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宗派三宝的观点 分类:交流天地
转寄 打印 回响 总览 阅读尺

喇嘛网 日期:2009/08/20 NPO  编辑部 报导

佛宝

具有下面的八种功德﹕(一)、无为体,(二)、任运成就,(三)、不依他缘而知,(四)、智,(五)、悲,(六)、 力,(七)、自利,(八)、他利。

其中第一,一切有为法随着 因缘的聚散,而有生、住、灭等现象的变化﹔因此诸法的本 性是空寂的,无为的。佛陀已经圆满证得了无为法性,所以是「无为体」。第二、佛陀已经息灭了一切的分别,和人为 的勉强造作﹔所以利生的事业「任运而成」。第三、佛陀不必假借语言概念和因明的思惟,单凭他内证的自然智,就能现观一切法﹔所以是「不依他缘而知」。第四,佛陀具有,现观如所有性的「智」。第五、佛陀具有,以自己所悟的真理对众生开示的「大悲」。第六、佛陀具有,双运悲智而说法,令所度有情断除烦恼的因和苦果的「力」。第七、指前 面三种属於「自利」的功德。第八、指後面三种属於「他利」的功德。究竟一乘宝性论云﹕「无为及自然,不依 他而知,具悲智及力,唯佛利自他。」

法宝
法宝具有下面的八种功德﹕(一)、不可思议,(二)、无 二,(三)、无分别,(四)、清净,(五)、显现,(六)、对治,(七)、何法离贪,(八)、以何法离。其中第一,以分别心推求四边,了不可得。法性不是言诠思量的境界,而是圣者 三摩斯多的境界,所以是「不可思议」。第二、断尽了有漏的惑、业,就是「无二」。第三、断除了惑、业的根因--增益万法为常、乐、我、净的执着心态,就是「无分别」。 第一种是属於自性清净法身的功德,第二和第三种则是属於离垢清净法身的功德。第四、道谛的本身可以「净化」烦恼 和随眠﹔第五、道谛能「显现」诸法的真实性﹔第六、道谛具有遍除三世无明的「对治」作用﹔所以道谛就像太阳一样。第七、指前三种属於「灭谛」的功德。第八、指後三种属於「道谛」的功德。究竟一乘宝性论颂云﹕「不思议无二,无分净现对,依何得何法,离贪二谛相。以灭道二谛,并摄离贪性,应知彼依次,各具三功德。」论颂中虽然只说灭、道二谛是法宝,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里所说的二谛,是指大乘的灭谛和道谛﹔而且其中的道谛就是大乘的见、修二道。
因为论释上说﹕「得此灭苦如来法身之因,即见、修二道之分别智。以(道谛具有)三种随顺法(净、现、对)故,当知 如日。」

僧宝

僧宝就是,任何应具有下面四种功德的不退转菩萨。(一)、知如所有,(二)、知尽所有,(三)、内智观见,(四)智见清净。其中第一、大乘不退转菩萨,灭除了人、法二 种我执,证悟无我的真如实性﹔所以是「知如所有」。第二、大乘不退转菩萨通达了﹕自己所见的真如法性,对於一切有 情都是平等无差别的﹔所以是「知尽所有」。第一种功德是指,对法性本身的了悟﹔第二种功德是指,对法性所依万法 的通达。第三,大乘不退转菩萨,以不共二乘的出世智慧,
如实照见(如所有、尽所有),就是「内智观见」。第四、大乘不退转菩萨,净化了烦恼障和所知障﹔所以是「智见清净」。究竟一乘宝性论云﹕「如实与如量,智见清净故,具慧 不退众,有无上功德。」
有人见到论颂中的佛宝和法宝都有八种功德,因此主张﹕僧宝也应该具有八种功德。那八种呢﹖前面三种功德照旧,从第四种「智见清净」功德中再分出,脱离染(烦恼)障、 着(所知)障和卑劣障的另外三种功德。第七、前三功德属於「证分圆满」的功德。第八、後三功德属於「断分圆满」的 功德。这种说法虽然也有道理,但是并非论颂的本意,所以 我不采纳。

暂时的皈依

宝性论颂云﹕「依能调所证,弟子为三乘,信三供养等,是故说三皈。」意思是说﹕因为三乘各有所需,为了满足这三种需求,所以世尊就对三乘道的六种补特伽罗,说三种不同的皈依。


关於三皈依,大、小二乘有一种共通的说法,那就是﹕
「佛陀是两足中最尊贵的,所以安立为佛宝﹔涅盘是离欲法中最尊贵的,所以安立为法宝﹔僧众是一切团体中最尊贵的,所以安立为僧宝。」可是这个说法和颂文的意义不同,所 以一定会有人产生疑惑。为了去除这种疑惑,於是无着在颂 文的前面,先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依何等义,为何等人,诸佛如来说此三皈﹖」并且在颂文的後面作了会通性的解释﹕「已经入道和尚未入道的两种大乘补特伽罗,都一心 一意地想圆成正觉﹔为了对他们开示,两足尊的佛陀是三皈 依中最殊胜的,所以安立佛宝为大乘皈依的主要对象。同样的,已经入道和尚未入道的独觉乘和声闻乘等四种补特伽罗认为﹕法宝和僧宝可以成办自乘的道业﹔为了对他们开示离欲尊的法宝和众中尊的僧宝的殊胜功德,所以就分别安立法宝为独觉乘的主要皈依对象,僧宝为声闻乘的主要皈依对象。」


或许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三乘种性不是同样的皈依三宝吗﹖为什麽要分别为三乘设立三种不同的皈依呢﹖」答﹕「从因位上讲,虽然三乘同样的皈依三宝,但是证得的果位却不相同。为了引导中、小二乘的行者,次第转入大乘,所以才方便设立三种不同的皈依。」有许多人把宝性 论的这一颂判为不了义,这是因为不了解论意的缘故。月称三皈依七十颂云﹕能仁之三身(佛),涅盘(法)及四双(僧)。」这种说法和前面是相同的。 (注﹕宗喀巴在宝性论之後,引用了月称的着作,这表示﹕大乘的唯识和中观二宗,对三皈的看法是一致的。)

唯一的究竟皈依
问﹕前面说暂时的皈依有三种,那麽究竟的皈依呢﹖」
答﹕「究竟的皈依只有佛陀。」问﹕「如果只有佛宝才是究竟的皈依,那麽岂不是缺了法宝和僧宝吗﹖」答﹕「不会的。因为佛陀心续中的灭谛和道谛就是法宝﹔而且因为佛陀圆 满证得了法身,三乘的僧众才能获得究竟的成就。」宝性论云﹕若依於了义,唯佛是皈依,牟尼具法身。故僧亦究竟。」宝性论释云﹕「因为不生不灭的牟尼佛,具有最极清净的灭谛和道谛--离垢法身。」,这和前面的说法也是一致的 。

释名
问﹕「为什麽佛、法、僧被尊称为三宝呢﹖宝性论云﹕「世稀有无垢,具力世庄严,最胜及不变,是故名为宝。」

摘录华冈佛学学报第八期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三宝释义



主持人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三宝释义-陈玉蛟译



  

即時法訊:
利美園地:
慈智部落: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