 总览 阅读尺

菩萨之大悲心初探

 

 

修学大乘佛法,经中常会提到所谓的「三心」,即:「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以无所得而为方便。」[1]意思是:菩萨在成就上求下化的过程中,所实际从事利益众生的善行如布施、忍辱、禅定等行为,皆需以「菩提心、大悲心、般若智慧」的基本立场为前题以为开展,如此才能成就无上的菩提道。其中「菩提心」可说是大乘法门的重心,很多经典也都赞叹发菩提心的功德;因为有了菩提心就可称为菩萨,往後便能一步步地迈向菩提道利益诸有情。然而并非发了菩提心的人,就即时成为圣人的,这还得经过一番的努力才行,否则极易因为环境的关系,或个人烦恼无明所使而萌生退意成为「败坏菩萨」[2]。所以在菩萨艰困的修学过程中,则少不了一强而有力的动能作为初发心菩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依持,使其在困厄的环境中仍能勇敢的迈进不懈。而这个动能就是笔者此处所欲探讨不共二乘之──「大悲心」!

由於大乘佛法的修学,乃紧系着大悲心量的增胜而逐渐扩展,并以此而普泽一切有情的众生。且由斯坚固本身所发的菩提愿,进而维持佛法的延续。以是故,才会引发笔者探讨「菩萨大悲心之殊胜」的兴趣。不过对於初学的我而言,由於所学有限,所以仅能作粗浅的探讨,希望藉此机会能对菩萨的伟大行谊有一正确的些认识。

本文以探究菩萨悲心何以殊胜之处为主,但约略地着墨世间一般的怜悯心、及二乘悲心的概况。篡文不局限於某经或某论,而采广泛的方式进行,由於范畴不定,故铺陈中难免有遗珠之憾。不过,希望藉由探述中,多少阐扬了菩萨之所以为人尊崇、敬仰与效法的理由。

文分八段,除前言,第二段做大悲的定义,给予别释。第三段,分别就世间及二乘者的悲行,具体的提出一些例子或依据,探讨一般悲行的行为表现,赞叹其行为但不认同其心态。第四段到第六段分析菩萨的大悲心,细谈菩萨上求下化的过程中,生起大悲心的方法及大悲心与六度的融合之具体实践,做一系列大略的探讨。第七段将悲与大悲探讨的结果,做一个总归分类便利阅览。末後结语,笔者做简单的感想後语。

 二、 大悲之定义 

   (一)何谓「大悲」

首先,了解佛教对於「大悲」的定义为何?

「大悲」,梵语 mahakaruna。即指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痛苦的悲心,且无疲倦之感。[3]如《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一云:

 

复次,拔济有性增上苦难,故名大悲;谓从地狱、傍生、鬼趣大苦难中拔济令出,安置人天喜乐等处。

复次,拔众生出增上淤泥,故名大悲;谓有情类没在慢恼大淤泥中,授正法手拔之令出,安置圣道及道果中。

复次,授诸有情增上义利,故名大悲;谓教众生断三恶行,修「三妙行」[4],种植尊贵富乐种子感得尊贵大富乐果,形色美妙,众所乐见,肤体细软,光明清净。或为轮王,或作帝释…,或复种植三乘种子,引得三乘菩萨涅盘,如是皆由大悲威力。[5] 

菩萨的大悲是广泛普及於一切众生的,对於沉没在三恶道之苦难众生,或烦恼炽盛的有情众生,皆欲拔济之令置安稳处;更而引导有情,断一切不善之身、语、意三业,修三清净之善行,以趣入圣道。又《成实论》所载: 

菩萨见众生苦,为尽此苦勤修精进。又於无量劫修习所成,故名大悲。

又以智眼见众生苦,决定发心要当除灭,故名大悲。

又多所利益故名大悲。亦无障碍故名大悲。[6] 

有情所处的环境充满着「苦」,不过,众生颠倒无知以苦为乐。故菩萨为了让众生知苦离苦,於是发心当灭除众生之苦,更而精进为道勤修广学,以利益众生。

 

 

藉由悲与大悲的探讨了解到,悲心的本身由於心态的差异而有了高低优劣之分;胸襟与气魄的不同勾勒了悲与大悲的分野。

佛法的修学重视的免不了是发心的动机,动机的不同,趋向自然就有差异。在赞叹菩萨殊胜之余,我们当有所了解,菩萨的修学并非一蹴可及,他虽是本着拔济众生的悲愿而迈前,但本质上不是为了炫耀己能而起修,更不是以大乘的立场,责斥二乘低贬世间。反而是以慈悲的心境引导二乘、关怀世间,包容体量所有的不圆满。因为,菩萨修学的历程中,这些缺憾都是必经的过程。从这些深刻的体验里,方能粹炼出菩萨宽阔的心胸,与更强固的菩提愿。

从探索中,更看到大乘菩萨的慈悲表现,也感受到其无我平等同体大悲的精神。菩萨的殊胜就在於以超然的大悲心,深入不圆满的颠沛环境中,了解有情、进而拔济有情,以不舍众生的心情,而生生世世扶习润生,全心全力为有情众生的生死苦迫而回入娑婆,成熟自身、成熟众生。希望藉由此次的探讨,能以此自我警惕与期许,更让我们一起共同效法大乘菩萨的精神与行为为己任!

菩萨之大悲心初探初探菩萨      修习禅定不生长寿天的善巧方便 

 

结 语



主持人
张旭吉



  

即時法訊:
利美園地:
慈智部落: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