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师的真义 分类:交流天地
转寄 打印 回响 总览 阅读尺

依师的真义

 

为何要依师

 

每一个有情都具有离苦得乐的本性,并且不断地在离苦得乐的追寻中。但在生命生生的承接中,我们都必须依靠一个有具体内涵、能带领我们真正离苦得乐的人。具备这样条件的人,在佛法中称之为「师长」。在世间,我们从出生受父母抚育、教养,乃至长大後求学、创业,无非都在依靠有经验的人引导。这样的观念即关系,在佛法中尤其明显。从父母及老师身上,我们能获取一般世间知识,而佛法中所提的善知识,更是扮演无限生命中,引导我们生生增上,乃至究竟趣入佛果位的重要角色。每一位想透由佛法获得快乐的人,都应该具备此种信心。当我们开始真诚想解决生命的苦乐问题时,我们更可以体认到一个具德师长对自身的迫切需要。而实质上,在密乘中,弟子一切功德皆是由於上师而生起的。

 

有个着名的故事:印度大成就者那洛巴长期依止上师帝洛巴。然而,帝洛巴却始终不肯传法于那洛巴。某日,当师徒二人行经荒原,在一个特别的因缘下--帝洛巴将那洛巴贡献的曼达摔回他头上的同时,那洛巴因此而契入甚深的大乐禅定中。在密教里,所有一切功德均由上师所赐予。以前在西藏,这种弟子因上师摄受而成就的例子非常多的。对比时下有许多人,不是认为不要老师,要不就是认为老师只是一部讲经说法的机器,弟子只是由彼吸收知识罢了!这些都是错误的心理。在了解真正的依师之理後,我们都应该策发起对师长的希求,以及如法的依止。如此,方堪为真实的依师内涵呈现。

 

上师的条件

 

在佛法里面,善知识是一切道的根本。不仅弟子本身要具有依止师长的条件,师长亦当有严密的资格。就一般共乘的标准而言,善知识应具足戒、定、慧三学的功德。广学多闻,通达教理证量,功德超胜於弟子。且说法善巧,具悲悯心,勇猛精进,诲人不倦等十种功德。

 

但是因由时运的不允许,要找到全德者,是很难的。而这十种功德之中是有所轻重缓急的。如果一个师长通达甚深实性法义,能依法调伏内心成就戒、定、慧三学,面对弟子时慈悲地教导,具足了这三种功德,就算不擅於言说,也不耐劳,我们却都能够在他身上得到法益。

 

到了密乘,上师的标准就更殊胜了。他必须具足广大的悲心,以及对密法的修证,尤其,他必须具足源自金刚持佛的清净无间传承,以及其他种种条件,如此的上师才有资格位弟子灌顶引介进入坛城,传授自我转换的修法。

 

切勿求好心切,未作观察,寻即依止。假使因时机或逆缘找不到善知识,可以阅读经教,了解佛法的内涵,并不断希求,当顺缘聚合,可以值遇善知识而如法依止。而平时应具备精进的心,希求善知识;以及抉择是法非法的智慧;不对师长及同行观过、妒忌比较等弟子相,上师出现时,便能速疾相应。

 

如何依止上师

 

学佛者能成就的重要因素,在於是否能得到清净传承之具德上师的教导。因此,有心学法者应尽力寻找具德的善知识。若有幸能值遇具德上师,学法者还必须与上师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即所谓的「依止」。从最初学佛到最後密乘成就都必须依止上师。依止的方法有三项:

 

1. 用外在物质供养上师。

 

2. 为服务上师而贡献自己的才能。

 

3. 依循上师的教导实行。

 

此三项行为背後的内涵是学法者的内心要能敬信上师的教导,尤其以「依教奉行」最为主要。然而因为学法者的程度不同,对於「依教奉行」的方式就必须注意衡量与厘清。「依教奉行」的共同基础是建立在对上师的净心与信心。然而初学者特别需要观察上师的教导是否合於佛陀的教导。若有不合之处,决不能贸然听从,需委婉拒绝、或请问清楚,这才是初学者的「依教奉行」。

 

因为佛法主张「信为能人,智为态度」而非一味的盲信。而所谓「把上师一切行为看成完美」的「依教奉行」是要等到渐次修习到无上瑜伽密法时才全面运用。若躐等而行,不仅对自己无益,更可能造成社会上的宗教问题,乃至导至佛法的衰落。





  

即時法訊:
利美園地:
慈智部落: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