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慈悲」观念 分类:論文著作
转寄 打印 回响 总览 阅读尺

喇嘛网 日期:2009/08/14 NPO  编辑部 报导

大乘「慈悲」观念(Mahayana compassion) 

慈悲为本,是大乘佛教的心髓,表达了佛教的真实内容。经上一再说到:「大悲为上首」,菩萨的精神重在慈悲的流露,而慈悲的具体行为是利他。菩萨发心行菩萨道,要如何长养慈悲心?菩萨的慈悲与凡夫、二乘人有何不同?一般学佛者常会说自己如未先度,如何度人?菩萨为什麽愿在生死苦海中,不急求自度,而积极的去利益众生。菩萨如何以慈悲心去行六度万行,并从利他中完成自利?以上这些问题将会在本文中,略加探讨。 二、 慈悲之定义 

慈与悲,本来是各别的言语,那两者的含义为何呢?慈是巴利语m e t t a,梵语m a i t r i(m a i t r a)的译语,这个原语在语源上是代表朋友、亲密的人。悲是巴利语及梵语k a r u n a的译语,这个原语在语源上是代表哀怜、同情、温柔、有情。那麽慈与悲的差别是什麽?如《大智度论》卷二十所云: 

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1]

结 论 

慈悲利他是大乘佛法的特色,所谓利他行即是以大慈悲心,护念一切众生,以般若方便力,救度一切众生,令众生从烦恼痛苦中,得到自在解脱。可见真正以慈悲利他的菩萨,不一定先要求自身的解脱,在解脱自利之前,同样可修利他行的。我们必须认清名符其实的菩萨,是伟大的!最伟大处,就在他能不为自己着想,以利他为自利。伟大的,这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宏扬大乘佛法,景仰佛陀的圆满,菩萨大行的伟业,虽要经历久劫修行,或者暂时中止进行,但一历耳根,万劫不失,因缘到来,终究要从此成佛的。成就不退的菩萨,虽说不会太多,然有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自有能真实发菩提心。有信愿,慈悲,空性胜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锻链身手,从头出头没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萨行而随喜的,景仰的,学习的,都是人中贤哲,世间的上士。有积极利他,为法为人的大心凡夫,即使是败坏菩萨,也比自了汉强得多!这种慈悲为本的人菩萨行,浅些是心向佛乘而实是人间的君子──十善菩萨;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间的大乘正器。从外凡、内凡而渐登贤位的菩萨,没有得解脱的自利,却能为一切众生而修学,为一切众生而忍苦牺牲。渐学渐深,从人间正行而阶梯佛乘,这才是菩萨的中道正行。真能善循菩萨的悲智,有菩萨的风格,理解菩萨的利他的真精神,那里会如丧考妣的急求己利?

佛教的利他真精神,被束缚,被误会,被歪曲,这非从根救起不可!这非从菩萨道的抉择中,把他发挥出来不可!这才能上契佛陀的本怀,下报众生的恩德。所以菩萨从利他中来完成自利,这才是佛法慈悲利他的最高精神表现。[24]

喇嘛网利美园地-慈悲与智慧对人间的重要性

喇嘛网利美园地-慈悲与菩提心    顶果钦哲仁波切

菩萨慈悲利他之探讨

 慈心三昧- 大乘菩萨修慈悲行的根本- 善观。善护念- Yahoo!奇摩部落格

喇嘛网利美园地-你可以更慈悲  顶果钦哲法王   

喇嘛网利美园地-心灵之歌—心的真相 

喇嘛网利美园地-四无量心

大乘的「慈悲」观念──三种慈悲

谈起大乘思想的特色时,第一个令人想到的便是慈悲,大乘的兴起等於慈悲思想的兴起,慈悲思想的兴起也等於说是菩萨思想的兴起,因为慈悲就是菩萨的本质。

《大般涅盘经》︰「慈有三缘,一缘众生,二缘於法,三则无缘。…众生缘者,缘於五阴愿与其乐,是名众生缘。法缘者,缘於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无缘者缘於如来,是名无缘。慈者多缘贫穷众生。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若缘众生则不缘佛。法亦如是。以是义故,缘如来者名曰无缘。世尊!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曰众生缘。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

