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佛学同异答问─圣严法师、丹增喇嘛 答问-lenyantw
資訊分項
相簿2
服務分項
回應(0)


轉寄 列印 迴響 總覽

喇嘛网 日期:2009/08/07 00:32:44   编辑部 报导

业与识

丹增谛深喇嘛〈以下简称丹〉:业与六识二者间的一般及特殊关系如何?
圣严法师〈以下简称师〉:「业」,在印度是释迦牟尼佛未出世前就有的思想,是指一种行为或造作。佛教出现後,业和三世十二因缘有关,在十二因缘中的触、受、爱、取,即是业的过程和段落,由「取」而「有」,有什麽?即是有业的力量的延续,也就是有未来生死的果报种子,所以佛教所讲的业与外道不同,在三世十二因缘中,业乃是指现在行为而成为未来果报之因。「识」,或说六识,或说八识。在原始《阿含经》中只有六识,部派末期的《俱舍论》,乃至初期大乘的般若经典,都仍是如此。《入楞伽经?第八刹那品》到《显扬圣教论》卷一,《成唯识论》卷七等,才开始讲八识;又在《解深密经》卷一〈心意识相品〉及《摄大乘论》本卷上等,则提出相当於第八识的「阿陀那识」,所以八识之说是大乘佛教发展出来的。识的作用有三:一是了别,二是执着,三是流转生死。

了别作用是指分别、认识、判断,当六根接触六境时,即产生识的作用,接着产生爱〈包括不爱〉,由爱而取〈包括舍〉,即生执着。所谓执着,即执持所造为「我」,依所缘境而生我爱、我贪、我瞋、我慢等执着。因此成为流转到下一生果报的种子。

六识中的前五识,只有分别作用,无执着作用,亦即无我爱执。第六识则有深浅之别,浅者是与前五识俱起的了别作用。深者是指执着作用,即我爱、我恨、我取、我舍等之我爱执。依此我爱执而产生业力,即成为未来果报体之因。所以说一切有部讲「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即过去的「有」,留到现在,现在的「有」之中,已有了未来的因,因此未来亦有。在《阿含经》中并没有如此详细的分析,而只提到「有」─有未来的生死。

五蕴中的识蕴,有认识、了别作用,其实是包含全部的六识,所以也隐然含有业力主体和果报之因的意义在内,这个观念,後来发展成藏识,即第八阿赖耶识。

何谓「见色明心」?
丹:禅宗说「见色明心」,应如何理解?
师:释尊夜睹明星而开悟成佛,即是「见色明心」之例。辟支佛缘十二因缘成道,即见世间现象皆缘起缘灭,而体悟真理。见世间相,即是「见色」,这也是「见色明心」。

离世间法而想「明心」,是不可能的。吾人赖以记忆的文字、语言、形象等符号,皆是色法。离开色法不可能开悟。发言人:佛音时报 留言时间  2001/11/2 下午 03:05:48

法鼓山文教基金会提供

汉藏佛学同异答问


 

圣严法师、丹增谛深喇嘛:汉藏佛学同异答问 
汉藏佛学同异答问  

作者:圣严法师、丹增谛深喇嘛

出版社:法鼓文化

lenyantw : 讯息: 汉藏佛学同异答问~~圣严法师*丹增谛深喇嘛

禅宗的「见性成佛」与密教的「即身成佛」有何差别?
何谓「禅定」?何谓「神通」?
禅宗所谓「见色明心」应如何理解?
学禅修密要如何「安心」?
透过享誉国际的圣严法师
与西藏丹增谛深喇嘛的对谈,
直指汉藏两系佛教的同与异。
近年来藏密受到普遍的推广,
 
中国禅宗亦受到大众的肯定与盛行,
禅与密二者在修行次第上、方法上,各有其渊源与传承。
圣严法师与丹增谛深喇嘛
就禅密在学理上、修行上及境界上的讨论,
针对问题层层入理,前後次第紧紧相扣。
既有学理的思辨,也有修证的体悟,
是难得一见的智慧法语。

 

 

 

禅境、闻思修
*** 初入禅境的滋味及其保任的方法

丹增谛深喇嘛(以下简称丹):
 
师父在《禅》这本书中提到,
初入禅境,如浅嚐了一口葡萄酒般地稍稍体悟了无我的滋味,
请问如何才是「初入禅境」?
如何令此禅境不失而能向更高深的层次进修?

