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


分享 列印 迴響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閱讀尺

彌陀本願力

善導大師法語


一、彌陀本願力(本願)

1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
           
垢障凡夫,雲何得入?
答曰 :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
            
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2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玄 義 分

  3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
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

觀念法門

  4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系,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

定 善 義

  5凡夫乘佛願力,定得往生。

觀念法門

  6初不逢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
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7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8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玄 義 分

  9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法 事 贊

10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往生禮贊

11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
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12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湣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玄 義 分

13直為彌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14三界火宅難居止    乘佛願力往西方

15四十八願殷懃喚    乘佛願力往西方

法 事 贊

16佛與聖眾身金色    光光相照心相知
相好莊嚴無殊異    皆是彌陀願力成

17得免娑婆長劫難    特蒙知識釋迦恩
種種思量巧方便    選得彌陀弘誓門

18不蒙彌陀弘誓力    何時何劫出娑婆

19一座華台未曾動    徹窮後際度眾生

般 舟 贊


二、信彌陀本願(信心)

  1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
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散 善 義

  2深心即是真實信心:
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
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
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往生禮贊

  3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4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玄 義 分

  5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般 舟 贊

  6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

往生禮贊

  7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
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
我甯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
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總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

  8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
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
捨命以後,得生西方,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9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

散 善 義

10莫論彌陀攝不攝    意在專心回不回
但使回心決定向    臨終華蓋自來迎

11普勸有緣同行者    專心直入不須疑

12忽爾思量彼快樂    人人有分不須疑

般 舟 贊

13無問罪福時多少    心心念佛莫生疑

法 事 贊


三、稱彌陀名號(稱名)

  1《觀經》〈流通分〉言: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2善導大師《觀經疏》釋雲:
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以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3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散 善 義

  4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5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
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6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7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
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玄 義 分

  8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
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觀念法門

  9若我成佛    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    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    在世成佛    當知本誓    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    必得往生

10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往生禮贊

11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
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散 善 義

12若佛在世,若佛滅後;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
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觀念法門

13雲何名護念?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證誠此事,故名護念經。

往生禮贊

14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15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
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善。

散 善 義

16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贊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17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定 善 義

18若欲舍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19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往生禮贊

20如來出現於五濁    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    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    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    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    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21弘誓多門四十八    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    專心想佛佛知人

22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複專

23無問罪福時多少    心心念佛莫生疑

24世尊說法時終了    殷懃付囑彌陀名

法 事 贊

25一切善業回生利    不如專念彌陀號
念念稱名常懺悔    人能念佛佛還憶

26畢命為期專念佛    須臾命斷佛迎將

27一切時中常續作    至死為期專複專

28萬行具回皆得往    念佛一行最為尊

29普勸眾生護三業    行住坐臥念彌陀

30普勸有緣常念佛    觀音大勢為同學

31若能念佛人中上    願得同生諸佛家

32利劍即是彌陀號    一聲稱念罪皆除

33謗法闡提行十惡    回心念佛罪皆除

34念佛即是涅槃門

般 舟 贊


四、光攝念佛人(光攝)

  1《小經》言: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

  2《觀經》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3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故名阿彌陀。

往生禮贊

  4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舍;
總不論照攝余雜業行者。
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觀念法門

  5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定 善 義

  6彌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往生禮贊

  7相好彌多八萬四    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    唯覓念佛往生人

  8一一光明相續照    照覓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諸佛國    極樂安身實是精

般 舟 贊

  9果得涅槃常住世    壽命延長難可量
千劫萬劫恒沙劫    兆載永劫亦無央
一坐無移亦不動    徹窮後際放身光
靈儀相好真金色    巍巍獨坐度眾生
十方凡聖專心向    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會    身色壽命盡皆平

10終時正意念彌陀    見佛慈光來照身
乘此彌陀本願力    一念之間入寶堂

法 事 贊

11願睹彌陀大悲主    觀音勢至十方尊
仰願神光蒙授手    乘佛本願生彼國

往生禮贊

12有緣眾生蒙光照    增長智慧生安樂

般 舟 贊


五、念佛佛聖護(聖護)

  1口常稱佛,佛即聞之;
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
彼此三業,不相舍離,故名親緣也。

  2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3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系,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

定 善 義

  4若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恒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

往生禮贊

  5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來護念,故名《護念經》。
《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觀念法門

  6專念彌陀名號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

散 善 義

  7《十往生經》雲:「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又如《觀經》雲:「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複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須至心求往。