《大般涅盘经》这段话旨在说明,依三类因缘而有三种慈(悲)︰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和无缘慈(悲)。三种慈悲说明行慈悲的根据,当中最高者自然是无缘慈悲。下面我们便一一叙述三种慈悲的内涵。

2.1 众生缘慈悲

《大般涅盘经》︰「众生缘者,缘於五阴愿与其乐,是名众生缘。」又说︰「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曰众生缘。」7

所谓「众生缘」是以众生为因缘,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就众生作为一存在的个体而言,一是从众生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来说。就前者而言,众生具色受想行识等五阴,就众生身(色阴)、心(受想行识四阴)两方面来予以安乐,这叫做众生缘慈悲。另就众生之间的关系而言,自父母、妻子、亲属等关系,来行慈悲,这种以亲属关系为依据的慈,也叫众生缘慈悲。

众生缘慈悲,可以说是基於「人之常情」而起的慈悲,着重一般身心苦乐的解脱以及父母、妻子、亲属等人伦关系。儒家「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与众生缘慈悲的心理动机相近,然而也不能遽以论断儒家之仁只局限於众生缘慈悲,例如孟子子也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篇上)张载也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这些都是儒家能够扩充仁爱之心超越家庭本位而普及众生及万物的例证。然而起於人之常情的慈悲或者仁爱,就佛家看来也极有可能会囿於「人情之私」,或者局限於家庭本位,或者随顺个人好恶,而未能大公无私平等地予一切众生乐,拔一切众生苦,所以众生缘慈悲很容易有其限制。

2.2 法缘慈悲

《大般涅盘经》︰「法缘者,缘於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又说︰「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

「法缘」是以法为缘的意思,这「法」字一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众生存在之个别差异性,一则是指缘起法。这两种含义并但不是不相干的,反倒是应该紧密地结合起来一同观之的。视每一众生为个别独立的个体,重视个别众生殊异的苦,视之为如同己受般应立刻予以解决的迫切问题,绝对不以个人或者特定人的幸福为优先,也不以大多数人的幸福为理由压抑个众生的利益。所以伦理学上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或者为我主义(egoism),都在被反对的行列中,这样的思考隐含了佛教一项重要的观念:众生平等。因为众生平等,所以没有任一众生高於他者。然而这样的观点是源自於缘起法,因为一切众生莫不因缘而生,是以众生之间只有因缘的不同,没有贵贱的差别,所以众生是平等的。

是以自众生平等的角度,法缘慈悲强调只要是众生所必须的,可以免除痛苦的,能得安乐之一切资具,都在法缘慈悲所布施给与的范围之中。这也就是说,法缘慈悲所施与的事物是无有限制的,对所施物全然没有任何悭吝不舍。本生经中那些布施无极完全舍己从人的故事,连自己的全部财产乃至妻子和自己的性命都可布施出去,便是因为此一慈悲的缘故。

由於法缘慈悲的布施对象,并不是由「推己及人」或者「亲亲而仁民」,这种向外辐射的扩充方式来实践,实行这种慈悲者,心中并无父母、妻子、亲属等亲疏之别,而是就「诸法缘生」的角度,视众生平等无差,以一种无差别的态度来对众生与乐拔苦。

「诸法缘生」的意思是指存在的一切诸事物以及生命,都由无限的因缘而起灭,一切存有彼此互为因缘、互成因果,在无限的因果轮回之中,每一众生在无限时空中,或为亲子或为怨敌,然而不论亲子或者怨敌,怨亲之间仍有着一看不见的因缘缠绕彼此,所有的因缘乃支?「存有」之为此时此刻之「存有」的条件。是以自因缘观来看,怨亲是平等地与「我」相关连的,是以众生不论是怨是亲,对行法缘慈悲者而言,都需平等相对,不能有所差别。但若就孟子的观点来看,这样的慈则是近於他批评为「无父」的墨家。

