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炮制度 源自英国海军 分类:交流天地
转寄 打印 回响 总览 阅读尺

礼炮制度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最广为人们接受的是源自英国海军,其中一种说法是,早年英国海军纵横五大洋时,最大型的木造军舰一个舷侧最多可放列廿一门火炮,因而贵宾来访时,鸣放礼炮可当成对来者不具武装威胁,以示尊崇。

另一种说法是,过去军舰要进入外国港口,为了表示没有敌意,进港前就发射礼炮,将火炮内已经上膛的火药清空,陆地上的炮台也会以一比三的比例回礼,回礼总计廿一响炮。

如今礼炮成为国际通用礼仪,在我国,廿一响礼炮用於国家元首、十九响用於行政院长与部长级官员、十七响用於上将、十五响中将、十三响为少将。

但并非每个国家鸣放数都相同,意义上也不仅止於为欢迎官员或贵宾。中国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开国时,礼炮鸣放数量为廿八响,这个数字代表中国共产党从创党到建国花了廿八年;美国建国之初有十三州,礼炮便是十三响,如今为五十州,因此每逢美国国庆,就要鸣放礼炮五十响。(记者许绍轩)






  

即時法訊:
利美園地:
慈智部落: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