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般念之初基入门-禅修的第一歩 分类:佛法教學
转寄 打印 回响 总览 阅读尺

喇嘛网 日期:2010/01/05 NPO  编辑部 报导

 

安般念之初基入门--禅修的第一歩

    编辑

「禅修」:1、并不是要制造出某些东西(止静、专注、洞悉,或甚至於是什麽的……),而是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清晰地看着当下正在发生着、进行着的事。

2、它是属於完全的内部沟通,或者是,对於生命(问题)的透视及深入的了解其实相。

而佛教的禅修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止禅(奢摩他)?amatha

2、观禅(毗婆奢那)vipa?yanā

也可以说是两种方法。止禅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法,观禅则是智慧的修行法。在这两种修行的方法当中,止禅是观禅的重要基础,是故佛陀於《谛相应》里如是说道:

「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诸比丘!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

所以初基学者先修习止禅,以培育深厚的定力,然後修行观禅,藉於透视照见诸法之实相。

《杂阿含经》界相应(大正第四六四经)有:

「……於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

……尊者阿难!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

「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名诸解脱界。

……断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行灭,是名灭界。」

止、观俱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断除烦恼,证得诸解脱界――断界、无欲界、灭界。

《杂阿含经》四七四经:中,它从两个角度来说明禅定的渐离特性,一是从感知觉受,亦即是在情绪上的平静而言;二者是从消减意念分别而得的行业止息来说。

首先,从「诸受」――苦乐情绪渐次平和宁静的角度,来说明定力增强的层次差别:

「……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行(受)渐次寂灭故说?』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

「『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

「『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依序从修色界禅的四个层次,入比色界禅更深的无色界禅的定境;也是由超越粗糙身色的感知,由浅入深;从渐离所有粗细觉受与不起一切忆想分别中,超越三界寻思所行境界,是渐次寂灭於诸行。

以上所引之经文,从苦乐觉受的渐离开始,到终,归结於三行业的寂静,是以说明禅定的功能。由此可见,诸受之寂静始根源於诸行之止息。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但是,强大的禅定力只能暂时止息行业的造作,无法彻底的断除烦恼;无明与爱执,才是集起一切苦乐果报的真正原因。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念言:如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

而世尊教导的离苦之道有两种:一是由修止力暂时解离,另一则是修观力彻底永断。经中它从两个角度来说明禅定的渐离特性,一是从感知觉受,亦即是在情绪上的平静而言;二者是从消减意念分别而得的行业止息来说。

而依定力止息一切受与行,所得到寂静的方法,是共世间法。佛在世时代的其他宗教,也修初禅乃至四禅,离欲界之爱欲等烦恼;修四无色界定,离色界之色爱等烦恼。佛陀初出家时所跟随的两位仙人,教授的就是无所有定与非想非非想处定,然而定境虽深,终究无法得究竟解脱。

故修止能暂离,修观才能断尽。

在《须深经》佛陀则说纯观行之慧解脱修法:

……须深复问:『云何尊者所说不同,前後相违?云何不得禅定而复记说。』

「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脱也。』

……「佛告须深:『彼先知法住,後知涅盘。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於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须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後知涅盘。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於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盘。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於我见,心善解脱。

先知法住智,後知涅盘智,不经由四禅八次定,而直接由观行而入慧解脱。(参考『纯观行』慧解脱----须深三经)

在止禅的四十种方法当中,初基学者尤宜先行修习安念般那念;在多数的行者当中,大都能藉着此法门,成功地培育适宜的定力。

佛陀在《相应部》里建议弟子们修习安念般那念,他如是说道:

「诸比丘!透过培育与数数修习安念般那念,所产生的定力是宁静而且殊胜的,它是精纯不杂的安乐住处;能在邪恶不善念头一生起时,就能即刻将它们消灭与平息。」

而在《清净道论》则如此说:

「在一切诸佛、辟支佛及声闻弟子,藉以获得成就与当下乐住的基本业处中,安念般那念是最主要的。」

因此,大家应当对这个法门要深具信心,并且要以至诚恭敬的心来修行。

接着来介绍几个修习安念般那念的基本要点:

首先,第一点:探讨修习安般念前的五个先备条件

一、持戒:细分三项,

1、「住於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住於净戒』是於所受的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戒品项目完备具足,故称具足戒。)能做到不亏损,不违犯。『波罗提木叉律仪』义为别解脱戒;佛陀制定戒规,因人、因事而有所差异,僧尼各有不同所持的戒,从而解脱个别的烦恼,也就这个意义,是名为波罗提木叉。『律仪』是泛指守戒的行为;『威仪』则是行、住、坐、卧的仪表态度;『行处』是心念所到之处。