圣严法师(以下简称师):
 
此处所谓的「禅境」,
与《阿含经》、部派所说的「禅定」不同。
《阿含经》、部派所说的「禅定」,
是指入四禅八定或九次第定;
但是汉传佛教的「禅」
是讲智慧而非指入定。
 
入禅境
是指开智慧、见佛性,亦即是见空性、实证无我。
平常由研读经论
而了解的「空」,只是一种观念,
「无我」也只是一种理论,
并非实证。
 
所以我用浅嚐一口葡萄酒
来比喻初嚐禅的滋味,
即指从未见过或体验过空性的人,而今体验到了。
对一般人而言,
「佛性」似乎是有一样东西的存在,
事实上佛性即无性,
《金刚经》的「无相」,
在《六祖坛经》中又叫作「无性」,
早期《阿含经》则叫作「空」、「无常」、「无我」,
都是空性的意思。

初入禅境,见到空性,
那只是一种体验而已,
因自己的烦恼仍在,且福德不足,修持功力不够,
所以烦恼仍会起来,
烦恼一起来,就离开了无我的境界,
又堕入有我之中。
 
有我就有烦恼,
但曾有过无我的经验,知道空的境界之後,
再努力修行的话,
那种无我的空性体验,还会继续不断地出现。
 
所以禅宗主张先要修持
破本参,亦即要求见性。
见性之後则需保任,
就是必须保护它,使它成长,
如已发芽的种子,
要给它阳光、空气、水和养分,使它成长起来一样。

因此,见性以後的人,
仍须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观照自心,常常提醒自己,
禅宗的「提话头」、「提念头」,就是经常提起正念的意思。
所谓「提」,是当话头被放下或失去正念时,
就会产生懈怠、散乱、放逸、烦恼习气,源源不绝,此时便需「提」。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提起正念,提起本参话头。

***修定的觉受与悟境

丹:
我出家不久,
       去到藏人重建於印度南方的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
     (目前有一千五百名僧人),
       在那里每次辩完经後,要做大约二小时的祈祷,
       所诵持的经本很多,因我初去无法全背出来,
       所以就坐着观想无我的道理,
       曾有二次突然听不到四周的声音,
       眼前一片白色,像雪花一般,只觉身轻如云,
       平常的身心沈重感都不见了,觉得非常欢喜,
       可惜那种情况刹那即逝,
       再想追寻,却越找越找不到,只好放下了。
       我想请教这是否就是「初入禅境」的经验?

师:这不是真正进入禅境,只是一种觉受而已。
       我想当你的心较安宁稳定之後,
       刹那间烦恼暂时止息,但不是顿断。
       由於这短暂的止息烦恼,
       使你的身心出现轻松、轻安的感觉。
       像你的那种情形
       有人能维持一、二个小时,有人一、二天,
       甚至有人维持一、二个月之久,
       这与最初
       用功力量的强弱和时间的长短成正比,
       如用功力量强、时间长,
       所产生的效果也较强、较久;反之则较弱、较短暂。
 
       若能由此而
       顿断分别妄想执着,便是悟境现前。
       所以这种觉受
       和悟境有点关系,但却不即是悟,
       并非禅佛教所说的禅境。
       在悟境之前,
       的确应有轻安境,虽然轻安境不等於悟境,
       却是入禅境前的
       一种善境界和善根的表现。
       有此经验後,一定会对修行产生信心,
       相信透过修行的努力必然会有好的经验出现。

