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平凡心愿… 分类:交流天地
转寄 打印 回响 总览 阅读尺

喇嘛网 日期:2009/12/09 NPO  编辑部 报导

大学生的平凡心愿…

最近大学生到底在做什麽?知道自己要做什麽吗?找什麽工作?引发热烈讨论。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不同层面来看,首先,现在对大学生的定义,不能再以三、四十年前的思维来看。政府普设大学後,大学录取率高达九成九,可以说是「人人皆是大学生」,我们能期待每一所大学的每一名学生都能有崇高的理想、有一个人生的伟大目标吗?答案是不尽然!

现今大学是一种普及教育,而非菁英教育。很多人在这个制度下「被迫」去念大学。每人背景、学习能力不同,如何能期待所有大学生都能有学习的典范,或者应该说,他们即使很想有典范,但他们有能力或是客观条件去做到吗?例如,一名能力普通的学生考上大学,原本的心愿可能只是希望能顺利毕业,回去家乡帮爸爸好好经营家里的小店,或是帮忙在市场口卖面的妈妈守着面摊,让一家得以温饱,因为他知道自己不适合做学问、做大事,拿到大学学位後对父母有个交代,也应该帮忙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或者一名科技大学的学生,一心只想找个稳定的汽车厂修车技师的工作,因为他的最爱就是修车。

他们的志愿并不远大,却是多数人平凡的小心愿。他们也是我们社会需要的、务实的一分子。这样是否符合「知道自己要做什麽」的定义?现代社会强调多元,却往往被菁英知识分子的菁英观念左右,要求大学生要有远大的志向、要找到人生的楷模,但这些定义能够适用在所有人(或是所有大学生)吗?国立大学毕业生及硕士生应徵台铁「黑手」成为新闻,就是这种精英心态的反应。

既然是多元社会,就应尊重每个人皆有不同的学习特质,有人IQ很好,可以快速学习,可以上医学院立志当伟大的医生,有人却可能拿起厚重的教科书就打瞌睡,完全跟不上课堂学习的进度,却可以在技艺项目上大展身手,後者可能没有伟人可以当典范,但他对於未来或许有坚定务实与「卑微」的想法,这样难道不该受到尊重吗?笔者一位美国友人,哈佛毕业,找个纽约大楼管理员的工作,写诗读书,人生意义十足。

大学生不等於菁英的知识分子,也不是要被传统道德或是读书人的刻板印象所约束,不要把他们神圣化。我们要求大学生要有思想、要有学习力,但不该因为他们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伟人当典范,就认为他们的人生没有意义,我们应该给大学生更多的空间,尊重他们为自己找到人生意义的想法,协助他们去达成自己「平凡的」愿望!

【2009/12/09 联合报】

 



主持人
陈超明/政大英文系教授




  

即時法訊:
利美園地:
慈智部落: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