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曼達供
卡盧仁波切 講授
繆樹廉 譯


舉四加行中的第三加行是曼達供。它與積聚福德和智慧資糧有關,類似向三寶獻花、獻香、獻燈等作為。在家人可向比丘或比丘尼獻上供養,助其修行,弟子也可供養喇嘛。此種供養為獻者積聚福德,因而有助於加深其解悟。不過,修曼達供所獻的是整個宇宙。此時觀修的結構,是獻上整個宇宙,包括其中一切值得奉獻的東西,不管是實物還是想像,例如自然環境,其自然美無須造作,就在那裡等你奉獻。曼達供整合所有這些認知為單一的觀修。如果是以信仰和虔誠的態度去修,則修者之心即能變得極其有力,而修者所獲得的福德與智慧也無異於實際將整個宇宙獻給三寶。
曼達是梵字,藏譯Chin khor,意即中心與周邊。在曼達供裡,中心與其周圍的環境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構成理想的宇宙觀。此宇宙觀是建立在以須彌山為中心的概念上,把須彌山當作宇宙的軸心,有四大洲和山脈等等,共同環繞。
在物質的供養方面,我們用一金屬盤,上堆穀粒,或摻寶石,堆的形狀,四方對稱。它的用處是定心於觀修,能助修者對所奉獻之宇宙作極其複雜的觀想。

多種宇宙觀
這種象徵性的宇宙觀令很多現代人感到不安,因其認為它與我們現在的感官經驗相違,也與我們獻有科技所測知者不合。如今我們的宇宙觀包括我們所屬的太陽系,及我們所住的地球──圍繞太陽運轉的行星。人有這一方面的證據,故認為現代的宇宙觀與曼達所呈現的宇宙觀不合。
佛位乃無所不知之境,佛是從全知的觀點來看宇宙,但非以此宇宙觀為唯一的宇宙觀。不同的眾生,由於業向不同,覺悟的層面不同,故以不同的方式來體會宇宙。因此,在佛陀的許多法教裡,尤其是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都提出各種不同的宇宙觀。有的宇宙觀只說有一洲;有的則說有多洲,如曼達供所呈現的那樣;有的則說有行星系,球狀的世界等等。其中任何一種,對因業向與之相應而如是體會宇宙的眾生來說,都是完全正確的。人對世間的感受具有某種相對性。
這是說,每一眾生在六道中所有可能形成其宇宙觀的感受,都是依其業向及個別發展的程度而定。因此,在相對的層面上,任何宇宙觀皆有確實根據。在究竟的層面上,則無一宇宙觀是絕對真實的。眾生的習性既然不同,任何一種宇宙觀都不能普遍適用。
今天在此聚會的人不少。假如我們都躺下打盹作夢,假如某人醒來說:「只有我作的夢是真的,你們作的夢全是假的。」,我們會相信嗎?基於個別的業向,我們都有不同的認知。
若要積聚福德和增長覺智,最有效的法是獻上最美麗的東西。由於執著有二相對之見,我們喜愛善良、健全、美麗的東西,厭惡醜陋或可憎的東西。選擇供品的時候,我們應承認自己執此相對之見,而只獻上自己喜歡之物。在一切可能有的宇宙觀中,最美麗,最可愛的觀想對象,似乎就是須彌山居中,四洲環繞的壇城式樣了。我們因想把最好的獻上,所以用此美麗的宇宙模型。