2.3 无缘慈悲

《大般涅盘经》︰「无缘者缘於如来,是名无缘。慈者多缘贫穷众生。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又说「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

「无缘」同样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以「如来」为缘,一是无任何法相差别可缘,这二者依然必须合起来说。相对於众生缘慈悲与法缘慈悲之「有所缘」的慈悲,无缘慈悲就是「无所缘」的慈悲,但无所缘倒也不是绝对没有任何因缘,而是不以差别的法相作为因缘。既然不以法相为因缘,那便是以实相为因缘。实相是什麽,就《大涅盘经》的说法,实相就是空性就是如来,所以「无缘」实际上乃是以如来为因缘。

一般慈悲的对象是贫穷众生,对於贫穷众生与乐拔苦称之为慈悲﹔无缘慈悲其慈悲是以如来为所缘,但如来是觉悟者,永离贫穷痛苦,早登极乐境界,何以能够与乐拔苦?没错!正因吾人为不能对如来与乐拔苦,是以对如来行布施慈悲之时,实际上等於无任何慈悲可行,而众生正是尚未证悟的如来,因此对众生行慈悲时,是以众生的如来本性(佛性)为缘,因此就是「无所缘」,故不可以说是在行慈悲。换个角度来说,无缘慈悲就是以「空」为缘,「空」是不可执取的,因此无缘慈悲就是不执着於法相(存在的差别相)以及如来和众生的差别相,乃至不可存在慈悲的意识而行慈悲。所以无缘慈悲是超越了慈悲、超越了道德动机以及目的的慈悲。

无缘慈悲是放弃了慈悲的意识来行慈悲,是扬弃施者、受施者、所施物的分别,以三轮体空的精神来行慈悲13。以无缘慈悲来行慈悲,没有施者的傲慢,去除了受施者的亲疏分别,也不会吝惜所施之物,甚至连行慈悲这个行为都不存在意识当中,这样的慈悲正是大乘佛教慈悲观念的最高境界。

如果说一般人伦道德可归属众生缘慈悲,它是以人伦关系为条件的慈悲﹔法缘慈悲则不是以人为本位,它是以存在的众生为对象,肯定法相差别为前提来行众生平等的慈悲。至於无缘慈悲则是破除一切法相差别,除去慈悲的意识来行慈悲,就如《金刚经》中一再强调的︰「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14又说「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15无缘慈悲的基础,是由於观察到诸法实相(tattvasya lakSaNaM)=空(ZUnya)=如来(tAthAgata),而起的慈悲。龙树在《大智度论》中说︰「无缘者,是慈但诸佛。何以故?诸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依止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知诸缘不实颠倒虚狂诳故,心无所缘。佛以众生不知是法实相,往来五道,心着诸法分别取舍。以是诸法实相智慧,令众生得之,是名无缘。」16

这里肯定无缘慈悲是诸佛所具之慈悲,因为诸佛之心不住着於任何一法之中,不论是由因缘造作而有生灭的有为法(saMskRta-dharma),或者非因缘造作而无生灭的无为法(asaMskRta-dharma),也不论存在於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三世一切诸法,诸佛知道知道一切差别的诸法,皆因众生不实颠倒虚狂诳的执着方才显现,因此诸佛心无所缘,毫不执着於差别对立。诸佛真正的慈悲,并非救助众生此时此刻的痛苦,而是要令众生了解众生的痛苦之根源,是源於不知诸法实相,是由於无明而有轮回五道的痛苦,是因为众生心执着诸法差别,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乐其所乐,苦其所苦,才会有这无穷无尽的痛苦。诸佛的慈悲,乃是要彻底解决众生痛苦的根源,开启众生了知诸法实相的智慧,而实相=空相,因此诸佛的慈悲又称为无缘慈悲。

 

大乘慈悲观念与孟子恻隐之心之比较



主持人
顶果钦哲仁波切. 释大律.郭朝顺着作



  

即時法訊:
利美園地:
慈智部落: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