2、「於微细罪能生怖畏。」:小罪虽然细微,却能障圣道。滴水能成河,滙河成海。别轻视微细,故应心生畏怖。

3、「受持学戒。」:『学戒』即是学处,是佛陀因为比丘的不净行,而逐一制立的戒条。

总的说是,举止行为要合乎法度,安住於正念、正知,稍有过失便深自警诫,不违犯戒律。

二、「少欲、少事、少务。」:『少欲』是减除贪爱与欲望,令心清净:『少事』是减少人事杂还的缠扰;『少务』为减少世间经营,不要把所有的事,都独揽到自己的身上,可以使精神更能集中於修行。

三、「饮食知量」:过於饥饿或吃得太饱,皆足於妨碍禅坐,所以必须要适中。又饮食是以解除饥渴为目的,不为满足口腹之欲,否则便会起贪欲。

四、「初夜、後夜,不着睡眠。」:世人多数贪着睡眠之乐,所以佛陀每每诃责此事。佛陀那个时代,出家人没有劳务,除了乞食、听法之外,便常禅坐、经行,是故不必太多的睡眠。睡得太多反会成为禅观障碍,故佛以睡眠为五盖之ㄧ。再者、印度分昼夜为六个时段,称为六时。每一时段是四个小时,日夜各占三个时段。夜三时由黄昏六时至翌晨六时,分初、中、後夜,各四个小时。比丘睡眠在中夜,初夜、後夜都应作禅思,才不致於因多眠而令心暗昧,影响修习安那般那念。

五、「空闲林中,离诸愦闹。」:烦嚣喧闹的地方,容易使人失念,所以,修习安般念最适宜於住空旷、林中、树下、闲房之空闲无诤住处。

以上是修习安般念前的五个先备条件。

再者第二点:身体端坐,保持自然,全身放轻松

可以选用自己喜欢、自然的坐姿,不要让特定的坐姿使自己不舒服。如果盘腿(不管是单盘、双盘)有困难的话,就不一定要用盘腿;可以将两腿平放或并排平放,不必将一腿压在另一腿上,当然能盘腿是最好。而使用适当的高度的坐垫,可以使你坐得更舒服,并且更容易保持上身的正直。

再来是放松,从头到脚一部份一部份地放松全身,不要让身体有绷紧的现象。如果感觉任一部位有紧绷,就藉着放松与保持自然来将它舒缓。假如没有让身体感受充分的放松,这样在你坐久之後,紧绷的部位会造成疼痛或不适;因此,在每一次开始静坐时,务必要先将全身放松。

第三点:放下一切(万缘),保持平静安详的心

应当思惟一切缘起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它们不会顺从你的意愿,而只会依照他们自己的过程来进行,因此,要去执着它们是没有用的。理智的做法是――在禅修静坐时,暂时把它们放下。

而每当杂念生起时,我们可以提醒自己,现在是抛开一切思惟、忧虑的时刻,并保持心只专注於禅修的目标――呼吸。如果突然想起有某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认为必须仔细思考,也不应在禅修静坐时那麽做。只需将它记录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里,然後将它抛在一边,继续专注於你的呼吸,专心在此时此刻的禅修静坐中。

如果真心想要在安般念上有所成就,就将一切杂务放下。有些禅修者想要培养定力,但却又不能放下对世俗事的执着,结果此心变得非常散乱,时常在呼吸与世俗事之间来回奔走。即时他们努力地想使心安静下来,却都无法办到,原因就只是在於他们不能放下其他目标的执着。这种执着是禅修进展的一大障碍,就因着那一丝牵引,所以,我们应当立下坚定的决心,在禅修静坐期间,暂时抛开世间的一切万缘,以平静且安详的心来修行。

第四点:藉着不断的练习来熟悉呼吸

在全身确定已经放松,内心也无忧无虑之後,就要把整个心安置在呼吸上,专注於鼻孔的前端,并了知呼吸时空气的进出。当你能在这地方感知呼与吸时,就让心一直停滞在这里。应当像旁观者一样,以客观的态度来觉知自然的呼吸,不要试着去控制或改变它,因为那样会导致呼吸的辛苦与胸口发闷。

让心觉知正在通过上述部位的呼吸,而不随着呼吸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清净道论》讲述一则守门人的譬喻:守门人是不会去注意已经走入城里或走出城外的人,而他只检查正在通过城门的人。同样地,接触部位好比城门,禅修者不应去注意已经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的气息,而应只注意正在通过接触部位的呼吸气息。

