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在汉藏佛学中宗教实践上之心理功能 分类:經續解析
转寄 打印 回响 总览 阅读尺

喇嘛网 日期:2009/08/20 NPO  编辑部 报导

《现观庄严论》说﹕「发心为他利,欲正等菩提。」大 乘佛教以救度众生离苦得乐为职志,这是宗教精神的最高表 现。然而,济度众生需要渊深的智慧,广大的悲心和坚强的 意志,而这些条件只有成了佛的人才能完全具备。因为,只 有佛是知、情、意三方面都达到究竟圆满的理想人格。因此,为了普度众生,一个真正的大乘菩萨必定会由衷地发起“ 为利众生愿成佛”的意愿。有成佛意愿和决心的菩萨,将不再画地自限,以三界安乐和个人解脱的德能为满足,眼光自然远大,胸襟自然开阔,积极修习戒、定、慧三学,自我节 制、训练、涵养、提昇、开展、广学利益众生的一切世间学问方法,乃臻於尽善尽美的正觉境界。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其实,大乘菩萨初发心欲成佛和儿童、学生盼望将来成为教师、医生、工程师、总统的心理 成份是一样的。尽管二者的理想不同,意解的层次不一,但 基本上对未来都产生了一个共同的心理现象----对未来意象 角色的自我设定和期许,即欲求。因此在下文中,笔者将试 以涉及未来的心理学的观点,略论发心在宗教实践上,所具备的心理功能。


心理分析的理论指出,一个人目前自我的种种植根於过去。但是人格、智识、和能力的自我锻链和发展,却受另一因素所影响 ,那就是艾克森(Erikson)所谓的「预期的自我」的形成。


因为当我们认同并选定一个未来的意象角色时,自然会产生 一种欲求、向往及模仿的心理,而此种心理将或多或少地,视其强弱程度而定,影响到目前的行为,使我们的所作所为 符合心理的欲求。如果没有这种未来的自我意象来联结目前 的行为和未来的远景,则人类所有的活动,将仅限於对当前外界刺激的机械式的回应而已。这将使人满於现状,得过且过,庸碌一生。辛革(B.D.Singer)在「未来中心的角色意象」一文中,曾引用社会心理学家高登(Gordon)和吉根(Gergen)的话说﹕许多的成长,乃因有自我意象的存在,并由於它的帮 助而产生﹔因为此意象协助我们把目前的眼光带入未来 的视界。」


此外,也引用艾克森的话﹕在童年的早期, 儿童便试着去理解他们未来可能的角色, 或者试着知道什麽样的角色值得想象,值得学习﹔这将使他们 ( 潜移默化, 无形中 ) 突破自己的能 力范围而达到未来可能的结果。」

为什麽「预期自我的形成」有助於自我的成长呢﹖因为
社会心理学家福兰克(Frank)曾提示﹕「欲使目前的生活具有意义,则对未来深怀希望是必要的,因为它会产生回应的影响,来推动我们目前的生活。眼光愈远,愈会表现出圆满的行为,而把目前当作趋向未来目标的途径。」(注65)而且 职业社会学家罗森伯格(Rosenberg)认为﹕「一个人极易把 未来的职业地位,溶入目前的自我意象中。譬如﹕设想自己 是未来的医生、教师或工程师等﹔渐渐地,他就会发展出作为这种从业人员必备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因此,当一个人认同了某一职业、地位或人格角色的价值,并以此意象角色对自己作未来的期许,那麽这种对「未 来意象角色」作自我期许的心理,便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作 用,推动他发展出该角色必备的知识和行为。换句话说,模仿装扮某一角色,会使我们无形中接受并学习该角色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态度,这将有助於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促进自我的成长。


「预期的自我」的理论,虽然属於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但是笔者发现,它可以用来对大乘发心作心理学上的诠释。


因为“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发心,基本上就是以佛----无上菩提作为预期的自我而产生的。


当一个佛教徒意识到世间的无常,理解到生命现象的虚幻不实,以 及生命内涵可以无限制地转化和提昇之後,他开始依教奉行,认真地修习解脱道。在听闻思维大乘佛法的过程中,他进 一步了解独自解脱是不圆满的,因为个人不是宇宙中的一个孑然独立的个体,他与芸芸众生的关系密不可分,甚至於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都可能曾为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既然是这样,因此当他目睹往昔的父母亲人沉沦三界中受苦,心中自然会涌现出一股欲使人众生离苦得乐的冲动。然而要如何 才能使众生离苦得乐呢﹖除了成就智慧、慈悲、意志和能力都圆满的佛果以外,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於是他便由衷地发起“为他利,欲正等菩提”----“为了利益其他的众生,我决定要成佛”的意愿。


从佛教教义的立场来解释,「欲,就是对所爱乐的事物 的希望。……对所爱乐之事起见闻的希求,就是欲。复次,有给予精进作发起的所依作用。」所以,一旦发起求正等菩提之欲,则此欲求心所必将推动一个人努力地去实践大乘佛法,乃至於成佛。如果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无上菩提心发起之後,「无上菩提----佛」这个「预期的自我」便形成了。於是这个建构在未来的意象角色所形成的自我期许的心理,便开始积极地推动他学习六度四摄,进而发展成 一个大觉者必备的渊深智慧、广大慈悲和坚强意志。

换句话 说,由於接受了「佛」这个未来的意象的角色,反映到现实 生活的层面,便会导引这位佛教徒的一切行为,使他不断地 超越自我,努力在利他的广大之行中实现自我的理想。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理解,大乘的发心确实具有宗教实践上的心理功能,它可以推动一个信仰大乘的佛教徒,使他不断地迈向最究竟的宗教理想。而此动力最基本的心理 因素,就是未来意象角色的自我期许----欲。陈玉蛟中华佛学研究所教授

发心」在汉藏佛学中之意义及其在宗教实践上之心理功能



主持人
陈玉蛟教授



  

即時法訊:
利美園地:
慈智部落: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