       因为你是无意中进入那种情况的,所以不容易再进去,
       但如继续努力,不要用头脑的逻辑思考,
       直接观空、或无常、或声音、或光,
       即专注於平常你所观的方法上,
       就可能再出现那种情况,
       如出现的次数多了,
       你就会知道如何才能进入此境界。
       但这种境界出现多了,
       极可能变成一种执着,
       所以也不一定要出现这种境界,
       可是它的确能增强信心,也能使性格稳定,心浮气躁的人,
       有了一、二次这种经验後,就会渐渐地安定下来。

禅修过程中的哭笑现象

丹:另有一次,是有一天早上,
       我看经看不下去了,於是打坐观想,
       忽然听到隔壁学校的铃响,
       刹那间心中发出一种很可笑的感觉,连续笑了几分钟,
       也不知道自己为什麽要笑,
       在打坐中突然听到那铃声,似乎有一种东西让我觉得很可笑,
       听者和声音之间好像有某种微妙的关系,
       使我非笑不可,完全抑制不住。
       如果那时有人进来,一定会认为我精神有问题。
       不知这是一种什麽状况?

师:这个问题你有没有请教过贵寺中的传承上师或格西老师?

丹:没有。

师:为什麽不请教?

丹: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印度南方三大寺
       首先要求我们要广闻博学,精通经典内容,
       如自己私下尝试坐禅,还跑去请教禅境的话,
       我怕别人误解是否自以为比上师和经师们更高明。
       也许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
       但的确是几乎没有人去问这方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又担心我的师父会因此而禁止我继续禅坐,
       如果不听就是违背师训,
       如果听从又觉得不应该放弃这种修行方法,
       使我感到很矛盾,因此只好隐瞒,
       以免被制止或让人误以为我在炫耀。

师:那也就是说寺中的其他师兄弟
       很少有像你这样打坐修禅定,
       而又有那种自修的经验和境界的人了?

丹:如果和中国禅寺相比,几乎可以说没有。
       在我的印象中,当一九八五年我去中国南方的
       天童寺、阿育王寺、普陀山和许多禅寺时,
       到处可以看到集体打坐或个人打坐的禅修者,
       盘腿闭眼地坐在那儿。
       但西藏三大寺中除非是很有声望的格西或仁波切,
       有专门的闭关修行外,
       平常无论是共修场所或寮房里,
       都很少看到有盘腿打坐的人。

学佛人的安心之道

师:那他们怎麽安心呢?

丹:起先我也感到矛盾,他们的生活条件那麽艰苦,
       为什麽还能安心地住下去呢?
       後来我逐渐找到答案,
       因为他们对追求佛法哲理的信心远超过一般人。
 
       同时,当他们的信心
       通过学习辩论,因此而了解许多深妙的道理之後,
       便获得了超乎常人的智慧之乐,
       虽然他们不能坐下来修,
       但只要听到别人谈论佛法或人生的问题时,
       心中朗然明白自己的确是超越一般俗人和外道的。
       或当许多学者在讨论如何度过这一生时,
       你不难发现那些学者们总是在绕圈圈,
       而自己早已超越那个圈子了,
       像这样从佛法的修学中得到快乐和满足的人很多。
 
       另一种人所以能安住下来,
       是因为佛经中有很多道理
       是鼓励我们厌离世俗生活的,所以他们虽很少离开寺院,
       却打从心底相信
       寺院之外的世界必然是非常混浊可怕的,
       因此他们宁愿留在寺院里。

师:关於你打坐时的那个笑的经验,
       有时也可能会哭,
       不论哭或笑,并不是本身在笑在哭,
       他清楚自己在笑,只觉好笑,
       但究竟为什麽要笑,自己也说不上来。
       你笑过之後,
       一定会感到这个世界好像没有任何事可以发生,
       或自觉很轻松,是否有这些现象呢?