另一件应当注意的事情是:应当只专注於呼吸的本身,而不要注意呼吸里的四界(四大)特相。意思是不要去注意呼吸气息的硬、粗、重、软、轻(地界的特色),流动、黏结(水界的特相),热、冷(火界的特相),支持、推动(风界的特相)。如果去注意其中的任何一相,其余的特相也会变得愈来愈明显,会干扰专注力,初级者不宜。这时应当做的只是以整体的概念,单纯地觉知呼吸本身。

有些禅修者不能觉察自己的呼吸,那是因为他们的呼吸很微细,而他们还不习惯於觉知微细的呼吸。他们应当以更冷静与惊觉的心,将心保持在上述呼吸出现的部位,并且了解自己还在呼吸。只要保持着知道自己还在呼吸就够了,不要故意使呼吸变得明显。在这个时候,保持清明的正念是很重要的。只要保持着惊觉心和耐心,渐渐地他们就能觉察微细的呼吸。若能习惯於觉知微细的呼吸,这对培育深厚的定力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应当依循着中道,也就是以适度的精进来禅修。精进力不要用得过度,因为那会造成很多困扰,如绷紧、头痛、眼睛疲劳等等;精进力也不要用得不足,那会使我们落入白日梦或打瞌睡。因此,应当付出适度的精进力,让自己能够持续地知道呼吸就够了。

当内心生起妄想时,不要去理会妄想,而要将心引导回来注意呼吸。对妄想或自己生气、自怜自哀都是无济於事的,这只会使我门的心更加掉举。然而藉着不理会妄想,我们就使自己渐渐疏远妄想;藉着经常觉知呼吸,就能使自己渐渐熟悉呼吸。这就是处理妄想最理想而正确的方法。

如果心经常妄念纷飞的人,可以试着在觉知呼吸的同时於心中默念:「呼、吸,呼、吸,……」藉着帮助心安住於呼吸。或者用数息的方法:在五到十之间选择一个数目,然後固定从一数到那个数目。例如选择数到八,在呼气或吸气时心中默数数目,如此从一数到八,一再地重复。不管默念呼、吸或做数息时,注意力仍然放在呼吸,而不是放在默念或数字,因为这些只是帮助我们将心安住於呼吸的工具而已。当数息或默念到心稳定平静时,就要停止这些动作,而只单纯地把心专注於觉知呼吸。

第五点:专注於呼吸

当我们能持续不断地觉知呼吸十五至二十分钟时,那表示我们已经相当熟悉呼吸了,这时,就可以将注意力的焦点集中於呼吸。在上一个要点里,在觉知呼吸的同时,我们也知道接触的部位;而在这一个要点里,试着将心的注意范围,缩小到只集中於呼吸本身就可,如此将能使心愈来愈专注。

第六点:专注於每一刻的呼吸(全息)

当心能持续不断地专注於呼吸,时间达到三十分钟以上时,这样的定力已经相当好,这时可以专注於呼吸的全息。意思就是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开始、中间、结尾)的气息经过时,都会在接触的部位,毫无遗漏地专注到它们。如此专注於每一刻的呼吸,我们的定力将会愈来愈强、愈来愈深,因为这时已经没有空隙让我们的心再去想其他的事情。

我们会知道有时呼吸长,有时呼吸短。这里的长短是指时间的长度,而不是指距离。当呼吸慢时,呼吸的时间就会拉长;而当呼吸快时,呼吸的时间就会缩短。然而重要的是,不应故意使呼吸变长或变短,应当保持自然的呼吸。无论呼吸的长或短,都应当专注於全息。

若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如此修行,定力就会愈来愈稳定。如果能在每一次静坐时,都能够持续专注於呼吸一小时以上,更能每天至少五次,继续数天以上,这样你会有更深一层的境界显现。

以上所说是修习安般念的基本要点,应当熟记每一个要点,并且切实地奉行。无论身体处於那一种姿态,都应当如此修习;记住,当你离开禅坐椅时,修行才刚开始。意思是当你睁开眼睛、松开双腿、离开座椅後,都要继续觉知呼吸。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行、住、坐、卧等任何时间,也都要持续地觉知呼吸。

不要去注意呼吸以外的其他目标,让修行间断的时间愈来愈少,乃至最後能够持续的修行,中间几乎没有间断。从清晨一醒来开始(寤),到晚上睡着(眠)为止,这中间的时间里,都应当如此精勤不懈地修行。

若能如此精进,你就很可能在这样精勤禅修的一个时间内,达到安止定(禅那),这也就是为什麽佛陀说,安般念应当被培育与数数修行的理由。



主持人
海 印 编辑



  

即時法訊:
利美園地:
慈智部落: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