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家阿罗汉吗?有在家佛吗? 分类:佛法研討
转寄 打印 回响 总览 阅读尺

有在家阿罗汉吗?有在家佛吗?

从现在所知的历史来看,释迦牟尼佛是出家修学而成佛的,成佛以後,也没有以任何理由让自己现在家之相。而早期圣典《阿含经》所记载的过去六佛,都与释迦牟 尼佛的模式一样,是出家成佛的,乃至於出生、家庭背景、结婚、生子、於树下逆顺观察十二缘起而成佛[*1]等,都相同,经中称这是「诸佛常法」[*2], 也就是「佛佛平等」[*3]。

部 派佛教时期,大众部兴起「现在十方有佛」的思想[*4],成为往後大乘佛法开展他方诸佛的基础。其中,《华严经》有释迦牟尼佛异名的毘卢遮那佛出现 [*5]。後来,大乘思想发展中,有重於在家、重於佛的慈悲方便教化的思想发展[*6],而说毘卢遮那佛「不立出家之相」[*7]。

佛 也是阿罗汉,那麽,有在家阿罗汉吗?在现存的《阿含经》中找不到直接否定的经文,但有间接的否定的讯息。例如,佛陀在记说果证时,说比丘、比丘尼有证初 果、第二果、第三果、第四果(阿罗汉果)的,但当说到优婆赛、优婆夷时,就只讲到有证初果、第二果与第三果者,而没说到证第四果的[*8]。另就律典所纪 录的实例上来看,第6位跟随佛陀出家的尊者耶舍比丘,原是一位有钱人家的爱子,在得到适当的机缘听闻佛陀说法後,证得了阿罗汉果,成为第7位阿罗汉後,立 即向佛陀请求出家,佛陀接受了,对他说:「善来(欢迎)!比丘。」完成出家的程序[*9]。另一个例子:有一位名叫「法与」的少女,依尊者莲华色比丘尼修 学佛法,在出嫁前证得了阿罗汉果,即毁了婚约而依佛教二部戒律出家,律中说:「无容得有阿罗汉尼诸漏已尽,处白衣家,食残宿食,受行俗法。」[*10]

後来部派佛教时期,属大众部系的「北道派」以在家人也可以证阿罗汉果,认为在家与出家者应该是平等、平等的,因而受到赤同鍱部论书《论事》的批判 [*11]。但「北道派」所要表达的重点,应该是以在家人也有能力证阿罗汉果,而不同意出家有优越性的这一点上,不是说在家人证了阿罗汉果後,还会继续过 着在家生活。

若从经中对阿罗汉圣者的描述,说阿罗汉是「贪、瞋、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12],又说:「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盘。」[*13]那麽, 阿罗汉是彻底地离了「我、我所」的(我慢是其中最深沉的)。一位彻底离「我、我所」的圣者,还会需要有家的拥有,而过在家形式的生活,包括财物、食物的拥 有与打理吗?显然是不会的。

阿罗汉如此,佛也是阿罗汉,必然也如此。

参考资料:

*1:《杂阿含第369/370经》,《杂阿含第287经》/《相应部第12相应第65经》。

*2:《长阿含第1经》/《长部第14经》。

*3:如《大毘婆沙论》从修行、利益、法身说「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皆悉平等」(大正27.85.1)。

*4:《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引南传《论事》、《大事》,以及北传《入大乘论》p.156。

*5:《印度佛教思想史》引《华严经》卷12与《首楞严三昧经》卷下p.106。

*6:《佛法概论》p.246/《佛教史地考论》〈文殊与普贤〉p.241。

*7:《新华严经论》(大正36.995.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念佛法门的发展〉p.868。

*8:《中部第68经》/《中阿含第77经》、《中部第73经》、《杂阿含第928经》。

*9:《五分律》(大正22.105.3)。

*10:《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大正24.368.2)。

*1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85。

*12:《杂阿含第797经》/《相应部第55相应第52经》。

*13:《杂阿含第270经》/《增支部第9集第1经》。



主持人
Administrator



  

即時法訊:
利美園地:
慈智部落: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