丹:有一点。

师:从修行经验来看,
       这没有什麽原因,是一种气的作用。
       在用方法或很专心的情况下,
       我们的肌肉、神经可能很紧张,
       呼吸或较快或较慢,
       我们的脉搏、呼吸、肌肉、神经反应,
       都异於平常,
       此时如听到某种声音或见到某种景象,
       内心突然产生反应时,
       当下就离开了那个正在用功的状况,
       实际上你是受到干扰而中止了用功,
       这样的中断一下,是很好的,
       因在你很紧张时,一放就放松了,
       放松时会产生哭或笑等情形。

       你知道身体在哭在笑,却不能停止,
       自己也没想到要它停止;
       有时虽想停止,却停不了,完全失去控制。
       此时自己的念头已和身体分离了。
       若哭笑时间太久,
       只好由师父或别人帮忙,
       告诉你该怎麽办,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如果一直哭笑下去无人帮忙的话,
       也会自动停下来的,
       等你笑累了,力气没了,神经放松了,自然就没事了,
       不过那样是很伤元气的。
       通常在笑的时候,神经肌肉还是紧张的,
       笑过之後,身体逐渐放松了,
       可能会感到有点累,必须休息一下才能继续用功,
       否则头脑是散的,根本无法集中。
       你笑的时间不长,可能不会感到累。

丹:是不觉得累,因从一开始,我就勉力控制,
       恐怕被人看到,所以很快就停止了。
       当时只觉得听声音的我与所听到的声音间,
       有一种很微妙的关系,
       那是平常我从未感觉和发现到的,所以觉得很有意思。

师:听者和所听到的声音似乎是同一样东西。

丹:好像弹簧,一压就没有了,不压却又拉长地挤过来。

师:那就是所谓内外统一的感受。
       心的统一有三种:身心统一、内外统一和前後念统一。
       内外统一,
       是指环境对象和自己连在一起,不能分离,
       如果是二个东西,就可以分离。
       但实际上外境和自己
       并不就是一样东西,
       明知是二个,却又连在一起,不能分离。

发生哭笑现象的处理方法

果元法师:请问当学生发生哭、笑的情形时,
                 老师应如何加以指导?

师:因人而异,并无绝对固定的方法。
       但一定得是你的学生,
       而且对你有信心,才可能帮助他,
       否则很可能你用什麽方法都没有用。
       所以如果有人因禅修而身心发生问题时,
       如不是我的弟子,我通常不帮他们解决,
       因他不一定相信我,
       只是想试试看我能否医得好他;
       再者如果没有医好,
       他就会乱讲话,说我害了他,使他变得更糟。
       所以不是我的弟子,我不帮他,
       有时不必他人帮忙,也能自己慢慢解决问题。

       如果是自己的弟子,而且他也相信你的话,
       遇到哭笑的情形时,
       最重要的是
       要他放松身体,不用头脑,停止思想。
       这样,可能不易做到。
       所以先请他
       把眼睛闭起来,注意声音,不是用耳朵去听,
       而是让声音自己进到耳朵里来,
       平静地注意着声音,
       因注意声音,所以身体就渐渐放松,头脑也逐渐宁静下来了。
       但这也不是唯一的方法,
       须得视当时情况,因人而异。
       这种听声音的方法,
       也得有老师教授,否则也可能产生反效果,
 
       这就是我为什麽经常要说:
     「禅修必须有经验的老师指导,
        光凭看书,不太可靠。」的原因。

禅修方法的着相与不着相

丹:您在《禅》这本书中,提到禅的精神是重实际、重经验的。
       不知这个精神是如何具体表现出来的?
       依我的理解,禅修的特点之一是放下、不着相,
       而您在此却说:「重实际、重经验。」
       那就给我一种感觉,是否参禅时也要像一般的观法,
       如修不净观时的
       观身中三十二或三十六物那样的次第作观;
       如果是的话,
       这种层次的实际和经验,与不着相的特点,似乎有矛盾,无法统一。