獻淨供
佛住世時,印度有一對老夫婦,極為貧窮,只靠一小塊田地,聊以餬口。一天,他們覺悟到自己愈來愈老,離死愈來愈近。他們覺得應該利用為人的寶貴機會,至少要在去世之前做一件積大福德和增長覺智的事。他們商量如何去做最為適切。碰巧舍利佛〈佛陀最有智慧的弟子之一〉就住在附近。他們決定邀請舍利佛尊者到他們的家中接受午餐供養,然後在舍利佛面前祈願,以得其加持。
於是這對老夫婦做好準備,請來舍利佛,以午餐供養,陳述所願,並且得到舍利佛的加持。事後一切如常,只是當稻米成熟,他們也像別人一樣去收割時,卻發現他們那一小塊稻田所產的根本不是稻米,而是純金。
不久,人人都在談論金稻田,這件奇聞很快就傳到信佛的著名印度國王阿闍世耳中。他自言自語的說:「這完全不當。我是國王,我應有那塊田地的主權。」他命令大臣沒收老夫婦的土地,而將另一塊同樣大小的稻田給他們。阿闍世王的使者奉旨前往,找到了老夫婦,叫他們搬到另一塊土地上去住。但是這樣一來,沒收的金穀又變成稻米了,而在老夫婦移居的那塊新地上的稻米卻轉變為黃金。獲悉此情,國王說:「去,再樣做一次。把金米沒收。」
如是做了七次,每次當使者沒收了老夫婦之地,而把另一塊給他們時,都起了同樣的變化;國王得米,老夫婦獲金。
七次過後,人們對此事之原由,極欲求知。他們去見佛,把情形描述一番。佛為他們解說老夫婦今生做功德與其今生得果報之間的業緣。這件事成為業報不爽的著名實例,極有助於令人確知業乃諸事起因之一,並且顯示出所做與所受之間的關連。
老夫婦的行為之所以極具功德,理由有二:第一、他們虔誠恭敬的對象是舍利佛,而舍利佛乃極其清淨的聖者。此即佛學名詞中所謂的「福田」。如果我們虔誠供養的對象,亦即我們耕作之田,是清淨的話,則所得之福報必定甚豐。第二個理由是,老夫婦獻供的動機純正,完全出自敬與信。田淨意亦淨,使得他們的供養有力,而能積大福德。
在曼達供方面,田與意也有上述作用:所選之田或供養對象,是含不可思議之加持的純淨三寶,而我們之獻此供,乃是出自增長福德和圓成覺悟的純正動機。此二合一,才能令這一修法有大效用。
關於其中的福德,佛說只要有獻曼達之心〈更不用說實際獻曼達供了〉,或如法製做供盤,其所能積之福德,即足以令人享有統治世界的權力。
各位都是有智之士,無疑各位都會發現在正式的曼達供──堆米於盤──與那對老夫婦幾乎罄其所有來供養舍利佛之間,似乎有別。的確,各位可能覺得這兩種供有著根本上的不同。但是沒有。二者實極類似,其間的連貫是我們的動機。

動機的重要
佛住世時,印度有一位信佛的國王,他計劃舉辦一項法會,會中佛及其皆獲證悟的五百羅漢弟子,將可結夏安居三個月。其間國王將提供他們安居的園林,並且供養他們所需的衣食。當佛與諸弟子前來安居時,他們每天照例將所行之功德迴向一切眾生。午餐後,佛都會誦祈禱文,大意是:「願國王因舉辦此次結夏安居而獲得的一切功德,為一切眾生所分享,令一切眾生共霑其益。」當時城中住著一位行乞的老婦。他雖貧窮不堪,但心地善良,看到國王行此計劃,他心中自念:「太好了!這個人由於前世積聚福德,今生有幸成為具大權勢的國王。現在他利用為王的機會供養佛及佛的侍者,從而確保福德不斷積聚,智慧不斷增長,以及在解脫道上不斷前進。真是太好了!」這位老婦見國王行善,心中確實感激和高興;她因有人積聚如是福德而衷心喜悅。
有一天,午餐之後,佛轉過頭來對國王說:「陛下,我該像往常一樣以陛下之名作功德迴向嗎?還是該把另一位比陛下功德更大之人的名字加上去?」國王自忖:「他在說些什麼?不可能有誰的功德比我的還大。」因此他說:「尊者,若真有人比我的功德大,務請代其將功德迴向一切眾生。」於是佛開始將行乞的老婦所積功德迴向一切眾生。這樣進行了好多天。每天佛都用老婦之名,而不用國王之名,致使國王感到沮喪。
此時,大臣們開始討論如何才能讓國王高興。其中有一位很聰明但也頗為狡猾的大臣想出一個計策。他設食供養佛及五百侍者。那是上等的果宴,水果都將用大盤子端上來,準備好了之後,他囑咐端水果去佛堂的僕人們說:「入佛堂前,你們要故意失手,把水果翻落在地上。」
於是眾僕在端著水果到廟裡去的時候,故意弄翻果盤。像今日一樣,當時印度有很多乞丐,他們看到水果掉落滿地,就都趕來拾取。狡猾的大臣命令諸僕驅散乞丐,並且指著那位老婦說:「對她尤其不能客氣。」諸僕聞言,就對老婦拳打腳踢,不讓她接近水果。老婦被毆大怒,完全失去了對國王所作功德的隨喜心;她的忿怒把她的善良心態摧毀無遺。
當天佛在餐後作功德迴向時,又在祈禱中用國王之名了。
在場的很多弟子對此深感不安,起大疑惑;他們不懂為何佛先用婦之名代替國王之名,如今又把國王之名換回去。他們問佛,使得佛有機會說明這種情形不僅是由業的作用所造成,同時也顯示我們心態的極端重要。其實,在任何情況下,我們的心態都是最具決定性的因素。

───卡盧仁波切 講授
───繆樹廉 譯

回目錄