往生禮贊

  8稱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
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

觀念法門

  9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
詐親含笑,六賊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
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系之牢,何由得免?
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定 善 義

10彌陀名號相續念    化佛菩薩眼前行
或與華台或授手    須臾命盡佛迎將

法 事 贊

11普勸有緣常念佛    觀音大勢為同學

12畢命為期專念佛    須臾命斷佛迎將

13但使回心決定向    臨終華蓋自來迎

14救苦雖遙別世界    眾生急念應時來

般 舟 贊


六、述生後果益(果益)

  1淨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大悲為用。

定 善 義

  2又言回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回向也。

散 善 義

  3西方寂靜無為樂    畢竟逍遙離有無
大悲熏心遊法界    分身利物等無殊
或現神通而說法    或現相好入無餘
變現莊嚴隨意出    群生見者罪皆除

定 善 義

  4彌陀佛國真嚴淨    三惡六道永無名
事事莊嚴難可識    種種妙微甚為精

  5自然即是彌陀國    無漏無生還即真
行來進止常隨佛    證得無為法性身

  6四種威儀常見佛    行來進止鴐神通
六識縱橫自然悟    未藉思量一念功

  7誓到彌陀贍養界    還來穢國度人天
願我慈悲無際限    長時長劫報慈恩

  8九十五種皆汙世    唯佛一道獨清閒
出到菩提心無盡    還來火宅度人天

  9直入彌陀大會中    見佛莊嚴無數億
三明六通皆具足    憶我閻浮同行人

法 事 贊

10觀彼彌陀極樂界    廣大寬平眾寶成
四十八願莊嚴起    超諸佛剎最為精

11六方如來舒舌證    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    十地願行自然彰

往生禮贊

12自慶今身聞淨土    不惜身命往西方
西方快樂無為處    天上人間無比量
六天相勝億萬倍    不及西方人一相
三十二相通自在    身光遍照十方界

13一念之間入寶堂    三界六道永除名
三明六通皆自在    畢命不退證無為

14一入涅槃常住國    徹窮後際更何憂
念念時中常證悟    十地行願自然成

15身心毛孔皆得悟    菩薩聖眾皆充滿
化身神通入彼會    憶本娑婆知識恩

16一入彌陀涅槃國    即得不退證無生

17一到彌陀安樂國    畢竟逍遙即涅槃

18一到即受清虛樂    清虛即是涅槃因

19如此逍遙快樂地    更貪何事不求生

般 舟 贊

20長時永劫,常受無為法樂。

21即證法性之常樂

往生禮贊

22畢命直入涅槃城

23人天善惡    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    齊同不退 

法 事 贊


七、勸厭穢欣淨(厭欣)

  1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
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
厭則娑婆永隔,
欣則極樂常居。

般 舟 贊

  2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
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
何以故?
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舍,還入三惡,長時受苦。
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
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即稱諸佛本願意也。

定 善 義

  3父母妻兒百千萬    非是菩提增上緣
念念相纏入惡道    分身受報不相知
或在豬羊六畜內    披毛戴角何時了
慶得人身聞要法    頓舍他鄉歸本國
父子相見非常喜    菩薩聲聞亦複然

  4父子相迎入大會    即聞六道苦辛事
或有所得人天報    饑餓困苦體生瘡
爾時彌陀及大眾    聞子說苦皆傷歎
彌陀告言諸佛子    自作自受莫怨他

般 舟 贊

  5自從無始受身來    恒以十惡加眾生
不孝父母謗三寶    造作五逆不善業
以是眾罪因緣故    妄想顛倒生纏縛
應受無量生死苦    頂禮懺悔願滅除

  6曆劫以來懷嫉妒    我慢放逸由癡生
恒以瞋恚毒害火    焚燒智慧慈善根
今日思惟始惺悟    發大精進隨喜心

往生禮贊

  7縱使千年受五欲    增長地獄苦因緣
貪瞋十惡相續起    豈是解脫涅槃因
不畏三塗造眾罪    破滅三寶永沉淪
不孝父母罵眷屬    地獄安身無出期

  8不孝父母罵三寶    終時獄火自相迎
毀辱六親破淨戒    亦墮如是泥犁中
殺害眾生食他肉    直入泥犁火聚中

  9劫盜三寶眾生物    一墮泥犁無出期
偷劫父母六親物    亦入如是泥犁中

10欺誑三寶眾生類    死入泥犁無出期
惡口兩舌貪瞋慢    八萬地獄皆周遍

11一切時中憶地獄    發起增上往生心
誓願不作三塗業    人天樂報亦無心
忽憶地獄長時苦    不舍須臾忘安樂
安樂佛國無為地    畢竟安身實是精

12貪瞋即是輪回業    煩惱豈是無生因
驗此貪瞋火燒苦    不如走入彌陀國

13唯知目前貪酒肉    不覺地獄盡抄名
一入地獄受長苦    始憶人中善知識
罪人臨終得重病    神識昏狂心倒亂
地獄芬芬現眼前    白汗流出手把空
如此困苦誰能救    會是知識彌陀恩