师:禅的修行,
       如果完全不着相,根本就无从下手了,
       一定先要有个下手处,
       所以初开始时是有相的,再从有相到无相。
       有相是方便,无相是目的。
       如果一下子就不着相,那就无法开始修行了。

       禅宗祖师在训练弟子时,
       仍是以有相的方法
       来达到无相的目的。
       譬如有禅师要弟子不准说有,亦不准说无,
       且必须道出一句来;
       说「有」不行,说「无」也错,那还能说什麽呢?
       不说也不行,「有」、「无」都是有相,
       离此二边而说一句,依旧落於有相的层次。
 
       在这种情境下,
       有人说话、有人不说话,或用拳打、或用脚踢,
       或用手做个圆相再作势丢掉,或在地上画圆圈再作势踩掉。
       这些都还是用有相来表示无相的。
       所以实践本身,一定是有相的。
       但是实践的目的,则是要达到无相的境地。

藏、汉佛教对闻思修三慧的见解

丹:
在西藏传统的学习佛法的过程中,
 
       尤其是格鲁巴(黄教)主张先闻、後思、再修,
       由这个过程贯穿一个学佛者的一生经历。
       我的疑惑是,
       如何区分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
       三者间本质上的差别?
       譬如闻无常所生之智慧与思、修无常所生之智慧,
       他们所缘的对象一样,
       但智慧层面的本质有何区别?

师:中国禅宗很少考虑这些问题,
       在禅宗语录中几乎没有讨论到这三慧的问题。
       但我们知道不论是小乘或大乘的经论,都谈及这个问题,
       像南传的《清净道论》,汉传的《楞严经》、《瑜伽师地论》中,
       都曾讨论三慧的问题。
 
       在《楞严经》中还具体地讲到
     「从闻思修而入三摩地」,
       三摩地即解脱慧、如来智慧,
       此即是说有三个次第的智慧,依之而证入如来解脱慧。
       但在部派和大乘经论中,
       对於闻思修的观念也并不完全相同,
       有的分层次讲,有的则认为三者皆是「慧」,并无差别。
 
       我们在《阿含经》和律藏中
       可以看到一闻佛法即得解脱的例子,
       所谓声闻,即是因闻法而生慧、因见而生慧,缘觉亦然。
       比如当时有许多善来比丘,
       一次见佛闻法,立即证得阿罗汉果。
       从闻思到证得之间,根本没有修的阶段。
 
       但到後来的论典中,则有次第的主张,
       因为论典是须有组织层次的,
       听闻之後,加以审察、思考,然後如实而修。
       听的时候已有了智慧,审察时又产生一层智慧,
       如实而修时又产生更深一层的智慧,
       这就是依闻思修的次第而逐渐深入。
 
       那这三种智慧是否有浅深之别呢?
       当然是有的,
       但就慧的本身而言,应同是无漏慧,不是有漏慧。
       也有人认为
       闻所成慧、思所成慧
       可能都还是知见的非是实证的,
       实证是指亲自体验到了,
       所以唯有修所成慧才真正是实证的,
       这种解释法是否可靠,值得商榷。
       由於个人修持浅,证验也不够,
       所以对这个问题,我没有多少心得。

谛深法师你在西藏有没有听过关於这个问题的解释法呢?

丹:对於这三个阶段的智慧,
       有相似智慧和真实智慧之分,
       如果在闻
       这个阶段所产生的智慧不是相似慧
       而是真实智慧的话,那与思所得慧一样,
       思所得慧如是真实
       而非相似慧的话,便与修所得慧一样。
       正如一条线,
       从细处拉到最粗处,起头虽细,但仍是线,中间乃至最後都是线。

师:这样的解释法很周全稳当,两边都顾虑到了,
       也不说它绝对是有漏或无漏慧。
       相似慧尚未证到胜义谛,非第一义谛,所以是有漏吧?

(访问日期: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回慈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