14地獄猛火皆來逼    當時即值善知識
發大慈悲教念佛    地獄猛火變風涼
天華旋轉隨風落    化佛菩薩乘華上

15普勸十方生死界    同心斷惡盡須來
一入涅槃常住國    徹窮後際更何憂

16慎莫輕心縱三業    業道分明不可欺

17甯合金華百千劫    不能地獄須臾間

18生盲信業走    隨緣墮深坑
縱此貪瞋火    自損損他人
長沒無明海    遇木永無緣

般 舟 贊

19流浪三界內    癡愛入胎獄
生已歸老死    沉沒於苦海
我今修此福    回生安樂國

20願舍胎藏形    往生安樂國
速見彌陀佛    無邊功德身
奉覲諸如來    賢聖亦複然
獲六神通力    救攝苦眾生
虛空法界盡    我願亦如是

往生禮贊


八、勵聞法起行(聞行)

  1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
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

定 善 義

  2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
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散 善 義

  3竊以真宗叵遇,淨土之要難逢;
欲使五趣齊生,是以勸聞于後代。

  4人間匆匆營眾務    不覺年命日夜去
如燈風中滅難期    忙忙六道無定趣
未得解脫出苦海    雲何安然不驚懼
各聞強健有力時    自策自勵求常住

往生禮贊

  5久住娑婆常沒沒    三惡四趣盡皆停
披毛戴角受眾苦    未曾聞見聖人名
憶此疲勞長劫事    誓願捨命見彌陀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6曠劫以來居生死    三塗常沒苦皆徑
始服人身聞正法    由如渴者得清泉
念念思聞淨土教    文文句句誓當勤
憶想當時流浪苦    專心聽法入真門
淨土無生亦無別    究竟解脫金剛身

  7劫欲盡時五濁盛    眾生邪見甚難信
專專指授西歸路    為他破壞還如故
曠劫以來常如此    非是今生始自悟
正由不遇好強緣    致使輪回難得度
今日今時聞要法    畢命為期誓堅固
堅固持心不惜身    慚愧釋迦諸佛恩

  8世尊說法時將了    殷懃付囑彌陀名
五濁增時多疑謗    道俗相嫌不用聞

法 事 贊

  9何期今日至寶國    實是娑婆本師力
若非本師知識勸    彌陀淨土雲何入

10若聞此法稀奇益    不顧身命要求得
若能專行不惜身    命斷須臾生安樂

11若非知識教稱佛    如何得入彌陀國
若非釋迦勸念佛    彌陀淨土何由見

般 舟 贊

12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複難欣
共發金剛志    橫超斷四流
願入彌陀界    歸依合掌禮
願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    往生安樂國

玄 義 分

13歸去來    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    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    唯聞愁歎聲
畢此生平後    入彼涅槃城

定 善 義

14無常念念至    恒與死王居
勸諸行道者    勤修至無餘

15人生不精進    喻若樹無根
采華置日中    能得幾時鮮
人命亦如是    無常須臾間
勸諸行道眾    勤修乃至真

16發心功已至    繫念罪便消
但欣行道易    寧愁聖果遙

17疑多邊地久    德少上生難
且莫論餘願    西方已心安

18彌陀智願海    深廣無涯底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19若人無善本    不得聞佛名
憍慢弊懈怠    難以信此法

20宿世見諸佛    則能信此事
謙敬聞奉行   踴躍大歡喜

21其有得聞彼    彌陀佛名號
歡喜至一念    皆當得生彼

22設滿大千火    直過聞佛名
聞名歡喜贊    皆當得生彼

23萬年三寶滅    此經住百年
爾時聞一念    皆當得生彼

24佛世甚難值    人有信慧難
遇聞稀有法    此複最為難

25自信教人信    難中轉更難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往生禮贊— 

上一篇(五部九卷摘要) 回目錄 下一篇(當代的覺囊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